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610227B -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0227B
CN105610227B CN201610151374.2A CN201610151374A CN105610227B CN 105610227 B CN105610227 B CN 105610227B CN 201610151374 A CN201610151374 A CN 201610151374A CN 105610227 B CN105610227 B CN 105610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battery cover
metal battery
meta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13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0227A (zh
Inventor
杨金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513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0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10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0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0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02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包括:充电电路和金属电池盖,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为全金属外壳,所述充电电路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连接,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所述金属电池盖设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中部,且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绝缘。本发明的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全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电极板设在金属外壳内部,则会被屏蔽,导致无法充电,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极板设在金属外壳外部,由于需要紧贴外壳,充电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是指替代传统的有线电缆,以无线的方式对无线电子设备等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能供给技术。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在给电子设备等进行充电时,即使不用通过有线电缆将电源从电源插座连接到电子设备,仍能以无线方式给电子设备等充电的优点,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相关研究呈现出非常活跃的趋势。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通过电磁感应“磁耦合”进行短程传输,第二类是将电能以电磁波“射频”或非辐射性谐振“磁共振”等形式传输,第三类是“电场耦合”方式。对于全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实现无线充电是一个技术难点。如果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电极板在金属外壳内部,则会被屏蔽,导致无法充电;如果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极板,在金属外壳外部,由于需要紧贴外壳,充电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全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电极板设在金属外壳内部,则会被屏蔽,导致无法充电,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极板设在金属外壳外部,由于需要紧贴外壳,充电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充电电路,设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用于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传输的交流电能,并将所述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进行存储;
金属电池盖,用于充当电极板,当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的发射耦合电极板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上;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为全金属外壳,所述充电电路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连接,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里面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金属电池盖设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中部,且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绝缘。
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填充满绝缘材料。
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绝缘材料为塑胶,所述金属电池盖、所述塑胶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通过注塑形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池盖的制作材料为铜金属。
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降压整流滤波单元、充电控制单元与电池,所述降压整流滤波单元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外壳连接。
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一无线充电结构,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充电电路,设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用于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传输的交流电能,并将所述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进行存储;
金属电池盖,用于充当电极板,当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的发射耦合电极板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上;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为全金属外壳,所述充电电路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连接,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里面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金属电池盖设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中部,且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绝缘。
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填充满绝缘材料,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绝缘材料为塑胶,所述金属电池盖、所述塑胶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通过注塑形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降压整流滤波单元、充电控制单元与电池,所述降压整流滤波单元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外壳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通过将全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后盖的中部设计为独立的金属电池盖,使得金属电池盖与金属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及整个全金属外壳绝缘,在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的发射耦合电极板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上,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电极板设在金属外壳内部,则会被屏蔽,导致无法充电,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极板设在金属外壳外部,由于需要紧贴外壳,充电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全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全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的外壳与充电电路、金属电池盖和无线充电器的整体无线充电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施例的全金属外壳104的移动终端10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全金属外壳104的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与充电电路105、金属电池盖101和无线充电器20的整体无线充电工作原理图。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10的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充电电路105,设在所述移动终端10内部,用于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20传输的交流电能,并将所述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进行存储。
金属电池盖101,用于充当电极板,当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20对所述移动终端10进行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20的发射耦合电极板201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201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105包括依次连接的降压整流滤波单元135、充电控制单元125与电池115,所述降压整流滤波单元135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101连接,所述电池115与所述外壳10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20包括依次通过电线连接的发射耦合电极板201、驱动器202、高频高压发生器203和电源204。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为全金属外壳104,所述充电电路105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101及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连接,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105里面的电池115进行充电,所述金属电池盖101设在所述移动终端10的后盖中部,且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绝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填充满绝缘材料102,以使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彼此绝缘,使所述金属电池盖101成为独立的一个金属块,以作为电容的一个电极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使得后盖整体上比较美观,也方便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材料102为塑胶,所述金属电池盖101、所述塑胶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通过注塑形成一体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电池盖101的制作材料为铜金属或者其它金属。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10的无线充电结构,通过将全金属外壳104的移动终端10后盖的中部设计为独立的金属电池盖101,使得金属电池盖101与金属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及整个全金属外壳104绝缘,在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20的发射耦合电极板201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201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上,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对移动终端10的电池115进行充电,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金属外壳104的移动终端10进行无线充电时,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电极板设在金属外壳104内部,则会被屏蔽,导致无法充电,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极板设在金属外壳104外部,由于需要紧贴外壳104,充电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问题。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施例的全金属外壳104的移动终端10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全金属外壳104的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与充电电路105、金属电池盖101和无线充电器20的整体无线充电工作原理图。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10,包括一无线充电结构,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充电电路105,设在所述移动终端10内部,用于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20传输的交流电能,并将所述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进行存储。
金属电池盖101,用于充当电极板,当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20对所述移动终端10进行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20的发射耦合电极板201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201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105包括依次连接的降压整流滤波单元135、充电控制单元125与电池115,所述降压整流滤波单元135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101连接,所述电池115与所述外壳10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20包括依次通过电线连接的发射耦合电极板201、驱动器202、高频高压发生器203和电源204。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为全金属外壳104,所述充电电路105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101及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连接,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105里面的电池115进行充电,所述金属电池盖101设在所述移动终端10的后盖中部,且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绝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填充满绝缘材料102,以使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彼此绝缘,使所述金属电池盖101成为独立的一个金属块,以作为电容的一个电极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使得后盖整体上比较美观,也方便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材料102为塑胶,所述金属电池盖101、所述塑胶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通过注塑形成一体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电池盖101的制作材料为铜金属或者其它金属。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10,通过将全金属外壳104的移动终端10后盖的中部设计为独立的金属电池盖101,使得金属电池盖101与金属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103及整个全金属外壳104绝缘,在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20的发射耦合电极板201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201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上,所述金属电池盖101与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外壳104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对移动终端10的电池115进行充电,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金属外壳104的移动终端10进行无线充电时,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电极板设在金属外壳104内部,则会被屏蔽,导致无法充电,如果将电磁感应线圈或者电场耦合极板设在金属外壳104外部,由于需要紧贴外壳104,充电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10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电路,设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用于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传输的交流电能,并将所述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进行存储;
金属电池盖,用于充当电极板,当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的发射耦合电极板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上;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为全金属外壳,所述充电电路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连接,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里面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金属电池盖设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中部,且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绝缘;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填充满绝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塑胶,所述金属电池盖、所述塑胶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通过注塑形成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盖的制作材料为铜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降压整流滤波单元、充电控制单元与电池,所述降压整流滤波单元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外壳连接。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无线充电结构,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充电电路,设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用于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传输的交流电能,并将所述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进行存储;
金属电池盖,用于充当电极板,当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所述外部无线充电器的发射耦合电极板与其相对平行摆放,形成电场耦合作用,以使所述发射耦合电极板的电场传递到所述金属电池盖上;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为全金属外壳,所述充电电路两端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及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连接,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里面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金属电池盖设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中部,且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绝缘;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填充满绝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池盖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塑胶,所述金属电池盖、所述塑胶与所述后盖的四周边缘部分通过注塑形成一体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降压整流滤波单元、充电控制单元与电池,所述降压整流滤波单元通过电线与所述金属电池盖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外壳连接。
CN201610151374.2A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10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1374.2A CN105610227B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1374.2A CN105610227B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0227A CN105610227A (zh) 2016-05-25
CN105610227B true CN105610227B (zh) 2017-11-17

Family

ID=5598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137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10227B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10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1910A (zh) * 2018-11-30 2019-02-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移动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4864A (en) * 1996-01-16 1998-02-03 Electro Dynamics, Inc. Capacitive charge coupling with dual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2460900A (zh) * 2009-06-25 2012-05-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功率传送系统和非接触充电装置
CN102804550A (zh) * 2009-06-25 2012-11-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功率传送系统和非接触充电装置
KR20140067185A (ko) * 2012-10-30 2014-06-05 주식회사 이랜텍 엔에프씨통신회로부와 무선충전회로부를 포함하는 이동통신장치
CN204361727U (zh) * 2014-12-31 2015-05-27 深圳市高尔夫飞煌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充电装置
CN104979914A (zh) * 2015-06-11 2015-10-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4858614U (zh) * 2015-06-29 2015-12-09 武汉理工大学 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4864A (en) * 1996-01-16 1998-02-03 Electro Dynamics, Inc. Capacitive charge coupling with dual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2460900A (zh) * 2009-06-25 2012-05-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功率传送系统和非接触充电装置
CN102804550A (zh) * 2009-06-25 2012-11-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功率传送系统和非接触充电装置
KR20140067185A (ko) * 2012-10-30 2014-06-05 주식회사 이랜텍 엔에프씨통신회로부와 무선충전회로부를 포함하는 이동통신장치
CN204361727U (zh) * 2014-12-31 2015-05-27 深圳市高尔夫飞煌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充电装置
CN104979914A (zh) * 2015-06-11 2015-10-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4858614U (zh) * 2015-06-29 2015-12-09 武汉理工大学 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Matrix Charging Platform With Soft Switched Transformer Control;Chao Liu等;《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30131;第60卷(第1期);全文 *
Effect of series tuning inductor position on;C.Liu等;《ELECTRONICS LETTERS》;20110120;第47卷(第2期);全文 *
基于电场耦合方式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苏玉刚等;《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30430;第35卷(第2期);第177-18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0227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1173B (zh) 充电系统
CN104253489B (zh) 汽车方向盘及采用该汽车方向盘的汽车
CN202524124U (zh) 移动电源
CN204967898U (zh) 一种可无线/有线双模充电的手机外壳
CN102005784A (zh)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CN207994679U (zh) 无线充电器
CN105119357B (zh)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设备
KR101532052B1 (ko) 무선충전 및 엔에프씨 통신 겸용 단자부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패치
CN1056102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2983375A (zh) 无线充电锂电池
CN203071611U (zh) 一种一体式移动电源
CN208078705U (zh) 无线充电器结构
WO2023124966A1 (zh)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及其系统
CN105553043B (zh) 一种通用无线充电接收器接口及接收器
CN206442159U (zh) 一种无线充电相机
KR101578863B1 (ko) 무선 전력 통신용 코일 및 코일 권선 방법
CN202586515U (zh) 可无线充电的转接器
CN209488274U (zh) 电源装置
CN202888898U (zh) 基于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套件
CN207853493U (zh)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CN208190313U (zh) 手机无线充电器充电插头的收纳结构
CN206574946U (zh) 一种手机插头可以拆卸的手机数据线
CN205141779U (zh) 一种便携式外接无线充电器装置
CN106160138A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9250637U (zh) 一种改善射频空间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