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4827B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14827B CN109714827B CN201711022583.8A CN201711022583A CN109714827B CN 109714827 B CN109714827 B CN 109714827B CN 201711022583 A CN201711022583 A CN 201711022583A CN 109714827 B CN109714827 B CN 1097148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ch
- control information
- uplink control
- mapping
- uc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映射影响因素,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根据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将所述PUSCH发送给基站。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终端可以将上行控制信息合理的映射到PUSCH中,并能够合理的通过PUSCH发送上行控制信息UCI。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通常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进行数据的传输。当基站配置终端关闭PUCCH和PUSCH同时传输功能,或者终端没有在一个时刻同时传输PUCCH和PUSCH的功能时,则在该时刻该终端只传输PUSCH,而PUCCH中的UCI则嵌入到PUSCH中与数据一起传输。
在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中,由于PUCCH的传输时长固定为1ms,且频域上的子载波间隔也为固定值,终端在将PUCCH中的UCI复用在PUSCH中与数据一起传输时,数据将围着UCI进行速率匹配,或者UCI将数据打孔,具体地,UCI中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PMI)、预编码类型指示(Precoding Type Indication,PTI)将从高频部分横向生长,确认/否定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N)附着在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两边的符号上,再往外是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
然而,在新空口(New Radio;NR)中,PUCCH的传输时长不固定,且NR中有多种子载波间隔,导致单位符号长度也有多种,因此,如何将UCI映射到PUSCH中,以保证上行控制信息能够合理的通过PUSCH发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过将上行控制信息合理的映射到PUSCH中,并能够合理的通过PUSCH发送UCI。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确定映射影响因素,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根据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将所述PUSCH发送给基站。
在本方案中,UCI中包括信道状态指示(Channel State Indicator,CSI)、确认/否定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N)、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以及一些波束相关的指示信息等多种信息,其中CSI又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预编码类型指示(Precoding Type Indication,PTI)和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等。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映射影响因素之后,将根据不同的映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方式将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PUSCH中,由此,终端可以将上行控制信息UCI合理的映射到PUSCH中,并能够合理的通过PUSCH发送UCI。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PUSCH的码率、所述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所述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定时。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能够覆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
在本方案中,当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时,比如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位于不同的载波上(不支持在一个载波上给UE有多种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激活的带宽部分),则配置给UCI的资源的符号与PUSCH的符号的长短将不一样。此时,在映射UCI时,可以将UCI映射到能够覆盖UCI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由此可以保证UCI能够合理的映射到PUSCH,保证了UCI的正常传输。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和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时域资源上。
其中,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可以全部重叠,也可以部分重叠。当部分重叠,且配置给UCI的资源早于PUSCH时,可以将UCI映射在PUSCH中最早的符号上,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降低UCI的传输时延。当部分重叠,且配置给UCI的资源晚于PUSCH,可以将UCI映射在PUSCH中最晚的符号上,这样,能够确保将UCI映射在PUSCH中。
可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在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第一个符号上或者基站配置的符号上。
在本方案中,当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具有重叠的时域资源时,可以将UCI映射在重叠的第一个符号上,这样,传输UCI的时延将更低。
可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的位置对应的符号不早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起始符号,或不晚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
在本方案中,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包括该资源的起始符号、终止符号以及符号个数,PUSCH的时域位置包括PUSCH的起始符号、终止符号以及符号个数。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和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频域资源上。
在本方案中,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和PUSCH的频域位置均包括起始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终止RB和RB个数,终端可以根据配置给UCI的资源的起始RB、终止RB和RB个数以及PUSCH的起始RB、终止RB和RB个数,确定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频域资源,并将UCI映射到重叠的频域资源上。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满足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
在本方案中,UCI中包括CSI、A/N和SR等多种信息,这些信息虽然均在同一块资源中进行复用,但是却有各自的传输时延,即有各自的定时。终端在进行UCI的映射时,将UCI映射到PUSCH的时域位置将不晚于CSI、A/N和SR各自对应的传输时延的最小值,由此可以保证映射后的UCI的发送时延。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
在本方案中,UCI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终端的处理时延,这样可以使UE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处理UCI,保证了UCI的正常发送。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处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范围内的所述CBG中。
在本方案中,将UCI映射到PUSCH中处于配置给UCI的时域资源范围内的CBG中,这样可以减少需要重传的CBG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分散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每个跳频中,或者,所述上行控制信息集中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一个跳频中。
在本方案中,如果PUSCH的数据有频域跳频,则UCI可以分散映射到PUSCH中的每个跳频中,这样可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另外,UCI也可以集中映射在PUSCH中的少数跳频中,例如可以集中映射在一个跳频中,以降低UCI解调的复杂度。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若所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PUSCH中以频域优先的方式映射;若所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不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PUSCH中以时域优先的方式映射。
在本方案中,若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BWP中,则子载波间隔(Sub Carrier Spacing;SCS)相同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以将UCI在PUSCH中以频域优先的方式映射,如果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不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BWP中,则SCS不同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以将UCI在PUSCH中以时域优先的方式映射。
可选地,若所述PUSCH中包括参考信号,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不与所述参考信号重叠的位置,或者,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所述参考信号上,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如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MRS、侦听参考信号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
在本方案中,在进行UCI映射时,若PUSCH中包括DMRS、SRS、CSI-RS或PT-RS中的至少一个时,则可以避开DMRS、SRS、CSI-RS或PT-RS的位置,即映射到PUSCH中不与上述参考信号重叠的位置。另外,若UCI的比特数较少,如小于2比特时,则可以将UCI直接映射到PUSCH中的上述参考信号上,如循环移位(Cyclic Shift;CS)或正交掩码(Orthogonal CoverCode;OCC)或梳齿Comb携带比特。
可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部分,各部分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映射方式不同,或各部分映射到不同的时频资源。
在本方案中,可以将UCI分为多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在映射到PUSCH中时,可以独立的选择对应的映射方式,以及映射到哪部分时频资源。
可选地,各部分中包含的信息类型不同。
在本方案中,UCI中包括有CSI、A/N和SR等信息,若UCI包括至少两部分信息时,各部分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不同。
可选地,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式为集中映射方式或分散映射方式;或者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式为上行控制信息对数据进行打孔或数据围绕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做速率匹配。
在本方案中,UCI在映射到PUSCH中时,可以采用UCI对数据进行打孔的方式进行集中映射或者分散映射,也可以采用数据围绕UCI做速率匹配的方式进行集中映射或者分散映射。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为所述基站配置给终端或所述终端上报给所述基站的。
在本方案中,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PUSCH的频域位置、UCI的传输时延、PUSCH的CBG信息、PUSCH的跳频情况、PUSCH的调制阶数、PUSCH的码率、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或UCI的定时是由基站配置给终端的,终端的处理时延是由终端上报给基站的。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PUSCH中包含有上行控制信息;根据映射影响因素,获取所述PUSCH中包含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
在本方案中,UCI中包括CSI、A/N、SR、以及一些波束相关的指示信息等多种信息,其中CSI又包括CQI、PMI、PTI和RI等。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基站在接收到PUSCH后,可以根据映射影响因素,从PUSCH中获取到UCI,从而保证了UCI的正常传输。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PUSCH的码率、所述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所述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定时。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为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所述终端上报给所述基站的。
在本方案中,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PUSCH的频域位置、UCI的传输时延、PUSCH的CBG信息、PUSCH的跳频情况、PUSCH的调制阶数、PUSCH的码率、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或UCI的定时是由基站配置给终端的,终端的处理时延是由终端上报给基站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也可以是通信设备内的芯片,所述通信设备或所述芯片具有实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单元时,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存储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所述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所述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芯片执行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可以是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通信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第三方面中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设计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也可以是通信设备内的芯片,所述通信设备或所述芯片具有实现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单元时,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存储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所述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所述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芯片执行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可以是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通信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第四方面中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设计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设备,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的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法和装置,通过确定映射影响因素,并根据该映射影响因素,将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中,然后将PUSCH发送给基站,其中,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PUSCH或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由于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映射影响因素之后,将根据不同的映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方式将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PUSCH中,由此,终端可以将上行控制信息UCI合理的映射到PUSCH中,并能够通过PUSCH合理的发送UCI。
附图说明
图1为NR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法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
图3a为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的一示意图;
图3b为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的另一示意图;
图4a为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的一示意图;
图4b为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2)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5代网络(5th Generation;5G)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图1为NR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终端10和基站20,其中,终端10例如可以为UE。其中,基站20向终端10传输数据的过程为下行传输,终端10向基站20传输数据的过程为上行传输。
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在5G NR中,引入了多种子载波间隔,基线为15kHz,可以是15kHz*2n,其中,n是整数,这样,从3.75、7.5直到480kHz,最多8种子载波间隔。对应的,也有多种符号长度和时隙长度。子帧长度固定为1毫秒,因而1个子帧中包含的时隙个数会随着子载波间隔的不同而不同。另外,在NR中,一个时隙可以由下行传输、保护间隔(Guard Period;GP)和上行传输等其中的至少一个组成;这样时隙的构成至少包括下面几种:下行(Downlink;DL)时隙(DL only slot),下行中心时隙(DL centric slot),上行(Uplink;UL)中心时隙(UL centric slot)和上行时隙(UL only slot)等。不同的时隙构成包括的上行符号个数、下行符号个数或保护间隔符号个数不一定一样。
另外,时隙还可以有不同的时隙类型,不同的时隙类型包括的符号个数不一样,如迷你时隙(Mini slot)包含小于14个符号(如1个符号、2个符号、4个符号、7个符号等),普通时隙(Slot)包含14个符号。当工作于高频场景时,衰落较严重,为了解决覆盖问题,在NR中,引入了时隙聚合技术,即可以将多个时隙分配给同一个UE用于传输数据,可以用于上行数据(PUSCH)调度,也可以用于下行数据(PDSCH)调度,还可以将这多个时隙用于UCI重复(PUCCH)。
在NR上行传输中,当一个时隙既有UCI需要传输也有数据需要传输时,会将UCI承载在PUSCH上与数据一起传输,由于PUCCH的传输时长不固定,且NR中有多种子载波间隔,导致单位符号长度也有多种,因此,终端将无法合理的把UCI映射到PUSCH中,因而也就无法合理的通过PUSCH发送上行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这些情况,提出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法,通过确定映射影响因素,并根据该映射影响因素,将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中,然后将PUSCH发送给基站,其中,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PUSCH或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由于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映射影响因素之后,将根据不同的映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方式将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PUSCH中,由此,终端可以将上行控制信息UCI合理的映射到PUSCH中,并能够合理的通过PUSCH发送UCI。
图2为本申请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法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在上述图1所示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终端确定映射影响因素,该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PUSCH或UCI的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当基站配置终端关闭PUCCH和PUSCH同时传输功能,或者终端没有在一个时刻同时传输PUCCH和PUSCH的功能时,则在该时刻该终端将只传输PUSCH,而PUCCH中的UCI则嵌入到PUSCH中与数据一起传输。由于在NR中,PUCCH的传输时长不固定,且NR中有多种子载波间隔,导致单位符号长度也有多种,因此,UCI映射到PUSCH中时,将会存在多种映射影响因素影响UCI的映射位置,其中,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PUSCH或UCI的参数。
具体地,UCI中包括信道状态指示(Channel State Indicator,CSI)、确认/否定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N)、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以及一些波束相关的指示信息等多种信息,其中CSI又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预编码类型指示(Precoding Type Indication,PTI)、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映射影响因素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PUSCH的频域位置、UCI的传输时延、终端的处理时延、PUSCH的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信息、PUSCH的跳频情况、PUSCH的调制阶数、PUSCH的码率、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上行控制信息的定时。
配置给UCI的资源指基站配置给终端用于发送UCI的PUCCH的资源,可以是只占一个或两个符号的短PUCCH,也可以是占4-14个符号的长PUCCH;可以是占一个RB的PUCCH,也可以是占多个RB的PUCCH。只是由于该时刻同时出现上行数据调度PUSCH,而终端没有在一个时刻同时传输PUCCH和PUSCH的功能,或终端有在一个时刻同时传输PUCCH和PUSCH的功能但基站配置终端关闭PUCCH和PUSCH同时传输功能,因而终端实际并未发送PUCCH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映射影响因素为基站配置给终端或终端上报给基站的。其中,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PUSCH的频域位置、UCI的传输时延、PUSCH的CBG信息、PUSCH的跳频情况、PUSCH的调制阶数、PUSCH的码率、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或UCI的定时是由基站配置给终端的,终端的处理时延是由终端上报给基站的。
步骤202、终端根据映射影响因素,将UCI映射到PUSCH中。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出映射影响因素之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映射影响因素,确定出不同的映射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映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出映射影响因素之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映射影响因素,确定出不同的映射资源,并将UCI映射到PUSCH的对应映射资源中。
下面,将对终端根据不同的映射影响因素,将UCI映射到PUSCH中的具体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地,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则UCI映射到能够覆盖UCI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
具体地,在发送UCI之前,基站会给终端配置承载UCI的资源,例如可以配置PUCCH资源,只是刚好PUCCH和PUSCH出现在了同一个时隙,且UE没有能力同时传输PUCCH和PUSCH或基站不允许能PUCCH和PUSCH同时传输。但是,对于终端来说,终端是可以获知承载UCI的资源的。
当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时,比如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位于不同的载波上(不支持在一个载波上给UE有多种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激活的带宽部分BWP),则配置给UCI的资源的符号与PUSCH的符号的长短将不一样。此时,在映射UCI时,可以将UCI映射到能够覆盖UCI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
举例来说,图3a为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的一示意图,如图3a所示,当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小于PUSCH的子载波间隔,即配置给UCI的资源的符号大于PUSCH的符号,以15kHz和30kHz为例,配置给UCI的资源所在载波的符号长度是PUSCH所在载波的符号长度的两倍,在映射UCI时,可以将UCI映射到能够覆盖UCI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即将UCI映射到配置给UCI的资源所在符号对应的PUSCH的符号上。如图3a所示,可以将UCI同时映射到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符号重叠的两个PUSCH中,如第12个符号和第13个符号上。另外,但由于一般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带宽比PUSCH小,因而可能只需要将UCI映射到PUSCH中的一个符号上即可,此时可以在与PUCCH符号重叠的两个PUSCH符号中选一部分符号映射UCI。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选择前面一个符号,如第12个符号上,这样,传输UCI的时延将更低。当然,也可以是基站确定出重叠的符号中哪些符号用于承载UCI后,将确定出的结果通知给终端,终端将UCI映射到基站确定出的符号上。
图3b为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的另一示意图,如图3b所示,当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大于PUSCH的子载波间隔,即配置给UCI的资源的符号小于PUSCH的符号,以30kHz和15kHz为例,配置给UCI的资源所在载波的符号长度是PUSCH所在载波的符号长度的一半,在映射UCI时,可以将UCI映射到能够覆盖UCI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即将UCI映射到配置给UCI的资源所在符号对应的PUSCH的符号上。如图3b所示,可以将UCI映射到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符号重叠的PUSCH的符号中,此时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符号重叠的可能是一个或多个更长PUSCH符号,如果重叠的只有一个符号,则选择该符号,并将UCI映射到该符号上。如果重叠的有多个符号,如图3b中配置给UCI的资源占的两个符号分别对应了PUSCH所占时隙的第12个和第13个符号的一半,此时,可以将UCI同时映射在这两个符号上,也可以选择前面一个符号,这样,传输UCI的时延将更低。当然,还可以是基站确定出重叠的符号中哪些符号用于承载UCI后,将确定出的结果通知给终端,终端将UCI映射到基站确定出的符号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时,UCI将映射到能够覆盖UCI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由此可以保证UCI能够合理的映射到PUSCH,保证了UCI的正常传输。
可选地,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和PUSCH的时域位置,UCI映射到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时域资源上。
具体地,当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具有重叠的时域资源时,则将UCI映射到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时域资源上。其中,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可以全部重叠,也可以部分重叠。
举例来说,图4a为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的一示意图,如图4a所示,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部分重叠,且配置给UCI的资源早于PUSCH,则可以将UCI映射在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符号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UCI映射在PUSCH中最早的符号上,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降低UCI的传输时延。
图4b为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的另一示意图,如图4b所示,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部分重叠,且配置给UCI的资源晚于PUSCH,则可以将UCI映射在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符号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UCI映射在PUSCH中最晚的符号上,这样,能够确保将UCI映射在PUSCH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CI映射在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第一个符号上或者基站配置的符号上。
具体地,当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具有重叠的时域资源时,可以将UCI映射在重叠的第一个符号上,这样,传输UCI的时延将更低。另外,还可以是基站确定出重叠的符号中哪些符号用于承载UCI后,将确定出的结果通知给终端,终端将UCI映射到基站确定出的符号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CI映射到PUSCH的位置对应的符号不早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起始符号,或不晚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
具体地,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包括该资源的起始符号、终止符号以及符号个数,PUSCH的时域位置包括PUSCH的起始符号、终止符号以及符号个数。在将UCI映射到PUSCH中,可以包括如下几种情况:(1)保证UCI映射到PUSCH的位置对应的符号不早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起始符号;(2)保证UCI映射到PUSCH的位置对应的符号不能晚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3)保证UCI映射到PUSCH的位置对应的符号不早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起始符号,且保证UCI映射到PUSCH的位置对应的符号不晚于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
可选地,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和PUSCH的频域位置,则UCI映射到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频域资源上。
具体地,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和PUSCH的频域位置均包括起始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终止RB和RB个数,终端可以根据配置给UCI的资源的起始RB、终止RB和RB个数以及PUSCH的起始RB、终止RB和RB个数,确定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频域资源,并将UCI映射到重叠的频域资源上。其中,UCI可以映射到所有重叠的频域资源上,也可以映射到部分重叠的频域资源上,例如:若配置给UCI的资源占的RB数较少,则可以将所有UCI集中映射到PUSCH的少数符号上,如集中映射到一个符号上。
另外,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的频域部分可以全部重叠,也可以部分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在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和PUSCH的频域位置时,UCI将映射到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频域资源上,由此可以保证UCI能够合理的映射到PUSCH,保证了UCI的正常传输。
可选地,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UCI的传输时延,UCI映射的时域位置满足UCI的传输时延。
具体地,UCI中包括CSI、A/N和SR等多种信息,这些信息虽然均在同一块资源中进行复用,但是却有各自的传输时延,即有各自的定时,例如:A/N的反馈定时取决于基站给终端配置的反馈时间K1的取值,CSI的传输时延和SR的传输时延均由基站确定后,会通知给终端。
终端在进行UCI的映射时,UCI映射到PUSCH的时域位置将不晚于UCI的传输时延,在实际应用中,将UCI映射到PUSCH的时域位置将不晚于CSI、A/N和SR各自对应的传输时延的最小值,由此可以保证映射后的UCI的发送时延。
在本实施例中,在映射影响因素包括UCI的传输时延时,UCI映射的时域位置将满足UCI的传输时延,这样可以保证UCI的发送时延。
可选地,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终端的处理时延,UCI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终端的处理时延。
具体地,为了保证终端能够来得及准备UCI,在进行UCI映射时,UCI映射的时域位置需要大于终端的处理时延,即UCI映射到PUSCH的位置不早于终端的处理时延(收到PDSCH到反馈A/N的时间),保证UCI映射的位置处于终端的处理时延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映射影响因素包括终端的处理时延时,UCI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终端的处理时延,这样可以使UE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处理UCI,保证了UCI的正常发送。
可选地,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PUSCH的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信息,UCI映射到PUSCH中处于配置给UCI的时域资源范围内的CBG中。
具体地,当映射影响因素包括PUSCH的CBG信息时,UCI映射到PUSCH中处于配置给UCI的时域资源范围内的CBG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映射到所有处于配置给UCI的时域资源范围内的CBG中,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集中映射在PUSCH中的某个或某些CBG中,这样可以减少需要重传的CBG的数量,例如可以映射在图3a和图3b中的CBG3中,也可以映射在CBG4中,或者还可以同时映射在CBG3和CBG4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映射影响因素包括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时,UCI映射到PUSCH中处于配置给UCI的时域资源范围内的CBG中,这样可以减少需要重传的CBG的数量。
在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USCH的TB不拆分成CBG,或者说PUSCH只包含一个CBG。PUSCH是TB级传输还是CBG级传输可以用于确定UCI在PUSCH中的映射资源或映射方式,例如如果PUSCH是TB级传输,则数据围绕UCI进行速率匹配;如果PUSCH是CBG级传输,则UCI对数据进行打孔。因为如果PUSCH是CBG级传输,UCI对数据进行打孔只会影响部分CBG,如果出错需要重传的内容少;而如果PUSCH是TB级传输,UCI也对数据进行打孔则可以导致整个TB需要重传。
可选地,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PUSCH的跳频情况,UCI分散映射到PUSCH中的每个跳频中,或者,UCI集中映射到PUSCH中的一个跳频中。
具体地,如果PUSCH的数据有频域跳频,则UCI可以分散映射到PUSCH中的每个跳频中,这样可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另外,UCI也可以集中映射在PUSCH中的少数跳频中,例如可以集中映射在一个跳频中,以降低UCI解调的复杂度。
可选地,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BWP,若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BWP,UCI在PUSCH中以频域优先的方式映射;若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不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BWP,UCI在PUSCH中以时域优先的方式映射。
具体地,若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BWP中,则子载波间隔(Sub Carrier Spacing;SCS)相同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以将UCI在PUSCH中以频域优先的方式映射,如果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不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BWP中,则SCS不同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以将UCI在PUSCH中以时域优先的方式映射。
可选地,若PUSCH中包括参考信号,UCI映射到PUSCH中不与参考信号重叠的位置,或者,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时,UCI映射到PUSCH中的参考信号上,其中,参考信号包括如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侦听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
具体地,在进行UCI映射时,若PUSCH中包括DMRS、SRS、CSI-RS或PT-RS中的至少一个时,则可以避开DMRS、SRS、CSI-RS或PT-RS的位置,即映射到PUSCH中不与上述参考信号重叠的位置。另外,若UCI的比特数较少,如小于2比特时,则可以将UCI直接映射到PUSCH中的上述参考信号上,如循环移位(Cyclic Shift;CS)或正交掩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或梳齿Comb携带比特。
另外,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上述因素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在进行UCI映射时,将需要同时满足包括的映射影响因素对应的映射条件。例如: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和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时,在进行UCI的映射时,在将UCI映射到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重叠的时域资源上时,若遇到DMRS、SRS、CSI-RS或PT-RS信号时,则需要避开上述参考信号的位置,如继续向前或向后选取合适的符号,以映射UCI。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在映射影响因素同时包含上述的所有信息时,将UCI映射到PUSCH中后,UCI的性能最好。
可选地,UCI包括至少两部分,各部分映射到PUSCH中的映射方式不同,或各部分映射到不同的时频资源。
具体地,可以将UCI分为多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在映射到PUSCH中时,可以独立的选择对应的映射方式,以及映射到哪部分时频资源。例如:UCI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可以选择第一映射方式映射,第二部分可以选择第二映射方式进行映射,此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映射到同一个时频资源中,也可以映射到不同的时频资源中。另外,也可以是第一部分映射到第一时频资源中,第二部分映射到第二时频资源中,此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进行映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进行映射。
另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CI中各部分中包含的信息类型不同。具体地,UCI中包括有CSI、A/N和SR等信息,若UCI包括至少两部分信息时,各部分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不同。例如:将UCI分成两部分信息,第一部分信息中包括A/N,第二部分信息中包括CSI和SR。又例如,将UCI分成三部分信息,第一部分信息中包括A/N,第二部分信息中包括CSI,第三部分信息中包括SR。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CI中各部分包含的信息类型相同,如都是CSI,但各部分包含的信息内容不同。例如,将UCI分成两部分信息,第一部分信息中包括CQI/PMI,第二部分信息中包括RI。又例如,将UCI分成两部分信息,第一部分信息中包括Type I CSI,第二部分信息中包括Type II CSI。其中Type 1CSI类似LTE的量化后的CQI/PMI,Type IICSI为信道矩阵信息。
可选地,UCI映射到PUSCH中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映射方式或分散映射方式,或者UCI的映射方式包括UCI对数据进行打孔或数据围绕UCI做速率匹配。
具体地,UCI在映射到PUSCH中时,可以采用UCI对数据进行打孔的方式进行集中映射或者分散映射,也可以采用数据围绕UCI做速率匹配的方式进行集中映射或者分散映射。
例如:在进行UCI的映射时,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PUSCH的调制阶数,则在调制阶数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将采用集中映射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在调制阶数不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将采用分散映射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此时,无论调制阶数是多少,终端可以采用UCI对数据进行打孔的方式映射UCI,也可以采用数据围绕UCI做速率匹配的方式映射UCI。
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PUSCH的码率,则在码率大于预设码率时,将采用集中映射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在码率不大于预设码率时,将采用分散映射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此时,无论码率是多少,终端可以采用UCI对数据进行打孔的方式映射UCI,也可以采用数据围绕UCI做速率匹配的方式映射UCI。
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则在PUSCH中的数据初传时,采用数据围绕UCI做速率匹配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在PUSCH中的数据重传时,采用UCI对数据进行打孔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此时,无论数据是否为重传,终端可以将UCI集中映射到PUSCH中,也可以将UCI分散映射到PUSCH中。
若映射影响因素包括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则在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数值,即为大数据包时,采用UCI对数据进行打孔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在数据包的大小不大于预设数值,即为小数据包时,采用数据围绕UCI做速率匹配的方式将UCI映射到PUSCH中,此时,无论数据包的大小为多少,终端可以将UCI集中映射到PUSCH中,也可以将UCI分散映射到PUSCH中。
另外,终端获知要反馈的比特数的时间早于实际反馈A/N的时间,可以提前做速率匹配。
步骤203、终端将PUSCH发送给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将UCI映射到PUSCH中后,则将映射有UCI的PUSCH发送给基站。
步骤204、基站根据映射影响因素,获取PUSCH中包含的UCI。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PUSCH之后,将获取映射影响因素,并根据获取到的映射影响因素,获取PUSCH中包含的UC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映射影响因素为基站配置给终端或终端上报给基站的。其中,配置给UCI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UCI的资源的时域位置、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UCI的资源的频域位置、PUSCH的频域位置、UCI的传输时延、PUSCH的CBG信息、PUSCH的跳频情况、PUSCH的调制阶数、PUSCH的码率、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UCI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或UCI的定时是由基站配置给终端的,终端的处理时延是由终端上报给基站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法,通过确定映射影响因素,并根据该映射影响因素,将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中,然后将PUSCH发送给基站,其中,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PUSCH或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由于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映射影响因素之后,将根据不同的映射影响因素,按照不同的方式将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PUSCH中,由此,终端可以将上行控制信息UCI合理的映射到PUSCH中,并能够合理的通过PUSCH发送UCI。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11和收发单元12,其中:
处理单元11用于确定映射影响因素,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
收发单元12用于将所述PUSCH发送给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PUSCH的码率、所述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所述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定时。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能够覆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和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时域资源上。
可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在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第一个符号上或者基站配置的符号上。
可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的位置对应的符号不早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起始符号,或不晚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和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频域资源上。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满足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处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范围内的所述CBG中。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分散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每个跳频中,或者,所述上行控制信息集中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一个跳频中。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若所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PUSCH中以频域优先的方式映射;若所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不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PUSCH中以时域优先的方式映射。
可选地,若所述PUSCH中包括参考信号,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不与所述参考信号重叠的位置,或者,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所述参考信号上,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如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MRS、侦听参考信号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
可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至少两部分,各部分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映射方式不同,或各部分映射到不同的时频资源。
可选地,各部分中包含的信息类型不同。
可选地,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式为集中映射方式或分散映射方式;或者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式为上行控制信息对数据进行打孔或数据围绕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做速率匹配。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为所述基站配置给终端或所述终端上报给所述基站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通过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发送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该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装置的存储器中,由该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发送单元的功能。其它单元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此外,以上发送单元是一种控制发送的单元,可以通过该装置的发送装置,例如天线和射频装置发送信息。
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收发单元21和处理单元22,其中:
收发单元2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PUSCH中包含有上行控制信息;
处理单元22用于根据映射影响因素,获取所述PUSCH中包含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PUSCH的码率、所述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所述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定时。
可选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为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所述终端上报给所述基站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通过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接收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该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装置的存储器中,由该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接收单元的功能。其它单元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此外,以上接收单元是一种控制接收的单元,可以通过该装置的接收装置,例如天线和射频装置接收信息。
以上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单元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收发装置130。收发装置130可以与天线连接。在下行方向上,收发装置130通过天线接收基站发送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10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处理器110对终端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收发装置130发送给基站。
该存储器120用于存储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或者图5所示实施例各个模块的程序,处理器110调用该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操作,以实现图5所示的各个模块。
或者,以上各个模块的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内嵌于该终端的某一个芯片上来实现。且它们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即以上这些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基站包括:天线110、射频装置120、基带装置130。天线110与射频装置120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20通过天线110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将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30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3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20,射频装置120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10发送给终端。
在一种实现中,以上各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30包括处理元件131和存储元件132,处理元件131调用存储元件13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此外,该基带装置130还可以包括接口133,用于与射频装置120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在另一种实现中,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130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例如,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30包括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处理元件131和存储元件132,由处理元件131调用存储元件132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方法或以上各个单元的功能;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方法或以上各个单元的功能;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总之,以上基站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存储元件和通信接口,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执行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即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终端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实施前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和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该程序被执行时,使得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操作。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芯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即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基站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基站实施前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和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该程序被执行时,使得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基站的操作。该装置可以是基站芯片。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存储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disk)、光盘(英文: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Claims (22)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映射影响因素,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
根据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终端的处理时延和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两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两部分CSI包含不同的信息内容,且各部分映射到不同的时频资源;在所述调制阶数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采用集中映射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在所述调制阶数不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采用分散映射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
将所述PUSCH发送给基站。
2.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映射影响因素,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终端的处理时延和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两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两部分CSI包含不同的信息内容,且各部分映射到不同的时频资源;在所述调制阶数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采用集中映射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在所述调制阶数不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采用分散映射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
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PUSCH发送给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还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PUSCH的码率、所述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所述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定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能够覆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的时域资源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和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时域资源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在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第一个符号上或者基站配置的符号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的位置对应的符号不早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起始符号,或不晚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和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所述PUSCH重叠的频域资源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满足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处于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范围内的所述CBG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分散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每个跳频中,或者,所述上行控制信息集中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一个跳频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若所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PUSCH中以频域优先的方式映射;若所述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不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PUSCH中以时域优先的方式映射。
13.根据权利要求4-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4-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PUSCH中包括参考信号,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不与所述参考信号重叠的位置,或者,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所述参考信号上,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如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MRS、侦听参考信号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
14.根据权利要求1、3-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部分CSI映射到所述PUSCH中的映射方式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部分中包含的信息类型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3-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式为集中映射方式或分散映射方式;或者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方式为上行控制信息对数据进行打孔或数据围绕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做速率匹配。
17.根据权利要求1、3-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为所述基站配置给终端或所述终端上报给所述基站的。
18.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PUSCH中包含有上行控制信息;
根据映射影响因素,获取所述PUSCH中包含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和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两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两部分CSI包含不同的信息内容,且各部分映射到不同的时频资源;在所述调制阶数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采用集中映射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在所述调制阶数不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采用分散映射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
19.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PUSCH中包含有上行控制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映射影响因素,获取所述PUSCH中包含的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所述映射影响因素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参数;所述映射影响因素包括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和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的时域位置大于所述终端的处理时延;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两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两部分CSI包含不同的信息内容,且各部分映射到不同的时频资源;在所述调制阶数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采用集中映射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在所述调制阶数不大于预设调制阶数时,采用分散映射的方式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所述PUSCH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还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所述PUS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时域位置、所述PUSCH的时域位置、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的频域位置、所述PUSCH的频域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延、所述PUSCH的码块组CBG信息、所述PUSCH的跳频情况、所述PUSCH的调制阶数、所述PUSCH的码率、所述PUSCH中数据的重传信息、所述PUSCH中数据包的大小、配置给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和PUSCH是否在同一个载波或同一个带宽部分、所述PUSCH的参考信号的位置、或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定时。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20所述的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影响因素为基站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所述终端上报给所述基站的。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3-18、20-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22583.8A CN109714827B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BR112020008120-5A BR112020008120A2 (pt) | 2017-10-26 | 2018-10-26 | método e aparelho de envio e recebimento de informações de controle de enlace ascendente |
EP18870850.7A EP3700282B1 (en) | 2017-10-26 | 2018-10-26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PCT/CN2018/112210 WO2019080937A1 (zh) | 2017-10-26 | 2018-10-26 |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及接收方法和装置 |
US16/858,103 US11855925B2 (en) | 2017-10-26 | 2020-04-24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22583.8A CN109714827B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14827A CN109714827A (zh) | 2019-05-03 |
CN109714827B true CN109714827B (zh) | 2023-09-01 |
Family
ID=66247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22583.8A Active CN109714827B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55925B2 (zh) |
EP (1) | EP3700282B1 (zh) |
CN (1) | CN109714827B (zh) |
BR (1) | BR112020008120A2 (zh) |
WO (1) | WO20190809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58690B (zh) * | 2018-09-26 | 2022-06-1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WO2020067762A1 (ko) * | 2018-09-27 | 2020-04-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케줄링 요청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
WO2021022409A1 (en) * | 2019-08-02 | 2021-02-11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head reduction for configured grant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
CN112398612B (zh) * | 2019-08-15 | 2022-02-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传输资源大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JP2022551552A (ja) * | 2019-09-30 | 2022-12-12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上りリンク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WO2021062711A1 (zh) * | 2019-09-30 | 2021-04-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541900B (zh) * | 2020-04-21 | 2024-04-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EP4150833A1 (en) * | 2020-05-14 | 2023-03-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iggering and reporting mechanism for scs change |
CN111970705B (zh) * | 2020-08-04 | 2023-10-20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
CN116325883A (zh) * | 2020-10-02 | 2023-06-23 | 苹果公司 | 多发射接收点操作的上行链路冲突处理 |
CN116325526A (zh) | 2020-10-19 | 2023-06-23 | 苹果公司 | 具有不同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重复 |
WO2022155771A1 (en) * | 2021-01-19 | 2022-07-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verlap handling for uplink channels with multi-slo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
CN114828238A (zh) * | 2021-01-19 | 2022-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2132631B2 (en) * | 2022-09-20 | 2024-10-29 | T-Mobile Usa, Inc. | On-device latency detection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79964A1 (zh) * | 2013-05-09 | 2014-11-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
WO2016165118A1 (zh) * | 2015-04-17 | 2016-10-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
CN106559878A (zh) * | 2015-09-25 | 2017-04-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uci发送、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6992847A (zh) * | 2016-01-20 | 2017-07-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5017A (zh) * | 2009-10-27 | 2010-04-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方法与装置 |
KR101866577B1 (ko) * | 2010-01-11 | 2018-06-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의 업링크에서 낮은 레이턴시 송신을 가능하게 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1137586A1 (zh) * | 2010-05-05 | 2011-11-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复用上行控制信息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315897B (zh) * | 2010-06-30 | 2015-10-1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468917B (zh) * | 2010-11-15 | 2014-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
CN102938693B (zh) * | 2011-08-15 | 2015-09-23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Lte-a tdd不同上下行配比的反馈方法 |
US11356216B2 (en) * | 2013-01-10 | 2022-06-07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361831B2 (en) * | 2013-04-16 | 2019-07-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US10075972B2 (en) * | 2013-10-28 | 2018-09-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2658360B1 (ko) * | 2015-04-09 | 2024-04-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을 사용하는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서의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
WO2016178439A1 (ko) * | 2015-05-04 | 2016-11-10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의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6470089B (zh) * | 2015-08-14 | 202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7231218B (zh) * | 2016-03-25 | 2021-07-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ack/nack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17171516A1 (ko) * | 2016-04-01 | 2017-10-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또는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492184B2 (en) * | 2016-12-09 | 2019-11-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plex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physical uplink data channel |
WO2018143738A1 (ko) * | 2017-02-05 | 2018-08-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grant-free 리소스에 관련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SG11201905795VA (en) * | 2017-02-05 | 2019-08-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erminal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
BR112019019476A2 (pt) * | 2017-03-24 | 2020-04-2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dispositivo terminal e método para facilitar a comunicação entre dispositivos terminais |
KR20220051415A (ko) * | 2017-05-31 | 2022-04-26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US20190053218A1 (en) * | 2017-08-10 | 2019-02-1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US10687346B2 (en) * | 2017-10-02 | 2020-06-16 | Mediatek Inc. | Encod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in physical channel |
MX2021001509A (es) * | 2018-08-09 | 2021-06-2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para la transmision de información,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
-
2017
- 2017-10-26 CN CN201711022583.8A patent/CN109714827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0-26 BR BR112020008120-5A patent/BR112020008120A2/pt unknown
- 2018-10-26 WO PCT/CN2018/112210 patent/WO2019080937A1/zh unknown
- 2018-10-26 EP EP18870850.7A patent/EP3700282B1/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24 US US16/858,103 patent/US1185592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79964A1 (zh) * | 2013-05-09 | 2014-11-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
CN105144618A (zh) * | 2013-05-09 | 2015-12-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
WO2016165118A1 (zh) * | 2015-04-17 | 2016-10-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
CN106559878A (zh) * | 2015-09-25 | 2017-04-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uci发送、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6992847A (zh) * | 2016-01-20 | 2017-07-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NTT DOCOMO, INC..UCI multiplexing.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3 R1-1716102.2017,第3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855925B2 (en) | 2023-12-26 |
EP3700282A4 (en) | 2020-12-23 |
BR112020008120A2 (pt) | 2020-12-01 |
US20200252185A1 (en) | 2020-08-06 |
WO2019080937A1 (zh) | 2019-05-02 |
EP3700282B1 (en) | 2023-09-06 |
EP3700282A1 (en) | 2020-08-26 |
CN109714827A (zh) | 2019-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14827B (zh)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US11863476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 |
JP7412437B2 (ja) | 情報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CN108370361B (zh) | 用于时分双工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12035311B2 (en) | Feedback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1587552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承载sr的pucch的方法及其设备 | |
EP4117205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on basis of space paramet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365446B (zh) | 触发无线网络中的参考信号 | |
EP4033687B1 (en) | Semi-static pattern for change of cell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 |
US1177863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indicating spatial paramet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107656A (zh) | 调度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A2942934C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riving secondary cell 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 timing | |
CN108293245A (zh) |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JP7503656B2 (ja) | リソース決定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24068136A1 (en) |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volved in time-division communication | |
EP4099598A1 (en) | User equipment, scheduling node,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node | |
EP412391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on basis of spatial paramet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434611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ci indication for multiple trp transmission | |
EP441527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ci state activation for multiple trp transmission | |
CN115462150B (zh) | 在半持久性调度时机内的多个通信机会 | |
CN110999350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网络节点 | |
KR20240150077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50012319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정보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EP4516021A1 (en) | Video transmission with periodic wireless resour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