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含食品包装盒,解决回收盖容易掉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含食品包装盒,包括:盒体,包括用于回收口含食品的回收腔,回收腔具有开口;回收盖,可转动地连接在盒体上,当回收盖相对盒体转动时,可打开或封闭开口;回转副,设置在回收腔内,包括与盒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转体和与回收盖固定连接的第二转体,第一转体可相对第二转体绕回转副的转轴转动,以将回收盖可转动地连接在盒体上,其中,第一转体在转轴的延伸方向上相对第二转体固定设置。
进一步地,转轴与开口所在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开口为圆形,回转副的转轴与开口所在平面相交于第一交点,第一交点与开口的圆心相距一段距离。
进一步地,该距离不小于开口的直径的0.25~0.35倍。
进一步地,包装盒还包括锁扣结构,锁扣结构包括固定在盒体上的第一扣件和固定在回收盖边缘上的第二扣件,当回收盖相对盒体旋转至开口的闭合位置时,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卡合,以限制第一扣件相对第二扣件沿转轴的延伸方向的位移;锁扣结构设置在第一交点与圆心的连线的延长线上,锁扣结构与第一交点分别位于圆心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的其中之一具有锁槽,另一个具有锁舌,当回收盖相对盒体旋转至开口的闭合位置时,锁舌旋转至锁槽内,以使得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卡合。
进一步地,回收盖为片状结构,且包括减薄部,锁舌由减薄部构成。
进一步地,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的其中之一为内转柱,另外一个是外转柱,内转柱套设在外转柱的内部。
进一步地,内转柱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外转柱的内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卡凸部,内转柱的外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卡凸部,第一卡凸部和第二卡凸部相互抵接,以限制内转柱和外转柱相互脱离。
进一步地,外转柱的外径为回收腔内径的0.25~0.35倍。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构件,导向构件位于回收腔内且设置在外转柱外侧,在回收盖与盒体的相对转动过程中,导向构件的一侧面与外转柱的外壁贴合,且内转柱和导向构件均固定连接在盒体上,或内转柱和导向构件都固定连接在回收盖上。
进一步地,导向构件为薄壁结构。
进一步地,导向构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部/第一凹部,外转柱的外壁上对应地设置有第二凹部/第二凸部,当回收盖相对盒体旋转至开口的闭合位置时,第一凸部与第二凹部相卡合/第一凹部与第二凸部相卡合。
进一步地,回收盖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不与回收腔连通的食品腔,食品腔用于收纳未使用的口含食品。
进一步地,食品腔与回收腔之间通过分隔结构进行隔离,分隔结构用于形成食品腔和/或回收腔的表面为凹凸表面,以调整食品腔和收纳腔的容积。
进一步地,盒体和回收盖的材料为塑料或金属。
综上,本发明提供口含食品包装盒,在回收腔内设置回转副,回转副的第一转体与盒体固定,回转副的第二转体与回收盖固定连接,且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在转轴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设置,可有效地防止回收盖从盒体上脱落下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优选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含食品包装盒,包装盒包括盒体100和盒盖200,盒体100内部设置有食品腔110,食品腔110内部可容纳未使用过的口含食品(例如口香糖、口含烟等),食品腔110具有一个用于取放口含食品的开口111,该开口111可通过盒盖200封闭。在本发明中,盒盖200与盒体100可以是可分离式的,也可以是不可分离式的。当盒盖200盖在盒体100上时,盒盖200与盒体100之间可以通过丝扣、卡扣、回转副等连接结构连接起来,也可以不借助连接结构而直接通过压紧配合连接在一起。
盒体100内部还设置有回收腔120,回收腔120可用于回收口含食品的残渣或使用过的口含食品,以避免将之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食品腔110与回收腔120通过分隔结构130分隔开来,即食品腔110与回收腔120不连通,以避免回收腔120中的回收物对食品腔110造成污染。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分隔结构130可以是一块隔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隔结构130用于形成食品腔110和/或回收腔120的表面可以是凹凸表面,以调整食品腔110或收纳腔120的容积。
如图3所示,回收腔120也包括一个开口121,回收物可通过该开口121放入回收腔120或从回收腔120内取出。包装盒还包括一个用于封闭该开口121的回收盖300,回收盖300可转动地连接在盒体100上,当回收盖300相对盒体100进行转动时,可打开或封闭开口121。
请参见图3和图4。盒体100还包括回转副400,回转副400设置在回收腔120的内部,回转副400包括与盒体100固定连接的第一转体410和与回收盖300固定连接的第二转体420。回转副400具有一个转轴430,第一转体410可相对第二转体420绕转轴430转动,即前述回收盖300与盒体100之间的可转动连接是通过第一转体410和第二转体420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实现的。在转轴430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转体410相对第二转体420为固定设置,因为盒体100与第一转体410为固定连接,回收盖300与第二转体420为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在沿转轴430的延伸方向上,回收盖300与盒体100之间的相对位置也是固定的,即回收盖300与盒体100至少在一个方向是固定连接的,从而避免了回收盖300容易从盒体100上掉落的问题。
一般来说,回收腔120用于临时性的容纳回收物,所需的容积相对比较小,本发明采用将回转副400设置在回收腔120内的方式,在满足回收腔120的回收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避免在包装盒外侧布置盒体100与回收盖300的连接结构,使得包装盒的简洁美观,还可减小包装盒的体积,方便人们携带。另外,在包装盒的外表面通常需要粘贴绘制有产品信息的贴纸,将回转副400布置在回收腔120的内部,可使得包装盒具有相对比较光滑的外表面,方便贴纸的粘贴,可提高包装盒制造的工艺性。
进一步地,转轴430的延伸方向与开口121所在平面垂直,即回收盖130的开启方向与开口121所在平面平行设置,此设计的优点为:可有效防止误操作。即在非人为操作时,例如将包装盒放置在衣服口袋中随身携带的情况下,即使回收盖300受到不可控的外力的作用(例如衣物的摩擦力),回收盖300也不会被打开。
开口121的形状与转轴430的位置需要进行相匹配的设计,以实现将开口121封闭和打开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口121为圆形,圆形的开口121不仅容易被制造,通常在视觉效果上也较为美观。在本实施例中,只需将开口121设计为圆形即可,盒体100本身可不受开口121形状的限制,可设计为圆柱装、方块状、不规则形状等其他形状。
再请参见图3和图4。转轴430相对于开口121为偏心设置,可以理解,当开口121为圆形时,只有当转轴430相对开口121为偏心设置时,才能实现开口121的开闭。具体地,转轴430与开口121所在平面相交于第一交点122,第一交点122与开口121的圆心123之间相距偏心距e。可以理解,该偏心距e值越大,开口121可被开启的面积越大,但如果偏心距e太大,开口121的可开启面积和被开启的速度都会相应增加,回收腔120内的物品容易被洒出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偏心距e为开口121直径的0.25~0.35倍。
再请参见图1,包装盒还包括锁扣装置500,锁扣装置500包括固定在盒体100上的第一扣件510和固定在回收盖300上的第二扣件520,当回收盖300相对盒体100旋转至开口121的闭合位置时,第一扣件510和第二扣件520卡合,以限制第一扣件510相对第二扣件520沿转轴430的延伸方向的位移。由于转轴430相对开口121为偏心设置,即回收盖300被第二转体420偏心支撑,使得回收盖300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刚度,距离转轴430越远的部分,其刚度越低,变形越大。可以理解,回收盖300刚度最低的部分为位于第一交点122与圆心123的延长线上的边缘部分,且该边缘部分与第一交点122分别在圆心123的两侧。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锁扣装置500设置在该位置,可补强回收盖300在该位置的刚度,防止回收盖300由于刚度不足,在封闭开口121时与盒体100之间出现缝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扣件510和第二扣件520的其中之一具有锁槽,另一个具有锁舌,即本实施例的锁扣装置500为锁槽和锁舌相卡合的装置。当回收盖300相对盒体100旋转至开口121的闭合位置时,锁舌旋转至锁槽内,以使第一扣件510和第二扣件520相互卡合。
请参见图1、图4~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锁槽设置在第一扣件510上,即设置在盒体100上,锁舌设置在回收盖300上。具体地,第一扣件510为从盒体100朝回收盖300延伸的凸出部160,凸出部160朝向开口121的侧壁上开设有锁槽;回收盖300为片状结构,且包括一个减薄部310,锁舌由该减薄部310构成。减薄部310为片状的回收盖300的一部分,该部分相对于与其相邻的回收盖部分具有较薄的厚度。当回收盖300相对盒体100旋转至开口121的闭合位置时,减薄部310卡合在位于凸出部160上的锁槽内,从而使得回收盖300卡合在凸出部160上的锁槽内。减薄部300可以从回收盖300的毛坯件上切削得到,也可以通过注塑的方法直接成型。该设计有效地利用了回收盖300的现有部分,不会增加额外的构件,不仅可简化结构,也可使包装盒的外形简洁、美观。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凸出部160的自由端与回收盖300的底面平齐,可进一步简化包装盒的外形。可以理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锁槽可设置在回收盖300上,锁舌可设置在盒体100上。
进一步地,第一转体410和第二转体420的其中之一为内转柱,另外一个是外转柱,内转柱套设在外转柱的内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内转柱的外表面与外转柱的内表面贴合,以使得回转副400的转动过程更为平稳。当盒体100和回收盖300为注塑成形时,回转副400采用内外转柱相配合的设计还可以提高注塑成形的工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转体410(即外转柱)设置在盒体100上,第二转体420(即内转柱)设置在回收盖300上。具体地,外转柱的一端连接在回收腔120的与开口121相对的腔壁上,且由该连接处向开口121的方向延伸;内转柱的一端连接在回收盖300的用于封闭开口121的侧面上,内转柱的延伸方向与外转柱平行。可以理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在盒体100上设置内转柱,在回收盖300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外转柱。
可以理解,随着外转柱外径的增加,回转副400的刚度随之增大,回收盖300相对盒体100旋转的平稳性随之增加,但同时回收腔120的容积会有所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外转柱的外径为回收腔内径的0.25~0.35倍,可兼顾回收腔120的容积与回转副400的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转柱为中空结构,可节省用于制造包装盒的材料。
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外转柱的内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卡凸部411,内转柱的外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卡凸部421,第一卡凸部411和第二卡凸部421相互抵接,以防止内转柱和外转柱相互脱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外转柱的内表面为圆柱面,内转柱的外表面为与外转柱贴合的圆柱面,第一卡凸部411为形成于外转柱内表面的环形凸棱结构,第二卡凸部412为形成于内转柱外表面的环形凸棱结构,该设计可使得包装盒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包装盒的注塑工艺性。
进一步地,包装盒还包括导向构件600,导向构件600位于回收腔120内且设置在外转柱外侧,在回收盖300与盒体100的相对转动过程中,导向构件600的一侧面与外转柱的外壁贴合。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外转柱的外壁为圆柱面,导向构件600为外转柱的外壁平行的薄壁结构。将导向构件600设计为薄壁结构,可进一步节省材料,并提高注塑工艺性。另外,由于导向构件600是为外转柱提供导向,需要与外转柱连接在不同的结构上。即当内转柱固定连接在盒体100上时,导向构件600也固定连接在盒体100上;当内转柱固定连接在回收盒300上时,导向构件600也固定连接在回收盒300上。
进一步地,导向构件600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部/第一凹部,外转柱的外壁上对应地设置有第二凹部/第二凸部,当回收盖300相对盒体100旋转至开口121的闭合位置时,第一凸部与第二凹部卡合/第一凹部与第二凸部相卡合,以使得回收盖300稳定在使开口121闭合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回收盖300为片状结构,可进一步减小包装盒的整体体积,使包装盒结构更为小巧,方便携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包装盒的材料为塑料,以降低包装盒的制作成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包装盒的材料为金属,以提高包装盒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