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8881A -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88881A CN109888881A CN201910225601.5A CN201910225601A CN109888881A CN 109888881 A CN109888881 A CN 109888881A CN 201910225601 A CN201910225601 A CN 201910225601A CN 109888881 A CN109888881 A CN 1098888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charging
- coil
- relay system
- system applied
- high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500 effect on ski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88 elect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47 de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所述中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接收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一线圈、及至少一个具有发射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所接收的无线充电能量通过高频低阻电路将无线充电能量输送至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数量与所述第二线圈数量相同的高频低阻电路连接。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所述中继系统提供了一种传统无线充电过程中的中继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极多的使用场景,能够实现待充电负载的不同形态的充电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终端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便捷化,在智能终端充电方式上,无线充电方式将代替有线充电方式,进行智能终端充电,而传统的智能终端通常还集成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智能终端与电子卡片收纳装置结合,将需要随身携带,经常使用的电子卡片与智能终端一起放置,使用方便,携带方便,但是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兴起,若智能终端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仍然放置电子卡片在所述智能终端附近,十分容易导致电子卡片的消磁现象,使得电子卡片不能正常工作,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产品出现,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为传统的无线充电技术提供一种中继结构,并该中继结构能够实现更多场景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所述中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接收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一线圈、及至少一个具有发射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二线圈;
所述第一线圈所接收的无线充电能量通过高频低阻电路将无线充电能量输送至所述第二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接收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一线圈、及至少一个具有发射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二线圈;
所述第一线圈所接收的无线充电能量通过高频低阻电路将无线充电能量输送至所述第二线圈;
在所述高频低阻电路上具有一个阻抗匹配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阻抗匹配电路为一个电容,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构成阻抗匹配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串联谐振电容的容值C1的最优值C1best符合以下公式:
其中所述L1r为第一线圈的电感值,所述L1t为第二线圈的电感值,所述F0为配合所述中继系统使用的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发射线圈与该发射无线充电发射器的串联电容存在的谐振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数量与所述第二线圈数量相同的高频低阻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任意一侧面设置有抑制交变磁场的第一屏蔽隔板;
所述第二线圈任意一侧面设置有抑制交变磁场的第二屏蔽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屏蔽隔板在第一线圈组的轴向垂直平面的平面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线圈在相同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1/5;
所述第二屏蔽隔板在第二线圈组的轴向垂直平面的平面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线圈在相同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1/5。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隔板包括但不限于铜片、铝片、铁片、钢片等导体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隔板包括但不限于钢片、铁片、铜铁多层组合的导电与导磁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屏蔽隔板导体材料与所述第二屏蔽隔板导体材料通过高频低阻电路或者导线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两组导电且导体材料通过高频低阻的导电与高频低阻的导磁的材料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频低阻电路包括至少一片铜箔、多股漆包线做的Litz线;
所述Litz线采用平行、双绞、同轴、交叠、混编形式实现,且所述每片铜箔的厚度H、Litz线内的漆包线的导体的半径d小于等于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高频交流电频率在其表面形成趋肤效应层的厚度h。
一种无线充电的中继装置,应用于上述的中继系统,所述中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中继系统的结构包覆,并所述壳体被制作成为方便使用的形态。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应用本发明所述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所述中继系统提供了一种传统无线充电过程中的中继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极多的使用场景,能够实现待充电负载的不同形态的充电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拆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反,本发明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如图1、2、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在不同使用场景及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所述中继系统应用于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终端或其他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上,或单独提供一个无线充电功能的结构上,并与外部无线充电设备进行配合工作,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为本领域常规的、可对智能终端或待充电的负载进行无线充电的装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智能平板等数码产品;
所述中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接收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一线圈4、及至少一个具有发射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二线圈5;
所述第一线圈4所接收的无线充电能量通过高频低阻电路6将无线充电能量输送至所述第二线圈5。
所述第一线圈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线圈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所述第一线圈4通过数量与所述第二线圈5数量相同的高频低阻电路6连接。
当所述第一线圈4数量为一个的时候,最优选的第二线圈5数量为一个,因此仅通过一个高频低阻电路6连接即可;
当所述第一线圈4数量为多个的时候,最优选为第二线圈5数量与所述第一线圈4的数量一致,并分别实现通过一个高频低阻电路6连接即可;
所述第一线圈4与所述第二线圈5的布置形态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可实现在同一平面上,也可实现在相互垂直的平面上、或可实现在不同的平面上的结构形态;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的具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内容部分相同,在此将不再赘述,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继系统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及卡槽结构3,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相互平行设置,并两者之间存在间隙距离,形成一个可容纳电子卡片的卡槽结构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的周侧边相互一体接设,且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朝向宽度方向之间形成开口面,所述开口面与所述卡槽结构3相互连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为一体结构,并其中的一侧的周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卡槽结构3。所述电子卡片,为市面上常见的具有电子存储功能的任意卡片结构,比如信用卡,银行卡等电子卡片。
所述第一面板1与智能终端背板相互固定设置,所述固定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等固定方式;
如图5所示,所述卡套装置还包括中继线圈组件,所述中继线圈组件包括所述第一线圈4、所述第二线圈5,具体为在第一面板1内设置有第二线圈5;所述第二面板2内设置有第一线圈4,所述第一线圈4与所述第二线圈5相互串联电性连接,具体为所述第一线圈4与所述第二线圈5通过第一高频低阻电路6连通;
所述第二线圈5、第一线圈4、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1、及第二面板2内,保证电子卡片容纳设置在卡槽结构3内不会直接穿过磁感线受到电磁影响。
工作过程: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可将电子卡片容纳设置在卡槽结构3中,所述卡套装置在接收外部无线充电设备的发射能量时,所述第一线圈4接收到外部发射线圈的交流电,所述第一线圈4通过高频低阻的导体电路将电流传递至所述第二线圈5中,所述第二线圈5继续对智能终端进行无线充电,使得电子卡片不会直接穿过磁感线受到电磁影响,保证电子卡片的磁性,整个卡套装置构成了无线充“无线充电发射器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第一线圈4的交流电-第二线圈5的交变磁场-无线充电接收器的交流电”的无线中继充电电路。
如图6、7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内容部分相同,在此将不再赘述,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继线圈组件还包括用于抑制交变磁场的屏蔽隔板7,所述第二线圈5相反于智能终端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屏蔽隔板7,在所述第一线圈4朝向智能终端的一侧设置有屏蔽隔板7,相当于所述卡槽结构3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屏蔽隔板7,保证电子卡片容纳设置在卡槽结构3内,且处于两个屏蔽隔板7之间不会受到无线电磁的干扰影响,更加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可快速大批量生产制作。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内容部分相同,在此将不再赘述,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屏蔽隔板7包括但不限于铜片、铝片、铁片、钢片等导体材料;
所述导体材料在线圈组的螺旋线圈的轴垂直的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围绕的面积A不小于线圈组在相同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围绕的面积B的1/5。
所述的两组导体材料通过第二高频低阻电路8或者导线实现电连接,用于降低EMC。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实施例与上述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屏蔽隔板7包括但不限于钢片、铁片、铜铁多层组合的导体材料;
所述导体材料在线圈组的螺旋线圈的轴垂直的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围绕的面积A不小于线圈组在相同平面上投影的外轮廓围绕的面积B的1/5。
上述两组导电且导磁材料通过第二高频低阻电路8的导电与高频低阻的导磁的材料X实现连接,用于降低EMC和磁场泄露。
X可以让两组导电且导磁材料连接后与X之间形成的结构,与在无线充电发射器或接收器的螺旋线圈的某一轴向平面(也就是沿着轴切出的平面)空间交叠时,交叠产生闭合曲线。实现接近电场与磁场的表面等势体,或者说实现两组导电且导磁材料连接后与X之间形成的结构内电场与磁场接近为零,进一步保护结构内的物体不被干扰。
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两个中继线圈电连接的电缆为第一高频低阻电路6,实现两个导电材料,或导电且导磁材料的电缆为第二高频低阻电路8,第一高频低阻电路6、第二高频低阻电路8都可以为铜箔、多股漆包线做的Litz线,采用平行、双绞、同轴、交叠、混编形式实现,且铜箔的厚度H、Litz线内的漆包线的半径d小于等于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高频交流电频率在其表面形成趋肤效应层的厚度h;
其中高频低阻电路8为发明所在先申请的专利技术,并已经实现相应的公开;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内容部分相同,在此将不再赘述,唯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第一高频低阻电路6或第二高频低阻电路8上设置有一个串联谐振电容9,所述串联谐振电容9与所述第一线圈4及第二线圈5构成阻抗匹配电路,能够降低中继系统造成的功率损失;
而且串联的串联谐振电容9的电容值C1要贴近或者符合下面条件,偏差在30%-300%之间:
配合本发明中继系统使用的发射器的线圈L0与同一个发射器的串联谐振电容C0存在一个谐振频率点F0,F0的值由LC串联谐振中心频率点计算公式得出,所述公式为:
而本发明中中继系统也存在LC串联谐振中心频率点F1,且F1=F0或者F1≈F0,其中F1=F0是最优的设置,因此C1的最优值C1best的值由中继线圈L1r(接收,亦可以理解为第一线圈4)、L1t(发射,亦可以理解为第二线圈5)以及串联谐振中心频率点F0共同决定:
在C1小于C1best时候,传输中转换效率会微微增加,但是传输的功率会明显降低;在C1大于C1best时候,传输中的转换效率会明显降低,而传输的功率会保持不变或者有所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阻抗匹配电路能够实现中继系统的传输阻抗与发射器的传输阻抗一致或接近一致,从而降低中继系统造成的功率损失。应用本发明所述中继系统时,能够实现多种应用场景,并在无线充电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无线充电中继作用,可对应应用于信用卡卡套等消费类产品的场景;
1)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中继系统的卡套装置可将无线充电能量中继,实现对智能终端的无线充电;
2)用户可将电子卡片临时插接至所述卡槽结构3中,跟随智能终端一起方便携带,在需要单独使用电子卡片时,只需要将卡片推出所述卡槽结构3,即可实现所述电子卡片与卡套装置的分离,且由于所述电子卡片位置处于两个屏蔽隔板7之间,在对智能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不干扰、不损害、不影响此电子卡片。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接收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一线圈、及至少一个具有发射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二线圈;
所述第一线圈所接收的无线充电能量通过高频低阻电路将无线充电能量输送至所述第二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接收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一线圈、及至少一个具有发射无线充电能量的第二线圈;
所述第一线圈所接收的无线充电能量通过高频低阻电路将无线充电能量输送至所述第二线圈;
在所述高频低阻电路上具有一个阻抗匹配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电路为至少一个串联谐振电容,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构成阻抗匹配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谐振电容的电容值C1为:
其中,L1r为第一线圈的电感值,所述L1t为第二线圈的电感值,所述F0为与配合所述中继系统使用的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发射线圈的电感值L0与该发射无线充电发射器的串联电容的电容值C0形成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中心频率点的值F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谐振电容的电容值C1为: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数量与所述第二线圈数量相同的高频低阻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任意一侧面设置有抑制交变磁场的第一屏蔽隔板;
所述第二线圈任意一侧面设置有抑制交变磁场的第二屏蔽隔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隔板在第一线圈组的轴向垂直平面的平面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线圈在相同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1/5;
所述第二屏蔽隔板在第二线圈组的轴向垂直平面的平面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线圈在相同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隔板包括但不限于铜片、铝片、铁片、钢片等导体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隔板包括但不限于钢片、铁片、铜铁多层组合的导电与导磁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屏蔽隔板导体材料与所述第二屏蔽隔板导体材料通过高频低阻电路或者导线实现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导电且导体材料通过高频低阻的导电与高频低阻的导磁的材料实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之一所述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低阻电路包括至少一片铜箔、多股漆包线做的Litz线;
所述Litz线采用平行、双绞、同轴、交叠、混编形式实现,且所述每片铜箔的厚度H、Litz线内的漆包线的导体半径d小于等于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高频交流电频率在其表面形成趋肤效应层的厚度h。
14.一种无线充电的中继装置,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12任意之一所述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中继系统的结构包覆,并所述壳体被制作成为方便使用的形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90369 | 2019-03-13 | ||
CN2019101903696 | 2019-03-1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88881A true CN109888881A (zh) | 2019-06-14 |
Family
ID=66933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25601.5A Pending CN109888881A (zh) | 2019-03-13 | 2019-03-25 |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8888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2948A (zh) * | 2021-03-04 | 2021-06-11 | 吉成无线(深圳)有限公司 | 远距离自适应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无线充电器 |
WO2021114183A1 (zh) * | 2019-12-12 | 2021-06-17 | 王宾宇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WO2022258909A1 (fr) * | 2021-06-07 | 2022-12-15 | Centiloc | Dispositif répéteur de champ magnétique de communication en champ proche |
CN117458727A (zh) * | 2023-11-08 | 2024-01-2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保护壳和无线充电系统 |
US12174524B2 (en) | 2020-03-31 | 2024-12-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1078A (zh) * | 2011-09-09 | 2014-07-16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无线电力中继器 |
CN104600851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中继设备和包含该设备的套 |
US20150207337A1 (en) * | 2014-01-22 | 2015-07-23 | Electrochem Solutions, Inc. | Split winding repeater |
CN106716779A (zh) * | 2014-11-17 | 2017-05-24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无线供电装置 |
CN107359705A (zh) * | 2017-09-07 | 2017-11-1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非对称无线输电系统及其输电方法 |
CN108429363A (zh) * | 2018-03-22 | 2018-08-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和无线充电装置 |
WO2018163177A1 (en) * | 2017-03-07 | 2018-09-13 |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for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
CN108616168A (zh) * | 2018-03-31 | 2018-10-02 | 西安交通大学 | 含中继线圈谐振型无线充电系统电磁干扰预测电路及方法 |
CN108808891A (zh) * | 2018-07-16 | 2018-11-13 | 成都瑞德星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中继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
CN210517814U (zh) * | 2019-03-13 | 2020-05-12 | 邢益涛 |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及中继装置 |
-
2019
- 2019-03-25 CN CN201910225601.5A patent/CN10988888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1078A (zh) * | 2011-09-09 | 2014-07-16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无线电力中继器 |
CN104600851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中继设备和包含该设备的套 |
US20150207337A1 (en) * | 2014-01-22 | 2015-07-23 | Electrochem Solutions, Inc. | Split winding repeater |
CN106716779A (zh) * | 2014-11-17 | 2017-05-24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无线供电装置 |
WO2018163177A1 (en) * | 2017-03-07 | 2018-09-13 |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for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
CN107359705A (zh) * | 2017-09-07 | 2017-11-1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非对称无线输电系统及其输电方法 |
CN108429363A (zh) * | 2018-03-22 | 2018-08-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和无线充电装置 |
CN108616168A (zh) * | 2018-03-31 | 2018-10-02 | 西安交通大学 | 含中继线圈谐振型无线充电系统电磁干扰预测电路及方法 |
CN108808891A (zh) * | 2018-07-16 | 2018-11-13 | 成都瑞德星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中继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
CN210517814U (zh) * | 2019-03-13 | 2020-05-12 | 邢益涛 |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及中继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14183A1 (zh) * | 2019-12-12 | 2021-06-17 | 王宾宇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US12174524B2 (en) | 2020-03-31 | 2024-12-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2952948A (zh) * | 2021-03-04 | 2021-06-11 | 吉成无线(深圳)有限公司 | 远距离自适应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无线充电器 |
WO2022258909A1 (fr) * | 2021-06-07 | 2022-12-15 | Centiloc | Dispositif répéteur de champ magnétique de communication en champ proche |
CN117458727A (zh) * | 2023-11-08 | 2024-01-2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保护壳和无线充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88881A (zh) |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 | |
US10158256B2 (en) | Contactless connector system tolerant of position displacement between transmitter coil and receiver coil and having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 |
US10511089B2 (en) |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101890326B1 (ko) |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보조배터리 | |
US9973023B2 (en) |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coil structure | |
CN208423175U (zh) |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US20160111889A1 (en) | Segmented conductive back cover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
CN103094994B (zh) | 磁耦合单元和磁耦合系统 | |
JP2015534422A (ja) |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 |
US10692648B2 (en) | Magnetic field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mobile device including the magnetic field structure | |
CN103797685A (zh) | 馈电单元、电子单元以及馈电系统 | |
CN102544615A (zh) | 一种无线充电电池 | |
CN102005783A (zh) | 无线充电装置 | |
JP2023517037A (ja) |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用送信器、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JP2016111610A (ja)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201478847U (zh) |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 |
CN109920633A (zh) | 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 | |
CN210517814U (zh) |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及中继装置 | |
KR102041988B1 (ko) |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 |
CN109830999A (zh) | 无线系统以及无线装置 | |
CN211830276U (zh) | 变压器及变压装置 | |
CN112189293B (zh) | 无线充电板以及无线充电装置 | |
CN208208466U (zh) | 薄膜线圈及电子装置 | |
CN208521760U (zh) | 一种导线绕组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5610227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