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502547B -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02547B
CN109502547B CN201811156715.0A CN201811156715A CN109502547B CN 109502547 B CN109502547 B CN 109502547B CN 201811156715 A CN201811156715 A CN 201811156715A CN 109502547 B CN109502547 B CN 109502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gas
pressure
sec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67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2547A (zh
Inventor
朱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KAIMEITE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KAIMEITE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KAIMEITE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KAIMEITE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67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02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02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2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02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2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50Separation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containing gas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e.g. purification
    • C01B3/508Separation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containing gas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e.g. purification by selective and reversible uptake by an appropriate medium, i.e. the uptake being based on physical or chemical sorption phenomena or on reversible chemical rea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62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7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50Separation of hydrogen or hydrogen containing gas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e.g.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0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 C10G70/04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by physical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0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 C10G70/04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by physical processes
    • C10G70/046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by physical processes by adsorption, i.e. with the use of so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6/00Main component in the product gas stream after treatment
    • B01D2256/16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purification step for the hydrogen or the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2Purification by adsorption on sol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一段变温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和四段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采用一段变温吸附工艺和四段变压吸附工艺。采用该方法能够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出高热值的燃料气和氢气,使炼厂尾气得到充分利用,不但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而且减少了炼厂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废气处理,具体涉及从炼化放空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国内炼厂对尾气利用未足够重视,大部分尾气经火炬管网进行燃烧排放,燃烧生成CO2、H2O、SO2及少量为未燃烧的H2S,主要排放污染物为SO2及未燃烧的H2S,一方面造成了一点程度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目前国内将炼厂尾气直接进行燃烧排放,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本发明的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提供一段变温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和四段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采用一段变温吸附工艺和四段变压吸附工艺,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原料气进入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进行一段变温吸附工艺,首先进入一段湿法脱硫塔将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含量降低至<20ppm,然后进入一段气水分离器除去液态水,再经一段压缩机加压,然后自一段吸附塔底部进入一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在吸附床层活性碳的吸附下,原料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被吸附下来,解析后得到的高热值的燃料气送至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经加压后送往界外,未被吸附的一段混合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进入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
进入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的一段混合气自第一段吸附塔底部进入第一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进行第一段变压吸附工艺,在吸附床层氧化铝、硅胶、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一段混合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C3、C4和C5+被吸附下来,解析后得到解析气作为高热值气体送往界外,未被吸附的第一段混合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
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一段混合气自第二段吸附塔底部进入第二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进行第二段变压吸附工艺,在吸附床层硅胶、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第一段混合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C3~C5烃类分子被吸附下来,解吸后得到的气体返回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未被吸附的第二段混合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进入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
进入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二段混合气自第三段吸附塔底部进入第三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进行第三段变压吸附工艺,在吸附床层硅胶、制氢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第二段混合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大量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和微量的C3~C5烃类分子被吸附下来,解吸后得到的气体送入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然后通过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后送往界外,未被吸附的第三段混合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进入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
进入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三段混合气自第四段吸附塔底部进入第四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进行第四段变压吸附工艺,在吸附床层制氢分子筛的吸附下,第三段混合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N2、CH4、CO2和微量的C3、C4、C5+被吸附下来,解吸后得到高含氢解析气,一部分回到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作为吹扫气,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吹扫,另一部分回到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作为升压和吹扫气,未被吸附的氢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为产品气体。
本发明的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采用采用一段变温吸附和四段变压吸附流程从炼厂尾气中中分离提纯出高热值的燃料气和氢气,使炼厂尾气得到充分利用,不但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而且减少了炼厂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其中,一段变温吸附工艺为10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进入吸附状态的3座吸附塔底部的原料气按照排定的时间顺序先后进入吸附塔内。
其中,一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再生过程的顺序为:
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逆向放压(BD)→热吹(H)→冷吹(C)→均升(E5R)→隔离(IS)→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最终升压(FR)。
其中,第一段变压吸附工艺为34座吸附塔4座吸附塔吸附流程,进入吸附状态的4座吸附塔底部的原料气按照排定的时间顺序先后进入吸附塔内。
其中,第一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再生过程的顺序为:
26次压力均衡降(ED)→逆向放压(BD)→置换(RP)→抽真空(V)→升压(ER)→26次压力均衡升(ER)→最终升压(FR)。
其中,第二段变压吸附工艺为18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进入吸附状态的3座吸附塔底部的原料气按照排定的时间顺序先后进入吸附塔内。
其中,第二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再生过程的顺序为:
10次压力均衡降(ED)→顺放(PP)→逆放(BD)→吹扫(P)→10次压力均衡升(ER)→最终升压(FR)。
其中,第三段变压吸附工艺为27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进入吸附状态的3座吸附塔底部的原料气按照排定的时间顺序先后进入吸附塔内。
其中,第三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再生过程的顺序为:
20次压力均衡降(ED)→逆向放压(BD)→吹扫(P)→四段升(4ER)→6.隔离(IS)→20次压力均衡升(ER)→最终升压(FR)。
其中,第四段变压吸附工艺为12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进入吸附状态的3座吸附塔底部的原料气按照排定的时间顺序先后进入吸附塔内。
其中,第四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再生过程的顺序为:
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顺放(PP)→逆放(BD)→吹扫(P)→5均升(E5R)→隔离(IS)→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最终升压(FR)。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一段变温吸附加四段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说明书附图第1页图1中的管线A、B、C和D分别与说明书附图第2页图1中的管线A、B、C和D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种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原料气为回收的炼厂尾气: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051
原料气含硫化氢为0.03(V%),经脱硫后小于20ppm。
压力:约0.45MPa。
温度:≤40℃。
参见图1,本发明的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采用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加四段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装置:
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100、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和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400。
本发明的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为一段变温吸附工艺加四段变压吸附工艺:
一段变温吸附(TSA)工艺用于吸附原料气中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解析后得到的高热值的燃料气送至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的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经加压后送往界外(石化燃料气管网),未被吸附的一段混合气进入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用于吸附一段混合气中的C3、C4和C5+,解析后得到解析气作为高热值气体送往界外(精馏装置),未被吸附的第一段混合气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工艺;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工艺用于吸附第一段混合气的C3~C5烃类分子,解吸后得到的气体返回一段变温吸附(TSA)工艺,予以回收利用,未被吸附的第二段混合气进入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用于吸附第二段混合气中的大量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和微量的C3~C5烃类分子,解吸后得到的气体送入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然后通过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后送往界外(石化燃料气管网),未被吸附的第三段混合气进入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工艺;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工艺用于吸附第三段混合气中的N2、CH4、CO2和微量的C3、C4、C5+,解吸后得到高含氢解析气,一部分回到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工艺作为吹扫气,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吹扫,另一部分回到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作为升压和吹扫气,予以回收利用和吸附剂再生使用,未被吸附的氢气则为产品气体。
(一)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和一段变温吸附(TSA)工艺:
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包括3台一段压缩机13、1台一段湿法脱硫塔11、1台一段气水分离器12、10座一段吸附塔101-110、1台一段再生气加热器14、1台一段冷却器15、1台一段输解析气缓冲罐16、阀和管线等设备。
一段变温吸附(TSA)工艺用于吸附原料气中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解析后得到的高热值的燃料气送至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的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经加压后送往界外(石化燃料气管网),未被吸附的一段混合气进入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
压力为0.45MPa、温度≤40℃的原料气进入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首先进入一段湿法脱硫塔11将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含量降低至<20ppm,然后进入一段气水分离器12除去液态水,再被一段压缩机13加压到2.5MPa,最后自一段吸附塔101-110底部进入正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
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为10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每座吸附塔依次经历:
1.吸附(A)-2.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3.逆向放压(BD)-4.热吹(H)-5.冷吹(C)-6.5均升(E5R)-7.隔离(IS)-8.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9.最终升压(FR)。
1.吸附(A):在正处于吸附状态的3座吸附塔内的吸附床层活性碳的吸附下,原料气中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被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一段混合气从该吸附塔顶流出进入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100。此处所谓的一段变温吸附10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是指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3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3座吸附塔进入吸附状态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状态的吸附塔的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两座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状态,这样始终保持一段变温吸附任意时刻都处于3塔吸附。
完成吸附(A)状态的这座吸附塔吸附床层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2. 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较高压力的一段残留混合气放入其它处于5次压力均衡升(E5R~E1R)过程的的较低压力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不断解吸,解吸后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该过程可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一段混合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气体浓度。
3.逆向放压(BD):在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此时被吸附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解吸出来送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的第二段吹扫气缓冲罐35,进行回收。
4.热吹(H):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将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的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41的出口气作为再生气源,通过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的第三段鼓风机42加压至30KP送到一段再生气加热器14,加热至160℃后逆着吸附方向对该座吸附塔高温吹扫,热吹至该座吸附塔底入口总管温度至120℃,解析得到的富含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气体送入一段冷却器15冷却至40℃,然后进入一段解析气缓冲罐16,再由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的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43加压后作为高热值燃气送往界外。
5.冷吹(C):在热吹(H)过程结束后,停止对一段再生气加热器14供给蒸汽,打开一段再生气加热器14旁通阀,直接依靠来自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的解析气对该座吸附塔内的高温吸附剂进行冷吹降温,降温至该座吸附塔底入口总管温度至40℃结束,从该座吸附塔底出来的冷吹气依次经过一段冷却器15和一段解析气缓冲罐16后由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的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43加压后作为高热值燃气送往界外。
6.五均升(E5R):在冷吹(C)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第5次压力均衡降(E5D)过程的吸附塔的较高压力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对该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过程中的E5D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处于第5次压力均衡降(E5D)过程的吸附塔的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
7.隔离(IS):在五均升(E5R)过程结束后,关掉该吸附塔塔底进料程控阀和塔顶出口程控阀,在压力不变的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
8.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在五均升(E5R)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4次压力均衡降(E4D~E1D)过程的吸附塔的较高压力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4次压力均衡降(E1D~E4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4次压力均衡降(E1D~E4D)过程的吸附塔的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
9.最终升压(FR):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过程结束后,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出口气逆向将该座吸附塔充压至吸附压力。通过逆向充压可以将吸附前沿推向床层进料端,并将其浓度前沿尽量压平,对下一步吸附操作有利。该座吸附塔在终升(FR)步骤结束后完成一个循环操作,并准备好进行下一循环的吸附操作。该座吸附塔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吸附-再生”循环,随后进入下一“吸附-再生”循环。
整个操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091
一段变温吸附(TSA)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1)
一段变温吸附(TSA)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1)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101
一段变温吸附(TSA)工艺过程、时间和压力表(表2)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102
(二)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100和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100包括34座第一段吸附塔201-234、3台第一段水环真空泵23、1台第一段解析气缓冲罐21、1台第一段气水分离器22、1台第一段解析气压缩机24、阀和管线等设备。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用于吸附一段混合气中的C3、C4和C5+,解析后得到解析气作为高热值气体送往界外(精馏装置),未被吸附的第一段混合气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工艺。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100为34座吸附塔4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每座吸附塔依次经历:
1.吸附(A)-2.26次压力均衡降(ED)-3.逆向放压(BD)-4.置换(RP)-5.抽真空(V)-6.升压(ER)-7.26次压力均衡升(ER)-8.最终升压(FR)。
1.吸附(A):来自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的一段混合气从塔底进入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100的正处于吸附状态的4座吸附塔内,在吸附床层氧化铝、硅胶、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C3、C4、C5气体被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第一段混合气从该4座吸附塔塔顶流出,送到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此处所谓的第一段变压吸附34座吸附塔4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是指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4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4座吸附塔进入吸附状态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状态的吸附塔的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三座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状态,这样始终保持第一段变压吸附任意时刻都处于4塔吸附。
完成吸附(A)状态的这座吸附塔吸附床层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第一段混合气中的C3~C5含量≤2%(V)。
2. 26次压力均衡降(E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较高压力的残留第一段混合气放入其它处于26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的较低压力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C3、C4、C5不断解吸,解吸后的C3、C4、C5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C3、C4、C5,该过程可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一段混合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浓度。
3.逆向放压(BD):在26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逆放气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的第二段吹扫气缓冲罐35。
4.置换(RP):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自第一段解析气缓冲罐21来的解析气顺着吸附方向自塔底进入该座吸附塔,使塔内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尚存的第一段混合气顺着吸附方向由塔顶流出送入处于升压步骤的吸附塔内作为升压气,予以回收利用。
5.抽真空(V):在置换(RP)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利用第一段水环真空泵23对该座吸附塔进行抽真至-70KP,抽真空得到的富含C3、C4、C5成分的解析气依次经过第一段气水分离气22、第一段解析气缓冲罐21后送入第一段解析气压缩机24加压后作为高热值燃料送至界外。
6.升压(ER):在抽真空(V)过程结束后,利用处于置换步序的吸附塔内的顶部流出气,逆着吸附方向进入该座吸附塔进行预升压,为后续均衡升做准备。
7. 26次压力均衡升(ER):在升压(ER)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26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吸附塔的较高压力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26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26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一段混合气的过程。
8.最终升压(FR):在26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结束后,为了使该座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减少出口气在这一过程中的波动,需要缓慢而平稳地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第一段混合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最终升压等步骤将吸附床层充压到吸附压力,该座吸附塔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整个操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3)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131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3)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141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3)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151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3)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161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PSA-1)工艺过程、时间和压力表(表4)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171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PSA-1)工艺过程、时间和压力表(表4)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172
(三)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和第二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
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包括18座第二段吸附塔301-318、3台第二段顺放气缓冲罐(31、32、33)、1台第二段逆放气缓冲罐34、一台第二段吹扫气缓冲罐35、1台第二段解析气压缩机36、阀和管线等设备。
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工艺用于吸附第一段混合气的C3~C5烃类分子,解吸后得到的气体返回一段变温吸附(TSA)工艺,予以回收利用,未被吸附的第二段混合气进入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
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为18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每座吸附塔依次经历:
1.吸附(A)-2.10次压力均衡降(ED)-3.顺放(PP)-4.逆放(BD)-5.吹扫(P)-6.10次压力均衡升(ER)-7.最终升压(FR)。
1.吸附(A):来自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100的第一段混合气从塔底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的处于吸附状态的3座吸附塔内,在吸附床层硅胶、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C3~C5烃类分子气体被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第二段混合气从该3座吸附塔塔顶流出,送到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此处所谓的第二段变压吸附18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是指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3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3座吸附塔进入吸附状态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状态的吸附塔的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两座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状态,这样始终保持第二段变压吸附任意时刻都处于3塔吸附。
完成吸附(A)状态的这座吸附塔吸附床层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第二段混合气中的C3~C5含量≤0.3%(V)。
2. 10次压力均衡降(E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较高压力的残留第二段混合气放入其它处于10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的较低压力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C3~C5烃类分子不断解吸,解吸后的C3~C5烃类分子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C3~C5烃类分子,该过程可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二段混合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浓度。
3.顺放(PP):在1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分三次将该座吸附塔内的富含氢气、甲烷、己烷等成分的第二段混合气分别放入3台第二段顺放气缓冲罐31、32、33,作为吹扫的气源。
4.逆向放压(BD):在顺放(PP)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被吸附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解吸出来,进入第二段逆放气缓冲罐34,再由第二段解析气压缩机36加压至0.5MPa送至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的一段气水分离器12,以回收再分离。
5.吹扫(P):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为使吸附剂得到进一步的再生,分别用3台第二段顺放气缓冲罐(31、32、33)中的富含氢气、甲烷、己烷等成分的第二段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床层吹扫,进一步降低C3~C5烃类分子气体的分压,使被吸附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解吸,吸附剂得以再次再生,解吸出来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进入第二段吹扫气缓冲罐35,然后送到第二段解析气压缩机36加压至0.5MPa送至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的一段气水分离器12,以回收再分离。
6. 10次压力均衡升(ER):在吹扫(P)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1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吸附塔的较高压力的未被吸附的第二段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1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1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二段混合气的过程。
7.最终升压(FR):在10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结束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减少出口气在这一过程中的波动,需要缓慢而平稳地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第二段混合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最终升压步骤将吸附床层充压到吸附压力,该座吸附塔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整个操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
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5)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211
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5)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212
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工艺过程、时间和压力表(表6)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213
(四)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和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包括27座第三段吸附塔401-427、1台第三段鼓风机42、1台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43、1台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41、阀和管线等设备。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用于吸附第二段混合气中的大量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和微量的C3~C5烃类分子,解吸后得到的气体送入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41,然后通过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43加压后送往界外(石化燃料气管网),未被吸附的第三段混合气进入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工艺。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为27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每座吸附塔依次经历:
1.吸附(A)-2.20次压力均衡降(ED)-3.逆向放压(BD)-4.吹扫(P)-5.四段升(4ER)-6.隔离(IS)-7.20次压力均衡升(ER)-8.最终升压(FR)。
1.吸附(A):来自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的第二段混合气混合气从塔底部进入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的处于吸附状态的3座吸附塔内,在吸附床层硅胶、制氢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被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第三段混合气从该3座吸附塔塔顶流出,送到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400。此处所谓的第三段变压吸附27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是指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3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3座吸附塔进入吸附状态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状态的吸附塔的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两座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状态,这样始终保持第三段变压吸附任意时刻都处于3塔吸附。
完成吸附(A)状态的这座吸附塔吸附床层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第三段混合气中的C1+烃类分子含量≤5%(V)
2. 20次压力均衡降(E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较高压力的第三段混合气放入其它处于12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的较低压力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不断解吸,解吸后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该过程可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未被吸附的第三段混合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浓度。
3.逆向放压(BD):在2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被吸附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解吸出来,进入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41。经过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41缓冲稳压后的逆放气一部分由第三段罗茨鼓风机42加压至30KPa送至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的一段再生气加热器14,作为吸附剂再生气源,另一部分经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43加压至0.6MPa作为燃料气送至界外。
4.吹扫(P):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为使吸附剂得到进一步的再生,利用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400的第四段吹扫气缓冲罐56内的高富氢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床层吹扫,进一步降低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的分压,使被吸附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解吸,吸附剂得以再次再生,解吸出来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进入第三段吹扫气缓冲罐41,经过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41缓冲稳压后的吹扫气与逆放气一样一部分由第三段罗茨鼓风机42加压至30KPa送至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10的一段再生气加热器14,作为吸附剂再生气源,另一部分经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43加压至0.6MPa作为燃料气送至界外。
5.四段升(4ER):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利用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400的第四段逆放气缓冲罐54、55内的逆放气,逆着吸附方向进入该座吸附塔进行预升压,为后续均衡升做准备。
6.隔离(IS):在四段升(4ER)过程结束后,关掉该吸附塔塔底进料程控阀和塔顶出口程控阀,在压力不变的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
7. 20次压力均衡升(ER):在四段升(4ER)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2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吸附塔的较高压力的第三段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2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2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三段混合气的过程。
8.最终升压(FR):在20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结束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减少出口气在这一过程中的波动,需要缓慢而平稳地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第三段混合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最终升压等步骤将吸附床层充压到吸附压力,该座吸附塔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整个操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7)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251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7)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261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7)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271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过程、时间和压力表(表8)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272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工艺过程、时间和压力表(表8)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273
(五)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400和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工艺:
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400包括12座第四段吸附塔501-512、3台第四段顺放气缓冲罐51~53、1台第四段吹扫气缓冲罐56、2台第四段逆放气缓冲罐54~55、阀和管线等设备。
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400用于吸附第三段混合气中残留的C1、C2烃类及N2,从塔顶流出未被吸附的氢气,得到产品气体,C1、C2烃类及N2解吸气从塔底流出,一部分返回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200作为吹扫气,另一部分返回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作为吹扫气和升压气,予以回收。
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400为12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每座吸附塔依次经历:
1.吸附(A)-2.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3.顺放(PP)-4.逆放(BD)-5.吹扫(P)-6.5均升(E5R)-7.隔离(IS)-8.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9.最终升压(FR)。
1.吸附(A):来自第三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300的第三段混合气从塔底部进入第四段变压吸附(PSA-5)气体分离装置400的处于吸附状态的3座吸附塔内,在吸附床层制氢分子筛的吸附下,C1、C2烃类及N2气体被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氢气从该3座吸附塔塔顶流出,得到产品气体。此处所谓的第四段变压吸附12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是指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3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3座吸附塔进入吸附状态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状态的吸附塔的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两座吸附末端的被吸附物质的传质区(称为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状态,这样始终保持第四段变压吸附任意时刻都处于3塔吸附。
完成吸附(A)状态的这座吸附塔吸附床层开始转入再生过程:
(1)产品H2纯度: ≥99.9%(V)
产品H2中CO+CO2: ≤20ppm
产品H2中H2S: ≤20ppm
(2)产品H2压力(G): ≥2.35Mpa
(3)产品H2温度: ≤40℃
2. 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较高压力的未被吸附的氢气放入其它处于5次压力均衡升(E5R~E1R))过程的较低压力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C1、C2烃类及N2不断解吸,解吸后的C1、C2烃类及N2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C1、C2烃类及N2,该过程可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氢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C1、C2烃类及N2气体浓度。
3.顺放(PP):在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分三次将该座吸附塔内的氢气分别放入3台第四段顺放气缓冲罐51~53,作为吹扫的气源。
4.逆向放压(BD):在顺放(PP)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被吸附的C1、C2烃类及N2气体解吸出来,一部分送到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100的第二段顺放气缓冲罐31,作为吹扫气源,另一部分进入第四段逆放气缓冲罐54~55,然后送到第三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300,作为升压气源。
5.吹扫(P):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为使吸附剂得到进一步的再生,分别用3台第四段顺放气缓冲罐51~53中的氢气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床层吹扫,进一步降低C1、C2烃类及N2气体的分压,使被吸附的C1、C2烃类及N2气体解吸,吸附剂得以再次再生,解吸出来的C1、C2烃类及N2气体进入第四段吹扫气缓冲罐56,然后送到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300做为吹扫气源。
6.五均升(E5R):在吹扫(P)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第五5次压力均衡降(E5D)过程的吸附塔的较高压力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对该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过程中的E5D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处于第五5次压力均衡降(E5D)过程的吸附塔的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
7.隔离(IS):在五均升(E5R)过程结束后,关掉该吸附塔塔底进料程控阀和塔顶出口程控阀,在压力不变的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
8.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在五均升(E5R)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4次压力均衡降(E4D~E1D)过程的吸附塔的较高压力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4次压力均衡降(E1D~E4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4次压力均衡降(E1D~E4D)过程的吸附塔的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
9.最终升压(FR):在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过程结束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减少出口气在这一过程中的波动,需要缓慢而平稳地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出口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最终升压等步骤将吸附床层充压到吸附压力,该座吸附塔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9)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311
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工艺过程、时间单元表(表9)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312
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工艺过程、时间和压力表(表10)
Figure BSA000017155481000031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或修改。

Claims (1)

1.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提供一段变温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和四段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采用一段变温吸附工艺和四段变压吸附工艺,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1)原料气进入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进行一段变温吸附工艺,首先进入一段湿法脱硫塔将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含量降低至<20ppm,然后进入一段气水分离器除去液态水,再经一段压缩机加压,然后自一段吸附塔底部进入一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在吸附床层活性碳的吸附下,原料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被吸附下来,解析后得到的高热值的燃料气送至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经加压后送往界外,未被吸附的一段混合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进入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
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为10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3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3座吸附塔进入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的吸附塔的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两座吸附塔的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这样始终保持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任意时刻都处于3塔吸附;
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吸附塔内的一段残留混合气放入其它处于5次压力均衡升(E5R~E1R)过程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不断解吸,解吸后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该过程可以充分回收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一段混合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气体浓度;
逆向放压(BD):在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此时被吸附的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解吸出来送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二段吹扫气缓冲罐进行回收;
热吹(H):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将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的出口气作为再生气源,通过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三段鼓风机加压至30KP送到一段再生气加热器,加热至160℃后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塔高温吹扫,热吹至吸附塔底入口总管温度至120℃,解析得到的富含C6及以上大分子烃类物质气体送入一段冷却器冷却至40℃,然后进入一段解析气缓冲罐,再由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后作为高热值燃气送往界外;
冷吹(C):在热吹(H)过程结束后,停止对一段再生气加热器供给蒸汽,打开一段再生气加热器旁通阀,直接依靠来自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解析气对吸附塔内的高温吸附剂进行冷吹降温,降温至该座吸附塔底入口总管温度至40℃结束,从该座吸附塔底出来的冷吹气依次经过一段冷却器和一段解析气缓冲罐后由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后作为高热值燃气送往界外;
五均升(E5R):在冷吹(C)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第5次压力均衡降(E5D)过程的吸附塔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对该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过程中的E5D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处于第5次压力均衡降(E5D)过程的吸附塔的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
隔离(IS):在五均升(E5R)过程结束后,关掉该吸附塔塔底进料程控阀和塔顶出口程控阀,在压力不变的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
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在五均升(E5R)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4次压力均衡降(E4D~E1D)过程的吸附塔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4次压力均衡降(E1D~E4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4次压力均衡降(E1D~E4D)过程的吸附塔的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
最终升压(FR):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过程结束后,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出口气逆向将该座吸附塔充压至吸附压力,通过逆向充压可以将吸附前沿推向床层进料端,并将其浓度前沿尽量压平,对下一步吸附操作有利,该座吸附塔在终升(FR)步骤结束后完成一个循环操作,并准备好进行下一循环的吸附操作;
(2)进入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的一段混合气自第一段吸附塔底部进入第一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进行第一段变压吸附工艺,在吸附床层氧化铝、硅胶、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一段混合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C3、C4和C5+被吸附下来,解析后得到解析气作为高热值气体送往界外,未被吸附的第一段混合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
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为34座吸附塔4座吸附塔吸附流程,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4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4座吸附塔进入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的吸附塔的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三座吸附塔的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这样始终保持第一段变压吸附(PSA-1)气体分离装置任意时刻都处于4塔吸附;
26次压力均衡降(E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的残留第一段混合气放入其它处于26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C3、C4、C5不断解吸,解吸后的C3、C4、C5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C3、C4、C5,该过程可以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一段混合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浓度;
逆向放压(BD):在26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逆放气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二段吹扫气缓冲罐;
置换(RP):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自第一段解析气缓冲罐来的解析气顺着吸附方向自塔底进入该座吸附塔,使塔内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尚存的第一段混合气顺着吸附方向由塔顶流出送入处于升压步骤的吸附塔内作为升压气,予以回收利用;
抽真空(V):在置换(RP)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利用第一段水环真空泵对该座吸附塔进行抽真至-70KP,抽真空得到的富含C3、C4、C5成分的解析气依次经过第一段气水分离器、第一段解析气缓冲罐后送入第一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后作为高热值燃料送至界外;
升压(ER):在抽真空(V)过程结束后,利用处于置换步序的吸附塔内的顶部流出气,逆着吸附方向进入该座吸附塔进行预升压,为后续均衡升做准备;
26次压力均衡升(ER):在升压(ER)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26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吸附塔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26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26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一段混合气的过程;
最终升压(FR):在26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结束后,为了使该座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减少出口气在这一过程中的波动,需要缓慢而平稳地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第一段混合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最终升压步骤将吸附床层充压到吸附压力,该座吸附塔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3)进入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一段混合气自第二段吸附塔底部进入第二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进行第二段变压吸附工艺,在吸附床层硅胶、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第一段混合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C3~C5烃类分子被吸附下来,解吸后得到的气体返回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未被吸附的第二段混合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进入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
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为18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3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3座吸附塔进入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的吸附塔的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两座吸附塔的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这样始终保持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任意时刻都处于3塔吸附;
10次压力均衡降(E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的残留第二段混合气放入其它处于10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C3~C5烃类分子不断解吸,解吸后的C3~C5烃类分子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C3~C5烃类分子,该过程可以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二段混合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浓度;
顺放(PP):在1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分三次将该座吸附塔内的富含氢气、甲烷、己烷等成分的第二段混合气分别放入3台第二段顺放气缓冲罐,作为吹扫的气源;
逆向放压(BD):在顺放(PP)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被吸附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解吸出来,进入第二段逆放气缓冲罐,再由第二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至0.5MPa送至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的一段气水分离器,以回收再分离;
吹扫(P):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为使吸附剂得到进一步的再生,分别用3台第二段顺放气缓冲罐中的富含氢气、甲烷、己烷成分的第二段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床层吹扫,进一步降低C3~C5烃类分子气体的分压,使被吸附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解吸,吸附剂得以再次再生,解吸出来的C3~C5烃类分子气体进入第二段吹扫气缓冲罐,然后送到第二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至0.5MPa送至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的一段气水分离器,以回收再分离;
10次压力均衡升(ER):在吹扫(P)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1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吸附塔的未被吸附的第二段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1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1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二段混合气的过程;
最终升压(FR):在10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结束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减少出口气在这一过程中的波动,需要缓慢而平稳地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第二段混合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最终升压步骤将吸附床层充压到吸附压力,该座吸附塔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4)进入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二段混合气自第三段吸附塔底部进入第三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进行第三段变压吸附工艺,在吸附床层硅胶、制氢分子筛的依次选择吸附下,第二段混合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即大量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和微量的C3~C5烃类分子被吸附下来,解吸后得到的气体送入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然后通过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后送往界外,未被吸附的第三段混合气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顶部流出,进入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
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为27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3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3座吸附塔进入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的吸附塔的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两座吸附塔的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这样始终保持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任意时刻都处于3塔吸附;
20次压力均衡降(E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的第三段混合气放入其它处于20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不断解吸,解吸后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该过程可以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未被吸附的第三段混合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浓度;
逆向放压(BD):在2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被吸附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解吸出来,进入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经过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缓冲稳压后的逆放气一部分由第三段罗茨鼓风机加压至30KPa送至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的一段再生气加热器,作为吸附剂再生气源,另一部分经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至0.6MPa作为燃料气送至界外;
吹扫(P):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为使吸附剂得到进一步的再生,利用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的第四段吹扫气缓冲罐内的高富氢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床层吹扫,进一步降低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的分压,使被吸附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解吸,吸附剂得以再次再生,解吸出来的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C3~C5烃类分子气体进入第三段吹扫气缓冲罐,经过第三段解析气缓冲罐缓冲稳压后的吹扫气与逆放气一样一部分由第三段罗茨鼓风机加压至30KPa送至一段变温吸附(TSA)气体分离装置的一段再生气加热器,作为吸附剂再生气源,另一部分经第三段解析气压缩机加压至0.6MPa作为燃料气送至界外;
四段升(4ER):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利用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的第四段逆放气缓冲罐内的逆放气,逆着吸附方向进入该座吸附塔进行预升压,为后续均衡升做准备;
隔离(IS):在四段升(4ER)过程结束后,关掉该吸附塔塔底进料程控阀和塔顶出口程控阀,在压力不变的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
20次压力均衡升(ER):在四段升(4ER)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2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吸附塔的第三段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2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20次压力均衡降(ED)过程的床层死空间内的第三段混合气的过程;
最终升压(FR):在20次压力均衡升(ER)过程结束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减少出口气在这一过程中的波动,需要缓慢而平稳地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第三段混合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最终升压步骤将吸附床层充压到吸附压力,该座吸附塔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5)进入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三段混合气自第四段吸附塔底部进入第四段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内,进行第四段变压吸附工艺,在吸附床层制氢分子筛的吸附下,C1、C2烃类及N2气体被吸附下来,未被吸附的氢气从3座吸附塔塔顶流出,得到产品气体;
第四段变压吸附(PSA-4)气体分离装置为12座吸附塔3座吸附塔吸附流程,在设定好的程控步序下任一时刻都有3座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但这3座吸附塔进入吸附(A)存在先后顺序,当最先进入吸附(A)的吸附塔的吸附前沿最先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时,关掉该座吸附塔塔底进料阀和塔顶出口阀即停止吸附,其它两座吸附塔的吸附前沿还未到达吸附床层出口预留段初始位置的吸附塔继续吸附,与此同时1座已完成最终升压(FR)的吸附塔按照设定好的程控步序自动切入到吸附(A),这样始终保持第四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任意时刻都处于3塔吸附;
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在吸附(A)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内的未被吸附的氢气放入其它处于5次压力均衡升(E5R~E1R)过程的吸附塔,随着该座吸附塔塔内压力逐渐降低,被吸附组分C1、C2烃类及N2不断解吸,解吸后的C1、C2烃类及N2到达床层出口预留段时,被预留段内的吸附剂吸附,致使该座吸附塔塔内的吸附剂全部充分吸附C1、C2烃类及N2,该过程可以充分回收该座吸附塔床层死空间内的氢气并提高吸附床层的C1、C2烃类及N2气体浓度;
顺放(PP):在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过程结束后,顺着吸附方向分三次将该座吸附塔内的氢气分别放入3台第四段顺放气缓冲罐,作为吹扫的气源;
逆向放压(BD):在顺放(PP)过程结束后,逆着吸附方向将该座吸附塔压力降到最低,被吸附的C1、C2烃类及N2气体解吸出来,一部分送到第二段变压吸附(PSA-2)气体分离装置的第二段顺放气缓冲罐,作为吹扫气源,另一部分进入第四段逆放气缓冲罐,然后送到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作为升压气源;
吹扫(P):在逆向放压(BD)过程结束后,为使吸附剂得到进一步的再生,分别用3台第四段顺放气缓冲罐中的氢气逆着吸附方向对吸附床层吹扫,进一步降低C1、C2烃类及N2气体的分压,使被吸附的C1、C2烃类及N2气体解吸,吸附剂得以再次再生,解吸出来的C1、C2烃类及N2气体进入第四段吹扫气缓冲罐,然后送到第三段变压吸附(PSA-3)气体分离装置做为吹扫气源;
五均升(E5R):在吹扫(P)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第五5次压力均衡降(E5D)过程的吸附塔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对该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5次压力均衡降(E1D~E5D)过程中的E5D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处于第五5次压力均衡降(E5D)过程的吸附塔的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
隔离(IS):在五均升(E5R)过程结束后,关掉该吸附塔塔底进料程控阀和塔顶出口程控阀,在压力不变的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
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在五均升(E5R)过程结束后,用来自其它处于4次压力均衡降(E4D~E1D)过程的吸附塔的混合气,逆着吸附方向依次对该座吸附塔进行升压,这一过程与4次压力均衡降(E1D~E4D)过程相对应,不仅是升压过程,而且更是回收其它处于4次压力均衡降(E1D~E4D)过程的吸附塔的床层死空间有效气体的过程;
最终升压(FR):在剩余4次压力均衡升(E4R~E1R)过程结束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并减少出口气在这一过程中的波动,需要缓慢而平稳地用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的出口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最终升压步骤将吸附床层充压到吸附压力,该座吸附塔进入下一循环周期。
CN201811156715.0A 2018-10-08 2018-10-08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Active CN109502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6715.0A CN109502547B (zh) 2018-10-08 2018-10-08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6715.0A CN109502547B (zh) 2018-10-08 2018-10-08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2547A CN109502547A (zh) 2019-03-22
CN109502547B true CN109502547B (zh) 2021-10-26

Family

ID=65746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6715.0A Active CN109502547B (zh) 2018-10-08 2018-10-08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02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0029B (zh) * 2019-04-08 2022-03-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膜分离强化的高含氢炼厂气变压吸附氢气提纯工艺
US20240166511A1 (en) * 2022-11-18 2024-05-23 Uop Llc Processes and apparatuses for separating hydrogen from hydrocarbons
CN116983795A (zh) * 2023-07-28 2023-11-03 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乙二醇合成尾气制造燃料电池用氢气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7053A (zh) * 2004-08-27 2005-03-23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混合气中回收氯乙烯和乙炔的变压吸附方法
CN103223288A (zh) * 2013-04-08 2013-07-31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变压吸附脱碳装置及工艺
CN105600752A (zh) * 2016-03-29 2016-05-25 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气中氢气的提纯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885126A (fr) * 1980-08-30 1981-03-09 Union Carbide Corp Production de melanges gazeux pour la synthese de l'ammoniac
CN1243597C (zh) * 2004-01-18 2006-03-01 成都天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三段变压吸附装置从变换气中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CN102491269A (zh) * 2011-11-14 2012-06-13 四川同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气的方法
CN103752129A (zh) * 2013-09-25 2014-04-30 上海同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从炼厂干气中分离并回收非甲烷类总烃和氢气的装置及工艺
CN105749699B (zh) * 2016-03-31 2020-04-21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温程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提纯与净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7053A (zh) * 2004-08-27 2005-03-23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混合气中回收氯乙烯和乙炔的变压吸附方法
CN103223288A (zh) * 2013-04-08 2013-07-31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变压吸附脱碳装置及工艺
CN105600752A (zh) * 2016-03-29 2016-05-25 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气中氢气的提纯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2547A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1815B1 (ko) 고로가스의 분리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08066A1 (zh) 一种炼厂干气的分离回收工艺
US8746009B2 (en) Production of hydrogen from a reforming gas and simultaneous capture of CO2 co-product
CN103521033B (zh) 一种火驱采油中次生气的净化回收方法
CN107433107B (zh) 从炼厂干气中回收c2+的二段分浓度psa方法
CN106512645B (zh)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及油气回收方法
US11701612B2 (en) Multi-stage PSA process to remove contaminant gases from raw methane streams
WO2009073928A1 (en) A plant and process for recovering carbon dioxide
CN101643209A (zh) 一种从垃圾填埋气中提纯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502547B (zh) 从炼厂尾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CN108349734A (zh) 氢回收法
CN202569906U (zh) 炼油厂干气变压吸附回收乙烯和氢气的装置
JP2009226258A (ja) 高炉ガスの分離方法、および高炉ガスの分離装置
CN108236829B (zh) 从含co2原料气中分离高纯度co2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48365A (zh) 由含氢气体制备高纯氢气的装置及方法
CN110198775A (zh) 气体分离回收方法及设备
CN109276973B (zh) 从炼化放空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CN112374959A (zh) 一种分离催化干气中乙烯和乙烷的方法
CN104587797B (zh) 从炼化制氢尾气中分离提纯co2、ch4、co和h2的方法
CN110240963B (zh) 一种甲烷法制氯甲烷中原料气与反应循环气的耦合净化方法
CN109276972B (zh) 从炼化气柜干气中分离提纯氢气的方法
CN108329962B (zh) 天然气中氮气脱除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16899B (zh) Psa回收低浓度吸附相与非吸附相组分的解吸方法
CN114950068A (zh) 混合气变温变压吸附分离的方法和系统
CN113731102A (zh) 一种常温提取超高纯度气体的方法及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