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6808A - 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06808A CN109606808A CN201910111581.9A CN201910111581A CN109606808A CN 109606808 A CN109606808 A CN 109606808A CN 201910111581 A CN201910111581 A CN 201910111581A CN 109606808 A CN109606808 A CN 1096068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ylinder
- cup
- packaging products
- optoelectronic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10,10-dioxo-2-[4-(N-phenylanilino)phenyl]thioxanthen-9-one Chemical group O=C1c2ccccc2S(=O)(=O)c2ccc(cc12)-c1ccc(cc1)N(c1ccccc1)c1ccccc1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ory pus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56—Orientating, i.e. changing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e.g. of non-uniform cross-s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包括:一机架;至少一正反调节输送装置,所述正反调节输送装置包括有两设于机架上的皮带导轨、两分别设于一皮带导轨内侧面的皮带、设于所述皮带导轨底面的导流板以及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皮带的第一电机,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一槽口,该槽口处设有一调节推拉板、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调节推拉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电连接,以根据来自第二光电开关的信号推动调节推拉板移动,以闭合或露出所述槽口;至少一装箱机械手,位于所述导流板末端,用于将导流板末端的杯装产品送入包装箱中;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及装箱机械手连接以控制上述器件的运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杯装产品市场越来越大,杯装产品一般通过包装箱来进行包装存放运输,而装箱是杯装产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目前,在一般杯装产品生产线上杯装产品的装箱一般由人工完成,以三十杯的杯装产品装一箱为例,杯装产品由员工按正反相隔的方式进行人工装箱,即分为杯盖朝上与杯底朝上两种形式,且可分多层装于箱内。而由于杯装产品自动生产线的机速每分钟可传送一百多杯,且因需要按一定的排列工艺装入纸箱内,使得人工装箱耗时较长、装箱时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这样一来,既影响生产进度,又耗费劳动力,影响了杯装产品生产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包括:
一机架;
至少一正反调节输送装置,所述正反调节输送装置包括有两设于机架上的皮带导轨、两分别设于一皮带导轨内侧面的皮带、设于所述皮带导轨底面的导流板以及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皮带的第一电机,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一槽口,该槽口处设有一调节推拉板、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调节推拉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电连接,以根据来自第二光电开关的信号推动调节推拉板移动,以闭合或露出所述槽口;
至少一装箱机械手,位于所述导流板末端,用于将导流板末端的杯装产品送入包装箱中;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及装箱机械手连接以控制上述器件的运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分流装置,所述第一分流装置位于所述正反调节输送装置上方,包括有设于机架上的第一分流框架、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框架上的第一推动机构以及第一光电开关,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与第一光电开关电连接,以根据来自第一光电开关的信号将输送至第一分流框架上的杯装产品推送至正反调节输送装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推板及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光电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一气缸连接,以将第一分流框架上的杯装产品推送至正反调节输送装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缓冲暂存装置,所述缓冲暂存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框架一侧,包括一设于机架上的输送架以及设于所述输送架上的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与一第二电机连接,以将来自第一分流框架的杯装产品输送至正反调节输送装置,所述第二电机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皮带上设有多个阻挡件及一第四光电开关,所述第四光电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多个所述阻挡件间隔均匀分布,每两个阻挡件之间形成有一用于放置杯装产品的槽位。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二分流装置,所述第二分流装置设于所述导流板末端,其包括有设于机架上的第二分流框架、设于所述第二分流框架上的第二推动机构以及第三光电开关,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推板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三光电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推板与第二气缸连接,以将输送至第二分流框架上的杯装产品推送至装箱机械手。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装箱机械手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分流框架一侧的用于盛装杯装产品的收集框及推出机构,所述收集框包括有一底板及三分别自该底板一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底板连接有一第八气缸,该第八气缸与所述第三光电开关连接,以推动收集框底板前后移动,所述推出机构位于所述收集框下方,用于将收集框内的杯装产品推送至包装箱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横截面呈L型的承载板、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三推板、第五气缸以及第四推板,所述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与控制器连接,且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承载板的侧板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承载板侧板并连接至所述第三推板,所述第五气缸与第四推板连接,以推动第四推板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第四推板向上移动后可与所述承载板形成一用于放置杯装产品的容置空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装箱机械手还包括第一收拢机构,所述第一收拢机构包括两第六气缸及两第一收拢板,两第六气缸分别设于所述L型的承载板侧板两端,且每一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与一第一收拢板连接,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推动所述第一收拢板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收拢板设于承载板的左右两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二收拢机构,每一第二收拢机构位于一装箱机械手末端,所述第二收拢机构包括定位板、压板以及第七气缸,所述定位板和压板分别设于包装箱左右两侧,所述第七气缸与压板连接,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推动所述压板左右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通过正反调节输送装置中设于皮带导轨内侧面的皮带可带动杯装产品以杯底朝前的姿势在导流板上滑行,同时第二光电开关可检测通过导流板槽口处的杯装产品数量,检测到预设数量的杯装产品经过导流板槽口后,调节推拉板从导流板槽口处移开,露出所述槽口,以使得杯装产品运行至导流板的槽口处时杯装产品杯底掉进槽口中,此时内侧面的两条皮带托住杯装产品的杯盖,使杯装产品悬挂前进,在皮带的带动下当杯装产品从所述槽口中出来后杯盖方向即可被调节成与皮带运转方向一致,当杯装产品输送至导流板末端时,装箱机械手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可将杯装产品送入前方的包装箱中,可知,本发明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无需人工装箱,可提高装箱生产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杯装产品装箱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正反调节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分流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缓冲暂存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第二分流装置和装箱机械手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二分流装置和装箱机械手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至图6,图1至图6展示了本发明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的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中,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包括有一机架8、至少一设于所述机架8上的第一分流装置1、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和装箱机械手4、以及一控制器。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设置有一第一分流装置1、两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以及四装箱机械手4,两所述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分流装置1两侧,且位于该第一分流装置1下方,而每两所述装箱机械手4设于一所述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末端。具体地,参照图2及图3,所述第一分流装置1包括有设于机架8上的第一分流框架10、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框架10上的第一推动机构11以及第一光电开关12,所述第一推动机构11与第一光电开关12电连接,以根据来自第一光电开关12的信号将输送至第一分流框架10上的杯装产品91推送至设于其两侧的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每一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包括有两设于机架8上的皮带导轨31、两分别设于一皮带导轨31内侧面的皮带32、一设于所述皮带导轨31底面的导流板33以及设于机架8上用于驱动皮带32的第一电机38,杯装产品91在皮带32的带动下可以杯底朝前的姿势在导流板33上滑行,所述导流板33上设有一槽口34,该槽口34处设有一调节推拉板35、第一驱动机构36及第二光电开关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6可为气缸,其与调节推拉板35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37电连接,以根据第二光电开关37的指令推动调节推拉板35移动,以闭合或露出所述槽口34;所述装箱机械手4位于所述导流板33末端,用于将导流板33末端的杯装产品91送入包装箱9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38及装箱机械手4连接以控制上述器件的运作,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基于PLC来控制所述第一电机38及装箱机械手4的运作,而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该控制器也可基于ARM、DSP等控制芯片来实现。
基于上述设计,本发明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通过第一分流装置1可将塑封好待装箱的杯装产品91输送至位于其两侧的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并由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中设于皮带导轨31内侧面的皮带32带动杯装产品91以杯底朝前的姿势在导流板33上滑行,同时第二光电开关37可检测通过导流板33槽口34处的杯装产品91数量,检测到预设数量的杯装产品91经过导流板33槽口34后,第一驱动机构36推动调节推拉板35移动,以将调节推拉板35从导流板33槽口34处移开,露出所述槽口34,以使得杯装产品91运行至导流板33的槽口34处时杯装产品91杯底掉进槽口34中,此时内侧面的两条皮带32托住杯装产品91的杯盖,使杯装产品91悬挂前进,在皮带32的带动下当杯装产品91从所述槽口34中出来后杯盖方向即可被调节成与皮带32运转方向一致,当杯装产品91输送至导流板33末端时,装箱机械手4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可将杯装产品91送入前方的包装箱9中,可知,本发明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无需人工装箱,可提高装箱生产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
继续参照图1及图3,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机构11包括有第一推板111及第一气缸112,所述第一气缸112与第一光电开关12电连接,所述第一推板111与第一气缸112连接,以将第一分流框架10上的杯装产品91推送至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基于第一分流装置1的设计,第一光电开关12检测到有杯装产品91输送至第一分流框架10,则第一光电开关12发送信号至第一气缸112,以驱动第一推板111向左或向右移动,以将输送至第一分流框架10上的杯装产品91推送至位于其左侧或右侧的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
本发明中,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还包括有至少一缓冲暂存装置2,参照图1及图4,本实施例中,该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设置有两个缓冲暂存装置2,所述缓冲暂存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分流装置1及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之间,且两缓冲暂存装置2分别位于第一分流框架10两侧,每一缓冲暂存装置2包括一设于机架8上的输送架20以及设于所述输送架20上的输送皮带21,所述输送皮带21与一第二电机22连接,以将来自第一分流框架10的杯装产品91输送至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所述第二电机22受控于所述控制器。优选地,所述输送皮带21上设有多个阻挡件23及一第四光电开关24,所述第四光电开关24与所述第二电机22连接,多个所述阻挡件23间隔均匀分布,每两个阻挡件23之间形成有一用于放置杯装产品91的槽位;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22为伺服减速电机。基于该设计,每相邻的两阻挡件23之间形成的槽位相当于一个工位,可用来防止杯装产品91向后或向前滚动,即初始时,一阻挡件23对应位于第四光电开关24处,当第二电机22工作驱动输送皮带21运行时,若第四光电开关24检测到阻挡件23,则第二电机22停止工作,此时第一分流装置1将一杯装产品91推送至该输送皮带21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中对应于一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设有一第二分流装置,则本实施例中设有两第二分流装置,该第二分流装置设于所述导流板33末端,且每两装箱机械手4设于一第二分流装置两侧,所述第二分流装置与所述第一分流装置1结构相同,其包括有设于机架8上的第二分流框架51、设于所述第二分流框架51上的第二推动机构以及第三光电开关53,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推板521及第二气缸522,所述第二气缸522与第三光电开关53电连接,所述第二推板521与第二气缸522连接,以将输送至第二分流框架51上的杯装产品91推送至设于其两侧的两个装箱机械手4。
参照图5及图6,为更清楚的显示推出机构和拨箱装置的结构,附图5中收集框41及上导盖板61未示出,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箱机械手4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分流框架51一侧的用于盛装杯装产品91的收集框41及推出机构,所述收集框41包括有一底板411及三分别自该底板411一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底板411连接有一第八气缸412,该第八气缸412与所述第三光电开关53电连接,以推动收集框41底板411前后移动,所述推出机构位于所述收集框41下方,用于将收集框41内的杯装产品91推送至包装箱9内。基于所述收集框41底板411的设计,当收集框41中的杯装产品91达到预设数量时则所述第八气缸412工作,推动收集框41底板411向后移动,以使得收集框41中的杯装产品91落入推出机构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横截面呈L型的承载板421、第三气缸420、第四气缸422、第三推板423、第五气缸426以及第四推板427,所述第三气缸420、第四气缸422、第五气缸426与控制器连接,且所述第三气缸420的活塞杆与承载板421的侧板连接,所述第四气缸422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承载板421侧板,并连接至所述第三推板423,所述第五气缸426与第四推板427连接,以推动第四推板427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第四推板427向上移动后可与所述承载板421形成一用于放置杯装产品91的容置空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气缸422位于所述第三气缸420正上方。基于上述设计,第四气缸422相当于第三气缸420的伸缩臂,可用于第三气缸420扩大杯装产品91的推出距离,且第四气缸422和第三气缸420均推出完成后,退回时两者同时退回,可以缩短推出气缸的退回时间、提高装箱效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箱机械手4还包括第一收拢机构,所述第一收拢机构包括两第六气缸431及两第一收拢板432,两第六气缸431分别设于所述L型的承载板421侧板两端,且每一第六气缸431的活塞杆与一第一收拢板432连接,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推动所述第一收拢板432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收拢板432设于L型的承载板421的左右两侧。基于该设计,当两第一收拢板432均向承载板421方向移动时,则可轻微压紧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杯装产品91。
继续参照图1,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100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二收拢机构,每一第二收拢机构位于一装箱机械手4末端,所述第二收拢机构包括定位板71、压板72以及第七气缸73,所述定位板71和压板72分别设于包装箱9左右两侧,所述第七气缸73与压板72连接,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推动所述压板72左右移动。基于该设计,所述第二收拢机构可定位包装箱9的位置,保证杯装产品91的装箱效果。
且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装箱机械手4末端还设置有一拨箱装置,所述拨箱装置位于机架8上,包括上导盖板61、第一侧导盖板62、第二侧导盖板63以及第九气缸64,其中,所述上导盖板6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收集框41的一侧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包装箱9上盖板的位置,所述第一侧导盖板62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8上,用于固定包装箱9一侧盖板的位置,所述第九气缸64与所述第二侧导盖板63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二侧导盖板63移动,以顶开所述包装箱9另一侧盖板,固定其位置。
可理解地,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流装置1、缓冲暂存装置2、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装箱机械手4、第二分流装置、第二收拢机构以及拨箱装置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增加或减少。
下面对杯装产品91的装箱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包装箱9放入机架8上,上导盖板61将纸箱的上盖板顶开、第一侧导盖板62将一侧盖板顶开,在定位板71的辅助下,第七气缸73通过压板72轻轻压住固定包装箱9,第九气缸64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动作以通过第二侧导盖板63将包装箱9另一侧的上侧板拉开,等待杯装产品91的装箱。
当杯装产品91进入第一分流装置1时,第一光电开关12检测到杯装产品91已完全进入第一分流框架10,则发送信号至第一气缸112,以使得第一气缸112带动第一推板111向左或向右移动,以将杯装产品91推进位于所述第一分流框架10左侧或右侧的缓冲暂存装置2,第一分流装置1工作的同时缓冲暂存装置2中的第二电机22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工作,驱动输送皮带21转动,第四光电开关24检测到输送皮带21上的阻档板时,发送信号至第二电机22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22停止工作,如此进来一杯杯装产品91(此时第一分流装置1将一杯装产品91推送至该输送皮带21上),即本实施例中,杯装产品91进入第一分流装置1时,第一分流装置1按左一杯右一杯的方式,将杯装产品91推到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缓冲暂存装置2上,每推入缓冲暂存装置2一杯杯装产品91时,缓冲暂存装置2移动一个工位。
当杯装产品91从缓冲暂存装置2到达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时,在两侧皮带32的带动下以杯底朝前的姿势在导流板33上滑行,向装箱机械手4方向输送,若初始时调节推拉板35处于推出状态,则使槽口34处于闭合状态,经过调节推拉板35时杯装产品91不调节方向,一直保持杯底朝前向前输送;若位于导流板33槽口34处的第二光电开关37检测到由皮带32输送过去了预设数量的杯装产品91后,本实施例中该预设数量为两杯,则第二光电开关37发送信号至第一驱动机构36,第一驱动机构36驱动调节推拉板35移动,以使得调节推拉板35退回,露出所述槽口34,以使得杯装产品91运行至导流板33的槽口34处时杯装产品91杯底掉进槽口34中,杯装产品91由于自身重力使杯底自然向下杯盖向上,此时内侧面的两条皮带32托住杯装产品91的杯盖,使杯装产品91悬挂前进,在皮带32的带动下当杯装产品91从所述槽口34中出来后杯盖方向即可被调节成与皮带32运转方向一致,即本实施例中,当杯装杯装产品91到达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时,正反调节输送装置3根据通过的杯装产品91数量,按两正两反的规律自动循环调整杯装产品91方向。
当第二分流装置中的第三光电开关53检测到杯装产品91进入第二分流框架51,则发送信号至第二气缸522,以使得第二气缸522带动第二推板521向左或向右移动,以将杯装产品91推进位于所述第二分流框架51左侧或右侧的装箱机械手4的收集框41。且第三光电开关53通过检测经过第二分流框架51的杯装产品91数量以判断左右两侧的收集框41中的杯装产品91的数量是否满足预设杯数,本实施例中,该预设杯数为五杯,若满五杯,则发送信号至第八气缸412,第八气缸412工作以推动收集框41底板411向后移动,以使得收集框41中的杯装产品91落入推出机构的第四推板427与承载板421形成的容置空间中,若容置空间中放满十五杯杯装产品91(五杯三层)时,第六气缸431和第五气缸426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工作,以使得第一收拢板432轻微压紧这十五杯杯装产品91,且第四推板427在第五气缸426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第三气缸420和第四气缸422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工作,第三气缸420推出完成后,第四气缸422立即推出,当第四气缸422活塞杆完全推出后第三推板423将十五杯杯装产品91推至包装箱9中,此时第三气缸420和第四气缸422的活塞杆一同缩回,且在第三气缸420和第四气缸422完全退回后第六气缸431伸出,使得在杯装产品91推出过程中一直处于收压状态的第一收拢板432松开,当容置空间中又放满十五杯杯装产品91(五杯三层)时,重复上述步骤,将十五杯杯装产品91推进包装箱9中,而当包装箱9中装满三十杯杯装产品91(第二次推进十五杯杯装产品91)时,在第四气缸422的作用下,包装箱9自动进入后续的称重封箱工序,此时第三气缸420和第四气缸422退回、第六气缸431伸出,第九气缸64伸出、第七气缸73退回完成复位,至此完成了一箱杯装产品91的自动装箱过程。可理解地,在某些其他实施例每个包装箱9所装的杯装产品9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通过正反调节输送装置中设于皮带导轨内侧面的皮带可带动杯装产品以杯底朝前的姿势在导流板上滑行,同时第二光电开关可检测通过导流板槽口处的杯装产品数量,检测到预设数量的杯装产品经过导流板槽口后,调节推拉板从导流板槽口处移开,露出所述槽口,以使得杯装产品运行至导流板的槽口处时杯装产品杯底掉进槽口中,此时内侧面的两条皮带托住杯装产品的杯盖,使杯装产品悬挂前进,在皮带的带动下当杯装产品从所述槽口中出来后杯盖方向即可被调节成与皮带运转方向一致,当杯装产品输送至导流板末端时,装箱机械手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可将杯装产品送入前方的包装箱中,可知,本发明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无需人工装箱,可提高装箱生产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包括:
一机架;
至少一正反调节输送装置,所述正反调节输送装置包括有两设于机架上的皮带导轨、两分别设于一皮带导轨内侧面的皮带、设于所述皮带导轨底面的导流板以及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皮带的第一电机,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一槽口,该槽口处设有一调节推拉板、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调节推拉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电连接,以根据来自第二光电开关的信号推动调节推拉板移动,以闭合或露出所述槽口;
至少一装箱机械手,位于所述导流板末端,用于将导流板末端的杯装产品送入包装箱中;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及装箱机械手连接以控制上述器件的运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一分流装置,所述第一分流装置位于所述正反调节输送装置上方,包括有设于机架上的第一分流框架、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框架上的第一推动机构以及第一光电开关,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与第一光电开关电连接,以根据来自第一光电开关的信号将输送至第一分流框架上的杯装产品推送至正反调节输送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推板及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光电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一气缸连接,以将第一分流框架上的杯装产品推送至正反调节输送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缓冲暂存装置,所述缓冲暂存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分流框架一侧,包括一设于机架上的输送架以及设于所述输送架上的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与一第二电机连接,以将来自第一分流框架的杯装产品输送至正反调节输送装置,所述第二电机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皮带上设有多个阻挡件及一第四光电开关,所述第四光电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多个所述阻挡件间隔均匀分布,每两个阻挡件之间形成有一用于放置杯装产品的槽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二分流装置,所述第二分流装置设于所述导流板末端,其包括有设于机架上的第二分流框架、设于所述第二分流框架上的第二推动机构以及第三光电开关,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推板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三光电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推板与第二气缸连接,以将输送至第二分流框架上的杯装产品推送至装箱机械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机械手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分流框架一侧的用于盛装杯装产品的收集框及推出机构,所述收集框包括有一底板及三分别自该底板一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底板连接有一第八气缸,该第八气缸与所述第三光电开关连接,以推动收集框底板前后移动,所述推出机构位于所述收集框下方,用于将收集框内的杯装产品推送至包装箱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横截面呈L型的承载板、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三推板、第五气缸以及第四推板,所述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与控制器连接,且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承载板的侧板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承载板侧板并连接至所述第三推板,所述第五气缸与第四推板连接,以推动第四推板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第四推板向上移动后可与所述承载板形成一用于放置杯装产品的容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机械手还包括第一收拢机构,所述第一收拢机构包括两第六气缸及两第一收拢板,两第六气缸分别设于所述L型的承载板侧板两端,且每一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与一第一收拢板连接,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推动所述第一收拢板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收拢板设于承载板的左右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装产品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装产品装箱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二收拢机构,每一第二收拢机构位于一装箱机械手末端,所述第二收拢机构包括定位板、压板以及第七气缸,所述定位板和压板分别设于包装箱左右两侧,所述第七气缸与压板连接,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推动所述压板左右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1581.9A CN109606808B (zh) | 2019-02-12 | 2019-02-12 | 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1581.9A CN109606808B (zh) | 2019-02-12 | 2019-02-12 | 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06808A true CN109606808A (zh) | 2019-04-12 |
CN109606808B CN109606808B (zh) | 2021-04-13 |
Family
ID=66019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11581.9A Active CN109606808B (zh) | 2019-02-12 | 2019-02-12 | 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0680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06392A (zh) * | 2022-05-31 | 2022-08-16 |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下料ng暂存站及规整打包设备 |
CN114940380A (zh) * | 2022-05-13 | 2022-08-26 | 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 双通道蓄电池水浴输送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38211A (ja) * | 1997-06-09 | 1998-12-2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四角形ボトルの回転装置 |
CN102442440A (zh) * | 2011-09-28 | 2012-05-09 | 左希庆 | 杯装食品装箱系统 |
CN103640730A (zh) * | 2013-12-16 | 2014-03-19 | 东莞市渝科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杯装产品装箱机 |
CN203902893U (zh) * | 2014-05-15 | 2014-10-29 | 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杯装奶茶自动调向装置 |
CN104369889A (zh) * | 2014-11-04 | 2015-02-25 | 佛山市嘉荣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杯装产品自动装箱设备 |
CN108657510A (zh) * | 2018-05-16 | 2018-10-16 | 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杯装物件装箱设备 |
-
2019
- 2019-02-12 CN CN201910111581.9A patent/CN1096068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38211A (ja) * | 1997-06-09 | 1998-12-2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四角形ボトルの回転装置 |
CN102442440A (zh) * | 2011-09-28 | 2012-05-09 | 左希庆 | 杯装食品装箱系统 |
CN103640730A (zh) * | 2013-12-16 | 2014-03-19 | 东莞市渝科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杯装产品装箱机 |
CN203902893U (zh) * | 2014-05-15 | 2014-10-29 | 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杯装奶茶自动调向装置 |
CN104369889A (zh) * | 2014-11-04 | 2015-02-25 | 佛山市嘉荣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杯装产品自动装箱设备 |
CN108657510A (zh) * | 2018-05-16 | 2018-10-16 | 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杯装物件装箱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40380A (zh) * | 2022-05-13 | 2022-08-26 | 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 双通道蓄电池水浴输送装置 |
CN114906392A (zh) * | 2022-05-31 | 2022-08-16 |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下料ng暂存站及规整打包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06808B (zh) | 2021-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64722Y (zh) | 一种阵列机 | |
CN110171607B (zh) | 一种礼盒箱罐装产品自动装箱装置及方法 | |
CN110963103B (zh) | 产品及说明书自动装袋设备 | |
CN211282664U (zh) | 激光冲压件检测及码垛一体机 | |
CN110104261A (zh) | 一种自动装箱机 | |
CN203095170U (zh) | 一种低位卸瓶码垛机 | |
CN211711230U (zh) | 一种智能pcb装袋机 | |
CN207275103U (zh) | 包装袋储袋装置 | |
CN114852679A (zh) | 一种柔性智能托盘供料装置 | |
CN109573127A (zh) | 一种全自动滑片装盒机及装盒方法 | |
CN111891458A (zh) | 一种新型蜘蛛手装箱机 | |
CN103538743A (zh) | 小瓷砖自动包装装置及方法 | |
CN109606808A (zh) | 杯装产品装箱装置 | |
CN213443302U (zh) | 吹塑瓶自动装箱机 | |
CN212120865U (zh) | 补强板自动化生产装置 | |
CN217534572U (zh) | 一种柔性智能托盘供料装置 | |
CN217348438U (zh) | 一种虾饺装箱机 | |
CN208182114U (zh) | 一种新型托盘移载装置 | |
CN216186448U (zh) | 一种包装机 | |
CN113353382B (zh) | 一种食品包装喷码一体化设备 | |
CN215923716U (zh) | 一种to全自动装料机 | |
CN212638105U (zh) | 一种包装盒翻转规正设备 | |
CN210942464U (zh) | 一种立式智能装箱设备 | |
CN113772167B (zh) | 烟包缓存装置及烟包缓存补给方法 | |
CN212221829U (zh) | 一种自动取纸分发机构及自动化不停车取纸分发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