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5261B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75261B CN110275261B CN201810220286.2A CN201810220286A CN110275261B CN 110275261 B CN110275261 B CN 110275261B CN 201810220286 A CN201810220286 A CN 201810220286A CN 110275261 B CN110275261 B CN 1102752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 barrel
- adhesive
- g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6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08 moisture c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029 thermal c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16 photochemical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以及胶材,其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其中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摄像模组及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组装方法。本发明可以减小镜筒形变造成的镜片位置偏移;可以提高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例如视频或者图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近年来,摄像模组在诸如医疗、安防、工业生产等诸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需求,高像素,小尺寸,大光圈是现有摄像模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当前,市场对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影响既定光学设计的摄像模组解像力的因素包括光学成像镜头的品质和模组封装过程中的制造误差。
具体来说,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制造过程中,影响镜头解像力因素来自于各元件及其装配的误差、镜片间隔元件厚度的误差、各镜片的装配配合的误差以及镜片材料折射率的变化等。其中,各元件及其装配的误差包含各镜片单体的光学面厚度、镜片光学面矢高、光学面面型、曲率半径、镜片单面及面间偏心,镜片光学面倾斜等误差,这些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模具精度与成型精度控制能力。镜片间隔元件厚度的误差取决于元件的加工精度。各镜片的装配配合的误差取决于被装配元件的尺寸公差以及镜头的装配精度。镜片材料折射率的变化所引入的误差则取决于材料的稳定性以及批次一致性。
上述各个元件影响解像力的误差存在累积恶化的现象,这个累计误差会随着透镜数量的增多而不断增大。现有解像力解决方案为对于对各相对敏感度高的元件的尺寸进行公差控制、镜片回转进行补偿提高解像力,但是由于高像素大光圈的镜头较敏感,要求公差严苛,如:部分敏感镜头1um镜片偏心会带来9′像面倾斜,导致镜片加工及组装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在组装过程中反馈周期长,造成镜头组装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低、波动大,导致不良率高。且如上所述,因为影响镜头解像力的因素非常多,存在于多个元件中,每个因素的控制都存在制造精度的极限,如果只是单纯提升各个元件的精度,提升能力有限,提升成本高昂,而且不能满足市场日益提高的成像品质需求。
另一方面,在摄像模组的加工过程中,各个结构件的组装过程(例如感光芯片贴装、马达镜头锁附过程等)都可能导致感光芯片倾斜,多项倾斜叠加,可能导致成像模组的解析力不能达到既定规格,进而造成模组厂良品率低下。近些年来,模组厂通过在将成像镜头和感光模组组装时,通过主动校准(Active Alignment)工艺对感光芯片的倾斜进行补偿。然而这种工艺补偿能力有限。由于多种影响解像力的像差来源于光学系统(特别是光学成像镜头)本身的能力,当光学成像镜头本身的解像力不足时,现有的感光模组主动校准工艺是难以补偿的。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校准工艺调整和确定上、下子镜头的相对位置,然后将上、下子镜头按照所确定的相对位置粘结在一起,进而制造出完整的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这种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大批量生产的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过程能力指数(CPK);能够使得对物料(例如用于组装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子镜头或感光组件)的各个元件的精度及其装配精度的要求变宽松,进而降低光学成像镜头以及摄像模组的整体成本;能够在组装过程中对摄像模组的各种像差进行实时调整,降低不良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成像品质。然而,基于上、下子镜头的主动校准和粘结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要基于这种生产工艺实现稳定可靠的大批量生产,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利用胶材将上子镜头的镜筒和下子镜头进行粘结,胶材固化形变过程中,胶材会对镜筒形成作用力,该作用力将导致镜筒发生不期望的形变,进而导致安装在该镜筒内的镜片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这种情形下,胶材完全固化后实际的光学系统的镜片位置与主动校准所确定的光学系统的镜片位置存在偏差,这可能导致成像质量达不到预期。再例如,胶材的膨胀系数是固定的,但布置在上、下子镜头之间的胶材往往是不均匀的(例如上、下镜筒产生溢胶会导致胶材厚度不均),这容易导致镜筒受力不均造成形变,进而造成镜片变异,降低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以及胶材,其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其中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比所述第二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所述胶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胶材和位于所述第二间隙的第二胶材;并且所述第二胶材介于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的布置位置和材料适于使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不同的时间被先后固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具有不同材质,并且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为通过光固化的胶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材为通过热固化、湿气固化、厌氧固化或氧化固化的胶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为UV胶或UV热固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材为热固胶或UV热固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液态时为相同材质,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固化后形成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不同材质,以使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均为UV热固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彼此不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小于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最靠近第一镜筒的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并且所述最靠近第一镜筒的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面具有经过粗糙化处理的表面;或者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与最靠近第二镜筒的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并且所述最靠近第二镜筒的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具有经过粗糙化处理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材用于在固化后支撑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包括一段平整面,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粘结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一镜片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镜筒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一镜筒通过填充在所述第三间隙的第三胶材彼此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第二开口,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平均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的第一开口,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平均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比所述第二镜片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前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镜筒粘结的第二镜片的端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二间隙与该第二镜片的光学面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镜筒粘结的第二镜片的端面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一镜筒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二镜筒粘结的第一镜片的端面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镜筒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或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镜头。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组装方法,包括:准备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胶材粘结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通过胶材粘结包括:利用固化的胶材支撑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还包括: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比所述第二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所述的通过胶材粘结包括:将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分别涂覆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二胶材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的粘合力;固化所述第一胶材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预固定;以及固化所述第二胶材以使所述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永久结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步骤中,所形成的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并且,所形成的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中最靠近所述第一镜筒的一个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中最靠近所述第二镜筒的一个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通过胶材粘结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胶材为UV胶或UV热固胶,所述第二胶材为热固胶或UV热固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组装方法,包括:利用前述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组装光学镜头;以及利用所组装的光学镜头制作摄像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组装方法,包括:准备第一镜头部件和摄像模组部件,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部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二镜头部件和感光模组,并且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胶材粘结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至少一个技术效果:
1、本发明可以减少镜筒形变造成的镜片位置偏移,尤其是可以减少直接与镜片粘结的镜筒的形变所造成的影响。
2、本发明可以利用上下镜头部件的镜片直接与镜筒连接并提供主要的粘接力,从而降低镜头部件中镜筒变异对镜片的影响。
3、本发明可以利用增加镜片无效区域的粗糙度,并直接与镜筒通过胶材连接,增强了上下镜头部件连接的强度。
4、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更好的成像品质的摄像模组和光学镜头。
附图说明
在参考附图中示出示例性实施例。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应被视作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1000的剖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1000’的剖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主体也可被称作第二主体。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以”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基本上”、“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1000的剖面示意图。该摄像模组1000包括光学镜头和感光组件300。其中,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100、第二镜头部件200和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粘结在一起的胶材(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包括第一镜筒101和一个第一镜片102,第二镜头部件200包括第二镜筒201和五个第二镜片202。本实施例中,最靠近第一镜头部件100的第二镜片202直接与第一镜筒101粘结。本实施例中,第二镜头部件200还可以包括马达203,第二镜筒202可以安装在马达203的载体内。所述感光组件300包括线路板301、安装在线路板301上的感光芯片302、安装在线路板301上且围绕所述感光芯片的筒状支撑体303、以及安装在筒状支撑体303上的滤色片304。所述筒状支撑体303的顶面安装所述马达203从而将第二镜头部件200与感光组件300固定在一起。需要注意,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图1中的马达203也可以被诸如筒状支撑体的其它结构代替,或者图1中的马达203也可以被取消并直接将第二镜筒201安装在筒状支撑体303的顶面。需注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马达203也可以被其它类型的光学致动器替换,例如SMA(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MEMS致动器等。其中,光学致动器是指用于促使光学镜头相对于感光芯片移动的器件。
进一步地,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部件100和所述第二镜头20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图2中用“①”和“②”分别标出了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位置。所述胶材包括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其中,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分别涂覆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且第一间隙比第二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即第二间隙比第一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并且,第二胶材介于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胶材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提供的粘合力。参考图2,第一间隙位于第一镜筒100的端面111与第二镜筒200的端面211之间。第二间隙位于第一镜筒100的端面112与最靠近所述第一镜筒100的一个第二镜片202的非光学面212之间。其中一个镜片的非光学面是该镜片的不参与光学成像的部分的表面。镜片的不参与光学成像的部分可以称为非光学区,有时也称为无效区。本实施例中,镜片的非光学区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材(包括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用于支撑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100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其中第一胶材可用于预固定,第二胶材用于永久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胶材为UV胶,UV胶可通过曝光来固化。第二胶材为热固胶,热固胶可通过将镜头或模组进行烘烤来固化。本实施例中,涂布第二胶材的第二镜片202的非光学面212的表面可以做粗糙化处理以加大其粗糙程度,进而增加第二胶材与非光学面212的表面之间的粘合力。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镜片202通过第二胶材(例如热固胶)直接与第一镜筒101的端面112粘结,这样就避免了在第二胶材固化过程中因镜筒201形变而导致第二镜片202的位置和形状发生改变,进而提高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
进一步地,仍然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间隙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第二开口402,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第二开口402的尺寸大于第二间隙的平均尺寸。也就是说,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之间靠近光轴一侧设置较大开口。这样可以避免胶水溢出污染镜片的有效区域(即光学区)而造成成像不良。进一步地,第二镜片202的非光学区的表面还可以具有一凹槽213,该凹槽213在俯视图中呈环形。该凹槽213可以用于储存多余的胶水,防止胶水污染镜片。进一步地,第一间隙具有朝向光学镜头的外侧的第一开口401,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第一开口40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平均尺寸。也就是说,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之间靠近外界的一侧也设置较大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02比所述第二镜片202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前端(光学镜头的前端是指光入射端,后端是指靠近感光组件的一端)。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胶材也可以采用UV热固胶。第二胶材也可以采用UV热固胶。
进一步地,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镜筒101粘结的第二镜片202的端面212具有凸台213。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凸台213与所述第一镜筒101的端面112之间。本实施例中,利用凸台213代替了图2实施例中的凹槽设计,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溢胶污染镜片。凸台213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梯形、矩形等形状。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的区别是第一镜片102的非光学面121与所述第二镜筒201的端面直接粘结。参考图4,第一间隙位于第二镜筒201的端面211与第一镜筒101的端面111之间。第二间隙位于第二镜筒201的端面214与第一镜头102的非光学面121之间。第一间隙涂布第一胶材(例如UV胶或UV热固胶),第二间隙涂布第二胶材(例如热固胶或UV热固胶)。第二间隙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第二开口402,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第二开口402的尺寸大于第二间隙的平均尺寸。也就是说,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之间靠近光轴一侧设置较大开口。这样可以避免胶水溢出污染镜片的有效区域(即光学区)而造成成像不良。
进一步地,图5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相比图4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第一镜片102增加了一个朝向第二镜筒201的凸台215。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二镜筒201粘结的第一镜片102的端面121具有凸台215。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凸台215与所述第二镜筒201的端面214之间。这样涂覆在凸台215的胶材溢出时可以向凸台两侧疏导,由此可以避免胶水污染镜片有效区域。凸台215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梯形、矩形等形状。
进一步地,图9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1000’的剖面示意图。该摄像模组1000’包括光学镜头和感光组件300’。其中,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头部件100’、第二镜头部件200’和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粘结在一起的胶材(图9中未示出)。其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包括第一镜筒101’和一个第一镜片102’,第二镜头部件200’包括第二镜筒201’和五个第二镜片202’。进一步地,图10示出了图9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和第二镜头部件200’的粘结区域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镜筒201’的端面(例如可以是顶面)包括一平整面211’,该平整面211’包括第一分段211a’和第二分段211b’。其中,第一分段211a’比第二分段211b’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即第二分段211b’比第一分段211a’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第一镜筒的端面111’(例如可以是底面)与所述第一分段211a’之间形成第一间隙410’。第一镜片102’的非光学区的端面121’(例如可以是非光学区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分段211b’之间形成第二间隙420’。所述胶材包括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的布置位置和材料适于使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不同的时间被先后固化。本实施例中,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分别涂覆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且所述第二胶材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提供的粘合力。一方面,由于第二胶材位于内侧并直接粘结镜片,可以直接给镜片以连接强度,从而增加光学镜头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第二胶材在镜筒和镜片之间提供较大的粘合力,可以提高光学镜头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胶材可以是UV胶。第二胶材可以是热固胶。UV胶涂覆在第一间隙,热固胶涂覆在第二间隙。UV胶通过光的直接照射进行固化,以对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按照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进行预固定。然后再对预固定后的光学镜头进行加热,以使其第二间隙处的热固胶固化,从而增强光学镜头的结构强度,提高光学镜头的可靠性。
需注意,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胶材还可以是其它通过光固化的胶材(例如可以是UV热固胶)。第二胶材还可以是其它通过热固化、湿气固化、厌氧固化或氧化固化的胶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可以是在液态时相同材质,例如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可以均采用UV热固胶。然而,位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UV热固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固化(例如可以先用光直接照射第一间隙的UV热固胶使其完成光固化,然后再对第二间隙的UV热固胶进行热固化),从而在固化后形成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不同材质,以使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所述的微观结构例如可以是分子结构、微米级的物理形态、分子比例、晶格形态等。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可以彼此不接触,以避免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混合后产生化学变化,影响胶水特性。由于避免了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混合后产生化学变化,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增强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
进一步地,当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使用液态时(即未固化时)相同的材料时,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小于阈值(该阈值可以小于100μm)。
进一步地,仍然参考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100’中,第一镜片102’的外侧面122’与第一镜筒101’的内侧面123’之间具有第三间隙103’,第一镜片102’和第一镜筒101’可以通过填充在所述第三间隙的第三胶材彼此固定,从而形成整体的第一镜头部件100’。
进一步地,仍然参考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间隙410’具有朝向光学镜头的外侧的第一开口401’,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第一开口40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间隙410’的平均尺寸。第二间隙420’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第二开口402’,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第二开口402’的尺寸大于第二间隙的平均尺寸。
进一步地,仍然参考图9,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镜头部件200’还可以包括马达203’,第二镜筒202’可以安装在马达203’的载体内。所述感光组件300’包括线路板301’、安装在线路板301’上的感光芯片302’、安装在线路板301’上且围绕所述感光芯片的筒状支撑体303’、以及安装在筒状支撑体303’上的滤色片304’。所述筒状支撑体303’的顶面安装所述马达203’从而将第二镜头部件200’与感光组件300’固定在一起。需要注意,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图9中的马达203’也可以被诸如筒状支撑体的其它结构代替,或者图9中的马达203’也可以被取消并直接将第二镜筒201’安装在筒状支撑体303’的顶面。需注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马达203’也可以被其它类型的光学致动器替换,例如SMA(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其中,光学致动器是指用于促使光学镜头相对于感光芯片移动的器件。
需要注意,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的镜片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的镜片数量可以分别为二和四,也可以分别为三和三,也可以分别为四和二,也可以分别为五和一。整个光学镜头的镜片总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例如光学镜头的镜片总数可以是六,也可以是五或七。
还需要注意,本申请的光学镜头,镜头部件不限于两个,例如镜头部件的数目也可以是三或四等大于二的数目。当组成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超过两个时,可以将相邻的两个镜头部件分别视为前文所述的第一镜头部件和前文所述的第二镜头部件。例如,当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的数目为三时,光学镜头可包括两个第一镜头部件和位于这两个第一镜头部件之间的一个第二镜头部件,并且这两个第一镜头部件的所有第一镜片和一个第二镜头部件的所有第二镜片共同构成进行主动校准的可成像光学系。当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的数目为四时,光学镜头可包括两个第一镜头部件和两个第二镜头部件,并按第一镜头部件、第二镜头部件、第一镜头部件、第二镜头部件的次序自上而下排列,并且这两个第一镜头部件的所有第一镜片和两个第二镜头部件的所有第二镜片共同构成进行主动校准的可成像光学系。诸如此类的其它变形本文中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6,该方法包括:
步骤10,准备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
步骤20,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
步骤30,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
步骤40,通过胶材粘结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本步骤中,利用固化的胶材支撑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执行步骤30前,在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行胶材涂布,然后再执行步骤30以调整和确定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在确定该相对位置后,执行步骤40使胶材固化,从而利用固化的胶材支撑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而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执行步骤30以调整和确定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在确定该相对位置后,暂时将第一镜头部件(或第二镜头部件)移开,然后进行胶材涂布,再基于所确定的相对位置将第一镜头部件(或第二镜头部件)移回。最后固化胶材,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0中,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比所述第二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
进一步地,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的流程图。参考图7,所述步骤40包括子步骤:
步骤401,将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分别涂覆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二胶材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的粘合力。
步骤402,固化所述第一胶材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预固定。
步骤403,在完成预固定后,固化所述第二胶材以使所述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永久结合。其中,第一胶材可以为UV胶,第二胶材可以为热固胶。
步骤402中,利用第一胶材将第一镜筒和第二镜头进行粘结时,胶材固化形变对镜筒形成作用力较小,因此不会导致镜筒发生不期望的形变。并且,在主动校准阶段,第一镜头部件和/或第二镜头部件通常由外部摄取机构摄取(例如夹持或吸附),以调整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预固定可以使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脱离外部摄取机构后仍保持在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第一胶材固化后为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提供支撑以使得二者保持在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而在步骤403中,由于镜片直接与对应的镜筒端面粘结,可避免因镜筒形变所导致的镜片位置变化,从而确保了固化后所形成的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之间的永久相对位置与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致。
需注意,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胶材还可以是其它通过光固化的胶材(例如可以是UV热固胶)。第二胶材还可以是其它通过热固化、湿气固化、厌氧固化或氧化固化的胶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可以是在液态时相同材质,例如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可以均采用UV热固胶。然而,位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UV热固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固化(例如可以先用光直接照射第一间隙的UV热固胶使其完成光固化,然后再对第二间隙的UV热固胶进行热固化),从而在固化后形成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不同材质,以使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所述的微观结构例如可以是分子结构、微米级的物理形态、分子比例、晶格形态等。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可以彼此不接触,以避免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混合后产生化学变化,影响胶水特性。由于避免了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混合后产生化学变化,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增强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
进一步地,当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使用液态时(即未固化时)相同的材料时,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小于阈值(该阈值可以小于100μm)。
需注意,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便于描述,本自然段中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均用尺寸来指代)最终是由主动校准结果所确定的,然而该尺寸也与光学镜头在设计阶段的设计间隙有关。在设计阶段,当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的结构面之间预留的设计间隙的尺寸较小时,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尺寸也会随之的减小。较小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尺寸有助于抑制胶材固化所导致的镜筒和/或镜片的二次变异,从而提高光学镜头或相应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0中,所形成的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并且,所形成的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中最靠近所述第一镜筒的一个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形成的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中最靠近所述第二镜筒的一个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组装方法,包括:利用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组装光学镜头,然后利用所组装的光学镜头制作摄像模组。
进一步地,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准备第一镜头部件和摄像模组部件,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部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二镜头部件和感光模组,并且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
步骤200,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
步骤300,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
步骤400,通过胶材粘结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胶材的至少一部分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可以看出,与前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第二镜头部件和感光模组先组装在一起构成摄像模组部件,然后再将摄像模组部件与第一镜头部件组装,得到完整的摄像模组。将摄像模组部件与第一镜头部件组装的流程还可以有多种变形,例如可参考前文所述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的多个实施例,来实现摄像模组部件与第一镜头部件的组装。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31)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
第二镜头部件,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以及
胶材,其将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粘结在一起,并且所述胶材包括被先固化的第一胶材和被后固化的第二胶材,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具有不同材质,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所述第一胶材介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胶材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其中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比所述第二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所述胶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的所述第一胶材和位于所述第二间隙的所述第二胶材;并且所述第二胶材介于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的布置位置和材料适于使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不同的时间被先后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为通过光固化的胶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材为通过热固化、湿气固化、厌氧固化或氧化固化的胶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为UV胶或UV热固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材为热固胶或UV热固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液态时为相同材质,并且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在固化后形成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不同材质,以使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均为UV热固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彼此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为30-10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小于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最靠近第一镜筒的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并且所述最靠近第一镜筒的第二镜片的非光学面具有经过粗糙化处理的表面;或者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与最靠近第二镜筒的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并且所述最靠近第二镜筒的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具有经过粗糙化处理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材用于在固化后支撑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包括一段平整面,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平整面与所述第一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粘结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一镜片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镜筒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一镜筒通过填充在所述第三间隙的第三胶材彼此固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第二开口,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间隙除所述第二开口外其他部分的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具有朝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的第一开口,在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间隙除所述第一开口外其他部分的尺寸。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比所述第二镜片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前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镜筒粘结的第二镜片的端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二间隙与该第二镜片的光学面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镜筒粘结的第二镜片的端面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一镜筒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镜筒粘结的第一镜片的端面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镜筒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或矩形。
24.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
25.一种光学镜头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第一镜头部件和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
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
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及
通过胶材粘结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胶材包括被先固化的第一胶材和被后固化的第二胶材,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具有不同材质,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所述第一胶材介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胶材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胶材粘结包括:
利用固化的胶材支撑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在通过主动校准所确定的相对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还包括: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比所述第二间隙靠近所述光学镜头的外侧;
所述的通过胶材粘结包括:
将第一胶材和第二胶材分别涂覆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
固化所述第一胶材以使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预固定;以及
固化所述第二胶材以使所述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永久结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步骤中,所形成的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并且,所形成的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中最靠近所述第一镜筒的一个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中最靠近所述第二镜筒的一个镜片的非光学面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通过胶材粘结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胶材为UV胶或UV热固胶,所述第二胶材为热固胶或UV热固胶。
30.一种摄像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权利要求25-2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组装方法组装光学镜头;以及
利用所组装的光学镜头制作摄像模组。
31.一种摄像模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第一镜头部件和摄像模组部件,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部件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二镜头部件和感光模组,并且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包括第一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镜片,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包括第二镜筒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
对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进行预定位,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镜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共同构成可成像的光学系统;
基于主动校准来调整和确定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的相对位置;以及
通过胶材粘结所述第一镜头部件和所述第二镜头部件,其中,所述胶材包括被先固化的第一胶材和被后固化的第二胶材,所述第一胶材和所述第二胶材具有不同材质,所述第二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固化后提供的粘合力,所述第一胶材介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镜筒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胶材介于镜筒和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的镜筒和镜片之间是所述第二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或者是所述第一镜筒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20286.2A CN110275261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US16/979,688 US11899268B2 (en) | 2018-03-16 | 2019-03-18 |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
EP19766724.9A EP3767358A4 (en) | 2018-03-16 | 2019-03-18 |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
PCT/CN2019/078478 WO2019174645A1 (zh) | 2018-03-16 | 2019-03-18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20286.2A CN110275261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5261A CN110275261A (zh) | 2019-09-24 |
CN110275261B true CN110275261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67957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20286.2A Active CN110275261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752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09600B (zh) * | 2019-12-19 | 2022-05-31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镜筒、摄像模组及摄像设备 |
CN112630922B (zh) * | 2020-11-30 | 2022-11-11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
CN114791654A (zh) * | 2021-01-08 | 2022-07-26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镜头和带有镜头的摄像模组 |
CN113109913A (zh) * | 2021-04-29 | 2021-07-13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
CN113534389A (zh) * | 2021-06-29 | 2021-10-22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镜头、摄像模组和镜头组装方法 |
CN115720289A (zh) * | 2022-09-14 | 2023-02-28 | 蓝思科技(湘潭)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镜头、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产品 |
CN115469418A (zh) * | 2022-09-19 | 2022-12-13 | 北京创思工贸有限公司 | 激光镜头的装配方法和激光镜头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3947A (zh) * | 2006-09-26 | 2008-04-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571617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 |
JP2010191345A (ja) * | 2009-02-20 | 2010-09-02 | Hitachi Maxell Ltd | 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71684B2 (ja) * | 2009-08-31 | 2015-02-1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
KR20140076761A (ko) * | 2012-12-13 | 2014-06-2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
KR101983169B1 (ko) * | 2014-04-18 | 2019-05-28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렌즈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및 렌즈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
CN109541774B (zh) * | 2015-12-02 | 2021-01-29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采用分体式镜头的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CN105487190B (zh) * | 2015-12-16 | 2018-10-23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集成对焦机构的分体式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 |
-
2018
- 2018-03-16 CN CN201810220286.2A patent/CN1102752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3947A (zh) * | 2006-09-26 | 2008-04-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571617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 |
JP2010191345A (ja) * | 2009-02-20 | 2010-09-02 | Hitachi Maxell Ltd | 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5261A (zh) | 2019-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75261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208367291U (zh) |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 |
CN110275263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KR101087695B1 (ko) | 이종재료 일체형 렌즈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카메라 모듈 | |
US11899268B2 (en) |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 |
CN208270827U (zh) |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 |
TWI720579B (zh) | 光學鏡頭、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 |
EP4180852A1 (en) | Adjustable optical lens and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 |
CN208367292U (zh) |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 |
CN110573923B (zh) | 多群组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 |
CN208334747U (zh) |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 |
CN110412707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275265A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2649934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275264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542969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275260B (zh) | 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2166358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579851A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09212868B (zh) | 多镜头相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 |
WO2019228348A1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US8369033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ens and lens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 |
CN110618513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412706A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