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4410B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44410B CN110244410B CN201910503738.2A CN201910503738A CN110244410B CN 110244410 B CN110244410 B CN 110244410B CN 201910503738 A CN201910503738 A CN 201910503738A CN 110244410 B CN110244410 B CN 1102444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tail
- head end
- ferrule
- inn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40—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 G02B6/403—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of the ferrule type, connecting a pair of ferru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和延长线,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光缆、第一网尾、第一压接环、第一后壳、第一插芯组件、开口管固定器、开口管、第一内框套、第一外壳组件,所述插座包括第三光缆、尾套、第三压接环、固定螺母、橡胶套、第三后壳、第三插芯组件、第三内框套、第三外壳组件,所述延长线插座包括第二光缆、第二网尾、第二压接环、第二后壳、第二插芯组件、第二内框套、第二外壳组件,所述插头与插座连接,在需要加长时,通过延长线实现连接,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结构设计合理,零件数量相对较少,连接可靠性高,密封性好,连接头抗拉拽能力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现有户外高防护等级的光纤连接器通常采用双通道或多通道设计,双通道通常采用的是2PCS常规的LC室内连接器,外加防水保护头设计,完成防水设计;多通道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插芯室内MPO连接器+防水接头,另外一种是MPO插芯+防水接头方案。
此外现有的4芯高防护等级光纤连接器因为插芯间距较小(2.5mm),常用的光纤端面清洁工具因为插头太大而与插芯干涉(现在主流的清洁工具的最小允许间距为2.7mm),导致无法对光纤端面进行清洁,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光纤连接器的设计复杂,连接、固定和对接不够精密和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连接可靠性高、便于清洁的光纤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光缆、第一网尾、第一压接环、第一后壳、第一插芯组件、开口管固定器、开口管、第一内框套、第一外壳组件,所述第一网尾的头端与第一外壳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接环的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网尾的头端内,所述第一压接环的头端伸入第一外壳组件内,所述第一压接环与第一外壳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后壳、第一插芯组件、开口管固定器、开口管依次设置于第一内框套内,所述第一内框套设置于第一外壳组件内,所述第一后壳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压接环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后壳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的头端穿过开口管固定器与开口管对接,所述光缆自第一网尾的末端伸入并与第一插芯组件对接;
所述插座包括第三光缆、尾套、第三压接环、固定螺母、橡胶套、第三后壳、第三插芯组件、第三内框套、第三外壳组件,所述第三内框套设置于第三外壳组件末端内,所述第三外壳组件尾部设有键槽,所述第三内框套顶部设有与键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三插芯组件的头端伸入第三内框套的末端内,所述第三插芯组件的末端伸入第三后壳头端内,所述第三后壳的头端与第三内框套的末端对接,所述橡胶套设置于第三外壳组件末端内、第三内框套的外部,所述固定螺母通过外螺纹与第三外壳组件的末端的内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接环的头端与第三后壳的末端对接,所述尾套包覆于所述第三压接环的外部,所述第三光缆穿过所述尾套、第三压接环后伸入第三后壳的末端并与第三插芯组件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延长线,所述延长线包括延长线插头和延长线插座,所述延长线插座包括第二光缆、第二网尾、第二压接环、第二后壳、第二插芯组件、第二内框套、第二外壳组件,所述第二网尾的头端与第二外壳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接环的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网尾的头端内,所述第二压接环的头端伸入第二外壳组件内,所述第二后壳、第二插芯组件设置于第二内框套内,所述第二内框套设置于第二外壳组件内,所述第二插芯组件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后壳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二后壳的头端与所述第二内框套的尾端对接,所述第二压接环的头端与第二内框套的尾端对接,所述第二光缆自第二网尾的末端伸入并与第二插芯组件对接,所述延长线插头结构与光纤连接器的插头结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第二插芯组件和第三插芯组件均为陶瓷或金属插芯组件,所述开口管为陶瓷或金属开口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第二插芯组件和第三插芯组件均为2芯或4芯插芯组件,所述开口管为2芯或4芯开口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第二插芯组件和第三插芯组件的每个插芯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第二插芯组件和第三插芯组件的插芯之间的间距至少为2.7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尾的头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壳组件的末端设置有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网尾的头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外壳组件的末端设置有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组件的头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外壳组件和第三外壳组件的头端设置有配合的外螺纹,螺纹类型为公制螺纹、T型螺纹或3头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尾的头端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网尾的头端外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外壳组件的末端外部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壳组件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防尘帽,所述延长线插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外壳组件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防尘帽,所述第二外壳组件与第二防尘帽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密封,所述插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外壳组件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防尘帽,所述第三外壳组件与第三防尘帽之间通过第五密封圈密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结构设计合理,零件数量相对较少,连接可靠性高,密封性好,采用了光纤连接器耦合零件中成熟的陶瓷插芯+陶瓷套管的方式,相对塑料插芯而言,本方案的可靠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以及成本较低;
(2)本发明对插芯间距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使用常规清洁器即可清洁光纤端面,同时本发明可采用2芯、4芯、12芯及24芯等产品,对不同芯的插头的结构可设计的不同,起到防误插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延长线插座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器插座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器插头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器延长线插座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器插座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剖视图。
图中:1-1.第一光缆;1-2.第二光缆;1-3.第三光缆;2.第一网尾;3.第一密封圈;4.第一压接环;5.第一后壳;6.第一插芯组件;7.开口管固定器;8.开口管;9.第一内框套;10.第一外壳组件;11.第一防尘帽;12.第二网尾;13第二密封圈;14第二压接环;15.第二后壳;16.第二插芯组件;17.第二内框套;18.第二外壳组件;19.第三密封圈;20.第二防尘帽;21.尾套;22.第三压接环;23.固定螺母;24.橡胶套;25.第三后壳26.第三插芯组件;27.第三内框套;28.第四密封圈;29.第三外壳组件;30.第五密封圈;31.第三防尘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3、4、6,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光缆1-1、第一网尾2、第一压接环4、第一后壳5、第一插芯组件6、开口管固定器7、开口管8、第一内框套9、第一外壳组件10,所述第一网尾2的头端与第一外壳组件10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接环4的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网尾2的头端内,所述第一压接环4的头端伸入第一外壳组件10内,所述第一后壳5、第一插芯组件6、开口管固定器7、开口管8依次设置于第一内框套9内,所述第一内框套9设置于第一外壳组件10内,所述第一后壳5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压接环4的头端对接,第一压接环4采用螺纹方式装入第一外壳组件10中,装入后采用压接方式将光缆固定,用于固定光缆与连接器,保证整个连接器的抗拉性能,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后壳5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的头端穿过开口管固定器7与开口管8对接,开口管固定器7用于固定开口管8,防止连接器在插拔时开口管8被拔出或插芯无法插入,所述第一光缆1自第一网尾2的末端伸入并与第一插芯组件6对接,第一网尾2可对光缆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光缆在弯曲时的信号损失,第一内框套9的头端外部设有防误插结构,即不同插芯数的内框套头端结构设计的不相同,可避免不同芯数的连接器混插,同时第一内框套9外部设有防转结构,参见图1,第一内框套9的靠近头端的侧面具有凸起结构,第一外壳组件10内具有一配合的凹陷结构,当第一内框套9伸入到第一外壳组件10时凸起和凹陷相配合起到防转目的,保证插头与外壳间的方向唯一性;所述插座包括第三光缆1-3、尾套21、第三压接环22、固定螺母23、橡胶套24、第三后壳25、第三插芯组件26、第三内框套27、第三外壳组件29,所述第三内框套27设置于第三外壳组件29末端内,第三外壳组件29尾部设有一个键槽,与第三内框套27顶部的凸起配合,用于第三内框套27插入时的防转,所述第三插芯组件26的头端伸入第三内框套27的末端内,第三内框套27中设有多个插芯孔,用于第三插芯组件26的组装定位,保证第三插芯组件26的位置度,所述第三插芯组件26的末端伸入第三后壳25头端内,所述第三后壳25的头端与第三内框套27的末端对接,所述橡胶套24设置于第三外壳组件29末端内、第三内框套27的外部,所述固定螺母23通过外螺纹与第三外壳组件29的末端的内螺纹固定连接,固定螺母23和橡胶套24防止第三内框套27轴向的松动,所述第三压接环22的头端与第三后壳25的末端对接,第三压接环22用于固定连接器与光缆,提供一定的抗拉要求,所述尾套21包覆于所述第三压接环22的外部,尾套21用于保护光缆弯曲时的信号损耗,所述第三光缆1-3穿过所述尾套21、第三压接环22后伸入第三后壳25的末端并与第三插芯组件26对接。光缆中含有光纤,通过光纤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在使用时,插头与插座接合即可实现光纤的对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2、5,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延长线,所述延长线包括延长线插头和延长线插座,因为保证插芯精密耦合的开口管已集成在光纤连接器插头部分,所以插座中不再有开口管零件,所述延长线插座包括第二光缆1-2、第二网尾12、第二压接环14、第二后壳15、第二插芯组件16、第二内框套17、第二外壳组件18,所述第二网尾12的头端与第二外壳组件18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接环14的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网尾12的头端内,所述第二压接环14的头端伸入第二外壳组件18内,所述第二后壳15、第二插芯组件16设置于第二内框套17内,所述第二内框套17设置于第二外壳组件18内,所述第二后壳15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压接环14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二插芯组件16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后壳15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二光缆1-2自第二网尾12的末端伸入并与第二插芯组件16对接,所述延长线插头结构与光纤连接器的插头结构一致。在使用时,当光纤连接器的长度不够时,可采用延长线,光纤连接器的插头与延长线插座连接,延长线插头与光纤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即可实现光纤的较远距离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第二插芯组件16和第三插芯组件26均为陶瓷或金属插芯组件,所述开口管8为陶瓷或金属开口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第二插芯组件16和第三插芯组件26均为2芯或4芯插芯组件,所述开口管8为2芯或4芯开口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第二插芯组件16和第三插芯组件26的每个插芯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弹簧可减少光纤的对接时的间隙,保证插芯与插芯的紧密贴合,从而减少插入损耗。第一后壳5前端面设有台阶面,通过壳体上的卡扣可与第一内框套9紧密连接,装配后的第一后壳5内部的台阶可为弹簧提供支撑力,保证插头与插座的插芯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第二插芯组件16和第三插芯组件26的插芯之间的间距至少为2.7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尾2的头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0的末端设置有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网尾12的头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8的末端设置有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0的头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8和第三外壳组件29的头端设置有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尾2的头端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二网尾12的头端外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所述第三外壳组件29的末端外部设置有第四密封圈28。密封圈用于保证插头与插座连接端面的防水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0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防尘帽11,所述延长线插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8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防尘帽20,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8与第二防尘帽20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19密封,所述插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外壳组件29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防尘帽31,所述第三外壳组件29与第三防尘帽31之间通过第五密封圈30密封,防尘帽可有效保证光纤端面免受灰尘影响,从而减少光纤的耦合损耗。
图7示出了本发明光纤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剖视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光缆(1-1)、第一网尾(2)、第一压接环(4)、第一后壳(5)、第一插芯组件(6)、开口管固定器(7)、开口管(8)、第一内框套(9)、第一外壳组件(10),所述第一网尾(2)的头端与第一外壳组件(10)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接环(4)的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网尾(2)的头端内,所述第一压接环(4)的头端伸入第一外壳组件(10)内,所述第一压接环(4)与第一外壳组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后壳(5)、第一插芯组件(6)、开口管固定器(7)、开口管(8)依次设置于第一内框套(9)内,所述第一内框套(9)设置于第一外壳组件(10)内,所述第一后壳(5)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压接环(4)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后壳(5)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的头端穿过开口管固定器(7)与开口管(8)对接,所述光缆(1-1)自第一网尾(2)的末端伸入并与第一插芯组件(6)对接;
所述插座包括第三光缆(1-3)、尾套(21)、第三压接环(22)、固定螺母(23)、橡胶套(24)、第三后壳(25)、第三插芯组件(26)、第三内框套(27)、第三外壳组件(29),所述第三内框套(27)设置于第三外壳组件(29)末端内,所述第三外壳组件(29)尾部设有键槽,所述第三内框套(27)顶部设有与键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三插芯组件(26)的头端伸入第三内框套(27)的末端内,所述第三插芯组件(26)的末端伸入第三后壳(25)头端内,所述第三后壳(25)的头端与第三内框套(27)的末端对接,所述橡胶套(24)设置于第三外壳组件(29)末端内、第三内框套(27)的外部,所述固定螺母(23)通过外螺纹与第三外壳组件(29)的末端的内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接环(22)的头端与第三后壳(25)的末端对接,所述尾套(21)包覆于所述第三压接环(22)的外部,所述第三光缆(1-3)穿过所述尾套(21)、第三压接环(22)后伸入第三后壳(25)的末端并与第三插芯组件(26)对接;
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延长线,所述延长线包括延长线插头和延长线插座,所述延长线插座包括第二光缆(1-2)、第二网尾(12)、第二压接环(14)、第二后壳(15)、第二插芯组件(16)、第二内框套(17)、第二外壳组件(18),所述第二网尾(12)的头端与第二外壳组件(18)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接环(14)的末端伸入所述第二网尾(12)的头端内,所述第二压接环(14)的头端伸入第二外壳组件(18)内,所述第二后壳(15)、第二插芯组件(16)设置于第二内框套(17)内,所述第二内框套(17)设置于第二外壳组件(18)内,所述第二插芯组件(16)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后壳(15)的头端对接,所述第二后壳(15)的头端与所述第二内框套(17)的尾端对接,所述第二压接环(14)的头端与第二内框套(17)的尾端对接,所述第二光缆(1-2)自第二网尾(12)的末端伸入并与第二插芯组件(16)对接,所述延长线插头结构与光纤连接器的插头结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第二插芯组件(16)和第三插芯组件(26)均为陶瓷或金属插芯组件,所述开口管(8)为陶瓷或金属开口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第二插芯组件(16)和第三插芯组件(26)均为2芯或4芯插芯组件,所述开口管(8)为2芯或4芯开口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第二插芯组件(16)和第三插芯组件(26)的每个插芯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组件(6)、第二插芯组件(16)和第三插芯组件(26)的插芯之间的间距至少为2.7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尾(2)的头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0)的末端设置有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网尾(12)的头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8)的末端设置有配合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0)的头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8)和第三外壳组件(29)的头端设置有配合的外螺纹,螺纹类型为公制螺纹、T型螺纹或3头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尾(2)的头端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二网尾(12)的头端外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所述第三外壳组件(29)的末端外部设置有第四密封圈(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0)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防尘帽(11),所述延长线插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8)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防尘帽(20),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8)与第二防尘帽(20)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19)密封,所述插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外壳组件(29)头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防尘帽(31),所述第三外壳组件(29)与第三防尘帽(31)之间通过第五密封圈(30)密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03738.2A CN110244410B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03738.2A CN110244410B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44410A CN110244410A (zh) | 2019-09-17 |
CN110244410B true CN110244410B (zh) | 2021-02-19 |
Family
ID=6788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03738.2A Active CN110244410B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444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5439B (zh) * | 2019-11-28 | 2025-03-21 |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分瓣式水密光连接器 |
CN111781682B (zh) * | 2020-07-28 | 2022-02-15 | 广东亿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锁定式光纤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39654B2 (en) * | 2012-09-27 | 2015-01-27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Ruggedized multi-fiber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sealed dust cap |
TWM524580U (zh) * | 2016-02-24 | 2016-06-21 | Amphenol Fiber Optic China | 多芯光纖插座與配合該多芯光纖插座的多芯光纖插頭 |
CN205562885U (zh) * | 2016-04-07 | 2016-09-07 | 安费诺光纤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装置 |
CN207557535U (zh) * | 2017-12-25 | 2018-06-29 | 金信诺(常州)轨道信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新型4芯户外光纤连接器插头 |
CN109270639B (zh) * | 2018-10-18 | 2024-02-20 | 惠州市飞博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室外光纤连接器 |
-
2019
- 2019-06-12 CN CN201910503738.2A patent/CN11024441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44410A (zh) | 2019-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84196B2 (en) | Optical ferrule for multi-fiber cable and hardened multi-fiber optic connector therefore | |
US7357579B2 (en) | Connection device with a cable gland having housing parts enabling relative movement therebetween | |
CN102782549A (zh) | 加固的光纤/电连接系统 | |
US8834037B2 (en) | Hermaphroditic connector with multi-fiber termini | |
CN111897060B (zh) | 一种光模块 | |
CN110244410B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
CN209858786U (zh) | 一种lc双联连接器 | |
CN202886645U (zh) | 一种多芯光纤连接器 | |
CN113093346A (zh) | 光缆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 |
CN210742558U (zh) | 一种sc型光纤连接器及一种sc型光纤适配器 | |
US8132970B2 (en)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
CN110308523B (zh) | 一种室外光纤连接器 | |
CN211979261U (zh) | Mini插芯套管组件及lc连接器 | |
CA2033441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1786229U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
CN213780431U (zh) | 一种微型双芯光纤连接器 | |
KR101075129B1 (ko) | 광케이블 커넥터 | |
CN213934302U (zh) | 一种光纤适配器 | |
CN212569214U (zh) | 一种mt型室外光纤连接器 | |
CN220626716U (zh) | 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 | |
CN220438586U (zh) | 光电连接器 | |
CN220323585U (zh) | Lc连接器 | |
CN214895926U (zh) | 一种集成光缆的光模块 | |
CN211653213U (zh) | 一种防折断光纤连接器 | |
CN220121038U (zh) | 一种基于镀膜技术带otdr反射镜的尾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