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9666A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49666A CN109549666A CN201811382564.0A CN201811382564A CN109549666A CN 109549666 A CN109549666 A CN 109549666A CN 201811382564 A CN201811382564 A CN 201811382564A CN 109549666 A CN109549666 A CN 1095496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chip
- conducting pad
- graphite flake
- red cop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该均热装置包括均温层、石墨片和至少一层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设置在发热元件上,均温层设置在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上,石墨片贴装在壳体的内侧并设置在均温层上。该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均热装置,密封壳体、芯片以及印刷电路板,均热装置、芯片和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密封壳体内,印刷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芯片: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第一均热组件设置在第一芯片上,第二均热组件设置在第二芯片上。其解决了采用高通道、高功耗芯片的设备(如手持式超声检测设备)外部表面温度局部过高的问题,改善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采用高通道、高功耗芯片的设备会产生大量热,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对其性能会产生影响,且对使用者不便,如手持式超声检测设备,其高功耗芯片会产生大量热,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由于全封闭空间无法开孔散热,造成设备内部温度高低不均,无法高效传导及换热,芯片负载过大,外壳局部温度过高,设备不能持续长时间扫查,甚至损坏芯片,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更主要的,目前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往往采用多芯片,而多个芯片同侧摆放容易造成同侧温度过高,对仪器寿命有较大影响,无法通过安规认证,同时,不利于医护人员使用。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均热装置以及包括该均热装置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解决了采用高通道、高功耗芯片的设备(如手持式超声检测设备)外部表面温度局部过高的问题,改善了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热装置,应用于封闭的发热设备中,所述发热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两个发热元件;所述均热装置包括均温层、石墨片和至少一层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所述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所述均温层设置在所述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上,所述石墨片贴装在壳体的内侧并设置在所述均温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发热设备包括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所述均温层为紫铜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均热装置包括第一均热组件,所述第一均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垫片、纯铝、第一紫铜和第一石墨片,所述纯铝设置在两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之间,其中一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所述第一紫铜设置在另一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上,所述第一石墨片设置在壳体上,且所述第一石墨片与所述第一紫铜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均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上,所述第一紫铜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导热垫片的面积,所述第一石墨片贴合所述第一紫铜和上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均热装置包括第二均热组件,所述第二均热组件包括第二导热垫片、第二紫铜和第二石墨片,所述第二紫铜设置在两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之间,其中一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所述第二石墨片设置在壳体上,且所述第二石墨片与另外一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均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上,所述第二紫铜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导热垫片的面积,所述第二石墨片贴合所述第二紫铜和下壳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均热装置,密封壳体、芯片以及印刷电路板,所述均热装置、芯片和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芯片: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均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片上,所述第二均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壳体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头部,所述上盖和下盖盖合在所述头部上,以使所述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形成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同侧;在所述第一均热组件中,所述纯铝设置在两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之间,其中一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片上,所述第一紫铜设置在另一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上,所述第一石墨片贴装在所述上盖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石墨片与所述第一紫铜贴合;在所述第二均热组件中,所述第二石墨片贴装在所述下盖的内侧,两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片和第二石墨片上,所述第二紫铜为弯折结构,所述第二紫铜分别与两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壳体上还开设有供所述USB线穿过的通孔,所述头部内设有换能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均热装置导热垫片设置在发热元件上,并通过紫铜和石墨片将热传递至壳体,可实现最大化面积且最快速与外壳的热传导,最终与空气实现自然对流散热。本发明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通过在密封壳体内部设置上述的均热装置,使多个芯片所产生的热量能均匀传递至上盖和下盖上,使密封壳体内实现快速均温,最终由密封壳体自然散热到空气中。故,本发明的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通过简单的结构设置解决了采用高通道、高功耗芯片的设备(如手持式超声检测设备)外部表面温度局部过高的问题,避免其因内部芯片负载过大而无法正常工作。并解决了多个芯片同侧摆放造成同侧温度过高问题,避免了手持式超声检测设备外壳局部表面温度,改善了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均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中的第二均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下”、“左”、“右”、“内”、“外”等用语只是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不作为限定用语。
请参见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均热装置,主要应用于封闭的发热设备中,该发热设备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至少两个发热元件2。均热装置包括均温层3、石墨片4和至少一层导热垫片5或相变材料层5,其中,导热垫片5或相变材料层5设置在发热元件2上,均温层3设置在导热垫片5或相变材料层5上,石墨片4贴装在壳体1的内侧并设置在均温层3上。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该发热设备包括第一发热元件21和第二发热元件22,且第一发热元件21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发热元件22的发热功率。本实施例的均温层3为紫铜材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均温层3可采用均温板或其他传热结构,采用紫铜材料是基于制造工艺的曲面的复杂性和成本考虑。本实施例采用导热垫片5来进行导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相变材料进行导热。
在本实施例中,均热装置则包括第一均热组件6和第二均热组件7,其中:第一均热组件6包括第一导热垫片61、纯铝62、第一紫铜63和第一石墨片64,纯铝设置在两层第一导热垫片61之间,其中一层第一导热垫片61设置在发热元件2上,第一紫铜63设置在另一层第一导热垫片61上,第一石墨片64设置在壳体1上,且第一石墨片64与第一紫铜63接触。第二均热组件7包括第二导热垫片71、第二紫铜72和第二石墨片73,第二紫铜72设置在两层第二导热垫片71之间,其中一层第二导热垫片71设置在发热元件2上,第二石墨片73设置在壳体1上,且第二石墨片73与另外一层第二导热垫片71接触。具体的,第一均热组件6设置在第一发热元件21上,第一紫铜63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一导热垫片71的面积,第一石墨片64贴合第一紫铜63和上壳体11;第二均热组件7设置在第二发热元件22上,第二紫铜72的面积大于等于第二导热垫片71的面积,第二石墨片73贴合第二紫铜72和下壳体1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均热组件6中设置纯铝62,可以实现曲面异形结构,并可以最大化降低热阻,从而降低芯片负载。而第一均热组件6和第二均热组件7采用大面积的紫铜和石墨片,是为了使其在横方向的传热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均热效果。
请参见图2至图6,本发明的均热装置主要应用于手持超声检测设备,该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均热装置,密封壳体8、芯片9以及印刷电路板10,均热装置、芯片9和印刷电路板10设置在密封壳体8内,且印刷电路板10上设有至少两个芯片9:第一芯片91和第二芯片92,其中,第一芯片91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二芯片92的发热功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均热组件6设置在第一芯片91上,将第二均热组件7设置在第二芯片92上。
具体的,密封壳体8包括上盖81、下盖82以及头部83,上盖81和下盖82盖合在头部83上,以使该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形成封闭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芯片91和第二芯片9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的同侧,第一均热组件6设置在第一芯片91上,第二均热组件7设置在第二芯片92上。在第一均热组件6中,纯铝62设置在两层第一导热垫片61之间,其中一层第一导热垫片61设置在第一芯片91上,第一紫铜63设置在另一层第一导热垫片61上,第一石墨片64贴装在上盖81的内侧,且第一石墨片64与第一紫铜63贴合。设置纯铝62目的是降低第一芯片91的热阻,用纯铝62叠加后第一芯片91的热阻约1.59℃/W,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纯铝62直接使用较厚的第一导热垫片61,此时第一芯片91的热阻约9.6℃/W,反应后第一芯片91的温度理论值差约11℃。在第二均热组件7中,第二石墨片73贴装在下盖82的内侧,两层第二导热垫片71分别设置在第二芯片92和第二石墨片73上,其中,由于第一芯片91和第二芯片9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的同侧,为尽可能最大化利用散热面积,本实施例的第二紫铜72为弯折结构,其分别与两层第二导热垫片71贴合。
在本发明中,密封壳体8上还开设有供USB线20穿过的通孔84,且在头部83内设有换能器85,该换能器85与印刷电路板10电连接,且由与外部电源(未图示)连接的USB线20进行电信号传输,从而控制该手持超声检测设备的运转。
在本发明中,当该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芯片91持续发热,热量通过第一导热垫片61-纯铝62-第一导热垫片61-第一紫铜63-第一石墨片64-上盖81进行传导,最终实现与大气对流散热;第二芯片92上的热量则通过第二导热垫片71-第二紫铜72-第二导热垫片71-第二石墨片73-下盖82进行传导,最终实现与大气对流散热。第一石墨片64和第二石墨片73分别均匀贴装在上盖81和下盖82上,第二紫铜72则通过螺丝与印刷电路板10上的SMT铜柱(未标号)进行装配,并且,为使第一紫铜63和第二紫铜72分别与上盖81和下盖82实现有效贴合,减少空气热阻,本实施例采用热熔机使上盖81和下盖82内侧表面的柱子熔化。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设备中含有三个及以上的芯片时,其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设置:根据发热功率大小,分别将芯片设置在第一均热组件和第二均热组件甚至第三或第四等等不同均热组件,以此类推,目的是避免同一组件局部温度集中、过高等问题,且保证传递到设备上盖和下盖的热量均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均热装置导热垫片设置在发热元件上,并通过紫铜和石墨片将热传递至壳体,可实现最大化面积且最快速与外壳的热传导,最终与空气实现自然对流散热。本发明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通过在密封壳体内部设置上述的均热装置,使多个芯片所产生的热量能均匀传递至上盖和下盖上,使密封壳体内实现快速均温,最终由密封壳体自然散热到空气中。故,本发明的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通过简单的结构设置解决了采用高通道、高功耗芯片的设备(如手持式超声检测设备)外部表面温度局部过高的问题,避免其因内部芯片负载过大而无法正常工作。并解决了多个芯片同侧摆放造成同侧温度过高问题,避免了手持式超声检测设备外壳局部表面温度,使设备易通过CE等标准测试,改善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均热装置,应用于封闭的发热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两个发热元件;所述均热装置包括均温层、石墨片和至少一层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所述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所述均温层设置在所述导热垫片或相变材料层上,所述石墨片贴装在壳体的内侧并设置在所述均温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发热设备包括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所述均温层为紫铜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装置包括第一均热组件,所述第一均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垫片、纯铝、第一紫铜和第一石墨片,所述纯铝设置在两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之间,其中一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所述第一紫铜设置在另一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上,所述第一石墨片设置在壳体上,且所述第一石墨片与所述第一紫铜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上,所述第一紫铜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导热垫片的面积,所述第一石墨片贴合所述第一紫铜和上壳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装置包括第二均热组件,所述第二均热组件包括第二导热垫片、第二紫铜和第二石墨片,所述第二紫铜设置在两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之间,其中一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所述第二石墨片设置在壳体上,且所述第二石墨片与另外一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发热元件上,所述第二紫铜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导热垫片的面积,所述第二石墨片贴合所述第二紫铜和下壳体。
7.一种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均热装置,密封壳体、芯片以及印刷电路板,所述均热装置、芯片和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芯片: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均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片上,所述第二均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片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头部,所述上盖和下盖盖合在所述头部上,以使所述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形成封闭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同侧;在所述第一均热组件中,所述纯铝设置在两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之间,其中一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片上,所述第一紫铜设置在另一层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上,所述第一石墨片贴装在所述上盖的内侧,且所述第一石墨片与所述第一紫铜贴合;在所述第二均热组件中,所述第二石墨片贴装在所述下盖的内侧,两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片和第二石墨片上,所述第二紫铜为弯折结构,所述第二紫铜分别与两层所述第二导热垫片贴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超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上还开设有供所述USB线穿过的通孔,所述头部内设有换能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2564.0A CN109549666A (zh) | 2018-11-19 | 2018-11-19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PCT/CN2019/119248 WO2020103803A1 (zh) | 2018-11-19 | 2019-11-18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82564.0A CN109549666A (zh) | 2018-11-19 | 2018-11-19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49666A true CN109549666A (zh) | 2019-04-02 |
Family
ID=65866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82564.0A Pending CN109549666A (zh) | 2018-11-19 | 2018-11-19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49666A (zh) |
WO (1) | WO202010380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03803A1 (zh) * | 2018-11-19 | 2020-05-28 | 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CN111726972A (zh) * | 2020-07-22 | 2020-09-29 | 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智能眼镜 |
Citation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80957Y (zh) * | 1993-10-09 | 1994-10-26 | 王明建 | 高效铝质散热器 |
US20050127500A1 (en) * | 2003-12-10 | 2005-06-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Local reduction of compliant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layer thickness on chips |
CN1906974A (zh) * | 2004-03-30 | 2007-01-31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散热器结构、集成电路、形成散热器结构的方法、以及形成集成电路的方法 |
CN102404976A (zh) * | 2010-09-16 | 2012-04-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202374619U (zh) * | 2011-12-15 | 2012-08-08 | 浙江万马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 新型热交换通信机柜 |
CN202679658U (zh) * | 2012-03-08 | 2013-01-16 | 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 | 纳米技术电热板装置 |
US20130114290A1 (en) * | 2011-11-07 | 2013-05-09 | Au Optronics Corp. | Display module |
CN103346249A (zh) * | 2013-06-21 | 2013-10-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led背光源曲面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371851A (zh) * | 2012-04-30 | 2013-10-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超声波探头 |
CN204084550U (zh) * | 2014-05-28 | 2015-01-07 | 深圳市海一电器有限公司 | 远红外线取暖器结构及带该结构的快装远红外线取暖器 |
CN104302148A (zh) * | 2013-07-18 | 2015-01-21 | 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导热散热装置 |
US20150220122A1 (en) * | 2014-02-04 | 2015-08-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ndheld device with heat pipe |
CN204836913U (zh) * | 2015-06-29 | 2015-12-02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复合散热器和散热模组 |
CN105407686A (zh) * | 2014-09-12 | 2016-03-16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装置散热结构 |
US9698132B1 (en) * | 2016-08-17 | 2017-07-04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Chip package stack up for heat dissipation |
CN206611702U (zh) * | 2017-04-13 | 2017-11-03 | 厦门奈福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复合石墨层的新型散热结构 |
CN107396592A (zh) * | 2016-05-17 | 2017-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
CN206775904U (zh) * | 2017-05-04 | 2017-12-19 | 郑州大学 | 一种采用复合相变材料和液态金属散热的热控装置 |
US20180042139A1 (en) * | 2016-08-02 | 2018-0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layer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comprising heat storage capabiliti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CN107928704A (zh) * | 2017-12-04 | 2018-04-20 | 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扫描检测装置 |
CN108135569A (zh) * | 2015-08-13 | 2018-06-08 | 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手持式超声装置的声学模块和控制系统 |
KR20180105886A (ko) * | 2017-03-16 | 2018-10-01 |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 복합 방열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US20180287231A1 (en) * | 2017-04-03 | 2018-10-04 | Yotta Solar, Inc. | Thermally Regulated Modular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86123B1 (en) * | 2010-08-24 | 2015-11-17 | Fujifilm Sonosite, Inc. | Ultrasound scanners with anisotropic heat distributors for ultrasound probe |
JP6372354B2 (ja) * | 2012-11-19 | 2018-08-1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超音波探触子 |
KR101496173B1 (ko) * | 2014-04-17 | 2015-02-26 | 주식회사 힐세리온 | 휴대용 초음파 진단장치의 방열구조 |
CN204518292U (zh) * | 2015-02-15 | 2015-07-29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 |
CN107529312A (zh) * | 2016-06-21 | 2017-12-29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双层pcba结构的光模块 |
CN106455419A (zh) * | 2016-09-05 | 2017-0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散热结构 |
CN106785218A (zh) * | 2017-01-19 | 2017-05-31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热管理结构及使用该热管理结构的无人机 |
CN109549666A (zh) * | 2018-11-19 | 2019-04-02 | 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
2018
- 2018-11-19 CN CN201811382564.0A patent/CN109549666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11-18 WO PCT/CN2019/119248 patent/WO202010380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80957Y (zh) * | 1993-10-09 | 1994-10-26 | 王明建 | 高效铝质散热器 |
US20050127500A1 (en) * | 2003-12-10 | 2005-06-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Local reduction of compliant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layer thickness on chips |
CN1906974A (zh) * | 2004-03-30 | 2007-01-31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散热器结构、集成电路、形成散热器结构的方法、以及形成集成电路的方法 |
CN102404976A (zh) * | 2010-09-16 | 2012-04-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US20130114290A1 (en) * | 2011-11-07 | 2013-05-09 | Au Optronics Corp. | Display module |
CN202374619U (zh) * | 2011-12-15 | 2012-08-08 | 浙江万马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 新型热交换通信机柜 |
CN202679658U (zh) * | 2012-03-08 | 2013-01-16 | 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 | 纳米技术电热板装置 |
CN103371851A (zh) * | 2012-04-30 | 2013-10-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超声波探头 |
CN103346249A (zh) * | 2013-06-21 | 2013-10-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led背光源曲面散热片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302148A (zh) * | 2013-07-18 | 2015-01-21 | 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导热散热装置 |
US20150220122A1 (en) * | 2014-02-04 | 2015-08-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ndheld device with heat pipe |
CN204084550U (zh) * | 2014-05-28 | 2015-01-07 | 深圳市海一电器有限公司 | 远红外线取暖器结构及带该结构的快装远红外线取暖器 |
CN105407686A (zh) * | 2014-09-12 | 2016-03-16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装置散热结构 |
CN204836913U (zh) * | 2015-06-29 | 2015-12-02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复合散热器和散热模组 |
CN108135569A (zh) * | 2015-08-13 | 2018-06-08 | 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手持式超声装置的声学模块和控制系统 |
CN107396592A (zh) * | 2016-05-17 | 2017-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
US20180042139A1 (en) * | 2016-08-02 | 2018-0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layer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comprising heat storage capabiliti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US9698132B1 (en) * | 2016-08-17 | 2017-07-04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Chip package stack up for heat dissipation |
KR20180105886A (ko) * | 2017-03-16 | 2018-10-01 |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 복합 방열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US20180287231A1 (en) * | 2017-04-03 | 2018-10-04 | Yotta Solar, Inc. | Thermally Regulated Modular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s |
CN206611702U (zh) * | 2017-04-13 | 2017-11-03 | 厦门奈福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复合石墨层的新型散热结构 |
CN206775904U (zh) * | 2017-05-04 | 2017-12-19 | 郑州大学 | 一种采用复合相变材料和液态金属散热的热控装置 |
CN107928704A (zh) * | 2017-12-04 | 2018-04-20 | 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扫描检测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03803A1 (zh) * | 2018-11-19 | 2020-05-28 | 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CN111726972A (zh) * | 2020-07-22 | 2020-09-29 | 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智能眼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03803A1 (zh) | 2020-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20516U (zh) | 摄像机的加热及散热装置 | |
CN109168302A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
WO2014193013A1 (ko) | 냉각 기능을 가진 초음파 트랜스듀서 | |
CN109549666A (zh) |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 |
CN209282354U (zh) | 一种可内部加热或冷却的动力电池模组 | |
CN109904557A (zh) | 一种对电池电极低温加热装置 | |
CN205828455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 |
CN107529312A (zh) | 具有双层pcba结构的光模块 | |
TWM426065U (en) | Heat sink module with loop-type vapor chamber | |
KR20170080096A (ko) | 방열판 | |
US20220378604A1 (en) | Cold and heat cosmetic instrument and cold and heat cosmetic mechanism comprising the same | |
US20120266609A1 (en) | Can heating and cooling device | |
CN209420245U (zh) | 嵌入式铜块直接散热的铜铝混合屏蔽罩 | |
CN211208630U (zh) | 一种液冷电池用电池组加热结构 | |
CN208385396U (zh) | 中央处理器组件、电子设备、手机 | |
CN210940758U (zh) | 一种具有隔热及储能的复合结构膜 | |
CN209561585U (zh) | 一种复合导热结构、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8608696U (zh) | 一种低压母线槽 | |
CN207518309U (zh) | 一种快速散热的快充充电器 | |
CN208637314U (zh) | 支撑电容散热结构及驱动电机控制器 | |
CN207835616U (zh) | 一种摄像头散热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207235341U (zh) | 基于终端的散热结构及终端 | |
KR101437732B1 (ko) | 냉, 온각 검사 기능을 가지는 의료기기 | |
CN210630148U (zh) | 散热结构和移动设备 | |
CN104866045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