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01003A -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01003A CN109501003A CN201710829051.9A CN201710829051A CN109501003A CN 109501003 A CN109501003 A CN 109501003A CN 201710829051 A CN201710829051 A CN 201710829051A CN 109501003 A CN109501003 A CN 1095010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cavity
- cement slurry
- flow channel
- ro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363 ring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72 Starch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69 rapi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98 starc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3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wherein the mixing is effected both by the action of a fluid and by directly-act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e.g. stirring means ; Producing cellular concrete
- B28C5/381—Producing cellular concrete
- B28C5/383—Producing cellular concrete comprising stirrers to effect the mixing
- B28C5/385—Stirr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3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wherein the mixing is effected both by the action of a fluid and by directly-act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e.g. stirring means ; Producing cellular concrete
- B28C5/381—Producing cellular concrete
- B28C5/383—Producing cellular concrete comprising stirrers to effect the mix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3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wherein the mixing is effected both by the action of a fluid and by directly-act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e.g. stirring means ; Producing cellular concrete
- B28C5/381—Producing cellular concrete
- B28C5/386—Plants; Systems;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腔体;位于所述腔体的第一端处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水泥浆流入通道和气体流入通道;位于所述腔体的与所述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处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以及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垂直于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间隔开。通过这种装置能够形成均匀性较好的泡沫水泥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沫水泥浆形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泡沫水泥浆通常由氮气和水泥浆充分混合形成,通常可用于油气井作业中,或用于建筑施工中。
现有的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难以确保所混合得到的泡沫水泥浆的均匀性和细腻性。这主要是因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难以实现水泥浆和气体的充分、均匀地接触和混合。这通常是由水泥浆本身具有一定的粘连形且流动性相对较差而导致的。均匀性和细腻性差的泡沫水泥浆会使得其凝固得到的固态结构的品质较差,尤其是其保温、隔热效果会比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能形成更加均匀的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通过这种装置能够形成均匀性较好的泡沫水泥浆。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腔体;位于所述腔体的第一端处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水泥浆流入通道和气体流入通道;位于所述腔体的与所述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处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以及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垂直于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间隔开。
通过上述装置,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都能对水泥浆和气体进行搅拌,以使气体和水泥浆能够掺混得更加均匀。这非常有利于使所形成的泡沫水泥浆的质地均匀而细腻。由这种泡沫水泥浆最终形成的固态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品质较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叶片位于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之间,所述第一叶片构造成能朝向所述第二端驱动气体和水泥浆,所述第二叶片构造成能背离所述第二端驱动气体和水泥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构造为圆柱形的,所述气体流入通道和所述水泥浆流入通道均与所述腔体相切地连通,所述气体流入通道和所述水泥浆流入通道沿相同的旋转方向与所述腔体相切地连通,所述相同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二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泥浆流入通道和所述气体流入通道在第一方向上对齐,并相互间隔开,所述气体流入通道与所述水泥浆流入通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相对于所述腔体的延伸轴线彼此相差18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的推进表面朝向第二端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叶片的推进表面朝向第一端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叶片和/或所述第二叶片上构造有贯穿所述第一叶片和/或所述第二叶片的流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和/或所述第二叶片包括中空的框架,以及在所述框架内延伸的搅流延伸件,所述流通孔形成在所述框架和所述交流延伸件之间或形成在多个所述交流延伸件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搅流延伸件中的至少两个在所述框架内彼此交叉地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三叶片,所述第三叶片位于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在所述第三叶片上构造有流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上述装置,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都能对水泥浆和气体进行搅拌,以使气体和水泥浆能够掺混得更加均匀。这非常有利于使所形成的泡沫水泥浆的质地均匀而细腻。由这种泡沫水泥浆最终形成的固态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品质较好。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图1中A-A处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中的叶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图1中B-B处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以下简称为“装置”)1的结构。装置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腔体11,该腔体可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外壳体10包围形成。例如,该外壳体可大体上呈圆柱形,并沿其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轴线延伸,由此,腔体也沿该延伸轴线延伸。装置1还包括在腔体11的一端(即,第一端)与该腔体11相连通的水泥浆流入通道31和气体流入通道32,以及在腔体11的另一端(即,第二端)与该腔体11相连通的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33。在水泥浆流入通道31和气体流入通道21与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33之间形成有供流体流动的通道、路径,流体在腔体11内能大体上沿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流动。此外,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腔体11内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处于该第一端的水泥浆流入通道31和气体流入通道21与该第二端的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33之间,以在水泥浆和气体在腔体11内流动时,对它们进行搅拌。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搅拌机构包括在腔体11内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旋转(即,围绕腔体11的延伸轴线旋转)的叶片21。在叶片21上构造有贯穿其的流通孔211。流通孔211的贯穿方向大体上垂直于第一方向,并大体上垂直于腔体11的径向方向。
在叶片21于腔体11内旋转时,流体(包含气体和水泥浆)被其带动着在腔体11内旋转,配合流体在腔体内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运动趋势,能够使流体在腔体内进行螺旋式运动。另外,当叶片21旋转时,对于单个流通孔211来说,只有小部分流体能通过其中。这有利于将集中在一起的气体或集中在一起的水泥浆打散,由此使气体和水泥浆能够更均匀地掺混在一起。这允许所形成的泡沫水泥浆的质地更加细腻。同时,当叶片21旋转时,只有一部分流体能直接通过流通孔211,另一部分流体会首先与叶片21的实体部分碰撞。这使得流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存在较大的速度差,并因此能够在腔体11内形成较为复杂的湍流。这能更有效地使气体和水泥浆均匀地掺混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叶片21可以构造为板体或片体,在该板体或片体上加工形成流通孔211(例如通过冲压的方式)。该板体或片体式的叶片21可以在第一平面(即,延伸轴线在其中延伸的平面)内延伸。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叶片21包括中空的框架61,以及在框架61的中空部分内延伸的交流延伸件62。在图1中的框架61大体上呈矩形,交流延伸件62大体上呈条状、丝状或带状。
例如,在设置有多个交流延伸件62的情况下,这些交流延伸件62可全部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地设置。另外,这些交流延伸件62可沿第一方向延伸。这些交流延伸件62也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腔体的、腔体11的径向方向延伸。
或者,在设置有多个交流延伸件62的情况下,这些交流延伸件中的至少两个彼此交叉地延伸,其余的交流延伸件与这两个交流延伸件中的一个平行且间隔开地设置。通过这种设置,可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网状形式的叶片21。这种网状形式的叶片21可构造成其中的流通面积(即,所有的流通孔所占的面积)占总面积(即,框架61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的50%至99%,有利于提高腔体11内的流通性。同时,在确保上述比例的同时,使单个流通孔尽可能地小,以利于产生均匀细腻的泡沫水泥浆。
当然,其他任何适当的叶片的形式都是可以的。
流通孔211的尺寸(例如,在流通孔211为圆孔的情况下为直径)可根据水泥浆的粘度而设置。优选地,单个叶片21上的流通孔可包含尺寸较大的流通孔和尺寸较小的流通孔,这些尺寸较大的流通孔和尺寸较小的流通孔交错地设置。例如,可分别成排地设置尺寸较大的流通孔和尺寸较小的流通孔,这些尺寸较大的流通孔和尺寸较小的流通孔成排地交错设置。例如,尺寸较大的流通孔的流通面积与尺寸较小的流通孔的流通面积之比在1.5至3之间。这一方面能够避免叶片21上的流通孔都被水泥浆堵塞住,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在腔体11内形成更加复杂的流动形式,以利于气体和水泥浆的进一步均匀混合。这种设置有利于提高并确保腔体11内的流体的流动性。另外,单个流通孔可大体上构造成矩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或三角形的。
图3显示了多个(3个)叶片21、21’、21”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对齐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相互均匀间隔开的设置。在叶片21上沿径向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有多个(3个)流通孔211、212、213。在叶片21’上沿径向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有多个(3个)流通孔214、215、216。在叶片21”上沿径向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有多个(3个)流通孔217、218、219。
这些流通孔的延伸方向均相对于腔体的切线方向朝向径向方向倾斜,即这些流通孔的延伸方向都既具有沿切线方向的分量,也具有沿径向方向的分量。在单个叶片(例如,叶片21)上,彼此相邻的流通孔的倾斜方向相反。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流体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流通孔211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向内倾斜,流通孔212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向外倾斜,流通孔213沿流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向内倾斜。
此外,相邻的叶片21和叶片21’上的相互对应的流通孔的倾斜方向相反。例如,在流体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沿流体的流动方向,流通孔211向内倾斜,而流通孔214则向外倾斜;流通孔212向外倾斜,而流通孔215则向内倾斜;流通孔213向内倾斜,而流通孔216则向外倾斜。通过这种设置有利于使流体的掺混更加均匀,并由此使所产生的泡沫水泥浆更加细腻。
另外,相邻的叶片21’和叶片21”上的相互对应的流通孔的倾斜方向相同。例如,在流体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沿流体的流动方向,流通孔214和流通孔217均向外倾斜;流通孔215和流通孔218均向内倾斜;流通孔216和流通孔219均向外倾斜。
根据模拟计算,图3中的这种设置能够在腔体1内形成有利的湍流,并能非常好地实现气体和水泥浆之间的均匀掺混。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水泥浆流入通道31和气体流入通道32与腔体11相切地连通。在图1中,水泥浆将会沿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进入到腔体11内,而气体将会沿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进入到腔体11内。由此,水泥浆和气体(例如,氮气)在进入腔体11内之后,即能自发地进行螺旋式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水泥浆流入通道31和气体流入通道32在第一方向上对齐。另外,如图2所示,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水泥浆流入通道31和气体流入通道32彼此交错、间隔开,例如可相对于腔体的延伸轴线彼此相差180°。在这种情况下,气体和水泥浆都会在进入腔体11内半周后相遇,初步形成较佳的旋流场。与叶片的搅拌作用相结合,这有利于使气体和水泥浆混合得更加充分。
当然,也可以使水泥浆流入通道31在第一方向上处于气体流入通道32和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33之间。
如图1所示,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33也可以设置成与腔体11相切地连通。这种设置有利于提高腔体11内的连通性,降低流体压力。
另外,也可以使泡沫水泥浆沿腔体11的径向与腔体11相连通。在这种情况下,泡沫水泥浆离开腔体11的阻力较大,并由此有利于使泡沫水泥浆更加细腻,其中的气泡的尺寸更小。
如图1和图4所示,装置1还包括位于腔体11内的旋转杆44,旋转杆44沿延伸轴线的方向延伸。叶片可固定在旋转杆44上,由此通过旋转杆44的旋转带动叶片旋转。例如,可在腔体11的第一端的背向第二端的一侧设置封闭的驱动室,在该驱动室内容纳有旋转电机41。旋转电机41与旋转杆44相连,并能驱动旋转杆44进行旋转。
在旋转杆44的两端可分别设置有轴承42、43,以用于支撑旋转杆44,并确保旋转杆44能顺利地旋转。
在腔体1内,可设置有多组叶片,例如除了上述叶片21之外,还可设置与该叶片21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叶片22,在叶片22上可构造有相应的流通孔221。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原则的前提下,上述针对叶片21的描述均适用于叶片22。
在一个实施例中,叶片21和叶片22可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例如,叶片21和叶片22可由同一旋转电机41驱动。然而,也可通过不同的旋转电机来驱动叶片21和叶片2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叶片21和叶片2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例如,叶片21和叶片22可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但具有不同的旋转速度。优选地,叶片22与叶片21沿相同的方向旋转,但叶片22的旋转速度比叶片21的旋转速度大。叶片22能够起到强化搅拌的作用,有利于使泡沫水泥浆更加均匀细腻。叶片22的旋转角速度与叶片21的旋转角速度之比可以在1∶1至5∶1之间。
如图1和图4所示,装置1还可包括位于腔体11内的支撑座。该支撑座可位于上述叶片21和叶片22之间。支撑座包括围绕旋转杆设置的配合环51,配合环51可与旋转杆44旋转式配合。例如,配合环51可以是旋转轴承。支撑座还包括将配合环51与外壳体10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承载架52。承载架52可由狭长的杆形成。这种狭长的杆优选地设置得比较细,以避免对流体产生较强的节流效果。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装置1的结构,其中设置有叶片(第一叶片)21和叶片(第二叶片)22。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可构造为桨式叶片。该第一叶片21的推进表面朝向第二端倾斜,由此在第一叶片21旋转时,第一叶片的推进表面会推动流体朝向第二端移动。该第二叶片22的推进表面朝向第一端倾斜,由此在第二叶片22旋转式,该第二叶片22的推进表面会推动流体朝向第一端移动。配合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的旋转搅拌动作,能够在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之间耦合形成复杂的流动状态。这种流动状态非常有利于气体和水泥浆之间的掺混的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1的倾斜程度与第二叶片22的倾斜程度相同。例如,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都可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0至10°。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掺混的效果最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叶片21的倾斜程度比第二叶片22的倾斜程度高。例如,第一叶片21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5至10°,而第二叶片22可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0至5°,其中第一叶片21比第二叶片22多倾斜0至5°。在这种情况下,腔体内的流体流动性较好。
另外,还可在装置1的腔体11内设置第三叶片23。第三叶片23可设置在第二叶片22和第二端之间。第三叶片23上也可设置有相应的流通孔231。第三叶片23可构造为不倾斜的,因而其仅为流体提供旋转的促动力。然而,根据实际需要,第三叶片23也可构造为桨式叶片,其推进表面朝向第二端倾斜,以提高腔体11内的流体的流动性。第三叶片23可与第一叶片21和/或第二叶片22同步地旋转,也可具有与第一叶片21和第二叶片22都不同的旋转速度。
例如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旋转杆44与第一叶片21、第二叶片22和第三叶片23固定相连。由此,第一叶片21、第二叶片22和第三叶片23都以相同的角速度在同一方向上旋转。优选地,该方向与气体和水泥浆进入腔体11的旋转方向相反。在图5中,水泥浆经由水泥浆进入通道31沿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进入到腔体11内,而气体经由气体进入通道32沿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进入到腔体11内,如果从腔体11的第一端(即,左端)处看,则水泥浆和气体都沿着逆时针的方向进入到腔体11内;同时,在同一视角下,旋转杆44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并由此带动第一叶片21、第二叶片22和第三叶片2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能更加充分地对腔体11内的流体进行搅拌,使气体和水泥浆更加均匀地混合。
更加优选地,气体和水泥浆进入腔体11的旋转方向与第一叶片21的旋转方向相同,而与第二叶片22的旋转方向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气体和水泥浆的混合更加均匀。
上述装置1可以横向设置,即第一端和第二端大体处于相同的高度。或者,上述装置1也可以竖向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第一端处于第二端的下方。
通过上述装置1,能够在腔体11内形成质地均匀、细腻的泡沫水泥浆。这种泡沫水泥浆的气泡的尺寸非常小。这种泡沫水泥浆能够均匀地携带大量且微小的气泡,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这对泡沫水泥浆的后续应用来说十分重要。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其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腔体;
位于所述腔体的第一端处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水泥浆流入通道和气体流入通道;
位于所述腔体的与所述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处并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以及
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垂直于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位于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泡沫水泥浆离开通道之间,所述第一叶片构造成能朝向所述第二端驱动气体和水泥浆,所述第二叶片构造成能背离所述第二端驱动气体和水泥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构造为圆柱形的,所述气体流入通道和所述水泥浆流入通道均与所述腔体相切地连通,所述气体流入通道和所述水泥浆流入通道沿相同的旋转方向与所述腔体相切地连通,所述相同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二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流入通道和所述气体流入通道在第一方向上对齐,并相互间隔开,所述气体流入通道与所述水泥浆流入通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相对于所述腔体的延伸轴线彼此相差180°。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的推进表面朝向第二端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的推进表面朝向第一端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叶片和/或所述第二叶片上构造有贯穿所述第一叶片和/或所述第二叶片的流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和/或所述第二叶片包括中空的框架,以及在所述框架内延伸的搅流延伸件,所述流通孔形成在所述框架和所述交流延伸件之间或形成在多个所述交流延伸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搅流延伸件中的至少两个在所述框架内彼此交叉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三叶片,所述第三叶片位于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在所述第三叶片上构造有流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9051.9A CN109501003B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9051.9A CN109501003B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01003A true CN109501003A (zh) | 2019-03-22 |
CN109501003B CN109501003B (zh) | 2021-03-23 |
Family
ID=65744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29051.9A Active CN109501003B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01003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74645U (zh) * | 2011-05-04 | 2012-03-28 | 广东盛瑞土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泡沫水泥浆专用混合装置 |
CN202480235U (zh) * | 2012-02-23 | 2012-10-10 | 武汉路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网状叶片泥浆搅拌机 |
CN203002299U (zh) * | 2012-11-13 | 2013-06-19 | 沈阳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一种搅拌机的搅拌桨 |
CN204247150U (zh) * | 2014-11-12 | 2015-04-08 | 安徽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搅拌机的搅拌桨 |
CN204564040U (zh) * | 2015-02-03 | 2015-08-19 | 台州市泰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搅拌机的叶轮 |
CN204996517U (zh) * | 2015-08-31 | 2016-01-27 | 从光梅 | 一种叶片分级的多组分粉末粉碎混合装置 |
CN205201800U (zh) * | 2015-12-09 | 2016-05-04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一种矿用充填砂浆的高效搅拌装置 |
CN105537008A (zh) * | 2015-12-13 | 2016-05-04 | 郭小川 | 一种搅拌装置 |
-
2017
- 2017-09-14 CN CN201710829051.9A patent/CN1095010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74645U (zh) * | 2011-05-04 | 2012-03-28 | 广东盛瑞土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泡沫水泥浆专用混合装置 |
CN202480235U (zh) * | 2012-02-23 | 2012-10-10 | 武汉路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网状叶片泥浆搅拌机 |
CN203002299U (zh) * | 2012-11-13 | 2013-06-19 | 沈阳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一种搅拌机的搅拌桨 |
CN204247150U (zh) * | 2014-11-12 | 2015-04-08 | 安徽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搅拌机的搅拌桨 |
CN204564040U (zh) * | 2015-02-03 | 2015-08-19 | 台州市泰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搅拌机的叶轮 |
CN204996517U (zh) * | 2015-08-31 | 2016-01-27 | 从光梅 | 一种叶片分级的多组分粉末粉碎混合装置 |
CN205201800U (zh) * | 2015-12-09 | 2016-05-04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一种矿用充填砂浆的高效搅拌装置 |
CN105537008A (zh) * | 2015-12-13 | 2016-05-04 | 郭小川 | 一种搅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01003B (zh) | 2021-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77371B1 (ko) | 분립체 혼합장치 | |
CN103534017B (zh) | 动态混合器 | |
JP3206061U (ja) | 溶融ガラス撹拌用デバイス、かかるデバイスを含む溶融ガラス撹拌用装置及びかかるデバイスの使用 | |
CN108554335B (zh) | 一种混合流体搅拌机构及管式反应器 | |
CA2662868A1 (en) | Agitator and agitation method | |
CN203678460U (zh) | 双轴驱动湿式介质搅拌研磨机 | |
CN109501003A (zh) |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 |
JP2011121038A (ja) | スタティックミキサー | |
CN109501002A (zh) |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 |
CN109663523A (zh) | 一种组合式搅拌桨 | |
CN207391377U (zh) | 一种白酒生产用拌料装置 | |
CN108236860A (zh) | 一种自清洁立式搅拌机 | |
CN108608595A (zh) |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塑料改性用原料共混装置 | |
CN112755831A (zh) |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的正反转真空均质乳化机 | |
CN111530330A (zh) | 一种高粘度纳米粉体浆料混合装置 | |
CN115501646A (zh) | 一种新型高效环隙式离心萃取器 | |
CN207856796U (zh) | 一种新型搅拌机 | |
CN212215185U (zh) | 一种高效卧式双轴轴向流连续搅拌器 | |
CN206909687U (zh) | 一种食品搅拌器 | |
JPH03258337A (ja) | 混合装置 | |
CN206909688U (zh) | 一种食品搅拌器 | |
CN107185438A (zh) | 一种装潢材料搅拌装置 | |
CN209566372U (zh) | 塑胶混料用卧式搅拌机 | |
CN113368721A (zh) | 一种调节气液混合流态的混合器 | |
CN108404710B (zh) | 一种抛物面搅拌机叶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