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8008B - 工件涂层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件涂层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38008B CN110238008B CN201910574844.XA CN201910574844A CN110238008B CN 110238008 B CN110238008 B CN 110238008B CN 201910574844 A CN201910574844 A CN 201910574844A CN 110238008 B CN110238008 B CN 1102380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paint
- interface water
- coating
- minu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4000137852 Petrea volubilis Speci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5 dilu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05—Repairing damaged coating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涂层修复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件涂层修复方法,所述工件表面设置有原涂层(2)和损伤区(1),所述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包括:步骤一,打磨所述损伤区(1)和扩展区(3),所述扩展区(3)划分为n个区域;步骤二,在所述损伤区(1)喷涂与所述原涂层(2)相同材料的修补漆;步骤三,在所述扩展区(3)内侧的n‑1个区域依次喷涂不同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步骤四,在扩展区(3)的最外侧区域喷涂接口水,待所述接口水干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修补漆与原涂层之间喷涂比例依次减小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区域以及喷涂接口水的区域,在修补漆与原涂层之间实现颜色的多个层次的过渡,使得颜色过渡更为平缓,更容易为视觉接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涂层修复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件涂层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工程机械涂装工艺中,基本是以零部件面漆化装配为主。在使用过程中,当部件的漆面受到部分损伤时,需要使用原来的面漆进行修补。为了减少旧涂层和新涂层之间的色差,修补时一般是直接在旧涂层的损伤处进行打磨,然后先在中心区域喷涂一层修补漆,然后在修补漆边缘喷涂一层接口水,以便修补漆慢慢过渡至旧涂层,使得新涂层和旧涂层间的色差尽量控制在目视可接受范围内。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此修补效果一般,尤其是针对较为艳丽的颜色,修补后新旧涂层色差还是较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工件涂层修复方法,以解决新旧涂层之间的颜色过渡不够平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涂层修复方法,所述工件表面设置有原涂层以及形成在原涂层上的损伤区,其中,所述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包括:
步骤一,打磨所述损伤区以及围绕所述损伤区的扩展区,所述扩展区划分为依次嵌套的n个区域,n大于等于3;
步骤二,在所述损伤区喷涂与所述原涂层相同材料的修补漆;
步骤三,待所述修补漆流平第一预定时间后,在所述扩展区内侧的n-1个区域依次喷涂n-1种不同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其中,n-1种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重量比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减小;
步骤四,在所述扩展区的最外侧区域喷涂接口水,待所述接口水干燥固化而形成干膜。
可选择的,在步骤一中,在所述损伤区和所述扩展区,沿着从中心向外的方向,先使用200号砂纸进行粗打磨,然后使用400号砂纸进行精打磨。
可选择的,在步骤二中,所述修补漆比形成所述原涂层的材料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低1秒-2秒。
可选择的,在步骤二中,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修补漆,喷涂路径为在所述损伤区处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向下。
可选择的,在所述损伤区和所述扩展区的n个区域中,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喷涂的修补漆所占重量比呈等差数列。
可选择的,n=4,所述扩展区包括从内向外嵌套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喷涂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二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二区域喷涂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三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三区域喷涂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在步骤四中,在所述第四区域喷涂接口水。
可选择的,在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3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6秒;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所述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3: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
可选择的,所述第一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三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
可选择的,所述扩展区的宽度为200mm-280mm,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三区域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四区域的宽度为50mm-70mm。
可选择的,所述扩展区包括从内向外嵌套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喷涂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二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二区域喷涂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三预定时间;在步骤四中,在所述第三区域喷涂接口水。
可选择的,在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2: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6秒;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2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
可选择的,所述第一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三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
可选择的,在步骤三中,分别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喷涂路径为在所述损伤区处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向下。
可选择的,在步骤四中,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接口水。
可选择的,所述干膜的厚度为35um-40u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修补漆与原涂层之间喷涂比例依次减小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区域以及喷涂接口水的区域,在修补漆与原涂层之间实现颜色的多个层次的过渡,使得颜色过渡更为平缓,更容易为视觉接受。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件表面的区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件表面的区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件表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喷涂路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喷涂路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损伤区 2 原涂层
3 扩展区
31 第一区域 32 第二区域
33 第三区域 34 第四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件涂层修复方法,所述工件表面设置有原涂层2以及形成在原涂层2上的损伤区1,其中,所述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包括:
步骤一,打磨所述损伤区1以及围绕所述损伤区1的扩展区3,所述扩展区3划分为依次嵌套的n个区域,n大于等于3;
步骤二,在所述损伤区1喷涂与所述原涂层2相同材料的修补漆;
步骤三,待所述修补漆流平第一预定时间后,在所述扩展区3内侧的n-1个区域依次喷涂n-1种不同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其中,n-1种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重量比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减小;
步骤四,在所述扩展区3的最外侧区域喷涂接口水,待所述接口水干燥固化而形成干膜。
本方案中,在损伤区1及其周围进行打磨,将损伤区1及周围的原涂层2打磨掉,而形成围绕损伤区1的扩展区3(参考图1所示),扩展区3为圆环形或框形,并包括内圈31和外圈32(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扩展区3即为损伤区1处的修补漆与原涂层2之间的过渡区域,使得损伤区1到原涂层2之间形成更为缓和的颜色过渡。
其中,损伤区1喷涂与原涂层2相同材料的修补漆,使得两处的颜色尽可能地相近;扩展区3处,参考图2和图3所示,划分出n个依次嵌套的区域,在内侧的n-1个区域中依次喷涂不同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其中,在从内向外的方向上,修补漆与接口水的重量比依次减小,在最外侧的第n个区域喷涂接口水,从而通过n-1个区域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实现由修补漆到接口水的过渡,从而通过多层过渡,将新喷涂的修补漆过渡到原涂层2,使得颜色过渡更为平缓,视觉上更容易接受。
可选择的,在步骤一中,在所述损伤区1和所述扩展区3,沿着从中心向外的方向,先使用200号砂纸进行粗打磨,然后使用400号砂纸进行精打磨。也就是说,打磨方法为从中心向外,并且进行两次打磨,即粗打磨和精打磨,粗打磨使用200号砂纸完成,精打磨使用400号砂纸完成。
另外,在步骤二中,所述修补漆比形成所述原涂层2的材料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低1秒-2秒。涂-4杯检测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测量定量试样从规定直径的孔全部流出的时间,以时间秒表示。使用的修补漆的粘度比原来形成原涂层2时的漆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低1秒-2秒,也就是说,修补漆的材料与原有涂层相同,但粘度较小一些,从而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可以与相邻的扩展区3进行物质交换,弱化损伤区1与扩展区3之间的界限,提高过渡的平缓性。
可选择的,在步骤二中,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修补漆,喷涂路径为在所述损伤区1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向下。本方案中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在损伤区1处喷涂所述修补漆,以完成修补,其中喷涂路径为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向下,这种喷涂路径是指喷枪的移动路径,可以参考图4和图5中的箭头指示,其中的数字表示顺序,这些数字与图1-图3中的数字标记是不同的。
可选择的,在所述损伤区和所述扩展区的n个区域中,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喷涂的修补漆所占重量比呈等差数列。在所述损伤区1处,修补漆的重量比为100%,在扩展区3的最外侧区域,修补漆的重量比为0,中间的n-1个区域与这两个区域中,修补漆的重量比形成为等差数列,即100%,X1,X2,X3,Xn-1,……0,即实现修补漆含量的平缓过渡。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n=4,所述扩展区3包括从内向外嵌套的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和第四区域34,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第一区域31喷涂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二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二区域32喷涂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三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三区域33喷涂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在步骤四中,在所述第四区域34喷涂接口水。在本方案中,将扩展区3划分为4个区域,在靠近内侧的三个区域中,依次喷涂第一比例、第二比例、第三比例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第一比例大于第二比例大于第三比例,并且,步骤二中喷涂的修补漆、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分别需要一定的流平时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扩展区3设置更多的区域,并通过更多不同比例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对应地喷涂,实现更为平缓的过渡,或者设置三个区域来实现过渡。
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3: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6秒;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所述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3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本方案对各个区域喷涂的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比例进行了限定,但本方案并不限制于此,另外,对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制备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可选择的,所述第一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三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以上为损伤区1、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喷涂的物质各自的流平时间。流平的目的是将工件表面的修补漆中的溶剂中的挥发性气体在一定时间内挥发掉,挥发性气体挥发的同时湿漆膜也得以流平,从而保证了漆膜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另外,所述扩展区3的宽度为200mm-280mm,所述第一区域31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二区域32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三区域33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四区域34的宽度为50mm-70mm。损伤区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相应的,扩展区3的多个区域也为对应的环形或框形,这里的宽度是指从内向外的跨度,例如环形的内径外径之差,框形结构也是类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n=3,所述扩展区3包括从内向外嵌套的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和第三区域33,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第一区域31喷涂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二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二区域32喷涂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在步骤四中,在所述第三区域33喷涂接口水。该实施方式与n=4的实施方式类似,区别在于将扩展区3划分为三个区域,并使用两种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物以及接口水对应地喷涂,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2: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6秒;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2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以上对两种不同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物的成分比例进行了说明,并简单说明了其制备方法,两种混合物的粘度相对较低,以增加流动性,提高与相邻区域中喷涂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另外,所述第一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三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以上为损伤区1、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喷涂的物质各自的流平时间。流平的目的是将工件表面的修补漆中的溶剂中的挥发性气体在一定时间内挥发掉,挥发性气体挥发的同时湿漆膜也得以流平,从而保证了漆膜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可选择的,在步骤三中,分别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喷涂路径为在所述内圈1处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向下。所述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喷涂与在损伤区1处的喷涂路径相似,可以参考图4和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路径,并且喷涂所使用的工具也是1.0mm-1.5mm口径的喷枪。
其中,在步骤四中,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接口水。所述接口水为一种稀释剂,可以用于新旧漆膜接口处的润色处理。喷涂接口水的工具可以为1.0mm-1.5mm口径的喷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同一种口径的喷涂进行修补漆、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物以及接口水的喷涂,例如可以使用口径为1.0mm的喷枪。
另外,所述干膜的厚度为35um-40um。参考图3所示,损伤区1和扩展区3处喷涂的材料的最终厚度与原涂层2处的厚度可以保持一致。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工件涂层修复方法,所述工件表面设置有原涂层(2)以及形成在原涂层(2)上的损伤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包括:
步骤一,打磨所述损伤区(1)以及围绕所述损伤区(1)的扩展区(3),所述扩展区(3)划分为依次嵌套的n个区域,n大于等于3;
步骤二,在所述损伤区(1)喷涂与所述原涂层(2)相同材料的修补漆;
步骤三,待所述修补漆流平第一预定时间后,在所述扩展区(3)内侧的n-1个区域依次喷涂修补漆与接口水重量比不同的混合物,其中,修补漆与接口水的重量比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减小;
步骤四,在所述扩展区(3)的最外侧区域喷涂接口水,待所述接口水干燥固化而形成干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在所述损伤区(1)和所述扩展区(3),沿着从中心向外的方向,先使用200号砂纸进行粗打磨,然后使用400号砂纸进行精打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修补漆,喷涂路径为在所述损伤区(1)处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向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损伤区(1)和所述扩展区(3)的n个区域中,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喷涂的修补漆所占重量比呈等差数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n=4,所述扩展区(3)包括从内向外嵌套的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和第四区域(34),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第一区域(31)喷涂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二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二区域(32)喷涂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三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三区域(33)喷涂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在步骤四中,在所述第四区域(34)喷涂接口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3: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6秒;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所述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3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三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三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区(3)的宽度为200mm-280mm,所述第一区域(31)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二区域(32)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三区域(33)的宽度为50mm-70mm,所述第四区域(34)的宽度为50mm-7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n=3,所述扩展区(3)包括从内向外嵌套的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和第三区域(33),在步骤三中,在所述第一区域(31)喷涂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二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二区域(32)喷涂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并流平第三预定时间;在步骤四中,在所述第三区域(33)喷涂接口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2:1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一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6秒;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2的修补漆与接口水混合后并静置5分钟-10分钟制成,所述第二比例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的涂-4杯检测的粘度为12秒-14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所述第三预定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分别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修补漆与接口水的混合物,喷涂路径为在所述损伤区(1)处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向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使用1.0mm-1.5mm口径的喷枪喷涂所述接口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层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膜的厚度为35 μ m-40μ m 。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4844.XA CN110238008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工件涂层修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4844.XA CN110238008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工件涂层修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38008A CN110238008A (zh) | 2019-09-17 |
CN110238008B true CN110238008B (zh) | 2020-06-26 |
Family
ID=6789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74844.XA Active CN110238008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工件涂层修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380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89127A (zh) * | 2021-01-26 | 2022-07-26 | 上海钜轩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微创点喷补漆方法 |
CN115430593B (zh) * | 2022-09-23 | 2023-12-08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涂层的修复喷涂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57753A (ja) * | 1994-12-01 | 1996-06-18 | Nippon Paint Co Ltd | 光輝剤含有塗膜の補修用塗料および補修方法 |
CN1281342C (zh) * | 2004-03-29 | 2006-10-25 | 郭新军 | 一种修补金属表面局部漆面破损的方法 |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10574844.XA patent/CN11023800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38008A (zh) | 2019-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38009B (zh) | 工件涂层修复方法 | |
CN110238008B (zh) | 工件涂层修复方法 | |
CN1903532B (zh) | 多色仿古木质地板的生产方法 | |
CN103286832B (zh) | 一种相思木补板修补剂及其修补方法 | |
JP2016032807A (ja) | 被膜形成方法 | |
CN101966514B (zh) | 一种喷漆方法 | |
CN106216208A (zh) | 一种木材板件表面粉末喷涂处理工艺 | |
CN111364710A (zh) | 一种用多彩真石漆涂料制作复合型仿大理石涂层的方法 | |
US3335704A (en) | Registration means | |
CN106634141A (zh) | 一种泥黄填眼灰及其制备方法 | |
TWI532538B (zh) | Surface of the local paint repair method | |
CN115213075A (zh) |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喷涂方法及铝合金型材 | |
JP4739850B2 (ja) | 塗装方法 | |
JP2019084711A (ja) | 塗装補修品および塗装補修方法 | |
JP6986225B2 (ja) | 塗装補修品および塗装補修方法 | |
KR101348514B1 (ko) | 색상 분체 도료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장 방법 | |
CN110646161B (zh) | 一种用于油膜干涉测量中的被测物表面处理方法 | |
JP4778979B2 (ja) | 意匠タイルの塗膜形成方法、意匠タイル、ポリ塩化ビニルシート又はアルミシート | |
US560067A (en) | Method of tinting wares | |
KR20060105258A (ko) | 엔틱가구의 도장방법 | |
CN106284901A (zh) | 一种整体无接缝反光烤漆墙面装饰的施工工艺 | |
JP3756566B2 (ja) | 自動車用塗膜の補修方法、及び自動車用塗膜の補修用塗料 | |
KR101580800B1 (ko) | 무광 도장면의 부분 수정용 도료 세트 | |
CN117871526A (zh) | 一种极端条件下评价打磨中涂与水性色漆匹配性的测试方法 | |
JP2023110787A (ja) | ポリウレア系遮熱性塗料及びその塗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