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9610A - 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9610A CN109909610A CN201811534088.XA CN201811534088A CN109909610A CN 109909610 A CN109909610 A CN 109909610A CN 201811534088 A CN201811534088 A CN 201811534088A CN 109909610 A CN109909610 A CN 1099096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 silicon wafer
- metal
- film
- welding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微纳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本发明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硅片上镀上金属膜,形成金属镀膜层;S200:将硅片镀膜面与玻璃贴合前,将玻璃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溶液超声清洗2~5分钟;S300:将硅片镀膜面与玻璃贴合;S400:纳秒激光焊接。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实现产业化要求,并且由于镀入的金属镀膜层具有极好的导电性等性能,激光焊接的技术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器件加工领域,极大地拓宽了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微纳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秒激光用于具 有镀金属膜层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应微电子器件开发的要求,为了解决超晶格半导体微制冷器的接 触电阻问题,在硅片表面上制备金属接触膜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 展。单晶硅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现 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材料,不仅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 落,而且是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并且 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中,实现了迈向绿色能源革命的开始。玻璃由 于其良好的透明度和材料的稳定性,在电子封装、生物芯片、精密仪 器的制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对于玻璃和硅的键合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超快激 光用于玻璃和硅片的焊接技术,机器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 较低,不利于工业化地推广,尤其不适用于加工精密度要求不高、追 求产业化经济效益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 该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实现产业化要求,并且由于镀入的金 属镀膜层具有极好的导电性等性能,激光焊接的技术能够更广泛地应 用于微电子器件加工领域,极大地拓宽了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硅片上镀上至少一层的金属膜,形成金属镀膜层;
S300:将硅片镀膜面与玻璃贴合;
S400:纳秒激光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0中硅片厚度范围为0.5mm~4.1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0中金属镀膜层厚度为10~1000n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0中金属镀膜可以为:铜膜、钛膜、镍 膜、铝膜甚至合金膜等。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0中,当金属镀膜层由至少两层金属膜 叠加而成时,所述金属膜可以是相同金属的金属膜,也可以是不同金 属的金属膜。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S200:将硅片镀膜面与玻璃贴合前, 将玻璃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溶液超声清洗2~5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0所述玻璃厚度范围为0.1mm~3.1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0中将玻璃与镀膜的硅片进行光学接触 处理(采用吸水、挤压的方式,将两个样品之间的空气排除,两个界 面受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贴合紧密)使得玻璃和硅片贴合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0中纳秒激光的发射器的功率为10W~ 20W。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0中激光束的波长为355nm~1064n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0中激光的脉宽范围为50ns~100ns。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0中激光的聚焦光斑的直接范围为 10um~20u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0的焊接方式为线加工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0的加工速度1~10000mm/s。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中的硅片还可以替换成多晶硅、砷化 镓、磷化锢、锑化锢、碳化硅、硫化镉及镓砷硅等传统半导体材料, 以及包括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的非晶体无定形半导体材料替 代。
一种硅和玻璃焊接系统,包括激光器、光学传导系统、振镜扫描 系统、工作台、待焊接样品;激光器位于光学传导系统的一侧,振镜 扫描系统位于光学传导系统的下方,工作台位于振镜扫描系统的下 方,待焊接样品至于工作台上并位于振镜扫描系统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为红外纳秒激光器。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硅片(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金属镀膜层和玻璃 的厚度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能保证三者厚度、质量相匹配,使 用寿命更长。
在硅片(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的表面镀上金属镀膜层后, 用纳秒激光实现玻璃和硅片(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的焊接, 不仅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实现产业化要求,并且由于镀入的金属镀膜 层具有极好的导电性等性能,激光焊接的技术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微 电子器件加工领域,极大地拓宽了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镀金属膜的硅和玻璃焊接系统的结构示 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待加工样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镀金属膜的硅和玻璃焊接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0-激光器、20-光学传导系统、30-振镜扫描系统、 40-工作台、50-待焊接样品;51-玻璃、52-硅片(或者其他能替代硅 片的材料)、53-金属镀膜层、54-激光作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 案和达到的有益效果,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值得说明的 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 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 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等途径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本发明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0.5mm~4.1mm厚度的硅片52上镀10~1000nm厚度的 金属镀膜层53;
S200:玻璃51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溶液超声清洗2~5分钟;
S300:将S200的玻璃51与硅片52的镀膜面进行光学接触处理, 使二者贴合;
S400:在硅和玻璃焊接系统中用纳秒激光对步骤(2)贴合的材 料进行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镀膜层53可为铜膜、钛膜、镍膜、 铝膜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中的金属镀膜层53由至少一层 金属膜叠加而成;当金属镀膜层53由至少两层金属膜叠加而成时, 所述至少两层的金属膜可以是相同的金属膜,也可以是不同的金属 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0中纳秒激光的发射器(即激光 器10)的功率为10W~20W间任意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0中激光束的波长为355nm-~ 1064nm间任意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0中激光的脉宽范围为50ns~ 100ns间任意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0中激光的聚焦光斑的直接范围 为10um~20um间任意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0的焊接方式为线加工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0的加工速度1~10000mm/s间任 意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中的硅片52还可以替换成多晶硅、 砷化镓、磷化锢、锑化锢、碳化硅、硫化镉及镓砷硅等传统半导体材 料,以及包括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的非晶体无定形半导体材料 替代。
其中,参阅图1,是步骤S400所述的硅(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 的材料)和玻璃焊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硅(或者其 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和玻璃焊接系统包括激光器10、光学传导系 统20、振镜扫描系统30、工作台40、待焊接样品50;激光器10位 于光学传导系统20的一侧,振镜扫描系统30位于光学传导系统20 的下方,工作台40位于振镜扫描系统30的下方,待焊接样品50至 于工作台40上并位于振镜扫描系统30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的镀金属膜的硅(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和 玻璃焊接系统的焊接原理为:通过激光器10发射激光束,发射的激 光束经过光学传导系统20后入射至振镜扫描系统30,通过振镜扫描 系统30对激光束进行聚焦处理,使激光束在待焊接工件50内部形成 光斑,并利用聚焦光斑对待焊接工件50进行焊接;振镜扫描系统30 对于不同厚度的待焊接工件50可设定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切割,工 艺参数包括激光功率、切割速度及焦点位置等;激光焊接过程中,高 能量密度的激光束聚焦到待焊接工件50的玻璃51(参见图2)和硅 片52(参见图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的交界面金属镀膜 层53(参见图2)处,金属材料吸收激光能量后熔融,使得玻璃51 和硅片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粘接在一起,达到焊接效 果。
所述金属镀膜层53与半导体材料层52和玻璃层51的连接方式 为全部熔接或部分熔接。当所述金属镀膜层53与半导体材料层52和 玻璃层51的连接方式为部分熔接时,激光作用区域54为金属膜熔融 连接区域;当所述金属镀膜层53与半导体材料层52和玻璃层51的 连接方式为全部熔接时,金属连接层53为金属膜熔融连接区域。参 见图2,为金属镀膜层53与半导体材料层52和玻璃层51的连接方 式为部分熔接时的一种实施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作用 区域54还可以是任意尺寸的圆形、多边形或其他任何所需的形状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光器10为光纤红外激光器,激光器10的 功率为10W~20W,激光器10所发射激光束的波长为1064nm,脉宽范 围为50ns~100ns,聚焦光斑的直接范围为10um~20um,通过利用激 光束较小的脉冲宽度和较短的波长以非接触方式实现待焊接工件50 的焊接,由于其波长短,光斑小,热影响区域小,获得高精度和高质 量的焊接加工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待焊接工件50为玻璃51和镀有金属镀 膜层53后的硅片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贴合后的样品, 其中玻璃51厚度范围为0.1mm~3.1mm,硅片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 片的材料)厚度范围为0.5mm~4.1mm,镀在51抛光面处的金属镀膜 层53厚度范围为10nm~1000nm。
采用低功率输出激光对其进行焊接,激光作为加热源作用在金属 镀膜层53上使得玻璃51和硅片53(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 键合,除了激光的能量分布和密度的影响外,材料对激光的吸收阈值 同样对焊接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本发 明的激光输出功率对样品进行加工,成功实现玻璃51和硅片52(或 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的键合。
将金属膜采用镀膜的方式镀在硅片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 材料)上,当激光作用在金属镀膜层53使得两材料焊接成功的同时, 使得有镀膜层53的硅片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实现电、 磁、光性能要求。在激光作用后玻璃51和硅片52(或者其他能替代 硅片的材料)焊接成功的区域,透过玻璃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激光作用 后硅片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上的金属镀膜层53全部或 者部分消散(取决于是全部熔接还是部分熔接方式),纳秒激光作为 热源使得金属镀膜层53全部或部分熔融后成功地将玻璃51和硅片 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紧密地粘接在一起。
实施例2用本发明的焊接方法焊接硅片和玻璃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镀金属膜的硅53(或者其他能替 代硅片的材料)和玻璃51焊接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使用镀膜机在硅片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 的抛光表面形成50nm厚的金属镀膜层53,金属镀膜层53厚度的控 制范围在10nm~1000nm,并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防止金属镀膜层 53受到污染和刮伤。
步骤S200:对玻璃51进行超声波清洗,将玻璃51放入无水乙 醇或丙酮溶液中清洗2~5分钟,为了保证激光作为加热源使得能量 能在两键合片之间很好地传递,必须使键合片能够紧密地接触在一 起,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溶液清洗后的玻璃51其表面能增大,呈比较强烈的亲水性。
步骤S300:将玻璃51和加金属镀膜层53的硅片52(或者其他 能替代硅片的材料)在室温下贴合在一起,如果所镀金属膜较为牢固 则在贴合的过程中对两个试样进行光学接触处理,使得两样品贴合地 更加紧密。样品受到界面处的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无需外加压力就 能在室温下紧密接触在一起,可以避免施加外压力键合后产生较大的 残余应力。金属镀膜层53处在玻璃51和硅片53(或者其他能替代 硅片的材料)的交界面处。
步骤S400:在硅52(或者其他能替代硅片的材料)和玻璃51焊 接系统中,采用线加工的方式对样品进行焊接,加工速度的可控范围 为1~10000mm/s,并且采用连线成面的加工方式作用于样品上,即 通过控制软件随意控制加工图形,采用合适的填充方式和填充间距 (采用线填充方式,可以选择S型、直线型、螺旋环绕型等方式,也 可以是几种方式的叠加;填充间距一般控制在0.001~0.1mm),使得 振镜按照设计参数在加工范围内连续走线,完成整个加工区域的焊 接。
采用激光加工方式,灵活易于操作,采用纳秒激光器,成本低廉, 易于工业化应用的推广;在半导体材料上镀金属膜层后,再使用激光 加工的方式,利用金属膜层的受热熔融效应,实现半导体材料和透明 材料的成功键合。这一技术在实现材料键合的同时,激光束灵活地加 工方式还能够根据要求在金属膜层上加工不同的形状和厚度,相对于 传统的芯片制造工艺,可以将金属膜层上的线路设计,材料的键合两 种工艺合二为一,简化加工流程,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 减轻环境污染,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
本发明方法部分熔接时,通过控制激光作用区域54的形状,获 取满足要求的未熔融的金属镀膜层53的形状,利用未熔融的金属镀 膜层53区域设计出所需的电路图等。激光作用区域54起到粘合玻璃 51和硅片52的作用,通过本方法控制加工参数使得53区域不受损 伤。
玻璃与硅片目前最多使用的焊接方式为阳极焊(300-450℃),整 体加工温度较高,残余应力较高,易在键合面上出现裂纹甚至破裂。 本发明控制的激光焊接可以实现局部高温加工,避免对非加工区域产 生破坏,硅片的正面烧蚀影响区域在1mm,玻璃正面是几乎没影响, 其稳定性、可靠性、耐疲劳性都较优秀。阳极焊的抗拉强度在10-20MPa (键合强度为6.2-9.8MPa),激光焊接的抗拉强度20-40MPa。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 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 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 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硅片上镀上至少一层的金属膜,形成金属镀膜层;
S300:将硅片镀膜面与玻璃贴合;
S400:纳秒激光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硅片厚度范围为0.5mm~4.1mm,所述步骤S300所述玻璃厚度范围为0.1mm~3.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金属镀膜层厚度为10~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金属膜可以为:铜膜、钛膜、镍膜、铝膜或合金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金属镀膜层由至少两层金属膜叠加而成时,所述金属膜为至少一种金属的金属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200:将硅片镀膜面与玻璃贴合前,将玻璃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溶液超声清洗2~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将玻璃与镀膜的硅片进行光学接触处理使得玻璃和硅片贴合紧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中纳秒激光的发射器的功率为10W~20W,波长为355nm~1064nm,脉宽范围为50ns~100ns,聚焦光斑的直接范围为10um~20um;所述步骤S400的焊接方式为线加工的方式,加工速度1~10000mm/s。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的替代材料包括多晶硅、砷化镓、磷化锢、锑化锢、碳化硅、硫化镉、镓砷硅或非晶体无定形半导体材料。
10.一种硅和玻璃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光学传导系统、振镜扫描系统、工作台、待焊接样品;激光器位于光学传导系统的一侧,振镜扫描系统位于光学传导系统的下方,工作台位于振镜扫描系统的下方,待焊接样品至于工作台上并位于振镜扫描系统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34088.XA CN109909610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34088.XA CN109909610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9610A true CN109909610A (zh) | 2019-06-21 |
Family
ID=6695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34088.XA Pending CN109909610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0961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22616A (zh) * | 2020-09-09 | 2021-01-15 | 深圳市艾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焊接方法及音圈马达 |
CN112846499A (zh) * | 2020-12-29 | 2021-05-28 |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玻璃与金属封装的超快激光焊接方法以及系统 |
CN113292233A (zh) * | 2021-06-21 | 2021-08-24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飞秒激光焊接玻璃的装置和方法 |
CN113387601A (zh) * | 2021-05-31 | 2021-09-14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高真空磁控溅射界面辅助提高玻璃焊接强度的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149140A1 (de) * | 2001-10-05 | 2003-04-17 | Bosch Gmbh Robert | Verfahren zur Verbindung einer Siliziumplatte mit einer weiteren Platte |
JP2010229412A (ja) * | 2010-04-27 | 2010-10-14 | Seiko Epson Corp | 接着シート、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体 |
CN103492107A (zh) * | 2011-04-18 | 2014-01-01 |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 用于制备金属颗粒的方法 |
US20170008223A1 (en) * | 2011-11-08 | 2017-01-12 | Picosys Incorporated | Room temperature glass-to-glass, glass-to-plastic and glass-to-ceramic/semiconductor bonding |
CN108687442A (zh) * | 2017-03-30 | 2018-10-23 | 法拉第未来公司 | 用于焊接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723595A (zh) * | 2018-04-26 | 2018-11-02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超快激光焊接装置及方法 |
-
2018
- 2018-12-14 CN CN201811534088.XA patent/CN1099096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149140A1 (de) * | 2001-10-05 | 2003-04-17 | Bosch Gmbh Robert | Verfahren zur Verbindung einer Siliziumplatte mit einer weiteren Platte |
JP2010229412A (ja) * | 2010-04-27 | 2010-10-14 | Seiko Epson Corp | 接着シート、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体 |
CN103492107A (zh) * | 2011-04-18 | 2014-01-01 |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 用于制备金属颗粒的方法 |
US20170008223A1 (en) * | 2011-11-08 | 2017-01-12 | Picosys Incorporated | Room temperature glass-to-glass, glass-to-plastic and glass-to-ceramic/semiconductor bonding |
CN108687442A (zh) * | 2017-03-30 | 2018-10-23 | 法拉第未来公司 | 用于焊接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723595A (zh) * | 2018-04-26 | 2018-11-02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种超快激光焊接装置及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22616A (zh) * | 2020-09-09 | 2021-01-15 | 深圳市艾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焊接方法及音圈马达 |
CN112846499A (zh) * | 2020-12-29 | 2021-05-28 |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玻璃与金属封装的超快激光焊接方法以及系统 |
CN113387601A (zh) * | 2021-05-31 | 2021-09-14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高真空磁控溅射界面辅助提高玻璃焊接强度的方法 |
CN113292233A (zh) * | 2021-06-21 | 2021-08-24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飞秒激光焊接玻璃的装置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09610A (zh) | 一种硅片和玻璃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 | |
CN106449439B (zh) | 一种玻璃芯片封装方法 | |
CN108581188A (zh) | 一种复合激光焊接透明脆性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3061161A1 (zh) | 一种选择性能场辅助加工系统 | |
CN108609841A (zh) | 一种适用于玻璃的焊接方法 | |
CN113732515B (zh) | 可控液流-振动耦合辅助激光铣抛加工方法与系统 | |
CN102896419A (zh) | 双激光光束复合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7494786U (zh) | 一种金属与塑料混合薄壁结构连接装置 | |
CN113227002B (zh) | 用于借助于ukp激光射束对接焊接的方法以及由单个部件接合的光学元件 | |
CN207811563U (zh) | 一种多激光束合束焊接玻璃材料的装置 | |
CN114473214A (zh) | 陶瓷表面双激光束耦合抛光方法 | |
CN107162395A (zh) | 一种双层或多层垂直封装玻璃的方法 | |
CN109604838A (zh) | 半导体激光加工装置 | |
CN109702343B (zh) | 一种对玻璃的透明度可控的激光复合焊接装置及方法 | |
CN114261100A (zh) | 一种超快激光熔接透明硬脆材料和金属的方法 | |
CN116944675A (zh) | 透明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超快激光焊接方法 | |
CN217667116U (zh) | 激光焊接装置 | |
CN111266744B (zh) | 一种基于预切割的铜-钢层合板激光高精密加工方法 | |
CN113333966B (zh) | 一种基于飞秒激光光丝效应的薄石英玻璃切割方法 | |
CN115070204A (zh) | 一种玻璃与陶瓷焊接的方法及连接器件 | |
CN117921176A (zh) | 一种基于超快激光的大厚度微晶玻璃与金属的焊接方法 | |
CN109719388B (zh) | 一种白亮焊点的加工方法以及系统 | |
CN117658430A (zh) | 一种透明材料高效率、高强度超快激光焊接方法 | |
CN107552962B (zh) | 一种蓝宝石与金属的准同步活性焊接方法 | |
Li et al. |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 of femtosecond laser welding on alumina using Taguchi techniqu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