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5690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85690B CN109585690B CN201811653006.3A CN201811653006A CN109585690B CN 109585690 B CN109585690 B CN 109585690B CN 201811653006 A CN201811653006 A CN 201811653006A CN 109585690 B CN109585690 B CN 1095856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layer
- base substrate
- display panel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封装层和阻挡部容易剥离的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阻挡部和封装层;其中,阻挡部环绕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且,阻挡部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封装层位于阻挡部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阻挡部与封装层接触的表面包括凹凸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OLED)显示面板因其具有主动发光、高对比度、无视角限制、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
目前,为了提高柔性OLED显示面板中的各OLED器件的抗水氧特性,通常会采用薄膜封装(Thin Film Encapsulation,以下简称TFE)的方式,即,将封装层设置为层叠设置的无机层和有机层,以对OLED显示面板进行封装。但是,在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的设计中,封装层中和用于限定上述封装层中的有机层的边界的阻挡部之间的结合性较差,因此封装层和阻挡部容易发生剥离,二者剥离后将形成外界水氧入侵的通道,导致显示区边缘封装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封装层和阻挡部容易剥离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阻挡部环绕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封装层接触的表面包括凹凸结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阻挡部与封装层接触的表面设置凹凸结构,即,将阻挡部与封装层接触的表面设置为非平坦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大阻挡部与封装层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这样在对该显示装置进行弯折时,该凹凸结构能够阻挡封装层和阻挡部之间可能发生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提高阻挡部和封装层之间的结合力,降低封装层在外力作用下与阻挡部剥离的可能性。并且,即便封装层在外力作用下与阻挡部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引起了裂纹的出现,上述凹凸结构的存在也能够阻挡裂纹的继续延伸,从而能够降低在阻挡部和封装层之间产生使外界水氧进入显示面板的裂纹的可能性,保证该显示装置的封装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边框区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是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的部分阻挡部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5是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的部分阻挡部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挡部中相邻两层有机层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挡部中相邻两层有机层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挡部中相邻两层有机层的又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挡部中相邻两层有机层的又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11是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的部分阻挡部的又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1沿DD’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4是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的部分阻挡部的又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4沿EE’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7是图2沿BB’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边缘,但这些边缘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各个边缘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边缘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边缘,类似地,第二边缘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边缘。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边框区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衬底基板1’上的阻挡部2’,阻挡部2’与封装层3’直接接触。但是,这种结构的显示面板容易出现封装失效的问题。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由于在阻挡部2’和封装层3’的接触表面过于光滑,因此,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弯折后,阻挡部2’和封装层3’容易在界面位置处发生剥离,二者剥离后形成的空间可能提供外界水氧进入的通道,由此带来封装失效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方向x和方向y位于该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内,方向z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具体的,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阻挡部2和封装层3。如图1所示,阻挡部2环绕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如图2所示,阻挡部2位于衬底基板1的一侧;封装层3位于阻挡部2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其中,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包括凹凸结构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设置凹凸结构4,即,将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设置为非平坦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大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这样在对该显示面板进行弯折时,该凹凸结构4能够阻挡封装层3和阻挡部2之间可能发生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提高阻挡部2和封装层3之间的结合力,降低封装层3在外力作用下与阻挡部2剥离的可能性。并且,即便封装层3在外力作用下与阻挡部2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引起了裂纹的出现,上述凹凸结构4的存在也能够阻挡裂纹的继续延伸,从而能够降低在阻挡部2和封装层3之间产生使外界水氧进入显示面板的裂纹的可能性,保证该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图4为位于该显示面板的左边框的部分阻挡部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其中,上述阻挡部2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有机层20;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边缘相互错开,以使由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有机层20形成的阻挡部2的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能够形成上述凹凸结构4,进而通过该凹凸结构4防止封装层3和阻挡部2之间可能发生的相对位移,提高该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文件说明书附图部分均是以阻挡部2包括三层有机层20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阻挡部2也可以由两层或多于三层的有机层20来形成,只要使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边缘相互错开形成上述凹凸结构4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2和图4所示,其中,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处的阻挡部2沿y方向延伸,该阻挡部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2,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2沿方向x排布,方向x与该位置处的阻挡部2的延伸方向y垂直。第一边缘21靠近显示区AA,第二边缘22远离显示区AA。
其中,在平行于衬底基板1的平面内,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相邻的第一边缘21相互错开,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相邻的第二边缘22相互错开,以在上述阻挡部2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以及阻挡部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均形成上述凹凸结构4,从而使阻挡部2靠近显示区AA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和远离显示区AA的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均不容易与封装层3发生剥离,进一步保证该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在图4中仅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处的阻挡部2为例对阻挡部2的结构进行的说明,实际上,如图2所示,阻挡部2为环绕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的环状结构,因此,在该显示面板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处,阻挡部2可以沿方向x延伸,其相应位置处的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2可以沿y方向错开,其具体结构与图4所示结构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图5是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的部分阻挡部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阻挡部2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23和第四边缘24,第三边缘23和第四边缘24沿阻挡部2的延伸方向y排布。
在平行于衬底基板1的平面内,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相邻的第三边缘23相互错开,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相邻的第四边缘24相互错开,以在阻挡部2的延伸方向y上同样形成上述凹凸结构4。本发明实施例在形成如图4所示结构的凹凸结构4的基础上,还能够使阻挡部2中沿延伸方向y排布的第三边缘23和第四边缘24也错开形成凹凸结构4,如此设置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封装层3和阻挡部2之间发生剥离的可能性,提高该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阻挡部2的延伸方向y上同样形成上述凹凸结构4,这样在后续形成封装层3时,在制作封装层3中的有机封装层时,上述由第三边缘23和第四边缘24错开形成的凹凸结构4能够将有机封装层沿y方向进行引流,从而能够将封装层3中的有机封装层限制在该阻挡部2与显示区AA之间,以避免有机封装层越过阻挡部2向外延伸,从而提升封装品质。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挡部中相邻两层有机层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其中,阻挡部2包括弯折轴5;阻挡部2能够以弯折轴5为轴进行弯折操作。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包括多个拐点200。如图7所示,相邻两层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中,相邻两个拐点200的连线与弯折轴5之间的夹角θ1满足:0≤θ1<90°。因为阻挡部2中拐点200所在位置处在弯折时受到的应力较大,并且,弯折轴5所在位置处的膜层在弯折时受到的应力也较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阻挡部2中受应力较大的多个不同位置的连线与弯折轴5设置为垂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阻挡部2在沿弯折轴5进行弯折时的抗弯折能力。
可选的,上述组成阻挡部2的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的形状可以为锯齿状、波浪状、鱼骨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如此以通过多层有机层20的堆叠以在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形成上述凹凸结构4,在保证该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的基础上,使得有机层2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工艺条件进行不同的选择,以使该显示面板的设计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工艺条件,提高了阻挡部2的制备工艺的灵活性。
例如,如图8所示,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挡部中相邻两层有机层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相邻两层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的形状设置为相同,并将二者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设置为不同,如此能够使形成的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形成上述凹凸结构,且在实际工艺中,可以选择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两种掩膜板分别蒸镀上述相邻两层有机层20。
或者,如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挡部中相邻两层有机层的又一种俯视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使相邻两层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具体的,如图9所示,可以将形状和面积均相同的相邻两层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设置为交叠,并令相邻两层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相互错开,如此堆叠后形成的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同样包括上述凹凸结构。并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阻挡部2中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形状和面积均设置为相同,在实际工艺中,可以采用相同形状的掩模板来形成阻挡部2中的各有机层20,仅需在制作不同层的有机层20时,将掩模板进行相应距离的平移即可,有利于降低工艺成本。
或者,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挡部中相邻两层有机层的又一种俯视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使相邻两层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的形状不同,如此,也能够使堆叠形成的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形成上述凹凸结构。在这种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用任意两种形状不同的掩膜板来蒸镀形成上述相邻两层有机层20,以使由层叠设置的有机层20形成的阻挡部2与封装层3接触的表面形成上述凹凸结构,提高了阻挡部2制备时的工艺灵活度。
如图3所示,上述阻挡部2位于该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包括层叠设置的平坦化层6、像素定义层7和支撑柱8。其中,平坦化层6靠近衬底基板1,支撑柱8远离衬底基板1,像素定义层7位于平坦化层6和支撑柱8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该显示区AA还包括多个子像素70,其中,每个子像素70的位置由上述像素定义层7所限定。每个子像素70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701、发光层702和阴极703。支撑柱8用于在采用蒸镀工艺形成诸如子像素70的发光层702等的膜层时,对蒸镀工艺需用到的掩模板进行支撑。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还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70工作的薄膜晶体管71,其中该薄膜晶体管71包括源极711、漏极712,栅极713以及有源层714。
继续参照图3,上述阻挡部2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有机层20;靠近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与平坦化层6同层设置,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与像素定义层7同层设置,远离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与支撑柱8同层设置。这样在制作时,可以将阻挡部2与上述平坦化层6、像素定义层7和支撑柱8同层制作,以简化制作工艺。
示例性的,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图11是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的部分阻挡部的又一种立体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13是图11沿DD’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靠近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201;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202;远离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三投影20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第一投影201和第三投影203的面积大于第二投影202的面积;并且,令第一投影201覆盖第二投影202;令第三投影203覆盖第二投影202。也就是说,使靠近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的边缘和远离衬底基板的有机层20的边缘,相对于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的边缘朝相同的方向错开,例如,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使靠近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的边缘和远离衬底基板的有机层20的边缘,相对于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的边缘均朝背离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的中心的方向错开,如此能够使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的尺寸最小,位于上下两层的有机层20的尺寸较大,从而使三层有机层20的边缘错开形成较为明显的凹凸结构。若将组成阻挡部2的三层无机层20的尺寸设计为沿z方向呈逐渐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在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尺寸相差不多时,有可能会出现相邻两层有机层2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过近形成平滑过渡,导致无法在阻挡部2的表面形成凹凸机构。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计方式,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图14是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的部分阻挡部的又一种立体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16是图14沿EE’的一种截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令第二投影202的面积大于第一投影201和第三投影203的面积;并令第二投影202覆盖第一投影201;第二投影202覆盖第三投影203,也就是说,使靠近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的边缘和远离衬底基板的有机层20的边缘,相对于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的边缘均朝靠近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的中心的方向错开,从而使三层有机层20的边缘错开形成较为明显的凹凸结构。
可选的,如图12所示,上述第二投影202的边缘和第一投影201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一距离d1,第二投影202在同一位置处的边缘和第三投影203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相等。也就是说,使靠近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的边缘和远离衬底基板的有机层20的边缘,相对于位于中间的有机层20的边缘错开形同的距离,即,将靠近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的形状和面积与远离衬底基板的有机层20的形状和面积设置为相同,从而在制作阻挡部2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掩模板来分别制作上述靠近衬底基板1的有机层20以及远离衬底基板的有机层20,以降低工艺成本。当然,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使上述第一距离d1和第二距离d2不同,如此也能够在阻挡部2的表面形成凹凸机构。
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阻挡部2包括第一阻挡部91和第二阻挡部92;第一阻挡部91和第二阻挡部92位于衬底基板1的相同侧;且,第一阻挡部91环绕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第二阻挡部92环绕第一阻挡部91;封装层3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31、有机封装层30和第二无机层32;第一无机层与第一阻挡部91和第二阻挡部92接触;有机封装层30覆盖显示区AA,且,有机封装层30边缘与第一阻挡部91靠近显示区AA的边缘接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阻挡部91的设置能够避免使有机封装层30跨过第一阻挡部91,使有机封装层30避免与外界环境中的水氧接触,从而保证该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上述封装层3中的第一无机层31和第二无机层32可以位于第一阻挡部91和第二阻挡部92之间。上述第一阻挡部91和第二阻挡部9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911和第二侧面912,第一侧面911和第二侧面912所在平面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相交;第一侧面靠近显示区AA,第二侧面远离显示区AA;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阻挡部91的第一侧面911和第二侧面912均包括凹凸结构4,第二阻挡部92的第一侧面911包括凹凸结构4,从而使阻挡部中与封装层3接触的各个表面均不容易与封装层3发生剥离,进一步保证该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
示例性的,在第一无机层31和第二无机层32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第一无机层31和/或第二无机层32扩散至第二阻挡部92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现象,即,如图17所示,图17是图2沿BB’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阻挡部9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也包括封装层3;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使第二阻挡部92的第二侧面912也包括凹凸结构,这样在发生第一无机层31和第二无机层32扩散的现象时,也可以提高第二阻挡部92的第二侧面912与封装层3之间的结合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8所示,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8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阻挡部与封装层接触的表面设置凹凸结构,即,将阻挡部与封装层接触的表面设置为非平坦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大阻挡部与封装层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这样在对该显示装置进行弯折时,该凹凸结构能够阻挡封装层和阻挡部之间可能发生的相对位移,从而能够提高阻挡部和封装层之间的结合力,降低封装层在外力作用下与阻挡部剥离的可能性。并且,即便封装层在外力作用下与阻挡部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引起了裂纹的出现,上述凹凸结构的存在也能够阻挡裂纹的继续延伸,从而能够降低在阻挡部和封装层之间产生使外界水氧进入显示面板的裂纹的可能性,保证该显示装置的封装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阻挡部环绕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封装层接触的表面包括凹凸结构;
所述阻挡部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有机层;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的边缘相互错开;
所述阻挡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沿与所述阻挡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布;所述第一边缘靠近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边缘远离所述显示区;
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平面内,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的相邻的所述第一边缘相互错开,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的相邻的所述第二边缘相互错开,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
所述阻挡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沿所述阻挡部的延伸方向排布;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的平面内,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的相邻的所述第三边缘相互错开,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的相邻的所述第四边缘相互错开,以形成所述凹凸结构;
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包括多个拐点;所述阻挡部包括弯折轴;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中,相邻两个所述拐点的连线与所述弯折轴之间的夹角θ1满足:0≤θ1<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的形状包括锯齿状、波浪状、鱼骨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的形状相同,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交叠,且,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相互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的形状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层叠设置的平坦化层、像素定义层和支撑柱;其中,所述平坦化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衬底基板,所述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平坦化层和所述支撑柱之间;
所述阻挡部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有机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有机层与所述平坦化层同层设置,位于中间的所述有机层与所述像素定义层同层设置,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有机层与所述支撑柱同层设置;
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
位于中间的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
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三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且,所述第一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投影;所述第三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的面积;且,所述第二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覆盖所述第三投影。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投影的边缘和所述第一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投影在同一位置处的边缘和所述第三投影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部包括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相同侧;第一阻挡部环绕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述第二阻挡部环绕所述第一阻挡部;
所述封装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与所述第一阻挡部接触,所述第一无机层还与所述第二阻挡部接触;
所述有机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区,且,所述有机封装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阻挡部靠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缘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在平面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相交;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显示区;
所述第一阻挡部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包括所述凹凸结构;
所述第二阻挡部的所述第一侧面包括所述凹凸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阻挡部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包括所述封装层;所述第二阻挡部的所述第二侧面包括所述凹凸结构。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53006.3A CN109585690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6/455,535 US10879490B2 (en) | 2018-12-29 | 2019-06-27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n uneven structure on a barri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53006.3A CN109585690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85690A CN109585690A (zh) | 2019-04-05 |
CN109585690B true CN109585690B (zh) | 2021-03-16 |
Family
ID=6591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53006.3A Active CN109585690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79490B2 (zh) |
CN (1) | CN1095856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20462B (zh) * | 2019-05-07 | 2020-09-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
CN110416434B (zh) * | 2019-08-06 | 2022-01-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610972B (zh) * | 2019-09-19 | 2022-06-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068416B (zh) * | 2019-11-01 | 2025-01-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162097B (zh) * | 2020-01-03 | 2022-03-2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627971B (zh) * | 2020-06-05 | 2023-0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666000B (zh) * | 2020-07-30 | 2023-07-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066806B (zh) * | 2021-03-24 | 2024-03-22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299856B (zh) * | 2021-05-21 | 2023-04-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20250024733A1 (en) * | 2022-05-26 | 2025-01-16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5117273A (zh) * | 2022-06-22 | 2022-09-27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025994A (ko) * | 2013-08-30 | 2015-03-1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Oled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EP3671883A1 (en) * | 2014-06-25 | 2020-06-24 | L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
KR102396296B1 (ko) * | 2015-03-06 | 2022-05-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2329978B1 (ko) * | 2015-10-28 | 2021-11-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
KR102446425B1 (ko) * | 2015-11-17 | 2022-09-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KR102668184B1 (ko) * | 2016-07-25 | 2024-05-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9997427B2 (en) * | 2016-08-23 | 2018-06-12 | Yang-Chen Chen | Display panel with dam structure |
CN207441754U (zh) | 2017-11-30 | 2018-06-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装置 |
KR102465435B1 (ko) * | 2017-12-28 | 2022-11-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8777266B (zh) * | 2018-05-30 | 2020-04-2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832022B (zh) * | 2018-06-28 | 2020-11-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065749A (zh) * | 2018-07-23 | 2018-12-2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装置 |
CN109065577B (zh) * | 2018-07-25 | 2021-07-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11653006.3A patent/CN109585690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27 US US16/455,535 patent/US1087949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85690A (zh) | 2019-04-05 |
US20200212354A1 (en) | 2020-07-02 |
US10879490B2 (en) | 2020-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8569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205121B2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0014490B2 (en)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fabrication method,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2717104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US20220085305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127804B2 (en) |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191160B2 (en) | Flexible base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 |
CN108091675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8832017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电子装置 | |
JP2023501031A (ja) | 画素アレイ及び表示装置 | |
CN112534583A (zh) |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高精度金属掩模板 | |
CN106716642A (zh) | 具有分开的配线图案的显示装置 | |
CN107006088A (zh) | 具有多种微涂层的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7004617A (zh) | 具有桥接配线迹线的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2331703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M578810U (zh)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WO2022133795A1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0248246A1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19227930A1 (zh) | 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5275044B (zh) | 显示面板 | |
CN115811901A (zh) | 镜面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JP2016133811A (ja) | 表示装置 | |
WO2018214628A1 (zh) | 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10020873A1 (en) | Mask,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527504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