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3859A - 带以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带以及钟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63859A CN109463859A CN201811394038.6A CN201811394038A CN109463859A CN 109463859 A CN109463859 A CN 109463859A CN 201811394038 A CN201811394038 A CN 201811394038A CN 109463859 A CN109463859 A CN 1094638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band
- connecting member
- sheet
- cosmetic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2537 cosme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4443 Pyru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57 flexible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49 leather substitu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749 polyuretha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 A44C5/107—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with links made of more than two elements including connecting el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008—Cases for pocket watches and wrist watche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14—Suspending devices, supports or stands for time-pieces insofar as they form part of the case
- G04B37/1486—Arrangements for fixing to a bracel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以及钟表。该带的特征在于,具备带主体、以及安装于该带主体的端部和与该带主体的端部对应的被装配部件的带安装部的带连结部件,上述带连结部件是多个部件片以在与上述带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相互固定的结构。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16年11月30日,申请号为201611092595.3,发明名称为带以及钟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等臂部佩戴装置、包袋等所使用的带以及具备该带的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表的带中,公知如日本特开2006-109952号公报所记载那样构成:通过在带主体的端部安装带连结部件,并将该带连结部件安装于手表壳体,从而将带主体安装于手表壳体。
这样的带的带连结部件具备安装于手表壳体的壳体安装片、和安装于带主体的端部的带连结节,通过利用螺纹部件将带连结节安装于壳体安装片,来在由带连结节覆盖了壳体安装片的状态下将带主体安装于手表壳体。
然而,在这样的带中,由于用于将带主体安装于手表壳体的带连结部件是利用螺纹部件在安装于手表壳体的壳体安装部件上对安装于带主体的端部的带连结节进行安装的结构,所以部件件数较多,安装作业繁琐且麻烦,除此之外,由于遮蔽壳体安装片而从外部可见的带连结节是简单的结构,所以缺乏装饰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能够以最小限度的部件件数来形成、装饰性优异并且能够实现安装作业的简化的带以及具备该带的钟表。
本发明的带的特征在于,具备带主体、以及安装于该带主体的端部和与该带主体的端部对应的被装配部件的带安装部的带连结部件,上述带连结部件是多个部件片以在与上述带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相互固定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以省略一部分的方式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手表的带的带连结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带连结部件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从手表壳体侧观察图3所示的带连结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6A表示图3所示的带连结部件,是从右侧观察带连结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6B表示图3所示的带连结部件,是表示图4的带连结部件的B-B向视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带连结部件的放大仰视图。
图8是图6A所示的带连结部件的C-C向视中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带连结部件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9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1。该手表壳体1大致形成为圆筒状。在该手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经由垫圈2a安装有钟表玻璃2。并且,在该手表壳体1的下部安装有背盖3。
如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内部设有钟表模块4。该钟表模块4具备驱动指针的钟表机芯、电光学地显示时刻、日期等信息的显示面板、以及用于以电的方式驱动它们的电路部件等钟表功能所需要的各种部件(均未图示)。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12点侧(未图示)和6点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带5的带安装部6。这些带安装部6分别具备从手表壳体1的侧面朝向外部突出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带5具备带主体7和带连结部件8。
即,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带5构成为,带主体7通过带连结部件8而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该情况下,带主体7可以是聚氨酯树脂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并且可以是将金属制的带节依次连结而成的金属制的部件,并且也可以是合成皮革、天然皮革等皮制的部件。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带连结部件8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并在该状态下通过第一销部件9(参照图8)而安装于带安装部6,并且通过第二销部件10(参照图8)而安装带主体7的端部7a。
即,如图1所示,该带连结部件8的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除一部分以外,该带连结部件8的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突出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由此,如图1所示,带连结部件8构成为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该情况下,带连结部件8成为多个部件片11~13以在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相互固定的结构。
即,如图3~图8所示,多个部件片11~13具备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如图1、图3~图8所示,主体片11是钛(Ti)、不锈钢(SUS)等金属制的部件,与带连结部件8相同,在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并且,如图1、图3~图8所示,该主体片11的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突出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该主体片11的位于手表壳体1侧的壳体侧端面11a形成为与位于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的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对应的形状。
即,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该主体片11的壳体侧端面11a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的凸弯曲面相同的形状的凹弯曲面。该情况下,如图2、图3以及图6A、图6B所示,在主体片11的壳体侧端面11a的下部,朝向手表壳体1突出地设有卡合突起部11b,该卡合突起部11b与设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下部的卡合凹部6b卡合。
由此,如图1~图4所示,主体片11构成为,壳体侧端面11a的卡合突起部11b与设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下部的卡合凹部6b卡合,壳体侧端面11a与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紧密接触,主体片11在该状态下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
该情况下,如图1、图3~图8所示,主体片11在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设有装配部11c,并在第一装饰片12和第二装饰片13排列于该装配部11c的状态下组装于主体片11。即,主体片11在与位于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的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对应的壳体侧端面11a的下部设有连结部11d。
由此,如图3~图8所示,主体片11的装配部11c构成为,通过将除主体片11的连结部11d以外的该连结部11d的周围切开,来使主体片11上部侧以及带主体7所处的带侧端部11e侧敞开。因此,主体片11构成为,位于装配部11c的两侧的两侧部11f通过连结部11d而连结。
该情况下,如图2以及图6A所示,主体片11的位于装配部11c的两侧的两侧部11f的各侧面的形状形成为与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各侧面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如图8所示,在该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在同一轴上相互对应地设有供第一销部件9插入的壳体安装孔11g。
由此,如图1以及图5所示,在位于装配部11c的两侧的两侧部11f的各侧面与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各侧面对应的状态下,主体片11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并且两侧部11f的各壳体安装孔11g与相互对应地设于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安装孔(未图示)对应。
另一方面,如图3~图8所示,与主体片11相同,第一装饰片12是钛(Ti)、不锈钢(SUS)等金属制的部件,并且分别配置于主体片11的装配部11c内的两侧。即,这些第一装饰片12分别以相互相同的形状形成。
该情况下,如图2、图4以及图6A所示,第一装饰片12的位于带主体7侧的带侧端部12a形成为比主体片11的带侧端部11e长,除此以外形成为与主体片11大致相同的形状。如图8所示,在该第一装饰片12,与主体片11的壳体安装孔11g对应地设有供第一销部件9插入的壳体安装孔12b。
并且,如图2、图4以及图6A所示,该第一装饰片12构成为,在其下端部与主体片11的下端部对应的状态下,位于带主体7侧的带侧端部12a比主体片11的带侧端部11e朝向斜下侧突出。并且,如图8所示,该第一装饰片12构成为,在其突出的带侧端部12a设有供第二销部件10插入的带安装孔12c。
因此,如图1、图2、图4以及图6A所示,该第一装饰片12构成为,带侧端部12a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前端部朝向带主体7侧突出,并在该突出的带侧端部12a通过图8所示的第二销部件10来安装带主体7的端部7a。
并且,如图2、图4以及图6A所示,该第一装饰片12形成为,其上端部比主体片11的上端部稍微向上方突出。如图4所示,与主体片11的壳体侧端面11a相同,该第一装饰片12的位于手表壳体1侧的壳体侧端面12d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对应的形状。即,该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侧端面12d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的凸弯曲面相同的形状的凹弯曲面。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以及图5所示,也与主体片11的壳体侧端面11a相同地在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侧端面12d的下部,朝向手表壳体1突出地设有卡合突起部12e,该卡合突起部12e与设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下部的卡合凹部6b卡合。该第一装饰片12的卡合突起部12e配置在主体片11的连结部11d上,并在该状态下与手表壳体1的卡合凹部6b卡合。
与第一装饰片12相同,第二装饰片13是钛(Ti)、不锈钢(SUS)等金属制的部件,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地构成为在配置在主体片11的装配部11c内的第一装饰片12间配置。该情况下,第二装饰片13形成为与第一装饰片12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也可以形成为比第一装饰片12稍小。
即,如图4以及图6B所示,与第一装饰片12相同,该第二装饰片13在其下端部与主体片11的下端部对应的状态下,位于带主体7侧的带侧端部13a与第一装饰片12的带侧端部12a相同地构成为比主体片11的带侧端部11e朝向斜下侧突出。
并且,如图8所示,该第二装饰片13构成为,在其突出的带侧端部13a设有与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相同地供第二销部件10插入的带安装孔13b。该情况下,第二装饰片13的带安装孔13b设为在同一轴上与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对应。
因此,如图1、图2、图4以及图6A所示,该第二装饰片13构成为,带侧端部13a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前端部朝向带主体7侧突出,并在该突出的带侧端部13a通过图8所示的第二销部件10来安装带主体7的端部7a。
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第二装饰片13,也设有供第一销部件9插入的壳体安装孔13c,该壳体安装孔13c与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在同一轴上对应地设置。并且,如图2、图4以及图6A所示,该第二装饰片13以其上端部与主体片11的上端部相同的高度对应,并且形成为比第一装饰片12的上端部稍低。
并且,如图4所示,该第二装饰片13的位于手表壳体1侧的壳体侧端面13d与主体片11的壳体侧端面11a以及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侧端面12d相同,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对应的形状。即,该第二装饰片13的壳体侧端面13d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的凸弯曲面相同的形状的凹弯曲面。
在这种情况下也相同,如图3、图5以及图6B所示,在第二装饰片13的壳体侧端面13d的下部,与主体片11的壳体侧端面11a相同,朝向手表壳体1突出地设有与设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下部的卡合凹部6b卡合的卡合突起部13e。该第二装饰片13的卡合突起部13e配置在主体片11的连结部11d上,并在该状态下与手表壳体1的卡合凹部6b卡合。
然而,如图3以及图5所示,带连结部件8构成为,在与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对置的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壳体侧端面11a、12d、13d,沿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排列方向设有固定凹部14。
如图3以及图5所示,该固定凹部14是用于通过激光焊接等的焊接、或者粘合剂的粘合来将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相互固定的部件,遍及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设置。
并且,如图4所示,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通过表面加工而被施加了不同花纹的表面处理。例如,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和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被施加了梨皮状花纹的表面处理。第一装饰片12的表面被施加了细线花纹的表面处理。由此,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形成为不同花纹。
另外,如图8所示,该带连结部件8通过使主体片11的壳体安装孔11g、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3c在同一轴上对应,来在这些壳体安装孔11g、12b、13c内嵌入辅助管15。该辅助管15用于将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以相互推压的方式固定,在其内部安装有第一销部件9。
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设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壳体安装孔11g是各外部侧向下部侧敞开的大径的敞开孔,且内部侧形成为圆形的小径孔。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大径的敞开孔与圆形的小径孔的台阶部设有倒角部11h。与此相伴随地,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壳体安装孔13c形成为与主体片11的壳体安装孔11g的小径孔相同的大小。
因此,如图8所示,辅助管15的外径形成为与设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壳体安装孔11g的小径孔、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3c的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该辅助管15的轴向的长度形成为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中的各壳体安装孔11g的小径孔间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由此,如图8以及图9所示,辅助管15在配置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中的各壳体安装孔11g的小径孔间的状态下,向两端部被扩张的方向铆接。因此,该辅助管15的铆接部15a被推压于壳体安装孔11g的大径的敞开孔与圆形的小径孔的台阶部的倒角部11h,由此将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以相互彼此推压的方式固定。
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第一销部件9是两端部弹性地出没的弹簧棒。即,该第一销部件9具备管部9a、配置在该管部9a内的弹簧部件9b、以及设于管部9a的两端部且由弹簧部件9b以能够出没的方式挤压的一对销部9c。
如图8所示,该第一销部件9的管部9a的外径形成为与辅助管15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且轴向的长度形成为与辅助管15的轴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一对销部构成为,在通过弹簧部件9b的弹簧力而从管部9a的两端被挤压后,该一对销部从带连结部件8的两侧向外部突出。
由此,如图8所示,第一销部件9构成为,通过将管部9a向嵌入带连结部件8的各壳体安装孔11g、12b、13c内的辅助管15内插入,来在一对销部9c从带连结部件8的两侧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安装于带连结部件8。
并且,如图1以及图8所示,该第一销部件9构成为,若克服弹簧部件9b的弹簧力而压入一对销部9c,并将带连结部件8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则一对销部9c因弹簧部件9b的弹簧力而被挤压,向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安装孔插入(未图示),由此将带连结部件8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带连结部件8通过使在从主体片11的带侧端部11e向带主体7侧突出的第一装饰片12的带侧端部12a设置的带安装孔12c、和在与其对应的第二装饰片13的带侧端部13a设置的带安装孔13b在同一轴上对应,来插入第二销部件10。
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第二装饰片13的带安装孔13b以其轴向的中心部为边界,一方侧(图8中左侧)形成为小径孔,另一方侧(图8中右侧)形成为大径孔。与其相伴随地,第一装饰片12中的一方侧(图8中左侧)的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形成为小径孔,另一方侧(图8中右侧)的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形成为大径孔。
并且,如图8所示,第二销部件10具备设有内螺纹10b的第一销10a、和设有拧入该第一销10a的内螺纹10b的外螺纹10d的第二销10c。该情况下,第一销10a的外径形成为与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的大径孔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其轴向的长度形成为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的大致一半的长度。
并且,如图8所示,第二销10c的外径形成为与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的小径孔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其轴向的长度形成为与第一销10a的轴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也就是说形成为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的大致一半的长度。
由此,如图8所示,第二销部件10构成为,第一销10a从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的大径孔向第二装饰片13的带安装孔13b的大径孔插入,第二销10c从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的小径孔向第二装饰片13的带安装孔13b的小径孔插入。
该情况下,如图1以及图8所示,在带主体7的端部7a设有供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侧端部12a、13a插入的凹部7b。并且,在该带主体7的端部7a的凹部7b的两侧,沿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设有与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安装孔12c、13b对应的安装孔7c。
由此,如图1以及图8所示,第二销部件10构成为,在带主体7的端部7a的安装孔7c与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安装孔12c、13b对应的状态下,第一销10a穿过带主体7的一个安装孔7c而向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安装孔12c、13b的各大径孔插入。
并且,如图1以及图8所示,该第二销部件10构成为,第二销10c穿过带主体7的另一个安装孔7c而向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安装孔12c、13b的各小径孔插入,在该状态下,外螺纹10d与内螺纹10b螺纹结合,由此在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侧端部12a、13a安装带主体7的端部7a。
接下来,对这样的手表的带5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制作带连结部件8的情况下,预先分别独立地制作一个主体片11、两个第一装饰片12、以及一个第二装饰片13,并对它们的各表面实施表面处理。此时,如图4所示,对主体片11和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实施梨皮花纹的表面处理,并对两个第二装饰片12的各表面实施细丝花纹的表面处理。
而且,在主体片11组装第一装饰片12和第二装饰片13。此时,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位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间的装配部11c内的两侧分别配置第一装饰片12,并在这些第一装饰片12间配置第二装饰片13。由此,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在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地组装。
此时,如图8所示,设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壳体安装孔11g、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壳体安装孔13c在同一轴上对应。并且,此时,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与第二装饰片13的带安装孔13b在同一轴上对应。
该状态下,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壳体侧端面11a、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侧端面12d、第二装饰片13的壳体侧端面13d以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外侧面的凸弯曲面相同的形状的凹弯曲面的方式排列。此时,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卡合突起部11b、第一装饰片12的卡合突起部12e、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卡合突起部13e在同一面上排列。
并且,此时,在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壳体侧端面11a、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侧端面12d、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壳体侧端面13d,以遍及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方式沿其排列方向设置固定凹部14。另外,此时,第一装饰片12的带侧端面12a和第二装饰片13的带侧端面13a从主体片11的带侧端部11e较大地突出。
此时,从主体片11的带侧端部11e突出的第一装饰片12的带安装孔12c在与第二装饰片13的带安装孔13b对应的状态下,在从主体片11的带侧端部11e突出的位置处露出。并且,此时,第一装饰片12的各上端部比主体片11的上端部和第二装饰片13的上端部稍微向上方突出。
而且,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或者粘合剂的粘合来将在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相互固定。此时,在遍及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设置的固定凹部14内,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或者粘合剂的粘合来将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相互固定。
并且,此时,将辅助管15嵌入设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壳体安装孔11g的各小径孔、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3c内。该状态下,以扩张辅助管15的两端部的方式进行铆接。
这样的话,向设于壳体安装孔11g的大径的敞开孔与圆形的小径孔的台阶部的倒角部11h推压辅助管15的两端部的铆接部15a。因此,通过铆接辅助管15的两端部,来将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以相互推压的方式固定。由此,制作出带连结部件8。
接下来,对通过带连结部件8将带主体7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带连结部件8安装于带主体7的端部7a的情况下,使带连结部件8的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侧端部12a、13a插入设于带主体7的端部7a的凹部7b,并使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安装孔12c、13b与带主体7的端部7a的安装孔7c对应。
该状态下,使第二销部件10的第一销10a从带主体7的一个安装孔7c插入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安装孔12c、13b的各大径孔。并且,使第二销部件10的第二销10c从带主体7的他方的安装孔7c插入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安装孔12c、13b的各小径孔。
该状态下,使第二销10c的外螺纹10d与第一销10a的内螺纹10b螺纹结合并紧固。由此,将带主体7的端部7a安装于第一装饰片12的带侧端部12a和第二装饰片13的带侧端部13a。
并且,在将带连结部件8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情况下,向嵌入带连结部件8的设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壳体安装孔11g的各小径孔、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3c内的辅助管15内插入而安装第一销部件9。
此时,向嵌入带连结部件8的各壳体安装孔11g、12b、13c内的辅助管15内插入第一销部件9的管部9a,而使一对销部9c从带连结部件8的两侧向外部突出。该状态下,克服弹簧部件9b的弹簧力而压入第一销部件9的一对销部9c,并使带连结部件8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
这样的话,一对销部9c因弹簧部件9b的弹簧力而被挤压,并分别向相互对置地设于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安装孔(未图示)插入。由此,将带连结部件8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
这样,根据该手表的带5,具备带主体7、以及安装于该带主体7的端部7a和与其对应的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带连结部件8,该带连结部件8是多个部件片11~13以在与带主体7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相互固定的结构,从而能够以最小限度的部件件数来形成,装饰性优异,并且能够实现安装作业的简化。
即,在该手表的带5中,由于能够在排列有多个部件片11~13的状态下相互固定而成为一体,所以能够提高带连结部件8的装饰性,并且即使带连结部件8由多个部件片11~13形成,也能够将带连结部件8作为一个部件来进行安装作业。因此,能够以最小限度的部件件数来形成,装饰性优异,并且能够实现安装作业的简化。
该情况下,多个部件片11~13具备设有装配部11c的主体片11、排列地组装于该主体片11的装配部11c的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利用这些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能够提高带连结部件8的装饰性,由此能够实现外观设计性以及外观性的提高。
该情况下,在该带连结部件8中,能够通过表面加工对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实施不同花纹的表面处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带连结部件8的装饰性,由此能够实现外观设计性以及外观性的进一步的提高。
即,在该带连结部件8中,例如,能够对主体片11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实施梨皮花纹的表面处理,并能够对第一装饰片12的表面实施细丝花纹的表面处理,由此能够提供装饰性极高的带连结部件8。
并且,带连结部件8的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与手表壳体1相对的面亦即各壳体侧端面11a、12d、13d形成为与带安装部6处的手表壳体1的外表面对应的形状,由此能够使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壳体侧端面11a、12d、13d与手表壳体1的外表面紧密接触。
即,在该带连结部件8中,当在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配置有带连结部件8时,能够使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壳体侧端面11a、12d、13d与带安装部6处的手表壳体1的外表面不产生缝隙地紧密接触,由此也能够实现外观设计性以及外观性的提高。
并且,在带连结部件8的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与手表壳体1相对的面亦即各壳体侧端面11a、12d、13d,以遍及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方式沿其排列方向设有用于通过焊接或者粘合来将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相互固定的固定凹部14,由此在固定凹部14内,能够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或者粘合剂的粘合来固定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
即,在该带连结部件8中,能够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或者粘合剂的粘合来可靠且稳固地固定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除此之外,还能够将焊接的毛刺、粘合剂的渗出收纳在固定凹部14内,并且能够利用手表壳体1的外表面来隐藏该固定凹部14,由此也能够实现外观设计性以及外观性的提高。
并且,带连结部件8具备用将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沿其排列方向固定的辅助管15,从而能够向设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壳体安装孔11g的各小径孔、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3c内嵌入辅助管15,并且利用该辅助管15能够将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以相互推压的方式固定。
即,在辅助管15嵌入设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壳体安装孔11g的各小径孔、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3c内的状态下,以扩张辅助管15的两端部的方式进行铆接,由此将其铆接部15a推压于大径孔与小径孔的台阶部的倒角部11h,从而能够将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以相互推压的方式固定。
并且,在该带连结部件8中,向嵌入设于主体片11的两侧部11f的各壳体安装孔11g的各小径孔、第一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2b、以及第二装饰片12的壳体安装孔13c内的辅助管15插入第一销部件9,并通过该第一销部件9而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由此能够将带连结部件8可靠且稳固地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
该情况下,第一销部件9是两端部弹性地出没的弹簧棒,具备管部9a、配置在该管部9a内的弹簧部件9b、以及设于管部9a的两端部且由弹簧部件9b以能够出没的方式挤压的一对销部9c,利用该第一销部件9能够将带连结部件8简单且可靠地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
即,若使该第一销部件9的管部9a插入带连结部件8内的辅助管15内,并克服弹簧部件9b的弹簧力而压入一对销部9c,并在该状态下使带连结部件8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的一对安装突起部6a间,则一对销部9c因弹簧部件9b的弹簧力而被挤压,向一对安装突起部6a的安装孔(未图示)插入,从而能够将带连结部件8简单且可靠地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
另外,带连结部件8的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比手表壳体1的带安装部6更向带主体7侧突出,在该突出的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带侧端部12a、13a设有各安装孔12c、13b,并通过插入于这些各安装孔12c、13b的第二销部件10而安装于带主体7的端部7a,从而能够将带连结部件8可靠且稳固地安装于带主体7。
该情况下,第二销部件10具备设有内螺纹10b的第一销10a、和设有拧入该第一销10a的内螺纹10b的外螺纹10d的第二销10c,由此仅使第二销10c的外螺纹10d与第一销10a的内螺纹10b螺纹结合,就能够将带连结部件8简单且可靠地安装于带主体7。
即,该第二销部件10在使第一、第二装饰片12、13的各带安装孔12c、13b与带主体7的端部7a的安装孔7c对应的状态下,使第一销10a从带主体7的一方的安装孔7c向各带安装孔12c、13b插入,使第二销10c从带主体7的另一方的安装孔7c向各带安装孔12c、13b插入,并使外螺纹10d与内螺纹10b螺纹连接,由此能够将带连结部件8简单且可靠地安装于带主体7的端部7a。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主体片11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实施梨皮花纹的表面处理、对第一装饰片12的表面实施细丝花纹的表面处理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对主体片11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实施细丝花纹的表面处理,对第一装饰片12的表面实施梨皮花纹的表面处理,并且也可以对主体片11、第一装饰片12、以及第二装饰片13的各表面全部实施相同的花纹的表面处理。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主体片11的装配部11c配置有两个第一装饰片12和一个第二装饰片13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配置一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第一装饰片12,并且也可以配置两个以上的第二装饰片13,可以以自由的个数来组合第一装饰片12和第二装饰片13。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销部件9,说明了使用弹簧棒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由具备内螺纹的第一销部件和具备外螺纹的第二销部件构成的销部件,并且也可以使用在销的两端部设有防脱部件的销部件。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二销部件10由具备内螺纹10b的第一销部件10a和具备外螺纹10d的第二销部件10c构成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弹簧棒等销部件,并且也可以使用在销的两端部设有防脱部件的销部件。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应用于手表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一定是手表,例如也能够广泛应用于臂部佩戴装置、包、袋等的带。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以及与其等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其特征在于,
具备带主体和带连结部件,该带连结部件安装于该带主体的端部和与该带主体的端部对应的被装配部件的带安装部,
上述带连结部件是多个部件片以在与上述带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相互固定的结构,
上述多个部件片具备:设有与上述被装配部件的外侧面对应的连结部和上部侧开放的装配部的主体片;以及排列地组装于该主体片的上述装配部的多个装饰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连结部件的上述主体片以及上述多个装饰片的、与上述被装配部件相对的各面形成为与上述带安装部处的上述被装配部件的外表面对应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带连结部件的、与上述被装配部件相对的各面,以遍及上述主体片以及上述多个装饰片的方式沿其排列方向设有固定凹部,该固定凹部用于通过焊接或者粘合来将上述主体片以及上述多个装饰片相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连结部件具备用于将上述多个部件片沿其排列方向固定的辅助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连结部件具备用于将上述多个部件片沿其排列方向固定的辅助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连结部件具备用于将上述多个部件片沿其排列方向固定的辅助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连结部件通过插入于上述辅助管的第一销部件来安装于上述被装配部件的上述带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连结部件通过插入于上述辅助管的第一销部件来安装于上述被装配部件的上述带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连结部件的上述多个装饰片比上述被装配部件的上述带安装部更向上述带主体侧突出,该突出的上述多个装饰片的各带侧端部通过第二销部件安装于上述带主体的上述端部。
10.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41252A JP6284042B2 (ja) | 2015-12-10 | 2015-12-10 | バンドおよび時計 |
JP2015-241252 | 2015-12-10 | ||
CN201611092595.3A CN106858937B (zh) | 2015-12-10 | 2016-11-30 | 带以及钟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92595.3A Division CN106858937B (zh) | 2015-12-10 | 2016-11-30 | 带以及钟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63859A true CN109463859A (zh) | 2019-03-15 |
CN109463859B CN109463859B (zh) | 2020-12-25 |
Family
ID=5901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92595.3A Active CN106858937B (zh) | 2015-12-10 | 2016-11-30 | 带以及钟表 |
CN201811394038.6A Active CN109463859B (zh) | 2015-12-10 | 2016-11-30 | 带以及钟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92595.3A Active CN106858937B (zh) | 2015-12-10 | 2016-11-30 | 带以及钟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04304B2 (zh) |
JP (1) | JP6284042B2 (zh) |
CN (2) | CN1068589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92410B2 (ja) * | 2018-11-06 | 2022-12-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バンドおよびリスト機器 |
CN110973778B (zh) * | 2019-12-20 | 2022-03-1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腕戴设备连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腕戴设备 |
CN113273773B (zh) | 2021-05-18 | 2024-03-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组件和穿戴式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327753Y1 (zh) * | 1965-06-30 | 1968-11-15 | ||
JPS5874815U (ja) * | 1981-11-16 | 1983-05-20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時計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
CN1023665C (zh) * | 1988-08-24 | 1994-02-02 | Eta草图制造公司 | 金属结构手表带及用此表带之手表 |
CN104905501A (zh) * | 2014-03-13 | 2015-09-16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31528Y2 (ja) * | 1980-11-11 | 1985-09-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時計側のバンド固定部構造 |
JPH11192111A (ja) * | 1997-12-29 | 1999-07-21 | Casio Comput Co Ltd | バンド |
TW517181B (en) * | 2001-06-27 | 2003-01-11 | Swatch Group Man Serv Ag | Device for attaching wristband strands to a case |
DE60313043T2 (de) * | 2003-07-15 | 2007-12-13 | The Swatch Group Management Services Ag | Armband, das in der Länge angepasst werden kann, insbesondere Uhrarmband, mit einem eingearbeiteten elektrisch leitenden Element |
JP4674698B2 (ja) | 2004-10-12 | 2011-04-20 | 協和精工株式会社 | 時計バンド |
JP5153837B2 (ja) * | 2009-09-01 | 2013-02-27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バンド、腕時計及びバンドの製造方法 |
-
2015
- 2015-12-10 JP JP2015241252A patent/JP6284042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28 US US15/278,548 patent/US10004304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1-30 CN CN201611092595.3A patent/CN106858937B/zh active Active
- 2016-11-30 CN CN201811394038.6A patent/CN1094638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327753Y1 (zh) * | 1965-06-30 | 1968-11-15 | ||
JPS5874815U (ja) * | 1981-11-16 | 1983-05-20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時計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
CN1023665C (zh) * | 1988-08-24 | 1994-02-02 | Eta草图制造公司 | 金属结构手表带及用此表带之手表 |
CN104905501A (zh) * | 2014-03-13 | 2015-09-16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58937A (zh) | 2017-06-20 |
US20170164698A1 (en) | 2017-06-15 |
JP2017104321A (ja) | 2017-06-15 |
JP6284042B2 (ja) | 2018-02-28 |
CN106858937B (zh) | 2018-12-18 |
US10004304B2 (en) | 2018-06-26 |
CN109463859B (zh) | 2020-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63859A (zh) | 带以及钟表 | |
US9897974B2 (en) | Watch bracelet | |
CN102068088B (zh) | 具有可互换的链或带的便携式物体 | |
WO2007149337A3 (en) | Occlusion device with flexible fabric connector | |
JP2002291507A (ja) | アクセサリーチェーン・紐体ストッパー | |
US12004609B2 (en) |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jewelry item | |
ITMI960678U1 (it) | Sistema di aggancio di un bracciale a casse di orologi | |
CN209421114U (zh) | 带子以及钟表 | |
US20060272354A1 (en) | Non-extending hinged bracelet | |
CN205512790U (zh) | 带磁力的首饰锁扣及手链 | |
JP6716832B2 (ja) | 携帯機器用腕装着具 | |
RU170128U1 (ru) | Ювелирное изделие | |
KR101924512B1 (ko) | 장신구용 연결구 | |
JP6157766B1 (ja) | こぶ付紐用の先端固定具 | |
CN203168200U (zh) | 加固型饰品链条 | |
KR200467928Y1 (ko) | 장신구 모듈 | |
KR102084328B1 (ko) | 신축성과 향기를 발산하는 목걸이 | |
KR102036460B1 (ko) | 합성수지재 패킹에 고리가 장치되는 장식부재 | |
KR20110103860A (ko) | 혁대용 장식 버클 | |
CN113017209A (zh) | 表带及智能手表 | |
KR101162085B1 (ko) | 전자 회로 키트 | |
JP3192374U (ja) | 髪留めクリップ | |
US351977A (en) | Watch-pendant bow | |
KR200468218Y1 (ko) | 장신구 | |
JP2021058565A (ja) | 棒状弾性留着具を備えたネックレス、ブレスレ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