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7317A - 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57317A CN109557317A CN201910022565.2A CN201910022565A CN109557317A CN 109557317 A CN109557317 A CN 109557317A CN 201910022565 A CN201910022565 A CN 201910022565A CN 109557317 A CN109557317 A CN 1095573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aliplatin
- atxn2l
- gastric cancer
- cell
- secondary res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和蛋白的功能与应用领域,涉及共济失调素‑2样蛋白(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新用途。本发明通过临床标本证实高ATXN2L表达的胃癌病人预后不良。沉默ATXN2L后,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增强。通过体外诱导的方法获得奥沙利铂耐药株,MTT实验证实奥沙利铂耐药株对奥沙利铂抵抗,恶性程度更高。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奥沙利铂的耐药株中ATXN2L的表达比敏感株中的表达更高。流式检测凋亡实验中,沉默ATXN2L后,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可以利用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从而可以利用现有试剂盒的制备工艺提供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试剂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和蛋白的功能与应用领域,涉及共济失调素-2样蛋白 (ATXN2L)的新用途,特别是涉及ATXN2L用于制备逆转胃癌奥沙利铂耐药的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的限制了化疗疗效,常常会导致患者治疗失败。化疗耐药包括了原发性耐药及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指肿瘤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前自身对药物的抵抗;继发性耐药指肿瘤原本不耐药,在化疗期间新出现的耐药。解决胃癌原发耐药及继发耐药的问题是现代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难点。
现在临床上常用于胃癌的药物包括以下几大类: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和S-1),铂类(顺铂和奥沙利铂),紫杉烷类(紫杉醇,多西他赛),蒽环霉素类中的表柔比星,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伊立替康。其中,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化合物,它的作用与其他铂类药物作用原理相似,以细胞内DNA为作用部位,在两个相邻鸟嘌呤残基或者鸟嘌呤及腺嘌呤之间形成链内加合物,从而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奥沙利铂可以显著改善中晚期胃癌病人的预后,在胃癌化疗有重要地位。然而,奥沙利铂耐药的情况常常发生,影响化疗疗效。寻找能辅助评估奥沙利铂耐药的分子标志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共济失调素-2样蛋白(Ataxin-2like,ATXN2L)是引起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的共济失调素(Ataxin-2,ATXN2)同源蛋白。目前关于ATXN2L的研究报道非常少,仅已知ATXN2L只在胚胎组织、成人睾丸及造血干细胞等永生化的细胞高表达;ATXN2L可与EpoR结合;ATXN2L过表达促进应激颗粒的产生。ATXN2L在肿瘤发生中是否发生作用,影响肿瘤进展的具体机制尚未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共济失调素-2样蛋白(ATXN2L)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共济失调素-2样蛋白(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共济失调素-2样蛋白(ATXN2L)在制备用于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试剂盒中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途的进一步特征,所述试剂盒是根据样品中ATXN2L 的含量或含量的变化趋势来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途的进一步特征,所述的试剂盒为蛋白表达量检测试剂盒。
优选地,所述的蛋白表达量检测试剂盒是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量的试剂盒。
本发明通过临床标本证实高ATXN2L表达的胃癌病人预后不良。沉默 ATXN2L后,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增强。
通过体外诱导的方法获得奥沙利铂耐药株,MTT实验证实奥沙利铂耐药株对奥沙利铂抵抗,恶性程度更高。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奥沙利铂的耐药株中 ATXN2L的表达比敏感株中的表达更高。流式检测凋亡实验中,沉默ATXN2L 后,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可以利用ATXN2L 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从而可以利用现有试剂盒的制备工艺提供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试剂盒。
附图说明
图1为ATXN2L在人胃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其中,(a) 图显示TCGA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及配对的胃黏膜上皮组织的ATXN2L在 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b)图显示新鲜胃癌组织标本及配对的胃黏膜上皮组织的ATXN2L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c)图是随访患者的免疫组化代表图;(d) 图显示胃癌的分期、复发、生存与ATXN2L的表达相关;(e)图显示ATXN2L 的表达对IV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f)图显示ATXN2L的表达对I-III期胃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g)图显示I-III期中不同分期对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h)图显示ATXN2L的表达对I-II期胃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i) 图显示ATXN2L的表达对III期胃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
图2为ATXN2L抵抗奥沙利铂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实验结果图。其中,(a) 图显示胃癌细胞受到低浓度奥沙利铂刺激形态向长梭形改变,沉默ATXN2L后这种形态改变被抑制;(b)图显示沉默ATXN2L能逆转低浓度奥沙利铂引起的 EMT;(c)图显示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ATXN2L后经奥沙利铂处理后胃癌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增高,经5-氟尿嘧啶处理的则凋亡比例变化不大;(d)图显示 MTT实验检测经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处理后胃癌细胞细胞存活率,沉默ATXN2L 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e)图显示克隆形成实验,沉默ATXN2L后加入奥沙利铂集落形成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f)图显示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沉默 ATXN2L后加入奥沙利铂活性氧产生较对照组多。
图3为胃癌继发性奥沙利铂耐药的细胞株ATXN2L增高的实验结果图。其中,(a)图显示MTT实验验证奥沙利铂耐药株构建成功;(b)图显示划痕实验发现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的迁移能力较敏感细胞株强;(c)图显示通过EMT标志物免疫荧光发现奥沙利铂耐药株有更强的EMT倾向;(d)图为Western blot检测,在奥沙利铂耐药株中ATXN2L的表达比敏感细胞株高;(e)图为流式细胞检测,沉默奥沙利铂耐药株中的沉默ATXN2L引起细胞凋亡增加;(f)图显示在奥沙利铂刺激下,沉默耐药株的ATXN2L促进活性氧生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验材料
1.组织标本
组织切片:选取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包括根治术和姑息性切除术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
病理切片纳入标准为:1.经病理确诊为胃癌;2.病理切片来自胃部原发灶。
病理切片排除标准为:1.病理诊断存在争议;2.临床治疗不齐全。
根据患者术中情况、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进行TNM分期。根据以上标准,共纳入48例IV期及119例I-III期胃癌组织标本进行分析,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并石蜡包埋、切片。
新鲜胃癌标本: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胃癌手术标本。每例均取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两块,标本收集入冻存管中迅速投入液氮中速冻后转入-80℃低温冰箱中低温保存。
2.胃癌细胞株及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
人胃癌细胞株AGS、BGC-823、MKN-45、MGC-803、SGC7901,人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均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实验室,购自 Foleibao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主要试剂及耗材
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为Hyclone公司生产。2000×PBS粉末购自Biosharp 公司。EDTA、无EDTA胰酶为solarbio公司生产,Tris-Hcl(PH8.8及PH6.8)来自上海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EMED、30%聚丙烯酰胺、过硫酸铵、10%SDS 等制备凝胶的试剂购自Biosharp公司。Tris碱购自Biosharp公司。甘氨酸、SDS 粉末为Sigma公司生产。甲醇、异丙醇、无水乙醇、三氯甲烷、吐温为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生产。脱脂奶粉采购自Biosharp公司。山羊血清采购自广州卓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0×TBS粉末、一抗稀释液购自Biosharp 公司。全蛋白提取试剂盒为南京凯基生物有限公司生产。5×蛋白上样缓冲液购自杭州弗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荧光定量PCR试剂盒、RNAiso plus、逆转录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DEPC水为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生产。DMSO为麦克林公司生产。PVDF膜为Millipore公司生产。GAPDH单克隆抗体、ATXN2L多克隆抗体均为Proteintech公司生产。羊抗兔二抗为Li-COR公司生产。二甲苯、枸橼酸钠缓冲液,过氧化氢溶液、DAB工作液、苏木素、盐酸、中性树胶购自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siRNA为锐博公司合成。慢病毒shRNA 为吉凯公司构建。ATXN2L、GAPDH上下游引物为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各种型号细胞培养皿、6孔板、12孔板、96孔板为康宁公司生产。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为江苏碧云天生物公司生产。凋亡检测试剂盒为三箭生物生产。 ROS检测试剂盒为江苏碧云天生物公司生产。EDU试剂盒为锐博生产。防淬灭封片剂Mounting Medium为solarbio公司。Western blot玻璃板为美国Bio-rad公司生产。
二、实验方法
1.MTT实验
(1)种板:将需要进行实验的细胞消化、离心,取得沉淀,往沉淀中加入适量的10%全培,进行细胞计数,按照每个实验孔中需要6×103细胞及实验孔数计算所需要总的细胞悬液,再按照每个实验孔中需要100μl全培计算总需要液体体积,将计算出的细胞悬液加入到15ml离心管中,往离心管中加入10%全培达到每个实验孔为100μl液体。充分混合后将液体转移到96孔板中,每个孔中的液体为 100μl。将96孔板放入敷箱中培养过夜。
(2)培养过夜细胞贴壁后按照实验安排及分组处理细胞后继续放入敷箱中孵育。
(3)加MTT检测:吸干细胞上清,避光条件下每个孔加入0.5%MTT 10μl,避光放回敷箱中继续培养4小时后吸干MTT,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震荡直至蓝紫色结晶甲臢充分溶解。在酶标仪OD 490nm处测量各实验孔的吸光值。
2.克隆形成实验
(1)种板:将需要进行实验的细胞消化、离心,取得沉淀,往沉淀中加入适量的10%全培,进行细胞计数,按照每个孔需要1×104细胞计算所需要的细胞悬液体积并加入到6孔板中,最后用10%全培将每个孔中液体配平到2ml,置于敷箱中孵育7-10天,中间换液1次。
(2)固定:将已经形成集落的六孔板的上清丢弃,用PBS洗涤2次,吸干PBS,往每个孔中加入800μl的4%多聚甲醛,固定30分钟。
(3)染色:固定完成后,用PBS洗涤2次,往每个孔中加入800μl0.1%结晶紫溶液,染色30分钟
(4)拍照:染色完成后在自来水下轻轻洗去多余的结晶紫溶液,晾干,用相机拍照。
3.EDU实验(细胞增殖实验)
(1)种板:将实验中需要的细胞消化、离心,得到沉淀,重悬细胞,进行细胞计数。按照每个孔中加入4×103细胞种96孔板,且每个孔中的液体统一用10%全培配到100μl的体积。放入敷箱中培养过夜待细胞贴壁。
(2)细胞贴壁后按照实验需要处理细胞。继续培养实验24小时。
(3)EDU标志:用移液枪吸干96孔板中的全培,使用完全培养基配制50μM浓度的EDU培养基,往每个孔中加入100μl配制好的含EDU的全培,放入敷箱中继续培养2小时后弃去上清,加入PBS,在摇床上洗涤2次,每次时间为5 分钟。
(3)固定:洗涤完毕的96孔板吸干PBS,向每个孔中加入50μl 4%多聚甲醛进行固定30分钟。固定完成后吸干多聚甲醛,往每个孔中加入50μl 2mg/ml的甘氨酸溶液,将96孔板置于脱色摇床中,继续孵育5分钟后弃甘氨酸溶液,加入 PBS在脱色摇床上洗涤1次。每个孔中加入100μl 0.5%的曲通溶液,将96孔板置于脱色摇床中10分钟后弃曲通溶液,加入PBS,脱色摇床上洗涤1次。
(4)染色:吸净PBS,往每个孔中加入100μl Apollo反应液对96孔板中的细胞进行染色,然后在避光的条件下在脱色摇床上孵育30分钟。
(5)染色完成后弃上清,往每个孔中加入100μl 0.5%的曲通溶液,避光在脱色摇床上洗涤3次,每次10分钟。往每个孔中加入100μl甲醇继续冲洗2遍,最后用PBS洗涤1次。以上洗涤均在脱色摇床上进行,时间均为5分钟。
(6)往每个孔中加入Hoechst33342工作液,体积为100μl,在避光且为室温的条件下静置孵育30分钟,孵育完成后PBS洗涤。
(7)将96孔板置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且拍照保存照片资料,使用ImageJ进行细胞计数。
4.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凋亡
(1)将处理完成需要检测的细胞上清收集,用不包含EDTA的胰酶消化贴壁的细胞,注意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当细胞变圆,且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大的时候立即用之前收集的上清进行终止消化,收集细胞悬液。然后离心,得到细胞沉淀。用4摄氏度的PBS洗涤细胞1次。得到洗涤后的细胞沉淀。
(2)按照检测凋亡的试剂盒的说明书用去离子水配制Bing Buffer溶液待用。
(3)往细胞沉淀中加入1ml稀释好的Bing Buffer溶液,离心,得到沉淀,再次往细胞沉淀中加入Bing Buffer溶液100μl,然后在避光的条件加入 AnnexinV-FITC染液5μl反应10分钟,最后加入PI染液5μl反应10分钟。最后加入390微升PBS溶液混匀至系统为500μl。避光低温保存。
(4)1小时内上机检测细胞凋亡率。
5.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构建
本实验构建的是MGC803的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用梯度浓度的奥沙利铂处理MGC803,隔天更换培养液及化疗药物,奥沙利铂药物浓度根据细胞状态决定是否增加,待细胞融合度为80%左右时消化传代,消化传代当天一般不加入奥沙利铂刺激,之后继续奥沙利铂刺激,定期检测细胞的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当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明显降低且稳定,有统计学差异的时候耐药细胞株构建成功。
6.免疫荧光
(1)调养好细胞状态,于前一天种植于共聚焦小皿中,使细胞密度为30-40%左右。
(2)将细胞种植于小皿后的24小时内进行瞬时转染。
(3)瞬时转染后24小时根据实验目的不同更换不同的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
(4)处理完成后吸去小皿中的培养基,过滤级PBS清洗2次,以充分洗去培养基。
(5)往每个小皿中加入300μL的4%多聚甲醛固定20分钟后过滤级PBS清洗三次,每次5分钟,上脱色摇床。
(6)0.5%Triton破膜穿孔10分钟后过滤级PBS清洗三次,每次5分钟,上脱色摇床。
(7)吸净PBS,1%BSA封闭30分钟后4度孵育一抗过夜。
(8)室温静置复温30分钟,吸去一抗,过滤级PBS清洗三次,每次5分钟,上脱色摇床。
(9)吸净PBS,室温避光条件下静置孵育二抗1小时。
(10)吸去二抗,过滤级PBS清洗三次,每次5分钟,上脱色摇床。
(11)吸去PBS,DAPI(甲醇稀释)染色五分钟,后过滤级PBS清洗三次,每次5分钟,上脱色摇床。
(12)共聚焦显微镜下拍照,检测细胞内的荧光强度。
7.细胞活性氧检测
(1)按照实验需要处理细胞后,丢弃原上清,往细胞中加入含浓度为50μg/ml 的奥沙利铂的10%培基,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6小时。
(2)稀释DCFH-DA:按照1640培基:DCFH-DA=1000:1在15ml离心管中配制好DCFH-DA。
(3)细胞处理6小时后丢弃上清,用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PBS洗涤细胞2次,加入上述配制好的荧光探针DCFH-DA,一般6孔板中每个孔加入500μl荧光探针DCFH-DA溶液即可。避光,敷箱中继续培养20分钟。
(4)避光丢弃荧光探针DCFH-DA溶液,用4℃的PBS洗涤细胞3次,以充分冲洗干净细胞外未进入到细胞内的DCFH-DA探针。然后胰酶消化收集细胞,用500μLpbs重悬细胞,避光条件下及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的荧光强弱,即表示细胞中产生的活性氧的量。
三、ATXN2L高表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发明人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的胃癌的癌和癌旁组织进行分析,发现ATXN2 的mRNA水平在癌组织中是高表达的的(图1的a图)。随后,收集新鲜胃癌组织标本进行蛋白表达量分析发现,胃癌组织的ATXN2L的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图1的b图)。进一步,收集了南方医院167例胃癌病人的组织标本及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其中48例是分期为IV期接受姑息治疗的病人,119例是分期为I-III期且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的胃癌病人。发明人对这拥有完整随访资料的 167例患者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图1的c图)发现,ATXN2L高表达的患者在更晚的胃癌分期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在I-III期胃癌病人中,ATXN2L高表达的患者在复发的患者中所占比例相比不复发的更高,在IV期胃癌病人中,ATXN2L 高表达的患者在存活的患者中所占比例相比死亡的低(图1的d图)。这提示 ATXN2L和胃癌的分期、生存、复发存在密切的关系。进一步地,对48例IV期胃癌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在IV期姑息治疗的患者中,ATXN2L高表达的IV期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ATXN2L低表达者(图1的e图)。在I-III期进行根治术的患者中进行随访发现,ATXN2L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较ATXN2L 低表达短(图1的f图)。对I-III期胃癌病人进行分层生存分析发现,III期胃癌病人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较I、II期均明显缩短(图1的g图)。根据疾病的具体分期,进一步地,针对I-II期(图1的h图)及III期(图1的i图)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同样可以发现ATXN2L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更容易复发。
值得说明的是,在根治性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均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的治疗方案。细胞实验已证实干扰ATXN2L表达对氟尿嘧啶的细胞毒作用影响不大,而对奥沙利铂有影响。因此,可以认为临床数据显示的ATXN2L高表达的预后比低表达差是由于发生了奥沙利铂耐药所致。
四、ATXN2L抵抗奥沙利铂引起的细胞凋亡
已经有文献报道,低浓度的奥沙利铂刺激可以导致肝癌和结肠癌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而本发明的实验也发现,低浓度(10μg/ml)奥沙利铂处理细胞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发现奥沙利铂可以显著使细胞形态向长梭形方向改变,而沉默 ATXN2L后再加入奥沙利铂则这种形态改变不明显(图2的a图)。对EMT标志物染色发现,低浓度奥沙利铂抑制E-cadherin并促进vimentin蛋白的表达,而沉默ATXN2L能逆转这一过程。表明沉默ATXN2L能逆转奥沙利铂引起的EMT。 (图2的b图)。
已经有文献报道细胞发生EMT与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关。因此,本发明考虑ATXN2L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抵抗化疗药物引起的细胞凋亡。发明人在shN、 shATXN2L细胞中加入30μg/ml的奥沙利铂及50μg/ml的5-氟尿嘧啶继续培养24 小时后Annexin V-FITC/PI双染试剂盒染色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发现奥沙利铂组沉默ATXN2L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5-氟尿嘧啶组沉默ATXN2L后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图2的c图)。由此证实了ATXN2L 参与了胃癌细胞抵抗奥沙利铂引起的细胞凋亡。
用0、10、15、20、30、40、50μg/ml浓度梯度的奥沙利铂处理shATXN2L 构建完成的稳转细胞株,处理24小时后加入MTT进行MTT检测(图2的d图),结果提示沉默ATXN2L后,胃癌细胞株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较对照组升高。
同样地,将shATXN2L构建完成的稳转细胞株传代种板做克隆形成实验,每个孔种1×104细胞,24小时待细胞贴壁后加入低浓度2μg/ml奥沙利铂作用7 天,中间更换过一次培基及药物,7天后染色观察集落形成情况(图2的e图),结果发现在加入奥沙利铂组沉默ATXN2L后细胞集落形成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
在shN、shATXN2L#1、shATXN2L#2细胞中加入50μg/ml的奥沙利铂处理6 小时后丢弃上清,更换为加入荧光探针DCFH-DA的无血清培基培养20分钟后流式检测(图2的f图),结果显示沉默ATXN2L后胃癌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的量高于对照组。
综上,实验结果表明ATXN2L参与胃癌细胞抵抗奥沙利铂引起的细胞凋亡。
五、胃癌继发性奥沙利铂耐药的细胞株ATXN2L增高
为了探讨奥沙利铂继发耐药的问题,发明人用胃癌细胞株MGC803构建了奥沙利铂继发耐药的细胞株OxaResist-#1和OxaResist-#2。发明人用0、10、15、20、30、40、50μg/ml的浓度作用于细胞株OxaResist-#1和OxaResist-#2以及敏感细胞MGC803,行MTT检测,结果OxaResist#1和OxaResist#2相比亲代细胞 MGC803对奥沙利铂更不敏感(图3的a图)。发明人进行了划痕实验,发现构建的两个奥沙利铂耐药株的迁移能力较敏感株强(图3的b图)。奥沙利铂耐药株EMT能力明显增强(图3的c图)。发明人提取耐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OxaResist-#1和OxaResist-#2以及敏感细胞MGC803的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 ATXN2L的表达在奥沙利铂耐药株中比亲代细胞株高(图3的d图)。
为了进一步探讨ATXN2L在奥沙利铂继发耐药中的价值,发明人采用了两个不同序列的shRNA(shATXN2L-#1和shATXN2L-#2)沉默ATXN2L。流式检测凋亡发现,在OxaResist-#1和OxaResist-#2细胞株中只单纯沉默ATXN2L相比对照组,细胞的凋亡比例未见明显改变,而加入30μg/ml奥沙利铂处理24小时后,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而在沉默ATXN2L组,继发耐药细胞株的凋亡比例相比对照组增加更加明显(图3的e图)。同理,沉默ATXN2L后,增强了奥沙利铂引起活性氧的产生(图3的f图)。由此提示在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中沉默ATXN2L可以部分恢复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
六、用于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试剂盒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本领域关于检测试剂盒的现有制备工艺,可以制备用于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试剂盒。
具体地,该检测试剂盒是根据样品中ATXN2L的含量或含量的变化趋势来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状态,因此制备为蛋白表达量检测试剂盒。
前述实验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量,发现ATXN2L可以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因此优选的蛋白表达量检测试剂盒是利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量的试剂盒。
Claims (5)
1.共济失调素-2样蛋白(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2.共济失调素-2样蛋白(ATXN2L)在制备用于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试剂盒中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是根据样品中ATXN2L的含量或含量的变化趋势来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盒为蛋白表达量检测试剂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表达量检测试剂盒是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量的试剂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22565.2A CN109557317B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22565.2A CN109557317B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57317A true CN109557317A (zh) | 2019-04-02 |
CN109557317B CN109557317B (zh) | 2021-11-30 |
Family
ID=65872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22565.2A Active CN109557317B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5731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74804A (zh) * | 2023-02-17 | 2023-08-1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Sox13作为胃癌化疗标志物的应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131288A1 (en) * | 2008-04-21 | 2009-10-29 |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Ceacam6 as a 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
US20100112587A1 (en) * | 2007-05-01 | 2010-05-06 | University Of Miami | Transcriptomic biomarkers for individual risk assessment in new onset heart failure |
CN101801419A (zh) * | 2007-06-08 | 2010-08-11 | 米尔纳疗法公司 | 作为治疗干预的靶标的miR-34调控的基因和路径 |
CN102732608A (zh) * | 2011-03-31 | 2012-10-17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一种诊断肝癌的标记物及其应用 |
CN103520723A (zh) * | 2013-08-01 | 2014-01-22 | 上海锐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奥沙利铂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
CN106370852A (zh) * | 2015-07-24 | 2017-02-01 | 重庆医科大学 | 胃腺癌标志物Drosha蛋白及其应用 |
CN106405096A (zh) * | 2015-07-31 | 2017-02-15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核仁素在制备胃癌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CN106950384A (zh) * | 2017-04-14 | 2017-07-14 | 深圳人仁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直肠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试剂盒 |
CN107007594A (zh) * | 2017-05-08 | 2017-08-04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维生素c和奥沙利铂联用在抗肿瘤中的作用 |
CN107177552A (zh) * | 2016-03-09 | 2017-09-19 | 程树群 | 一种肝门静脉癌栓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及其构建方法 |
-
2019
- 2019-01-10 CN CN201910022565.2A patent/CN1095573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12587A1 (en) * | 2007-05-01 | 2010-05-06 | University Of Miami | Transcriptomic biomarkers for individual risk assessment in new onset heart failure |
CN101801419A (zh) * | 2007-06-08 | 2010-08-11 | 米尔纳疗法公司 | 作为治疗干预的靶标的miR-34调控的基因和路径 |
WO2009131288A1 (en) * | 2008-04-21 | 2009-10-29 |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Ceacam6 as a 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
CN102732608A (zh) * | 2011-03-31 | 2012-10-17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一种诊断肝癌的标记物及其应用 |
CN103520723A (zh) * | 2013-08-01 | 2014-01-22 | 上海锐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奥沙利铂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
CN106370852A (zh) * | 2015-07-24 | 2017-02-01 | 重庆医科大学 | 胃腺癌标志物Drosha蛋白及其应用 |
CN106405096A (zh) * | 2015-07-31 | 2017-02-15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核仁素在制备胃癌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CN107177552A (zh) * | 2016-03-09 | 2017-09-19 | 程树群 | 一种肝门静脉癌栓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及其构建方法 |
CN106950384A (zh) * | 2017-04-14 | 2017-07-14 | 深圳人仁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直肠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试剂盒 |
CN107007594A (zh) * | 2017-05-08 | 2017-08-04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维生素c和奥沙利铂联用在抗肿瘤中的作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DAVID NONIS 等: "Ataxin-2 associates with the endocytosis complex and affects EGF receptor trafficking", 《CELLULAR SIGNALLING》 * |
IOANNIS PANAGOPOULOS 等: "Fusion of the genes ataxin 2 like, ATXN2L, and Janus kinase 2, JAK2, in cutaneous CD4 positive T-cell lymphoma", 《ONCOTARGET》 * |
WANG‑SEN QIN 等: "The Short Isoform of Nuclear Mitotic Apparatus Protein 1",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74804A (zh) * | 2023-02-17 | 2023-08-1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Sox13作为胃癌化疗标志物的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57317B (zh) | 2021-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Vered et al. | Caveolin-1 accumulation in the tongue cancer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an in-vivo and in-vitro study | |
Pandey et al. | Amyloid precursor-like protein 2 (APLP2) affects the actin cytoskeleton and increases pancreatic cancer growth and metastasis | |
Yu et al. | ERBB2 gene expression silencing involved in ovarian cancer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through mediating MAPK1/MAPK3 signaling pathway. | |
Dian et al. | MST4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EMT,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HCC cells by inactivating PI3K/AKT/Snail1 axis | |
Patergnani et al. | The induction of AMPK-dependent autophagy leads to P53 degradation and affects cell growth and migration in kidney cancer cells | |
Jang et al. |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argeted drug discovery through image-based phenotypic screening in co-cultures of HCC cells with hepatocytes | |
Liu et al. |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olyploid giant cancer cells in laryngeal carcinoma | |
Zhang et al. | TRIM66 promotes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inhibiting E-cadherin expression through the EMT pathway. | |
Pardella et al. | Therapy-induced stromal senescence promoting aggressiveness of prostate and ovarian cancer | |
KR102488481B1 (ko) | 구형의 3차원 종양 스페로이드 | |
Huang et al. | Dextran sulfate effects EMT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by reducing HIF-1α/TGF-β | |
Chen et al. | Overexpression of HACE 1 in gastric cancer inhibits tumor aggressiveness by impeding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 |
Zhang et al. | The role of nucleolar spindle‐associated protein 1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 |
Wang et al. | Upregulation of ALDH1B1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in osteosarcoma | |
CN109557317A (zh) | Atxn2l作为辅助评估胃癌奥沙利铂继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 |
CN109529018A (zh) | Atxn2l用于制备逆转胃癌奥沙利铂耐药的药物的用途 | |
CN109507436A (zh) | Atxn2l作为预测胃癌奥沙利铂原发性耐药的标志物的应用 | |
CN109999184A (zh) | Tak1蛋白在制备食管癌预后评估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 |
Gu et al. | LZTS3/TAGLN suppresses Cancer Progression in Huma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through regulating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actin cytoskeleton | |
Tao et al. | Activated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enhance the warburg effect to cause the malignant development in chronic pancreatitis | |
Mei et al. | A requirement for autophagy in HMGA2-induce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to support Cd-induced migration | |
CN108931633A (zh) | 胆囊癌诊断和预后判断标志物pim1 | |
CN107144695B (zh) | Arl13b蛋白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 |
CN112083171B (zh) | Ku70蛋白T455位点磷酸化抑制剂及其应用 | |
Xu et al. | Correlation between overexpression of EpCAM in prostate tissues and genesis of androge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