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0418B - 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50418B CN109850418B CN201811418150.9A CN201811418150A CN109850418B CN 109850418 B CN109850418 B CN 109850418B CN 201811418150 A CN201811418150 A CN 201811418150A CN 109850418 B CN109850418 B CN 1098504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fixed
- bin
- mixing
- resonanc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376 reac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086 sid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电磁振动器和料仓,所述料仓、电磁振动器之间设置有振动体,所述电磁振动器包括壳体、电磁铁和共振装置,所述电磁铁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振动体一端穿过壳体,且与电磁铁配合运动;所述振动体另一端固定在料仓外壁上;所述共振装置包括第一共振装置和第二共振装置,所述第一共振装置和第二共振装置别安装在电磁铁两侧;所述料仓包括螺旋进料口、浇筑口一、浇筑口二和第一下料口。本发明中设计了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实现了物料在料仓中的有效混合,同时提高了混合效率,同时搅拌更加均匀,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振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是一种通过搅拌器发生某种循环,使得溶液中的气体、液体甚至悬浮的颗粒得以混合均匀,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通过强制对流、均匀混合的器件来实现,即搅拌器的内部构件。搅拌是有机制备实验中常用的一项操作,目的是能使反应物间充分混合避免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均匀局部过大,受热不均匀,导致副反应的发生或有机物分解,通过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受热均匀,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单纯通过电机进行搅拌,得到的物料的混合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往往会出现搅拌不均匀、搅拌效率低等情况,不仅提高了成本,还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不仅需要实现物料混合,同时能够提高混合效率,降低成本,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电磁振动器和料仓,所述料仓、电磁振动器之间设置有振动体,所述电磁振动器包括壳体、电磁铁和共振装置,所述电磁铁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振动体一端穿过壳体,且与电磁铁配合运动;所述振动体另一端固定在料仓外壁上;所述共振装置包括第一共振装置和第二共振装置,所述第一共振装置和第二共振装置别安装在电磁铁两侧。
较优化地,所述料仓包括螺旋进料口、浇筑口一、浇筑口二和第一下料口,所述螺旋进料口安装在料仓上,所述浇筑口一、浇筑口二分别安装在料仓两侧,所述料仓内分别设置有预混合腔和第一强制混合腔,所述预混合腔安装在第一强制混合腔上方,所述浇筑口一、浇筑口二、螺旋进料口分别与预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一强制混合腔内设置有混合头;所述第一下料口安装在料仓底端,所述第一下料口与强制混合腔连通。
较优化地,所述料仓包括浇筑口三、浇筑口四和第二下料口,所述浇筑口三、浇筑口四分别安装在料仓两侧,所述料仓内设置有第二强制混合腔,所述浇筑口三、浇筑口四分别与第二强制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下料口安装在料仓底端,所述第二下料口与第二强制混合腔连通。
本发明中设计了两种料仓结构,其中第一种料仓结构中设计了螺旋送料口,螺旋送料口不仅免除了人工加料的麻烦,同时使加料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同时螺旋送料口可以避免物料在输送时发生堆堵、倒流的情况;第一种料仓结构中还设计了第一下料口,第一下料口为锥形下料口,物料只能从特定的孔隙流出,因此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小流量或微量送料,并且可以应用于高精度称量中。
本发明中第一种料仓结构还设计了预混合腔,可以对原料进行预混,使得原料进行混合时更加的均匀,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第一强制混合腔内设计的混合头可以带动物料进行转动,从而加速进行混合搅拌,同时使得搅拌更加均,提高工作效率。
较优化地,所述振动体包括衔铁、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分别安装在衔铁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活动件、衔铁、第二活动件为整体铸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电磁铁包括T字型铁芯和电磁线圈,所述T字型铁芯凸面为第一凸起部,所述电磁线圈绕在第一凸起部上,所述T字型铁芯、衔铁相互配合运动。
本发明中设计了电磁铁,通过T字型铁芯和衔铁的配合作用实现了电磁激振的搅拌作用,提高了搅拌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较优化地,所述壳体为凸形壳体,所述凸形壳体的凸面为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衔铁一端通过第二孔与T字型铁芯配合运动,另一端与料仓外壁固定;所述壳体与第二凸起部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机座,所述T字型铁芯与机座固定;所述第一共振装置和第二共振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共振装置包括支撑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支撑轴一端分别穿过第二孔与第二凸起部固定,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机座上;所述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分别安装在第一活动件两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活动件表面固定,另一端与支撑轴中部固定;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一活动件表面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凸起部固定;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分别套在支撑轴上。
较优化地,所述混合头包括中心轴和若干个锯齿,所述锯齿绕中心轴呈圆周排列;所述锯齿为圆弧齿。
本发明中混合头中包括多个圆弧齿,这样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装置的搅拌效率,保证物料可以混合均匀。
较优化地,所述振动体为倒C型振动体,所述振动体和料仓之间还设置有冲击块,所述冲击块一端与衔铁固定,另一端与料仓外壁固定。
本发明中设计了冲击块,可将电磁振动器产生的振动有效传递至物料仓外壁,保证物料混合能够顺利进行。
较优化地,所述第一下料口为锥形下料口;所述第二下料口为锥形下料口。
较优化地,所述预混合腔的容量小于第一强制混合腔的容量。
本发明中设计的预混合腔容量较小,存料少,这样设计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中设计了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其中包括电磁振动器、料仓等组件,电磁振动器主要包括振动体、电磁铁和共振弹簧等组件,其中T字型铁芯固定在机座上,此时振动体等组件构成了质点M,机座等组件构成了质点M,由于T字型铁芯与衔铁相互配合运动,衔铁的一端通过冲击块与料仓外壁固定,M、M由弹性系统联系在一起,弹性系统即共振装置;这样就构成了单质点定向强迫振动系统,由于机械振动的共振原理,电磁铁的激振频率为W,弹性系统的自振频率为W,当时,处于低临界状态下工振。
电磁振动器的工作原理为半波整流,电磁线圈由交流电经二极管整流供电,当线路接通后,正半周脉动直流电压加在电磁线圈上,由于电磁铁的作用,在机座和振动体之间产生了脉冲电磁力,振动体被吸引,此时弹性系统贮存势能,当负半周二极管不导通时,电磁力消失,借助弹性系统贮存的势能,使振动体向相反的方向振动,周而复始,振动体便以交流电的频率往复振动。
振动体进行周期性高频振动时,通过冲击块传递给料仓外壁,料仓外壁随之进行周期性振动,这样设计不仅可以使料仓外壁与物料脱离接触,同时物料受到交变速度和加速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可以有效克服物料的内摩擦力和聚焦力,使物料顺利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时,电磁铁和振动体配合进行工作,并将振动通过冲击块传递至物料仓外壁,料仓外壁随之进行周期性振动,物料进入料仓并进行混合,最后从底端排出。
本发明中第一种料仓使用时,物料分别从螺旋进料口、浇筑口一、浇筑口二进入预混合腔,在预混合腔边预混合边向下送料,并进入第一强制混合腔,混合头使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涡流后物料从第一下料口排出。
本发明中第二种料仓使用时,物料分别从浇筑口三、浇筑口四进入第二强制混合腔,通过调整电磁振动器的频率,物料在第二强制混合腔不停强制混合并向下送料,最后通过第二下料口排出。
本发明中设计了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实现了物料在料仓中的有效混合,同时提高了混合效率,同时搅拌更加均匀,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的电磁振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的第一种料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的混合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振动器、11-壳体、111-第二凸起部、12-电磁铁、121-T字型铁芯、1211-第一凸起部、122-电磁线圈、13-第一共振装置、131-第一弹簧、132-支撑轴、133-第二弹簧、134-第三弹簧、14-第二共振装置、15-机座、2-料仓、201-浇筑口三、202-浇筑口四、203-第二强制混合腔、204-第二下料口、205-螺旋进料口、206-浇筑口一、207-浇筑口二、208-预混合腔、209-第一强制混合腔、210-第一下料口、211-混合头、2111-锯齿、2112-中心轴、3-振动体、31-衔铁、32-第一活动件、33-第二活动件、34-第一孔、4-冲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电磁振动器1和料仓2,所述料仓2、电磁振动器1之间设置有振动体3,所述电磁振动器1包括壳体11、电磁铁12和共振装置,所述电磁铁12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振动体3一端穿过壳体11,且与电磁铁12配合运动;所述振动体3另一端固定在料仓2外壁上;所述共振装置包括第一共振装置13和第二共振装置14,所述第一共振装置13和第二共振装置14别安装在电磁铁12两侧。
所述料仓2包括螺旋进料口205、浇筑口一206、浇筑口二207和第一下料口210,所述螺旋进料口205安装在料仓2上,所述浇筑口一206、浇筑口二207分别安装在料仓2两侧,所述料仓2内分别设置有预混合腔208和第一强制混合腔209,所述预混合腔208安装在第一强制混合腔209上方,所述浇筑口一206、浇筑口二207、螺旋进料口205分别与预混合腔208连通,所述第一强制混合腔209内设置有混合头211;所述第一下料口210安装在料仓2底端,所述第一下料口210与强制混合腔连通。
所述料仓2包括浇筑口三201、浇筑口四202和第二下料口204,所述浇筑口三201、浇筑口四202分别安装在料仓2两侧,所述料仓2内设置有第二强制混合腔203,所述浇筑口三201、浇筑口四202分别与第二强制混合腔203连通,所述第二下料口204安装在料仓2底端,所述第二下料口204与第二强制混合腔203连通。
本发明中设计了两种料仓2结构,其中第一种料仓2结构中设计了螺旋送料口,螺旋送料口不仅免除了人工加料的麻烦,同时使加料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同时螺旋送料口可以避免物料在输送时发生堆堵、倒流的情况;第一种料仓2结构中还设计了第一下料口210,第一下料口210为锥形下料口,物料只能从特定的孔隙流出,因此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小流量或微量送料,并且可以应用于高精度称量中。
本发明中第一种料仓2结构还设计了预混合腔208,可以对原料进行预混,使得原料进行混合时更加的均匀,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第一强制混合腔209内设计的混合头211可以带动物料进行转动,从而加速进行混合搅拌,同时使得搅拌更加均,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振动体3包括衔铁31、第一活动件32和第二活动件33,所述第一活动件32、第二活动件33分别安装在衔铁31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活动件32、衔铁31、第二活动件33为整体铸件;所述第一活动件32和第二活动件3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孔34;所述电磁铁12包括T字型铁芯121和电磁线圈122,所述T字型铁芯121凸面为第一凸起部1211,所述电磁线圈122绕在第一凸起部1211上,所述T字型铁芯121、衔铁31相互配合运动。
本发明中设计了电磁铁12,通过T字型铁芯121和衔铁31的配合作用实现了电磁激振的搅拌作用,提高了搅拌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所述壳体11为凸形壳体11,所述凸形壳体11的凸面为第二凸起部111,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衔铁31一端通过第二孔与T字型铁芯121配合运动,另一端与料仓2外壁固定;所述壳体11与第二凸起部11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机座15,所述T字型铁芯121与机座15固定;所述第一共振装置13和第二共振装置1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共振装置13包括支撑轴132、第一弹簧131、第二弹簧133和第三弹簧134,所述支撑轴132一端分别穿过第二孔与第二凸起部111固定,另一端与第一弹簧131固定;所述第一弹簧131另一端固定在机座15上;所述第二弹簧133、第三弹簧134分别安装在第一活动件32两侧,所述第二弹簧133一端与第一活动件32表面固定,另一端与支撑轴132中部固定;所述第三弹簧134一端与第一活动件32表面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凸起部111固定;所述第一弹簧131、第二弹簧133、第三弹簧134分别套在支撑轴132上。
所述混合头211包括中心轴2112和若干个锯齿2111,所述锯齿2111绕中心轴2112呈圆周排列;所述锯齿2111为圆弧齿。
本发明中混合头211中包括多个圆弧齿,这样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装置的搅拌效率,保证物料可以混合均匀。
所述振动体3为倒C型振动体3,所述振动体3和料仓2之间还设置有冲击块4,所述冲击块4一端与衔铁31固定,另一端与料仓2外壁固定。
本发明中设计了冲击块4,可将电磁振动器1产生的振动有效传递至物料仓2外壁,保证物料混合能够顺利进行。
所述第一下料口210为锥形下料口;所述第二下料口204为锥形下料口。
所述预混合腔208的容量小于第一强制混合腔209的容量。
本发明中设计的预混合腔208容量较小,存料少,这样设计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中设计了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其中包括电磁振动器1、料仓2等组件,电磁振动器1主要包括振动体3、电磁铁12和共振弹簧等组件,其中T字型铁芯121固定在机座15上,此时振动体3等组件构成了质点M1,机座15等组件构成了质点M2,由于T字型铁芯121与衔铁31相互配合运动,衔铁31的一端通过冲击块4与料仓2外壁固定,M1、M2由弹性系统联系在一起,弹性系统即共振装置;这样就构成了单质点定向强迫振动系统,由于机械振动的共振原理,电磁铁12的激振频率为W,弹性系统的自振频率为W0,当时,处于低临界状态下工振。
电磁振动器1的工作原理为半波整流,电磁线圈122由交流电经二极管整流供电,当线路接通后,正半周脉动直流电压加在电磁线圈122上,由于电磁铁12的作用,在机座15和振动体3之间产生了脉冲电磁力,振动体3被吸引,此时弹性系统贮存势能,当负半周二极管不导通时,电磁力消失,借助弹性系统贮存的势能,使振动体3向相反的方向振动,周而复始,振动体3便以交流电的频率往复振动。
振动体3进行周期性高频振动时,通过冲击块4传递给料仓2外壁,料仓2外壁随之进行周期性振动,这样设计不仅可以使料仓2外壁与物料脱离接触,同时物料受到交变速度和加速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可以有效克服物料的内摩擦力和聚焦力,使物料顺利排出。
本发明使用时,电磁铁12和振动体3配合进行工作,并将振动通过冲击块4传递至物料仓2外壁,料仓2外壁随之进行周期性振动,物料进入料仓2并进行混合,最后从底端排出。
本发明中第一种料仓2使用时,物料分别从螺旋进料口205、浇筑口一206、浇筑口二207进入预混合腔208,在预混合腔208边预混合边向下送料,并进入第一强制混合腔209,混合头211使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涡流后物料从第一下料口210排出。
本发明中第二种料仓2使用时,物料分别从浇筑口三201、浇筑口四202进入第二强制混合腔203,通过调整电磁振动器1的频率,物料在第二强制混合腔203不停强制混合并向下送料,最后通过第二下料口204排出。
本发明中设计了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实现了物料在料仓2中的有效混合,同时提高了混合效率,同时搅拌更加均匀,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电磁振动器(1)和料仓(2),所述料仓(2)、电磁振动器(1)之间设置有振动体(3),所述电磁振动器(1)包括壳体(11)、电磁铁(12)和共振装置,所述电磁铁(12)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振动体(3)一端穿过壳体(11),且与电磁铁(12)配合运动;所述振动体(3)另一端固定在料仓(2)外壁上;所述共振装置包括第一共振装置(13)和第二共振装置(14),所述第一共振装置(13)和第二共振装置(14)别安装在电磁铁(12)两侧;
所述振动体(3)包括衔铁(31)、第一活动件(32)和第二活动件(33),所述第一活动件(32)、第二活动件(33)分别安装在衔铁(31)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活动件(32)、衔铁(31)、第二活动件(33)为整体铸件;所述第一活动件(32)和第二活动件(3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孔(34);所述电磁铁(12)包括T字型铁芯(121)和电磁线圈(122),所述T字型铁芯(121)凸面为第一凸起部(1211),所述电磁线圈(122)绕在第一凸起部(1211)上,所述T字型铁芯(121)、衔铁(31)相互配合运动;
所述壳体(11)为凸形壳体(11),所述凸形壳体(11)的凸面为第二凸起部(111),所述第二凸起部(111)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衔铁(31)一端通过第二孔与T字型铁芯(121)配合运动,另一端与料仓(2)外壁固定;所述壳体(11)与第二凸起部(11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机座(15),所述T字型铁芯(121)与机座(15)固定;所述第一共振装置(13)和第二共振装置(1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共振装置(13)包括支撑轴(132)、第一弹簧(131)、第二弹簧(133)和第三弹簧(134),所述支撑轴(132)一端分别穿过第二孔与第二凸起部(111)固定,另一端与第一弹簧(131)固定;所述第一弹簧(131)另一端固定在机座(15)上;所述第二弹簧(133)、第三弹簧(134)分别安装在第一活动件(32)两侧,所述第二弹簧(133)一端与第一活动件(32)表面固定,另一端与支撑轴(132)中部固定;所述第三弹簧(134)一端与第一活动件(32)表面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凸起部(111)固定;所述第一弹簧(131)、第二弹簧(133)、第三弹簧(134)分别套在支撑轴(132)上;
所述振动体(3)为倒C型振动体(3),所述振动体(3)和料仓(2)之间还设置有冲击块(4),所述冲击块(4)一端与衔铁(31)固定,另一端与料仓(2)外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2)包括螺旋进料口(205)、浇筑口一(206)、浇筑口二(207)和第一下料口(210),所述螺旋进料口(205)安装在料仓(2)上,所述浇筑口一(206)、浇筑口二(207)分别安装在料仓(2)两侧,所述料仓(2)内分别设置有预混合腔(208)和第一强制混合腔(209),所述预混合腔(208)安装在第一强制混合腔(209)上方,所述浇筑口一(206)、浇筑口二(207)、螺旋进料口(205)分别与预混合腔(208)连通,所述第一强制混合腔(209)内设置有混合头(211);所述第一下料口(210)安装在料仓(2)底端,所述第一下料口(210)与强制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一下料口(210)为锥形下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2)包括浇筑口三(201)、浇筑口四(202)和第二下料口(204),所述浇筑口三(201)、浇筑口四(202)分别安装在料仓(2)两侧,所述料仓(2)内设置有第二强制混合腔(203),所述浇筑口三(201)、浇筑口四(202)分别与第二强制混合腔(203)连通,所述第二下料口(204)安装在料仓(2)底端,所述第二下料口(204)与第二强制混合腔(203)连通;所述第二下料口(204)为锥形下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头(211)包括中心轴(2112)和若干个锯齿(2111),所述锯齿(2111)绕中心轴(2112)呈圆周排列;所述锯齿(2111)为圆弧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合腔(208)的容量小于第一强制混合腔(209)的容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18150.9A CN109850418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18150.9A CN109850418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0418A CN109850418A (zh) | 2019-06-07 |
CN109850418B true CN109850418B (zh) | 2020-08-25 |
Family
ID=66890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18150.9A Active CN109850418B (zh) | 2018-11-26 | 2018-11-26 | 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504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6292A (zh) * | 2020-03-20 | 2020-06-12 | 辽宁科技大学 | 一种电磁复合振动式物料分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2137U (zh) * | 1992-02-26 | 1992-11-18 | 湖南省湘乡无线电厂 | 节能稳幅低噪声电磁振动给料机 |
US5456748A (en) * | 1993-05-24 | 1995-10-10 | Courtaulds Fibres (Holdings) Ltd. | Premix storage hopper |
US5669711A (en) * | 1996-03-29 | 1997-09-23 | General Kinematics Corporation | Vibratory settling or compaction unit |
CN2328129Y (zh) * | 1997-10-24 | 1999-07-07 | 贾福华 | 新型电磁振动器 |
CN2656031Y (zh) * | 2003-06-18 | 2004-11-17 | 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厂 | 电磁式振动器 |
CN105644976A (zh) * | 2014-11-10 | 2016-06-08 | 汪洋 | 一种电磁振动料斗 |
CN108393151B (zh) * | 2018-03-06 | 2019-08-30 | 广西鄂中肥业有限公司 | 用于复混肥粉碎混合的节能循环系统 |
-
2018
- 2018-11-26 CN CN201811418150.9A patent/CN10985041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0418A (zh) | 2019-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50418B (zh) | 一种电磁高效激振混合装置 | |
WO2024174853A1 (zh) | 一种调节轴向力的叶轮结构及磁悬浮混合装置 | |
CN210794368U (zh) | 一种圆筒混合料机振动下料机构 | |
WO2020147614A1 (en) | Magnetically driven food processor | |
CN208066290U (zh) | 一种防止饲料粘壁的混合机 | |
JPS5876151A (ja) | 電磁式粉砕,混合,撹拌等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 |
CN112934124A (zh) | 主动混合连续流反应器和反应系统 | |
US6879067B1 (en) | Orbital vibrator | |
CN215198753U (zh) | 一种搅拌釜内壁清洁机构 | |
CN212492636U (zh) | 一种陶瓷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 |
CN105107704A (zh) | 一种无接触式永磁振动装置 | |
CN216779205U (zh) | 一种高速旋转雾化器 | |
CN215540719U (zh) | 主动混合连续流反应器和反应系统 | |
CN205412903U (zh) | 一种新型框式搅拌桨 | |
CN213484731U (zh) | 一种扁平状圆形微型振动器 | |
CN218077593U (zh) | 一种用于浆料分散的混料系统 | |
CN211022312U (zh) | 便携式食品搅拌机 | |
CN210839090U (zh) | 永磁振动电机 | |
CN210022105U (zh) | 一种用于生产酸化用铁离子稳定剂生产装置 | |
CN205868737U (zh) | 一种推拉式电磁振动系统 | |
CN211078962U (zh) | 一种肥料生产加工用翻料机 | |
CN207412073U (zh) | 刀具组件及食品处理机 | |
CN220879158U (zh) | 一种工业固体废物破碎机 | |
CN207604875U (zh) | 刀具组件及食品处理机 | |
CN206535665U (zh) | 一种用于粗粒级物料浮选机的搅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