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1838B -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81838B CN109581838B CN201811134622.8A CN201811134622A CN109581838B CN 109581838 B CN109581838 B CN 109581838B CN 201811134622 A CN201811134622 A CN 201811134622A CN 109581838 B CN109581838 B CN 1095818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member
- developing
- main body
- developing device
- rotation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4—Locks and 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显影装置和包括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构造成能够旋转地支撑显影辊的框架;在框架的沿着显影辊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第一端部构件和第二端部构件设置成能够围绕平行于轴向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并且第一端部构件和第二端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沿着正交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受力部,而在沿着正交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管控部。受力部沿着显影装置的安装方向接收来自偏压构件的偏压力。管控部与装置主体接触,以管控所述另一侧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支点沿着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运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显影装置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电子照相处理)的成像装置(例如打印机),为了实现处理器件的便捷维护,将各种处理器件构造为处理盒的成像装置已经投入实际使用,其中所述处理盒被可移除地安装到所述成像装置的主体。所述处理盒可以分成若干种处理盒,例如包括感光鼓(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清洁盒、包括显影器件的显影盒、以及构造成供给显影剂的调色剂盒。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2013-182036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在所述成像装置中,显影盒的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该第二框架可旋转地支撑第一框架的沿着显影辊的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当显影盒被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体时,第二框架相对于装置主体定位。通过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的枢转运动,显影辊可以与感光鼓接触或分离。
发明内容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2013-182036所公开的构造中,第二框架具有构造成支撑第一框架的一端的部分、构造成支撑第一框架的另一端的部分、以及构造成将这些部分彼此连接的部分。第二框架在纵向方向上从第一框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并且跨过显影辊。因此,在设计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盒的尺寸时,必须要考虑到用于设置第二框架的空间。要关注的是所述空间可能会成为妨碍装置小型化的因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显影装置小型化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
框架,其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
第一端部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沿着显影辊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处,以便能够围绕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旋转;和
第二端部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沿着所述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处,以便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旋转,
其中,所述显影装置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可移除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装置主体,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构件和所述第二端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构件具有受力部和管控部,
其中,所述受力部设置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沿着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的第一方向的一侧上,并且在将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时,所述受力部沿着安装方向接收来自所述装置主体的偏压构件的偏压力,并且
其中,所述管控部设置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上并与所述装置主体接触,以管控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另一侧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支点沿着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运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
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和
装置主体,所述显影装置被可移除地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显影装置的小型化。
参照附图,根据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盒的构造图;
图2是根据比较例的显影装置的端部构件附近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显影装置的端部构件的问题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鼓盒的说明图;
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鼓盒的主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盒的主截面图;
图8是示出如何安装根据本实施例的鼓盒和显影盒的构造图;
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安装状况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盒的端部构件的构造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安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安装状态的整体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盒的管控部的放大图;
图14是根据变型例1的显影盒的说明图;
图15是根据变型例2的显影盒的说明图;以及
图16是根据变型例3的显影盒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进行说明。然而,可以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构造、各种条件等适当地改变在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它们的相对布置等。因此,在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它们的相对布置等不应理解成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为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
在此,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下文中称为“成像装置”)是构造成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在记录材料(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装置。该成像装置的示例包括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复印机、传真装置、文字处理器、以及其多功能外设(多功能打印机)。记录材料的示例包括记录片材和塑料片材。
此外,显影装置是构造成利用显影剂使形成在鼓形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下文中称为“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装置。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器件、构造成支撑显影器件的显影单元、与显影器件有关的部件等。显影器件的示例包括显影辊、涂布辊和显影刮片。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被构造为可移除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装置主体的显影盒。
此外,处理盒包括感光鼓和用于作用在感光鼓上的处理器件,所述感光鼓和所述处理器件完全或部分地一体化为盒,并且该处理盒可移除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体。处理器件的示例包括用于作用在感光鼓上的充电器件、显影器件和清洁器件。
成像装置的整体构造
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的整体构造。如图4所示,四个鼓盒9(9Y、9M、9C和9K)和四个显影装置(以下称为“显影盒”)4(4Y、4M、4C和4K)通过安装构件(未示出)被可移除地安装并支撑在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内。将沿着将鼓盒9和显影盒4安装到成像装置100的安装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定义为前侧面侧和后侧面侧。如图4所示,鼓盒9和显影盒4设置成沿着从安装了成像装置100的水平表面(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彼此相邻。
通过将感光鼓1(1a、1b、1c和1d)以及例如充电辊2(2a、2b、2c和2d)和清洁构件6(6a、6b、6c、和6d)这样的处理器件一体化而获得鼓盒9,所述处理器件布置在感光鼓1附近。此外,通过将例如显影辊25(25a、25b、25c和25d)和显影刮片(35a、35b、35c和35d)这样的处理器件一体化而获得显影盒4(4Y、4M、4C和4K)。
充电辊2对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并且显影辊25利用显影剂(下文中称为“调色剂”)使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之后,清洁构件6移除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此外,扫描仪单元3在装置主体内部设置在鼓盒9和显影盒4下方。扫描仪单元3基于图像信息选择性地曝光感光鼓1,以在感光鼓1上形成潜像。
在成像装置100的下部安装有储存记录材料S的盒17。另外,记录介质输送装置设置成使得记录材料S通过二次转印辊69和定影部74被传送到成像装置100的上部。具体地,设置有:进给辊54,其构造成逐一地单独进给盒17中的记录材料S;传送辊对76,其构造成传送所进给的记录材料S;以及对准辊对55,其构造成使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潜像与记录材料S同步。
中间转印单元5在装置主体内部设置在鼓盒9和显影盒4的上方。中间转印单元5是用于转印在相应的感光鼓1(1a、1b、1c和1d)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器件。中间转印单元5包括驱动辊56、从动辊57、布置在与相应颜色的感光鼓1相对的位置处的初次转印辊58(58a、58b、58c和58d)、以及布置在与二次转印辊69相对的位置处的对置辊59。转印带14环绕中间转印单元5。转印带14面向所有的感光鼓1并在与感光鼓1接触的同时进行循环(沿着方向A旋转)。通过向初次转印辊58(58a、58b、58c和58d)施加电压,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初次转印到转印带14上。然后,通过向对置辊59(其布置在转印带14的内侧)和二次转印辊69施加电压而将转印带14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
在形成图像时,每个感光鼓1旋转,并且扫描仪单元3选择性地曝光由充电辊2均匀充电的感光鼓1。由此,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25使潜像显影。以这种方式,在相应的感光鼓1上形成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与该成像同步地,对准辊对55将记录材料S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在所述二次转印位置处,对置辊59和二次转印辊69通过转印带14彼此接触。然后,通过向二次转印辊69施加转印偏压而将转印带14上的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结果,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彩色图像。在其上形成有彩色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定影部74加热和加压,从而定影调色剂图像。此后,记录材料S被排出辊72排出到排出部75。定影部74布置在成像装置100的上部。
鼓盒
参照图5和图6,描述本实施例中的鼓盒9。
图5是鼓盒9(9Y、9M、9C和9K)的构造的说明图。鼓盒9Y、9M、9C和9K具有相同的构造,区别仅在于在鼓盒9Y、9M、9C和9K中使用的调色剂颜色(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在本实施例中,沿着将在下文描述的鼓盒9和显影盒4的插入方向,将插入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定义为前侧和后侧。感光鼓1经由鼓前轴承10和鼓后轴承11可旋转地设置到鼓盒9(9Y、9M、9C或9K)的清洁框架27。鼓联接件16和凸缘设置在感光鼓1的沿着其轴向方向的一端处。
图6是鼓盒9的示意性截面图。如上所述,充电辊2和清洁构件6设置在感光鼓1附近。当鼓盒9接收到从作为驱动源的装置驱动马达(未示出)传递的驱动力时,感光鼓1基于成像操作驱动旋转。充电辊2经由充电辊轴承28旋转附接到鼓盒9。由充电辊加压构件33(例如弹簧)将充电辊2压向感光鼓1并且该充电辊2随着感光鼓1的旋转而旋转。清洁构件6包括由橡胶刮片构成的弹性构件7和清洁支撑构件8。弹性构件7的前缘部7a布置成与感光鼓接触且同时指向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由清洁构件6从感光鼓1的表面移除的残留调色剂掉落到移除调色剂室27a。构造成防止被移除的调色剂从移除调色剂室27a泄漏的橡胶压片21与感光鼓1接触。
显影盒
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盒4。图7是储存调色剂的显影盒4(4Y、4M、4C或4K)的示意性主截面图。显影盒4Y、4M、4C和4K具有相同的构造,区别仅在于所储存的调色剂的颜色。具体地,在其中储存黄色调色剂的显影盒4Y、在其中储存品红色调色剂的显影盒4M、在其中储存青色调色剂的显影盒4C、以及在其中储存黑色调色剂的显影盒4K具有相同的构造。
显影盒4包括显影辊25、调色剂供给辊34、显影刮片35、调色剂传送构件36和构造成支撑这些部件的显影框架31。显影辊25在与感光鼓1接触的同时沿着箭头B的方向旋转。调色剂供给辊34在与显影辊25接触的同时旋转。显影刮片35控制显影辊25上的调色剂层。显影框架31内的空间被分隔壁31d分隔成:显影室31c,显影辊25和调色剂供给辊34布置在显影室31c中;和调色剂储存室31a,其设置在显影室31c下方。分隔壁31d具有开口部31b,当从调色剂储存室31a向显影室31c传送调色剂时,调色剂通过该开口部31b。显影辊25和调色剂供给辊34在它们的沿着显影辊25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处均由显影框架31经由设置到显影框架31的显影前轴承和显影后轴承旋转支撑。调色剂传送构件36设置成在显影框架31中的调色剂储存室31a中旋转。调色剂传送构件36搅拌被储存在调色剂储存室31a中的调色剂,并通过开口部31b将调色剂传送到显影室31c。
将鼓盒和显影盒插入并安装到成像装置
参照图8、图9A和图9B,描述了如何将鼓盒9和显影盒4插入并安装到成像装置100。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在装置主体中具有开口部101(101a、101b、101c和101d),鼓盒9(9Y、9M、9C和9K)和显影盒4(4Y、4M、4C和4K)插入所述开口部101(101a、101b、101c和101d)中。开口部101形成在装置主体的前侧,并且鼓盒9和显影盒4沿着平行于安装了成像装置100的表面的水平方向(图8中的箭头F的方向)从前侧向后侧插入到装置主体中。当鼓盒9安装到装置主体时,感光鼓1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水平方向(图8中的箭头F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鼓盒9和显影盒4的插入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被定义为前侧和后侧。
在装置主体内部,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上引导部103(103a、103b、103c和103d)设置在上侧,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下引导部102(102a、102b、102c和102d)设置在下侧。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上引导部103和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下引导部102均具有沿着鼓盒9的插入方向F延伸的引导形状。在将鼓盒9插入装置主体中时,鼓盒9沿着安装方向被安置在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下引导部102的前侧,然后沿着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上引导部103和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下引导部102在插入方向F上运动。
显影盒4的插入类似于鼓盒9。具体地,在装置主体内部,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上引导部108(108a、108b、108c和108d)设置在上侧,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下引导部107(107a、107b、107c和107d)设置在下侧。在将显影盒4插入装置主体中时,显影盒4沿着安装方向被安置在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下引导部107的前侧,然后沿着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上引导部108和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下引导部107在插入方向F上运动。
图9A和图9B是当沿着安装方向从前侧向后侧观察时的显影盒4以及装置主体的部分构造的示意图。图9A示出了显影盒4正插入装置主体中的状态,图9B示出了插入已完成的状态。图9A示出了正插入显影盒4并且显影盒4位于成像位置下方的状态,图9B示出了已完全插入显影盒4并且显影盒4升高到成像位置的状态。在进行插入时,显影盒4位于成像位置下方以确保用于防止显影盒4与转印带14相接触的间隙(参见图4)。在完全插入显影盒4之后,设置到用于安装到主体的下引导部107的前侧和后侧中的每一侧的提升构件80上升以升高显影盒4。显影盒4以这种方式升高到成像位置。
关于显影盒的端部构件的构造的描述
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本实施例的显影盒4的构造。
图10是示出如何相对于显影单元39支撑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显影盒4的显影框架31包括:显影单元39,其包括例如显影辊25这样的组成构件;第一端部构件37,其设置在显影单元39的沿着显影辊25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和第二端部构件38,其设置在显影单元39的另一端。显影单元39包括:例如显影辊25这样的组成构件;以及构造成支撑组成构件的框架。显影单元39具有第一凸部20a和第二凸部13a,该第一凸部20a用作第一支点以用于旋转地联接第一端部构件37,该第二凸部13a用作第二支点以用于旋转地联接第二端部构件38。第一端部构件37具有第一枢转中心(孔)37a,其与设置到显影单元39的第一凸部20a接合。此外,第二端部构件38具有第二枢转中心(孔)38a,其与设置到显影单元39的第二凸部13a接合。利用这些接合构造,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可以围绕显影辊25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显影单元39彼此独立地运动(旋转)。第一端部构件37具有第一定位部37c和第一旋转止动部37d,它们用于将第一端部构件37定位在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此外,第二端部构件38具有第二定位部38c和第二旋转止动部38d,它们用于将第二端部构件38定位在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
图11是示出显影盒4被定位在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在完成了向装置主体中的插入之后,显影盒4被升高到成像位置,使得第一定位部37c和第一旋转止动部37d分别与设置到装置主体的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和第一主体侧旋转止动部99b接合。由此,第一端部构件37被定位在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以类似的方式,在完成了向装置主体中的插入之后,显影盒4被升高到成像位置,使得第二定位部38c和第二旋转止动部38d分别与设置到装置主体的第二主体侧定位部98a和第二主体侧旋转止动部98b接合。由此,第二端部构件38被定位在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
构造成支撑显影辊25和其他部件的显影单元39布置到位于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的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使得显影单元39可以相对于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运动(旋转)。通过相对于位于装置主体中的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的运动,显影单元39可以在朝向或远离定位在装置主体中的感光鼓1的方向上运动。因此,由显影单元39支撑的显影辊25可以与感光鼓1接触或分离。
以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构造成单独构件,以用作用于旋转地支撑显影单元39的框架构造,所述显影单元39构造成支撑显影辊25和其他部件。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能够相对于显影单元39彼此独立地运动,并且通过将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定位在装置主体中而将显影单元39定位在装置主体中。结果,不需要在相关技术中所设置的构造成用以联接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的构件,因此与第一端部构件37和第二端部构件38被一体化的情况相比,可以实现显影盒4的小型化。结果,可以实现整个成像装置的小型化。
关于第一端部构件的防止旋转构造的描述
参照图1、图12和图13,详细描述第一端部构件37的构造。图12是当从正交于显影辊25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显影盒4被定位在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的状态的整体视图。图1是通过放大由图12中的箭头线A-A'所指示的一侧(左侧)而获得的放大图,并且示出了第一端部构件37附近的构造。图13是通过放大图1所示的管控部37f附近而获得的放大图。
显影盒4沿着箭头F的方向安装到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以进行定位。如上所述,当显影盒4沿着安装方向F在装置主体内部安装以到达后侧时,显影盒4升高到成像位置,并且第一定位部37c和第一旋转止动部37d分别与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和第一主体侧旋转止动部99b接合。在这样的状态下,设置到装置主体的加压部81(偏压构件)抵靠设置到第一端部构件37的前侧侧面的受力部37e,从而沿着安装方向F的方向将力施加到受力部37e。加压部81利用例如来自弹簧(未示出)的偏压力来偏压受力部37e,使得第一端部构件37沿着显影辊25的轴向方向固定到装置主体。由此,当形成图像时或者当在显影盒4被安装在装置主体中的情况下传送显影盒4时,防止显影盒4沿着显影辊25的轴向方向相对于装置主体运动。在第一端部构件37中,受力部37e位于接合了第一凸部20a的第一枢转中心(孔)37a的沿重力方向的下侧。该下侧对应于沿着与第一端部构件37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第一方向)的第一侧(一侧)。
在第一端部构件37中,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的管控部37f设置在接合了显影单元39的第一凸部20a的第一枢转中心(孔)37a的沿重力方向的上侧。该上侧对应于沿着与第一端部构件37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另一侧)。管控部37f沿着安装方向F设置在第一定位部37c的后侧并且沿着主体管控表面105的安装方向F位于后侧(显影辊25的沿着轴向方向的外侧),该主体管控表面105是在装置主体的框架上沿着安装方向F位于后侧的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的侧壁。管控部37f具有这样的形状:表面沿着安装方向F从第一定位部37c逐渐向上倾斜,并且沿着与安装方向F相反的方向面向主体管控表面105。因为具有倾斜的形状,所以管控部37f具有这样的部分,所述部分可以在比第一定位部37c抵靠框架的位置更加远离第一端部构件37的旋转轴线的位置处抵靠装置主体的框架(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因此,根据在显影盒4升高到成像位置时的第一端部构件37的姿态,管控部37f可以在第一定位部37c与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接触之前就与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接触。在此情况下,利用上述的倾斜形状,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在管控部37f上滑动,以便被引导到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与第一定位部37c接合的位置。
当受力部37e从加压部81接收力时,在第一端部构件37中,以第一枢转中心(孔)37a为旋转支点产生作用在图1的箭头G的方向上的旋转力矩,显影单元39的第一凸部20a与该第一枢转中心(孔)37a接合。第一凸部20a和第一枢转中心(孔)37a彼此支撑且其间具有微小间隙以允许它们相对运动。因为在支撑部中确保了微小间隙,所以当产生沿着箭头G的方向的旋转力矩时,第一端部构件37试图以第一枢转中心(孔)37a为中心(支点)沿着箭头G的方向旋转(将其姿态改变为倾斜)。此时,在第一端部构件37中,设置了受力部37e的侧部(一侧)上的部分和相对侧(另一侧)上的部分试图沿着与受力部37e从加压部81接收力的方向(安装方向F)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些部分以第一枢转中心(孔)37a为边界来限定。然而,该运动由与主体管控表面105相接触的管控部37f来管控,并且第一端部构件37的上述旋转也被管控。通过管控第一端部构件37的旋转,可以防止第一端部构件37与显影单元39接触,这就意味着显影单元39可以在没有防止进行接触操作的情况下执行接触操作。可以在没有被防止的情况下执行接触操作,因此可以稳定显影辊25和感光鼓1之间的接触状态,也就是说,可以稳定图像质量。
比较例
下面,通过采用没有管控部37f的构造作为比较例来描述在没有设置上述管控部37f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情况。
图2是在根据比较例的显影装置位于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中的状态下,从正交于显影辊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端部构件137附近的示意性放大图。第一端部构件137附接到显影单元139,使得第一端部构件137和显影单元139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第一端部构件137和显影单元139如下所述地被支撑:第一端部构件137的第一枢转中心(孔)137a相对于设置到显影单元139的旋转凸部120以能够相对运动的方式被支撑。设置到第一端部构件137的第一定位部137c与成像装置的第一主体侧定位部106接合以定位在成像装置中。第一定位部137c布置在第一枢转中心137a上方。
此外,在根据比较例的显影装置中,第一端部构件137通过沿着箭头F的方向被加压部181偏压而固定到装置主体,所述箭头F的方向是显影装置的安装方向。装置主体的加压部181偏压第一端部构件137的压力接收部137e。压力接收部137e位于第一旋转中心(孔)137a的下方,显影单元139的旋转凸部120与该第一旋转中心(孔)137a接合。
图3是示出在根据比较例的显影装置中第一端部构件137因被加压部181偏压而旋转的状态的示意性放大图。当第一端部构件137通过加压部181偏压第一端部构件137中的压力接收部137e而固定到装置主体时,通过来自加压部181的偏压力而产生以显影单元139的旋转凸部120为支点的作用在箭头G的方向上的旋转力矩。第一端部构件137和显影单元139以在其间具有微小间隙的方式被支撑,使得第一端部构件137和显影单元139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由此,当产生在箭头G的方向上的旋转力矩时,第一端部构件137以旋转凸部120为支点沿着箭头G的方向旋转。因此,可以使第一端部构件137与显影单元139接触。如果第一端部构件137与显影单元139接触,就会防止显影单元139执行使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的接触操作并且由显影单元139支撑的显影辊不能与感光鼓接触。结果,可能产生图像缺陷。
变型例1
在此,如图14所示,管控部37f可以是朝向显影单元39布置的第一抵接部40,并且当显影盒4升高到成像位置时,主体管控表面105与该第一抵接部40接触。本实施例的管控部37f不必与主体管控表面105接触。管控部37f能够以在管控部37f和主体管控表面105之间具有微小间隙的方式面向主体管控表面105,并且管控部37f仅在产生了上述的旋转力矩且第一端部构件37试图改变其姿态之后才与主体管控表面105接触。与此同时,变型例1的第一抵接部40构造成在最初就与主体管控表面105接触,具体地,在产生上述的旋转力矩且第一端部构件37试图改变其姿态之前就已接触。也就是说,在该构造中,当显影盒4定位于成像装置100中时,管控部用作抵靠装置主体的抵接部。利用这样的构造,类似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效果,可以防止第一端部构件37的旋转并且因此可以稳定图像质量。
变型例2
图14所示的具有倾斜形状的第一抵接部40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具有垂直表面的第一抵接部140。
如图15所示,第一抵接部140位于第一旋转中心(孔)37a的上方,其中,作为第一端部构件37的旋转支点的第一凸部20a与该第一旋转中心(孔)37a接合。而且,第一抵接部140设置成面向显影单元39并与主体管控表面105接触。此外,用作第二抵接部的向上布置的第一定位部37c沿着正交于显影辊25的轴线的方向与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接触,以将第一端部件37固定到装置主体。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当受力部37e从加压部81接收力并且产生沿着箭头G的方向的旋转力矩时,第一端部构件37的旋转因为第一抵接部140抵靠主体管控表面105而受到管控。另外,面向上的第一定位部37c在正交于显影辊25的轴线的方向上与第一主体侧定位部99a接触,并且因此,第一端部构件37在正交于显影辊25的轴线的方向上固定到装置主体。因此,由第一抵接部140防止第一端部构件37沿着显影辊25的轴向方向旋转,并且由作为第二抵接部的第一定位部37c将第一端部构件37沿着正交于显影辊25的轴线的方向定位。结果,不会防止显影单元39执行对感光鼓1的接触操作并且因此可以稳定图像质量。
变型例3
在图14和15的变型例1和2中,第一抵接部40或140以及作为第二抵接部的第一定位部37c成一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
如图16所示,第一抵接部40和作为第二抵接部的第一定位部37c可以各自形成在分离的位置。同样地,利用这样的构造,能够获得防止第一端部构件37旋转的效果,并且可以稳定图像质量。
其他
除了第一端部构件37之外,上述的针对端部构件的旋转管控构造也可以应用于第二端部构件38。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显影盒4为例说明了应用上述的旋转管控构造的盒。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旋转管控构造可以适当地应用于其他的盒。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广泛的解读,以便涵盖所有的这些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显影装置,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构造成能够旋转地支撑显影辊;
第一端部构件,所述第一端部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沿着所述显影辊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处,以便能够围绕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旋转;和
第二端部构件,所述第二端部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沿着所述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处,以便能够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旋转,
其中,所述显影装置构造成能够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可移除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装置主体,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构件和所述第二端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构件具有受力部和管控部,
其中,所述受力部设置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沿着正交于所述旋转轴线的第一方向的一侧上,并且所述受力部设置有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在与所述显影装置的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构造成在将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时通过沿着所述安装方向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偏压构件相接触而接收来自所述偏压构件的偏压力,
其中,所述管控部设置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上且具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构造成与所述装置主体接触以管控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所述另一侧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以所述旋转轴线为支点沿着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运动,并且
当所述显影装置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定位时,所述第一抵接部沿着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所述方向抵靠所述装置主体且同时由所述装置主体在所述安装方向上抵接所述受力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管控部还构造成管控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沿着正交于所述安装方向的方向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影装置,
其中,所述管控部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方向中的每一个倾斜,并且
其中,当所述倾斜表面抵靠所述装置主体时,所述管控部构造成管控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所述另一侧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沿着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所述方向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所述管控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垂直表面,并且
其中,当所述垂直表面抵靠所述装置主体时,所述管控部构造成管控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所述另一侧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沿着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所述方向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沿着正交于所述安装方向的方向抵靠所述装置主体,并且
其中,所述管控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沿着所述安装方向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管控部定位在比所述第二抵接部所处的位置更远离所述旋转轴线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显影装置,
其中,所述受力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定位在沿着重力方向的下部,并且
其中,所述管控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定位在沿着重力方向的上部。
8.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和
装置主体,所述显影装置能够移除地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偏压构件和定位部,
其中,所述偏压构件构造成在所述安装方向上向所述显影装置的受力部施加偏压力,
其中,所述定位部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与所述偏压构件相对的一侧与所述一个端部构件接触,与所述偏压构件相对的这一侧以所述旋转轴线为边界来限定,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装置的管控部构造成在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与所述定位部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90415 | 2017-09-29 | ||
JP2017190415A JP6921699B2 (ja) | 2017-09-29 | 2017-09-29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81838A CN109581838A (zh) | 2019-04-05 |
CN109581838B true CN109581838B (zh) | 2022-04-19 |
Family
ID=6368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34622.8A Active CN109581838B (zh) | 2017-09-29 | 2018-09-28 |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70986B2 (zh) |
EP (1) | EP3462243B1 (zh) |
JP (1) | JP6921699B2 (zh) |
KR (1) | KR102312589B1 (zh) |
CN (1) | CN109581838B (zh) |
PH (1) | PH12018000287A1 (zh) |
RU (1) | RU2705749C1 (zh) |
SG (1) | SG10201808506X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28234A (ja) | 2002-02-01 | 2003-08-15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006414B2 (ja) | 2004-06-02 | 2007-1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4385295B2 (ja) | 2004-07-29 | 2009-12-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498407B2 (ja) * | 2006-12-22 | 2010-07-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
JP4968957B2 (ja) | 2008-03-31 | 2012-07-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JP5004870B2 (ja) * | 2008-05-23 | 2012-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127565B2 (ja) * | 2008-05-23 | 2013-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01266B2 (ja) * | 2008-05-27 | 2011-06-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288900B2 (ja) * | 2008-06-20 | 2013-09-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242757A (ja) | 2010-04-20 | 2011-12-01 | Canon Inc | 規制部材、クリーニング部材、現像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118506A (ja) | 2010-11-10 | 2012-06-21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
JP5935391B2 (ja) | 2012-02-29 | 2016-06-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39247B2 (ja) * | 2012-06-04 | 2016-12-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
JP6184311B2 (ja) * | 2012-12-14 | 2017-08-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402898B2 (ja) * | 2014-06-09 | 2018-10-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装置、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465906B2 (ja) * | 2016-02-29 | 2019-02-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10067461B2 (en) | 2016-02-29 | 2018-09-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cartridge with a restricted portion that contacts a restricting portion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7076945B2 (ja) * | 2016-03-22 | 2022-05-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10241438B2 (en) | 2016-03-22 | 2019-03-2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a developing unit that is pivotally supported about the axis of a shaf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2017
- 2017-09-29 JP JP2017190415A patent/JP6921699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9-21 KR KR1020180113501A patent/KR102312589B1/ko active Active
- 2018-09-24 US US16/139,528 patent/US1067098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9-24 RU RU2018133605A patent/RU2705749C1/ru active
- 2018-09-25 EP EP18196533.6A patent/EP3462243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9-27 SG SG10201808506XA patent/SG10201808506XA/en unknown
- 2018-09-28 PH PH12018000287A patent/PH12018000287A1/en unknown
- 2018-09-28 CN CN201811134622.8A patent/CN10958183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90038360A (ko) | 2019-04-08 |
EP3462243B1 (en) | 2022-04-27 |
KR102312589B1 (ko) | 2021-10-15 |
US10670986B2 (en) | 2020-06-02 |
US20190101846A1 (en) | 2019-04-04 |
JP6921699B2 (ja) | 2021-08-18 |
EP3462243A1 (en) | 2019-04-03 |
CN109581838A (zh) | 2019-04-05 |
JP2019066609A (ja) | 2019-04-25 |
RU2705749C1 (ru) | 2019-11-11 |
PH12018000287A1 (en) | 2019-04-15 |
SG10201808506XA (en) | 2019-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56572B2 (en) |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a guide projecting from a frame body | |
KR102251926B1 (ko) | 화상형성장치의 본체에 장착가능한 현상 카트리지 | |
KR102333305B1 (ko) | 화상형성장치의 본체에 장착가능한 현상 카트리지 | |
US11841647B2 (en) |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a frame and sheet member provided at end side of the frame | |
JP7192063B2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7315334B (zh) | 显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 |
US20110182612A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retaining member that can be pulled out therefrom | |
US2018014356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985776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supporting member for dismountably supporting one or more cartridges | |
JP2016161632A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720138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7142490A (ja) |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9581838B (zh) | 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 |
CN110941167B (zh) | 成像设备和显影盒 | |
KR20170101790A (ko) | 현상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
KR102131649B1 (ko) | 현상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