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9292A - 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79292A CN109479292A CN201880002804.1A CN201880002804A CN109479292A CN 109479292 A CN109479292 A CN 109479292A CN 201880002804 A CN201880002804 A CN 201880002804A CN 109479292 A CN109479292 A CN 1094792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
- sidelinks
- resource
- transmission
- respon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一用户设备处实施的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其中,侧链路传输模式是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以及根据侧链路传输模式,使用由服务第一用户设备的网络节点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2017年2月20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No.PCT/CN2017/074175的权益和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接入技术,特别地,涉及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一、V2X(车辆到任何东西)通信
V2X通信包括车辆、行人和基础设施之间的直接通信的任何组合。V2X通信可以利用网络基础设施(当可用时),但即使在缺乏覆盖的情况下,至少基本的V2X连接性应当是可能的。由于LTE的规模经济,提供基于LTE的V2X接口在经济上可能是有利的,并且与使用专用V2x技术相比,可以实现与网络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车辆到基础设施,V2I)、V2P(车辆到行人)通信与V2V(车辆到车辆)通信之间的更紧密集成。
V2X通信可以携带非安全和安全信息,其中每个应用和服务可以与特定需求集合相关联,例如,在延迟、可靠性、容量等方面。
二、侧链路操作
在蜂窝频谱中在所谓PC5接口上的侧链路传输(也称为设备到设备(D2D)或接近服务(ProSe)传输)已经在3GPP规范中标准化了。在3GPP规范中,对于侧链路传输已经规定了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在一种操作模式即模式-1中,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的用户设备(UE)可以请求D2D资源,并且eNB可以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5)或经由专用信令消息来授权资源。在另一个操作模式即模式-2中,UE可以自主地从可用资源池中选择用于传输的资源。资源由eNB经由在除了主小区(PCell)以外的载波上传输的SIB(系统信息块)信令消息或者经由在PCell上传输的专用信令消息而在广播中提供。因此,与模式-1的操作模式不同,模式-2的操作模式可由在RRC_IDLE模式中的UE执行。
侧链路传输的使用扩展到V2X通信。在3GPP规范中,侧链路物理层的设计已经在少数UE竞争频谱中的相同物理资源以携带用于MCPTT(任务关键型即按即说)业务和低移动性的语音分组的假设下规定。另一方面,在V2X通信中,侧链路传输应当能够应对更高的负载情形(例如,数百辆汽车可能潜在地竞争物理资源)以携带时间/事件触发的V2X消息(例如,协作感知消息(CAM),分散的环境通知消息(DENM))和高移动性。由于这些原因,需要增强侧链路物理层。特别地,已引入了两种新的操作模式:模式-3,其包括侧链路半持久调度(SLSPS)和动态侧链路授权a-lá模式-1;以及模式-4,其对应于具有一些增强的UE自主资源选择a-lá模式-2。这种增强包括所谓的感测过程,其中UE被要求在选择适当的资源之前至少对某个时间帧感测信道。
三、侧链路控制信息(SCI)格式1
SCI格式1用于LTE网络中的PSS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以下信息通过SCI格式1发送:
-优先级,
-资源保留,
-初始传输和重传的频率资源位置,
-初始传输与重传之间的时间间隔,
-调制和编码方案,
-重传指示,以及
-保留信息位,当前设置为零。
四、用于LTE侧链路共享信道(SL-SCH)的MAC报头
用于LTE侧链路SL-SCH的MAC报头具有可变大小并且包括以下字段:
-V:MAC PDU格式版本号字段,其指示使用哪个版本的SL-SCH子报头,
-SRC:携带源标识的源第2层ID字段,其被设置为从上层获得的ProSe UE ID,
-DST:用于V2X侧链路传输的目的地第2层ID,其被设置为由上层提供的标识符,
-LCID:唯一识别逻辑信道实例的逻辑信道ID字段,并且对于每个MAC PDU或在MACPDU中包括的填充,存在一个LCID字段,
-L:长度字段,其指示以字节为单位的对应MAC PDU的长度,
-F:格式字段,其指示长度字段的大小,
-E:扩展字段,其是指示在MAC报头中是否存在更多字段的标志,
-R:保留位,当前设置为0。
五、用于LTE侧链无线电承载(SLRB)的用户平面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PDU
图1示出了用于一对多通信的SLRB的PDCP数据PDU的格式。SDU类型,即第3层协议数据单元类型,包含以下字段,如表1中所示。SDU类型包括1个保留位。
表1
位 | 描述 |
000 | IP |
001 | ARP |
010 | PC5信令 |
011 | 非IP |
100-111 | 保留 |
六、新无线(NR)接入技术
NR接入技术旨在满足广泛的使用情况,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MTC(机器类型通信)、关键MTC和其它要求。用于NR网络中的NR接口的参数集和帧结构可能与LTE网络完全不同。
在NR接入技术中,可以支持多于一个的子载波间隔值。针对给定的子载波间隔可定义多个CP(循环前缀)长度。NR接入技术定义每个PRB(物理资源块)的子载波的数量,并且在给定参考参数集下,子帧持续时间由x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定义。
当前的侧链路传输是基于LTE的。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具有与LTE相同的无线帧结构。
随着NR技术被标准化,可以预期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将被标准化,该侧链路传输具有与NR相同的无线帧结构,例如具有与LTE的不同子载波间隔(例如,3.75kHz)。该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可以实现比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更好的性能,例如,更好的资源利用率、更短的延迟等。此外,无线电协议,例如用于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的MAC和PDCP层,也可以与用于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的MAC和PDCP层不同。因此,传统的LTE UE可能不能够接收使用NR的侧链路传输。
对于Uu和侧链路二者,可以预期在NR系统开始部署之后,LTE系统和NR系统将共存相当长的时间。传统的LTE eNB可以仅实现对用于控制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的支持。出于成本和复杂性的原因,也许不可能/不期望对传统的LTE eNB升级以使其具备NR功能。
因此,当驻留/连接到传统的LTE eNB的具有NR能力的UE(即,支持NR接入技术的UE)想要执行侧链路操作时,或者当具有NR能力的UE正在进行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并移动到LTE网络(经由小区重选或切换)中时,基于当前的解决方案,具有NR能力的UE必须放弃侧链路操作或回退到LTE侧链路操作。如果具有NR能力的UE可以回退到LTE侧链路操作,则具有NR能力的UE将执行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而不是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这将导致与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相比较低的性能。而且,它可能导致与支持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但不支持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的UE的通信失败。如果具有NR能力的UE不能回退到LTE侧链路操作,这是可能的,因为NR技术可能不提供对LTE的向后兼容性,则具有NR能力的UE必须放弃侧链路操作,这导致服务中断。
另一方面,驻留/连接到NR eNB的具有NR能力的UE可以被始终请求使用基于NR的技术来发送侧链路,这可能使它与仅支持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的传统的LTE UE的通信失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链路传输控制机制,该机制使得UE能够实施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上的侧链路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一UE处实施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确定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其中,侧链路传输模式是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然后,根据侧链路传输模式,使用由服务第一UE的网络节点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向后兼容第二无线接入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时,首先检测来自其它侧链路传输的侧链路信号。然后,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用于其它侧链路传输。响应于其它侧链路传输中任一个使用第二模式,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响应于其它侧链路传输都使用第一模式,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时,首先,确定邻近的至少一个第二UE支持哪个无线接入技术。响应于至少一个第二UE中的任一个第二UE支持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响应于至少一个第二UE都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UE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是基于已经由第一UE获得的至少一个第二UE的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存储与至少一个第二UE的标识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从由至少一个第二UE先前发送的侧链路信号中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在从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节点发送的信令消息中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链路传输模式基于用于第一UE的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的预配置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链路传输模式基于针对侧链路传输的传输要求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链路传输模式基于用于第一UE的专用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的资源配置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支持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第一UE调整侧链路资源的配置以用于第一模式,并根据第一模式,使用所调整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第一UE根据第二模式使用侧链路资源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被配置有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侧链路资源和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侧链路资源。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第一UE根据第一模式使用第一侧链路资源发送侧链路信号。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第一UE根据第二模式使用第二侧链路资源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被配置有侧链路资源,在该侧链路资源内,一部分参数被分配有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值和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值,其它参数被分配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共有的值。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第一UE根据第一模式在侧链路资源内使用用于第一模式的对应参数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第一UE根据第二模式在侧链路资源内使用用于第二模式的对应参数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还发送附加信号以遍及侧链路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然后,第一UE使用所确定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来接收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接收第二侧链路信号,并分别使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响应于使用第一模式成功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第一UE确定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响应于使用第二模式成功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第一UE确定第二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被配置有接收资源、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发送资源和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发送资源,其中,接收资源覆盖第一和第二发送资源。第一UE检测是否在第一发送资源内使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接收第二侧链路信号。响应于检测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第一UE确定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将要在第一发送资源内用于接收。第一UE检测是否在第二发送资源内使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接收第二侧链路信号。响应于检测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第一UE确定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将要在第二发送资源内用于接收。第一UE检测是否在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使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接收第二侧链路信号。响应于检测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第一UE确定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将要在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用于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E被配置有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接收资源和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接收资源。第一UE检测是否在第一接收资源内或在第二接收资源内接收到第二侧链路信号。响应于检测到在第一接收资源内接收到第二侧链路信号,第一UE确定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响应于检测到在第一接收资源内接收到第二侧链路信号,第一UE确定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技术是NR接入技术,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是LTE无线接入技术,第一模式是基于NR的模式,第二模式是基于LTE的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技术是LTE无线接入技术,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是NR接入技术,第一模式是基于LTE的模式,第二模式是基于NR的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用户设备中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装置可操作以:确定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该侧链路传输模式是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以及根据侧链路传输模式,使用由服务用户设备的网络节点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向后兼容第二无线接入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由设备执行以使该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用户设备中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其被配置为确定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其中侧链路传输模式是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该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其被配置为使用由服务用户设备的网络节点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根据侧链路传输模式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根据如上所述的各个方面和实施例,UE可以在不同的RAT上实施侧链路传输。特别地,支持NR接入技术的UE(也称为“NR UE”)能够在LTE系统中执行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能够实现与在NR系统中的性能相当的性能。支持LTE无线接入技术的UE(也称为“LTE UE”)可以在NR系统中执行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
附图说明
通过对附图中的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更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是指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
图1是示出用于SLRB的PDCP数据PDU的格式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在其中实现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在其中实现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中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些优选实施例将参考已经示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然而,本公开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并且因此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彻底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并且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将在新无线(NR)系统和LTE网络的环境中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的概念和原理可以更一般地适用于其它无线网络。
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涉及在不同RAT上的侧链路传输控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2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在两个RAT(第一RAT和第二RAT)适用的通信系统中执行。在该通信系统中,一些UE支持第一RAT,一些UE支持第二RAT。在一些实施例中,UE可以是无线终端(诸如移动电话、可穿戴设备、平板计算机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车辆、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任何其它类型的电子设备。
在以下的描述中,第一RAT向后兼容第二RAT,也就是说,与第二RAT相比,第一RAT更先进。作为示例,第一RAT是NR接入技术,第二RAT是LTE无线接入技术。为了清楚和简单起见,支持NR接入技术的UE被称为“NR UE”。
如图2中所示,在框210处,NR UE确定将要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在两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即,基于NR的模式(其是“第一模式”的示例)和基于LTE的模式(其是“第二模式”的示例)。
下面将详细描述侧链路传输模式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NR UE可使用感测协议来检测来自至少一个其它侧链路传输的侧链路信号。通常,侧链路传输可以使用单播通信、多播通信或广播通信。NR UE可以接收以它为目的地并在其通信范围内广播的侧链路信号。然后,NR UE可以确定这些侧链路传输使用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如果NR UE确定这些其它侧链路传输中的任何一个侧链路传输使用基于LTE的模式,则NR UE可确定它的侧链路传输模式为基于LTE的模式。如果NR UE确定这些其它侧链路传输中的大多数或全部都使用基于NR的模式,则NR UE可确定它的侧链路传输模式为基于NR的模式。这是因为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NR UE需要确定适用于所有其它UE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侧链路传输携带非安全信息的情况下,NR UE确定其它侧链路传输中的大多数所使用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就足够了。
可替代地或另外地,在一些实施例中,NR UE可确定邻近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支持哪个无线接入技术。第二UE可以是将与NR UE执行侧链路传输的UE。该确定可根据第二UE的能力信息来实现。能力信息可以指示UE的接入能力,例如由UE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NR UE可从第二UE先前发送的侧链路信号中获得能力信息。例如,当第二UE使用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来发送侧链路信号时,第二UE可在侧链路信号中指示其接入能力。例如,在LTE SCI中的保留位、用于LTE SL-SCH的MAC报头或用于LTE SLRB的PDCP报头可用于指示能力信息。NR UE可存储与第二UE的标识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又例如,如果第二UE使用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则指示第二UE支持NR技术。NR UE可以检测源第2层ID/ProSe UE ID,并存储与该ID相关联的第二UE的能力信息。
此外,第二UE的能力信息可在来自服务NR UE的NR eNB的公共或专用信令消息中接收。这在NR UE的服务/驻留小区是NR小区或eLTE小区而所有的相邻小区是NR小区和/或eLTE小区的情况下特别有用。NR UE可以向它的NR eNB报告能力。然后,NR eNB可彼此交换NR UE的能力信息,并向所服务/驻留的NR UE通知其它NR UE的能力信息。此外,如果NR eNB检测到相邻小区是NR小区,则NR eNB可以向它所服务/驻留的NR UE通知相邻NR小区中的其它NR UE的能力信息。
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在确定了第二UE的无线接入技术时,如果任何一个第二UE支持LTE无线接入技术,则NR UE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基于LTE的模式。如果第二UE中的大多数或全部都支持NR接入技术,则NR UE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基于NR的模式。在单播通信和多播通信的情况下,NR UE可以根据目的地UE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来确定它的侧链路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NR UE可被预先配置或预定义基于LTE的模式或基于NR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NR UE确定它的侧链路传输模式为如预先配置或预定义的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NR UE可基于对侧链路传输的传输要求来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传输要求可表示在一些传输参数方面,例如,诸如优先级的QoS信息、广播模式(例如,单播、多播、广播)、目的地地址、传输格式或同步源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NR UE可基于专用于基于NR的模式或基于LTE的模式的资源配置来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如果NR UE被授权使用专用于基于LTE的模式或基于NR的模式的资源,则NR UE可根据专用资源来确定对应的侧链路传输模式。
应当注意,上述用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的实施例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实施。
返回图2,在确定了侧链路传输模式后,在框220处,NR UE可根据所确定的侧链路传输模式,使用由服务NR UE的网络节点(例如,eNB)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实施例中,NR UE使用侧链路资源来发送和接收侧链路信号。如上所述,NR UE可以两种方式获得侧链路资源。一种方式是NR UE请求侧链路资源,作为响应,服务NR UE的eNB将侧链路资源授权给NR UE。另一种方式是eNB广播可用资源池,NR UE自主地从池中选择侧链路资源。侧链路资源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时间和/或频率的资源池以及相关联的传输参数(例如,最大传输功率、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重传次数等)来表示。
接下来,将参考图3提供关于NR UE发送侧链路信号的详细描述。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NR UE可由LTE eNB或NR eNB服务。
在LTE eNB的情况下,LTE eNB向NR UE授权/配置仅用于基于LTE的模式的侧链路资源。
如果确定NR UE使用基于NR的模式来发送,则NR UE可在侧链路资源内发送侧链路信号但不使用LTE参数(例如,参数集)。首先,NR UE可调整侧链路资源的配置以用于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NR UE可在用于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的传输参数的限制(例如,最大传输功率)内选择用于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的传输参数。例如,NR eNB向NR UE授权1个PRB。对于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1个PRB对应于12*15kHZ(即180kHz)子载波和14个OFDM符号(1ms)。因此,NR UE可调整1个PRB以对应于用于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的6*30kHZ子载波和28个OFDM符号。然后,NR UE可以使用所调整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如果确定NR UE使用基于LTE的模式来发送,则NR UE可以根据基于LTE的模式直接使用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NR eNB服务NR UE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NR eNB可配置/授权用于基于NR的模式的侧链路资源(以下称为“NR资源”)和/或用于基于LTE的模式的侧链路资源(以下称为“LTE资源”)。NR资源可以或可以不与LTE资源重叠。可替代地,NR资源可与LTE资源相同。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NR eNB可配置/授权侧链路资源,其中,一些参数被分配有NR专用值和LTE专用值,其它参数被分配了公共值。分配可以是特定于池的。例如,NR eNB可针对特定池对基于LTE的侧链路传输和基于NR的侧链路传输分配不同的MCS而配置共同的最大传输功率。
应当注意,NR eNB对NR UE仅授权NR资源和NR专用参数。NR eNB可经由来自NR UE的指示其NR接入能力的RRC消息UECapabilityInformation知道它在服务NR UE。
在NR eNB仅配置/授权NR资源的情况下,如果确定NR UE使用基于NR的模式,则NRUE可使用NR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如果确定NR UE使用基于LTE的模式,则NR UE可调整NR资源的配置以用于基于LTE的模式。例如,NR eNB可向NR UE授权1个PRB。NR UE可对1个PRB进行调整以用于基于LTE的模式。然后,NR UE可以使用所调整的资源来进行发送。
在NR eNB仅配置/授权LTE资源的情况下,如果确定NR UE使用基于NR的模式,则NRUE可调整LTE资源的配置以用于基于NR的模式。然后,NR UE可使用所调整的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如果确定NR UE使用基于LTE的模式,则NR UE可使用LTE资源来进行发送。
在NR eNB配置/授权LTE资源和NR资源的情况下,如果确定NR UE使用基于NR的模式,则NR UE可使用NR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如果确定NR UE使用基于LTE的模式,则NR UE可使用LTE资源来发送。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RAT是NR接入技术,第二RAT是LTE无线接入技术,但是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RAT可以是LTE无线接入技术,第二RAT是NR接入技术。下面将参考图4提供关于LTE UE发送侧链路信号的描述。在图4的示例中,LTE UE可由NR eNB或LTEeNB服务。在NR eNB的情况下,NR eNB可向LTE UE配置/授权NR资源和/或LTE资源。
由于LTE UE仅使用基于LTE的模式,因此,LTE UE的侧链路传输模式被确定为基于LTE的模式。在NR eNB仅配置/授权NR资源的情况下,LTE UE可调整NR资源的配置以用于基于LTE的模式。然后,LTE UE可使用所调整的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在NR eNB配置/授权LTE资源的情况下,LTE UE可使用LTE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LTE eNB服务LTE UE的情况下,LTE eNB向LTE UE配置/授权仅用于基于LTE的模式的侧链路资源。因此,LTE UE可直接使用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另外,NR UE可使用侧链路资源的一部分来发送侧链路信号。因此,侧链路资源不会被遍及。在这种情况下,NR UE可进一步发送附加信号以完全遍及侧链路资源,使得所有的侧链路资源可被使用。附加信号可以是噪声信号、填充信号或任何其它信号。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500的流程图,特别地,图5示出的方法涉及用于侧链路传输的接收过程。该方法可由支持第一RAT的UE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RAT比第二RAT更先进。在以下的描述中,作为示例,第一RAT是NR接入技术,第二RAT是LTE无线接入技术。
如图5所示,在框510处,NR UE可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如上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可以是基于NR的模式和基于LTE的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在实施例中,可通过执行盲检测来实现该确定。具体地,NR UE接收侧链路信号。然后,NR UE分别使用基于NR的模式和基于LTE的模式来解码所接收的侧链路信号。它可包括解调、补删余、解码、解扰和CRC(循环冗余校验)校验。如果与NR对应的CRC校验成功,则表明使用基于NR的模式成功解码了所接收的侧链路信号。因此,确定基于NR的模式将要用于接收。如果与LTE对应的CRC校验成功,则表明使用基于LTE的模式成功解码了所接收的侧链路信号。因此,确定基于LTE的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NR UE可被配置有接收资源、用于基于NR的模式的NR发送资源和用于基于LTE的模式的LTE发送资源。接收资源、NR发送资源和LTE发送资源构成侧链路资源。接收资源可覆盖NR发送资源和LTE发送资源。在这种情况下,NR UE可使用基于NR的模式和基于LTE的模式分别检测在NR发送资源、LTE发送资源和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的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然后,NR UE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基于NR的模式或基于LTE的模式将要用于在相应的资源内进行接收。
具体地,如果NR UE检测到在NR发送资源内使用基于NR的模式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则NR UE可确定基于NR的模式将要用于在NR发送资源内进行接收。如果NR UE检测到在NR发送资源内使用基于LTE的模式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则NR UE可确定基于LTE的模式将要用于在NR发送资源内进行接收。
如果NR UE检测到在LTE发送资源内使用基于NR的模式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则NRUE可确定基于NR的模式将要用于在LTE发送资源内进行接收。如果NR UE检测到在LTE发送资源内使用基于LTE的模式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则NR UE可确定基于LTE的模式将要用于在LTE发送资源内进行接收。
如果NR UE检测到在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使用基于NR的模式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则NR UE可确定基于NR的模式将要用于在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进行接收。如果NR UE检测到在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使用基于LTE的模式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则NR UE可确定基于LTE的模式将要用于在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进行接收。
在另一实施例中,NR UE被配置有用于基于NR的模式的NR接收资源和用于基于LTE的模式的LTE接收资源。NR接收资源和LTE接收资源构成侧链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NR UE可检测是否在NR接收资源内或在LTE接收资源内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如果NR UE检测到在NR接收资源内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则NR UE可确定基于NR的模式将要用于接收。如果NR UE检测到在LTE接收资源内接收到侧链路信号,则NR UE可确定基于LTE的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然后,在框520处,NR UE可使用所确定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来接收后续的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第一RAT可以是LTE无线接入技术,第二RAT可以是NR接入技术。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图5所示的方法可与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组合。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能够实现在不同RAT上的侧链路传输。特别地,该方法使NR UE能够在LTE系统中执行基于NR的模式。进一步地,该方法使NR UE能够确定适当的侧链路传输模式,以使得NR UE可以与LTE UE和NR UE二者进行通信。另外,该方法还使LTE UE能够与LTE UE和NR UE二者进行通信。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NR接入技术和LTE无线接入技术,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任何其它无线接入技术也能够适用。可以想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可应用于两种任意的无线接入技术。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设备(UE)中的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可穿戴设备、平板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车辆、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任何其它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支持第一RAT。如图6所示,装置600可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存储器602可包含可由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装置600可操作以确定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其中侧链路传输模式是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以及使用由服务UE的网络节点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根据侧链路传输模式向邻近的至少一个第二UE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二RAT相比,第一RAT更先进。作为示例,第一RAT可以是NR接入技术,第二RAT可以是LTE无线接入技术。另外,第一RAT可以是LTE无线接入技术,第二RAT可以是NR接入技术。
处理器601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存储器602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施,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闪存、磁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600可进一步操作以检测来自其它侧链路传输的侧链路信号以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用于其它侧链路传输,响应于其它侧链路传输中任一个使用第二模式,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以及响应于其它侧链路传输都使用第一模式,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这是因为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NR UE需要确定适用于所有其它UE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侧链路传输携带非安全信息的情况下,NR UE确定其它侧链路传输中的大多数侧链路传输所使用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就足够了。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600可进一步操作以确定邻近的至少一个第二UE支持哪个无线接入技术,响应于至少一个第二UE中的任何一个第二UE支持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以及响应于至少一个第二UE都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这是因为在广播通信的情况下,用户设备600需要确定适用于所有其它UE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在单播通信和多播通信的情况下,用户设备600可根据目的地UE所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来确定它的侧链路传输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支持第二无线接入技术。装置600进一步可操作以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调整侧链路资源的配置以用于第一模式,并根据第一模式使用所调整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以及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根据第二模式使用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被配置有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侧链路资源和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侧链路资源。装置600可操作以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根据第一模式使用第一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以及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根据第二模式使用第二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被配置有侧链路资源,在该侧链路资源内,一部分参数被分配有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值和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值,其它参数被分配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共有的值。装置600进一步可操作以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根据第一模式在侧链路资源内使用用于第一模式的对应参数来发送侧链路信号,以及响应于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为第二模式,根据第二模式在侧链路资源内使用用于第二模式的对应参数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600进一步可操作以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侧链路信号,以及使用所确定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来接收侧链路信号。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装置700可体现在支持第一RAT的UE中或体现为支持第一RAT的UE。如图7所示,装置700可包括确定模块701,其被配置为确定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其中,侧链路传输模式是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装置700还包括发送模块702,其被配置为使用由服务UE的网络节点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根据侧链路传输模式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应当注意,图7仅示出了装置700中的各种功能模块,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软件和硬件来实现这些功能模块。因此,在此的实施例通常并不限于示出的装置700和功能模块的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由设备执行以使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
通常,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来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现,而其它方面可以在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来实现,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此。虽然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以被示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它图形表示,但是应当充分理解,在此描述的这些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其一些组合中实现。
因此,应当理解,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在诸如集成电路芯片和模块的各种组件中实现。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体现为集成电路的装置中实现,其中集成电路可以包括用于体现可被配置以便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操作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电路系统(以及可能的固件)、基带电路系统以及射频电路系统。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体现在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其它设备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中,诸如在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中。通常,程序模块包括当由计算机或其它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特定任务或实施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诸如硬盘、光盘、可移动存储介质、固态存储器、RAM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程序模块的功能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或分配。另外,功能可以整体或部分地体现在固件或硬件等同物中,诸如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公开包括在此公开的或者明确地或其任何概括的任何新颖特征或特征组合。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鉴于前面的描述,对于本公开的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调整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任何和所有修改仍将落入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内。
Claims (33)
1.一种在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一用户设备(UE)处实施的方法(200),包括:
确定(210)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以及
根据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使用由服务所述第一UE的网络节点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220)侧链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包括:
检测来自其它侧链路传输的侧链路信号;
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用于所述其它侧链路传输;
响应于所述其它侧链路传输中的任一个使用所述第二模式,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以及
响应于所述其它侧链路传输都使用所述第一模式,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包括:
确定邻近的至少一个第二UE支持哪个无线接入技术;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UE中的任一个第二UE支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以及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UE都支持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UE支持的所述无线接入技术的确定是基于已经由所述第一UE获得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UE的能力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基于用于所述第一UE的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的预配置来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基于针对所述侧链路传输的传输要求来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基于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专用于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的资源配置来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节点支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
其中,发送侧链路信号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调整所述侧链路资源的配置以用于所述第一模式;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使用所调整的侧链路资源发送侧链路信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使用所述侧链路资源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UE被配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侧链路资源和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侧链路资源;
其中,发送侧链路信号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使用所述第一侧链路资源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使用所述第二侧链路资源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UE被配置有侧链路资源,在所述侧链路资源内,一部分参数被分配有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值和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值,其它参数被分配有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共有的值;
其中,发送侧链路信号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根据所述第一模式,在所述侧链路资源内使用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对应参数来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根据所述第二模式,在所述侧链路资源内使用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对应参数来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UE进一步发送附加信号以遍及所述侧链路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510)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以及
使用所确定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接收(520)侧链路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包括:
接收第二侧链路信号;
分别使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使用所述第一模式成功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以及
响应于使用所述第二模式成功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UE被配置有接收资源、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发送资源以及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发送资源,所述接收资源覆盖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和所述第二发送资源,
其中,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包括:
检测是否在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内使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接收第二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确定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将要在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内用于接收;
检测是否在所述第二发送资源内使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接收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确定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将要在所述第二发送资源内用于接收;
检测是否在所述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使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接收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确定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将要在所述接收资源的所述剩余部分内用于接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UE被配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接收资源和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接收资源,
其中,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包括:
检测是否在所述第一接收资源内或所述第二接收资源内接收到第二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接收资源内接收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接收资源内接收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是新无线(NR)接入技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是长期演进(LTE)无线接入技术,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是基于NR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基于LTE的模式。
17.一种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用户设备中的装置(600),包括:
处理器(601);以及
存储器(602),所述存储器(602)包含能够由所述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装置(600)能够操作以:
确定用于发送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是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对应的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以及
根据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使用由服务所述用户设备的网络节点配置的侧链路资源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
检测来自其它侧链路传输的侧链路信号;
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用于所述其它侧链路传输;
响应于所述其它侧链路传输中的任一个使用所述第二模式,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以及
响应于所述其它侧链路传输都使用所述第一模式,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侧链路传输模式:
确定邻近的至少一个第二UE支持哪个无线接入技术;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UE中的任一个第二UE支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以及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UE都支持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基于已经由所述第一UE获得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UE的能力信息,确定邻近的至少一个第二UE支持哪个无线接入技术。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基于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的预配置来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基于针对所述侧链路传输的传输要求来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基于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专用于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的资源配置来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网络节点支持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
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调整所述侧链路资源的配置以用于所述第一模式;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使用所调整的侧链路资源发送侧链路信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使用所述侧链路资源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侧链路资源和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侧链路资源;
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使用所述第一侧链路资源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使用所述第二侧链路资源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侧链路资源,在所述侧链路资源内,一部分参数被分配有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值和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值,其它参数被分配有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共有的值;
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发送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根据所述第一模式,在所述侧链路资源内使用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对应参数来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侧链路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二模式,根据所述第二模式,在所述侧链路资源内使用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对应参数来发送所述侧链路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发送附加信号以遍及所述侧链路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能够操作以:
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以及
使用所确定的侧链路传输模式接收侧链路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接收第二侧链路信号;
分别使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使用所述第一模式成功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以及
响应于使用所述第二模式成功解码所接收的第二侧链路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接收资源、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发送资源和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发送资源,所述接收资源覆盖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和第二发送资源,
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检测是否在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内使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接收第二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确定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将要在所述第一发送资源内用于接收;
检测是否在所述第二发送资源内使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接收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确定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将要在所述第二发送资源内用于接收;
检测是否在所述接收资源的剩余部分内使用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接收所述侧链路信号;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的接收,确定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将要在所述接收资源的所述剩余部分内用于接收。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接收资源和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接收资源,
其中,所述装置能够操作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哪个侧链路传输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检测是否在所述第一接收资源或所述第二接收资源内接收到第二侧链路信号;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接收资源内接收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在所述第一接收资源内接收到所述第二侧链路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模式将要用于接收。
32.根据权利要求1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能力是新无线(NR)接入技术,所述第二无线接入能力是长期演进(LTE)无线接入技术,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是基于NR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基于LTE的模式。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PCT/CN2017/074175 | 2017-02-20 | ||
CN2017074175 | 2017-02-20 | ||
PCT/CN2018/073396 WO2018149265A1 (en) | 2017-02-20 | 2018-01-1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contro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9292A true CN109479292A (zh) | 2019-03-15 |
CN109479292B CN109479292B (zh) | 2023-06-02 |
Family
ID=6316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2804.1A Active CN109479292B (zh) | 2017-02-20 | 2018-01-19 | 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880938B2 (zh) |
EP (1) | EP3459308B1 (zh) |
JP (1) | JP6999683B2 (zh) |
KR (1) | KR102291794B1 (zh) |
CN (1) | CN109479292B (zh) |
BR (1) | BR112019017158A2 (zh) |
WO (1) | WO2018149265A1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91742A1 (zh) * | 2019-03-28 | 2020-10-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0199908A1 (en) * | 2019-04-01 | 2020-10-0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
CN111836390A (zh) * | 2019-07-19 | 2020-10-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发送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
CN112020892A (zh) * | 2019-03-28 | 2020-12-01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管理侧链路业务优先级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135358A (zh) * | 2019-06-25 | 2020-12-25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配置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1026891A1 (zh) * | 2019-08-15 | 2021-02-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WO2021088946A1 (en) * | 2019-11-06 | 2021-05-14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l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 |
CN113330792A (zh) * | 2019-04-02 | 202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侧链路配置授权传输的高层辅助资源配置 |
CN113543336A (zh) * | 2020-04-09 | 2021-10-22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侧链路混合自动请求的时间间隙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1226858A1 (zh) * | 2020-05-13 | 2021-11-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3711629A (zh) * | 2019-05-02 | 2021-11-26 |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 侧行链路单播服务的接入层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3826370A (zh) * | 2019-09-30 | 202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4041272A (zh) * | 2019-03-28 | 2022-02-11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多无线电接入技术通信 |
CN114339664A (zh) * | 2019-05-30 | 2022-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链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762425A (zh) * | 2019-10-29 | 2022-07-15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将同时模式1和模式2用于负载平衡和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39564B1 (ko) * | 2016-08-10 | 2022-09-0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V2x 통신에서 자원을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3459308B1 (en) | 2017-02-20 | 2023-05-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control |
EP3383075B1 (en) * | 2017-03-30 | 2020-04-29 | LG Electronics Inc.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
US20200053835A1 (en) * | 2018-08-08 | 2020-02-13 | Idac Holdings, Inc. | Uu interface enhancement for nr v2x |
US11950182B2 (en) | 2018-09-24 | 2024-04-02 | Apple Inc. | Negotiation of a PC5 rat for a V2X service |
WO2020064851A1 (en) * | 2018-09-27 | 2020-04-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figuration of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nd enhanced vehicle-to-anything services |
CN111247855B (zh) * | 2018-09-28 | 2023-10-03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的无线电移动通信中车联网的通信方法 |
CN112703776A (zh) * | 2018-09-28 | 2021-04-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CN110972116B (zh) * | 2018-09-28 | 2021-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介质、程序产品及系统 |
EP3861812B1 (en) * | 2018-10-02 | 2023-05-31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Multi-rat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WO2020077645A1 (zh) * | 2018-10-19 | 2020-04-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BR112021007962A2 (pt) * | 2018-10-29 | 2021-07-2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um modo de transmissão de um enlace lateral, dispositivo terminal, e dispositivo de rede |
CN111132296B (zh) * | 2018-11-01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确定发送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
US11330562B2 (en) | 2018-11-27 | 2022-05-10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source control |
WO2020140276A1 (zh) * | 2019-01-04 | 2020-07-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 |
KR20200086920A (ko) | 2019-01-10 | 2020-07-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전송 자원을 할당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CN112492697B (zh) * | 2019-01-11 | 2022-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对应的终端 |
WO2020197279A1 (en) * | 2019-03-28 | 2020-10-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e of capability inform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278126B (zh) | 2019-04-02 | 2023-01-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获取、信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
EP3737198B1 (en) * | 2019-05-10 | 2022-04-20 | ASUSTek Computer Inc. | Reporting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information for sidelink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395235B2 (en) * | 2019-06-03 | 2022-07-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enhancement for inter-user equipment multiplexing |
KR20220038097A (ko) * | 2019-08-15 | 2022-03-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이드링크 전송을 위한 하위 및 상위 식별자 할당 |
WO2021035433A1 (en) * | 2019-08-23 | 2021-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transmit the whole ip packet when detecting source id conflict in v2x |
KR20220100895A (ko) * | 2019-11-18 | 2022-07-18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의 자원 선택 및 보고 |
CN113271573A (zh) * | 2020-02-14 | 2021-08-17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侧链路通信的无效rrc重新配置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
US12022562B2 (en) * | 2021-01-14 | 2024-06-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delink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ing sidelink discovery signal |
US20240147547A1 (en) * | 2021-03-01 | 2024-05-02 | Kyocera Corporation | Rrc connection reject handling under l2 relaying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25029A (zh) * | 2013-07-26 | 2016-02-10 | 英特尔Ip公司 | 支持机器类型通信和小数据通信的演进节点b和用户设备 |
US20160295624A1 (en) * | 2015-04-02 | 2016-10-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pool design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
CN106255210A (zh) * | 2015-06-12 | 2016-12-21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配置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842355A2 (en) | 2012-04-27 | 2015-03-0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optimizing proximity data path setup |
US9769644B2 (en) * | 2014-03-14 | 2017-09-1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selection |
US10660146B2 (en) * | 2014-03-21 | 2020-05-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priority |
WO2016013538A1 (ja) | 2014-07-22 | 2016-01-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US10057918B2 (en) * | 2014-08-08 | 2018-08-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ordination between prose BSR and cellular BSR |
CN105813204B (zh) * | 2014-12-31 | 2020-05-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池配置方法及设备 |
CN107211430B (zh) | 2015-01-23 | 2021-04-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d2d通信系统中选择用于d2d ue的副链路授权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10064212B2 (en) * | 2015-05-14 | 2018-08-28 | Blackberry Limited | Transmitting a scheduling request for a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 |
CN107852763B (zh) | 2015-07-13 | 2021-12-24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配置车辆到万物通信的技术 |
WO2017189035A1 (en) * | 2016-04-29 | 2017-11-0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v2x (v2v (vehicle to vehicle), v2i (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and/or v2p (vehicle to pedestrian))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rats) |
US10405332B2 (en) * | 2016-09-06 | 2019-09-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or services on a same carrier |
WO2018093113A1 (ko) * | 2016-11-15 | 2018-05-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P3459308B1 (en) | 2017-02-20 | 2023-05-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control |
-
2018
- 2018-01-19 EP EP18754169.3A patent/EP3459308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US US16/316,715 patent/US1088093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KR KR1020197024292A patent/KR102291794B1/ko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WO PCT/CN2018/073396 patent/WO2018149265A1/en unknown
- 2018-01-19 CN CN201880002804.1A patent/CN109479292B/zh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JP JP2019543932A patent/JP699968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1-19 BR BR112019017158A patent/BR11201901715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20
- 2020-12-03 US US17/111,227 patent/US1150365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25029A (zh) * | 2013-07-26 | 2016-02-10 | 英特尔Ip公司 | 支持机器类型通信和小数据通信的演进节点b和用户设备 |
US20160295624A1 (en) * | 2015-04-02 | 2016-10-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pool design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
CN106255210A (zh) * | 2015-06-12 | 2016-12-21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配置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RP-161650 eV2X requirements"", 《3GPP TSG_RAN\TSG_RAN》 * |
""RP-161652 pCR eV2X"", 《3GPP TSG_RAN\TSG_RAN》 * |
LG ELECTRONICS: "Discussion on eV2X in 5G RAN", 《3GPP TSG RAN MEETING #73 RP-161651》 * |
Cited B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41272A (zh) * | 2019-03-28 | 2022-02-11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多无线电接入技术通信 |
CN112020892A (zh) * | 2019-03-28 | 2020-12-01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管理侧链路业务优先级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0191742A1 (zh) * | 2019-03-28 | 2020-10-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CN112771993A (zh) * | 2019-03-28 | 2021-05-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US12089277B2 (en) | 2019-03-28 | 2024-09-1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device |
US12035342B2 (en) | 2019-04-01 | 2024-07-09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
WO2020199908A1 (en) * | 2019-04-01 | 2020-10-0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
CN113923632A (zh) * | 2019-04-01 | 2022-01-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装置及其无线通信的方法 |
CN113330792A (zh) * | 2019-04-02 | 202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侧链路配置授权传输的高层辅助资源配置 |
US11659551B2 (en) | 2019-04-02 | 2023-05-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igher layer assist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sidelink configured grant transmission |
CN113330792B (zh) * | 2019-04-02 | 2023-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侧链路配置授权传输的高层辅助资源配置 |
CN113711629B (zh) * | 2019-05-02 | 2024-06-07 |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 侧行链路单播服务的接入层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3711629A (zh) * | 2019-05-02 | 2021-11-26 |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 侧行链路单播服务的接入层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4339664B (zh) * | 2019-05-30 | 2024-02-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链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339664A (zh) * | 2019-05-30 | 2022-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链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135358B (zh) * | 2019-06-25 | 2024-02-09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配置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CN112135358A (zh) * | 2019-06-25 | 2020-12-25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配置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836390B (zh) * | 2019-07-19 | 2022-03-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发送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
CN111836390A (zh) * | 2019-07-19 | 2020-10-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发送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
WO2021026891A1 (zh) * | 2019-08-15 | 2021-02-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3826370A (zh) * | 2019-09-30 | 202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4762425A (zh) * | 2019-10-29 | 2022-07-15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将同时模式1和模式2用于负载平衡和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US11323938B2 (en) | 2019-11-06 | 2022-05-03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L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 |
WO2021088946A1 (en) * | 2019-11-06 | 2021-05-14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l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 |
CN113543336A (zh) * | 2020-04-09 | 2021-10-22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侧链路混合自动请求的时间间隙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1226858A1 (zh) * | 2020-05-13 | 2021-11-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999683B2 (ja) | 2022-01-18 |
KR102291794B1 (ko) | 2021-08-23 |
KR20190103435A (ko) | 2019-09-04 |
JP2020508604A (ja) | 2020-03-19 |
WO2018149265A1 (en) | 2018-08-23 |
US10880938B2 (en) | 2020-12-29 |
US11503657B2 (en) | 2022-11-15 |
CN109479292B (zh) | 2023-06-02 |
US20190320475A1 (en) | 2019-10-17 |
BR112019017158A2 (pt) | 2020-04-14 |
US20210120611A1 (en) | 2021-04-22 |
EP3459308B1 (en) | 2023-05-10 |
EP3459308A1 (en) | 2019-03-27 |
EP3459308A4 (en) | 2019-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79292A (zh) | 用于侧链路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327163B2 (en) | User equipment and protocol and method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
US10602555B2 (en)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layer-2 entiti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US1199168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748811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扩展接入限制的系统和方法 | |
US10044839B2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packet filtering for prose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US10547377B2 (en) | Method for handling an ID collis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CN116614897A (zh)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 |
TWI747251B (zh) | 頻寬部分操作方法、裝置和電腦可讀介質 | |
CN105453603B (zh) | 基于接近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073685A (zh) | 为远程无线终端提供和获取系统信息 | |
EP301030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source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4124608A1 (zh) | 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设备发现方法及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 | |
CN117979459A (zh) | 用于cv2x的随机接入过程 | |
WO202206284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switch | |
WO2013131438A1 (zh) | 一种集群传输通知、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40362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 |
US20240032072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230171633A1 (en) | Semi-static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mbs) data transmission | |
US10667286B2 (en) | Method for selecting prose destinations or SL grants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WO2023278270A1 (en) | System information for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s | |
JP2018011209A (ja) |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