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890109B - 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0109B
CN109890109B CN201711277107.0A CN201711277107A CN109890109B CN 109890109 B CN109890109 B CN 109890109B CN 201711277107 A CN201711277107 A CN 201711277107A CN 109890109 B CN109890109 B CN 109890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light source
source unit
light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71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0109A (zh
Inventor
李世春
赵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71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0109B/zh
Priority to JP2018204923A priority patent/JP7117635B2/ja
Publication of CN109890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0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0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0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在进行助眠控制时,点亮装置中的控制电路对点亮电路进行控制,以使得从点亮电路向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值进行增大和减小的变化,并且在点亮装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表示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表示用户处于第二状态相比,从点亮电路向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平均值降低,其中,与第二状态相比,在第一状态下,用户更加接近入眠状态。通过使从光源单元发出的光产生明暗变化,且根据用户状态使强度逐渐降低,可以有效地改善用户情绪,并且将用户引导至冥想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睡眠。

Description

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改善用户睡眠的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国这一高速发展、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较大的社会中更为突出。根据最新调查结果,中国有35%-42%的人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传统的解决方法,例如服用助眠药物,已经无法完全解决该问题。近年来,提出了通过声音、气味等各种方式来改善用户睡眠的各种方案。但是,目前所提供的所有方案远远不能满足失眠人群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改善用户睡眠的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点亮装置,用于将至少一个光源单元点亮,所述点亮装置包括:点亮电路,其被配置为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电流;控制电路,其被配置为对所述点亮电路进行调光控制,从而对所述光源单元进行调光;以及接收部,其被配置为从外部接收表示用户状态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调光控制包括助眠控制,在进行所述助眠控制时,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点亮电路进行控制,以使得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值进行增大和减小的变化,并且在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表示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表示用户处于第二状态相比,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平均值降低,其中,与所述第二状态相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用户更加接近入眠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器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点亮装置;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光源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照明器具;以及人体状态采集装置,其被配置为检测用户状态,并将表示所述用户状态的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点亮装置的所述接收部。
根据调查,不良情绪是造成睡眠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利用本发明的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使从光源单元发出的光产生明暗变化,且根据用户状态使强度逐渐降低,可以有效地改善用户情绪,并且将用户引导至冥想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睡眠。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照明系统的结构;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从点亮电路向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具体波形示例;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从点亮电路向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具体波形示例;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从点亮电路向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具体波形示例;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从点亮电路向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具体时间设置示例;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从点亮电路向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具体时间设置示例;
图7示出通过测试得出的用户的入眠感、呼吸频率与助眠控制执行时间之间的关系;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点亮装置和照明器具的结构;
图9示出在照明器具为吊灯时的光源单元和第二光源单元的具体设置位置和照射方向;以及
图10示出在照明器具为落地灯时的光源单元和第二光源单元的具体设置位置和照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实施例1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包括照明器具1和用户状态采集装置5。该照明器具1包括点亮装置2和光源单元3。点亮装置2向光源单元3提供电流,从而使光源单元3点亮。点亮装置2包括用于从外部电源4接收电力并向光源单元3提供电流的点亮电路21、对点亮电路21进行调光控制从而对光源单元3进行调光的控制电路31以及能够从外部接收控制信号的接收部32。
电源4可以是商用电源等的交流电源,也可以是电池等的直流电源。点亮电路21的结构根据电源4的类型而不同。当电源4是交流电源时,点亮电路21可以包括整流平滑电路和电力转换电路。整流平滑电路可以包括整流电路和平滑电容器。优选地,整流电路可以包括二极管桥。整流电路被配置为对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进行全波整流。平滑电容器被配置为对通过整流电路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脉动电压(脉动电流)进行平滑化(移除波纹)。电力转换电路可以包括降压斩波电路(降压DC/DC转换器),对从整流平滑电路输出的电力进行转换,并输出光源单元3工作所需的电流。当电源4是直流电源时,点亮电路21可以包括诸如升压斩波电路、降压斩波电路或升降压斩波电路的DC/DC转换器,对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电力进行转换,并输出光源单元3工作所需的电流。
控制电路31可以通过对点亮电路21中的与光源单元3串联连接的开关进行开关控制,来改变从点亮电路21输出至光源单元3的电流的值,从而对光源单元3进行调光。
接收部32可以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与后述的用户状态采集装置5中的发送部55进行通信,从发送部55接收表示用户状态的控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控制电路31。接收部32和发送部55可以采用任意通信方式,例如WiFi、Zigbee、Bluetooth、PLC(电力线通信)等,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光源单元3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LED(发光二极管)。从光源单元3发出的光的强度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值的大小成正比,并且当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值小于预定值时,光源单元3不发光。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点亮装置和照明器具的结构的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点亮装置和照明器具的结构不限于以上内容,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适当形式的结构。
用户状态采集装置5包括呼吸频率计算部51、脉率计算部52、体温计算部53、血压计算部54、控制部55以及发送部56。
可选地,用户状态采集装置5可以包括光电传感器,该光电传感器向用户人体照射光束,该光束会被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吸收,该光电传感器接收从用户人体反射或者透射的光。呼吸频率计算部51、脉率计算部52以及血压计算部54可以通过对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反射光或者透射光进行预定的数据处理,获得用户的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脉率(每分钟动脉搏动次数)和血压。
可选地,呼吸频率计算部51可以包括粘附于用户的胸部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并通过分析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呼吸信息来计算用户的呼吸频率。可选地,呼吸频率计算部5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用户周围的声学传感器,并通过分析声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呼吸声来计算用户的呼吸频率。
可选地,脉率计算部52可以包括采集心电数据的心电传感器,并通过分析心电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心电数据来计算用户的脉率。可选地,脉率计算部52可以包括贴附于用户的手腕等位置的压力传感器,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来计算用户的脉率。
可选地,血压计算部54可以包括缠绕于用户的手腕等位置的压迫带以及相应的血压测量模块和气泵等,并通过对压迫带进行充气或排气来进行用户血压的测量。
可选地,体温计算部53可以包括紧贴用户体表的温度传感器,并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得用户的体温。
本发明不限制呼吸频率计算部51、脉率计算部52、体温计算部53和血压计算部54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结构来进行呼吸频率、脉率、体温和血压的计算。
呼吸频率计算部51、脉率计算部52、体温计算部53和血压计算部54将计算出的数据提供给控制部55。控制部55基于所接收到的数据,确定用户状态。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随着人逐渐进入入眠状态,人的呼吸频率、脉率、体温、血压逐渐降低,并在进入入眠状态之后维持在最低值。可以在呼吸频率、脉率、体温和/或血压降低至预定值时,判定为用户进入入眠状态。该预定值可以根据先前在用户进入入眠状态时的检测数据来确定。也可以在呼吸频率、脉率、体温和/或血压降低、然后在预定时间内维持不变时,判定为用户进入入眠状态。
可选地,控制部可以以如下方式计算表示用户的入眠进度的数值,该数值越小,表示用户越接近入眠状态。其中,呼吸频率越低,该数值越小;脉率越低,该数值越小;体温越低,该数值越小;血压越低,该数值越小。可选地,控制部可以按照如下公式来计算该数值F。
F=(A×呼吸频率+B×脉率+C×体温+D×血压)÷E
其中,A、B、C、D为常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为常数。可选地,可以将A设置得大于B、C、D,以提高呼吸频率对数值F的影响。
可选地,控制部可以将用户的入眠进度划分为多个等级,并根据检测到的用户的呼吸频率、脉率、体温、血压来确定相应的等级。例如,可以设置等级1、2、3、4,其中等级1表示清醒状态,等级4表示入眠状态。可以在呼吸频率、脉率、体温和/或血压相对于清醒状态下降(清醒状态的值-入眠状态的值)×20~40%时,设定为等级2,在呼吸频率、脉率、体温和/或血压相对于清醒状态下降(清醒状态的值-入眠状态的值)×50~70%时,设定为等级3。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状态采集装置5无需包括所有的呼吸频率计算部51、脉率计算部52、体温计算部53和血压计算部54,而是可以包括呼吸频率计算部51、脉率计算部52、体温计算部53和血压计算部54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用户状态采集装置5可以包括呼吸频率计算部51和脉率计算部52。控制部55基于呼吸频率和脉率,计算表示用户的入眠进度的数值,以使得呼吸频率越低,则该数值越小,脉率越低,则该数值越小。
可选地,用户状态采集装置5可以仅包括呼吸频率计算部51。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55可以不对呼吸频率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将呼吸频率作为表示用户的入眠进度的数值。
随后,控制部55将计算结果提供给发送部56,发送部56将该计算结果作为表示用户状态的控制信号发送至点亮装置2的接收部32。可选地,可以设置为发送部56持续进行控制信号的发送,也可以设置为在点亮装置2进行下述的助眠控制时进行控制信号的发送。可选地,可以设置为发送部56定期进行控制信号的发送,也可以设置为在控制部55的计算结果的变化满足预定条件时进行控制信号的发送。
以下将说明点亮装置2的助眠控制。当从外部接收到相应的指示或者满足预设条件(例如,到达用户预设的某一时间点)时,控制电路31可以对点亮电路21进行助眠控制,以使得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值进行增大和减小的变化,并且在接收部32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表示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与接收部32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表示用户处于第二状态相比,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平均值降低,其中,与第二状态相比,在第一状态下,用户更加接近入眠状态。
通过实际用户测试已经验证,通过使电流值进行增大和减小的变化从而使从光源单元发出的光产生明暗变化,能够使人的情绪平稳,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此外,通过在用户逐渐进入入眠状态的过程中使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平均值逐步下降,可以避免在用户已经进入浅眠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光的强度的突然变化而被惊醒。
在助眠控制时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示例如图2、3、4所示。图2、3、4的横轴表示时间,原点为开始执行助眠控制的时间点,纵轴表示电流值,以相对于最大电流值的比率来表示。
在图2中,电流呈正弦波状变化。假定在清醒状态下控制部55的计算结果为10,在入睡状态下控制部55的计算结果为2。在时间点T1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10变为8,并相应地调整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以使得正弦波形的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降低。在时间点T2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8变为6,并再次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时间点T3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6变为4,并再次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此时,电流的最小值变为0。在时间点T4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4变为2并判断为用户已经进入入眠状态,再次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并在一个波形结束之后停止向光源单元3提供电流。
在图3中,电流同样呈正弦波状变化。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波形的电流的最小值保持为0。在时间点T1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10变为8,并相应地调整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以使得正弦波形的电流的最大值降低。在时间点T2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8变为6,并再次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在时间点T3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6变为4,并再次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在时间点T4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4变为2并判断为用户已经进入入眠状态,再次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并在一个波形结束之后停止向光源单元3提供电流。
在图4中,电流同样呈正弦波状变化,但是变化模式不同于图2、3。在时间点T1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10变为8,并相应地调整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以使得正弦波形的电流的最大值降低,最小值保持10%不变。在时间点T2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8变为6,并再次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最小值继续保持为10%。在时间点T3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6变为4,并同时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时间点T4时,控制电路31判断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信号从4变为2并判断为用户已经进入入眠状态,再次降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此时,最小值降低至0,并在两个波形结束之后停止向光源单元3提供电流。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理解的,以上所描述的内容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对于改变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条件,可以设置为接收部32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发生了预定变化,例如,下降了预定幅度,或者下降至预定值。可选地,该预定幅度或预定值可以变化。例如,可以在助眠控制的前期,将作为判断条件的预定幅度设置得较大,而在助眠控制的后期,将作为控制条件的预定幅度设置得较小。
对于改变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时机,可以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点,也可以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点之后的下一个波形(下一次增大和减小的变化)的起点。
对于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变化,如上所述,可以选择同时降低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可以选择仅降低最大值。每次降低的幅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设置为与控制信号的变化相关也可以设置为固定。在最大值和最小值都降低时,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降低幅度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不同。除了电流值的变化,还可以同时进行电流的波形的变化。例如,在助眠控制的前期,电流的波形可以采用三角波、矩形波等,而在判断为用户接近入眠状态时,将电流的波形调整为正弦波。
对于当判断为用户进入入眠状态时的处理,可以设置为继续维持当前的电流预定时间、然后再停止供给电流,也可以设置为将电流降低至大于0的预定值、维持预定时间、然后再停止供给电流,也可以设置为直接停止供给电流。
此外,通过比较图2、3、4的示例可知,图2所示的电流使得在助眠控制的前期从光源单元3发出的光更强,但是光的明暗变化不如图3、4明显,并且在助眠控制的后期从光源单元3发出的光较弱。图3所示的电流会产生最强的明暗变化,从而更有效地吸引用户注意,但是从前期开始就会出现光源单元3熄灭的时间段,可能带来不便,并且前期的明暗变化可能过大,会对部分用户产生刺激。图4所示的电流存在与图3的示例类似的缺陷,但相对于图3的示例稍有改善。
可以在控制电路31中预先存储与图2、3、4对应的控制程序,并在执行助眠控制时自动执行该控制程序,以使得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相应的电流。此外,还可以在照明器具1中设置用户能够进行操作的操作器,以供用户选择预先存储的例如图2、3、4所示的电流波形中的一种作为助眠控制时提供的电流的波形。例如,可以将图2所示的电流波形预先存储为“舒缓”模式,将图3所示的电流波形预先存储为“强化”模式,并将图4所示的电流波形预先存储为“标准”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任一模式。
用户还可以通过该操作器进行助眠控制的各项设置,包括改变电流的条件、改变电流的时间点、电流的改变方式、电流的降低幅度、判断为进入入眠状态之后的电流设定等。在用户完成编辑之后,控制电路31可以根据用户编辑完成的模式来控制点亮电路21,以使得从点亮电路21输出的电流与用户编辑完成的模式一致。
以上图2-4所示的电流波形仅为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图2-4中,电流均呈正弦波状变化,由此使得从光源单元发出的光的强度能够平滑地变化,从而可以减弱由于光的急剧变化对用户产生的刺激。但是,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还可以按照其他波形形状进行增大和减小的变化,例如三角波状、梯形波状等。并且,本发明并不要求电流的波形形状在整个助眠控制期间相同。例如,如前所述,可以设计为在助眠控制的前期使电流按照三角波的形状进行变化,而在助眠控制的后期使电流按照正弦波的形状进行变化。
在图2-4中,例示了(100%-50%)、(100%-0%)、(100%-10%)等的各种电流的变化幅度。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电流的变化幅度越大,光源单元的光的明暗变化越明显,越能吸引用户注意,但是同时当光源单元的光的明暗变化过大时,会对用户产生刺激。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电流的变化幅度。
以下参考图5、6来对电流变化的时间长度设定进行说明。如图5、6所示,在进行助眠控制时,可以将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变化中的引导时间段设定在3秒-3.75秒的范围内,该引导时间段是电流从最小值增大至最大值的时间段(如图6所示)或者该电流从最小值增大至最大值、然后减小至最小值的时间段(如图5所示)。
这是根据人的呼吸频率而设置的。人的呼吸频率通常在16-20次/分。经过测试验证,人在观察光的明暗变化时,通常会不自觉地将完成一次呼吸的时间调整至与光的从暗到明的变化的时间(电流从最小值增大至最大值的时间段,例如图5、6中所示的电流值从0%到100%的时间段)的时间或者光的从暗到明再到暗的变化的时间(电流从最小值增大至最大值、然后减小至最小值的时间段,例如图5、6中所示的电流值从0%到100%再到0%的时间段)相同。
当光的从暗到明的变化的时间或者光的从暗到明再到暗的变化的时间为3秒时,能够将人的呼吸频率引导至20次/分。当光的从暗到明的变化的时间或者光的从暗到明再到暗的变化的时间为3.75秒时,能够将人的呼吸频率引导至16次/分。
因此,通过将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变化中的引导时间段设定在3秒-3.75秒的范围内,可以将人的呼吸频率引导并稳定至16-20次/分内的某一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助眠效果。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供助眠效果,可以将光源单元3发出的光的色温设置为3000K以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人对于不同色温的光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并且经过测试验证,已经确定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不同色温。例如,色温为6200K的光能使人保持清醒状态,通常适用于学习、早餐、午餐、起床等场景;色温为5000K的光通常适用于做饭、工作、选择衣服等场景;色温为3500K的光通常适用于聚会等场景;色温为2700K的光通常适用于晚餐、阅读等场景;色温为2500K的光通常适用于就寝前等场景。通过将光源单元3发出的光的色温设置为3000K以下,能使用户更容易进入放松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助眠效果。
发明人对本发明的照明器具的用户实际感受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随着助眠控制执行时间的延长,用户的入眠感增强,并且用户的呼吸频率下降。当助眠控制执行时间延长到一定长度时,几乎都能使得用户顺利进入睡眠状态。这充分证明了本发明的点亮装置和照明器具对于改善睡眠的有效性。根据该测试结果,可以将助眠控制的时间设置为30分钟以上。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助眠控制时从点亮电路21向光源单元3提供的电流的引导时间段不恒定,而是随着用户逐步进入入眠状态而逐步延长。可以设置为首先将引导时间段设定为3秒,并随着用户逐步进入入眠状态,将引导时间段依次设定为3.16秒、3.33秒、3.53秒、3.75秒。
如上所述,3秒的引导时间段可以将人的呼吸频率引导至20次/分,3.16秒的引导时间段可以将人的呼吸频率引导至19次/分,3.33秒的引导时间段可以将人的呼吸频率引导至18次/分,3.53秒的引导时间段可以将人的呼吸频率引导至17次/分,3.75秒的引导时间段可以将人的呼吸频率引导至16次/分。
经过测试已经验证,人在越放松的状态下呼吸频率越低,在睡眠状态下呼吸频率通常为最低值16次/分。通过如上逐渐延长引导时间段,引导用户逐渐降低呼吸频率,使得用户能够更早进入睡眠状态。
可选地,可以将引导时间段设置为60/(用户的呼吸频率-1)秒。在判定为用户的呼吸频率为20次/分时,将引导时间段设定为3.16秒,以向19次/分引导用户的呼吸。当判定为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为19次/分时,将引导时间段设定为3.33秒,以向18次/分引导用户的呼吸。当判定为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为18次/分时,将引导时间段设定为3.53秒,以向17次/分引导用户的呼吸。当判断为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为17次/分时,将引导时间段设定为3.75秒,以向16次/分引导用户的呼吸。当判断为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为16次/分时,判断为用户已进入入眠状态,可以结束助眠控制。
可选地,可以在不同的引导时间段的设定值之间设置过渡时间段,在该过渡时间段内,引导时间段逐渐延长。例如,在判定为用户的呼吸频率变为20次/分时,进入1分钟的过渡时间段,在该过渡时间段内,引导时间段按照一定的步长,例如按照3.04秒、3.08秒、3.12秒、3.16秒的顺序,从3秒逐渐延长至3.16秒。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设置为仅在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低时改变引导时间段,而在用户的呼吸频率提高时维持引导时间段不变。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上述的过渡时间段。过渡时间段的长度以及引导时间段的变化模式可以任意设置。可选地,在用户状态采集装置5中除了呼吸频率计算部51以外还包括脉率计算部52、体温计算部52、血压计算部54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可以基于控制部55综合考虑脉率、体温和血压中的任意一个以及呼吸频率而得到的控制信号来改变引导时间段。可以设置为在接收部32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发生了预定变化,例如,下降了预定幅度,或者下降至预定值时改变引导段。可选地,该预定幅度或预定值可以变化。例如,如在实施例1中所提及的,假定在清醒状态下控制部55的计算结果为10,在入睡状态下控制部55的计算结果为2,当计算结果为10、8、6、4、2时,将引导时间段对应地设定为3秒、3.16秒、3.33秒、3.53秒、3.75秒。
对于改变引导时间段的时机,可以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点,也可以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时间点之后的下一个波形(下一次增大和减小的变化)的起点。
此外,本发明也并不局限于必须经过上面所述的所有5种引导时间段设定,也可以仅包括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可以根据接收部32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将引导时间段依次设定为3秒、3.33秒、3.75秒。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照明器具11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照明器具11还包括第二光源单元5。该第二光源单元5接受从点亮电路21提供的电流以点亮。可以将第二光源单元5的光的色温设定为高于光源单元3。这样,通过在一个照明器具11中容纳能够进行助眠控制的、色温较低的光源单元3以及能够用作普通照明的、色温较高的第二光源单元5,使得可以利用一个照明器具同时实现助眠和普通照明的功能,有效节省空间。
为了降低第二光源单元5对于光源单元3的助眠控制的影响,可以设置为在光源单元3进行助眠控制时第二光源单元5处于熄灭的状态,也可以如图9、10所示,将光源单元3和第二光源单元5的照射方向设定为不同方向。
例如,如图9所示,当照明器具11为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吊灯时,可以考虑将光源单元3安装在照明器具11的外周部,并且将光源单元3的照射方向设定为向上、即天花板方向,将第二光源单元5安装在照明器具11的中心部,并且将第二光源单元5的照射方向设定为向下、即地板方向。
如图10所示,当照明器具11为落地灯时,可以考虑将光源单元3安装在照明器具11的外周部,并且将光源单元3的照射方向设定为向下、即地板方向,将第二光源单元5安装在照明器具11的中心部,并且将第二光源单元5的照射方向设定为向上、即天花板方向。
通过如上设定光源单元3的照射方向,当用户躺在床上,准备就寝时,能更明显地看到从光源单元3发出的光的明暗变化,从而使得光源单元3的助眠控制的效果得以强化。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光源单元3和第二光源单元5的设置位置以及照射方向的设置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可以根据照明器具11的具体结构和设置位置来设定光源单元3和第二光源单元5的设置位置以及照射方向。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点亮装置,用于将至少一个光源单元点亮,所述点亮装置包括:
点亮电路,其被配置为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电流;
控制电路,其被配置为对所述点亮电路进行调光控制,从而对所述光源单元进行调光;以及
接收部,其被配置为从外部接收表示用户状态的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调光控制包括助眠控制,
在进行所述助眠控制时,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点亮电路进行控制,以使得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值进行增大和减小的变化,并且在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表示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表示用户处于第二状态相比,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平均值降低,其中,与所述第二状态相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用户更加接近入眠状态,
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平均值降低包括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降低,或者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最大值降低且最小值保持不变,
在进行所述助眠控制时,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变化中的引导时间段是所述电流从当前最小值至下一个最小值开始上升之前的时间段,在所述时间段中所述电流从最小值增大到最大值、然后减小至最小值,
随着用户更加接近入眠状态,所述引导时间段阶段性地延长,在进行所述助眠控制时,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的变化中的引导时间段处于3秒-3.75秒的范围内,
在所述引导时间段为第一值的期间和所述引导时间段为第二值的期间之间设置有过渡时间段,在该过渡时间段内,所述引导时间段从所述第一值逐步改变至所述第二值,
在所述助眠控制的前期,所述电流的波形采用三角波或矩形波,而在判断为用户接近所述入眠状态时,将所述电流的波形调整为正弦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状态相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用户的每分钟呼吸次数更少,或者用户的每分钟动脉搏动次数更少,或者用户的体温更低,或者用户的血压更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所述助眠控制中的所述引导时间段包括3秒、3.16秒、3.33秒、3.53秒、3.75秒中的多个或者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户的每分钟呼吸次数,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引导时间段设置为60/(用户的每分钟呼吸次数-1)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判断出用户的每分钟呼吸次数、脉率、体温或血压降低至预定值或者降低然后在预定时间内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判断为用户进入入眠状态,并将从所述点亮电路向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电流控制为不能点亮所述光源单元的值。
6.一种照明器具,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点亮装置;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光源单元。
7.一种照明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器具;以及
人体状态采集装置,其被配置为检测用户状态,并将表示所述用户状态的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点亮装置的所述接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状态采集装置包括检测用户的每分钟呼吸次数的装置、检测用户的脉率的装置、检测用户的体温的装置和检测用户的血压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并基于检测到的用户的每分钟呼吸次数、脉率、体温和血压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表示所述用户状态的所述控制信号。
CN201711277107.0A 2017-12-06 2017-12-06 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Active CN109890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7107.0A CN109890109B (zh) 2017-12-06 2017-12-06 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JP2018204923A JP7117635B2 (ja) 2017-12-06 2018-10-31 点灯装置、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7107.0A CN109890109B (zh) 2017-12-06 2017-12-06 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0109A CN109890109A (zh) 2019-06-14
CN109890109B true CN109890109B (zh) 2021-12-21

Family

ID=6692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7107.0A Active CN109890109B (zh) 2017-12-06 2017-12-06 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17635B2 (zh)
CN (1) CN1098901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5132B (zh) * 2020-11-30 2023-11-24 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照明系统及照明装置的调光控制方法
CN116747405A (zh) * 2023-06-17 2023-09-15 光汇未来(东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及呼吸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6338U (zh) * 2010-05-28 2011-01-12 阳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控制的起床助眠洗墙灯装置
CN102252257A (zh) * 2011-03-02 2011-11-23 海尔集团公司 助眠灯以及设置有该助眠灯的空调器
CN103648221A (zh) * 2013-12-17 2014-03-19 天津江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跟随睡眠程度调节室内照明灯具的装置
CN104320882A (zh) * 2014-10-30 2015-01-28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装置、具有助眠模式的灯具及控制其的方法
KR20170096621A (ko) * 2017-08-14 2017-08-24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각성 및 수면 상태를 조절하는 조명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방법
CN107135590A (zh) * 2017-05-25 2017-09-05 杜艳林 控制灯具关闭的方法及系统
CN206629315U (zh) * 2017-04-01 2017-11-10 浙江舒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感应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7997B2 (ja) 2001-09-28 2009-03-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照明制御装置および照明制御方法
JP4142944B2 (ja) 2001-12-10 2008-09-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照明制御装置および照明制御方法
JP2008262869A (ja) 2007-04-13 2008-10-30 Toyota Motor Corp 照明装置
JP6369785B2 (ja) * 2014-09-12 2018-08-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US20160278183A1 (en) * 2015-03-20 2016-09-22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Sigh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754829A (zh) 2015-03-25 2015-07-01 李志光 一种睡眠照明系统
CN113509158B (zh) 2015-07-22 2024-09-2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清醒度预测方法、清醒度预测装置以及控制对象设备
CN105326490A (zh) * 2015-09-23 2016-02-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呼吸灯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6338U (zh) * 2010-05-28 2011-01-12 阳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控制的起床助眠洗墙灯装置
CN102252257A (zh) * 2011-03-02 2011-11-23 海尔集团公司 助眠灯以及设置有该助眠灯的空调器
CN103648221A (zh) * 2013-12-17 2014-03-19 天津江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跟随睡眠程度调节室内照明灯具的装置
CN104320882A (zh) * 2014-10-30 2015-01-28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装置、具有助眠模式的灯具及控制其的方法
CN206629315U (zh) * 2017-04-01 2017-11-10 浙江舒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感应灯系统
CN107135590A (zh) * 2017-05-25 2017-09-05 杜艳林 控制灯具关闭的方法及系统
KR20170096621A (ko) * 2017-08-14 2017-08-24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각성 및 수면 상태를 조절하는 조명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17635B2 (ja) 2022-08-15
JP2019102440A (ja) 2019-06-24
CN109890109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4047B2 (ja) 血中光吸収物質濃度測定装置。
AU6813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mbient noise effects in electronic monitoring instruments
RU2569707C2 (ru) Управ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но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свет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целей фототерапии
JP6399525B2 (ja) 光源の自動調整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1891329B1 (ko) 사용자 의도를 반영한 생체리듬 및 환경변화에 따른 친환경 스마트 조명제어장치
JP2007130182A (ja) 照明制御装置、照明制御システム、照明制御方法および照明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891328B1 (ko) 생체리듬 및 환경변화에 따른 친환경 스마트 조명제어장치
US1036842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5251088B2 (ja) 照明装置
CN109890109B (zh) 点亮装置、照明器具和照明系统
US6981943B2 (en) Respiration leading system
CN111568402A (zh) 蓝牙耳机、基于蓝牙耳机的数据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JP6268482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JP2018170127A (ja)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JP2018147598A (ja) 発光制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009068B2 (ja) 照明装置、照明器具及び電子機器
KR101391687B1 (ko) 뇌파를 이용한 감성조명 디밍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GB2550126A (en) Moni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delling and controlling circadian rhythms
CN109890110B (zh) 点亮装置和照明器具
JP2019527595A (ja) センサ装置及び方法、センサ装置との通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6846626B2 (ja) 脈波計測装置および脈波計測方法
JP4142944B2 (ja) 照明装置、照明制御装置および照明制御方法
KR101740285B1 (ko) 탈부착식 스마트 퍼니처 형성장치
KR101918085B1 (ko) 병원용 조명시스템
JP6340648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