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7505B -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77505B CN109477505B CN201780045787.5A CN201780045787A CN109477505B CN 109477505 B CN109477505 B CN 109477505B CN 201780045787 A CN201780045787 A CN 201780045787A CN 109477505 B CN109477505 B CN 1094775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spring element
- objects
- connection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372 Plexigla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20 ply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7—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ocket has a resilient part
- F16B21/073—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ocket has a resilient part the socket having a resilient part on its insi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2/0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 F16B12/1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 F16B12/12—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for non-metal furniture parts, e.g. made of wood, of plastics
- F16B12/26—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for non-metal furniture parts, e.g. made of wood, of plastics using snap-action el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30/00—Furniture jointing; Furniture with such jointing
- A47B2230/0055—Biscuits including formed staples or the like
- A47B2230/0062—Connectors for adjacent furniture parts, the mouths of the grooves for said connectors being on the join lines of said furnitur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ring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弹簧装置(200),其构造简单并且能获得高弹簧力和长弹簧行程,提出了,弹簧装置(200)包括如下:弹簧元件(140),其能通过弹性变形从初始状态进入偏移状态;贴靠元件(204),弹簧元件能贴靠在该贴靠元件上以达到弹簧元件的偏移状态,其中弹簧元件的至少一个端部(144)通过弹簧元件的弹性变形能相对于贴靠元件移动,其中弹簧元件在其初始状态下与贴靠元件具有朝向弹簧元件的能相对于贴靠元件移动的端部增加的距离(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尤其可以是用于连接两个对象的连接装置的组成部分。
背景技术
用于连接对象、尤其是用于连接家具部件或机器部件的连接装置例如由EP 1 990549A1或DE 10 2013 203 289 A9已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装置,其构造简单并且能获得高弹簧力和长弹簧行程。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弹簧装置来实现,该弹簧装置如下包括:
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能通过弹性变形从初始状态进入偏移状态;
贴靠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能贴靠在该贴靠元件上以实现弹簧元件的偏移状态,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的至少一个端部能通过所述弹簧元件的弹性变形相对于所述贴靠元件移动,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在所述弹簧元件的初始状态下与所述贴靠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弹簧元件的能相对于所述贴靠元件移动的端部(144)增加的距离。
通过弹簧元件和贴靠元件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组合优选能实现弹簧元件的最佳的弹性变形,以最终能实现特别高的弹簧力和特别长的弹簧行程。
弹簧元件在此尤其能可逆地变形。
弹簧元件的第一端部尤其是布置成与弹簧元件的能相对于贴靠元件移动的端部对置。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弹簧元件在弹簧元件的第一端部上直接或间接地与贴靠元件连接。第一端部尤其是弹簧元件的相对于贴靠元件固定的端部。
弹簧元件的相对于贴靠元件可移动的端部尤其是弹簧元件的第二端部。
弹簧元件尤其为了达到最大偏移状态贴靠在或能贴靠在贴靠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所述弹簧元件在所述弹簧元件的初始状态下与所述贴靠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弹簧元件的能相对于所述贴靠元件移动的端部不断增加的和/或持续增加的和/或非成比例地增加的距离。
可以规定,所述贴靠元件包括用于所述弹簧元件贴靠的贴靠面,其中所述贴靠面弯曲地构成。尤其是可以规定,所述贴靠面至少近似弓形弯曲地构成。
优选地,贴靠元件和/或弹簧元件分别具有恒定的弯曲半径,其中两种弯曲半径尤其是彼此不同。
此外可以规定,贴靠元件或弹簧元件在初始状态下不弯曲地和/或线性地构成。
贴靠面优选具有弓形,其与弹簧元件的能贴靠到贴靠面上的表面相比具有程度更大的弯曲。
然而还可以规定,弹簧元件的能贴靠到贴靠面上的表面与贴靠面相比具有程度更大的弯曲。
上述说明尤其涉及弹簧装置的初始状态。
在弹簧元件的偏移状态下、尤其是弹簧元件的最大偏移状态下,贴靠面和弹簧元件的贴靠到贴靠面上的表面优选具有至少近似相同的弯曲。在此尤其可以设置基本上相同的弓形弯曲。
弓形弯曲尤其能被理解成,弹簧元件的能贴靠到贴靠面上的表面或贴靠面本身分别以下述方式来弯曲:该表面或该贴靠面的法线矢量具有共同的交点或共同的交线。
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弹簧元件和贴靠元件彼此一体构成。
弹簧元件和贴靠元件尤其是作为唯一的构件和/或在共同的制造步骤或制造方法中被制造或能被制造。
弹簧装置例如可以是塑料注塑产品。
替选地为此可以规定,弹簧装置是板材成形产品。
此外可以规定,弹簧装置包括塑料注塑产品和/或板材成形产品。
例如可以规定,弹簧元件是板材成形产品,而贴靠元件是塑料注塑产品。
弹簧元件例如被推入或能被推入或被插入或能被插入连接元件的基体的弹簧接纳部中。该基体优选包括或构成至少一个贴靠元件。
下述情况可能是有利的,弹簧元件能平面地贴靠在贴靠元件上。
尤其可以规定,所述弹簧元件从所述初始状态随着增加的偏移以变大的接触面直接贴靠在所述贴靠元件上、尤其是连续地贴靠在所述贴靠元件上。
随着弹簧元件的增加的偏移,优选缩短了弹簧元件的自由的和/或未支撑在贴靠元件上的区段的长度。因此尤其是,弹簧元件的自由弹簧长度优选随着增加的偏移而被缩短。弹簧元件的自由的和/或未支撑在贴靠元件上的区段的长度的缩短尤其是导致了弹簧力的提升。
弹簧元件优选随着增加的偏移在贴靠元件上展开。
接触面尤其是下述面:在该面上弹簧元件和贴靠元件彼此接触。
接触面优选在初始状态下最小、尤其是等于零。
随着弹簧元件从初始状态开始偏移,优选在弹簧元件的第一端部的区域内形成了接触面。
随着弹簧元件的增加的偏移,接触面优选沿着贴靠面在弹簧元件的能相对于贴靠元件移动的端部的方向上、尤其是从弹簧元件的第一端部开始扩大。
接触面优选至少近似贯通和/或简单连通地构成。由此尤其是,弹簧元件能可靠地贴靠在贴靠元件上,且同时能实现弹簧元件的有效张紧。由此尤其可以优选地避免弹簧元件的不希望的点状的或线形的负荷或过载。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所述弹簧元件在偏移状态下的局部弹性变形沿着接触面在所有位置上至少近似相同,在所述接触面,所述弹簧元件和所述贴靠元件彼此接触。
此外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弹簧元件的局部弯曲在偏移状态下在沿着接触面的全部位置上至少近似相同,在该接触面中弹簧元件和贴靠元件彼此接触。
此外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弹簧元件的局部弯矩在偏移状态下在沿着接触面的全部位置上至少近似相同,在该接触面中弹簧元件和贴靠元件彼此接触。
弹簧元件和贴靠元件优选以下述方式相对彼此固定和/或以下述方式构造:能达到上述距离和/或上述变形。
“至少近似一致”尤其是理解成变形度中的偏差:最高约30%、例如最高约20%、尤其是最高约10%。
在弹簧元件仅部分松弛时,由此尤其是能获得弹簧装置的锁止状态、定位状态和/或止动状态,弹簧元件优选地还逐段地贴靠在贴靠元件上。弹簧元件的自由弹簧长度在弹簧装置的锁止状态、定位状态和/或止动状态下优选缩短地构成,尤其是与在完全松弛的初始状态下的自由弹簧长度相比。
可以规定,弹簧装置包括多个弹簧元件和/或多个贴靠元件。
此外可以规定,弹簧装置仅包括唯一的弹簧元件和/或唯一的贴靠元件。
弹簧元件和贴靠元件优选构成弹簧单元。
弹簧装置优选能包括多个这种弹簧单元。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弹簧装置包括多个弹簧单元,其中弹簧单元的弹簧元件优选能彼此相对变形、尤其是偏移。
替代于此可以规定,弹簧单元的弹簧元件具有相同的偏移方向。
可以规定,弹簧装置包括多个弹簧元件,多个弹簧元件并排地或在偏移方向上依次或彼此重叠地贴靠在贴靠元件上。
多个依次布置的弹簧元件尤其构造成弹簧组。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弹簧元件的能相对于贴靠元件移动的端部具有止动元件和/或钩元件。
尤其可以设置弹簧元件的能相对于贴靠元件移动的端部的弯折和/或弯曲和/或弯边的端部区段。
弹簧元件优选具有至少大致L形。
借助止动元件和/或钩元件尤其是能构成弹簧元件的接合区段。借助这种接合区段尤其能实现下述情况:弹簧装置用作连接装置的组成部分。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弹簧装置尤其适用于应用在连接装置中。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连接两个对象、尤其是用于连接家具部件或机器部件的连接装置。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连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装置、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弹簧装置。
弹簧装置的贴靠元件在此例如可以通过连接装置的连接元件或者然而通过一个对象或两个要互相连接的对象构成。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具有一体的基体,该基体包括至少一个弹簧装置。
基体尤其可以包括塑料材料和/或金属材料或由塑料材料和/或金属材料构成。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在连接状态和/或固定状态下布置在所述对象中的至少一个上,其中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非自动切割(nicht-selbstschneidend)的保持突出部,所述保持突出部分别具有弯曲的支撑面,该支撑面在纵截面中是圆弧形的。
一个或多个保持突出部优选能被插入设置在所述对象之一上的、具有弯曲的沉割面的沟槽中,所述沉割面在纵截面中为圆弧形。
所述沟槽优选包括基础区段和一个或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背离所述基础区段延伸的沉割区段(Hinterschneidungsabschnitte)。
一个或多个保持突出部在连接状态和/或固定状态下优选接合到所述沟槽的一个或多个沉割区段中。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布置在第一对象上和/或中的连接元件和/或一个或多个用于布置在第二对象上和/或中的连接元件。
其中为了使所述对象彼此连接,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对象上和/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能与所述第二对象、尤其是与在所述第二对象上和/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接合。
例如可以规定,第一连接元件布置在第一对象上和/或中。第二连接元件优选可以布置在第二对象上和/或中。然而还可以规定,在第二对象上不设置连接元件。在此尤其规定,第一连接元件间接地固定在第二对象上。第二连接元件则优选不是必要的。
优选地,第一连接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弹簧装置或一个或多个弹簧装置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第二连接元件或第二对象本身优选具有一个或多个接合区段或接纳元件,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端部能接合在该接合区段或接纳元件上。
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优选地引起两个对象之间的保持力、尤其是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之间或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对象之间。
因此弹簧元件尤其是保持元件。
所述连接装置此外优选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包括用于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连接的保持元件和用于存储所述保持元件的保持能量的存储装置。
存储装置尤其是包括用于在偏移状态下锁止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的锁止元件。
借助存储装置的锁止元件尤其能将弹簧力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中。
在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连接之前,保持能量优选能被传递至所述存储装置,尤其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的预紧/偏移。
被传递的保持能量优选直至建立连接能借助所述存储装置来存储。在此尤其是,能量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中。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所述存储装置在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连接时和/或为了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连接能被操纵。
保持元件通过这种操纵优选在使用保持能量的情况下能进入保持位置。尤其可以规定,保持元件构造成弹簧元件并且从偏移状态松弛到至少偏移不太远的状态或初始状态,并且在此尤其是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连接。
此外可以规定,保持能量可以在连接元件装入对象之前、期间和/或之后被传递至存储装置、尤其是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尤其适用于两个对象的连接。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两个对象、尤其是家具部件或机械部件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连接装置、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
将连接元件布置在对象之一上或将连接元件插入对象之一中;
使连接元件与其它对象、尤其是布置在其它对象上和/或中的其它连接元件连接。
为了使连接元件与其它对象连接,尤其是操纵连接装置的弹簧装置。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弹簧装置和/或包括弹簧装置的连接装置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借助该方法能简单地制造弹簧装置和/或连接装置,其中此外优选地应获得突出的弹簧特性。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用于制造弹簧装置、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弹簧装置的方法来实现,其中该方法优选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板条,所述板条具有至少一个U型的材料凹口、尤其是冲孔,从而构成了所述板条的由U型的材料凹口、尤其是冲孔包围的中心区段(232)和包围U型的材料凹口、尤其是冲孔的接片区段;
所述中心区段向外弯曲以构成弹簧元件;
所述接片区段以下述方式塑性变形:构成一个或两个侧向突出于所述弹簧元件的保持突出部,所述保持突出部在纵截面中尤其是弓形的;
和/或所述板条的端部以下述方式塑性变形:所述板条的所述端部回弯至所述板条并且尤其是固定在过渡区段上,其中所述过渡区段使所述中心区段与所述接片区段连接。
所述板条的变形的端部的突出于所述过渡区段的部分弯曲地构成。
借助板条的端部优选构成了用于通过中心区段构成的弹簧元件贴靠的贴靠元件。
板条的端部尤其是能插入在板条的接片区段内通过中心区段的突出弯曲而构成的开孔中和/或能固定在其中。
下述情况可以是有利的:接片区段、尤其是接片区段内的开孔包括一个或多个止动元件和/或夹紧元件,用于固定板条的端部。
例如止动元件或夹紧元件能通过伸入开孔中的突出部构成。
弹簧元件的自由端部优选地被弯曲或折边。尤其是由此优选地能制造弹簧元件的接合区段。该接合区段尤其是止动元件或钩元件。
优选地,板条关于横向中心面构造成镜像对称并尤其是包括两个U型的材料凹口、尤其是冲孔和两个端部,从而最终能构成两个弹簧元件和两个贴靠元件。
弹簧元件尤其是在背离彼此的偏移方向上偏移。
板条优选具有至少大致恒定的厚度,例如为至少约0.5mm和/或最大约1.5mm。优选地,板条的厚度至少大致为0.8mm。
板条的宽度在U型材料凹口的区域内并且进而在中心区段和接片区段的区域内优选为至少约8mm、例如约10mm。
板条的一个或两个端部优选具有至少约5mm和/或最大约8mm、例如约6.8mm的宽度。
板条优选在一个或两个U型材料凹口的区域内与在一个或两个端部的区域内相比更宽。
一个或两个弹簧元件的宽度优选至少大致相应于板条在一个或两个端部上的宽度,该弹簧元件通过一个或两个中心区段构成。
通过板条的不同宽度,尤其可以构成一个或多个保持突出部,用于将弹簧装置和/或连接装置的连接元件固定在相应的沟槽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选特征和/或优点是以下说明书和实施例附图的主题。
图1示出了两个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所述两个构件可借助连接装置互相连接并为此包括具有沉割区段的两个沟槽;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构件的部分透明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构件之一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构件的示意性部分透明侧视图;
图5示出了两个构件和用于连接两个构件的已知连接装置的两个连接元件在所述构件的分离状态下的示意性纵向截面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构件和连接装置在分离状态和连接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下的与图5相应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的构件和连接装置在构件和连接装置的连接元件的连接状态下的与图5相应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示出了图5中的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9示出了图5中的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示出了连接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设置两个能贴靠在贴靠元件上的弹簧元件,其中所述弹簧元件处于初始状态;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连接装置的与图10相应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弹簧元件已经略微偏移;
图12示出了图10中的连接装置的与图10相应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弹簧元件与图11中相比更远地偏移;
图13示出了图10中的连接装置的与图10相应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弹簧元件布置在最大偏移位置上;
图14示出了连接装置的另一种替选实施方式,其中设置了构造成板材成形产品的连接元件;
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连接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连接元件的另一个示意性侧视图,其视向为沿图15中的箭头16的方向;
图17示出了图15中的连接元件的从上面观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视向为沿图15中的箭头17的方向;和
图18示出了用于制造图14中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元件的板条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或功能等效的元件在所有附图中都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作为整体以100标注的连接装置例如用于连接基本上为板形的第一构件102与同样基本上为板形的第二构件104(见图1至4)。
两个构件102和104例如由木材或胶合板制成,然而也能由任意的其它材料制成,例如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例如有机玻璃)制成。此外可以规定,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4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制成。
在两个构件102和104的已连接状态下,第一构件102的构成第一构件102的窄侧的接触面106贴靠在第二构件104的构成第二构件104的主面的接触面108上。
在相关构件102或104中形成的沟槽110分别通向接触面106、108中的每一个,所述沟槽包括圆柱节段形或圆柱区段形的基础区段112和两个在厚度方向116上远离所述基础区段112延伸的沉割区段114。
基础区段112的弯曲半径大于沟槽深度T(见图4),从而拱形沟槽底面118以锐角与所述各个接触面106、108相交。
沟槽110的基础区段112在厚度方向116上具有例如约8mm的宽度B。
沟槽110的沉割区段114中的每个在其背离各个接触面106或108的侧面上通过与沟槽底面118齐平的底面120来界定,所述底面120构造成圆柱周面节段形并具有与基础区段112的沟槽底面118相同的弯曲半径。
每个沉割区段114在朝向接触面106或108的方向上通过同样是圆柱周面节段形的沉割面122来界定,所述沉割面122与底面120同心构造并且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
沉割区段114中的每个侧向地通过垂直于各自接触面106或108延伸的侧向限制面124来界定。
对沉割区段114中的每个而言,所述宽度b、即在厚度方向116的延伸为例如约1mm。
对沉割区段114中的每个而言,所述高度h、即底面120和沉割面122之间的距离为例如约2mm。
每个沟槽110的基础区段112通过基本上垂直于各自接触面106或108的延伸的侧向的限制壁126来界定,所述侧向的限制壁彼此之间具有沟槽宽度B的距离。
为了将上面描述的沟槽110构造在构件102和104上,例如能使用在EP 1990 549A1中描述的沟槽铣削装置。
为了将构件102、104互相连接,能在构件102、104中的每一个内设置一个或多个沟槽110、尤其是上面描述的类型的沟槽110。
然而还可以规定,仅构件102、104之一配备有一个或多个沟槽110、尤其是上面提到的类型的沟槽,而另一个构件104、102不包括上面描述的类型的沟槽110,包括不同构造的沟槽110、一个或多个孔、一个或多个凹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和/或一个或多个凹部,或所述另一个构件104、102不被加工。
下面描述用于连接不同构件102、104的连接装置100的不同实施方式。
作为整体以100标注的连接装置的在图5至8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在DE 102013 203289A9中已知。
为了互相连接构件102、104,连接装置100包括第一连接元件130和第二连接元件132。
优选地,连接元件130、13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基体134,其基本上构造为圆柱节段形或圆柱区段形。
基体134尤其是构造成与沟槽110的基础区段112至少部分地和至少近似地互补。
此外连接元件130、132中的每一个包括两个保持突出部136,其在厚度方向116上远离基体134的与基础区段112互补构成的部分延伸。
保持突出部136弯曲为弧形并且构造为至少大致地基本上与沟槽110的沉割区段114互补。
借助保持突出部136,连接元件130、132因此至少关于连接方向138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构件102、104上、尤其是构件102、104的沟槽110内。
为此,连接元件130、132可沿着沉割区段114被推入构件102、104的沟槽110内。
如尤其从图8获悉,第一连接元件130包括基体134、保持突出部136、和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140。
弹簧元件例如是板簧。
每个弹簧元件140都具有朝向基体134的第一端部142以及背离基体134的第二端部144。
借助每个弹簧元件140的朝向基体134的端部142,弹簧元件140布置在基体134上、尤其是一体地与基体134连接。
每个弹簧元件140的背离基体134的端部144能沿着横向于、尤其是基本上垂直于连接方向138取向的偏移方向146移动。
为此弹簧元件140弹性可弯曲地构成。
在第一连接元件130的图5至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弹簧元件140,该弹簧元件140与第二连接元件132的(还要描述的)接纳元件直接接触以使连接元件130、132连接。因此所述弹簧元件140是主弹簧元件148。
其它弹簧元件140是辅助弹簧元件150,其仅间接的、即借助主弹簧元件148与第二连接元件132的接纳元件共同作用,以使连接元件130、132连接。
辅助弹簧元件150与主弹簧元件148相邻布置,并且具有在辅助弹簧元件150的背离基体134的端部144上的贴靠区段152,借助该贴靠区段152使得辅助弹簧元件150能贴靠到主弹簧元件148上以作用于主弹簧元件148。
主弹簧元件148在背离基体134的主弹簧元件148的端部144上分别包括接合区段154,借助接合区段能使主弹簧元件148与第二连接元件132的接纳元件接合以连接所述连接元件130、132。
尤其是主弹簧元件148的接合区段154能沿偏移方向146偏移,以便与第二连接元件132的接纳元件接合。
辅助弹簧元件150布置在主弹簧元件148的背离接合区段154的侧面上。
主弹簧元件148的接合区段154优选能沿彼此相反的偏移方向146移动远离横向中心面156。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了:辅助弹簧元件150的背离基体134的端部144同样地沿着相应的偏移方向146偏移。
需要用于偏移的力通过辅助弹簧元件150的附加的偏移而明显地被升高,因为反作用于所述偏移的弹簧力至少近似是主弹簧元件148和所配属的辅助弹簧元件150的弹簧力的总和。
因此,辅助弹簧元件150构成了用于加强主弹簧元件148的弹簧作用或弹簧力的加强元件158。
第二连接元件132同样包括基体134,其至少逐级地和至少大概地构造为与构件102、104的沟槽110互补。
此外,第二连接元件132包括两个保持突出部136,其构造为弧形并且基本上与沟槽110的沉割区段114互补。
因此,第二连接元件132也能简单地插入沟槽110中并固定在其中。
第二连接元件132优选地包括接纳元件168,借助该接纳元件使得第二连接元件132能与第一连接元件130、尤其是与第一连接元件130的弹簧元件140接合。
接纳元件168在接纳元件168的朝向连接面166的端部170上布置、尤其是固定在基体134上(参见尤其是图5、7、9)。
接纳元件168布置在第二连接元件132的基体134的两个侧壁172之间。
凹槽174、尤其是开孔176以下述方式设置在侧壁172中:在侧壁172之间延伸的接纳元件168部分地沿着凹槽174延伸,并且进而在该区域内不与侧壁172连接并且进而不与基体134连接。替代于此,凹槽174还可能是不必须要的,从而设置连续的侧壁172。
接纳元件168优选地包括两个接纳突出部178。
接纳元件168的接纳突出部178尤其构造成能弯曲的或刚性的。
接纳元件168尤其是布置在第二连接元件132的中心并且关于第二连接元件132的横向中心面156构造成镜像对称。尤其是接纳元件168的接纳突出部178关于横向中心面156彼此镜像对称地构成并且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
接纳元件168的外表面182优选至少大致具有抛物线形,其中X轴在连接面166中延伸并且Y轴在横向中心面156中延伸(参见尤其是图7)。
主弹簧元件148、尤其是主弹簧元件148的接合区段154在使连接元件130、132连接时沿着接纳元件168的表面182一起移动。由于表面182的抛物线形,在此在主弹簧元件148偏移时实现了首先是大的且然后小的力增加。
弹簧元件140、尤其是主弹簧元件148在沿着接纳元件168的表面182移动时被张紧,从而接纳元件168的表面182构成了接纳元件168的张紧区段184。
如尤其是从图7获悉,主弹簧元件148的接合区段154和接纳元件168在已连接的状态下例如分别以斜面188互相抵靠。
借助斜面188一方面引起了:在连接元件130、132已连接的状态下,拉力被施加到连接元件130、132上,所述拉力使得连接元件130、132彼此拉紧。另一方面借助斜面188优选地能确保:连接元件130、132能无损伤地彼此远离。尤其是,第一连接元件130的主弹簧元件148由于斜面188优选能与连接方向138相反地在接纳元件168的斜面188上滑动并且由此使得主弹簧元件148的接合区段154与接纳元件168的接纳突出部178脱开。
在连接装置100的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规定主弹簧元件148和/或辅助弹簧元件150的另一种数量。此外在替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主弹簧元件148如此构造和布置,使得主弹簧元件148的接合区段154彼此背离地布置并且为了使主弹簧元件148偏移而能朝向彼此移动。所属的第二连接元件132优选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接纳元件168,其在连接元件130、132已连接的状态下布置于主弹簧元件148的背离横向中心面156的侧面上。
在图5至9中示出的连接装置100的实施方式采取下述方式工作:
首先构件102、104在构件102、104已安装的状态下彼此对置的位置上具有沟槽110。尤其是,沟槽110借助例如在EP 1 990 549 A1中已知的专用工具被铣削到构件102、104中。
接下来,连接元件130或132能通过简单的推入而被插入沟槽110中。
通过连接元件130、132的保持突出部136在所述推入过程中与沟槽110的沉割区段114接合,使得连接元件130、132至少关于连接元件130、132在连接方向138上的移动而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构件102、104内。
第一连接元件130在此固定在第一构件102内。
这一点可以尤其是在下述情况下关系重大:第一构件102是下述构件102、104,其应该借助窄侧或端侧与第二构件104的主侧连接。
当沟槽110和进而连接元件130、132布置在尤其板形构件102、104的窄侧或端侧时,下述情况通常是无关紧要的:第一连接元件130的部件、尤其是主弹簧元件148和/或辅助弹簧元件150突出于构件102、104的表面、尤其是接触面106,构件102、104在该接触面上互相贴靠。
第二连接元件132优选地布置在第二构件104的主面内的沟槽110内,其中第二连接元件132优选地不突出于主面、尤其是接触面106。
因此尽管已经安装第二连接元件132,第二构件104仍能借助主面堆叠在其它、尤其是板形的构件102、104上,而不必担心损坏构件102、104或第二连接元件132。
为了使连接元件130、132且进而构件102、104互相连接,该构件102、104连同布置在其中的连接元件130、132沿着连接方向138朝向彼此移动,该连接方向优选地垂直于连接面166。
如特别是从图5至7获悉,在此主弹簧元件148首先与接纳元件168、尤其是接纳元件168的张紧区段184接合。
主弹簧元件148的接合区段154在其沿着接纳元件168的张紧区段184移动时沿偏移方向146移动远离横向中心面156。主弹簧元件148在此偏移进而张紧。
辅助弹簧元件150也通过主弹簧元件148的偏移而偏移。
由于辅助弹簧元件150,使得需要用于主弹簧元件148偏移的力且进而主弹簧元件148的弹簧力被增大。
因此必须使用与下述情况相比明显更大的力使所述连接元件130、132互相连接:主弹簧元件148在没有用作加强元件158的辅助弹簧元件150的情况下来设置。
由于接纳元件168的表面182的抛物线形,在将第一连接元件130推到第二连接元件132上时,主弹簧元件148首先更顺畅且然后更缓慢地偏移。
由此尤其可以产生大的弹簧张紧,以使得连接元件130、132且进而使得构件102、104固定地互相连接,其中同时降低了连接所述连接元件130、132所需的最大力。
此外在图5至9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130、132的连接通过下述方式来优化:接纳元件168的接纳突出部178构造成可伸缩的(nachgiebig)、尤其是可弯曲的。由此,主弹簧元件148的接合区段154能更简单地移动过接纳元件168的接纳突出部178。
连接装置100的在图10至1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与在图5至9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基本上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区分:连接装置100包括弹簧元件140的不同的布置。
连接装置100在此包括弹簧装置200,其包括两个弹簧单元202。每个弹簧单元202通过弹簧元件140和贴靠元件204构成。
弹簧元件140的弹簧力也能借助贴靠元件204来优化。
在连接装置100的图10至1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尤其是没有设置辅助弹簧元件。
贴靠元件204尤其构造成刚性的且不可伸缩的。
如尤其是从图10至13获悉,弹簧装置200尤其是能设置在连接装置100的第一连接元件130上。
尤其地,弹簧装置200与根据在图5至9中示出的连接装置100的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元件132的接纳元件168相接合,以使得两个对象、尤其是构件102、104互相连接。
在图10至13示出的连接装置100的实施方式中尤其可以规定,第一连接元件130包括一体的基体134,其构造成塑料注塑产品206。
因此,基体134包括尤其是两个贴靠元件204和两个弹簧元件140。
弹簧元件140的在图10中示出的初始状态中,所述弹簧元件相对于贴靠元件204以下述方式布置和/或构造:从每个弹簧元件140的第一端部142开始在各自第二端部144的方向上,与各自所属的贴靠元件204的距离A过度地或者说非成比例地(überproportional)增加。
在每个贴靠元件204的朝向各个弹簧元件140的侧面上构造贴靠面208,其在各个弹簧元件140偏移时与所述弹簧元件140直接接触。
贴靠面208在此尤其是构造为弓形弯曲的。
在初始状态下,弹簧元件140构造成优选基本上直的和/或未弯曲的。
仅每个弹簧元件140在第二端部144区域内的端部区域能例如被弯折或折边或者在其它情况下如被弯曲。由此尤其能实现,弹簧元件140分别具有接合区段154以用于与另外的连接元件132连接。
接合区段154在此尤其是止动元件210或钩元件211。
如尤其是从图10至13的比较得知,弹簧元件140可以远离横向中心面156向外偏移。
弹簧元件140在此尤其是朝向贴靠元件204移动。
原则上,在弹簧元件140偏移时产生局部非常不同的负荷,其导致了局部非常不同的变形程度。
在不使用贴靠元件204时,这一点在连接装置100的根据图10至1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弹簧元件140中尤其会导致:弹簧元件140在各个第一端部142的区域内受到特别强地负荷并相应地变形。
尤其是在第二端部144的区域内实际上没有产生变形。
这种变形特性尤其导致了:在弹簧元件140的局部塑性变形或其它损害出现之前,仅能施加较低的弹簧力。
反之,通过使用贴靠元件204能获得每个弹簧元件140的优化的弹性变形,以最终能实现特别高的弹簧力。
为此,弹簧元件140在贴靠元件204上展开(abrollen)并在此基本上占据各自贴靠元件204的贴靠面208的形状。
因此弹簧元件140尤其是基本上被弯曲成弓形。
如尤其是从图11至13获悉,在此产生接触面212,所述接触面是下述面,在该面上弹簧元件140和贴靠元件204互相接触。
接触面212随着弹簧元件140的偏移增加而变大,并且在此尤其是从弹簧元件140的第一端部142沿着贴靠元件204的贴靠面208在弹簧元件140的第二端部144的方向上张开。
接触面212在此优选构造成不间断和连续的,从而尤其是弹簧元件140平面地、均匀地贴靠在贴靠元件204上。这种情况最终能实现弹簧元件140的均匀变形,以使得弹簧元件140尽可能在其总长度上均匀地弹性变形几乎直至塑性变形界限。由此产生的回弹力能引起每个弹簧元件140的希望的高弹簧力。
如从图13获悉,可以规定:连接装置100包括用于存储保持力、尤其是弹簧力的存储装置214。
存储装置214尤其是包括锁止元件216,借助该锁止元件使得用作保持元件218的弹簧元件140可以在偏移状态下被锁止。
因此,借助存储装置214、尤其是锁止元件216能实现连接元件130的弹簧元件140的预紧,由此能使得用于连接两个连接元件130、132所需的力尤其是在安装构件102、104期间最小化。
尤其可以规定,锁止元件216借助其它的连接元件132来操纵、优选被移除或被损毁,以释放弹簧元件140。
弹簧元件140尤其是以下述方式放松:弹簧元件包围另外的连接元件132的接纳元件168且进而建立两个连接元件132之间的连接。
此外,连接装置100的图10至1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在构造和功能方面与图5至9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一致,从而就此而言参考其前面的描述。
连接装置100的图14至18中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与图10至1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基本上在于:第一连接元件130的基体134构造成板材成形产品220。
根据图14至18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元件130尤其能由板条222来制造(参见图18)。
板条222在此例如具有约0.8mm的材料尺寸M(厚度)。
板条222尤其是关于横向中心面156构造成基本上镜像对称。
在板条222的彼此对置的端部224上,板条222优选具有宽度BE,其小于板条222的布置在两个端部224之间的中央区段226中的宽度BZ。
中央区段226尤其是包括一个或多个U型的材料凹口228、尤其是冲孔230。
借助U型的材料凹口228尤其是分别构成中心区段232和包围中心区段232的接片区段234。
中心区段232尤其是能从板条222的平面被弯曲出。
中心区段232尤其是构成了弹簧元件140。
在过渡区段236中,中心区段232与接片区段234保持连接。
过渡区段236尤其是每个弹簧元件140的第一端部142。
弹簧元件140的第二端部144例如被折边或者在其它情况下如被弯曲,以最终构成接合区段154。
接片区段234尤其是被弓形地弯曲并且然后构成突出部136,其在纵截面中为弓形。
借助于通过接片区段234构成的突出部136,因此连接元件130尤其是能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构件102、104的沟槽110内。
贴靠元件204通过板条222的端部224的变形来构成。
为此端部224回弯至板条222的中央区段226,其中尤其是构成了每个端部224的弯曲区段,其构成每个贴靠元件204的贴靠面208。
端部224尤其是被插入或被压紧到板条222的开孔238中。所述开孔238尤其是通过中心区段232从中央区段226弯出而形成。
例如借助突出部240能确保各个端部224的可靠的夹紧的固定,所述突出部构造在接片区段234的区域内并且伸入开孔238内。
通过由金属材料、尤其是金属板来制造连接元件130、尤其是连接元件130的弹簧元件140能优选地确保:弹簧元件140在长的时间间隔内在偏移状态下获得其弹簧力并且进而保持两个连接元件130、132之间的可靠连接。
在此可以通过弹簧元件140和贴靠元件204的组合同时以低材料消耗和低费用成本获得非常高的弹簧力。
此外连接装置100的图14至18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在构造和功能方面与图10至1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一致,从而就此而言参考其前面的描述。
在连接装置100的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将前面描述的连接装置的单个或多个特征和/或优点随意彼此组合。
附图标记列表
100 连接装置
102 构件
104 构件
106 接触面
108 接触面
110 沟槽
112 基础区段
114 沉割区段
116 厚度方向
118 沟槽底面
120 底面
122 沉割面
124 限制面
126 限制壁
130 连接元件
132 连接元件
134 基体
136 保持突出部
138 连接方向
140 弹簧元件
142 端部
144 端部
146 偏移方向
148 主弹簧元件
150 辅助弹簧元件
152 贴靠区段
154 接合区段
156 横向中心面
158 加强元件
166 连接面
168 接纳元件
170 端部
172 侧壁
174 凹槽
176 开孔
178 接纳突出部
182 表面
184 张紧区段
188 斜面
200 弹簧装置
202 弹簧单元
204 贴靠元件
206 塑料注塑产品
208 贴靠面
210 止动元件
211 钩元件
212 接触面
214 存储装置
216 锁止元件
218 保持元件
220 板材成形产品
222 板条
224 端部
226 中央区段
228 材料凹口
230 冲孔
232 中心区段
234 接片区段
236 过渡区段
238 开孔
240 突出部
A 距离
B 沟槽宽度
b 宽度
h 高度
M 材料尺寸。
Claims (23)
1.弹簧装置(200),包括:
-弹簧元件(140),所述弹簧元件能通过弹性变形从初始状态进入偏移状态;
-贴靠元件(204),所述弹簧元件(140)能以远离横向中心面(156)向外朝向所述贴靠元件(204)偏移的方式贴靠在所述贴靠元件上以实现所述弹簧元件(140)的偏移状态,
其中所述弹簧元件(140)的至少一个端部(144)能通过所述弹簧元件(140)的弹性变形相对于所述贴靠元件(204)移动,其中所述弹簧元件(140)在所述弹簧元件的初始状态下与所述贴靠元件(204)具有朝向所述弹簧元件(140)的能相对于所述贴靠元件(204)移动的端部(144)增加的距离(A),其中在所述弹簧元件(140)仅部分松弛时,由此能获得所述弹簧装置(200)的止动状态,所述弹簧元件(140)还逐段地贴靠在贴靠元件上,所述弹簧元件(140)的在所述弹簧装置(200)的止动状态下的自由弹簧长度与在完全松弛的初始状态下的自由弹簧长度相比缩短地构成,其中所述弹簧元件(140)和所述贴靠元件(204)彼此一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40)在所述弹簧元件的初始状态下与所述贴靠元件(204)具有朝向所述弹簧元件(140)的能相对于所述贴靠元件(204)移动的端部(144)非成比例地增加的距离(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靠元件(204)包括用于所述弹簧元件(140)贴靠的贴靠面(208),其中所述贴靠面(208)弯曲地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靠面(208)至少近似弓形弯曲地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200)包括塑料注塑产品(206)和/或板材成形产品(220),或者所述弹簧装置(200)是塑料注塑产品(206)或板材成形产品(2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40)从所述初始状态随着增加的偏移以变大的接触面(106、108)能直接贴靠或直接贴靠在所述贴靠元件(20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40)在偏移状态下的局部弹性变形沿着接触面(212)在所有位置上至少近似相同,在所述接触面,所述弹簧元件(140)和所述贴靠元件(204)彼此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40)的能相对于所述贴靠元件(204)移动的所述端部(144)具有止动元件(210)和/或钩元件(211)。
9.用于连接两个对象的连接装置(100),其中所述连接装置(100)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装置(2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连接元件(130、132),所述连接元件具有一体的基体(134),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一个弹簧装置(200)。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元件(130、132),所述连接元件在连接状态和/或固定状态下布置在所述对象中的至少一个上,其中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0、132)包括一个或多个非自动切割的保持突出部(136),所述保持突出部分别具有弯曲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在纵截面中为圆弧形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保持突出部(136)能插入设置在所述对象之一上的、具有弯曲的沉割面(122)的沟槽(110)中,所述沉割面在纵截面中为圆弧形,
其中所述沟槽包括基础区段(112)和一个或多个在厚度方向(116)上背离所述基础区段(112)延伸的沉割区段(114),和
其中一个或多个保持突出部(136)在连接状态和/或固定状态下接合到所述沟槽(110)的一个或多个沉割区段(114)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布置在第一对象上和/或中的连接元件(130、132)和/或一个或多个用于布置在第二对象上和/或中的连接元件(130、132),其中为了使所述对象彼此连接,在所述第一对象上和/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0、132)能与所述第二对象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对象彼此连接,在所述第一对象上和/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0、132)能与在所述第二对象上和/或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0、132)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30、132),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包括用于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连接的保持元件(218)和用于存储所述保持元件(218)的保持能量的存储装置(21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连接之前,保持能量能被传递至所述存储装置(214),并且被传递的保持能量直至建立连接能借助所述存储装置(214)来存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214)在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连接时和/或为了建立两个对象之间的连接能被操纵,从而所述保持元件(218)在使用保持能量的情况下能进入保持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是家具部件或机器部件。
18.用于连接两个对象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100);
-将连接元件(130、132)布置在所述对象之一上或将连接元件(130、132)插入所述对象之一中;
-使所述连接元件(130、132)与其它对象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连接元件(130、132)与布置在其它对象上和/或中的其它连接元件(130、132)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是家具部件或机器部件。
21.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装置(200)的方法,包括:
-提供板条(222),所述板条具有至少一个U型的材料凹口(228),从而构成了所述板条(222)的由U型的材料凹口(228)包围的中心区段(232)和包围U型的材料凹口(228)的接片区段(234);
-所述中心区段(232)向外弯曲以构成弹簧元件(140);
-所述接片区段(234)以下述方式塑性变形:构成一个或两个侧向突出于所述弹簧元件(140)的保持突出部(136),所述保持突出部在纵截面中是弓形的;
-所述板条(222)的端部(224)以下述方式塑性变形:所述板条(222)的所述端部(224)回弯至所述板条(222)。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的材料凹口(228)是冲孔(230)。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222)的所述端部(224)固定在过渡区段(236)上,其中所述过渡区段(236)使所述中心区段(232)与所述接片区段(234)连接,其中所述板条(222)的变形的端部(224)的突出于所述过渡区段(236)的部分弯曲地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43604.3A CN119222237A (zh) | 2016-08-11 | 2017-07-10 |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6215037.5A DE102016215037B4 (de) | 2016-08-11 | 2016-08-11 | Federvorrichtung und Verbindungsvorrichtung |
DE102016215037.5 | 2016-08-11 | ||
PCT/EP2017/067311 WO2018028911A1 (de) | 2016-08-11 | 2017-07-10 | Federvorrichtung und verbindungsvorrichtung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443604.3A Division CN119222237A (zh) | 2016-08-11 | 2017-07-10 |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7505A CN109477505A (zh) | 2019-03-15 |
CN109477505B true CN109477505B (zh) | 2024-12-24 |
Family
ID=593132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5787.5A Active CN109477505B (zh) | 2016-08-11 | 2017-07-10 |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
CN202411443604.3A Pending CN119222237A (zh) | 2016-08-11 | 2017-07-10 |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443604.3A Pending CN119222237A (zh) | 2016-08-11 | 2017-07-10 |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09034B2 (zh) |
EP (1) | EP3497339B1 (zh) |
JP (1) | JP7029453B2 (zh) |
KR (1) | KR102471761B1 (zh) |
CN (2) | CN109477505B (zh) |
AU (1) | AU2017308705B2 (zh) |
BR (1) | BR112019000900B1 (zh) |
CA (1) | CA3033414A1 (zh) |
DE (1) | DE102016215037B4 (zh) |
DK (1) | DK3497339T3 (zh) |
ES (1) | ES2964591T3 (zh) |
HR (1) | HRP20231401T1 (zh) |
IL (1) | IL263974B2 (zh) |
LT (1) | LT3497339T (zh) |
MX (1) | MX2019001656A (zh) |
PL (1) | PL3497339T3 (zh) |
PT (1) | PT3497339T (zh) |
RS (1) | RS64822B1 (zh) |
WO (1) | WO201802891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215037B4 (de) * | 2016-08-11 | 2024-10-24 | Lamello Ag | Federvorrichtung und Verbindungsvorrichtung |
NL2021485B1 (en) | 2018-08-20 | 2020-02-26 | Smeets Realisatie Holding B V | Improved wood joint for furniture |
DE102019206427A1 (de) * | 2019-05-03 | 2020-11-05 | Franz Baur | Verbindungsvorrichtung und Möbel |
USD912501S1 (en) * | 2019-05-03 | 2021-03-09 | Lamello Ag | Connecting device for parts of furniture or parts of machines |
SE545540C2 (en) * | 2020-08-18 | 2023-10-17 | Saab Ab | Spring arrangement for countermeasure magazine comprising it |
CN112901626B (zh) * | 2021-02-27 | 2024-06-21 | 广东精诺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组件 |
CN113027887B (zh) * | 2021-02-27 | 2022-12-23 | 广东精诺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装置及其固定结构 |
US12018707B2 (en) * | 2021-03-01 | 2024-06-25 | Välinge Innovation AB | Mechanical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panels |
DE202021002983U1 (de) | 2021-09-17 | 2021-10-04 | Thorsten Schulze Niehues | Selbstspannende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mindestens zwei Fügeteilen |
USD1044487S1 (en) * | 2022-11-14 | 2024-10-01 | Lamello Ag | Connecting device for parts of furniture and/or parts of machine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5100252U1 (de) * | 2014-01-30 | 2015-05-15 | Franz Baur | Verbindungsmitte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98776A (en) * | 1950-10-23 | 1952-06-03 | Tinnerman Products Inc | Clip for attaching trim objects |
JPS5925209Y2 (ja) * | 1978-05-06 | 1984-07-25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紐、ベルト用止め具 |
EP0016618A1 (en) * | 1979-03-17 | 1980-10-01 | L.B. (Plastics) Limited | Furniture drawers |
ATE15254T1 (de) | 1980-12-17 | 1985-09-15 | Salice Arturo Spa | Verbindungsbeschlag. |
DE3047642A1 (de) | 1980-12-17 | 1982-10-28 | Arturo Salice S.p.A., 22060 Novedrate, Como | Verbindungsbeschlag |
NO171008C (no) | 1990-06-28 | 1993-01-13 | Arne Hansen | Profilformet klemmeanordning for sammenfoeyning av objekter |
US5333822A (en) * | 1992-04-30 | 1994-08-02 |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 Attachment system |
CH689792A5 (de) * | 1992-10-08 | 1999-11-15 | Albrecht Bischof | Metallisches Bauelement zum Verbinden von Werkstuecken. |
DE9404642U1 (de) | 1994-03-18 | 1994-05-19 | Friedrich Knapp GmbH, 85591 Vaterstetten | Verbindungselement |
DE19607786C2 (de) * | 1996-03-01 | 2002-11-21 | Harman Audio Electronic Sys | Verbindungselement |
US6527471B2 (en) * | 2000-01-19 | 2003-03-04 | Termax Corporation | Sealing spring fastener with closed cavity |
JP2003072508A (ja) * | 2001-09-03 | 2003-03-12 | Piolax Inc | エアバック装置 |
DE10243196B4 (de) * | 2002-09-18 | 2007-03-22 | Kaindl Flooring Gmbh | Paneele mit Verbindungsklammer |
WO2004058329A2 (en) | 2002-12-20 | 2004-07-15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Ester combination local anesthetic |
US6969832B1 (en) * | 2003-05-19 | 2005-11-29 | Daughtry Sr Timothy Douglas | Radiant floor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clip |
DE20315778U1 (de) * | 2003-10-14 | 2003-12-11 | Böllhoff GmbH | Entkoppelnde Verbindungsanordnung mit Federklammer |
WO2005099402A2 (en) * | 2004-04-09 | 2005-10-27 |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 Cable tie with insert fastener |
ITBO20050532A1 (it) * | 2005-08-10 | 2007-02-11 | Metal Work Srl | Sistema per il bloccaggio di articoli quali mensole |
EP1990549A1 (de) | 2007-05-08 | 2008-11-12 | Franz Baur | Verbindungsmittel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erbindung eines ersten Bauteils und eines zweiten Bauteils |
DE102010002055A1 (de) * | 2010-02-17 | 2011-08-18 | MEKRA Lang GmbH & Co. KG, 90765 | Schnappverbindung zwischen zwei Bauteilen |
GB201100622D0 (en) * | 2011-01-14 | 2011-03-02 | Phillips Sean | Article of furniture |
DE102013203289A1 (de) * | 2013-02-27 | 2014-08-28 | Franz Baur | Verbindungsmittel |
DE202014010633U1 (de) * | 2014-01-30 | 2016-02-19 | Franz Baur | Verbindungsmittel zum Verbinden zweier Bauteile |
DE102014109547A1 (de) * | 2014-07-08 | 2016-01-14 | Lamello Ag | Verbindungsmittel und Verfahren zum Festlegen eines Verbindungselements an oder in einem Bauteil |
DE102016215037B4 (de) * | 2016-08-11 | 2024-10-24 | Lamello Ag | Federvorrichtung und Verbindungsvorrichtung |
US11000137B2 (en) * | 2017-08-20 | 2021-05-11 | Sarah C. Barnes | Mirror framing kit |
-
2016
- 2016-08-11 DE DE102016215037.5A patent/DE102016215037B4/de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10 CN CN201780045787.5A patent/CN109477505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10 RS RS20231011A patent/RS64822B1/sr unknown
- 2017-07-10 IL IL263974A patent/IL263974B2/en unknown
- 2017-07-10 ES ES17737569T patent/ES2964591T3/es active Active
- 2017-07-10 AU AU2017308705A patent/AU20173087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7-10 DK DK17737569.8T patent/DK3497339T3/da active
- 2017-07-10 KR KR1020197003359A patent/KR102471761B1/ko active Active
- 2017-07-10 CN CN202411443604.3A patent/CN119222237A/zh active Pending
- 2017-07-10 EP EP17737569.8A patent/EP3497339B1/de active Active
- 2017-07-10 WO PCT/EP2017/067311 patent/WO2018028911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7-10 MX MX2019001656A patent/MX2019001656A/es unknown
- 2017-07-10 CA CA3033414A patent/CA3033414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07-10 PL PL17737569.8T patent/PL3497339T3/pl unknown
- 2017-07-10 HR HRP20231401TT patent/HRP20231401T1/hr unknown
- 2017-07-10 BR BR112019000900-0A patent/BR112019000900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7-10 PT PT177375698T patent/PT3497339T/pt unknown
- 2017-07-10 LT LTEPPCT/EP2017/067311T patent/LT3497339T/lt unknown
- 2017-07-10 JP JP2019529680A patent/JP702945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22 US US16/231,462 patent/US1120903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5100252U1 (de) * | 2014-01-30 | 2015-05-15 | Franz Baur | Verbindungsmitte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17308705B2 (en) | 2023-04-06 |
PL3497339T3 (pl) | 2024-02-19 |
LT3497339T (lt) | 2024-01-25 |
DE102016215037B4 (de) | 2024-10-24 |
US20190128300A1 (en) | 2019-05-02 |
AU2017308705A1 (en) | 2019-01-24 |
CN109477505A (zh) | 2019-03-15 |
JP7029453B2 (ja) | 2022-03-03 |
EP3497339A1 (de) | 2019-06-19 |
CN119222237A (zh) | 2024-12-31 |
EP3497339B1 (de) | 2023-08-30 |
JP2019528416A (ja) | 2019-10-10 |
RS64822B1 (sr) | 2023-12-29 |
RU2019102710A3 (zh) | 2020-11-19 |
DK3497339T3 (da) | 2023-11-13 |
KR102471761B1 (ko) | 2022-11-29 |
US11209034B2 (en) | 2021-12-28 |
IL263974B2 (en) | 2023-03-01 |
RU2019102710A (ru) | 2020-09-14 |
HRP20231401T1 (hr) | 2024-02-16 |
BR112019000900A2 (pt) | 2019-04-30 |
KR20190039112A (ko) | 2019-04-10 |
MX2019001656A (es) | 2019-06-10 |
ES2964591T3 (es) | 2024-04-08 |
IL263974A (en) | 2019-02-28 |
IL263974B (en) | 2022-11-01 |
BR112019000900B1 (pt) | 2023-02-14 |
PT3497339T (pt) | 2023-10-27 |
DE102016215037A1 (de) | 2018-02-15 |
WO2018028911A1 (de) | 2018-02-15 |
CA3033414A1 (en) | 2018-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77505B (zh) |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 |
KR101811757B1 (ko) | 연결 수단 | |
KR101048732B1 (ko) | 고정 디바이스 | |
KR101195054B1 (ko) | 캐리어 부품에 2개의 부착 부품을 고정하기 위한 장치 | |
US5580203A (en) | Resilient snap fitting retaine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ing or the like | |
JP2014505845A (ja) | 固定装置 | |
JP2002033154A (ja)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CN209931656U (zh) | 扣具 | |
KR102341552B1 (ko) | 바닥 부재의 고정 구조 | |
US20210159568A1 (en) | Hook coupling structure and battery pack case using same | |
KR102635303B1 (ko) | 소성으로 신장된 래칭 설부 및/또는 한계 정지부를 갖는 판금의 전기 콘택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 |
US20100124504A1 (en) | Structure of ceiling fan blades their frames | |
CN113767226A (zh) | 连接装置和家具 | |
CN219063723U (zh) | 空调器面板及空调器 | |
CN114945753B (zh) | 连接组件 | |
JP2001347489A (ja) | 打抜きクッション部材 | |
US6224431B1 (en) | Double engagement structure of coupling terminal in plug type connector | |
RU2775796C2 (ru) |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JP3040313U (ja) | カードエッジ型コネクタ | |
JP5526249B1 (ja) | 竪樋取付具 | |
KR200296774Y1 (ko) | 버클 | |
US20210108672A1 (en) | Stamped metal sheet fastener | |
JP4359338B2 (ja) | 取付具 | |
KR20180112407A (ko) | 가구 조립장치 | |
KR20040021838A (ko) | 버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6 Address after: Swiss Valentine Applicant after: Lamello AG Address before: Orfdovin,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FRANZ.BOHR Applicant before: Franz Joseph Hazel Applicant before: Lamello Ag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