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6818A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36818A CN109936818A CN201910357353.XA CN201910357353A CN109936818A CN 109936818 A CN109936818 A CN 109936818A CN 201910357353 A CN201910357353 A CN 201910357353A CN 109936818 A CN109936818 A CN 1099368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art machine
- query message
- gateway
- positioning
- positioning sta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智能设备接收协议切换指令,所述协议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根据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维持第一协议,采用第一协议进行定位;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所述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该技术方案中,有效的避免了因协议切换而导致的定位功能失效,特别是在如智慧校园等管理模式中,有效的避免了因定位功能失效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以及为相关人员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机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越来越广泛的为人所知;在智慧校园的管理模式中,每个学生会佩戴智能设备,例如手环,来记录学生的位置、步数、心率等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以确保学生的在校安全,实现学生在校状态的智能化管理。其中,记录学生的位置,主要是基于RFID(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文:射频识别)协议进行定位实现。
当前,在不增大智能设备尺寸的基础上,为了丰富智能设备的应用,通常智能设备能够支持多种协议,且各协议共享一个收发器;例如,智能设备同时支持RFID协议和BLE(英文:Bluetooth Low Energy,中文:蓝牙低功耗)协议;然而,由于各协议共享一个收发器,使得智能设备在某一时刻只能运行一种协议,因此,非法人员可以通过运行学生智能设备的BLE协议来阻止RFID协议的运行,以使智能设备的定位功能失效,此时则很容易因无法定位学生的位置数据,而引发安全问题;再者,当学生自身因误操作而运行BLE协议时,则会因智能设备无法上传学生的位置数据,而导致家长及校方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旨在避免智能设备因协议切换而导致的定位功能失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支持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并且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协议切换指令,所述协议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
根据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维持所述第一协议,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所述第一协议切换为所述第二协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所述查询报文携带所述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
向定位辅助设备发送所述属性信息,以使所述定位辅助设备根据所述属性信息确定网关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接收所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判断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并生成查询报文响应;
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查询报文响应,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所述智能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协议切换指令,所述协议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广播单元,用于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定位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协议切换为所述第二协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应用于网关,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所述查询报文携带所述智能设备当前的属性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定位辅助设备发送所述属性信息,以使所述定位辅助设备根据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每个网关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判断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生成查询报文响应;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查询报文响应,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所述智能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五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对于支持多协议的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设备,在接收到协议切换指令时,通过在执行协议切换操作之前,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以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定位状态,有效的避免了因协议切换而导致的定位功能失效,特别是在如智慧校园等管理模式中,有效的避免了因定位功能失效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以及为相关人员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附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系统的细化图;
附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智能设备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网关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5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定位辅助设备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6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园定位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智能设备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网关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定位辅助设备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智能设备、定位辅助设备和至少一个网关;
其中,智能设备可以支持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并采用第一协议进行定位。例如,智能设备为智能手环、智能卡等,第一协议为RFID(英文: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中文:射频识别)协议,第二协议为BLE(英文:Bluetooth Low Energy,中文:蓝牙低功耗)协议。需要指出的,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不限为上述协议,还可以为ZigBee(中文:紫蜂)协议等。定位辅助设备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设备,还可以为服务器。网关优选为物联网网关,与智能设备和定位辅助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网关的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还具有计步功能,实时记录佩戴该智能设备的用户的移动步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还具有GPS(英文:Global PositioningSystem,中文: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系统还可以包括:接入控制器(英文:AccessController,简称:AC)、交换机(英文:Switch,简称:SW)等,以智能设备为智能手环、定位辅助设备为AP、有三个网关为例,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基于上述系统,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公开提供的定位方法的实施例。
附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智能设备,如图3所示,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协议切换指令,其中协议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本公开中的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供用户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或按键,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智能设备处于第一协议,佩戴该智能设备的用户想要将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则操作人机交互界面和/或按键,向智能设备发送协议切换指令,智能设备接收该协议切换指令,并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102: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
其中,查询报文携带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信号强度,相应的,在网关接收到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时,将查询报文携带的信号强度发送给定位辅助设备,以使定位辅助设备根据该信号强度计算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网关根据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具体而言,智能设备包括GPS系统,在智能设备接收到协议切换指令时,获取自身所在的位置信息,生成携带该位置信息的查询报文,并广播查询报文。相应的,在网关接收到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时,将查询报文携带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定位辅助设备,以使定位辅助设备根据该位置信息计算智能设备与网关之间的距离,网关根据定位辅助设备返回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步骤103:根据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是则执行步骤104,否则执行步骤105;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03中根据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判断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其中网关为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获取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根据获取的移动步数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例如为2秒。通过判断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避免了因所在环境中不存在网关,或当前信号状态繁忙等原因造成的长时间等待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之后,包括:获取第一计步值并开始计时;
相应的,获取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包括:当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获取第二计步值;将第二计步值与第一计步值相减,得到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
更进一步的,根据获取的移动步数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判断获取的移动步数是否超过预设门限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处于定位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未处于定位状态。
例如,第一预设时长为2秒,预设门限值为5步,智能设备在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之后,获取第一计步值为5600,并在计时时长到达2秒时未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则获取第二计步值为5607,得到用户在2秒内的移动步数为5607-5600=7步,超过了预设门限值,判定处于定位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与智能设备距离最近的网关向智能设备发送查询报文响应;其中,与智能设备距离最近的网关由定位辅助设备根据网关发送的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所确定。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查询报文响应包括状态信息和范围信息;其中,状态信息用于标识网关是否开启定位,范围信息用于标识智能设备是否在定位范围内;相应的,步骤103中根据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读取查询报文响应中的状态信息和范围信息;
判断读取的状态信息是否为开启状态;
判断读取的范围信息为在定位范围内时;
在判断结果均为是时,确定处于定位状态,否则确定未处于定位状态。
需要指出的,本公开中对查询报文响应的格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例如,查询报文响应的左起第一个字节和第二字节上的数据表示状态信息,查询报文响应的左起第三个字节和第四个字节上的数据表示范围信息;当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为00时,表示网关已开启定位;当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为11时,表示网关未开启定位;当第三个字节和第四个字节为00时,表示智能设备不在定位范围内时;当第三个字节和第四个字节为11时,表示智能设备在定位范围内。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查询报文响应还可以仅包括用于表示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定位信息,相应的,步骤103中根据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读取查询报文响应中的定位信息,判断定位信息的值是否为预设值,是则确定处于定位状态,否则确定未处于定位状态;
例如,预设值为00,即当定位信息的值为00时,表示智能设备处于定位状态,当定位信息的值为其他值,如11时,表示智能设备未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接收到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的网关,均向智能设备发送查询报文响应。相应的,步骤103中根据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判断每个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中是否存在表示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响应,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处于定位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未处于定位状态。
其中,查询报文响应的格式与解析方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智能设备接收到协议切换指令时,通过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并根据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定位状态,有效的避免了因协议切换而导致的定位功能失效的问题,特别是在如智慧校园等管理模式中,有效的避免了因定位功能失效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以及为相关人员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03中判断结果为否时,还包括:显示协议切换失败信息,以提示用户协议切换失败。
步骤103:维持第一协议,采用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步骤104:将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由此,对于支持多协议的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设备,在接收到协议切换指令时,通过在执行切换操作之前,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以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定位状态,有效的避免了因协议切换而导致的定位功能失效的问题,特别是在如智慧校园等管理模式中,有效的避免了因定位功能失效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以及为相关人员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忧。
附图4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网关,如图4所示,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其中查询报文携带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
步骤202:向定位辅助设备发送属性信息,以使定位辅助设备根据属性信息确定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定位辅助设备可以为AP设备,还可以为服务器。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在定位辅助设备接收到信号强度后,在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应距离,并将查找的距离发送给网关,以使网关根据该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在定位辅助设备接收到位置信息时,根据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网关的位置信息,计算智能设备和网关之间的距离,并将计算的距离发送给网关,以使网关根据该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其中,网关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网关发送给定位辅助设备,具体的,网关将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与自身的位置信息共同发送给定位辅助设备;或者,网关分别将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与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定位辅助设备。网关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和网关的设备标识对应预先存储在定位辅助设备中,具体的,网关将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自身的设备标识发送给定位辅助设备,定位辅助设备根据设备标识查找对应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查找的位置信息和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计算智能设备与网关之间的距离。
步骤203:接收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根据接收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并生成查询报文响应;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接收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判断自身的定位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判断接收的距离是否在定位定范围内;
若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否则确定智能设备未处于定位状态。
具体而言,获取自身定位功能的启闭状态,得到状态信息;判断接收的距离是否在定位范围内,得到范围信息,当状态信息为定位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并且范围信息为在定位范围内时,确定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否则确定智能设备未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仅由距离智能设备最近的网关发送查询报文响应给智能设备,其中,距离智能设备最近的网关由定位辅助设备根据计算的距离所确定。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到查询报文的每个网关均发送查询报文响应给智能设备。
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步骤203中接收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根据接收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判断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距离判断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例如为1.5秒;接收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的网关,即为距离智能设备最近的网关。
需要指出的,当接收到查询报文的每个网关均发送查询报文响应给智能设备时,还可以由网关根据查询报文中的属性信息确定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而无需发送属性信息给定位辅助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3中生成查询报文响应包括:生成包括状态信息和范围信息的查询报文响应,其中,状态信息用于标识网关是否开启定位,范围信息用于标识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范围内。
需要指出的,本公开中对查询报文响应的格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例如,查询报文响应的左起第一个字节和第二字节上的数据表示状态信息,查询报文响应的左起第三个字节和第四个字节上的数据表示范围信息;当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为00时,表示网关已开启定位;当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为11时,表示网关未开启定位;当第三个字节和第四个字节为00时,表示智能设备不在定位范围内时;当第三个字节和第四个字节为11时,表示智能设备在定位范围内。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3中生成查询报文响应包括:根据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定位信息,生成查询报文响应;
例如,当智能设备处于定位状态时,定位信息的值为00,当智能设备未处于定位状态时,定位信息的值为11。
步骤204:向智能设备发送查询报文响应,以使智能设备根据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智能设备采用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由此,在网关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查询报文时,通过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并发送查询报文响应给智能设备,有效的避免了智能设备因协议切换而导致的定位功能失效,特别是在如智慧校园等管理模式中,有效的避免了因定位功能失效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以及为相关人员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忧。
附图5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定位辅助设备,如图5所示,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至少一个网关发送的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为智能设备广播的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所携带;
步骤302:根据属性信息,确定每个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信号强度,步骤302包括:
根据信号强度,以及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步骤302包括:根据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个网关的位置信息,计算每个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网关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网关向定位辅助设备发送,具体的,定位辅助设备接收网关发送的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网关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网关的位置信息计算智能设备与网关之间的距离。网关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和网关的设备标识预先存储于定位辅助设备中,具体的,定位辅助设备接收网关发送的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网关的设备标识,根据设备标识获取网关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获取的网关的位置信息计算智能设备与网关之间的距离。
步骤303:向网关发送计算的距离,以使网关根据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03包括:
在计算的距离中选择最小距离,向最小距离对应的网关发送该最小距离,以使该最小距离对应的网关根据该最小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03包括:
向每个网关发送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以使每个网关根据接收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由此,在定位辅助设备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时,通过计算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发送给网关,使得网关能够根据该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并返回查询报文响应给智能设备,有效的避免了智能设备因协议切换而导致的定位功能失效,特别是在如智慧校园等管理模式中,有效的避免了因定位功能失效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以及为相关人员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担忧。
以下为本公开提供的定位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以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为信号强度,智能设备周围存在多个网关,并由与智能设备距离最近的网关向智能设备发送查询报文响应为例进行说明,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1:智能设备接收协议切换指令,其中协议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步骤2:智能设备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获取当前的第一计步值并开始计时,执行步骤7;
步骤3:至少一个网关接收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并将查询报文携带的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发送给定位辅助设备,执行步骤6;
步骤4:定位辅助设备接收每个网关发送的信号强度,根据接收的信号强度计算每个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步骤5:定位辅助设备在计算的距离中查找最小距离,并将该最小距离发送给对应的网关;
步骤6:每个网关判断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并在接收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时,根据接收的距离和自身定位功能的开关状态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并生成查询报文响应,发送查询报文响应给智能设备;
步骤7:智能设备判断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是则执行步骤8,否则执行步骤9;
步骤8:根据接收到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执行步骤11;
步骤9:获取第二计步值,将第二计步值与第一计步值相减,得到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根据移动步数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执行步骤11;
步骤10:维持第一协议,采用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步骤11:将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例如,如图6所示的校园定位区域示意图,在某校园的门口处设置有网关1、网关2和网关3,在智能设备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协议切换指令时,向网关1、网关2和网关3发送查询报文,网关1、网关2和网关3分别将查询报文携带的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发送给定位辅助设备,定位辅助设备根据网关1发送的信号强度计算网关1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为15米,定位辅助设备根据网关2发送的信号强度计算网关2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为30米,定位辅助设备根据网关3发送的信号强度计算网关3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为50米,则向网关1发送网关1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15米;网关2和网关3在判断出1.5秒内未接收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时,结束;网关1在接收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后,判断15米在自己定位范围20米內,并在网关1判断自身的定位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则发送智能设备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响应给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接收查询报文响应后,保持第一协议,并采用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以上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定位装置,由于所述装置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相似,因此与方法部分相应的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后续不做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提供的装置可以包括能够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模块,这些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软硬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并不限定。下面结合附图7至附图9做具体描述。
具体的,附图7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智能设备,如图7所示,定位装置300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协议切换指令,所述协议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广播单元302,用于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
判断单元303,用于根据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定位单元304,用于在判断单元30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采用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切换单元305,用于在判断单元303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具有计步功能;接收单元301还用于接收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单元303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接收单元301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其中网关为接收到查询报文的网关;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获取子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子单元获取的移动步数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300还包括:
计时单元,用于在广播单元302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之后,开始计时;
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
在广播单元302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之后,获取第一计步值;
当计时单元的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获取第二计步值;
将第二计步值与第一计步值相减,得到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判断子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移动步数是否超过预设门限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处于定位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未处于定位状态。
附图8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应用于网关,如图8所示,定位装置400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其中查询报文携带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
发送单元402,用于向定位辅助设备发送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以使定位辅助设备根据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确定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接收单元401,还用于接收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
判断单元403,用于根据接收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生成单元404,用于根据判断单元403的判断结果,生成查询报文响应;
发送单元402,还用于向智能设备发送查询报文响应,以使智能设备根据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智能设备采用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单元403具体用于:
判断自身的定位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在定位定范围内;
若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否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未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400还用于:
判断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接收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附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应用于定位辅助设备,如图9所示,定位装置500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网关发送的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为智能设备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所携带;
确定单元502,用于根据属性信息,确定每个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发送单元503,用于向网关发送确定的距离,以使网关根据该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信号强度,确定单元502具体用于:
根据信号强度,以及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确定单元502具体用于:
根据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个网关的位置信息,计算每个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单元503具体用于:
在确定单元502确定的距离中选择最小距离,向最小距离对应的网关发送该最小距离,以使最小距离对应的网关根据该最小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发送单元503具体用于:
向每个网关发送网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以使每个网关根据接收的距离判断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同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智能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01和通过总线602与存储器601相连的处理器603;
其中,存储器60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3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智能设备的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关,网关700包括:存储器701和通过总线702与存储器701相连的处理器703;
其中,存储器70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3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网关的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位辅助设备,定位辅助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01和通过总线802与存储器801相连的处理器803;
其中,存储器80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3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定位辅助设备的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智能设备的定位方法,或应用于网关的定位方法,或应用于定位辅助设备的定位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
本公开中各个实施例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公开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设备(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此外,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本公开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者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者,“当……时”,或者,“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支持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并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协议切换指令,所述协议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
根据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维持所述第一协议,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所述第一协议切换为所述第二协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判断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所述网关为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的网关;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所述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获取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根据所述移动步数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之后,还包括:获取第一计步值并开始计时;
所述获取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包括:
当计时时长到达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获取第二计步值;
将所述第二计步值与所述第一计步值相减,得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移动步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移动步数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步数是否超过预设门限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处于定位状态;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未处于定位状态。
5.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所述查询报文携带所述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
向定位辅助设备发送所述属性信息,以使所述定位辅助设备根据所述属性信息确定网关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接收所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判断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并生成查询报文响应;
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查询报文响应,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所述智能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判断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判断自身的定位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在定位范围内;
若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处于定位状态;否则确定所述智能设备未处于定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判断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包括:
判断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距离判断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8.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协议切换指令,所述协议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
广播单元,用于广播用于查询是否处于定位状态的查询报文;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的网关发送的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定位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协议切换为所述第二协议。
9.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关,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智能设备广播的查询报文,所述查询报文携带所述智能设备的属性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定位辅助设备发送所述属性信息,以使所述定位辅助设备根据所述属性信息确定网关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定位辅助设备发送的距离;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判断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处于定位状态;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生成查询报文响应;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查询报文响应,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查询报文响应判断是否将当前的第一协议切换为第二协议,所述智能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进行定位。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或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57353.XA CN109936818B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57353.XA CN109936818B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36818A true CN109936818A (zh) | 2019-06-25 |
CN109936818B CN109936818B (zh) | 2021-03-19 |
Family
ID=6699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57353.XA Active CN109936818B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3681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46257A (zh) * | 2019-08-21 | 2019-11-1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
CN114705809A (zh) * | 2022-02-21 | 2022-07-05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检测模块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06555A1 (en) * | 2004-03-16 | 2005-09-22 | Raj Bridgelall | Multi-resolution objec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CN1829377A (zh) * | 2005-03-03 | 2006-09-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定位时定位实体的切换方法 |
CN102711036A (zh) * | 2012-04-19 | 2012-10-03 |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引擎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
CN104427469A (zh) * | 2013-09-10 | 2015-03-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音多频的定位信息收发方法和装置 |
CN105025258A (zh) * | 2015-07-07 | 2015-11-04 | 深圳警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不间断定位的执法记录仪 |
CN105933943A (zh) * | 2016-04-01 | 2016-09-07 | 深圳蓝奥声科技有限公司 | 多模式无线定位追踪方法及系统 |
CN107276824A (zh) * | 2017-07-21 | 2017-10-20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整supl协议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07889215A (zh) * | 2017-12-01 | 2018-04-06 | 重庆邮电大学 | 基于标识管理的多级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09379776A (zh) * | 2018-10-30 | 2019-02-22 | 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定位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
-
2019
- 2019-04-29 CN CN201910357353.XA patent/CN1099368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06555A1 (en) * | 2004-03-16 | 2005-09-22 | Raj Bridgelall | Multi-resolution objec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CN1829377A (zh) * | 2005-03-03 | 2006-09-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定位时定位实体的切换方法 |
CN102711036A (zh) * | 2012-04-19 | 2012-10-03 |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引擎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
CN104427469A (zh) * | 2013-09-10 | 2015-03-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音多频的定位信息收发方法和装置 |
CN105025258A (zh) * | 2015-07-07 | 2015-11-04 | 深圳警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不间断定位的执法记录仪 |
CN105933943A (zh) * | 2016-04-01 | 2016-09-07 | 深圳蓝奥声科技有限公司 | 多模式无线定位追踪方法及系统 |
CN107276824A (zh) * | 2017-07-21 | 2017-10-20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整supl协议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07889215A (zh) * | 2017-12-01 | 2018-04-06 | 重庆邮电大学 | 基于标识管理的多级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09379776A (zh) * | 2018-10-30 | 2019-02-22 | 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定位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46257A (zh) * | 2019-08-21 | 2019-11-1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
CN110446257B (zh) * | 2019-08-21 | 2021-09-28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
CN114705809A (zh) * | 2022-02-21 | 2022-07-05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检测模块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36818B (zh) | 2021-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186915A1 (en) | Processing voice commands based on device topology | |
CN104584621B (zh) | 用于减少计算设备的无线重新连接时间的混合场外/现场预测计算 | |
CN109769204B (zh) | 一种用于向救援者提供救援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 |
US2017014254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items within a defined area | |
US947811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ding an object at distance | |
CN103970861B (zh) | 信息呈现方法和设备 | |
CN107144819A (zh) | 一种声源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RU2020135399A (ru) | Интерактивные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головы анимированного персонажа | |
CN104683865B (zh) | 一种arc通道设置方法及设备 | |
CN108614689A (zh) | 场景服务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05222774A (zh) |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 |
KR20160035753A (ko) | 메시지 자동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22095787A1 (zh) | 用于智能家居设备导航控制的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设备 | |
CN109936818A (zh)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9324515A (zh) | 一种控制智能电器的方法及控制终端 | |
CN109450747A (zh) | 一种唤醒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EP4131857A1 (en) | Smart home message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smart screen, and smart screen | |
CN110493719A (zh) | 基于ble的室内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461603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6571143A (zh) |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6030442A (zh) | 交互设备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
US20220083596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3942675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2008014352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surrounding state | |
CN106372617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场景识别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30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