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2367B - 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52367B CN109552367B CN201710883040.9A CN201710883040A CN109552367B CN 109552367 B CN109552367 B CN 109552367B CN 201710883040 A CN201710883040 A CN 201710883040A CN 109552367 B CN109552367 B CN 1095523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in
- distance
- vehicle
- obstacl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70—Details of trackside communic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18—Communication with or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20—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20—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 B61L2027/204—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using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 [CB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列车上的第一车载控制器和第一主动识别模块、第二列车上的第二车载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运行线路上地面控制接口设备和轨旁设备,能够使后车与前车通信并根据两车的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同时使后车通过主动识别模块识别出前方障碍物的障碍距离,从而根据两距离的比较判断障碍物的具体情况,实现不同情况下的防护措施及防护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使用的基于移动闭塞的车—地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中,在列车运行时通过车载列车自动防护设备ATP与地面安全设备交互数据办理列车运行进路。地面安全设备根据线路检测设备(计轴器、轨道电路等)状态获取各列车所在的位置区段。当线路存在非通信车时,非通信车根据信号机状态人工驾驶运行,通信车根据区段占用情况安全追踪运行。
列车防护主要由车载ATP和地面安全防护设备配合完成。地面设备计算移动授权(MA)并发送到车载控制器,车载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MA数据和轨旁设备状态控制列车运行。其具有以下缺陷:
(1)、系统结构复杂,设备较多,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同时系统的维护、升级比较困难;
(2)、系统数据交互繁琐,列车运行数据主要由地面设备产生,车—地之间通信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互,数据的实时性也不高;
(3)、轨道检测设备仅能检测非通信列车,不能识别轨道上其他种类障碍物;
(4)、线路存在非通信车时,后方列车要根据计轴状态运行,增大了追踪间隔影响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及时进行列车行驶防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包括第一列车上的第一车载控制器和第一主动识别模块、第二列车上的第二车载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运行线路上地面控制接口设备和轨旁设备,所述第二列车为行驶在所述第一列车前方上列车,其中: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所述地面控制接口设备与所述轨旁设备连接,用于获取轨旁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在通过所述地面控制接口设备确定位于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且与所述第一列车距离最近的第二列车后,与所述第二车载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列车的第二速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
所述第一主动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障碍物,并计算获得障碍距离;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第二速度信息、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障碍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线路状态,并在线路状态为弯路时,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信息、预设的弯路安全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距离获得所述障碍物的障碍位置信息,并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障碍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列车行驶防护方法,包括:
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地面控制接口设备与轨旁设备连接获取轨旁设备信息;
第一车载控制器在通过所述地面控制接口设备确定位于第一列车前方的且与第一列车距离最近的第二列车后,与第二车载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获取第二列车的第二速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
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第一主动识别模块获得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障碍物的障碍距离;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第二速度信息、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障碍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车载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线路状态,并在线路状态为弯路时,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信息、预设的弯路安全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距离获得所述障碍物的障碍位置信息,并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障碍位置信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能够使后车与前车通信并根据两车的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同时使后车通过主动识别模块识别出前方障碍物的障碍距离,从而根据两距离的比较判断障碍物的具体情况,实现不同情况下的防护措施及防护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下的列车行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下的列车行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下的列车行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包括第一列车上的第一车载控制器和第一主动识别模块、第二列车上的第二车载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运行线路上地面控制接口设备和轨旁设备,所述第二列车为行驶在所述第一列车前方上列车,其中: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所述地面控制接口设备与所述轨旁设备连接,用于获取轨旁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在通过所述地面控制接口设备确定位于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且与所述第一列车距离最近的第二列车后,与所述第二车载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列车的第二速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
所述第一主动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障碍物,并计算获得障碍距离;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第二速度信息、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路线上行驶的第一列车(即后车)要时刻保持安全防护。其防护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第一列车的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障碍物可以包括前方同样行驶的第二列车、物品、人等。凡是阻碍目标列车在线路上行驶的事物均可称为障碍物。
在本实施例中,运行线路上是否存在障碍,需要对障碍进行识别。此时,需在第一列车上增加第一主动识别模块。其实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在每一个列车上增加主动识别模块,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列车是后车,因此主要解释说明第一列车上的第一主动识别模块。
第一主动识别模块可周期性对第一列车前方的障碍物进行识别,并识别出障碍距离,并将障碍距离发送给目标列车上的车载控制器(ATP)。另外,主动识别模块还可只采集障碍物的识别信息,障碍距离由车载控制器根据识别信息分析获得。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识别模块可为测距摄像头、激光测距仪等现有测距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所述地面控制接口设备与所述轨旁设备连接,用于实时获取轨旁设备信息。
第一车载控制器在通过地面控制接口设备确定位于第一列车前方的且与第一列车距离最近的第二列车后,与第二车载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列车的第二速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车载控制器能够通过地面控制接口设备确定运行线路上第一列车前方的且与第一列车距离最近的列车的列车信息,如列车编号等。第一车载控制器会根据列车编号向对应的列车发送通信请求,列车上的第二车载控制器成功反馈信号完成两车通信。通信后,用于后续数据的交互。若是第一列车前方有多辆第二列车(前车),则第一车载控制器获取所有列车的位置信息,并计算得到离第一列车最近的列车,从而获取到该列车的列车信息,完成两车通信,用于后续数据的交互。
第一车载控制器会根据根据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获得第一列车和第二列车之间的列车间隔距离。
由于第一列车上的第一车载控制器只能通过第一主动识别模块识别前方的障碍物,但无法得知该障碍物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障碍物。因此,第一车载控制器会将列车间隔距离和障碍距离进行大小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做出判断。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则可说明障碍物为前方行驶且与第一列车能够通信的第二列车,此时,第一车载控制器会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第二速度信息、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以使第一列车按该移动授权MA进行行驶。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则说明在第一列车和第二列车之间存在不能与第一列车通信的障碍物(如固定物和非通信车),此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障碍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以使第一列车按该移动授权MA进行行驶。
另外,在第一列车行驶到线路弯路区域时,识别装置无法对弯道另一侧的障碍进行有效识别,此时便无法对列车的行驶进行安全防护。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载控制器会获取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线路状态,并在线路状态为弯路时,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信息、预设的弯路安全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以使第一列车按该移动授权MA进行行驶。
另外,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距离获得所述障碍物的障碍位置信息,并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障碍位置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得知,并及时清理固定物。
根据上述记载的几种情况以结合附图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运行线路上第一列车(后车)和第二列车(前车)均为通信车,后车跟踪前车运行。当障碍物出现在后车上的主动识别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后车上的主动识别模块会识别出障碍距离。此时,后车上的车载控制器会将障碍距离与后车与前车之间的列车间隔距离进行比较,当障碍物与前车的位置一致(即障碍距离与列车间隔距离的差值在预设范围之内)时,则说明识别出的障碍物为前车(可通信),如图1所示。此时,后车的车载控制器会根据列车间隔距离进行防护。
当障碍物出现在后车上的主动识别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后车上的主动识别模块会识别出障碍距离。此时,后车上的车载控制器会将障碍距离与后车与前车之间的列车间隔距离进行比较,当障碍物与前车的位置不一致(即障碍距离与列车间隔距离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之内)时,则说明识别出的障碍物其他障碍物(如固定物品或非通信列车)。
如图2所示,障碍物为固定物品,此时,后车的车载控制器会根据障碍距离进行防护,并将障碍位置信息上报以通知其他设备或部门作出有效处理。
如图3所示,障碍物为非通信列车。此时,后车的车载控制器会根据障碍距离进行防护。由于非通信列车可以移动,故非通信列车在后车的自主识别模块的识别范围内移动,自动识别模块实时更新计算障碍距离,后车的车载控制器会按照最新的障碍距离进行防护,以保证后车的运行速度,提高在非通信列车存在的情况下的线路整体运行效率。
在线路弯道区域时,车载控制器会向自动识别模块发送控制指令,降低模块主动识别的识别范围,实现在弯道情况下,主动识别模块能够识别的障碍距离较近,列车也会根据对应的障碍距离计算更近的移动授权MA以保证所计算的移动授权应在安全的防护距离内。另外列车可根据线路的弯度等信息修正线路的限速信息使得越大的线路弯度列车以越低的速度运行通过,保证列车运行速度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另外,列车之间完成正常通信数据交互时,列车可根据获取的其他列车位置信息判断弯道区域是否安全。后车的车载控制器结合通信数据和障碍距离综合控制列车运行,以减少障碍距离对列车运行效率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能够使后车与前车通信并根据两车的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同时使后车通过主动识别模块识别出前方障碍物的障碍距离,从而根据两距离的比较判断障碍物的具体情况,实现不同情况下的防护措施及防护目的。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系统的列车行驶防护方法,包括:
S21、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地面控制接口设备与轨旁设备连接获取轨旁设备信息;
S22、第一车载控制器在通过地面控制接口设备确定位于第一列车前方的且与第一列车距离最近的第二列车后,与第二车载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获取第二列车的第二速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
S23、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第一主动识别模块获得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障碍物的障碍距离;
S24、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第二速度信息、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另外,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障碍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第一车载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线路状态,并在线路状态为弯路时,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信息、预设的弯路安全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距离获得所述障碍物的障碍位置信息,并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障碍位置信息。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所述装置的原理相同,对于更加详细的解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方法,能够使后车与前车通信并根据两车的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同时使后车通过主动识别模块识别出前方障碍物的障碍距离,从而根据两距离的比较判断障碍物的具体情况,实现不同情况下的防护措施及防护目的。
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主动识别模块能识别线路上更多种类的障碍,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
(2)、线路存在非通信车时,其他列车不用降级运行,列车根据与其他列车通信数据和识别结果控制列车运行,列车能以更小的间隔追随非通信车运行,减小了非通信车对其他列车运行的影响。
(3)、列车自主计算移动授权等运行信息,保证数据实时性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的数据耦合度和系统的维护复杂度,减少了系统的设备数量。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列车上的第一车载控制器和第一主动识别模块、第二列车上的第二车载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运行线路上的地面控制接口设备和轨旁设备,所述第二列车为行驶在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列车,其中: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所述地面控制接口设备与所述轨旁设备连接,用于获取轨旁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在通过所述地面控制接口设备确定位于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且与所述第一列车距离最近的第二列车后,与所述第二车载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列车的第二速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
所述第一主动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障碍物,并计算获得障碍距离;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第二速度信息、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障碍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线路状态,并在线路状态为弯路时,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信息、预设的弯路安全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载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距离获得所述障碍物的障碍位置信息,并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障碍位置信息。
4.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系统的列车行驶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地面控制接口设备与轨旁设备连接获取轨旁设备信息;
第一车载控制器在通过地面控制接口设备确定位于第一列车前方的且与第一列车距离最近的第二列车后,与第二车载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获取第二列车的第二速度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得列车间隔距离;
第一车载控制器通过第一主动识别模块获得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障碍物的障碍距离;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第二速度信息、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还包括: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速度信息、所述障碍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车载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列车前方的线路状态,并在线路状态为弯路时,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信息、预设的弯路安全距离以及所述轨旁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列车的移动授权M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列车间隔距离与所述障碍距离的差值未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一车载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自身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距离获得所述障碍物的障碍位置信息,并向控制中心发送所述障碍位置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83040.9A CN109552367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83040.9A CN109552367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52367A CN109552367A (zh) | 2019-04-02 |
CN109552367B true CN109552367B (zh) | 2020-12-18 |
Family
ID=6586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83040.9A Active CN109552367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523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9207948A1 (de) * | 2019-05-29 | 2020-12-03 | Siemens Mobility GmbH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chienenfahrzeuges |
CN110696876B (zh) * | 2019-09-11 | 2021-06-15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态资源管理的列车运行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
CN114056385A (zh) * | 2020-07-31 | 2022-02-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列车控制方法、装置及列车 |
CN112061179A (zh) * | 2020-09-17 | 2020-12-11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轨道车辆主动防碰撞装置及方法 |
CN112298287B (zh) * | 2020-11-13 | 2022-04-12 | 重庆交通大学 | 通信中断情况下防止协同编队高速列车群发生碰撞的方法 |
CN113264086B (zh) * | 2021-06-08 | 2022-08-26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acs系统的列车间隔防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954912B (zh) * | 2021-11-08 | 2024-11-08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全防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590293B (zh) * | 2022-02-24 | 2023-08-25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列车进路防护距离计算方法及装置 |
CN114655284B (zh) * | 2022-03-08 | 2024-06-14 |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列车动态编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071782B (zh) * | 2022-07-07 | 2024-03-15 | 成都交控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 列车前端筛选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3497A (zh) * | 2011-07-26 | 2014-04-0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确定系统及车辆确定装置 |
CN106515797A (zh) * | 2016-12-20 | 2017-03-22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次级轨道检测设备的列车追踪运行方法及cbtc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86642Y (zh) * | 2005-01-28 | 2006-06-07 | 许玉琨 | 防止汽车追尾的预警装置 |
JP2007176355A (ja) * | 2005-12-28 | 2007-07-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自動運転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
WO2012085611A1 (en) * | 2010-12-22 | 2012-06-28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Vehicular driving assist apparatus, method, and vehicle |
CN204956326U (zh) * | 2015-08-04 | 2016-01-13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载雷达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
CN106476805A (zh) * | 2016-10-14 | 2017-03-08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06926871A (zh) * | 2017-02-20 | 2017-07-07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全信息感知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
2017
- 2017-09-26 CN CN201710883040.9A patent/CN1095523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3497A (zh) * | 2011-07-26 | 2014-04-0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确定系统及车辆确定装置 |
CN106515797A (zh) * | 2016-12-20 | 2017-03-22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次级轨道检测设备的列车追踪运行方法及cbtc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52367A (zh) | 2019-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52367B (zh) | 基于通信与主动识别相结合的列车行驶防护系统及方法 | |
US10297153B2 (en) | 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 centered train control system | |
CN109774748B (zh) |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超速防护方法、车载控制器和列车 | |
US11051188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l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with vehicle system configurations | |
KR102163566B1 (ko) | 안내식 차량을 위한 레인의 가용성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
US20150060608A1 (en) | Rail Vehicle Signal Enforcement and Separation Control | |
RU2745531C2 (ru) |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в частности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я опасных ситуаций в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м сообщении, в частности в рельсовом сообщении | |
JP4573864B2 (ja) | 軌道上移動体制御装置および進出方向検出装置 | |
CN106155066B (zh) | 一种可进行路面障碍检测的搬运车及搬运方法 | |
WO2021226786A1 (en) | On-board systems for trains and methods of determining safe speeds and locations of trains | |
US20100268466A1 (en) | Anti-collision system for railways | |
US20200172132A1 (en) | Enforcing Restricted Speed Rules Utilizing Track Data and Other Data Sources | |
CN110209200A (zh) | 列车轨道用障碍物探测方法及障碍物探测系统 | |
JP4121897B2 (ja) | 軌道上移動体制御装置および進出方向検出装置 | |
CN105667543B (zh) | 辨别分块上存在铁路车辆、计算并实现安全间隔的方法 | |
CN106132803B (zh) | 用于处理铁路网上的行车的方法和具有列车维护装置的铁路网 | |
CN109720380B (zh) | 用于隐藏列车排除的主动识别系统及隐藏列车排除方法 | |
US11614741B2 (en) |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
KR20160071645A (ko) | 열차의 분리-결합 시스템 | |
CN109291960B (zh) | 一种长区间或者稀疏线路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 |
CN113548094B (zh) | 基于多传感器的列车定位、联挂方法及系统 | |
CN113415318B (zh) | 一种列车连挂编组辅助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 | |
JP2019182260A (ja) | 物体検知システム | |
CN113525453A (zh) | 一种具有车前障碍物检测功能的无人驾驶车地协同系统 | |
KR20150146246A (ko) | 열차위치 검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차 안전운행 제어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39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Yu Zujun Inventor after: Gao Chunhai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nming Inventor before: Gao Chunhai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anming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