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001940A -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1940A
CN110001940A CN201811523543.6A CN201811523543A CN110001940A CN 110001940 A CN110001940 A CN 110001940A CN 201811523543 A CN201811523543 A CN 201811523543A CN 110001940 A CN110001940 A CN 110001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type
type shell
mentioned
guide
fuse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35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Qi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Qi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Qi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Qi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35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1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1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94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它包括机身、配装机构、可拆机构、旋翼机构,其中配装机构与可拆机构快速配装时,需要将插头座正确插入到接纳座中后才能将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中,否则第二矩型壳无法顺利插入到第一矩型壳中,保证了配装机构与可拆机构快速配装后,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能通电良好;从而省去了二次拆开查看的麻烦。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已经大量应用于商业领域,特别是四旋翼无人机凭借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价格实惠等特点,成为了众多无人机中的主流。为了便于四旋翼无人机收纳或者运输起来,现在市面上已经存在一种可以方便拆卸的四旋翼无人机;在四旋翼无人机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四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及旋翼机构整体拆下来;在四旋翼无人机需要使用时,再将四旋翼无人机的机臂及旋翼机构快速装配到机身上;但是现在方便拆卸的四旋翼无人机在快速装配时,机臂及旋翼机构上的电线与机身的电线在快速装配时有时候会出现连接不好或者没有完全连接的问题,从而导致快速装配后的四旋翼无人机不能正常工作,还需要将四旋翼无人机重新拆卸再组装,这样比较麻烦。为了保证机臂及旋翼机构快速装配到机身上时,臂及旋翼机构上的电线始终能保持与机身的电线良好连接,所以就需要一种在四旋翼无人机快速装配好后,不需要专门检查电线是否连接良好的四旋翼无人机。
本发明设计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身、配装机构、可拆机构、旋翼机构,其中机身的两侧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机身的其中一侧:两个配装机构的一端对称安装在机身一侧上;两个可拆机构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旋翼机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配装机构远离机身的一端相配合。
上述旋翼机构具有电机和桨叶,电机使桨叶旋转产生升力使四旋翼无人机能够飞行。
上述配装机构包括具有贯通的第一矩型槽的第一矩型壳、具有贯通的第一滑动槽的第一固定块、滑动板、具有接纳槽的接纳座、金属接纳管,其中第一矩型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身侧面上;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第一矩型壳中,滑动板的一端具有尖角,另一端安装有接纳座;滑动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的第一滑动槽中;接纳座无法进入到第一滑动槽中,且接纳座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与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相齐平;三个金属接纳管均匀地安装在接纳座的接纳槽中;三个第一电线的一端从接纳座无接纳槽的一侧进入分别与三个金属接纳管相连,另一端穿过机身与机身内的电气相连接。
上述第一矩型壳还具有对接纳座向第一矩型壳中心方向产生拉力的A弹簧。
上述可拆机构包括具有贯通的第二矩型槽的第二矩型壳、具有插头槽的插头座、金属插针,其中第二矩型壳的一端与上述旋翼机构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形成插入配合;三个金属插针均匀地安装在插头座的插头槽中;三个第二电线的一端从插头座无插头槽的一侧进入分别与三个金属插针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二矩型槽与上述旋翼机构中的电机相电气连接。
上述接纳座中的三个金属接纳管与插头座的三个金属插针相插入配合。
上述第二矩型壳中具有对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端口形成遮挡作用的挡板;在挡板不受到外力作用时,B弹簧能保证挡板将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端口遮挡;当插头座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插头座在挡板的遮挡作用下而无法进入到第二矩型壳中;当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后,插头座通过挤压挡板而进入到第二矩型壳中。
上述可拆机构中还具有限位结构,当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后,限位机构对第二矩型壳和第一矩型壳同时限位,第二矩型壳无法从第一矩型壳中脱离。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旋翼机构还包括驱动轴和固定壳,其中上述第二矩型壳的一端与固定壳相固连;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壳中;驱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另一端穿出固定壳的顶面;两个上述桨叶对称安装在驱动轴穿出固定壳顶面的一端外圆面上。
上述三个第二电线远离金属插针的一端穿过固定壳与电机相电气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配装机构还包括A导轨、A导块、第一固定座、限位口,其中两个A导轨对称固定安装在上述第一矩型壳的第一矩型槽的两侧槽面上;A导轨位于第一矩型壳相连于机身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固定块之间;第一固定座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A导块;两个A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轨中;两个上述A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轨的内壁面上;两个A弹簧分别位于两个A导轨中。
上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贯通的限位口,且第一固定块靠近限位口。
上述三个第一电线被三个压紧螺钉通过压紧限位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中,且均穿出第一固定座的圆孔;三个第一电线的同一端穿过机身与机身内的电气相连接,另外的同一端穿过上述滑动板分别与接纳座上的三个金属接纳管相连接。
当接纳座的外底座面与第一固定块相应表面相贴合时,第一固定座与接纳座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处于拉紧状态,第一固定座与机身外表面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处于松弛状态,此时A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这样的设计好处在于:接纳座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矩型壳中拉出来,为了防止拉出接纳座的过程中造成对第一电线的损坏,所以第一固定座要设计成可以移动,且第一固定座与机身外表面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处于松弛状态。对于A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的目的在于:在接纳座不受到外力作用时,拉伸状态的A弹簧使得第一固定座经第一电线对接纳座始终存在向第一矩型壳中心方向的拉力,保证滑动板位于第一固定块中,接纳座不会从第一矩型壳中脱离。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可拆机构还包括B导槽、B导块、第二滑动槽、C导槽、限位块、C导块、C弹簧、第二固定座,其中上述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处的第二矩型槽的两侧槽面上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二矩型槽的任意一侧槽面:第二矩型槽的侧槽面上以上下对称的方式开有两个B导槽;第二矩型槽的侧槽面上开有贯通的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C导槽;第二滑动槽位于两个B导槽之间。
上述挡板具有两个;两个挡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矩型壳的第二矩型槽中,且两个挡板以上下对称的方式分布;每一个挡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B导块;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挡板之间具有间距。
对于第二矩型槽的两侧槽面:位于上侧的两个B导槽上所安装结构与位于下侧的两个B导槽上所安装结构相同,对于位于上侧的两个B导槽:位于上侧的挡板的两个B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槽中,两个B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槽的侧槽面上,两个B弹簧分别位于两个B导槽中。
第二固定座固定安装在上述第二矩型壳的第二矩型槽中,且第二固定座的位置靠近B导槽;上述三个第二电线被三个压紧螺钉通过压紧限位的方式安装在第二固定座中,且均穿出第二固定座的圆孔;三个第二电线的同一端穿过第二矩型壳与旋翼机构中的电机相电气连接,另外的同一端穿过两个挡板之间的间距与上述插头座上的三个金属插针相连。
当B弹簧未被外力压缩时,B导块使得相应挡板能将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端口遮挡;当插头座位于第二矩型壳的外侧,插头座与两个挡板均产生贴接触且插头座未挤压两个挡板时,插头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三个第二电线处于松弛状态。插头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三个第二电线处于松弛状态的设计好处在于:便于使用者拿起插头座后在任意方向移动插头座,便于插头座很快插入到接纳座中。
上述第二矩型槽两侧槽面上的第二滑动槽中所安装结构及相关结构相同,对于任意一个第二滑动槽:限位块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另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C导块;限位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滑动槽中;两个C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两个C导槽中;两个C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C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C导槽的侧槽面上,两个C弹簧分别位于两个C导槽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C弹簧为压缩弹簧;当限位块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相应的C弹簧未受到压缩,限位块远离第一斜面的一端到相应第二滑动槽与第二矩型槽相连处的槽口之间存在间距。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在限位块受到挤压而向第二矩型的中心线方向移动时,由于限位块远离第一斜面的一端到相应第二滑动槽与第二矩型槽相连处的槽口之间存在间距,限位块远离第一斜面的一端不会穿出第二滑动槽而进入到第二矩型槽中,从而避免了限位块对接纳座进入到第二矩型槽时的运动干涉。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限位块中与第二斜面相连的侧面命名为侧挡面;上述第二矩型壳的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上述第一矩型壳的两个限位切口相限位配合;当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过程中,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会挤压限位块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使得限位块能被挤压到第一矩型壳的第一矩型槽中;当限位块插入到相应的限位切口中时,限位块的侧挡面位于相应的限位切口中,且限位块具有第一斜面的一端穿出相应的限位切口。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接纳座的接纳槽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导槽;每一个导槽的侧槽面上安装有一个弹性凸起;上述插头座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两个第一导块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槽形成滑动配合;两个第一导块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槽中的弹性凸起相挤压配合。第一导块和第一导槽形成滑动配合作用:插头座在插入到接纳座的接纳槽时,两个第一导块会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一导槽中,这样两个第一导块就能保证接纳座能平稳且正确地插入到接纳座的接纳槽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性凸起由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接纳座由绝缘材料制成;上述金属接纳管由铜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插头座由绝缘材料制成;上述金属插针为铜材料制成。
对于A导块和A弹簧的设计在于:A导块能保证第一固定座能在两个A导轨之间平稳的滑动,还能防止第一固定座从两个A导轨之间脱离。当第一固定座向第一固定块的方向移动时,在A导块跟随第一固定座运动过程中,A弹簧继续被拉伸;当第一固定座不再受到外力拉动的作用后,A弹簧的复位使得A导块带动第一固定座移动复位。
对于B导块和B弹簧的设计在于:B导块能保证相应的挡板能在第二矩型槽中平稳的滑动,还能防止相应的挡板从第二矩型壳中脱离。当挡板向第二固定块的方向移动时,在B导块跟随挡板运动过程中,B弹簧被压缩;当挡板不再受到外力挤压的作用后,B弹簧的复位使得B导块带动第一固定座移动复位。
对于C导块和C弹簧的设计在于:C导块能保证相应的限位块能在相应的第二滑动槽中平稳的滑动,还能防止相应的限位块从相应的第二滑动槽中脱离。当限位块向第二矩型壳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时,在C导块跟随限位块运动过程中,C弹簧被压缩;当限位板不再受到外力挤压的作用后,C弹簧的复位使得C导块带动限位块移动复位。
本发明中的第一固定块对滑动板起到了轨道引导的作用,保证了滑动板在第一固定块中能平稳滑动。
本发明中位于滑动板中的三个第一电线,其被固定装在滑动板中,这样在接纳座被外力拉出时,主要是滑动板中的三个第一电线承受主要的拉力,避免三个第一电线与三个金属接纳管的连接点被拉坏。
相对于传统的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快速装配之前就需要将插头座插入到接纳座中,避免快速装配时出现电线连接不好或者没有完全连接的问题。
2、配装机构与可拆机构快速配装时,需要将插头座正确插入到接纳座中后才能将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中,否则第二矩型壳无法顺利插入到第一矩型壳中,保证了配装机构与可拆机构快速配装后,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能通电良好;从而省去了二次拆开查看的麻烦。
3、本发明的接纳座和插头座在进行快速装配时都处于可以灵活移动的状态,非常方便使用者将插头座插入到接纳座中;另外,由于接纳座和插头座允许灵活移动,那么出现接纳座中的金属接纳管或者插头座中的金属插针出现故障损坏时也便于更换,避免将配装机构或可拆机构完全拆解修理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无人机整体部件示意图。
图2是旋翼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旋翼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配装机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5是配装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第一矩型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A导块的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8是接纳座的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9是第一固定座将三个第一电线固定的示意图。
图10是三个第一电线分别与三个金属接纳管的相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接纳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可拆机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4是第二矩型壳的局部剖面(一)示意图。
图15是第二矩型壳的局部剖面(二)示意图。
图16是限位块上所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C导块的安装剖面俯视示意图。
图18是三个第二电线的安装示意图。
图19是三个第二电线分别与三个金属插针的相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两个挡板将插头座阻挡的示意图。
图21是两个挡板的安装剖面及两个挡板将插头座阻挡的剖面正视示意图。
图22是限位块与相应限位口相配合的原理图。
图中标号名称:1、机身;2、配装机构;3、可拆机构;4、旋翼机构;5、桨叶;6、驱动轴;7、固定壳;8、电机;10、第一矩型壳;12、限位口;13、接纳座;14、第一固定块;16、第一固定座;17、第一电线;18、A导轨;19、第一滑动槽;20、A导块;21、A弹簧;22、滑动板;23、接纳槽;24、第一导槽;25、弹性凸起;26、金属接纳管;27、压紧螺钉;28、尖角;29、第一矩型槽;30、第二矩型壳;31、第二矩型槽;32、插头座;33、B导槽;34、第二滑动槽;35、C导槽;36、挡板;37、B导块;38、B弹簧;39、第二电线;40、第二固定座;41、第一导块;42、金属插针;43、限位块;44、C导块;45、C弹簧;46、第一斜面;47、第二斜面;48、侧挡面;49、插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机身1、配装机构2、可拆机构3、旋翼机构4,如图1所示,其中机身1的两侧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机身1的其中一侧:两个配装机构2的一端对称安装在机身1一侧上;两个可拆机构3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旋翼机构4,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配装机构2远离机身1的一端相配合。
如图2所示,上述旋翼机构4具有电机8和桨叶5,电机8使桨叶5旋转产生升力使四旋翼无人机能够飞行。
如图4、5所示,上述配装机构2包括具有贯通的第一矩型槽29的第一矩型壳10、具有贯通的第一滑动槽19的第一固定块14、滑动板22、如图11所示,具有接纳槽23的接纳座13、金属接纳管26,如图1、4所示,其中第一矩型壳1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身1侧面上;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块14固定安装在第一矩型壳10中,如图8、9所示,滑动板22的一端具有尖角28,另一端安装有接纳座13;滑动板22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块14的第一滑动槽19中;接纳座13无法进入到第一滑动槽19中,如图5所示,且接纳座13远离滑动板22的一端与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相齐平;如图8、11所示,三个金属接纳管26均匀地安装在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中;如图10所示,三个第一电线17的一端从接纳座13无接纳槽23的一侧进入分别与三个金属接纳管26相连,另一端穿过机身1与机身1内的电气相连接。
上述第一矩型壳10还具有对接纳座13向第一矩型壳10中心方向产生拉力的A弹簧21。
如图12、13所示,上述可拆机构3包括具有贯通的第二矩型槽31的第二矩型壳30、如图19所示,具有插头槽49的插头座32、金属插针42,如图1、2所示,其中第二矩型壳30的一端与上述旋翼机构4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形成插入配合;如图18所示,三个金属插针42均匀地安装在插头座32的插头槽49中;如图19所示,三个第二电线39的一端从插头座32无插头槽49的一侧进入分别与三个金属插针42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二矩型槽31与上述旋翼机构4中的电机8相电气连接。
上述接纳座13中的三个金属接纳管26与插头座32的三个金属插针42相插入配合。
如图13所示,上述第二矩型壳30中具有对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端口形成遮挡作用的挡板36;在挡板36不受到外力作用时,B弹簧38能保证挡板36将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端口遮挡;当插头座32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插头座32在挡板36的遮挡作用下而无法进入到第二矩型壳30中;当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后,插头座32通过挤压挡板36而进入到第二矩型壳30中。
上述可拆机构3中还具有限位结构,当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后,限位机构对第二矩型壳30和第一矩型壳10同时限位,第二矩型壳30无法从第一矩型壳10中脱离。
如图2、3所示,上述旋翼机构4还包括驱动轴6和固定壳7,如图2所示,其中上述第二矩型壳30的一端与固定壳7相固连;如图3所示,电机8固定安装在固定壳7中;驱动轴6的一端与电机8的电机8轴相连,另一端穿出固定壳7的顶面;两个上述桨叶5对称安装在驱动轴6穿出固定壳7顶面的一端外圆面上。
上述三个第二电线39远离金属插针42的一端穿过固定壳7与电机8相电气连接。
如图5所示,上述配装机构2还包括A导轨18、A导块20、第一固定座16、限位口12,如图6所示,其中两个A导轨18对称固定安装在上述第一矩型壳10的第一矩型槽29的两侧槽面上;A导轨18位于第一矩型壳10相连于机身1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固定块14之间;如图9所示,第一固定座16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A导块20;如图7所示,两个A导块20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轨18中;两个上述A弹簧21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块20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轨18的内壁面上;两个A弹簧21分别位于两个A导轨18中。
如图6所示,上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贯通的限位口12,且第一固定块14靠近限位口12。
如图9所示,上述三个第一电线17被三个压紧螺钉27通过压紧限位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座16中,且均穿出第一固定座16的圆孔;三个第一电线17的同一端穿过机身1与机身1内的电气相连接,如图9、10所示,另外的同一端穿过上述滑动板22分别与接纳座13上的三个金属接纳管26相连接。
如图5所示,当接纳座13的外底座面与第一固定块14相应表面相贴合时,第一固定座16与接纳座13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17处于拉紧状态,第一固定座16与机身1外表面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17处于松弛状态,如图9所示,此时A弹簧21处于拉伸状态。这样的设计好处在于:接纳座13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矩型壳10中拉出来,为了防止拉出接纳座13的过程中造成对第一电线17的损坏,所以第一固定座16要设计成可以移动,且第一固定座16与机身1外表面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17处于松弛状态。对于A弹簧21处于拉伸状态的目的在于:在接纳座13不受到外力作用时,拉伸状态的A弹簧21使得第一固定座16经第一电线17对接纳座13始终存在向第一矩型壳10中心方向的拉力,保证滑动板22位于第一固定块14中,接纳座13不会从第一矩型壳10中脱离。
如图13、15、16所示,上述可拆机构3还包括B导槽33、B导块37、第二滑动槽34、C导槽35、限位块43、C导块44、C弹簧45、第二固定座40,如图14、15所示,其中上述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处的第二矩型槽31的两侧槽面上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二矩型槽31的任意一侧槽面:如图14所示,第二矩型槽31的侧槽面上以上下对称的方式开有两个B导槽33;如图15所示,第二矩型槽31的侧槽面上开有贯通的第二滑动槽34,第二滑动槽34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C导槽35;如图14所示,第二滑动槽34位于两个B导槽33之间。
上述挡板36具有两个;如图13、21所示,两个挡板36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矩型壳30的第二矩型槽31中,且两个挡板36以上下对称的方式分布;如图20所示,每一个挡板36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B导块37;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挡板36之间具有间距。
对于第二矩型槽31的两侧槽面:位于上侧的两个B导槽33上所安装结构与位于下侧的两个B导槽33上所安装结构相同,对于位于上侧的两个B导槽33:如图13所示,位于上侧的挡板36的两个B导块37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槽33中,两个B弹簧38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块37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槽33的侧槽面上,两个B弹簧38分别位于两个B导槽33中。
如图13所示,第二固定座40固定安装在上述第二矩型壳30的第二矩型槽31中,且第二固定座40的位置靠近B导槽33;如图18所示,上述三个第二电线39被三个压紧螺钉27通过压紧限位的方式安装在第二固定座40中,且均穿出第二固定座40的圆孔;三个第二电线39的同一端穿过第二矩型壳30与旋翼机构4中的电机8相电气连接,如图18、21所示,另外的同一端穿过两个挡板36之间的间距与上述插头座32上的三个金属插针42相连。
如图13所示,当B弹簧38未被外力压缩时,B导块37使得相应挡板36能将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端口遮挡;当插头座32位于第二矩型壳30的外侧,插头座32与两个挡板36均产生贴接触且插头座32未挤压两个挡板36时,如图13、18所示,插头座32与第二固定座40之间的三个第二电线39处于松弛状态。插头座32与第二固定座40之间的三个第二电线39处于松弛状态的设计好处在于:便于使用者拿起插头座32后在任意方向移动插头座32,便于插头座32很快插入到接纳座13中。
上述第二矩型槽31两侧槽面上的第二滑动槽34中所安装结构及相关结构相同,对于任意一个第二滑动槽34:如图16所示,限位块43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46和第二斜面47,另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C导块44;如图17所示,限位块4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滑动槽34中;两个C导块44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两个C导槽35中;两个C弹簧45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C导块44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C导槽35的侧槽面上,两个C弹簧45分别位于两个C导槽35中。
如图17所示,上述C弹簧45为压缩弹簧;当限位块43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相应的C弹簧45未受到压缩,限位块43远离第一斜面46的一端到相应第二滑动槽34与第二矩型槽31相连处的槽口之间存在间距。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在限位块43受到挤压而向第二矩型的中心线方向移动时,由于限位块43远离第一斜面46的一端到相应第二滑动槽34与第二矩型槽31相连处的槽口之间存在间距,限位块43远离第一斜面46的一端不会穿出第二滑动槽34而进入到第二矩型槽31中,从而避免了限位块43对接纳座13进入到第二矩型槽31时的运动干涉。
如图16所示,上述限位块43中与第二斜面47相连的侧面命名为侧挡面48;上述第二矩型壳30的两个限位块43分别与上述第一矩型壳10的两个限位切口相限位配合;如图22中(a)所示,当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过程中,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会挤压限位块43的第一斜面46,第一斜面46使得限位块43能被挤压到第一矩型壳10的第一矩型槽29中;如图22中(b)所示,当限位块43插入到相应的限位切口中时,限位块43的侧挡面48位于相应的限位切口中,且限位块43具有第一斜面46的一端穿出相应的限位切口。
如图8、11所示,上述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导槽24;每一个导槽的侧槽面上安装有一个弹性凸起25;如图18、19所示,上述插头座32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41;两个第一导块41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槽24形成滑动配合;两个第一导块41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槽24中的弹性凸起25相挤压配合。第一导块41和第一导槽24形成滑动配合作用:插头座32在插入到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时,两个第一导块41会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一导槽24中,这样两个第一导块41就能保证接纳座13能平稳且正确地插入到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中。
上述弹性凸起25由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接纳座13由绝缘材料制成;上述金属接纳管26由铜材料制成。
上述插头座32由绝缘材料制成;上述金属插针42为铜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四旋翼无人机能够在空中飞行、悬停以执行特定任务;例如:飞行、监视、送货、航拍、喷洒农药等。四旋翼无人机可以搭载预定的功能模块,例如:传感器、航拍设备、货仓等,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本发明中的机身1为四旋翼无人机的承载件,机身1上或者机身1内部可以承载传感器、电路板、中控处理器、通信模块、电池等元件。本发明中的机身1外壳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的风阻。通过对四个旋翼机构4的调节,可以使得本发明的四旋翼无人机实现起飞、平稳飞行、降落等动作。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在本发明的四旋翼无人机处于闲置且可拆机构3已经被拆卸的情况下,配装机构2和可拆机构3中的状态为:
配装机构2:如图5所示,接纳座13的外底座面与第一固定块14相应表面相贴合,第一固定座16与接纳座13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17处于拉紧状态,第一固定座16与机身1外表面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17处于松弛状态,此时A弹簧21处于拉伸状态。
可拆机构3:如图13所示,插头座32位于第二矩型壳30的外侧,插头座32与两个挡板36均未产生挤压;B弹簧38未被外力压缩,B导块37使得相应挡板36能将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端口遮挡;如图17所示,限位块43未受到外力作用,相应的C弹簧45未受到压缩,限位块43远离第一斜面46的一端到相应第二滑动槽34与第二矩型槽31相连处的槽口之间存在间距。
当可拆机构3需要快速装配到配装机构2时,快速装配的过程:使用者将接纳座13从第二矩型壳30中拉出,接纳座13使得滑动板22从第一固定块14中脱离;滑动板22经第一电线17拉动第一固定座16向向第一固定块14的方向移动,A导块20跟随第一固定座16运动,A弹簧21继续被拉伸。使用者将位于第二矩型壳30外侧的插头座32拿起并插入到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中;插头座32在插入到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的过程中,两个第一导块41会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一导槽24中,这样两个第一导块41就能保证接纳座13能平稳且正确地插入到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中;插头座32中的三个金属插针42分别插入到接纳座13的三个金属接纳管26中;当插头座32接近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的底部时,第一导块41在相应第一导槽24中的滑动会挤压并越过第一导槽24中的橡胶凸起;当插头座32位于接纳座13的接纳槽23的底部时,三个金属插针42分别完全插入到三个金属接纳管26中,第一导块41刚好越过第一导槽24中的橡胶凸起,此时橡胶凸起能对第一导块41起到防止第一导块41从第一导槽24中不易脱离的作用,进而使得插头座32不会从接纳座13中轻易脱离。随后,使用者放下接纳座13,那么在A弹簧21的复位作用下,A弹簧21的复位使得A导块20带动第一固定座16移动复位,第一固定座16经第一电线17带动滑动板22和接纳座13移动复位。由于滑动板22远离接纳座13的一端为尖角28,那么在滑动板22移动复位的过程中,滑动板22的尖角28会使滑动板22自动且快速的插入到第一固定块14中;当滑动板22再次完全进入到第一固定块14中,且接纳座13与第一固定块14相应的表面贴合时,接纳座13移动复位结束。在接纳座13整个移动复位的过程中,接纳座13始终带动插入座运动。
随后,使用者将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中;在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过程中,如图22中(a)所示,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会挤压限位块43的第一斜面46,第一斜面46使得限位块43能被挤压到第一矩型壳10的第一矩型槽29中,C导块44跟随限位块43运动,C弹簧45被压缩;限位块43挤压到第一矩型槽29中,保证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能继续顺利插入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中。当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正好与第一固定块14相接触时,如图22中(b)所示,第二矩型壳30的限位块43正好位于第一矩型壳10的相应限位切口处,那么在C弹簧45的复位作用下,C弹簧45的复位使得C导块44带动限位块43快速移动复位,限位块43插入到相应的限位切口中,限位块43的侧挡面48位于相应的限位切口中,且限位块43具有第一斜面46的一端穿出相应的限位切口。限位块43的侧挡面48位于相应的限位切口,这样限位块43就能对第一矩型壳10产生限位,进而第一矩型壳10和第二矩型壳30被限位块43都限位,防止了第二矩型壳30从第一矩型壳10中脱离。
在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过程中,位于接纳座13中的插头座32会挤压挡板36,挡板36向第二固定块的方向移动,在B导块37跟随挡板36运动过程中,B弹簧38被压缩;接纳座13及插头座32会插入到第二矩型壳30中。当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完全插入到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后,接纳座13及插头座32会完全进入到第二矩型壳30中。此时可拆机构3快速装配到配装机构2的动作完成。
当四个可拆机构3分别快速装配到四个配装机构2上后,本发明的四旋翼无人机配装完成,此时的四旋翼无人机便能进行操控飞行。
当可拆机构3需要从配装机构2上快速卸下时,使用者摁压穿出限位切口的限位块43一端,限位块43被完全压入到限位切口中,此时限位块43的第二斜面47完全位于限位切口中,限位块43的第一斜面46位于限位切口和相应的第二滑动槽34中,限位块43的侧挡面48正好位于相应的第二滑动槽34中;那么此时的限位块43不会对第一矩型壳10造成限位。使用者将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从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拉出,限位块43跟随第二矩型壳30运动,那么限位块43的第二斜面47会受到第一矩型壳10中相应限位切口的侧面挤压,限位块43再次被完全挤压到相应的第二滑动槽34中,保证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能顺利从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中拉出。在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从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拉出后,限位板不再受到外力挤压的作用,C弹簧45的复位使得C导块44带动限位块43移动复位。
在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从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拉出过程中,插头座32没有从接纳座13中脱离,接纳座13和插头座32从第二矩型壳30中逐渐脱离,B弹簧38逐渐复位,B弹簧38的复位使得B导块37带动第一固定座16逐渐移动复位。当第二矩型壳30远离旋翼机构4的一端从第一矩型壳10远离机身1的一端拉出后,B弹簧38的复位使得B导块37带动第一固定座16移动复位完成。然后,使用者手动将插头座32从接纳座13中拔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是:配装机构与可拆机构快速配装时,需要将插头座正确插入到接纳座中后才能将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中,否则第二矩型壳无法顺利插入到第一矩型壳中,保证了配装机构与可拆机构快速配装后,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能通电良好;从而省去了二次拆开查看的麻烦。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身、配装机构、可拆机构、旋翼机构,其中机身的两侧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机身的其中一侧:两个配装机构的一端对称安装在机身一侧上;两个可拆机构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旋翼机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配装机构远离机身的一端相配合;
上述旋翼机构具有电机和桨叶,电机使桨叶旋转产生升力使四旋翼无人机能够飞行;
上述配装机构包括具有贯通的第一矩型槽的第一矩型壳、具有贯通的第一滑动槽的第一固定块、滑动板、具有接纳槽的接纳座、金属接纳管,其中第一矩型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身侧面上;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第一矩型壳中,滑动板的一端具有尖角,另一端安装有接纳座;滑动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的第一滑动槽中;接纳座无法进入到第一滑动槽中,且接纳座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与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相齐平;三个金属接纳管均匀地安装在接纳座的接纳槽中;三个第一电线的一端从接纳座无接纳槽的一侧进入分别与三个金属接纳管相连,另一端穿过机身与机身内的电气相连接;
上述第一矩型壳还具有对接纳座向第一矩型壳中心方向产生拉力的A弹簧;
上述可拆机构包括具有贯通的第二矩型槽的第二矩型壳、具有插头槽的插头座、金属插针,其中第二矩型壳的一端与上述旋翼机构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形成插入配合;三个金属插针均匀地安装在插头座的插头槽中;三个第二电线的一端从插头座无插头槽的一侧进入分别与三个金属插针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二矩型槽与上述旋翼机构中的电机相电气连接;
上述接纳座中的三个金属接纳管与插头座的三个金属插针相插入配合;
上述第二矩型壳中具有在第二矩型壳中滑动的挡板,且挡板对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端口形成遮挡;在挡板不受到外力作用时,位于第二矩型壳中的B弹簧能保证挡板始终位于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端口;当插头座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插头座在挡板的遮挡作用下而无法进入到第二矩型壳中;当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后,插头座通过挤压挡板而进入到第二矩型壳中;
上述可拆机构中还具有限位结构,当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后,限位机构对第二矩型壳和第一矩型壳同时限位,第二矩型壳无法从第一矩型壳中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旋翼机构还包括驱动轴和固定壳,其中上述第二矩型壳的一端与固定壳相固连;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壳中;驱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另一端穿出固定壳的顶面;两个上述桨叶对称安装在驱动轴穿出固定壳顶面的一端外圆面上;
上述三个第二电线远离金属插针的一端穿过固定壳与电机相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配装机构还包括A导轨、A导块、第一固定座、限位口,其中两个A导轨对称固定安装在上述第一矩型壳的第一矩型槽的两侧槽面上;A导轨位于第一矩型壳相连于机身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固定块之间;第一固定座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A导块;两个A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轨中;两个上述A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A导轨的内壁面上;两个A弹簧分别位于两个A导轨中;
上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贯通的限位口,且第一固定块靠近限位口;
上述三个第一电线被三个压紧螺钉通过压紧限位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中,且均穿出第一固定座的圆孔;三个第一电线的同一端穿过机身与机身内的电气相连接,另外的同一端穿过上述滑动板分别与接纳座上的三个金属接纳管相连接;
当接纳座的外底座面与第一固定块相应表面相贴合时,第一固定座与接纳座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处于拉紧状态,第一固定座与机身外表面之间的三个第一电线处于松弛状态,此时A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拆机构还包括B导槽、B导块、第二滑动槽、C导槽、限位块、C导块、C弹簧、第二固定座,其中上述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处的第二矩型槽的两侧槽面上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二矩型槽的任意一侧槽面:第二矩型槽的侧槽面上以上下对称的方式开有两个B导槽;第二矩型槽的侧槽面上开有贯通的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C导槽;第二滑动槽位于两个B导槽之间;
上述挡板具有两个;两个挡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矩型壳的第二矩型槽中,且两个挡板以上下对称的方式分布;每一个挡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B导块;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挡板之间具有间距;
对于第二矩型槽的两侧槽面:位于上侧的两个B导槽上所安装结构与位于下侧的两个B导槽上所安装结构相同,对于位于上侧的两个B导槽:位于上侧的挡板的两个B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槽中,两个B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B导槽的侧槽面上,两个B弹簧分别位于两个B导槽中;
第二固定座固定安装在上述第二矩型壳的第二矩型槽中,且第二固定座的位置靠近B导槽;上述三个第二电线被三个压紧螺钉通过压紧限位的方式安装在第二固定座中,且均穿出第二固定座的圆孔;三个第二电线的同一端穿过第二矩型壳与旋翼机构中的电机相电气连接,另外的同一端穿过两个挡板之间的间距与上述插头座上的三个金属插针相连;
当B弹簧未被外力压缩时,B导块使得相应挡板能将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端口遮挡;当插头座位于第二矩型壳的外侧,插头座与两个挡板均产生贴接触且插头座未挤压两个挡板时,插头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三个第二电线处于松弛状态;
上述第二矩型槽两侧槽面上的第二滑动槽中所安装结构及相关结构相同,对于任意一个第二滑动槽:限位块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另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C导块;限位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滑动槽中;两个C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相应的两个C导槽中;两个C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C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C导槽的侧槽面上,两个C弹簧分别位于两个C导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C弹簧为压缩弹簧;当限位块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相应的C弹簧未受到压缩,限位块远离第一斜面的一端到相应第二滑动槽与第二矩型槽相连处的槽口之间存在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限位块中与第二斜面相连的侧面命名为侧挡面;上述第二矩型壳的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上述第一矩型壳的两个限位切口相限位配合;当第二矩型壳远离旋翼机构的一端插入到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的过程中,第一矩型壳远离机身的一端会挤压限位块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使得限位块能被挤压到第一矩型壳的第一矩型槽中;当限位块插入到相应的限位切口中时,限位块的侧挡面位于相应的限位切口中,且限位块具有第一斜面的一端穿出相应的限位切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纳座的接纳槽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导槽;每一个导槽的侧槽面上安装有一个弹性凸起;上述插头座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两个第一导块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槽形成滑动配合;两个第一导块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槽中的弹性凸起相挤压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凸起由橡胶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纳座由绝缘材料制成;上述金属接纳管由铜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头座由绝缘材料制成;上述金属插针为铜材料制成。
CN201811523543.6A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Withdrawn CN110001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3543.6A CN110001940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3543.6A CN110001940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1940A true CN110001940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5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3543.6A Withdrawn CN110001940A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1940A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4772A (en) * 1992-01-22 1992-12-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 Space Administration Work attachment mechanism/work attachment fixture
EP0627786A1 (fr) * 1993-06-02 1994-12-07 AEROSPATIALE Société Nationale Industrielle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la séparation physique de deux corps solidaires reliés électriquement entre eux
CN103474846A (zh) * 2013-09-04 2013-12-25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星星供电装置
CN104332763A (zh) * 2014-07-14 2015-02-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脱落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和插座
CN106058564A (zh) * 2016-07-07 2016-10-26 绵阳柏瑞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机的快速小型连接防水连接器
CN205960333U (zh) * 2016-08-23 2017-02-15 深圳加西亚联合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CN106477039A (zh) * 2016-12-21 2017-03-0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旋翼无人机
CN206003990U (zh) * 2016-08-10 2017-03-08 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无人机及用于无人机的电线连接座
CN106532303A (zh) * 2015-09-10 2017-03-22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浮动插合电连接器
CN106716742A (zh) * 2016-01-22 2017-05-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调速器与电机的连接器、动力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CN106877074A (zh) * 2017-03-20 2017-06-20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无人机充电系留线自动脱离装置
CN107054623A (zh) * 2017-03-13 2017-08-18 普宙飞行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人机滑动式机臂装置及无人机
CN107465040A (zh) * 2017-03-17 2017-12-12 梧州市中盟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头
CN107672784A (zh) * 2017-11-08 2018-02-09 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油动无人机的支撑杆快拆结构
CN207141419U (zh) * 2017-09-14 2018-03-27 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与无人机装置
CN207199911U (zh) * 2017-09-15 2018-04-06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接插座、插头及其组合连接件
CN207282816U (zh) * 2017-08-17 2018-04-27 深圳兴启发电路板有限公司 一种相邻电路板的电性连接结构
CN207737495U (zh) * 2017-09-02 2018-08-17 深圳市莲花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旋翼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08583851A (zh) * 2018-06-29 2018-09-28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起落架及含其的多旋翼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4772A (en) * 1992-01-22 1992-12-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 Space Administration Work attachment mechanism/work attachment fixture
EP0627786A1 (fr) * 1993-06-02 1994-12-07 AEROSPATIALE Société Nationale Industrielle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la séparation physique de deux corps solidaires reliés électriquement entre eux
CN103474846A (zh) * 2013-09-04 2013-12-25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星星供电装置
CN104332763A (zh) * 2014-07-14 2015-02-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脱落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和插座
CN106532303A (zh) * 2015-09-10 2017-03-22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浮动插合电连接器
CN106716742A (zh) * 2016-01-22 2017-05-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调速器与电机的连接器、动力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CN106058564A (zh) * 2016-07-07 2016-10-26 绵阳柏瑞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机的快速小型连接防水连接器
CN206003990U (zh) * 2016-08-10 2017-03-08 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无人机及用于无人机的电线连接座
CN205960333U (zh) * 2016-08-23 2017-02-15 深圳加西亚联合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连接结构和无人机
CN106477039A (zh) * 2016-12-21 2017-03-0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旋翼无人机
CN107054623A (zh) * 2017-03-13 2017-08-18 普宙飞行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人机滑动式机臂装置及无人机
CN107465040A (zh) * 2017-03-17 2017-12-12 梧州市中盟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头
CN106877074A (zh) * 2017-03-20 2017-06-20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无人机充电系留线自动脱离装置
CN207282816U (zh) * 2017-08-17 2018-04-27 深圳兴启发电路板有限公司 一种相邻电路板的电性连接结构
CN207737495U (zh) * 2017-09-02 2018-08-17 深圳市莲花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旋翼的多旋翼无人机
CN207141419U (zh) * 2017-09-14 2018-03-27 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与无人机装置
CN207199911U (zh) * 2017-09-15 2018-04-06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接插座、插头及其组合连接件
CN107672784A (zh) * 2017-11-08 2018-02-09 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油动无人机的支撑杆快拆结构
CN108583851A (zh) * 2018-06-29 2018-09-28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快拆起落架及含其的多旋翼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8217B (zh) 一种可拆卸云台连接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111712184B (zh) 医疗设备及医用物件收纳箱
CN204998786U (zh) 电源模组和具有该电源模组的无人机
CN110155342A (zh) 一种非稳定状态下多旋翼无人机安全保障系统及方法
WO2019232941A1 (zh) 一种无人机的机翼及无人机
CN207477481U (zh) 一种带视频显示眼镜的内窥镜
CN109864400B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110001940A (zh) 一种可拆的四旋翼无人机
US10062884B2 (en) Universal device for quickly plugging and unplugging battery of a UAV
CN110001942A (zh) 一种可拆装的四旋翼无人机
CN209192222U (zh) 一种飞行姿态可转换的无人机
CN109065397B (zh) 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三位置钮子开关
CN21089741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无人机电池固定装置
CN107293224B (zh) 一种隐藏式紧固与电源信号航插联动机构及led屏
CN112736358A (zh) 一种易于拆装的无人机电池组
CN107512383A (zh) 无人机功能模块快速拆装结构和无人机
CN206704507U (zh) 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和机臂的快速稳固连接结构
CN214017515U (zh) 一种监护仪
CN209462773U (zh) 一种电器盒遮蔽板
CN209625429U (zh) 一种无人机遥控基站
CN217158455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无人机电池组及无人机
CN210912856U (zh) 无人飞行器的翼臂组件以及无人飞行器
CN208966670U (zh) 带有插接件的风机
CN222496635U (zh) 一种无人机抛投装置
CN109301581A (zh) 能够实现可视化操作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及插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