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0705B - 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70705B CN111970705B CN202010771676.6A CN202010771676A CN111970705B CN 111970705 B CN111970705 B CN 111970705B CN 202010771676 A CN202010771676 A CN 202010771676A CN 111970705 B CN111970705 B CN 1119707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 data
- uci
- air interface
- descramb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若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则根据该UCI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UCI;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UCI的解码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减小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在5G无线通信系统中,UE(英文:User Equipment;中文:用户设备)可以将上行业务数据以及UCI(英文: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中文:上行控制信息)复用在PUSCH(英文: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中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具体地,UE在对UCI进行编码之后,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编码后的UCI插入至编码后的上行业务数据中,而后,经过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以及资源映射等一系列数据处理之后,通过PUSCH发送至基站。
相关技术中,基站在通过PUSCH接收到UE发送的上行空口数据之后,可以进行解资源映射,信道估计,均衡,解层映射,解调,解扰,解复用以及解码等一系列数据处理,从而分别得到该上行空口数据包括的上行业务数据和UCI的解码结果。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由于上行空口数据占用的RE(英文:Resource Element;中文:资源元素)的数量通常较多,因此,基站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间较长,这导致基站在接收到上行空口数据之后的较长时间以后才能得到UCI的解码结果,由于基站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到UCI的解码结果,因此,导致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可以减小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复用方法,该资源复用方法包括:
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若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则根据该UCI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UCI;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UCI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资源复用方法还包括:
若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该上行业务数据和该UCI,则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上行业务数据;对该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包括:
若该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在该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该占位符数据包括x占位符数据和y占位符数据;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一结果;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该y占位符数据,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包括:
从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中提取该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利用提取到的该解扰子序列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包括:
若该UCI的比特数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利用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对该U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二结果;根据该第二结果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之前,该资源复用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第一位置信息;其中,该上行调度配置是发送至用户设备UE,用于供该UE根据该上行调度配置通过该PUSCH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之前,该资源复用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之前,该资源复用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分别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和该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根据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从该解扰序列中提取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二解扰序列。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复用装置,该资源复用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
第一提取模块,用于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时,根据该UCI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UCI;
处理模块,用于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UCI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提取模块,还用于: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该上行业务数据和该UCI时,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上行业务数据;
该处理模块,还用于对该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该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在该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该占位符数据包括x占位符数据和y占位符数据;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一结果;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该y占位符数据,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从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中提取该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利用提取到的该解扰子序列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该UCI的比特数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利用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对该U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二结果;根据该第二结果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资源复用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
该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第一位置信息;其中,该上行调度配置是发送至用户设备UE,用于供该UE根据该上行调度配置通过该PUSCH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资源复用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
该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资源复用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和第二提取模块;
该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分别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和该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
该第二提取模块,用于根据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从该解扰序列中提取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二解扰序列。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资源复用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资源复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复用方法中,基站可以通过PUSCH接收UE发送的上行空口数据,当该上行空口数据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UCI时,基站可以根据UCI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UCI,而后,基站可以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对该UCI的解码结果,由于UCI所占用的RE的数量小于上行空口数据占用的RE数量,因此,对UCI进行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长小于对上行空口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长,故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复用方法中,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UCI并对提取到的UCI进行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对上行空口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长较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复用方法,可以减小基站获得UCI的解码结果的时长,从而减小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资源复用方法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复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对解调处理后的UCI进行解扰和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计算第一解扰序列和第二解扰序列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复用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复用装置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简要说明。
1、PUSCH。
PUSCH的中文名称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其中,信道指的是传输数据的通道,物理信道一般是指依托电磁波这一物理媒介的传输数据的通道。在无线通信系统中,PUSCH是一个用于承载上行业务数据以及UCI的物理信道。
2、UCI。
UCI的中文名称为上行控制信息,UCI主要包括与UE状态相关的信息,例如,UCI可以包括ACK/NACK、信道质量指示(英文: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CQI)以及预编码矩阵指示(英文: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简称:PMI)等。
其中,ACK/NACK用于指示UE是否正确接收到了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CQI用于指示UE检测到的下行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PMI用于指示基站应该使用何种预编码矩阵。
由上述说明可知,UCI包含的信息是基站自身无法获取到的,必须由UE上报给基站,因此,若基站对UCI的解码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基站无法及时获取到UCI包括的这些信息,从而导致基站无法及时根据这些信息对UE进行响应,导致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较大。
3、RE。
RE的中文名称为资源元素,RE是时频资源的单元,其在时域上的大小为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其在频域上的大小为一个子载波的宽度。
4、解扰以及解扰序列。
解扰是加扰的逆过程,其中,加扰是通信数据的一种处理方法,就是用扰码与原始通信数据相乘,从而得到新的通信数据。加扰被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中,主要有以下四种用途:1、为了避免通信数据中连续出现“0”或者连续出现“1”,从而可以方便同步。2、加扰可以产生加密的效果,在LTE等通信系统中,通信加密都是通过加扰实现的。3、加扰可以产生扩频的效果,在CDMA技术中,加扰用于将原始通信数据扩频。4、加扰可以产生区分不同的设备的效果,在CDMA技术中,扰码用于区分不同的设备。
如上文所述,解扰是加扰的逆过程,在加扰过程中,需要使用扰码与原始通信数据相乘,从而得到新的通信数据,而在解扰过程中,相应地,需要使用解扰序列将该新的通信数据还原为原始信号。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通信数据通常对应不同的解扰序列,解扰序列一般根据扰码等计算得到。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复用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基站10和UE 20,基站10和UE 2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UE 20为基站10所服务的小区中的任一个UE。上述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为5G(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网络,也可以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无线通信网络,或者,其他的与LTE无线通信网络或5G无线通信网络类似的无线通信网络。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复用方法的流程图,该资源复用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基站10中。如图2所示,该资源复用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基站通过PUSCH接收UE发送的上行空口数据。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UE需要根据基站的指示来进行上行传输,因此,UE在向基站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之前,需要接收基站发送的与该上行空口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配置,这样,UE才能根据该上行调度配置的指示去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
根据以上说明可知,在UE通过PUSCH向基站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之前,基站需要生成并向UE发送与该上行空口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配置,UE接收到该上行调度配置之后,可以根据该上行调度配置通过PUSCH向基站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
在UE通过PUSCH向基站发送上行空口数据之后,基站可以根据自身生成的该上行调度配置进行解资源映射处理,从而在该PUSCH中提取UE发送的上行空口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201中,基站还可以根据自身生成的上行调度配置获取UE的DMRS(英文: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中文:解调参考信号),以在后续步骤中根据该DMRS对UE发送的上行空口数据进行解调处理。
可选的,在步骤201中,基站还可以根据自身生成的上行调度配置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估计结果。
步骤202、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UCI,则基站根据UCI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UCI。
可选的,基站可以根据自身生成的与该上行空口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配置来确定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是否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UCI。
如果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UCI,那么基站可以获取该UCI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一位置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UCI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时频位置,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位置信息可以包括UCI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包括的OFDM符号的标识以及UCI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包括的子载波的标识。
可选的,基站可以根据通信协议的相关规定计算该第一位置信息。
在获取到该第一位置信息之后,基站可以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UCI,通过对UCI的提取,基站在事实上实现了对上行空口数据的解复用处理。
此外,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果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UCI,那么基站还可以获取该上行业务数据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
可选的,与上文所述的第一位置信息同理的,该第二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业务数据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时频位置,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上行业务数据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包括的OFDM符号的标识以及该上行业务数据在PUSCH中所占用的RE包括的子载波的标识。
可选的,与上文所述的第一位置信息同理的,基站可以根据通信协议的相关规定计算该第二位置信息。
在获取到该第二位置信息之后,基站可以根据该第二位置信息,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上行业务数据。
在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将对基站计算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的具体时机进行说明。
步骤203、基站对提取到的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UCI的解码结果。
可选的,基站可以对提取到的UCI进行均衡、解层映射、解调、解扰以及解码的数据处理,在上述一系列的数据处理之后,基站即可得到对UCI的解码结果。
其中,基站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从上文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中获取该UCI所占用的RE的信道估计值,基站可以对UCI所占用的RE中的信号估计数据进行均衡处理,之后基站可以根据上行调度配置所配置的层数对均衡处理后的UCI进行解层映射处理,得到解层映射处理后的UCI,基站可以根据上文所述的DMRS对解层映射处理后的UCI进行解调处理,基站可以对解调处理后的UCI进行解扰处理以及解码处理,从而得到对UCI的解码结果。
通常情况下,数据处理,特别是均衡、解层映射、解调以及解扰等数据处理的耗时与数据占用的RE的数量正相关,也即是,若某数据占用的RE的数量较多,那么数据处理的耗时就较长,反之,若某数据占用的RE的数量较少,那么数据处理的耗时就较短。
由于上行空口数据占用的RE的数量一般较多,因此,若直接对上行空口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特别是直接对上行空口数据进行均衡、解层映射、解调以及解扰等数据处理,会耗费较长的时间,这导致基站在接收到上行空口数据之后的较长时间以后才能得到UCI的解码结果,由于基站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到UCI的解码结果,因此,导致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较大。
而由于UCI所占用的RE的数量小于上行空口数据占用的RE数量,因此,对UCI进行数据处理,特别是对UCI进行均衡、解层映射、解调以及解扰等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长小于对上行空口数据进行同样的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长,故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复用方法中,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UCI并对提取到的UCI进行数据处理(特别是进行均衡、解层映射、解调以及解扰等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长相较于传统技术中直接对上行空口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耗费的时长较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复用方法,可以减小基站获得UCI的解码结果的时长,从而减小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
可选的,与上述步骤202的可选实施方式对应地,若基站根据该第二位置信息,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到了上行业务数据,那么基站可以对该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其中,与上文所述类似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谓对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包括均衡、解层映射、解调、解扰以及解码的数据处理。
与上文所述类似地,基站可以根据第二位置信息,从上文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中获取该上行业务数据所占用的RE的信道估计值,基站可以利用该信道估计值对上行业务数据所占用的RE进行均衡处理,基站可以根据上行调度配置所配置的层数对上行业务数据进行解层映射处理,得到解层映射处理后的上行业务数据,基站可以根据上文所述的DMRS对解层映射处理后的上行业务数据进行解调处理,基站可以对解调处理后的UCI进行解扰处理以及解码处理,从而得到对对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请参考图3,其为基站对解调处理后的UCI进行解扰和解码处理的一种可选的技术过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技术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基站确定UCI的比特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若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执行步骤302至304,若UCI的比特数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执行步骤305和步骤306。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301至步骤306中所述的UCI指的可以是经过解调处理后的UCI。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预设比特数阈值可以为2。
通常情况下,若UCI的比特数较小,例如,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那么就说明UCI中存在占位符数据,若UCI的比特数较大,例如,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那么就说明UCI中不存在占位符数据。换句话说,在步骤301中,基站可以通过判断UCI的比特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来确定UCI中是否存在占位符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来说,UCI中的占位符数据可以包括x占位符数据和y占位符数据。
步骤302、基站在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
如上文所述,如果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那么就说明UCI中存在占位符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在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
步骤303、基站对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一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从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中提取该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而后,基站可以利用提取到的解扰子序列对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
可选的,基站可以根据非占位符数据在UCI中的位置,从第一解扰序列中提取同样位置处的解扰子序列,该解扰子序列即为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该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可以对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解扰序列为用于对UCI整体进行解扰的解扰序列。
步骤304、基站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y占位符数据,对UCI进行解码处理。
通常情况下,如果UCI中存在占位符数据,那么在对UCI进行加扰的过程中,UE会对占位符数据进行独立加扰,其中,y占位符数据加扰后与UCI中该y占位符数据的前一比特相同,例如,y占位符数据在UCI中的前一比特为1,则y占位符数据加扰后也为1。
由于y占位符数据加扰后与UCI中该y占位符数据的前一比特相同,因此,加扰后的y占位符数据携带有UCI的信息。步骤304中,由于基站结合了y占位符数据对UCI进行解码处理,因此,相较于单独利用第一结果对UCI进行解码处理的方式而言,丰富了解码处理的信息,因此,可以提高对UCI解码处理的性能。
步骤305、基站利用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对U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二结果。
步骤306、基站根据第二结果对UCI进行解码处理。
如上文所述,如果UCI的比特数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那么就说明UCI中不存在占位符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利用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对U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二结果,并根据第二结果对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到上行空口数据之前,可以预先计算上行处理参数,其中,上行处理参数可以用于对上行空口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这样,基站在接收到上行空口数据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已经计算好的上行处理参数对该上行空口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而不需要在接收到上行空口数据之后,再计算上行处理参数,并利用该上行处理参数进行数据处理,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基站获得UCI的解码结果的时长,从而减小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生成针对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之后,就对上行处理参数进行计算。
如上文所述,在UE向基站发送上行空口数据之前,基站就需要生成并向UE发送与该上行空口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配置了。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基站在生成该上行调度配置之后,就对上行处理参数进行计算,这样,可以保证基站在接收到上行空口数据之前完成对上行处理参数的计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基站获得UCI的解码结果的时长,减小基站对UE的响应时延。
可选的,该上行处理参数可以包括上文所述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该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第一位置信息以及该第二位置信息。如上文步骤202所述,在接收到上行空口数据之后,基站可以利用该第一位置信息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UCI,可选的,在接收到上行空口数据之后,基站还可以利用该第二位置信息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上行业务数据。
除此以外,该上行处理参数还可以包括上文所述的第一解扰序列以及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二解扰序列,其中,第一解扰序列用于对UCI进行解扰,第二解扰序列用于对上行业务数据进行解扰。如上文步骤303及305所述,在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出UCI之后,基站可以利用第一解扰序列对UCI进行解扰。可选的,在从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出上行业务数据之后,基站还可以利用第二解扰序列对上行业务数据进行解扰。
请参考图4,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基站计算第一解扰序列和第二解扰序列的技术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基站根据上行空口数据对应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
可选的,基站可以根据上行调度配置中配置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ID以及子帧号计算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该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用于对上行空口数据进行解扰。
步骤402、基站分别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UCI和上行业务数据在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
步骤403、基站根据UCI和上行业务数据在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从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中提取第一解扰序列和第二解扰序列。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复用装置500的框图,该资源复用装置500可以配置于上文所述的基站中。如图5所示,该资源复用装置5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501、第一提取模块502以及处理模块503。
其中,该接收模块501,用于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
该第一提取模块502,用于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时,根据该UCI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UCI。
该处理模块503,用于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UCI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提取模块502,还用于: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该上行业务数据和该UCI时,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上行业务数据;
该处理模块,还用于对该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503,具体用于:若该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在该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该占位符数据包括x占位符数据和y占位符数据;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一结果;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该y占位符数据,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503,具体用于:从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中提取该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利用提取到的该解扰子序列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处理模块503,具体用于:若该UCI的比特数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利用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对该U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二结果;根据该第二结果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复用装置600的框图,该资源复用装置600除了包括资源复用装置500包括的各个模块,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504、第二确定模块505、第三确定模块506以及第二提取模块507。
其中,该第一确定模块504,用于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第一位置信息;其中,该上行调度配置是发送至用户设备UE,用于供该UE根据该上行调度配置通过该PUSCH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
该第二确定模块505,用于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
该第三确定模块506,用于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分别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和该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
该第二提取模块507,用于根据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从该解扰序列中提取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二解扰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复用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资源复用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资源复用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资源复用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基站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基站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请参考图7,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例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可选的,该通信设备可以为基站。
如图7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接收机以及发射机。其中,该通信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通信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复用方法。该接收机用于接收其他通信设备(例如UE)发送的通信数据,该发射机用于向其他通信设备(例如UE)发送通信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通信设备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通信设备的限定,具体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以为基站,该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若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则根据该UCI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UCI;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UCI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该上行业务数据和该UCI,则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上行业务数据;对该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该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在该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该占位符数据包括x占位符数据和y占位符数据;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一结果;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该y占位符数据,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中提取该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利用提取到的该解扰子序列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该UCI的比特数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利用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对该U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二结果;根据该第二结果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第一位置信息;其中,该上行调度配置是发送至用户设备UE,用于供该UE根据该上行调度配置通过该PUSCH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分别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和该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根据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从该解扰序列中提取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二解扰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若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则根据该UCI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UCI;对该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UCI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该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该上行业务数据和该UCI,则根据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从该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该上行业务数据;对该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该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该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在该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该占位符数据包括x占位符数据和y占位符数据;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一结果;根据该第一结果以及该y占位符数据,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中提取该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利用提取到的该解扰子序列对该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该UCI的比特数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利用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对该U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二结果;根据该第二结果对该UCI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第一位置信息;其中,该上行调度配置是发送至用户设备UE,用于供该UE根据该上行调度配置通过该PUSCH发送该上行空口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该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该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分别根据该第一位置信息和该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根据该UCI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在该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从该解扰序列中提取该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和该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二解扰序列。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资源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复用方法包括:
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
若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则根据所述UCI在所述PUSCH中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所述UCI,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所述UCI是用户设备UE对UCI进行编码后插入至编码后的上行业务数据中,并经过数据处理之后发送的;
对所述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所述UCI的解码结果;
所述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上行调度配置是发送至所述UE,用于供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调度配置通过所述PUSCH发送所述上行空口数据;
根据所述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所述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分别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UCI和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根据所述UCI和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从所述解扰序列中提取所述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和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二解扰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复用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所述UCI,则根据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从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所述上行业务数据;
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UCI进行数据处理,包括:
若所述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在所述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所述占位符数据包括x占位符数据和y占位符数据;
对所述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一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结果以及所述y占位符数据,对所述UCI进行解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包括:
从所述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中提取所述非占位符数据对应的解扰子序列;
利用提取到的所述解扰子序列对所述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UCI进行数据处理,包括:
若所述UCI的比特数大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利用所述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对所述UCI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二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结果对所述UCI进行解码处理。
6.一种资源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复用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上行空口数据;
第一提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时,根据所述UCI在所述PUSCH中所占用的资源元素RE的第一位置信息,从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所述UCI,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所述UCI是用户设备UE对UCI进行编码后插入至编码后的上行业务数据中,并经过数据处理之后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UCI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所述UCI的解码结果;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上行调度配置是发送至所述UE,用于供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调度配置通过所述PUSCH发送所述上行空口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空口数据的上行调度配置,确定所述上行空口数据的解扰序列;分别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UCI和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
第二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UCI和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的位置,从所述解扰序列中提取所述UCI对应的第一解扰序列和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第二解扰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资源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复用装置包括:
所述第一提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同时存在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所述UCI,则根据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在所述PUSCH中所占用的RE的第二位置信息,从所述上行空口数据中提取所述上行业务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对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解码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资源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复用装置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UCI的比特数小于等于预设比特数阈值,则在所述UCI中确定占位符数据以及非占位符数据,所述占位符数据包括x占位符数据和y占位符数据;对所述非占位符数据进行解扰处理,得到解扰处理的第一结果;根据所述第一结果以及所述y占位符数据,对所述UCI进行解码处理。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资源复用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资源复用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1676.6A CN111970705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1676.6A CN111970705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0705A CN111970705A (zh) | 2020-11-20 |
CN111970705B true CN111970705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73364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71676.6A Active CN111970705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70705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1849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反馈方法 |
CN106465381A (zh) * | 2015-05-28 | 2017-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voip通信方法与装置 |
WO2017050078A1 (zh) * | 2015-09-25 | 2017-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7371269A (zh) * | 2016-05-13 | 2017-11-2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传输调度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8633070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半静态资源调度方法、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应用户设备 |
CN109327295A (zh) * | 2017-08-01 | 2019-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
CN109714827A (zh) * | 2017-10-26 | 2019-05-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WO2019095502A1 (zh) * | 2017-11-17 | 2019-05-23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1278129A (zh) * | 2019-04-29 | 2020-06-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2020
- 2020-08-04 CN CN202010771676.6A patent/CN1119707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1849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反馈方法 |
CN106465381A (zh) * | 2015-05-28 | 2017-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voip通信方法与装置 |
WO2017050078A1 (zh) * | 2015-09-25 | 2017-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7371269A (zh) * | 2016-05-13 | 2017-11-2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传输调度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8633070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半静态资源调度方法、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应用户设备 |
CN109327295A (zh) * | 2017-08-01 | 2019-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
CN109714827A (zh) * | 2017-10-26 | 2019-05-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WO2019095502A1 (zh) * | 2017-11-17 | 2019-05-23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1278129A (zh) * | 2019-04-29 | 2020-06-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0705A (zh) | 2020-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63197B2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5213414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6464296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TWI695602B (zh) | 通訊終端、通訊裝置、發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積體電路 | |
US11006396B2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US8228783B2 (en) |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 for use with an OFDM communications system, a method of dynamically allocating OFDM symbols for PDCCH in the system and a user equipment receiver for use with the system | |
JP2019525620A (ja) | データチャネルの送信及び受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 | |
US11750352B2 (en) | Feedbac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CN110583007B (zh) | 广播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US10122502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 |
WO2018127139A1 (zh) |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2134650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接收端设备 | |
CN107483152B (zh) | 一种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 |
CN111970705B (zh) | 资源复用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 |
CN108631977B (zh) | 一种广播信息指示的发送方法和发送设备 | |
CN111052820B (zh)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11148127B (zh)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22048277A (ja) | ユーザ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16210309A (zh) | 用于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3574806A (zh) | 极化编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