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8487A - 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 - Google Patents
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58487A CN110158487A CN201910480638.2A CN201910480638A CN110158487A CN 110158487 A CN110158487 A CN 110158487A CN 201910480638 A CN201910480638 A CN 201910480638A CN 110158487 A CN110158487 A CN 1101584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gment
- point
- bridge
- trolley
- beam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5/00—Movable or portable bridges; Floating bridges
- E01D15/12—Portable or sectional bridges
- E01D15/133—Portable or sectional bridges built-up from readily separable standardised sections or elements, e.g. Bailey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通过杆件运输到位、组拼架桥机就位、节段预制、支座安装、梁段的运输、吊装和临时就位、梁段胶接安装、预应力张拉、压浆和封端、移动支架前移过孔和架桥机拆除进行施工,采用先“化整为零”后“化零为整”的一种施工原理,首先在桥台背后开挖拼装槽、移动支架架桥机分节段组拼、拖拉上桥就位;然后运梁车运输预制节段到架桥机内,以架桥机下托梁为依托,按一定的顺序摆放,通过三维运梁小车调整梁段位置和高程;人工涂胶、临时张拉固结方法形成整体;最后进行永久张拉及注浆,完成墩顶原位成梁施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属于铁路桥梁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桥梁发展逐渐向大跨径经济型桥梁发展,大跨桥梁除了悬浇连续梁外,节段拼装梁成为大跨度桥梁发展又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采用先“化整为零”后“化零为整”的一种施工原理,首先在桥台背后开挖拼装槽、移动支架架桥机分节段组拼、拖拉上桥就位;然后运梁车运输预制节段到架桥机内,以架桥机下托梁为依托,按一定的顺序摆放,通过三维运梁小车调整梁段位置和高程;人工涂胶、临时张拉固结方法形成整体;最后进行永久张拉及注浆,完成墩顶原位成梁施工。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步骤如下:1)、杆件运输到位;
2)、组拼架桥机就位:2.1)、拼装槽施工:挖深槽,底高程与与其匹配的墩顶高程一致;2.2)、桥台、桥墩预埋件、卷扬机、滚轮箱、动滑轮和定滑轮固定安装;2.3)、架桥机拼装,按照前导梁、主梁、尾梁与桁吊、下托梁、绑挂安全网和铺设人行道布板的顺序拼装;
3)、节段预制:3.1)、梁台座制作:台座采用长短线相结合的方式,两个端点处的梁台座采用短线方式,即:制作梁端节段,中间台座采用长线方式,即:制作中间13个节段;3.2)、箱梁梁段预制:3.1.1)、调整步骤3.1)中短线台底座模板到设计位置,用三维调节小车辅助调整定位,在短线台座上依次立模、绑扎钢筋和浇筑;3.1.2)、调整步骤3.1)中长线台底座模板到设计位置,再将短线台座预制的端梁移至长线台座两端,依次立模、绑扎钢筋和浇筑;3.1.3)、将整条安装线其他节段按照从两端向中心点的方向依次预制至全部完成;节段箱梁胶接拼装施工模块化施工程度高,结构稳定,安全、质量可控,节省设备及人工投入;节段采用工厂化预制,能保证混凝土质量;养护时间长,混凝土收缩徐变小,预制精度高,且是匹配法预制工艺,整孔梁施工实际线型与设计线型误差很小,整体外观美;节段拼装相对于悬灌和现浇梁,现场混凝土作业少,减少污水排放,废弃物、噪音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
4)、支座安装:对垫石参数进行复核检查,固定安装支座;
5)、梁段的运输、吊装和临时就位:梁段运输至架桥机桁吊下方,通过桁吊把梁段从运梁车吊起移至架桥机腹内运梁小车内,利用运梁小车将梁段运输至相应位置,然后用螺旋支撑把梁段临时支撑,运梁小车脱空后返回,继续进行下一梁段的运输,梁段运输顺序为以安装线的中心点为基准,先安装最近的端梁节段,再安装最远的端梁节段,最后依次由远及近安装中间节段;
6)、梁段胶接安装:6.1)、在预应力孔道周围贴单面胶制的10mm厚环型海绵垫,运梁小车顶起梁段向组拼好梁体靠拢至10cm缝,安装顶板和腹板临时张拉用的钢锚块、φ32精轧螺纹钢和张拉穿心顶;6.2)、涂胶:当第一段梁段固定后,从第二梁段起进行涂胶作业,根据环境温度和固化时间要求选定配比,拌制胶浆直至胶颜色变均匀,涂胶多工作面同时快速进行,涂胶厚度3mm,覆盖全部混凝土表面,30分钟以内完成一道接缝涂胶;6.3)、步骤6.2)后,运梁小车移动第二段向第一段段靠拢至5cm时,调整节段位置,使中线、标高符合要求,利用千斤顶张拉穿在顶板和腹板上的4个钢锚块中的8根φ32精轧螺纹钢,张拉时两端同时对称张拉,使两端紧密粘结成一体;张拉完成后及时清理挤出的胶体,并用通孔器清理预应力孔道,清除可能被挤入预应力孔道的胶体,按同样的方法依次胶拼其他节段;7)、预应力张拉、压浆和封端:7.1)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采取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指标对预应力进行控制,钢束张拉顺序为:第一批:从N1开始对称张拉,依次至N10;第二批:从N11开始对称张拉,依次至N12;7.2)螺旋支撑的调整与拆除:张拉过程中,箱梁施加在移动支架的力逐步减小,移动支架弹性变形随之变小,张拉前后,移动支架挠度之差为10cm,张拉过程中对螺旋支撑进行三次调整,直至托空;7.3)节段胶接后每道缝采用防水胶涂刷0.4m宽;7.4)预应力孔道的压浆封端:预应力孔道压浆采用真空压浆,浆体从搅拌至压入孔道内的间隔时间不超过40min,在此时间内要不断搅拌,保证压入管道的水泥饱满密实;7.5)封锚:对锚具周围混凝土凿毛处理,同时清洗端部及支承板浮浆,外露钢绞线涂刷防水涂料;封锚混凝土养护结束后,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封锚混凝土及梁体混凝土之间的接缝进行防水处理;
8)、移动支架前移过孔:8.1)过孔前准备工作:在最末段梁预制时,预埋两根36#工字钢,待过孔时锚固拖拉定滑轮组,在前方桥墩施工时,墩顶相应位置预埋钢板,待滚轮箱过孔后,进行锚固;8.2)在架设完成箱梁的固定端桥墩上设置千斤顶,顶升后支点牛腿,托空滚轮箱,通过外挂牛腿将托空的滚轮箱运至前方桥墩进行锚固;8.3)安装后支点小车及拖拉横梁,后支点位置的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后支点小车上,在后支点小车前端安装拖拉动滑轮组,梁顶铺设轨道,利用卷扬机拖拉连接定滑轮组的钢丝绳使架桥机向前移动;8.4)在架设完成箱梁的活动端桥墩上设置千斤顶,顶升中支点位置的牛腿,托空滚轮箱,拆除大垫块,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滚轮箱上;8.5)在已成孔梁上铺设钢轨,安装拖拉滑轮组,将动滑轮安装在后尾梁拖拉横梁上,定滑轮锚固在拼装梁最末段梁顶,利用卷扬机进行拖拉;8.6)下托梁过孔:移动支架过孔时,分组打开下托梁,架桥机向前进行拖拉,待第一组下托梁通过桥墩后立即将下托梁合起,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组下托梁过孔后合起;8.7)移动支架过孔就位后,拆除拖拉滑轮组及拖拉钢丝绳,在各支点位置设置千斤顶,顶升牛腿,托空后支点小车并拆除,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滚轮箱大垫块上,以此循环每一跨的节段拼装梁施工过程并完成下一跨节段梁拼装施工,直至全桥拼装全部完成;8.8)架桥机前翘杆件设置:架桥机拖拉过孔时,利用滚轮箱导向限位,限制架桥机在拖拉过孔时的横向位移,架桥机大悬臂状态下,安装前翘,架桥机过孔后,部分销孔挠度会抵消,每次过孔后都会进行螺栓紧固。
9)、架桥机拆除:分段分杆件依次拆下,先开始拆除架桥机前导梁部分;然后使架桥机处于过孔状态,边拖拉边拆除,直至所有节间全部拆除,最后拆除后支点小车和滚轮箱。
所述的步骤2.3)的架桥步骤为:a)搭设临时支撑:拼装架桥机前十个节间,顶升支架,拆除临时支撑,将其全部落在滚轮箱上;b)、安装两个节间,向前拖拉9.6m;c)步骤b)后安装五个节间,向前拖拉10.4m;d)步骤c)后安装三个节间,向前拖拉10.4m;e)步骤d)后安装三个节间,向前拖拉12m;f)步骤e)后安装两个节间,向前拖拉8.8m;g)架桥机拖拉至架梁状态。
所述的步骤4)中,安装支座前,对垫石高程、锚栓孔位置和深度进行测量复核;在垫石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支承中心线,支承垫石表面凿毛,清除锚栓孔中的杂物。
所述的步骤3.2)中线形控制贯穿整个过程,步骤为:1)测点布置:在梁段预制过程中,根据线路的设计参数在待安装节段顶面预埋的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简称六点控制坐标A、B、C、D、E、F;)梁段拼装测量的控制:梁段拼装测量控制主要是通过调整调梁千斤顶对梁段的里程、轴线、及高程进行控制;3)箱梁拼装时的具体测量控制:3.1)桥轴线测量:用全站仪置于大里程的墩顶中心线上,后视小里程的墩顶中心线,向上竖转仪器将中心点引测至后支点横梁上作为后视O点,将全站仪置于小里程墩顶中心线上,后视大里程的墩顶中心线,向上竖转仪器将中心点引测到造桥机中支点横梁上作后视P点和最末段梁顶上作测站M点,两点一线控制整孔梁的中线,梁段两端的中线定位点E、F与整孔梁的中线重合来确定梁段中线;3.2)高程测量:在上一孔已成梁上找一固定、便于立尺的点定为水准点N,每个梁段有四个高程控制点,15个梁段共计60个,计算出每个点相对于第一段A点的高差;再根据A点与N点的高差便可控制整孔梁的相对高差,在第一段梁顶架仪器观测控制其他段每个点的读数;3.3)各梁段组拼控制测量:后视N点,前视第一梁段顶部A高程控制点,根据其余59个点相对于N点的前视读数,采用放样的方法依次调整每个梁段四个点的前视读数来确定梁体的高程空间位置;然后检查EF中线点是否满足要求,误差小于0.5mm,同时四个高程点的前视读数是否满足要求,误差小于1mm,若同时满足要求即可施加临时预应力,每个梁段临时张拉完成后都要进行复测,根据变化值加垫片调整下一梁段,避免中线误差积累愈来愈大,以此类推,控制最末段时将全站仪设在P点,瞄准O点定出梁中心线方向;3.4)调整轴线标高及相对匹配的缝隙过程中纠偏;节段高程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控制,节段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节段胶接前,节段重量由腹内三维调梁小车支撑,每个节段转换后进行高程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利用三维调梁小车顶升节段,纵横向移动,中线调整与高程调整同步进行,经多次调整后,使本节段高程、坐标符合要求。
所述的步骤6)中预制节段之间的粘结材料选用无溶剂型双组分触变性环氧树脂胶结剂。
所述的步骤7)中张拉施工流程:安装锚具连接器、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张拉、锚固;张拉应力控制:张拉初始应力即:0.1倍设计应力—0.3倍设计应力—0.5倍设计应力—0.7倍设计应力—设计张拉应力—测伸长量—持荷5分钟—回油至零。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采用台后组拼、拖拉上桥工艺,解决了架桥机复杂地形下桥上组拼的技术及安全问题。
2、采用模块化、工厂化、程序化施工,提高了各工序的标准化,大大节省了施工成本、缩短了近一半的施工工期。
3、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效应小,线型易于控制,整体外形美观。
4、施工条件要求低,对环境污染小,对高墩大跨径桥梁经济性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为架桥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步骤a)搭建过程示意图。
图3-1为步骤b)搭建过程示意图。
图3-2为步骤c)搭建过程示意图。
图3-3为步骤d)搭建过程示意图。
图3-4为步骤e)搭建过程示意图。
图3-5为步骤f)搭建过程示意图。
图4为梁端预埋控制点示意图。
图5为张拉锚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步骤如下:1)、杆件运输到位;
2)、组拼架桥机就位:2.1)、拼装槽施工:挖深槽,底高程与与其匹配的墩顶高程一致;2.2)、桥台、桥墩预埋件、卷扬机、滚轮箱、动滑轮和定滑轮固定安装;2.3)、架桥机拼装,按照前导梁、主梁、尾梁与桁吊、下托梁、绑挂安全网和铺设人行道布板的顺序拼装;
3)、节段预制:节段标号为1#、2#、3#...15#,共15个节段,3.1)、梁台座制作:安装线上两个端点处的梁台座即1#和15#用短线制,两侧向中心点靠近方向再采用长线台座2#-14#;3.2)、箱梁梁段预制:3.1.1)、调整步骤3.1)中短线台底座模板到设计位置,用三维调节小车辅助调整定位,在短线台座上依次立模、绑扎钢筋和浇筑;3.1.2)、调整步骤3.1)中长线台底座模板到设计位置,再将短线台座制作的端梁节段移至长线台座两端,上依次立模、绑扎钢筋和浇筑;3.1.3)、将2#、14#节段与1#、15#节段进行匹配,安装调整2#、14#节段的模板系统及钢筋骨架,浇筑2#、14#节段混凝土。以此步骤依次预制3#、13#、4#、12#、5#、11#、6#、10#、7#、9#节段,最后预制8#段;
4)、支座安装:对垫石参数进行复核检查,固定安装支座;
5)、梁段的运输、吊装和临时就位:梁段运输至架桥机桁吊下方,通过桁吊把梁段从运梁车吊起移至架桥机腹内运梁小车内,利用运梁小车将梁段运输至相应位置,然后用螺旋支撑把梁段临时支撑,运梁小车脱空后返回,继续进行下一梁段的运输,梁段运输顺序为以安装线的中心点为基准,先安装最近的端梁节段,再安装最远的端梁节段,最后依次由远及近安装中间节段。
6)、梁段胶接安装:6.1)、在预应力孔道周围贴单面胶制的10mm厚环型海绵垫,运梁小车顶起梁段向组拼好梁体靠拢至10cm缝,安装顶板和腹板临时张拉用的钢锚块,φ32精轧螺纹钢和张拉穿心顶;6.2)、涂胶:当第一段梁段固定后,从第二梁段起进行涂胶作业,根据环境温度和固化时间要求选定配比,拌制胶浆直至胶颜色变均匀,涂胶多工作面同时快速进行,涂胶厚度3mm,覆盖全部混凝土表面,30分钟以内完成一道接缝涂胶;6.3)、步骤6.2)后,运梁小车移动第二段向第一段靠拢至5cm时,调整节段位置,使中线、标高符合要求,利用千斤顶张拉穿在顶板和腹板上的4个钢锚块中的8根φ32精轧螺纹钢,张拉时两端同时对称张拉,使两端紧密粘结成一体;张拉完成后及时清理挤出的胶体,并用通孔器清理预应力孔道,清除可能被挤入预应力孔道的胶体,按同样的方法依次胶拼其他节段;其中,环氧树脂胶的配比选择根据Sikadur-31SBA表进行选择的。
7)、预应力张拉、压浆和封端:7.1)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采取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指标对预应力进行控制,钢束张拉顺序为:第一批:从N1开始对称张拉,依次至N10;第二批:从N11开始对称张拉,依次至N12;7.2)螺旋支撑的调整与拆除:张拉过程中,箱梁施加在移动支架的力逐步减小,移动支架弹性变形随之变小,张拉前后,移动支架挠度之差为10cm,张拉过程中对螺旋支撑进行三次调整,直至托空;7.3)节段胶接后每道缝采用防水胶涂刷0.4m宽;7.4)预应力孔道的压浆封端:预应力孔道压浆采用真空压浆,浆体从搅拌至压入孔道内的间隔时间不超过40min,在此时间内要不断搅拌,保证压入管道的水泥饱满密实;7.5)封锚:对锚具周围混凝土凿毛处理,同时清洗端部及支承板浮浆,外露钢绞线涂刷防水涂料;封锚混凝土养护结束后,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封锚混凝土及梁体混凝土之间的接缝进行防水处理;
8)、移动支架前移过孔:8.1)过孔前准备工作:在最末段梁预制时,预埋两根36#工字钢,待过孔时锚固拖拉定滑轮组,在前方桥墩施工时,墩顶相应位置预埋钢板,待滚轮箱过孔后,进行锚固;8.2)在架设完成箱梁的固定端桥墩上设置千斤顶,顶升后支点牛腿,托空滚轮箱,通过外挂牛腿将托空的滚轮箱运至前方桥墩进行锚固;8.3)安装后支点小车及拖拉横梁,后支点位置的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后支点小车上,在后支点小车前端安装拖拉动滑轮组,梁顶铺设轨道,利用卷扬机拖拉连接定滑轮组的钢丝绳使架桥机向前移动;8.4)在架设完成箱梁的活动端桥墩上设置千斤顶,顶升中支点位置的牛腿,托空滚轮箱,拆除大垫块,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滚轮箱上;8.5)在已成孔梁上铺设钢轨,安装拖拉滑轮组,将动滑轮安装在后尾梁拖拉横梁上,定滑轮锚固在拼装梁最末段梁顶,利用卷扬机进行拖拉;8.6)下托梁过孔:移动支架过孔时,分组打开下托梁,架桥机向前进行拖拉,待第一组下托梁通过桥墩后立即将下托梁合起,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组下托梁过孔后合起;8.7)移动支架过孔就位后,拆除拖拉滑轮组及拖拉钢丝绳,在各支点位置设置千斤顶,顶升牛腿,托空后支点小车并拆除,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滚轮箱大垫块上,以此循环每一跨的节段拼装梁施工过程并完成下一跨节段梁拼装施工,直至全桥拼装全部完成;8.8)架桥机前翘杆件设置:架桥机拖拉过孔时,利用滚轮箱导向限位,限制架桥机在拖拉过孔时的横向位移,架桥机大悬臂状态下,安装前翘,架桥机过孔后,部分销孔挠度会抵消,每次过孔后都会进行螺栓紧固。
9)、架桥机拆除:分段分杆件依次拆下,先开始拆除架桥机前导梁部分;然后使架桥机处于过孔状态,边拖拉边拆除,直至所有节间全部拆除,最后拆除后支点小车和滚轮箱。
所述的步骤2.3)的架桥步骤为:a)搭设临时支撑:拼装架桥机前十个节间,顶升支架,拆除临时支撑,将其全部落在滚轮箱上;b)、安装两个节间,向前拖拉9.6m;c)步骤b)后安装五个节间,向前拖拉10.4m;d)步骤c)后安装三个节间,向前拖拉10.4m;e)步骤d)后安装三个节间,向前拖拉12m;f)步骤e)后安装两个节间,向前拖拉8.8m;g)架桥机拖拉至架梁状态。
所述的步骤4)中,安装支座前,对垫石高程、锚栓孔位置和深度进行测量复核;在垫石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支承中心线,支承垫石表面凿毛,清除锚栓孔中的杂物。
所述的步骤3.2)中线线形控制贯穿整个过程,步骤为:1)测点布置:在梁段预制过程中,根据线路的设计参数在待安装节段顶面预埋的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简称六点控制坐标A、B、C、D、E、F;)梁段拼装测量的控制:梁段拼装测量控制主要是通过调整调梁千斤顶对梁段的里程、轴线、及高程进行控制;3)箱梁拼装时的具体测量控制:3.1)桥轴线测量:用全站仪置于大里程的墩顶中心线上,后视小里程的墩顶中心线,向上竖转仪器将中心点引测至后支点横梁上作为后视O点,将全站仪置于小里程墩顶中心线上,后视大里程的墩顶中心线,向上竖转仪器将中心点引测到造桥机中支点横梁上作后视P点和最末段梁顶上作测站M点,两点一线控制整孔梁的中线,梁段两端的中线定位点E、F与整孔梁的中线重合来确定梁段中线;3.2)高程测量:在上一孔已成梁上找一固定、便于立尺的点定为水准点N,每个梁段有四个高程控制点,15个梁段共计60个,计算出每个点相对于第一段A点的高差;再根据A点与N点的高差便可控制整孔梁的相对高差,在第一段梁顶架仪器观测控制其他段每个点的读数;3.3)各梁段组拼控制测量:后视N点,前视第一梁段顶部A高程控制点,根据其余59个点相对于N点的前视读数,采用放样的方法依次调整每个梁段四个点的前视读数来确定梁体的高程空间位置;然后检查EF中线点是否满足要求,误差小于0.5mm,同时四个高程点的前视读数是否满足要求,误差小于1mm,若同时满足要求即可施加临时预应力,每个梁段临时张拉完成后都要进行复测,根据变化值加垫片调整下一梁段,避免中线误差积累愈来愈大,以此类推,控制最末段时将全站仪设在P点,瞄准O点定出梁中心线方向;3.4)调整轴线标高及相对匹配的缝隙过程中纠偏;节段高程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控制,节段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节段胶接前,节段重量由腹内三维调梁小车支撑,每个节段转换后进行高程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利用三维调梁小车顶升节段,纵横向移动,中线调整与高程调整同步进行,经多次调整后,使本节段高程、坐标符合要求。
所述的步骤6)中预制节段之间的粘结材料选用无溶剂型双组分触变性环氧树脂胶结剂。
所述的步骤7)中张拉施工流程:安装锚具连接器、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张拉、锚固;张拉应力控制:张拉初始应力即:0.1倍设计应力—0.3倍设计应力—0.5倍设计应力—0.7倍设计应力—设计张拉应力—测伸长量—持荷5分钟—回油至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1)、杆件运输到位;
2)、组拼架桥机就位:2.1)、拼装槽施工:挖深槽,底高程与与其匹配的墩顶高程一致;2.2)、桥台、桥墩预埋件、卷扬机、滚轮箱、动滑轮和定滑轮固定安装;2.3)、架桥机拼装,按照前导梁、主梁、尾梁与桁吊、下托梁、绑挂安全网和铺设人行道布板的顺序拼装;
3)、节段预制:3.1)、梁台座制作:台座采用长短线相结合的方式,两个端点处的梁台座采用短线方式,即:制作梁端节段,中间台座采用长线方式,即:制作中间13个节段;3.2)、箱梁梁段预制:3.1.1)、调整步骤3.1)中短线台底座模板到设计位置,用三维调节小车辅助调整定位,在短线台座上依次立模、绑扎钢筋和浇筑;3.1.2)、调整步骤3.1)中长线台底座模板到设计位置,再将短线台座预制的端梁移至长线台座两端,依次立模、绑扎钢筋和浇筑;3.1.3)、将整条安装线其他节段按照从两端向中心点的方向依次预制至全部完成;
4)、支座安装:对垫石参数进行复核检查,固定安装支座;
5)、梁段的运输、吊装和临时就位:梁段运输至架桥机桁吊下方,通过桁吊把梁段从运梁车吊起移至架桥机腹内运梁小车内,利用运梁小车将梁段运输至相应位置,然后用螺旋支撑把梁段临时支撑,运梁小车脱空后返回,继续进行下一梁段的运输,梁段运输顺序为以安装线的中心点为基准,先安装最近的端梁节段,再安装最远的端梁节段,最后依次由远及近安装中间节段;
6)、梁段胶接安装:6.1)、在预应力孔道周围贴单面胶制的10mm厚环型海绵垫,运梁小车顶起梁段向组拼好梁体靠拢至10cm缝,安装顶板和腹板临时张拉用的钢锚块、φ32精轧螺纹钢和张拉穿心顶;6.2)、涂胶:当第一段梁段固定后,从第二梁段起进行涂胶作业,根据环境温度和固化时间要求选定配比,拌制胶浆直至胶颜色变均匀,涂胶多工作面同时快速进行,涂胶厚度3mm,覆盖全部混凝土表面,30分钟以内完成一道接缝涂胶;6.3)、步骤6.2)后,运梁小车移动第二段向第一段段靠拢至5cm时,调整节段位置,使中线、标高符合要求,利用千斤顶张拉穿在顶板和腹板上的4个钢锚块中的8根φ32精轧螺纹钢,张拉时两端同时对称张拉,使两端紧密粘结成一体;张拉完成后及时清理挤出的胶体,并用通孔器清理预应力孔道,清除可能被挤入预应力孔道的胶体,按同样的方法依次胶拼其他节段;
7)、预应力张拉、压浆和封端:7.1)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采取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指标对预应力进行控制,钢束张拉顺序为:第一批:从N1开始对称张拉,依次至N10;第二批:从N11开始对称张拉,依次至N12;7.2)螺旋支撑的调整与拆除:张拉过程中,箱梁施加在移动支架的力逐步减小,移动支架弹性变形随之变小,张拉前后,移动支架挠度之差为10cm,张拉过程中对螺旋支撑进行三次调整,直至托空;7.3)节段胶接后每道缝采用防水胶涂刷0.4m宽;7.4)预应力孔道的压浆封端:预应力孔道压浆采用真空压浆,浆体从搅拌至压入孔道内的间隔时间不超过40min,在此时间内要不断搅拌,保证压入管道的水泥饱满密实;7.5)封锚:对锚具周围混凝土凿毛处理,同时清洗端部及支承板浮浆,外露钢绞线涂刷防水涂料;封锚混凝土养护结束后,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封锚混凝土及梁体混凝土之间的接缝进行防水处理;
8)、移动支架前移过孔:8.1)过孔前准备工作:在最末段梁预制时,预埋两根36#工字钢,待过孔时锚固拖拉定滑轮组,在前方桥墩施工时,墩顶相应位置预埋钢板,待滚轮箱过孔后,进行锚固;8.2)在架设完成箱梁的固定端桥墩上设置千斤顶,顶升后支点牛腿,托空滚轮箱,通过外挂牛腿将托空的滚轮箱运至前方桥墩进行锚固;8.3)安装后支点小车及拖拉横梁,后支点位置的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后支点小车上,在后支点小车前端安装拖拉动滑轮组,梁顶铺设轨道,利用卷扬机拖拉连接定滑轮组的钢丝绳使架桥机向前移动;8.4)在架设完成箱梁的活动端桥墩上设置千斤顶,顶升中支点位置的牛腿,托空滚轮箱,拆除大垫块,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滚轮箱上;8.5)在已成孔梁上铺设钢轨,安装拖拉滑轮组,将动滑轮安装在后尾梁拖拉横梁上,定滑轮锚固在拼装梁最末段梁顶,利用卷扬机进行拖拉;8.6)下托梁过孔:移动支架过孔时,分组打开下托梁,架桥机向前进行拖拉,待第一组下托梁通过桥墩后立即将下托梁合起,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组下托梁过孔后合起;8.7)移动支架过孔就位后,拆除拖拉滑轮组及拖拉钢丝绳,在各支点位置设置千斤顶,顶升牛腿,托空后支点小车并拆除,千斤顶卸压,使移动支架落于滚轮箱大垫块上,以此循环每一跨的节段拼装梁施工过程并完成下一跨节段梁拼装施工,直至全桥拼装全部完成;8.8)架桥机前翘杆件设置:架桥机拖拉过孔时,利用滚轮箱导向限位,限制架桥机在拖拉过孔时的横向位移,架桥机大悬臂状态下,安装前翘,架桥机过孔后,部分销孔挠度会抵消,每次过孔后都会进行螺栓紧固。
9)、架桥机拆除:分段分杆件依次拆下,先开始拆除架桥机前导梁部分;然后使架桥机处于过孔状态,边拖拉边拆除,直至所有节间全部拆除,最后拆除后支点小车和滚轮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3)的架桥步骤为:a)搭设临时支撑:拼装架桥机前十个节间,顶升支架,拆除临时支撑,将其全部落在滚轮箱上;b)、安装两个节间,向前拖拉9.6m;c)步骤b)后安装五个节间,向前拖拉10.4m;d)步骤c)后安装三个节间,向前拖拉10.4m;e)步骤d)后安装三个节间,向前拖拉12m;f)步骤e)后安装两个节间,向前拖拉8.8m;g)架桥机拖拉至架梁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安装支座前,对垫石高程、锚栓孔位置和深度进行测量复核;在垫石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支承中心线,支承垫石表面凿毛,清除锚栓孔中的杂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2)中线形控制贯穿整个过程,步骤为:1)测点布置:在梁段预制过程中,根据线路的设计参数在待安装节段顶面预埋的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简称六点控制坐标A、B、C、D、E、F;)梁段拼装测量的控制:梁段拼装测量控制主要是通过调整调梁千斤顶对梁段的里程、轴线、及高程进行控制;3)箱梁拼装时的具体测量控制:3.1)桥轴线测量:用全站仪置于大里程的墩顶中心线上,后视小里程的墩顶中心线,向上竖转仪器将中心点引测至后支点横梁上作为后视O点,将全站仪置于小里程墩顶中心线上,后视大里程的墩顶中心线,向上竖转仪器将中心点引测到造桥机中支点横梁上作后视P点和最末段梁顶上作测站M点,两点一线控制整孔梁的中线,梁段两端的中线定位点E、F与整孔梁的中线重合来确定梁段中线;3.2)高程测量:在上一孔已成梁上找一固定、便于立尺的点定为水准点N,每个梁段有四个高程控制点,15个梁段共计60个,计算出每个点相对于第一段A点的高差;再根据A点与N点的高差便可控制整孔梁的相对高差,在第一段梁顶架仪器观测控制其他段每个点的读数;3.3)各梁段组拼控制测量:后视N点,前视第一梁段顶部A高程控制点,根据其余59个点相对于N点的前视读数,采用放样的方法依次调整每个梁段四个点的前视读数来确定梁体的高程空间位置;然后检查EF中线点是否满足要求,误差小于0.5mm,同时四个高程点的前视读数是否满足要求,误差小于1mm,若同时满足要求即可施加临时预应力,每个梁段临时张拉完成后都要进行复测,根据变化值加垫片调整下一梁段,避免中线误差积累愈来愈大,以此类推,控制最末段时将全站仪设在P点,瞄准O点定出梁中心线方向;3.4)调整轴线标高及相对匹配的缝隙过程中纠偏;节段高程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控制,节段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节段胶接前,节段重量由腹内三维调梁小车支撑,每个节段转换后进行高程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利用三维调梁小车顶升节段,纵横向移动,中线调整与高程调整同步进行,经多次调整后,使本节段高程、坐标符合要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预制节段之间的粘结材料选用无溶剂型双组分触变性环氧树脂胶结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张拉施工流程:安装锚具连接器、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张拉、锚固;张拉应力控制:张拉初始应力即:0.1倍设计应力—0.3倍设计应力—0.5倍设计应力—0.7倍设计应力—设计张拉应力—测伸长量—持荷5分钟—回油至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80638.2A CN110158487A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80638.2A CN110158487A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58487A true CN110158487A (zh) | 2019-08-23 |
Family
ID=67627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80638.2A Pending CN110158487A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58487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8731A (zh) * | 2019-09-12 | 2019-11-19 | 上海宝冶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架桥机横移吊装行走轨道装置 |
CN110820533A (zh) * | 2019-10-18 | 2020-02-21 | 同济大学 | 一种实现可重复拆装的桥梁设计方法及其新型桥梁 |
CN111455851A (zh) * | 2020-04-01 | 2020-07-28 | 冉光全 | 一种用于节段预制拼装梁的临时预应力装置 |
CN111549678A (zh) * | 2020-05-25 | 2020-08-18 |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预制节段梁的快速施工方法 |
CN112356263A (zh) * | 2020-10-10 | 2021-02-12 | 江阴法尔胜住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器的定位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CN114808739A (zh) * | 2022-05-24 | 2022-07-29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节段梁的施工方法 |
CN116356691A (zh) * | 2022-12-15 | 2023-06-30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简支箱梁拼装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4638A (zh) * | 2008-09-23 | 2010-03-31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节段箱梁的拼装方法 |
CN101831876A (zh) * | 2010-04-15 | 2010-09-15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移动造桥机及其架桥方法 |
JP2013217069A (ja) * | 2012-04-06 | 2013-10-24 | Nippon Steel Topy Bridge Co Ltd | 吊り足場ユニットと足場の架設工法 |
CN105780660A (zh) * | 2016-03-23 | 2016-07-20 | 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节段拼装箱梁施工工艺 |
CN107059640A (zh) * | 2017-05-24 | 2017-08-18 |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预制节段梁逐跨施工的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753224A (zh) * | 2018-04-26 | 2018-11-06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桥梁节段拼装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工艺 |
CN208545670U (zh) * | 2018-06-19 | 2019-02-26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一种用于节段预制拼装梁的临时预应力装置 |
-
2019
- 2019-06-04 CN CN201910480638.2A patent/CN1101584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4638A (zh) * | 2008-09-23 | 2010-03-31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节段箱梁的拼装方法 |
CN101831876A (zh) * | 2010-04-15 | 2010-09-15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移动造桥机及其架桥方法 |
JP2013217069A (ja) * | 2012-04-06 | 2013-10-24 | Nippon Steel Topy Bridge Co Ltd | 吊り足場ユニットと足場の架設工法 |
CN105780660A (zh) * | 2016-03-23 | 2016-07-20 | 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节段拼装箱梁施工工艺 |
CN107059640A (zh) * | 2017-05-24 | 2017-08-18 |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预制节段梁逐跨施工的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753224A (zh) * | 2018-04-26 | 2018-11-06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桥梁节段拼装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工艺 |
CN208545670U (zh) * | 2018-06-19 | 2019-02-26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一种用于节段预制拼装梁的临时预应力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汤晓光: "单线铁路64m节段胶拼简支箱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标准化》 * |
申龙妃: "一种高铁造桥机技术方案及节段胶拼箱梁线形控制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
韩绍光: "铁路预应力胶接悬拼箱梁架设施工技术", 《价值工程》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8731A (zh) * | 2019-09-12 | 2019-11-19 | 上海宝冶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架桥机横移吊装行走轨道装置 |
CN110820533A (zh) * | 2019-10-18 | 2020-02-21 | 同济大学 | 一种实现可重复拆装的桥梁设计方法及其新型桥梁 |
CN111455851A (zh) * | 2020-04-01 | 2020-07-28 | 冉光全 | 一种用于节段预制拼装梁的临时预应力装置 |
CN111549678A (zh) * | 2020-05-25 | 2020-08-18 |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预制节段梁的快速施工方法 |
CN112356263A (zh) * | 2020-10-10 | 2021-02-12 | 江阴法尔胜住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器的定位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CN114808739A (zh) * | 2022-05-24 | 2022-07-29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节段梁的施工方法 |
CN116356691A (zh) * | 2022-12-15 | 2023-06-30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简支箱梁拼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58487A (zh) | 单线铁路简支箱梁节段胶接拼装施工工法 | |
CN106702910B (zh) |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主梁施工工艺 | |
CN105345926B (zh) |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施工方法 | |
CN102747677B (zh) | 一种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1781879B (zh) | 独塔无背索斜拉桥施工方法 | |
CN106284080B (zh) | 连续刚构渡槽合拢段施工方法 | |
CN106758737B (zh) | 横向预应力全宽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钢板组合梁的桥位安装施工方法 | |
CN101280549B (zh) | 移动式支架节段现浇连续梁的施工方法 | |
CA1311094C (en) | Bridge construction | |
CN109747037A (zh) | 一种先后张预应力结合施工的大跨度u型梁预制施工工艺 | |
CN108004925B (zh)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形拱塔施工方法 | |
CN110184950A (zh) | 一种保通条件下桥梁原址改扩建新桥的施工方法 | |
CN103924525B (zh) | 城市立交桥工业化短线预制拼装施工方法 | |
CN101691742B (zh) | 斜腿刚构桥背索平衡单边悬臂灌筑梁体的施工方法 | |
CN102587282B (zh) | 大风及高空条件下大截面简支箱梁预制及拼装工艺 | |
CN111074795A (zh) | 跨越既有铁路的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方法 | |
CN110184948A (zh) | 一种大桥主梁施工方法 | |
CN206512581U (zh) | 横向预应力全宽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钢板组合梁 | |
CN103952979B (zh) | 一种钢砼叠合梁顶板无支架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09162204A (zh) | 一种桥梁下部结构横向分块快速组拼的施工方法 | |
CN104631332A (zh) | 预应力混凝土t梁原位预制架设施工方法 | |
CN108867392A (zh) | 预制梁调节式地胎的施工方法 | |
CN102797223A (zh) | 海塘区客运专线膺架法现浇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法 | |
CN105696470B (zh) | 一种钢箱梁原位顶推和塔柱同步快速施工方法 | |
CN102493363A (zh) | 连续梁0号块快速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