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0471A - 游戏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游戏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90471A CN109890471A CN201780049914.9A CN201780049914A CN109890471A CN 109890471 A CN109890471 A CN 109890471A CN 201780049914 A CN201780049914 A CN 201780049914A CN 109890471 A CN109890471 A CN 1098904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or
- equipment
- shell
- equipment according
-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1—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nsors, purposes or typ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38—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limited linear or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from a neutral position, e.g. isotonic or isometric joystic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1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 A63F2300/1006—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having addi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1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 A63F2300/1043—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being characterized by 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和安装到控制器的致动器,使用户能够通过单个致动器使用多个(两个或多个)控制功能。特别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常在使用过程中隐藏在视线之外的致动器,例如,但不限于将其安装在控制器的后面。因此,希望通过触摸容易地找到致动器,并且用户可以容易地找到期望的控制功能。致动器包括多个不同或可区分的运动自由度,当致动器安装到控制器时,致动器需要特定的驱动手势、操作或动作来激活与致动器相关联的多个控制功能中的一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游戏的游玩操控的控制器;更具体但非限制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游戏主机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游戏主机可用于操作视频游戏。例如, 和分别制造的 和游戏主机。游戏主机通常包括游戏控制器,以便用户可以控制视频游戏的操作。
大多数当前游戏主机控制器通常意在由用户用双手握持并进行操作。常规的控制器通常包括硬外壳,带有多个围绕控制器安装的控件。通常,该控件包括按钮、模拟控制杆、保险杠(bumper)和扳机(trigger)。
一些已知的游戏控制器包括用于视频游戏功能的控制操作的致动器系统的形式。致动器、按钮或其它可按下的或可手动操作的装置通常用于控制离散动作,例如武器的发射或发出攻击命令。已知地,在控制器的前部和顶部提供按钮、致动器或其他控件。安装在控制器前部上的控件意在可由用户的食指进行操作;这样的按钮通常被称为扳机或保险杠。安装在控制器顶部上的控件意在可由用户的拇指进行操作;这样的控件包括左和右模拟拇指杆,其通常控制运动并且意在分别由用户的左拇指和右拇指进行操作。可能具有位于控制器顶部的右前部上的附加按钮,其通常控制附加动作并且意在由用户的右拇指进行操作。以提供位于控制器顶部的左后部上的方向键。该方向键意在由用户的左拇指进行操作,通常既可以替代性左拇指杆,也可以提供附加动作。控制器通常具有一对手柄或抓握部,以使用户能够握持控制器;通常,用户将使用每只手的中指、无名指和/或尾指来抓握相应的手柄。
由于快速扩展的游戏市场和调用相当多玩家输入的复杂游戏的发展,玩家期望能够定制他们的控制器以在各种游戏环境中获得增强的控制。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游戏控制器来改进或至少缓解一些与现有技术的控制器相关联的问题,所述游戏控制器包括在控制器的基部上的附加致动器,其允许用户使用手的中指、无名指或尾指来操作控制视频游戏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可以从致动器获得多个(两个或更多个)控制功能,特别是安装在控制器后部的致动器,该控制器在正常使用中是隐藏的。因此,期望通过触摸可以容易地找到致动器并且用户可以容易地找到期望的控制功能。在这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多个不同或可区分活动自由度的致动器,该活动自由度需要特定致动手势、操纵或动作以激活与其相关联的控制功能的运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向计算机程序提供用户输入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外壳,具有互补安装机构的第一部分;
多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被配置成启动控制功能;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其包括:
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设置在第一端附近的互补安装机构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互补安装机构的第二部分与所述互补安装机构的第一部分配合,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耦接到所述外壳,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外壳自由移动;
当安装到所述外壳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还包括多个活动自由度,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可以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相互作用。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需要特定的致动操纵以激活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相关联的多个控制功能中的每一个。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在形状上基本上是细长的,并且包括限定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细长轴。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围绕至少两个正交轴可枢转地耦接到所述外壳,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可在至少两个正交平面中旋转。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是柔性的,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在至少一个平面中是可变形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是柔性的,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在至少两个正交平面中是可变形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围绕至少一个轴可枢转地耦接到外壳,并是柔性的,以围绕另一个正交轴线变形或者位移。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包括至少两个可位移部分,每个可位移部分可以围绕至少一个轴独立地位移。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包括头部分,至少两个可独立位移的部分各自安装在所述头部分上,所述头部分安装到所述设备的外壳上。
可选地,包括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由第一可位移部分激活以启动第一控制功能;和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由第二可位移部分激活以启动第二控制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可以由第一和第二可位移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同时激活,以启动第三控制功能。
可选地,至少一个致动器可平移地安装到外壳上,以便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通过线性运动激活。
可选地,至少一个致动器可滑动地安装到外壳上,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可沿细长轴直线移动。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通常处于闭合状态的传感器,以及弹性偏置机构,该弹性偏置机构将至少一个致动器推入静止位置,以在传感器上施加动作以将传感器置于打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腔室,在所述腔室中安装有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的一部分、所述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弹性偏置机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包括用于用户手指的接合表面。
可选地,至少一个致动器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的边缘侧向延伸的一对翼部分。
可选地,第一翼部分有助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围绕细长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第二翼部分有助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围绕细长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一对传感器,每个传感器与该对翼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垂直对齐地安装。
可选地,至少一个致动器包括头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头部分。
可选地,致动器通过球窝布置安装到外壳上。
可选地,致动器通过球面轴承安装到外壳上。
可选地,致动器通过耳轴和托架布置安装到外壳上。
可选地,托架限定接收器为通道形式,支托通过沿接收器的纵向轴线以直线平移的方式插入到接收器中,接收器的纵向轴线限定致动器围绕其旋转的枢转轴线。
可选地,致动器包括限定耳轴的头部分和通过轴耦接到头部分的主体部分,所述轴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头部分。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彼此相对布置的一对传感器。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以第一方向安装的第一传感器和以第二方向安装的第二传感器,并且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器可操作以单独地激活第一和第二传感器中的每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地布置。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靠近致动器的第一边缘设置的第一传感器。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与第一传感器和致动器连通的连杆。
可选地,连杆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
可选地,致动器包括穿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的支托,并且该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托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支托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传感器。
可选地,致动器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成形为在一对大体相对的接合表面之间接收用户的手指。
可选地,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脊,用于提供一对相对的接合表面。
可选地,至少一个脊被定向成基本上平行于细长轴延伸。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所述外壳中的通道,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通道包括相对的侧壁和底壁。
可选地,所述通道相对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通道的底壁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端部止动件,用于限制致动器在至少一个平面中的移动。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向计算机程序提供用户输入的设备一起使用的致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例如游戏程序,所述设备用于对所述游戏程序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
外壳,具有致动器安装机构的第一部分;
多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被配置成启动一控制功能;以及
致动器,其包括:
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设置在第一端附近的致动器安装机构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机构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是可配合的,以使致动器的第二端能够相对于致动器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
当安装到所述外壳时,所述致动器包括多个活动自由度,使得所述致动器能够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相互作用。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需要特定的致动操纵以激活与所述致动器相关联的多个控制功能中的每一个。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在形状上基本上是细长的,并且包括限定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细长轴。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围绕至少两个正交轴可枢转地耦接到外壳,以便可在至少两个正交平面中旋转。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是柔性的,以便所述致动器在至少一个平面中是可变形的。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是柔性的,以便所述致动器在至少两个正交平面中是可变形的。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围绕至少一个轴可枢转地耦接到外壳,并是柔性的,以围绕另一个正交轴线变形或者位移。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至少两个可位移部分,每个可位移部分可以围绕至少一个轴独立地位移。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头部分,至少两个可独立位移的部分各自安装在所述头部分上,所述头部分安装到所述设备的外壳上。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平移地安装到外壳上,以便所述致动器通过线性运动激活。
可选地,至少一个致动器可滑动地安装到外壳上,使得所述致动器以大体地平行于细长轴的方向直线移动。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包括用于用户手指的接合表面。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从所述致动器的边缘侧向延伸的一对翼部分。
可选地,第一翼部分有助于所述致动器围绕所述细长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第二翼部分有助于所述致动器围绕所述细长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头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头部分。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通过球窝布置安装到所述外壳上。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通过球面轴承安装到所述外壳上。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通过耳轴和托架布置安装到所述外壳上。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限定耳轴的头部分和通过轴耦接到头部分的主体部分,所述轴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头部分。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穿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的支托,并且该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托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支托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成形为在一对大体相对的接合表面之间接收用户的手指。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脊,用于提供一对相对的接合表面。
可选地,至少一个脊被定向成基本上平行于细长轴延伸。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安装机构包括端部止动件,用于限制所述致动器在至少一个平面中的移动。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向计算机程序提供用户输入的设备,该计算机程序为例如游戏程序,所述设备用于对所述游戏程序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
外壳;
位于设备前部和顶部的多个控件;
位于设备后部的多个附加控件;以及
所述设备被成形为保持在用户的双手中,使得用户的拇指被定位成操作位于设备前部的控件,并且使得用户的食指定位成操作位于设备顶部的控件;
所述设备包括安装在该设备后部的至少一个致动器,处于可由用户的中指、无名指或小指操作的位置;
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被配置成激活所述多个附加控件中的至少两个。
可选地,该设备包括:
致动器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安装到所述外壳上;
所述多个附加控件包括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启动控制功能;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包括:
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致动器靠近所述第一端安装在外壳上;
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机构将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耦接到外壳,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端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外壳自由移动;
当安装到所述外壳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还包括多个活动自由度,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可以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相互作用。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向计算机程序提供用户输入的设备一起使用的致动器,该计算机程序为例如游戏程序,所述设备用于对游戏程序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
外壳;
位于设备前部和顶部的多个控件;
位于设备后部的多个附加控件;以及
所述设备被成形为保持在用户的双手中,使得用户的拇指被定位成操作位于设备前部的控件,并且使得用户的食指定位成操作位于设备顶部的控件;
所述设备包括安装在该设备后部的至少一个致动器,处于可由用户的中指、无名指或小指操作的位置;
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配置成激活多个附加控件中的至少两个。
可选地,致动器包括:
致动器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致动器安装到所述外壳上;以及
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致动器靠近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机构被配置成将所述致动器耦接到所述外壳,使得所述致动器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致动器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外壳自由移动;
当安装到所述外壳时,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多个活动自由度,使得所述致动器可以与所述多个控件中的每一个相互作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设备是游戏控制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附图所示及以下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而更清楚。
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设想并意在单独或以其任意组合形式采取所述的前述段落、权利要求书和/或下面的说明书及附图中的各方面、实施例、实例、特征及可替代性实施例。例如,结合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描述可应用至除特征不兼容之外的所有实施例。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游戏主机控制器的前部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游戏主机控制器的俯视图;
图3是显示用户双手的图1所述游戏控制器的背面板下方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
图4B是图4A的致动器机构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
图6A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平面图;
图6B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
图6C是根据图6B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示意图;
图6D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平面图;
图6E是图6D的致动器机构安装到游戏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6F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致动器机构安装到游戏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6G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致动器机构安装到游戏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6H是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致动器机构安装到游戏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7A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平面图;
图7B是图7A的致动器机构的部分透视图;
图8A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
图8B是图8A的致动器机构安装到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8C是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
图8D是图8C的致动器机构的部分端视图;
图9A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
图9B是能够接收图10的图9A的致动器机构的控制器的部分透视图;
图10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
图11A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到图3的游戏控制器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以及
图11B是图11A的致动器机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了计算机输入设备、游戏控制器和致动器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可以实施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方式的示例,并且不代表可以实施本发明的所有方式的详尽列表。实际上,应当理解,本文所描述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游戏控制器和致动器可以以各种形式和替代性形式来实施。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一些特征可以被扩大或最小化以显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众所周知的部件、材料或方法不一定非常详细地描述,以避免使本公开含糊。本文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并且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应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参照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10。控制器10包括游戏控件的布置,所述游戏控件安装在控制器10的前部和顶部。控制器10包括安装在控制器10前部的左模拟拇指杆2和右模拟拇指杆3。左模拟拇指杆2和右模拟拇指杆3通常控制运动动作,并且分别意在由用户的左拇指和右拇指进行操作。控制器10包括位于控制器10的前部的右前部上的四个按钮4,其通常控制附加的游戏中的动作并且意在由用户的右手拇指进行操作。控制器10包括位于控制器10的前部的左后部分的方向键5。方向键5意在由用户的左拇指进行操作,并且通常用作左拇指杆2的替代物或者用于提供附加动作。控制器10还包括位于控制器10顶部的左扳机体6、右扳机体7、左保险杠8和右保险杠9。左扳机体6和右扳机体7通常由用户的中指或食指进行操作。左保险杆8和右保险杆9也可以由用户的中指或食指进行操作。应当理解,关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游戏控件的布置是可选的,并且可以在体现本发明的其他游戏控制器中变化,其可以应用于如下所述的各种致动器。
图2给出了图1的控制器10的俯视图。可以看出,左扳机体6安装在左保险杠8的下方,右扳机体7安装在右保险杠9的下方。
用户可以通过从右拇指杆3上移开他们的右拇指并且将他们的右拇指放在四个按钮4中的一个或多个上,操作控制器前面的四个按钮4。该操作花费时间,并且在一些游戏中可能造成失控。这在需要精度的应用中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例如,战斗游戏,右拇指杆3用于瞄准武器的十字准线或其他标线。类似的问题可能出现在方向键5提供附加动作并且用户被要求将他们的左拇指从左拇指杆2上移开以便操作方向键5的游戏中。
鉴于以上所述,需要一种改进的控制器,无需用户将其拇指从左、右拇指杆2、3移开以操作由四个按钮4和/或方向键5控制的附加动作。
游戏控制器10的背面如图3中所示。控制器10包括第一手柄HR和第二手柄HL。第一手柄HR和第二手柄HL设置在中央主体部分14的相对横向侧上。第一手柄HR旨在被抓握在用户12的右手R中。第二手柄HL旨在被抓握在用户12的左手L中。用户12用右手R的中指、无名指和尾指中的一根或多根包住第一手柄HR。用户用左手L的中指、无名指和尾指中的一根或多根包住第二手柄HL。
控制器10包括以摆杆11A、11B、11C、11D形式的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在所示实施例中,控制器10包括四个致动器:安装在控制器10的背部的第一摆杆11A、第二摆杆11B、第三摆杆11C和第四摆杆11D。摆杆11A、11B、11C、11D分别单独或分开地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并且在所示实施例中,四个致动器中的任意一个可从控制器10移除或省略。如图3中所示,摆杆11A、11B、11C、11D定位为由用户12的中指、无名指或尾指操作。
在所示实施例中,四个致动器的每一个基本沿纵向方向延伸。纵向方向从控制器10的顶部延伸到控制器10的底部,其中右扳机6和左扳机7被安装到控制器10的顶部。
用户可通过接合其外表面移动或按压摆杆11A、11B、11C、11D中的任一个;这种移动使得所致动的摆杆11A、11B、11C、11D激活至少一个开关机构。
现在参照图4A和4B,示出了与图1至3的控制器一起使用的摆杆或致动器11。致动器11包括主体20、头部16以及将头部连接到主体20的以轴18形式的中间部分。主体20、头部16和轴18可以整体形成为一体元件。头部16形成球形轴承的一部分,控制器主体包括插口形式的接收器,用于接收头部16的至少一部分。在所示实施例中,头部16采用球体或球形的形式。
致动器11通过头部16安装到控制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致动器11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自由移动。致动器11布置成在控制器的背面板的外表面上延伸。
控制器包括第一开关机构22A和第二开关机构22B以及第三开关机构22C。第三开关机构22C与致动器11的主体20垂直对齐地安装。第三开关机构22C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控制器主体的内部。第一开关机构22A和第二开关机构22B安装在致动器11的主体20的相对侧上。
第一开关机构22A和第二开关机构22B相对于第三开关机构22C正交安装。
致动器11可以如方向箭头D1所示(当从下方观察时)沿顺时针方向绕第一轴线A1枢转或旋转,以激活第一开关22A。致动器11可以如箭头D2所示沿逆时针方向绕第一轴线A1枢转或旋转,以激活第一开关22B。致动器11可以绕第二轴线A1枢转或旋转,以激活第三开关22C。
以这种方式,致动器11可以控制三个单独的输入功能或动作。激活第一开关22A和第二开关22B中的每一个所需的致动力可以与激活第三开关22C所需的致动力不同。
致动器11布置成使得当处于空档或静止位置时,主体20的内表面与第三开关机构22C紧密接近(可选地,与第三开关机构22C接触)。
可选地,致动器11包括从其第一内表面延伸的第一突起或凸台(未示出)。第一凸台布置成当致动器11靠近致动器11的第二端被按压下时与开关机构接合。
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替代的实施例。在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100”以分别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二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4B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5的实施例中,致动器111包括插口136。控制器主体114包括安装在轴118上的球部138。球部138与插口136形成球形轴承。致动器111可以布置成可拆卸地安装到控制器。
致动器111包括主体120,主体120包括翼部130、132。翼部130,132沿着主体120的侧边缘延伸,并且布置成沿着主体120的每个侧边缘设置有脊部。这可以便于用户如方向箭头D3、D4所示从一侧到另一侧移动致动器。以这种方式,主体120成形为在一对基本上相对的接合表面之间接收用户的手指。翼部130、132还可有助于引导用户朝向最佳位置以接合主体120,以使主体120在由方向箭头D6指示的方向上朝向与致动器111垂直对齐设置的开关机构(未示出)移位。
在替代的实施例中,主体120可包括沿主体120的一部分延伸的中心设置的脊部,以便提供一对相对的接合表面,其可由用户接合,以便于沿方向箭头D3、D4所指示的方向移动。
现在参照图6A和6B,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200”,但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5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6A的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机械连杆240A、240B,以将致动器111耦接至设置在主体220的相对侧上的相应一个开关机构244(为了说明的目的仅示出一个)。连杆240A允许开关244与主体220的侧边缘横向间隔开。
每个机械连杆240A、240B包括一对腿部,这对腿部布置成基本上呈“V”形。第一腿部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腿部的第一端,以便限定一顶点。第一腿部可枢转地或旋转地耦接至控制器,例如但不限于耦接至控制器的后面板914,或者耦接至其外部或内部表面,或者耦接至控制器主体内部的底盘构件或印刷电路板上。枢转点244设置在远离由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交叉点所限定的顶点的位置。可选地,枢转点244设置成靠近第一腿部的第二端,远离第一腿部的第一端。机械连杆240A、240B布置成使得第二腿部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一开关机构222A和第二开关机构222B中的相应一个的接触点接合。
机械连杆240A、240B可包括弹性偏置机构,例如弹簧。偏置机构将连杆偏置到第一静止位置。机械连杆240A、240B可通过致动器211的主体220的移动而绕枢转点244旋转,以便致动相应的开关机构222A、222B。
图6B和6C示出了致动器211安装在通道231内的实施例,一对开关机构222A、222B安装在通道231的相对侧上的控制器主体214的内部。控制器包括如图6A所示的连杆,用于将致动器211耦接至每个开关机构222A、222B。连杆242的一部分突出穿过通道231的侧壁233、237。以这种方式,致动器211的横向移动可以激活一对开关机构222A、222B中的任意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致动器可包括从其每侧横向延伸的突出部或突起。突起可以与连杆240A、240B中的一个接合,或者可以直接作用在一对开关机构222A、222B中的相应一个上。可选地,致动器211可包括脊部或其他突出部299,其具有一对相对的接合表面297、298,供用户接合,以便于致动器211在通道231内的横向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一对开关机构222A、222B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可以延伸穿过相应一个侧壁233、237中的孔。致动器211的每个侧边缘可以与一对开关机构222A、222B中的相应一个接合。
现在参照图6D和6E,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900”以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五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6C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6D和6E的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机械连杆940A、940B,以将致动器911耦接至设置在主体920的相对侧上的相应一个开关机构922A、922B。连杆940A、940B允许开关922A、922B与主体920的侧边缘横向间隔开。连杆940A、940B允许开关922A、922B与致动器911的主体920垂直间隔开。开关922A、922B设置在控制器主体914的内部917中。控制器的后面板914包括一对开口或孔919A、919B。
第一连杆940A的一部分943从控制器的内部917延伸并穿过开口919B,以便部分地设置在致动器911的主体920的第一侧旁边。
第二连杆940B的一部分943从控制器的内部917延伸并穿过开口919A,以便部分地设置在致动器911的主体92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旁边。
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关机构922A、922B安装到设置在控制器内的印刷电路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机构922A、922B可以安装到控制器主体内的底盘构件或后面板914的内表面。
现在参照图6F,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六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1000”以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六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6E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控制器的后面板1014包括开口或孔1019。
致动器211包括从其内表面延伸的支托或肋部1029。支托1029可以与致动器1011一体形成。
支托1029从致动器1011的内表面延伸并穿过开口1019进入控制器的内部。
控制器包括一对开关机构1022A、1022B,其安装到支撑构件1025,其中接触点彼此相对。支托1029布置成部分地设置在开关机构1022A、1022B的接触点之间。致动器911第一方向上的横向移动使支托1029的第一侧壁与第一开关机构1022A接触。致动器911第二方向上的横向移动使支托1029的第二侧壁与第二开关机构1022B接触。
以这种方式,致动器1011可以激活第一开关机构1022A或第二开关机构1022B中的任意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开关机构(图6E中未示出)可以与致动器1011的主体1020垂直对齐地安装到支撑构件1025。第三开关机构可以相对于第一开关机构1022A和第二开关机构1022B垂直地布置,使得主体1020朝向支撑构件1025的移动使主体1020或支托1029与第三开关机构的接触点接触,以便激活第三开关机构。
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关机构1022A、1022B安装到支撑构件1025,支撑构件1025可以是设置在控制器内的印刷电路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构件可以是控制器主体内的底盘构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开关机构1022A、1022B可以安装到后面板1014的内表面。
现在参照图6G,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七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300”以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七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6F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图6G的实施例包括球形轴承或接头,其具有位移限制器或端部止动件352,用于限制致动器311的自由端远离控制器后面板314的旋转运动(如方向箭头D7所示),同时仍然允许朝向控制器后面板314的足够程度的旋转(如方向箭头D6所示),以使致动器311能够激活与其垂直对齐的开关机构322C。球部350被截短以便提供接合表面356。端部止动件352包括表面354,球部350的接合表面356在运动范围的末端与该表面354接触;球部350安装在插口35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354或表面356或其两者可以成形为允许致动器311围绕轴线A3进行一定范围的旋转运动,轴线A3沿着致动器的细长轴线延伸,也就是说在旋转安装的端部E1和自由端E2之间延伸。
现在参照图6H,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十三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1100”以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十三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6G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图6H的实施例包括球形轴承或接头,其具有替代的位移限制器或端部止动件1152,用于限制致动器1111的自由端E2远离控制器后面板1114的旋转运动,也就是说围绕轴线A2的旋转运动(如方向箭头D7所示),同时仍然允许朝向控制器后面板1114的足够程度的旋转(如方向箭头D6所示),以使致动器1111能够激活与其垂直对齐的开关机构1122C。球部1150安装在插口1151内,插口1151设置在底座1153中。球部1150安装到主体1120上或安装到致动器1111的轴上。主体1120或轴穿过插口1151中的开口1189。端部止动件1151设置成靠近插口1151的开口1189,并且可以与插口1151一体形成。端部止动件1152由插口的延伸部分提供,该延伸部分沿致动器1111的主体1120(或轴)的长度局部向下延伸。端部止动件1152包括表面354,致动器1111的相邻表面接触到该表面354,以限定运动范围的终点。
端部止动件1152可以配置为在方向D7上提供期望的运动范围,如图所示,主体1120基本上与控制器后面板1114平行,端部止动件1152可以防止远离控制器后面板1114的移动超出如图6H所示平行位置。
应当理解,端部止动件1152可以设置成限制围绕如图4A所示的任一其他轴线A1、A2的运动范围。可以提供另外一个以上的端部止挡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端部止动件可以限制围绕两个或更多个轴线的运动范围。还应当理解,端部止动件可以配置成将致动器的运动限制在期望的平面或一个或多个预定或不同的平面中。例如但不限于,开口1189可以采用十字形的形式,使得能够在两个平面中移动并且可选地围绕轴线A3旋转。
现在参照图7A至图8B,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400”、“500”以分别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6H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图7A和7B的实施例包括致动器411,致动器411具有耦接至轴418的主体420,轴418又耦接至头部464。头部464平移地安装在由控制器主体414的一部分提供的导管或腔室462中。头部464和腔室462形成活塞/气缸状布置。呈螺旋弹簧形式的弹性偏置机构461安装在轴418上,位于头部464和腔室462的第一端壁之间。轴418穿过第一端壁中的孔或开口。开关机构460安装到腔室462的第二端壁。第二端壁与第一端壁相对。开关机构460电耦接W到处理器(未示出)。
开关机构460可以是触点常闭的类型。弹性偏置机构461将致动器的头部偏置到开关上,以便打开触点。因此,当用户沿方向箭头D13指示的方向移动致动器411时,触点闭合,以便在控制器上初始化控制功能。
致动器可包括凸缘或唇缘466。凸缘466从致动器411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可选地,凸缘466设置成靠近致动器411的自由端。致动器411的自由端与致动器的安装端相对,头部464设置在该安装端上。可选地,凸缘466可以具有弯曲表面,弯曲表面可以面向头部464,以使当致动器411安装到控制器时,其面向开关机构460。
凸缘466便于用户沿方向箭头D13所示的方向拉动致动器411远离开关机构460。
在其他实施例中,致动器411可以与开关机构460一起使用,其中触点通常是打开的。开关机构460可以安装在腔室462的第一端壁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机构460和弹性偏置机构461可以布置成使得用户沿与方向箭头D13指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或推动致动器,也就是说朝向腔室的第二端壁移动或推动致动器462。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弹性偏置机构461可以设置在头部464和腔室462的第二端壁之间。
致动器411可用于激活附加开关机构(未示出),附加开关机构可设置成与致动器411的主体垂直对齐。用户可以通过按压主体420的外表面来激活附加开关机构。致动器411可以是柔性的,以便可变形或可枢转地耦接,使得致动器能够与附加开关机构相互作用。可以采用弹性偏置来将致动器返回到静止位置,这可以是致动器材料所固有的,或者可以由单独的装置提供。以这种方式,致动器411可用于激活一对开关机构。
图8A和8B的实施例包括具有主体520的致动器511。主体520可拆卸地连接到底座573。主体520包括接收器572,用于接收底座573的一部分570。底座573包括轴568,轴568的第一端连耦接至接收器570;头部564耦接至轴568的相对端。
头部564平移地安装在设置在控制器的后面板上的导管或腔室中,其布置类似于图7A中所示的布置。
主体520包括一对翼部或肢部520A、520B。第一翼部520A从主体520的第一侧边缘横向延伸。第二翼部520B从主体520的第二相对侧边缘横向延伸。第一翼部520A和第二翼部520B靠近主体520的第一自由端设置。自由端与主体520的第二安装端相对。接收器572设置成靠近主体520的第二端。
致动器511可包括凸缘或唇缘566。凸缘566从致动器511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可选地,凸缘566设置成靠近致动器511的自由端。可选地,凸缘566可以具有弯曲表面,弯曲表面可以面向接收器570,以使当致动器511安装到控制器时,其面向开关机构(未示出)。
凸缘566便于用户沿方向箭头D13所示的方向拉动致动器511远离开关机构。
头部564包括弓形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头部546包括椭圆形或卵状形。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替代的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圆形或体育场形状。(体育场形状是由矩形构成的二维几何形状,在一对相对侧具有半圆形。或称为迪斯科矩形(discorectangle)或长圆形。)
头部的弯曲或弓形形状有利于头部564的枢转或旋转运动,并因此有利于主体520围绕轴线A3枢转,轴线A3基本平行于轴568延伸。也就是说,主体520可以围绕在主体520的安装端和自由端之间延伸的轴线枢转。
当相应的翼部520A、520B被压向控制器后面板时,第一翼部520A和第二翼部520B通过提供用于使主体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杆来促进这种旋转(如图8B中的方向箭头D8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点或枢转点551可以设置在主体520和控制器后面板514之间。支点551可以安装到致动器11的内表面,或者可选地安装到控制器后面板514的外表面。
可选地,主体520可以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触觉特征,以使用户能够定位翼部520A、520B。例如但不限于,当从外部视点按顺序观察时,主体520可以是凸形的,而翼部可以具有平面形状。翼部520A、520B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起或凹陷。翼部520A、520B可包括高摩擦涂层或模制(过度模制)。
现在参照图8C和8D,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十四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1200”以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十四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8B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图8C和8D的实施例包括具有主体1220的致动器1211。主体1220可拆卸地连接到轴1268。主体1220包括接收器1272,用于接收轴1268的至少一部分。轴1268包括位于其一端的头部1264。
主体1220包括一对翼部或肢部1220A、1220B。第一翼部1220A从主体1220的第一侧边缘横向延伸。第二翼部1220B从主体1220的第二相对侧边缘横向延伸。第一翼部1220A和第二翼部1220B靠近主体1220的第一自由端设置。自由端与主体1220的第二安装端相对。接收器1272设置成靠近主体1220的第二端。
接收器可以采用开口、孔口或通道的形式,在致动器1111的主体1220内限定一孔。接收器1272可包括键锁装置1288,以使主体1220能够锁定在轴1268上。通过这种方式,主体1220不会无意地从轴1268上脱离。键锁装置可包括限定在主体1220中的键槽,用于接收头部1272形式的配对部件。头部1272的形状与键槽互补,并且需要头部1272和键槽正确地对准,以便使主体与轴1268耦接或者使主体1220与轴1268分离。
为了将主体1220锁定或固定到轴1268上,轴必须完全插入主体1220中,主体1220可以固定到轴1268上,使主体1220相对于轴1268旋转,虚线或假想线表示头部1272和轴1268在主体1220内的锁定位置。然后改变头部1272相对于键槽的取向,使得轴1268不能被取出,直到主体1220再次相对于轴1268旋转,使得头部1272再次与键槽正确对准。
应当理解,主体1220可以相对于轴1268围绕轴线A3旋转,以使得翼部能够旋转以接合与其垂直对齐设置的开关机构。通过这种方式,主体1220可旋转地安装在轴1268上。
现在参照图9A至10,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600”、“700”以分别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8D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摆杆或致动器611包括圆柱形式的头部665、轴668,头部665在摆杆或致动器611的第一端处,轴668在第一端处枢轴连接到头部665并在第二相对端处安装到致动器611的主体620。头部665形成一耳轴,使致动器611能够安装在控制器上,并且该头部665作为枢轴点或支点,致动器611可围绕该支点旋转。
致动器611的轴668和主体620可在第一平面中绕第一轴A1旋转,如方向箭头D10所示。轴A1与头部655第二、圆柱轴A2正交。在替代实施例中,轴668和/或主体620可以是有弹性的,以便在第一平面中可变形。
如箭头D9所示,致动器611的头部665、轴668和主体620可在第二平面上围绕圆柱轴A2旋转。该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正交。
控制器包括具有后面板614的主体。后面板614包括第一槽或通道674A和第二槽或通道674B。第一通道674A通过限定第一端壁675A和第二端壁675B的竖立件与第二通道674B隔开。第一端壁675A封闭第一通道674A的端。第二端壁675B封闭第二通道674B的端。
可选地,第一通道674A相对于第二通道674B隔开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盖板或舱口。舱口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主体614。舱口可以包括第一通道674A和第二通道674B。
第一通道674A和第二通道674B被布置为形状与致动器611的头部665互补。第一和第二通道674A、674B可被配置为限定一圆孔,该圆孔具有纵向切口676-部分圆柱体,该纵向切口采用狭槽的形式。
第一和第二通道674A、674B提供接收相应的致动器61l的头部665的托架或接收器。第一和第二通道674A、674B被布置为使得致动器611不能通过纵向切口被抽出。第一和第二通道674A、674B围绕头部665的圆周延伸超过50%。
纵向切口676的宽度尺寸小于头部665的最大宽度尺寸或直径。
致动器611的轴668延伸穿过第一和第二通道674A、674B中的纵向切口676。
如方向箭头D17所示,通过插入穿过第一或第二通道674A、674B的开口端,相应的致动器611的头部665被插入到第一或第二通道674A、674B中。
第一和第二通道674A、674B的尺寸与设置在致动器611中的头部655紧密配合。主体61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磁体(未示出),例如(但不限于)永磁体,磁体可位于与第一和第二通道674A、674B中的致动器611垂直对齐的位置。致动器611可以包括铁或磁性材料。
磁体朝主体614拉动或吸引致动器611。
在致动器611的主要部分620与主体614滑动接触中,磁体可以保持住致动器611的主要部分620。
这样,磁体阻止致动器611旋转离开主体614的外表面,同时允许致动器611的主要部分620相对于头部665旋转。
在替代实施例中,致动器可以包括以从轴668或头部665的外表面延伸的端部止动件,该端部止动件是以脊或凸起部的形式,端部止动件可以配置为限制致动器611在远离主体614的外表面的方向上的运动角度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弹性偏置机构来将致动器偏置到静止位置。致动器611在该静止位置与开关机构(未示出)相接触,该开关机构被设置为与致动器611的主体620垂直对齐。然而,该偏置力不足以克服开关机构的致动力。用户需要通过朝着后面板614按压主体620来施加足够大小的力,以致动开关机构。按压力可使致动器围绕轴A2进行旋转运动,或使致动器611变形或弯曲。
可使用致动器611来激活位于主体620的相对侧的开关机构(未示出)。致动器可以被旋转以类似于图4A到6F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式来致动开关机构。
图10示出了一替代实施例,其中,主体620和轴668绕第三轴A3旋转地安装,以便在第三平面中旋转。第三轴A3与第一和第二轴A1、A2正交。第三平面与第一和第二平面正交。
致动器711包括圆柱形式的头部765、轴768,头部765在摆杆或致动器711的第一端处,轴668在第一端处枢轴连接到头部665并在第二相对端处安装到致动器611的主体720。头部765形成一耳轴,使致动器711能够安装在控制器上,并且该头部665作为枢轴点或支点,致动器711可围绕该支点旋转。
头部765可以安装在控制器上的托架或接收器中,如图9B中所示和描述。
图10的致动器711可以围绕轴A3旋转,如方向箭头Dl1所示,以类似于图8A和8B实施例中描述的方式致动开关机构(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711可以包括从其相对侧边缘横向延伸的翼部。
现在参照图11A和11B,示出了本公开的替代实施例。在所示的第十二实施例中,尽管添加了前缀“800”以指示这些特征属于第七实施例,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类似的数字用于表示类似的部件。替代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共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10中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图11A和11B示出了致动器811,致动器811包括用于将致动器811安装到控制器的头部867。致动器811包括通过中间部分871耦接到头部867的一对尾部821A、821B。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尾部821A、821B与中间部分871和头部867整体形成。第一尾部部分821A与第二尾部部分821B通过切口分离,该切口采用狭槽869的形式。该第一和第二尾部部分具有弹性并且被弹性地偏置以返回到静止位置。这种弹性偏置可以由单独的偏置机构提供,也可以是在形成致动器的材料中固有的,也就是说,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固有回弹或弹性。
尾部部分821A、821B中的每一个可以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分别致动一对开关机构SW1、SW2中的一个。第一开关机构SW1设置为与第一尾部部分821A垂直对齐。第二开关机构SW2设置为与第二尾部部分821B垂直对齐。第一和第二开关机构SW1、SW2安装到控制器上或控制器的内部。
以这种方式,可以利用致动器811通过第一尾部分821A的移动来激活第一控制功能,而致动器811可以通过第二尾部部分821A的移动来激活第二控制功能。控制器可以使用在硬件或软件中实现的逻辑来确定第一和第二尾部部分821A、821B已被移动以激活两个开关机构SW1、SW2来控制第三控制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和安装到控制器的致动器,使用户能够通过单个致动器使用多个(两个或多个)控制功能。特别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常在使用过程中隐藏在视线之外的致动器,例如,但不限于将其安装在控制器的后面。因此,希望通过触摸容易地找到致动器,并且用户可以容易地找到期望的控制功能。致动器包括多个不同或可区分的运动自由度,当致动器安装到控制器时,致动器需要特定的驱动手势、操作或动作来激活与致动器相关联的多个控制功能中的一个。
该致动器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致动器可通过靠近第一端的安装机构安装到该控制器。致动器的第二端能相对于第一端和相对于控制器自由移动。
致动器的形状可以是大体上细长的,也就是说,它的长比它的宽更长。致动器的长度是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被限定,宽度是在致动器的侧面边缘之间被横向限定。这样,用户可以同时将两只或多只手指放在致动器上。
该致动器可以通过围绕至少两个正交轴进行枢转或旋转运动来致动,或围绕至少第一轴进行枢转或旋转运动并围绕另一正交轴弯曲、变形或其他位移来致动。
该致动器可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可移动部分,每个部分可通过围绕一轴进行枢转或旋转运动、弯曲、变形或其他位移来移动。
该致动器可通过下列方式被致动:致动器沿细长轴直线运动(该细长轴延伸至致动器的第一固定端与该致动器的第二相对端之间),或通过围绕与该细长轴正交的另一轴进行枢转或旋转运动、弯曲、变形或的其他位移来致动。
在上述的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被枢转地安装到控制器,该致动器包括用于在接收器中接收的支托,该接收器可以是管道或通道的形式,通过将支托沿接收器的纵轴进行直线平移来插入接收器,该接收器的纵轴限定了致动器旋转的枢轴。
控制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设备耦接到游戏控制台或计算机。
致动器可以不借助工具耦接到控制器以及从控制器中解除耦接。
应当理解,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种改变。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参照与家用视频游戏主机或其他个人计算机一起使用的手持游戏控制器描述了致动器机构,但是在替代性实施例中,致动器机构可与其他手持式电子设备一起使用,或者例如但不限于便携式手持游戏主机(包括主机、屏幕、扬声器和控制器的单个单元)、移动电话、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平板计算机(phablet computer)。致动器机构可集成在这种便携式装置内,或者可形成附件设备的一部分,例如但不限于布置为容纳用于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便携式输入装置的外壳或盒子或其他可移除的护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可以是弹性的,以便能够变形,该致动器可以通过弯曲而不是通过枢轴运动来移动。这种变形可以是在多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进行,使得致动器可以在两个或多个正交平面上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致动器可以是枢转地耦接以在至少一个平面(例如但不限于两个平面,可选地这两个平面彼此正交)内进行旋转运动,并且可以在第三平面中变形,可选地,该第三平面可与该两个平面中的一个或两个平面正交。该致动器可被偏置以返回到初始位置或静止位置,该致动器可选地具有固有的弹性偏置能力。
应当理解,可以使用致动器的弹性移动来代替致动器的枢轴耦接或旋转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摆杆可包括在其内表面上的凹槽或切口,所述凹槽或切口被设置为分别接收第三或第四摆杆的翼部。
应当理解,本文所用的诸如“顶部”、“底部”、“前面”、“背面”、“端部”、“侧”、“内部的”、“外部的”、“上部的”和“下部的”的方向参照并不将相应的特征限制为这种定向,而仅用于将这些特征彼此区分出来。
Claims (67)
1.一种用于向计算机程序提供用户输入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外壳,具有互补安装机构的第一部分;
多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被配置成启动一控制功能;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其包括:
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附近的互补安装机构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互补安装机构的第二部分与所述互补安装机构的第一部分配合,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耦接到所述外壳,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外壳自由移动;
当安装到所述外壳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还包括多个活动自由度,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可以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相互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需要特定的致动操纵以激活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相关联的多个控制功能中的每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在形状上基本上是细长的,并且包括限定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细长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围绕至少两个正交轴可枢转地耦接到所述外壳,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可在至少两个正交平面中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是柔性的,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在至少一个平面中是可变形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是柔性的,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在至少两个正交平面中是可变形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围绕至少一个轴可枢转地耦接到外壳,并是柔性的,以围绕另一个正交轴线变形或者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包括至少两个可位移部分,每个可位移部分可以围绕至少一个轴独立地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包括头部分,至少两个可独立位移的部分各自安装在所述头部分上,所述头部分安装到所述设备的外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由第一可位移部分激活以启动第一控制功能;和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由第二可位移部分激活以启动第二控制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可以由第一可位移部分和第二可位移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同时激活,以启动第三控制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器可平移地安装到外壳上,以便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通过线性运动激活。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器可滑动地安装到外壳上,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可沿细长轴直线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通常处于闭合状态的传感器,以及弹性偏置机构,该弹性偏置机构将至少一个致动器推入静止位置,以在传感器上施加动作以将传感器置于打开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腔室,在所述腔室中安装有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的一部分、所述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弹性偏置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包括用于用户手指的接合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器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的边缘侧向延伸的一对翼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翼部分有助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围绕细长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第二翼部分有助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围绕细长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一对传感器,每个传感器与该对翼部分中的相应一个垂直对齐地安装。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器包括头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头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致动器通过球窝布置安装到外壳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致动器通过球面轴承安装到外壳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致动器通过耳轴和托架布置安装到外壳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托架限定接收器为通道形式,支托通过沿接收器的纵向轴线以直线平移的方式插入到接收器中,接收器的纵向轴线限定致动器围绕其旋转的枢转轴线。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致动器包括限定耳轴的头部分,和通过轴耦接到头部分的主体部分,所述轴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头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彼此相对布置的一对传感器。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包括以第一方向安装的第一传感器和以第二方向安装的第二传感器,并且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器可操作以单独地激活第一和第二传感器中的每一个。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地布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包括靠近致动器的第一边缘设置的第一传感器。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包括与第一传感器和致动器连通的连杆。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连杆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致动器包括穿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的支托,并且所述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托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支托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传感器。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致动器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成形为在一对大体相对的接合表面之间接收用户的手指。
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脊,用于提供一对相对的接合表面。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至少一个脊被定向成基本上平行于细长轴延伸。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所述外壳中的通道,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通道包括相对的侧壁和底壁。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道相对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道的底壁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
39.一种用于与向计算机程序提供用户输入的设备一起使用的致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为例如游戏程序,所述设备用于对所述游戏程序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
外壳,具有致动器安装机构的第一部分;
多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被配置成启动一控制功能;以及
致动器,其包括:
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附近的致动器安装机构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机构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是可配合的,以使致动器的第二端能够相对于致动器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
当安装到所述外壳时,所述致动器包括多个活动自由度,使得所述致动器能够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相互作用。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需要特定的致动操纵以激活与所述致动器相关联的多个控制功能中的每一个。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在形状上基本上是细长的,并且包括限定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细长轴。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围绕至少两个正交轴可枢转地耦接到所述外壳,以便在至少两个正交平面中旋转。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是柔性的,以便所述致动器在至少一个平面中是可变形的。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是柔性的,以便所述致动器在至少两个正交平面中是可变形的。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围绕至少一个轴可枢转地耦接到外壳,并是柔性的,以围绕另一个正交轴线变形或者位移。
4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至少两个可位移部分,每个可位移部分可以围绕至少一个轴独立地位移。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头部分,至少两个可独立位移的部分各自安装在所述头部分上,所述头部分安装到所述设备的外壳上。
48.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可平移地安装到外壳上,以便所述致动器通过直线运动激活。
49.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至少一个致动器可滑动地安装到外壳上,使得所述致动器以大体地平行于细长轴的方向直线移动。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凸缘,所述凸缘包括用于用户手指的接合表面。
51.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从所述致动器的边缘侧向延伸的一对翼部分。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第一翼部分有助于所述致动器围绕所述细长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第二翼部分有助于所述致动器围绕所述细长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5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头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头部分。
5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通过球窝布置安装到所述外壳上。
5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通过球面轴承安装到所述外壳上。
5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通过耳轴和托架布置安装到所述外壳上。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限定耳轴的头部分,和通过轴耦接到头部分的主体部分,所述轴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头部分。
58.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穿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的支托,并且该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托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支托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传感器。
59.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成形为在一对大体相对的接合表面之间接收用户的手指。
60.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脊,用于提供一对相对的接合表面。
6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至少一个脊被定向成基本上平行于细长轴延伸。
62.一种用于向计算机程序提供用户输入的设备,所述计算机程序为例如游戏程序,所述设备用于对所述游戏程序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
外壳;
位于设备前部和顶部的多个控件;
位于设备后部的多个附加控件;以及
所述设备被成形为保持在用户的双手中,使得用户的拇指被定位成操作位于设备前部的控件,并且使得用户的食指定位成操作位于设备顶部的控件;
所述设备包括安装在该设备后部的至少一个致动器,处于可由用户的中指、无名指或小指操作的位置;
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被配置成激活所述多个附加控件中的至少两个。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设备,包括:
致动器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安装到所述外壳上;
所述多个附加控件包括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启动一控制功能;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包括:
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致动器靠近述第一端安装在外壳上;
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机构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耦接到所述外壳,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端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外壳自由移动;
当安装到所述外壳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还包括多个活动自由度,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可以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相互作用。
64.一种用于与向计算机程序提供用户输入的设备一起使用的致动器,该计算机程序为例如游戏程序,所述设备用于对游戏程序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
外壳;
位于设备前部和顶部的多个控件;
位于设备后部的多个附加控件;以及
所述设备被成形为保持在用户的双手中,使得用户的拇指被定位成操作位于设备前部的控件,并且使得用户的食指定位成操作位于设备顶部的控件;
所述设备包括安装在该设备后部的至少一个致动器,处于可由用户的中指、无名指或小指操作的位置;
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配置成激活多个附加控件中的至少两个。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致动器,包括:
致动器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致动器安装到所述外壳上;以及
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致动器靠近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机构被配置成将所述致动器耦接到所述外壳,使得所述致动器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致动器的第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外壳自由移动;
当安装到所述外壳时,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多个活动自由度,使得所述致动器可以与所述多个控件中的每一个相互作用。
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包括端部止动件,用于限制所述致动器在至少一个平面中的移动。
67.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机构包括端部止动件,用于限制所述致动器在至少一个平面中的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349859P | 2016-06-14 | 2016-06-14 | |
PCT/GB2017/051757 WO2017216571A1 (en) | 2016-06-14 | 2017-06-15 | Games controll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90471A true CN109890471A (zh) | 2019-06-14 |
Family
ID=5938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9914.9A Pending CN109890471A (zh) | 2016-06-14 | 2017-06-15 | 游戏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50490B2 (zh) |
EP (1) | EP3468680A1 (zh) |
CN (1) | CN109890471A (zh) |
GB (1) | GB2566869A (zh) |
WO (1) | WO20172165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94375B2 (en) | 2017-01-25 | 2025-01-14 | Kieran S. Lyden | Game controller |
GB2567634B (en) * | 2017-10-17 | 2021-08-25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 Input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11559742B2 (en) * | 2019-05-23 | 2023-01-24 | Nintendo Co., Ltd. | Computer-readable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having game program stored therein, game system, game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game apparatus |
CN112206506A (zh) * | 2019-07-11 | 2021-01-12 | 深圳市百思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扳机键及游戏手柄 |
CN115337629A (zh) | 2021-05-14 | 2022-11-15 | 深圳市金洋汇创科技有限公司 | 游戏机控制器及游戏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89117B1 (en) * | 1997-12-09 | 2003-07-08 | Konami Co., Ltd. | Fishing game system and input device therefor |
CN104321115A (zh) * | 2011-10-20 | 2015-01-28 |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 用于增强的输入灵敏度和功能性的多传感器控制手柄 |
WO2015078987A2 (en) * | 2013-11-29 | 2015-06-04 | Ironburg Inventions | Controller for a games console |
CN105188864A (zh) * | 2012-09-26 | 2015-12-23 | 雷蛇(亚太)私人有限公司 | 游戏控制器 |
CN105492090A (zh) * | 2013-05-22 | 2016-04-13 | 铁堡发明有限公司 | 游戏机控制器 |
CN106794379A (zh) * | 2014-05-12 | 2017-05-31 | 铁堡发明有限公司 | 游戏控制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2728A (en) | 1974-12-20 | 1977-06-28 | Olympia Werke Ag | Push button switch |
US4786768A (en) | 1987-08-20 | 1988-11-22 | Interlock | Manual cursor actuator for electronic keyboards |
GB2244546A (en) | 1990-05-10 | 1991-12-04 | Primax Electronics Ltd | Computer input device |
DE69315149T2 (de) | 1992-09-09 | 1998-05-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Kombinations-Druckschalter-Anordnung |
DE69507767T2 (de) | 1994-05-20 | 1999-09-02 | Sega Enterprises | Handsteuergerät für videospiel |
US5451053A (en) | 1994-09-09 | 1995-09-19 | Garrido; Fernando P. | Reconfigurable video game controller |
US5773769A (en) | 1994-11-23 | 1998-06-30 | Raymond; Christopher W. | Twin lever key with horizontal finger pads for code transmission |
JPH0973363A (ja) | 1995-09-06 | 1997-03-18 | Sega Enterp Ltd | 操作入力装置 |
KR100501145B1 (ko) | 1996-03-05 | 2005-07-18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세가 | 조작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
JPH1020951A (ja) | 1996-07-02 | 1998-01-23 | Sega Enterp Ltd | 多段階トリガー装置 |
US5874906A (en) | 1997-09-22 | 1999-02-23 | Wilnel, Inc. | Data entry system |
US6512511B2 (en) | 1998-07-20 | 2003-01-28 | Alphagrip, Inc. | Hand grippable combined keyboard and game controller system |
US6760013B2 (en) | 1998-07-20 | 2004-07-06 | Alphagrip, Inc. | Hand held gaming and data entry system |
US6251015B1 (en) | 1999-03-29 | 2001-06-26 | Micron Electronics, Inc. | Game unit controller with handlebars |
US6203432B1 (en) | 1999-05-11 | 2001-03-20 | Madcatz, Inc. | System for adjusting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of an electronic game input device |
JP3388719B2 (ja) | 1999-09-10 | 2003-03-24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トリガ型入力装置 |
US7878905B2 (en) | 2000-02-22 | 2011-02-01 | Creative Kingdoms, Llc | Multi-layered interactive play experience |
US7445550B2 (en) | 2000-02-22 | 2008-11-04 | Creative Kingdoms, Llc | Magical wand and interactive play experience |
JP2001283679A (ja) | 2000-03-31 | 2001-10-12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ゲーム用コントローラスイッチ |
US20020052237A1 (en) * | 2000-07-21 | 2002-05-02 | Magill Christopher L. | Operating device with pendulum joystick |
US6853308B1 (en) | 2000-08-03 | 2005-02-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ulti-sid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
US6684062B1 (en) | 2000-10-25 | 2004-01-27 | Eleven Engineering Incorporated | Wireless game control system |
US6722984B1 (en) | 2000-11-22 | 2004-04-20 |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 Game controller with parental control functionality |
US20020128064A1 (en) | 2001-03-06 | 2002-09-12 | Sobota John F. | Game controller |
NO20015872L (no) | 2001-11-30 | 2003-06-02 | Ziad Badarneh | Manöverinnretning |
US20030067111A1 (en) | 2001-10-09 | 2003-04-10 | Logitech Europe S.A. | Game controller lap attachment device |
JP4235465B2 (ja) | 2003-02-14 | 2009-03-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ライディング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
US7277083B2 (en) | 2003-10-17 | 2007-10-02 | Duncan Thomas M | Ergonomically designed computer gaming device |
US7510477B2 (en) | 2003-12-11 | 2009-03-31 | Argentar Eric J | Control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computer or video game system |
US20050215321A1 (en) | 2004-03-29 | 2005-09-29 | Saied Hussaini | Video game controller with integrated trackball control device |
US20060025217A1 (en) | 2004-03-29 | 2006-02-02 | Saied Hussaini | Ergonomically cofigurable video game controller |
JP2005296432A (ja) | 2004-04-14 | 2005-10-27 | Shinsedai Kk | ゲーム機用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ゲーム機 |
US7976385B2 (en) | 2004-05-11 | 2011-07-12 | Mattel, Inc. | Game controller with sensitivity adjustment |
US7758424B2 (en) | 2004-05-11 | 2010-07-20 | Mattel, Inc. | Game controller with interchangeable controls |
US7471216B2 (en) | 2004-11-17 | 2008-12-30 | Ultra Electronics Measurement Systems, Inc. | Handheld controller for vehicles |
US7859514B1 (en) | 2005-07-19 | 2010-12-28 | Young Park | Multi-functional user interfac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JP4386900B2 (ja) | 2006-05-02 | 2009-12-16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操作装置および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
US8777620B1 (en) | 2006-08-15 | 2014-07-15 | Triggermaster, Inc. | Firearm trigger pull training system and methods |
US8932135B2 (en) | 2007-04-19 | 2015-01-13 | Adam W. Coe | Game controller |
WO2009018270A1 (en) | 2007-07-29 | 2009-02-05 | E.B. Carlson Marketing, Inc. | Video game device with interchangeable body and controller, strum sensor, and methods of use |
US8608566B2 (en) | 2008-04-15 | 2013-12-17 | Activision Publishing, Inc. | Music video game with guitar controller having auxiliary palm input |
US8094123B2 (en) | 2008-09-19 | 2012-01-10 | Robert Enright | Controller with user-selectable discrete button emulation |
WO2010123514A1 (en) | 2009-04-21 | 2010-10-28 | Nyko Technologies, Inc. | Connector for video game controller, and video game controller including the same |
US20100304865A1 (en) | 2009-05-28 | 2010-12-02 | Harmonix Music Systems, Inc. | Simulated Guitar Controller with Split Strum Bar |
DE102009024950A1 (de) | 2009-06-11 | 2011-02-0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Bedien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
FR2959942B1 (fr) | 2010-05-12 | 2013-06-14 | Guillemot Corp | Controleur de jeu a colonne de direction |
US8920240B2 (en) | 2010-04-19 | 2014-12-30 | Guillemot Corporation S.A. | Directional game controller |
GB2481633A (en) | 2010-07-01 | 2012-01-04 | Simon David Burgess | Games console controller with buttons on underside |
JP2012055339A (ja) | 2010-09-03 | 2012-03-22 | Hori Co Ltd | コントローラ |
JP2012055340A (ja) | 2010-09-03 | 2012-03-22 | Hori Co Ltd | ゲーム機用コントローラ |
US8344836B2 (en) | 2010-09-17 | 2013-01-01 | Apple Inc. | Protective cover for a tablet computer |
TW201216123A (en) | 2010-10-08 | 2012-04-16 | Primax Electronics Ltd | Separatable game controller |
JP5379176B2 (ja) | 2011-01-25 | 2013-12-25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US20120260220A1 (en) | 2011-04-06 | 2012-10-1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EP2715273B1 (en) | 2011-05-26 | 2017-01-04 | Arachnid 360, LLC | Multi-target dart game |
US8480491B2 (en) | 2011-06-17 | 2013-07-09 | Ironburg Inventions Ltd. | Game controller |
US8641525B2 (en) | 2011-06-17 | 2014-02-04 | Ironburg Inventions Ltd. | Controller for video game console |
US8894491B2 (en) | 2011-12-09 | 2014-11-2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ulti-stage variable resistance trigger |
US9710072B1 (en) | 2012-04-09 | 2017-07-18 | Performance Designed Products Llc | Interchangeable input mechanisms for control devices |
WO2013157054A1 (ja) | 2012-04-20 | 2013-10-24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ゲームシステムおよび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
US9389684B2 (en) | 2013-03-13 | 2016-07-12 | Visual Music Systems, Inc. | Platform for finger controls |
WO2015004261A2 (en) | 2013-07-10 | 2015-01-15 | Ironburg Inventions Ltd | Games controller and trigger therefor |
US10188940B2 (en) | 2013-11-29 | 2019-01-29 | Ironburg Inventions Ltd. | Games controller |
ES2733633T3 (es) | 2014-01-22 | 2019-12-02 | Ironburg Inventions Ltd | Mando para juegos |
WO2015118082A2 (en) | 2014-02-05 | 2015-08-13 | Ironburg Inventions | Controller for a games console, tool and a method therefor |
US9566512B2 (en) | 2014-02-18 | 2017-02-14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Selectively arrangeable, multi-mode input controller |
US10427036B2 (en) | 2015-09-24 | 2019-10-01 | Ironburg Inventions Limited | Games controller |
WO2017089820A2 (en) | 2015-11-27 | 2017-06-01 | Ironburg Inventions Ltd | Games controller and trigger therefor |
-
2017
- 2017-06-15 CN CN201780049914.9A patent/CN109890471A/zh active Pending
- 2017-06-15 GB GB1900495.1A patent/GB2566869A/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06-15 EP EP17742507.1A patent/EP3468680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06-15 WO PCT/GB2017/051757 patent/WO2017216571A1/en unknown
- 2017-06-21 US US15/628,780 patent/US1035049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89117B1 (en) * | 1997-12-09 | 2003-07-08 | Konami Co., Ltd. | Fishing game system and input device therefor |
CN104321115A (zh) * | 2011-10-20 | 2015-01-28 |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 用于增强的输入灵敏度和功能性的多传感器控制手柄 |
CN105188864A (zh) * | 2012-09-26 | 2015-12-23 | 雷蛇(亚太)私人有限公司 | 游戏控制器 |
CN105492090A (zh) * | 2013-05-22 | 2016-04-13 | 铁堡发明有限公司 | 游戏机控制器 |
WO2015078987A2 (en) * | 2013-11-29 | 2015-06-04 | Ironburg Inventions | Controller for a games console |
CN106794379A (zh) * | 2014-05-12 | 2017-05-31 | 铁堡发明有限公司 | 游戏控制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50490B2 (en) | 2019-07-16 |
EP3468680A1 (en) | 2019-04-17 |
US20180140943A1 (en) | 2018-05-24 |
GB2566869A (en) | 2019-03-27 |
GB201900495D0 (en) | 2019-03-06 |
WO2017216571A1 (en) | 2017-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90471A (zh) | 游戏控制器 | |
US11833415B2 (en) | Input apparatus for a computer | |
US11192037B2 (en) | Adapter for attachment to a game controller | |
EP3638384B1 (en) | Input apparatus for a games console | |
ES2778088T3 (es) | Controlador de juegos | |
EP3288653B1 (en) | Paddle accessory for a game controller | |
US6682426B2 (en) | Operating device for game machine | |
US7138977B2 (en) | Proportional force input apparatu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472542A (zh) | 游戏控制器及为此的触发器 | |
US20130120258A1 (en) | Multi-touch input device | |
CA2977382A1 (en) | Game controller apparatus | |
JPH1190042A (ja) | ゲーム機用操作装置 | |
MXPA06013202A (es) | Controlador de juego con controles intercambiables. | |
TWI550442B (zh) | 用以能夠顯示鍵盤、小型鍵盤或其他使用者輸入裝置之光傳輸的密碼鍵開關機構 | |
US20170113132A1 (en) | Enhanced function interaction device | |
EP3962614B1 (en) | Multiaxis manipulation control device | |
US12239900B2 (en) | Control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7099702B1 (en) | Portable phone having transformable components | |
JPH039060Y2 (zh) | ||
TWI827412B (zh) | 電子裝置 | |
JP2003256076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JP4079162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JP2007183923A (ja) | 電子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の操作機構 | |
JP3453263B2 (ja) | ゲーム機用操作装置 | |
JP3544964B2 (ja) |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