CN111162428A -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62428A CN111162428A CN202010046520.1A CN202010046520A CN111162428A CN 111162428 A CN111162428 A CN 111162428A CN 202010046520 A CN202010046520 A CN 202010046520A CN 111162428 A CN111162428 A CN 1111624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stripping
- assembly
- tin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615 epiderm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20 co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6 we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wire-insulation stripp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2—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wire-feed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头打端插壳设备,通过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打端子机构以及第一插胶壳机构进行线材一端的打端子和插胶壳过程,经过剥线切断机构的切断和剥线之后进入沾锡翻转机构进行线材另一端的沾锡处理然后送出,或者由沾锡翻转机构直接送入组合平移夹机构由第二区域内的第二打端子机构以及第二插胶壳机构依次进行线材另一端的打端子和插胶壳过程。本发明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集成了两组打端、两组插壳以及沾锡过程,结构设置合理,能够一次性完成线材的两端打端以及插壳作业或一端打端另一端沾锡作业,大大节约了各设备组合工作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材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背景技术
连接线一般由多根细线材粘合在一起,其被广泛应用于电脑、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数码产品的信号传输或电源连接中,连接线的两端压合有端子,用以连接线和连接线之间的连接,其需要经过线材的剥皮、切线、打端、沾锡、插胶壳等处理。目前,将所有加工工序整合在一个设备上进行线材处理的设备非常少,若线材两端均需要打端子与插胶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设备很难一次性完成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任然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高效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包括设有送线机构、第一打端子机构与第一插胶壳机构的第一区域,设有组合平移夹机构、第二打端子机构以及第二插胶壳机构的第二区域,设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剥线切断机构,以及与所述剥线切断机构相对开设的沾锡翻转机构;所述送线机构顺次可滑动送线于所述第一打端子机构、第一插胶壳机构以及剥线切断机构之间,所述组合平移夹机构从所述沾锡翻转机构中接收线材并顺次可滑动送线于所述第二打端子机构与所述第二插胶壳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剥线切断机构包括剥线支架、动力输出组件、上剥线座以及下剥线座,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固定于所述剥线支架上,所述上剥线座以及下剥线座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两活动端相连,且所述上剥线座与所述下剥线座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带动下相互合拢或相互分离。
优选地,所述上剥线座靠近所述沾锡翻转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剥线刀,靠近所述送线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二剥线刀,所述第一剥线刀与所述第二剥线刀之间设有第一切断刀,所述下剥线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剥线刀相对开设的第三剥线刀、与所述第一切断刀相对开设的第二切断刀以及与所述第二剥线刀相对开设的第四剥线刀。
优选地,所述沾锡翻转机构包括沾锡固定座、拉线夹组件、剥线夹组件、拉线平移组件、剥线平移组件、沾锡翻转组件以及沾锡槽,所述拉线平移组件、所述剥线平移组件以及所述沾锡翻转组件固定于所述沾锡固定座上,所述拉线平移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拉线夹组件相连,所述剥线平移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剥线夹组件相连,且所述拉线夹组件的夹持面与所述剥线夹组件的夹持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剥线平移组件以及所述剥线夹组件均与所述沾锡翻转组件可旋转连接,所述沾锡槽设置于所述剥线夹组件下方。
优选地,所述沾锡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电机、传动轮以及旋转盘,所述翻转电机上设有带动所述传动轮转动的主动轮,所述传动轮、所述剥线平移组件、所述旋转盘以及所述剥线夹组件依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组合平移夹机构包括平移夹体、水平移动组件、竖直移动组件以及梳线组件,所述竖直移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组件的活动端,所述平移夹体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以及所述下夹板分别与所述竖直移动组件可移动连接并实现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之间的分离与合拢,所述梳线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的对接处。
优选地,所述竖直移动组件包括竖直移动气缸、第一夹齿条、第二夹齿条以及活动齿轮,所述第一夹齿条与所述上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齿条与所述下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齿条上设有第一带齿凹槽,所述第二夹齿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带齿凹槽相对开设的第二带齿凹槽,所述活动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带齿凹槽与所述第二带齿凹槽之间,所述竖直移动气缸与所述第一夹齿条相连。
优选地,所述双头打端插壳设备还包括反向翻转机构,所述反向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且所述组合平移夹机构相对。
优选地,所述反向翻转机构包括反向支架、反向转动电机、反向夹持气缸以及反向夹,所述反向转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反向支架上,所述反向夹持气缸与多数反向转动电机可旋转连接,反向夹与所述反向夹持气缸可开合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头打端插壳设备还包括卸线夹以及水平输出带,所述卸线夹以及所述水平输出带均设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卸线夹移动于所述组合平移夹机构与所述水平输出带之间。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通过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打端子机构以及第一插胶壳机构进行线材一端的打端子和插胶壳过程,经过剥线切断机构的切断和剥线之后进入沾锡翻转机构进行线材另一端的沾锡处理然后送出,或者由沾锡翻转机构直接送入组合平移夹机构由第二区域内的第二打端子机构以及第二插胶壳机构依次进行线材另一端的打端子和插胶壳过程。本发明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集成了两组打端、两组插壳以及沾锡过程,结构设置合理,能够一次性完成线材的两端打端以及插壳作业或一端打端另一端沾锡作业,结构设置合理,能够一次性完成线材的两端打端以及插壳作业或一端打端另一端沾锡作业,大大节约了各设备组合工作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头打端插壳设备的第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双头打端插壳设备的第二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剥线切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剥线切断机构不带剥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沾锡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剥线夹组件与剥线平移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拉线夹组件与拉线平移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组合平移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竖直移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反向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送线机构;2、剥线切断机构;3、沾锡翻转机构;4、组合平移夹机构;5、反向翻转机构;6、第一打端子机构;7、第一插胶壳机构;8、第二打端子机构;9、第二插胶壳机构;10、卸线夹;11、水平输出带;21、剥线支架;22、动力输出组件;23、上剥线座;24、下剥线座;25、吹气盖;26、吸料槽;221、电机;222、正反丝杆;223、第一连接件;224、第二连接件;225、第一滑块;226、第二滑块;227、滑动导轨;231、第一剥线刀;232、第一切断刀;233、第二剥线刀;241、第三剥线刀;242、第二切断刀;243、第四剥线刀;2231、第一连接螺帽;2232、第一连接板;2241、第二连接螺帽;2242、第二连接板;31、沾锡固定座;32、拉线夹组件;33、剥线夹组件;34、拉线平移组件;35、剥线平移组件;36、沾锡翻转组件;37、沾锡槽;38、助焊剂槽;321、上拉线夹爪;322、下拉线夹爪;323、拉线气缸;331、上剥线夹爪;332、下剥线夹爪;333、剥线气缸;341、拉线平移电机;342、传送带;343、拉线连接臂;344、拉线导轨;345、同步轮;351、剥线平移电机;352、剥线丝杆;353、剥线螺帽;361、翻转电机;362、传动轮;363、旋转盘;41、平移夹体;42、水平移动组件;43、竖直移动组件;44、梳线组件;411、上夹板;412、下夹板;421、水平移动电机;422、水平丝杆;423、水平连接座;424、水平移动滑轨;431、竖直移动气缸;432、第一夹齿条;433、第二夹齿条;434、活动齿轮;441、梳线气缸;442、梳线板;51、反向支架;52、反向转动电机;53、反向夹持气缸;54、反向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包括设有送线机构1、第一打端子机构6与第一插胶壳机构7的第一区域,设有组合平移夹机构4、第二打端子机构8以及第二插胶壳机构9的第二区域,设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剥线切断机构2,以及与所述剥线切断机构2相对开设的沾锡翻转机构3;所述送线机构1顺次可滑动送线于第一打端子机构6、第一插胶壳机构7以及剥线切断机构2之间,组合平移夹机构4从沾锡翻转机构3中接收线材并顺次可滑动送线于第二打端子机构8与第二插胶壳机构9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通过第一区域内的第一打端子机构6以及第一插胶壳机构7进行线材一端的打端子和插胶壳过程,经过剥线切断机构2的切断和剥线之后进入沾锡翻转机构3进行线材另一端的沾锡处理然后送出,或者由沾锡翻转机构3直接送入组合平移夹机构4由第二区域内的第二打端子机构8以及第二插胶壳机构9依次进行线材另一端的打端子和插胶壳过程。本发明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集成了两组打端、两组插壳以及沾锡过程,结构设置合理,能够一次性完成线材的两端打端以及插壳作业或一端打端另一端沾锡作业,大大节约了各设备组合工作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进一步参阅图3-4,剥线切断机构2包括剥线支架21、动力输出组件22、上剥线座23以及下剥线座24,动力输出组件22固定于剥线支架21上,上剥线座23以及下剥线座24分别与动力输出组件22的两活动端相连,且上剥线座23与下剥线座24在动力输出组件22的带动下相互靠拢或相互远离;上剥线座23依次包括第一剥线刀231、第一切断刀232以及第二剥线刀233,下剥线座24包括与第一剥线刀231相对开设的第三剥线刀241、与第一切断刀232相对开设的第二切断刀242以及与第二剥线刀233相对开设的第四剥线刀243。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剥线切断机构2通过动力输出组件22实现上剥线座23与下剥线座24之间的切割与归位工作。本发明中的剥线切断机构2设置于送线机构1与沾锡翻转机构3之间,当线材置于上剥线座23与下剥线座24中时,第一剥线刀231以及第三剥线刀241实现沾锡翻转机构3方向的表皮切割,第二剥线刀233以及第四剥线刀243实现送线机构1方向的表皮切割,当第一切断刀232与第二切断刀242将线材切断后,被切割成两段的线材分别被沾锡翻转机构3以及送线机构1抽出,完成剥皮过程。本发明的剥线切断机构2通过第一剥线刀231与第三剥线刀241的配合切割,第二剥线刀233与第四剥线刀243的配合切割,以及第一切断刀232与第二切断刀242的配合切割,一个步骤实现了三个过程,大大提高了线材剥皮切线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组件22包括电机221、正反丝杆222、第一连接件223以及第二连接件224,电机221固定在剥线支架21上,正反丝杆222可旋转固定于电机221,正反丝杆222的两端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外螺纹结构,第一连接杆与上剥线座23固定连接并可滑动固定于正反丝杆222的一外螺纹结构上,第二连接杆与下剥线座24固定连接并可滑动固定于正反丝杆222的另一外螺纹结构上。电机221带动正反丝杆222旋转,正反丝杆222的一端设有顺时针外螺纹结构,正反丝杆222的另一端设有逆时针外螺纹结构,从而可以实现一个丝杆实现带动两种方向移动的力,减少了电机221的使用数量,节约成本,提高操作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23包括第一连接螺帽2231以及第一连接板2232,第一连接螺帽2231与第一连接板2232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螺帽2231套设于一外螺纹结构上,第一连接板2232与上剥线座2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224包括第二连接螺帽2241以及第二连接板2242,第二连接螺帽2241与第二连接板2242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螺帽2241套设于另一外螺纹结构上,第二连接板2242与下剥线座2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螺帽2231以及第二连接螺帽2241上均设有内螺纹结构,当正反丝杆222旋转的过程中,第一连接螺帽2231以及第二连接螺帽2241会向相反的移动,从而实现上剥线座23与下剥线座24的合拢或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组件22还包括第一滑块225、第二滑块226以及滑动导轨227,滑动导轨227固定在剥线支架21上,第一连接件223通过第一滑块225与滑动导轨227可滑动连接,第二连接件224通过第二滑块226与滑动导轨227可滑动连接。第一滑块225、第二滑块226以及滑动导轨227的设置,可以使得上剥线座23与下剥线座24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剥线座23的上端设有吹气盖25,下剥线座24的下端设有与吹气盖25相对的吸料槽26。第一剥线刀231与第三剥线刀241切割产生的多余表皮以及第二剥线刀233与第四剥线刀243切割产生的多余表皮均可以通过吹气盖25中的空气直接吹入吸料槽26中,从而保证了设备表面的干净、整洁。
请进一步参阅图5-7,本发明的沾锡翻转机构3包括沾锡固定座31、拉线夹组件32、剥线夹组件33、拉线平移组件34、剥线平移组件35、沾锡翻转组件36以及沾锡槽37,拉线平移组件34、剥线平移组件35以及沾锡翻转组件36固定于沾锡固定座31上,拉线平移组件34的活动端与拉线夹组件32相连,剥线平移组件35的活动端与剥线夹组件33相连,且拉线夹组件32的夹持面与剥线夹组件33的夹持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剥线平移组件35以及剥线夹组件33均与沾锡翻转组件36可旋转连接,沾锡槽37设置于剥线夹组件33下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沾锡翻转机构3通过拉线夹组件32将剥线切断机构2中的线材拉入沾锡工位,然后由剥线夹组件33拉动一端插完胶壳,另一端已切表皮的线材,从而实现线材另一端的剥皮过程,通过沾锡翻转组件36带动剥线夹组件33旋转至沾锡槽37,从而实现剥线夹组件33中的线材另一端的沾锡过程。本发明通过剥线夹组件33与拉线夹组件32的配合使用,从而很好的与剥线切断机构2相衔接,使剥线与沾锡两个过程衔接更加紧密,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沾锡翻转组件36包括翻转电机361、传动轮362以及旋转盘363,翻转电机361上设有带动传动轮362转动的主动轮,传动轮362、剥线平移组件35、旋转盘363以及剥线夹组件33依次固定连接。翻转电机361在输出动能过程中,通过传动轮362依次带动剥线平移组件35、旋转盘363以及剥线夹组件33旋转,旋转盘363用于固定连接剥线夹组件33与剥线平移组件35。
在本实施例中,剥线平移组件35包括剥线平移电机351、剥线丝杆352以及剥线螺帽353,剥线夹组件33固定于剥线螺帽353上,剥线螺帽353可滑动固定于剥线丝杆352上。剥线螺帽353通过连接件穿过旋转盘363并与剥线夹组件3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拉线平移组件34包括拉线平移电机341、传送带342、拉线连接臂343以及拉线导轨344,平移电机以及拉线导轨344均固定于沾锡固定座31,传送带342在拉线平移电机341的带动下通过多个拉线同步轮345进行移动,拉线连接臂343一端固定于传送带342,且另一端可滑动于拉线导轨344,拉线夹组件32固定于拉线连接臂343上。传动带缠绕在多个拉线同步轮345上,在拉线平移电机341引出的主动轮的带动下,从动轮随着传动带的转动而转动,拉线连接臂343在传动带的带动下在拉线导轨344上平移,可以移动的幅度大,且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剥线夹组件33包括上剥线夹爪331、下剥线夹爪332以及剥线气缸333,上剥线夹爪331以及下剥线夹爪332在剥线气缸333的带动下分开或合拢。上剥线夹爪331与下剥线夹爪332分别与剥线气缸333机械连接,并在剥线气缸333的带动下合拢剥线或分开放线。
在本实施例中,拉线夹组件32包括上拉线夹爪321、下拉线夹爪322以及拉线气缸323,上拉线夹爪321以及下拉线夹爪322在拉线气缸323的带动下分开或合拢。上拉线夹爪321与下拉线夹爪322分别与拉线气缸323机械连接,并在拉线气缸323的带动下合拢拉线或分开放线。
请进一步参阅图8-9,本发明的组合平移夹机构4包括平移夹体41、水平移动组件42、竖直移动组件43以及梳线组件44,竖直移动组件43固定于水平移动组件42的活动端,平移夹体41包括上夹板411以及下夹板412,上夹板411以及下夹板412分别与竖直移动组件43可移动连接并实现上夹板411与下夹板412之间的分离与合拢,梳线组件44设置于上夹板411与下夹板412的对接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组合平移夹机构4通过水平移动组价实现平移夹体41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以实现在不同工位的切换,竖直移动组件43可以实现上夹板411与下夹板412之间的开合,从而实现了平移夹体41对线材的取放,梳线组件44的设置可以对置于上夹板411与下夹板412之间的线材起到梳理作用,以便于线材更好的对准各个工位的作业位置,实现稳定而精确的线材移动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梳线组件44包括梳线气缸441以及梳线板442,梳线板442上设有便于梳理待加工线材的齿口,梳线板442固定在竖直移动组件43上,梳线板442从上夹板411引出,齿口伸向上夹板411与下夹板412的对接处。梳线板442上的每个齿口对应一根线材,在上夹板411与下夹板412之间夹持线材后,梳线板442在梳线气缸441的推动下对每个齿口下的线材进行一一梳理,从而保证了线材可以更加精准的进入下一工位。
在本实施例中,竖直移动组件43包括竖直移动气缸431、第一夹齿条432、第二夹齿条433以及活动齿轮434,第一夹齿条432与上夹板411固定连接,第二夹齿条433与下夹板412固定连接,第一夹齿条432上设有第一带齿凹槽,第二夹齿条433上设有与第一带齿凹槽相对开设的第二带齿凹槽,活动齿轮434啮合于第一带齿凹槽与第二带齿凹槽之间,竖直移动气缸431与第一夹齿条432相连。
具体地,第一夹齿条432在竖直移动气缸431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则活动齿轮434在第一带齿凹槽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向第二带齿凹槽施加向下作用力,从而带动第二夹齿条433向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移动组件42包括水平移动电机421、水平丝杆422以及水平连接座423,水平丝杆422与水平移动电机421的动力端相连,水平连接座423与水平丝杆422螺旋连接,竖直移动组件43固定在水平连接座423上,水平连接座423通过水平移动滑轨424进行移动。水平连接座423在水平丝杆422的旋转过程中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带动竖直移动组件43以及平移夹体4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请进一步参阅图10,双头打端插壳设备还包括反向翻转机构5,反向翻转机构5设置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且组合平移夹机构4相对。反向翻转机构5的设置可以便于将打过一端端子的线材进行翻转,以适应两端反向打端子的线材需求。
优选地,反向翻转机构5包括反向支架51、反向转动电机52、反向夹54持气缸53以及反向夹54,反向转动电机52固定于反向支架51上,反向夹54持气缸53与多数反向转动电机52可旋转连接,反向夹54与反向夹54持气缸53可开合活动连接。反向夹54通过反向夹54持气缸53控制开合并实现线材的固定,反向转动电机52实现线材的180度翻转。
优选地,双头打端插壳设备还包括卸线夹10以及水平输出带11,卸线夹10以及水平输出带11均设于第二区域,且卸线夹10移动于组合平移夹机构4与水平输出带11之间。卸线夹10为可在平面内任意移动的四轴机器人结构,便于将加工完成的线材传递至水平输出带11,通过水平输出带11输出线材更方便线材的包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打端子机构6与第二打端子机构8结构一致,打端子机构以及送线机构1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且成熟的端子机设备,故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中的第一插胶壳机构7以及第二插胶壳机构9结构一致。
具体地,插胶壳机构包括上料振动盘、上胶壳结构、顶针上模具结构以及穿胶壳结构,上胶壳结构包括振盘转换组件、进料组件以及进料杆,顶针上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具组件、第二穿线组件以及穿壳导孔件,穿胶壳结构包括端子线固定组件以及第一穿线组件,振盘转换组件的一端与上料振动盘的出料槽相接,振盘转换组件的另一端与进料杆相接,进料组件带动进料杆滑动于振盘转换组件与穿壳导孔件之间,穿壳导孔件固定在上模具组件上并在第二穿线组件的带动下与端子线固定组件相接,端子线固定组件可滑动连接于第一穿线组件上,进料杆设有多组容纳胶壳的第一空槽,穿壳导孔件设有多组容纳胶壳的第二空槽。
通过使用振盘转换组件将上料振动盘出料槽位置的胶壳依次传递至进料杆的多组第一空槽内,然后通过进料组件将进料杆推至与穿壳导孔件相平行,由上模具组件将胶壳从第一空槽转移至第二空槽内,端子线固定组件输入待穿胶壳的端子线材,通过第一穿线组件带动端子线材插入第二空槽内的胶壳内,再由第二穿线组件将胶壳推出第二空槽,从而实现整排胶壳的穿线过程。本发明的自动插壳机构结构精密,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同时进行多组线材的穿胶壳作业,大大的提高了穿胶壳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精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送线机构、第一打端子机构与第一插胶壳机构的第一区域,设有组合平移夹机构、第二打端子机构以及第二插胶壳机构的第二区域,设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剥线切断机构,以及与所述剥线切断机构相对开设的沾锡翻转机构;所述送线机构顺次可滑动送线于所述第一打端子机构、第一插胶壳机构以及剥线切断机构之间,所述组合平移夹机构从所述沾锡翻转机构中接收线材并顺次可滑动送线于所述第二打端子机构与所述第二插胶壳机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线切断机构包括剥线支架、动力输出组件、上剥线座以及下剥线座,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固定于所述剥线支架上,所述上剥线座以及下剥线座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两活动端相连,且所述上剥线座与所述下剥线座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带动下相互合拢或相互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剥线座靠近所述沾锡翻转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剥线刀,靠近所述送线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二剥线刀,所述第一剥线刀与所述第二剥线刀之间设有第一切断刀,所述下剥线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剥线刀相对开设的第三剥线刀、与所述第一切断刀相对开设的第二切断刀以及与所述第二剥线刀相对开设的第四剥线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沾锡翻转机构包括沾锡固定座、拉线夹组件、剥线夹组件、拉线平移组件、剥线平移组件、沾锡翻转组件以及沾锡槽,所述拉线平移组件、所述剥线平移组件以及所述沾锡翻转组件固定于所述沾锡固定座上,所述拉线平移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拉线夹组件相连,所述剥线平移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剥线夹组件相连,且所述拉线夹组件的夹持面与所述剥线夹组件的夹持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剥线平移组件以及所述剥线夹组件均与所述沾锡翻转组件可旋转连接,所述沾锡槽设置于所述剥线夹组件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沾锡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电机、传动轮以及旋转盘,所述翻转电机上设有带动所述传动轮转动的主动轮,所述传动轮、所述剥线平移组件、所述旋转盘以及所述剥线夹组件依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平移夹机构包括平移夹体、水平移动组件、竖直移动组件以及梳线组件,所述竖直移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组件的活动端,所述平移夹体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以及所述下夹板分别与所述竖直移动组件可移动连接并实现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之间的分离与合拢,所述梳线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的对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组件包括竖直移动气缸、第一夹齿条、第二夹齿条以及活动齿轮,所述第一夹齿条与所述上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齿条与所述下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齿条上设有第一带齿凹槽,所述第二夹齿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带齿凹槽相对开设的第二带齿凹槽,所述活动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带齿凹槽与所述第二带齿凹槽之间,所述竖直移动气缸与所述第一夹齿条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打端插壳设备还包括反向翻转机构,所述反向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且所述组合平移夹机构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翻转机构包括反向支架、反向转动电机、反向夹持气缸以及反向夹,所述反向转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反向支架上,所述反向夹持气缸与多数反向转动电机可旋转连接,反向夹与所述反向夹持气缸可开合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插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打端插壳设备还包括卸线夹以及水平输出带,所述卸线夹以及所述水平输出带均设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卸线夹移动于所述组合平移夹机构与所述水平输出带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46520.1A CN111162428A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46520.1A CN111162428A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62428A true CN111162428A (zh) | 2020-05-15 |
Family
ID=70563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46520.1A Pending CN111162428A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6242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8337A (zh) * | 2021-03-31 | 2021-06-15 | 深圳市和兴伟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插壳沾锡一体机 |
CN113224615A (zh) * | 2021-03-09 | 2021-08-06 | 台州浩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端子插壳机 |
CN118554190A (zh) * | 2024-07-31 | 2024-08-27 | 深圳市华银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线插胶壳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47131A (ja) * | 1994-08-01 | 1996-02-16 | Hitachi Ltd | 被覆電線の切断線むき工具 |
CN104078819A (zh) * | 2014-07-28 | 2014-10-01 | 胡绍梁 | 一种应用于连接线的全自动沾锡、打端子、插塑胶壳装置 |
CN105655850A (zh) * | 2016-03-17 | 2016-06-08 | 宗智辉 | 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 |
CN109888591A (zh) * | 2019-03-29 | 2019-06-14 | 湖北一川金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打端插壳的线束自动组装机 |
CN110247282A (zh) * | 2019-06-17 | 2019-09-17 | 东莞市柯贝斯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 |
CN211238783U (zh) * | 2020-01-16 | 2020-08-11 | 深圳市大森林智能自动科技有限公司 |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
-
2020
- 2020-01-16 CN CN202010046520.1A patent/CN1111624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47131A (ja) * | 1994-08-01 | 1996-02-16 | Hitachi Ltd | 被覆電線の切断線むき工具 |
CN104078819A (zh) * | 2014-07-28 | 2014-10-01 | 胡绍梁 | 一种应用于连接线的全自动沾锡、打端子、插塑胶壳装置 |
CN105655850A (zh) * | 2016-03-17 | 2016-06-08 | 宗智辉 | 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 |
CN109888591A (zh) * | 2019-03-29 | 2019-06-14 | 湖北一川金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打端插壳的线束自动组装机 |
CN110247282A (zh) * | 2019-06-17 | 2019-09-17 | 东莞市柯贝斯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 |
CN211238783U (zh) * | 2020-01-16 | 2020-08-11 | 深圳市大森林智能自动科技有限公司 |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24615A (zh) * | 2021-03-09 | 2021-08-06 | 台州浩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端子插壳机 |
CN112968337A (zh) * | 2021-03-31 | 2021-06-15 | 深圳市和兴伟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头插壳沾锡一体机 |
CN118554190A (zh) * | 2024-07-31 | 2024-08-27 | 深圳市华银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线插胶壳装置 |
CN118554190B (zh) * | 2024-07-31 | 2024-10-08 | 深圳市华银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线插胶壳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62428A (zh) |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 |
CN109888591B (zh) | 一种双头打端插壳的线束自动组装机 | |
CN104078819B (zh) | 一种应用于连接线的全自动沾锡、打端子、插塑胶壳装置 | |
CN109005985B (zh) | 一种旱地苗木嫁接机 | |
CN108808420B (zh) | 一种双头剥线压端子穿塑壳机 | |
CN204030231U (zh) | 一种应用于连接线的全自动沾锡、打端子、插塑胶壳装置 | |
CN211238783U (zh) | 双头打端插壳设备 | |
CN107125916A (zh) | 一种毛刷全自动生产设备 | |
CN109192558A (zh) | 一种铝电解电容组立、清洗、套管一体机 | |
CN209844177U (zh) | 全自动多芯线单端的端子压着机 | |
CN110556684A (zh) | 连接线打端插壳机 | |
CN210607993U (zh) | 连接线梳线剥线装置 | |
CN110233406B (zh) | 连接线自动打端插壳机 | |
CN210723626U (zh) | 连接线打端插壳机 | |
CN110768075B (zh) | 多功能全自动单头压端子穿壳浸锡机及其加工方法 | |
CN111633387B (zh) | 一种绳加工装置、防盗绳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 |
CN210607975U (zh) | 连接线自动打端插壳机 | |
CN111509520B (zh) | 一种端子组装机 | |
CN110233405B (zh) | 自动打端插壳机的输送结构 | |
CN210607963U (zh) | 多功能全自动单头压端子穿壳浸锡机 | |
CN211680902U (zh) | 一种基于滚齿输送式的电阻裁切折弯机构 | |
CN113300288A (zh) | 一种电线胶皮切割剥离装置 | |
CN112490819A (zh) | 自动剥皮冷压连带端子机 | |
CN111590313A (zh) | 一种继电器线圈与簧片的组装机 | |
CN210092547U (zh) | 连接线插胶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