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9890B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59890B CN109459890B CN201811589157.7A CN201811589157A CN109459890B CN 109459890 B CN109459890 B CN 109459890B CN 201811589157 A CN201811589157 A CN 201811589157A CN 109459890 B CN109459890 B CN 1094598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guide
- side wall
- light
- backlight module
- no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73—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金属框、导光板、光源、胶框以及槽体;金属框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位于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位于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且底板和侧壁之间形成容置腔;第一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异形部,异形部朝向容置腔的内部凸起,形成槽体;导光板、光源和胶框均设置于容置腔内;胶框位于导光板和侧壁之间,光源和导光板沿第二方向排列,且光源位于导光板和第三侧壁之间;胶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缺口,在第二方向上,第一缺口位于槽体远离光源的一侧,且第一缺口内设置有第一导光部。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区域亮度的均一性,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在各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都需要依靠外部的背光模组(Back Light)来提供光源,以使液晶显示器显示画面,从而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器的视觉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视觉效果要求的不断提高,窄边框的液晶显示器逐渐为人们所青睐。由于边框变窄,液晶显示器的屏占比更高,人们在观看体验时,视觉被束缚的程度大大降低。为了使液晶显示器的边框变窄,目前的做法是将液晶显示器设计成规则矩形以外的异形显示器,这类异形显示器虽然可以较好地避开摄像头、扬声器等功能器件,并具有较高的屏占比,但背光模组中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在异形区域经常会因过于聚集而形成亮区,或者因无法射入而形成暗区,导致液晶显示器在显示画面时,整个画面的光亮不均匀,难以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改善亮区和暗区问题,使背光亮度更加均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金属框、导光板、光源、胶框以及槽体;金属框包括底板和侧壁,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位于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位于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且底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形成容置腔;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第一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异形部,异形部朝向容置腔的内部凸起,形成槽体;导光板、光源和胶框均设置于容置腔内;其中,胶框位于导光板和侧壁之间,光源和导光板沿第二方向排列,且光源位于导光板和第三侧壁之间;胶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缺口,在第二方向上,第一缺口位于槽体远离光源的一侧,且第一缺口内设置有第一导光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采用金属框容纳导光板、光源等部件,并在金属框的第一侧壁设置异形部,从而通过异形部形成槽体,槽体所在区域可以安装摄像头等器件,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功能和视觉需求。胶框的第一缺口内设置第一导光部,一方面,第一导光部和导光板可以共同传导光线,有利于扩大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另一方面,虽然第一缺口位于槽体远离光源的一侧,但可以通过第一导光部增加第一缺口处的光线出射量,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缺口处形成暗区的情况,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区域亮度的均一性,有利于改善显示设备亮度不均的情况,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金属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A-A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导光部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第一导光部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一导光部的又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第一导光部的又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一导光部的又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M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沿B-B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沿C-C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9中沿C-C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9中沿C-C方向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19中沿C-C方向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沿D-D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金属框10、导光板20、光源30、胶框40以及槽体50;金属框10包括底板11和侧壁12,侧壁12包括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位于底板11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两侧,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位于底板11沿第二方向y相对的两侧,且底板11、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之间形成容置腔13;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第一侧壁121包括至少一个异形部a,异形部a朝向容置腔13的内部凸起,形成槽体50;导光板20、光源30和胶框40均设置于容置腔13内;其中,胶框40位于导光板20和侧壁12之间,光源30和导光板20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光源30位于导光板20和第三侧壁123之间;胶框4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缺口41,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缺口41位于槽体50远离光源30的一侧,且第一缺口41内设置有第一导光部21。
本实施例中,金属框10的侧壁12包括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且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1设置于底板11的两侧,在第二方向y上,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设置于底板11的两侧,从而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第四侧壁124和底板11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也即容置腔13,用以容纳导光板20、光源30、胶框40等部件。金属框10的材质可以是铁、铝、镀锌铝、铝合金中的至少一者,从而金属框10对设置于容置腔13内的部件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制作成本,也可以采用塑料代替这些金属制作金属框10,但本发明对于金属框10的材质并不作具体限制。
第一侧壁1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异形部a,通过将异形部a朝向容置腔13的内部凸起,可以使得异形部a在第一方向上远离容置腔13的一侧可以形成槽体50,异形部a的数量、尺寸及其在第一侧边121上的具体位置在满足上述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也即槽体50的数量、尺寸和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并且槽体50的形状取决于异形部a朝向容置腔13内部凸起的具体形式,但本实施例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制,图1和图2中仅以设置一个U形的槽体50为例进行了示意,可以理解的是,槽体5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槽体50的形状还可以为半圆形、半椭圆形等等,后续不再赘述。槽体50内可以安装一些功能器件,使得显示设备在功能和视觉效果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光源30可以为但不局限于LED光源,图1中仅示意出了位于导光板20和第三侧壁123之间的几个光源30,但其尺寸和数量并不代表实际的尺寸和数量。由于导光板20上通常印刷有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从而光源30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导光点在导光板20远离底板11的一侧形成出射面,也即导光板20能够使点光源LED发出的光转变为面光源提供给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画面。
胶框40位于导光板20和侧壁12之间,以将导光板20框限于容置腔13内,同时,胶框40还具有一定的反光功能,以将导光板20发出的光线重新反射至导光板20内,提高光线在出射面的射出率。胶框40的材质可以但不局限于聚碳酸酯,为了提高其反光功能,可以将胶框40的颜色设置为白色,或者也可以在胶框40靠近导光板20的一侧设置反光胶带,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胶框4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41,胶框40除第一缺口41以外的部分仍然能够对安装其上的显示面板(未画出)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缺口41位于槽体50远离光源30的一侧,并且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缺口41的两侧分别为导光板20和第一侧壁121,第一缺口41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仅以设置一个第一缺口41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从光源30射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20传导,在胶框40处被阻挡,使得在未设置第一缺口41时第一缺口41所在的区域难以射入足够的光线,导致该区域形成暗区。而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缺口41的存在,使得光源30射出的光线可以有部分射入第一缺口41内;同时,由于第一缺口41内设置有第一导光部21,从而这部分光线可以通过第一导光部21传导和反射,并在第一导光部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形成出射面,也即使第一导光部21发光,作为背光源提供给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画面,从而第一导光部21可以和导光板20共同传导和反射从光源30射出的光线,有利于扩大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有效改善了第一缺口41处的暗区效果,使得背光模组出光区域的亮度更加均匀,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但由于第一缺口41的尺寸相对于导光板20较小,故第一导光部21对于光线的传导和反射能力也比较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导光部21对于光线的传导和反射能力,可以将第一导光部21采用光传导效率较高的材料制成,并且也可以在其内部设置多个导光点,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和图3中未示意出其他结构;同时,由于第一导光部21和导光板20具有相似的导光效果,故将两者采用相同的图案填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光部21可以和导光板20紧贴设置,也可以和导光板20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采用金属框容纳导光板、光源等部件,并在金属框的第一侧壁设置异形部,从而通过异形部形成槽体,槽体所在区域可以安装摄像头等器件,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功能和视觉需求。胶框的第一缺口内设置第一导光部,一方面,第一导光部和导光板可以共同传导光线,有利于扩大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另一方面,虽然第一缺口位于槽体远离光源的一侧,但可以通过第一导光部增加第一缺口处的光线出射量,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缺口处形成暗区的情况,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区域亮度的均一性,有利于改善显示设备亮度不均的情况,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4所示,第一导光部21包括第一子部211和第二子部212,第二子部212位于槽体50远离光源30的一侧,第一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位于第二子部212远离槽体50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导光部21包括第一子部211和第二子部212两部分,且第二子部212位于槽体50远离光源30的一侧,在未设置第二子部212时,第二子部212所在区域的光线相对于第一子部211所在区域的光线要暗得多,也即光源30发出的光线更难到达第二子部212所在区域;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位于第二子部212远离槽体50的一侧,光源30发出的光线可以比较容易地射入第一子部211内,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导光点将这部分光线较好地传导和反射至第二子部212,使第二子部212发光,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显示设备在槽体50远离光源30一侧的亮度,提升其显示效果。第二子部212的形状可以和槽体50的形状相匹配,比如图1所示;当然,在满足上述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第二子部212的形状也可以和槽体50的形状有所不同,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5所示,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子部212靠近槽体5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213。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子部212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槽体50的一侧表面设置了多个第一凸起213,从而光源30发出的光线以及从第一子部212和/或导光板20的导光点反射的光线进入第二子部212后,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凸起213进行反射,改善显示设备在槽体50远离光源30一侧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示意出了部分光线进入第二子部212后经波浪形排列的第一凸起213反射的路径,并且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凸起213的数量和形状,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光线在第二子部212内的反射路径,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显示设备的亮度在槽体50远离光源30一侧的亮度,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凸起213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排列方式,但本实施例对于第一凸起213的数量和排列形状并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6所示,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子部211远离第二子部21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214。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子部211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第二子部212的一侧表面设置了多个第二凸起214,使得从光源30发出的光线以及从导光板20的导光点反射的光线进入第一子部211后,可以通过多个第二凸起214反射至第二子部212内,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子部211所在区域可以作为背光模组光线出射面的一部分,有利于改善显示设备在第一子部211所在区域的亮度;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二子部212内的光线,有利于改善显示设备在第二子部212所在区域的亮度,从而可以改善显示设备在槽体50远离光源30一侧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示意出了部分光线进入第一子部211后经波浪形排列的第二凸起214反射的路径,并且通过合理设置第二凸起214的数量和形状,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光线在第一子部211内的反射路径,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显示设备的亮度在槽体50远离光源30一侧的亮度,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二凸起214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排列方式,但本实施例对于第二凸起214的数量和排列形状并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7所示,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子部211靠近第一侧壁12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凸起215。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子部211在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一侧壁121的一侧表面设置了多个第三凸起215,使得从光源30发出的光线以及从导光板20的导光点反射的光线进入第一子部211后,可以通过多个第三凸起215反射,有利于改善显示设备在第一子部211所在区域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仅示意出了部分光线进入第一子部211后经波浪形排列的第三凸起215反射的路径,并且通过合理设置第三凸起215的数量和形状,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光线在第一子部211内的反射路径,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显示设备的亮度在槽体50远离光源30一侧的亮度,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三凸起215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排列方式,但本实施例对于第三凸起215的数量和排列形状并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8所示,第二子部212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槽体50的一侧表面设置了多个第一凸起213,第一子部211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第二子部212的一侧表面设置了多个第二凸起214,并且第一子部211在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一侧壁121的一侧表面设置了多个第三凸起215,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凸起213、第二凸起214和第三凸起215增加光线在第一导光部21内的反射路径,以改善显示设备的亮度在槽体50远离光源30一侧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起213、第二凸起214和第三凸起215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在第一导光部21上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且图8中仅以三者的组合为例进行了示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0所示,胶框4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缺口42,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缺口42和异形部a相邻;第二缺口42内设置有第二导光部22。
本实施例中,胶框40除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以外的部分仍然能够对安装其上的显示面板(未画出)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由于第二缺口42的存在,使得光源30射出的光线可以有部分射入第二缺口42内;同时,由于第二缺口42内设置有第二导光部22,从而这部分光线可以通过第二导光部22传导和反射,并在第二导光部22远离底板11的一侧形成出射面,也即使第二导光部22发光,作为背光源提供给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画面,从而第二导光部22可以和导光板20共同传导和反射从光源30射出的光线,有利于扩大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有效改善了第二缺口42处的暗区效果,使得背光模组出光区域的亮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但由于第二缺口42的尺寸相对于导光板20较小,故第二导光部22对于光线的传导和反射能力也比较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导光部22对于光线的传导和反射能力,可以将第二导光部22同第一导光部21一样,采用光传导效率较高的材料制成,并且也可以在其内部设置多个导光点,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9和图10中未示意出其他结构;同时,由于第二导光部22和导光板20具有相似的导光效果,故将两者采用相同的图案填充。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光部22可以和导光板20紧贴设置,也可以和导光板20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在满足上述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第二缺口4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仅以设置一个第二缺口42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胶框40在第二缺口42和第一缺口41之间可以留有一部分隔离部401,从而可以通过隔离部401对两个缺口进行隔离,但由于隔离部401的尺寸比较小,为了确保隔离部401在容置腔13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在隔离部401之间设置连接部402,也即第二缺口42的存在并未使胶框40存在断开部分,并且在胶框40制作过程中,隔离部401、连接部402可以和胶框40的其他部位一同注塑成型,有利于降低设置第二缺口42的工艺难度;当然,隔离部401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支撑结构来确保其在容置腔13内的稳定性,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参考图11所示,第二缺口42和第一缺口41之间连通,也即两个缺口之间不设置隔离部401,从而部分光线不会受到隔离部401的影响,可以直接经第二导光部22射入第一导光部21内,有利于增加第一导光部21的光线射入量,并且扩大了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可以有效改善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处的暗区效果,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所示,胶框4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缺口43,在第二方向y上,第三缺口43位于槽体50靠近光源30的一侧;第三缺口43内设置有第三导光部23。
本实施例中,胶框40除第一缺口41、第二缺口42和第三缺口43以外的部分仍然能够对安装其上的显示面板(未画出)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胶框4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缺口43,在第二方向y上,第三缺口43位于槽体50靠近光源30的一侧,且其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仅以设置一个第三缺口43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从光源30射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20传导后可以有部分射入第三缺口43,由于第三缺口43内设置有第三导光部23,这部分光线可以通过第三导光部23传导和反射,并在第三导光部23远离底板11的一侧形成出射面,也即使第三导光部23发光,作为背光源提供给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画面,从而第三导光部23可以和导光板20共同传导和反射从光源30射出的光线,有利于扩大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
为了使第三导光部23对光线具有一定的传导和反射能力,可以采用光传导效率较高的材料制成,并且也可以在其内部设置多个导光点。但由于第三缺口43位于槽体50靠近光源30的一侧,也即相对于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而言,第三缺口43更靠近光源30,容易使得第三缺口43内容易射入较多的光线,导致背光模组在第三缺口43所在区域形成亮区。为此,可以通过调整第三导光部23内的导光点数量和位置等方式控制第三导光部23的发光强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第三缺口43所在区域形成亮区,使得背光模组出光区域的亮度更加均匀,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并且本实施例对于第三导光部23发光强度的控制方式并不作具体限制。
第三缺口43和第二缺口42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如图9所示的隔离部401进行隔离;当然,两者之间也可以连通,也即不设置隔离部401,从而部分光线不会受到隔离部401的影响,可以直接经第三导光部23射入第二导光部22内,有利于增加第二导光部22的光线射入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2中未示意出其他结构;同时,由于第三导光部23和导光板20具有相似的导光效果,故将两者采用相同的图案填充。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导光部23可以和导光板20紧贴设置,也可以和导光板20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所示,第一导光部21、第二导光部22均和导光板20一体成型。也即第一导光部21、第二导光部22可以和导光板20一同注塑成型,形成光源30的导光结构,在将导光板20安装在容置腔13内时,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可以对第一导光部21和第二导光部22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使得导光结构的制作和安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13所示,第三导光部23和导光板20一体成型。也即第三导光部23可以和导光板20一同注塑成型,形成光源30的导光结构,在将导光板20安装在容置腔13内时,第三缺口43可以对第三导光部23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使得导光结构的制作和安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13所示,第一导光部21、第二导光部22、第三导光部23可以均和导光板20一体成型,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导光部的制作工艺难度,并确保其在容置腔13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导光部和导光板20之间光线的射入和射出路径更加顺畅,从而背光模组出光区域的亮度也更加均匀,能够进一步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所示,槽体50的形状为半椭圆形;胶框40包括一个第一缺口41和一个第三缺口43,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缺口41位于第三缺口43远离光源30的一侧,且第一缺口41内设置有第一导光部21,第三缺口43内设置有第三导光部23。
本实施例中,由于槽体50的形状为半椭圆形,为了尽可能增加导光部的面积,用于放置导光部的缺口形状可以和槽体50的形状相匹配,此时在第二方向y上难以通过槽体50界定第三缺口43远离光源30一侧的具体位置,从而第一缺口41和第三缺口43之间可以无需如图12所示设置第二缺口42,并且在第一导光部21和第三导光部23对称设置的情况下,两者可以共用同一模具注塑成型,能够有效降低导光部的制作工艺难度,节省工艺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槽体50的形状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半椭圆形,对于近似半椭圆形的槽体50而言,仍然可以仅设置第一缺口41和第三缺口43,且通过在缺口内设置导光部仍然能够较好地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所示,胶框40包括第一框部44和第二框部45,第一框部44位于导光板20远离光源30的一侧和第四侧壁124之间,第二框部45位于导光板20靠近光源30的一侧和第三侧壁123之间;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缺口41远离槽体50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框部44,第三缺口43远离槽体50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框部45。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缺口41远离槽体50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框部44,第三缺口43远离槽体50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框部45,使得胶框40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一侧壁121相邻的一侧可以完全去除,此时导光板20射出的光线可以不受胶框40的影响而直接射入缺口内,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导光部21、第二导光部22和第三导光部23进一步扩大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以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6和图17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带60;在垂直于底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遮光胶带60和导光板20、第一导光部21均至少部分交叠。
本实施例中,遮光胶带60在底板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和导光板20、第一导光部21的正投影之间存在交叠部分,从而遮光胶带60可以遮挡背光模组边缘的光线,防止背光模组的边缘发生漏光现象,以影响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其中,胶框40和侧壁12可以对遮光胶带60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遮光胶带60可以直接贴合在导光板20的表面,当然,遮光胶带60和导光板20之间也可以设置其他膜层,此时遮光胶带60可以贴合在这些膜层的表面,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16中遮光胶带60是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背光模组进行设置的,且剖线B-B经过第一导光部21,图17为沿剖线B-B的剖面结构图;同时,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6和图17中未示意出其他结构。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5、图16和图18所示,遮光胶带60延伸至第一侧壁121远离容置腔13一侧的表面。
由于胶框40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一侧壁121相邻的一侧可以完全去除,此时虽然可以较好地扩大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但该侧遮光胶胶带60在底板1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仅和导光板20、第一导光部21的正投影之间存在交叠部分,也即缺少了胶框40的支撑,使得遮光胶带60在该侧容易剥落。本实施例中,由于遮光胶带60可以延伸至第一侧壁121远离容置腔13一侧的表面,从而遮光胶带60在该侧可以和第一侧壁121之间具有更多贴合面积,有效防止了遮光胶带60从第一侧壁121剥落情况的发生。
遮光胶带60和第一侧壁121远离容置腔13一侧表面的贴合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遮光胶带60的设置方式可以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本实施例仅以遮光胶带60设置于图15所示的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9和图20所示,金属框10还包括至少一个弯折部14,弯折部14位于第一侧壁1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且弯折部14沿朝向容置腔13的方向延伸;在垂直于底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弯折部14和第一缺口41至少部分交叠,遮光胶带60和弯折部14也至少部分交叠。
本实施例中,弯折部14位于第一侧壁1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且弯折部14沿朝向容置腔13的方向延伸,也即弯折部14可以采用弯折工艺将第一侧壁1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以朝向容置腔13的方向弯折形成,此时弯折部14和第一侧壁121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弯折部14也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侧壁1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上,只要确保弯折部14朝向容置腔13的方向延伸即可,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胶框40除第一缺口41以外的部分虽然对安装其上的显示面板(未画出)还是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但在第一缺口41处,由于遮光胶带60无法贴合至胶框40上,此时在垂直于底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通过设置弯折部14和第一缺口41至少部分交叠,使得遮光胶带60可以和弯折部14也有至少部分交叠,增加了遮光胶带60在背光模组上的贴合面积,使得遮光胶带60不易剥落,从而有效降低了显示设备因遮光胶带60剥落造成的故障。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5、图20和图21所示,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缺口41远离槽体50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框部44,第三缺口43远离槽体50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框部45;在垂直于底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弯折部14和第一缺口41、第二缺口42、第三缺口43均至少部分交叠,遮光胶带60和弯折部14也至少部分交叠。
胶框40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一侧壁121相邻的一侧可以完全去除,但该侧无法通过胶框40对安装其上的显示面板(未画出)提供支撑,使得显示面板在该侧有朝向导光板20偏移的风险,也即容易对导光板20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弯折部14,且在垂直于底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弯折部14和第一缺口41、第二缺口42、第三缺口43均至少部分交叠,从而可以通过弯折部14、胶框40和侧壁12共同为显示面板提供稳定的支撑强度。
同时,遮光胶带60和弯折部14也至少部分交叠,也即遮光胶带60可以和金属框10之间具有更多贴合面积,有效防止了遮光胶带60从金属框10剥落情况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9和图21中均未示意出遮光胶带60等结构,并且图21中沿剖线C-C的剖面结构图可以同图20所示,遮光胶带60在背光模组上的设置方式可以同图16所示,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9和图22所示,在垂直于底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胶框40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中任一者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底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胶框40的高度大于等于其他侧壁的高度,从而胶框40远离底板11一侧沿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可以进一步扩大,此时胶框40远离底板11一侧的正投影可以和第二侧壁122完全交叠,使得遮光胶带60和胶框40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增大,从而可以有效防止了遮光胶带60从胶框40剥落情况的发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9和图23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70,反射片70位于导光板20和第一导光部21靠近底板1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反射片70设置于导光板20和第一导光部21靠近底板11的一侧,从该侧溢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反射片70重新反射至导光板20和第一导光部21内,有效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9和图24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组80,光学膜片组80位于导光板20和第一导光部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组80设置于导光板20和第一导光部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可以对导光板20射出的光线进行处理,使得从背光模组出射面射出的光线强度较大且较为均匀,有利于提高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光学膜片组80可以是多层结构,比如包括两层增光片和一层扩散片等等,其中,增光片可以提高光线的正面灰度,扩散片可以对光线进行雾化,使得光线更加均匀柔和,但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光源30发出的光线射入导光板20和第一导光部21后,一部分光线通过导光点反射至扩散片和增光片,并最终射入显示面板;另一部分光线则由反射片70重新反射至导光板20和第一导光部21,继而再通过导光点反射至扩散片和增光片,并最终射入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
请结合参考图25和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图25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电视、车载显示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请继续结合参考图25和图26所示,显示装置200还包括摄像头90,摄像头90设置于背光模组100的槽体50内。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的槽体50内可以安装摄像头90,从而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200的实用性。当然,在槽体50具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槽体50内还可以设置其他功能器件,比如麦克风、发光器件等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继续结合参考图25和图26所示,显示装置200还包括显示面板300,显示面板300包括阵列基板301、对向基板302和液晶层303;阵列基板301和对向基板302相对设置,液晶层303位于阵列基板301和液晶层303之间。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光线出射面侧,也即背光模组100可以通过其遮光胶带60和显示面板300固定,从而背光模组100可以为显示面板300提供足够的光线。在显示面板300中,通过控制阵列基板301的边缘电场即可控制液晶层303内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进而通过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可以控制背光模组100射出的光线在液晶层303内的透光率,实现显示面板300的画面显示功能。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采用金属框容纳导光板、光源等部件,并在金属框的第一侧壁设置异形部,从而通过异形部形成槽体,槽体所在区域可以安装摄像头等器件,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功能和视觉需求。胶框的第一缺口内设置第一导光部,一方面,第一导光部和导光板可以共同传导光线,有利于扩大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面;另一方面,虽然第一缺口位于槽体远离光源的一侧,但可以通过第一导光部增加第一缺口处的光线出射量,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缺口处形成暗区的情况,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区域亮度的均一性,有利于改善显示设备亮度不均的情况,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7)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导光板、光源、胶框以及槽体;
所述金属框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形成容置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异形部,所述异形部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凸起,形成所述槽体;
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和所述胶框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胶框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侧壁之间,所述光源和所述导光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
所述胶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缺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槽体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缺口内设置有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位于所述槽体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子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二子部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子部靠近所述槽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部远离所述第二子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缺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异形部相邻;
所述第二缺口内设置有第二导光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部、所述第二导光部均和所述导光板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缺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三缺口位于所述槽体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
所述第三缺口内设置有第三导光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光部和所述导光板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框包括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所述第一框部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框部位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缺口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框部,所述第三缺口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框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带;
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遮光胶带和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部均至少部分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框还包括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所述弯折部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方向延伸;
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第一缺口至少部分交叠,所述遮光胶带和所述弯折部也至少部分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胶框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中任一者的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导光部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组,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导光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和液晶层;
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槽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89157.7A CN109459890B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US16/283,189 US10416375B1 (en) | 2018-12-25 | 2019-02-22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89157.7A CN109459890B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59890A CN109459890A (zh) | 2019-03-12 |
CN109459890B true CN109459890B (zh) | 2021-07-23 |
Family
ID=6561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89157.7A Active CN109459890B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16375B1 (zh) |
CN (1) | CN1094598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14544B2 (ja) * | 2019-04-12 | 2023-01-30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光源装置 |
CN213126810U (zh) * | 2020-10-30 | 2021-05-04 | 合肥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217279717U (zh) * | 2022-03-28 | 2022-08-23 |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递柜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4662A (zh) * | 2015-11-16 | 2016-02-17 | 合一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
CN205560488U (zh) * | 2016-04-21 | 2016-09-07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7884998A (zh) * | 2017-10-23 | 2018-04-0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
CN108153023A (zh) * | 2018-01-18 | 2018-06-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CN108897165A (zh) * | 2018-07-11 | 2018-11-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6745A (en) * | 1994-02-23 | 1995-07-25 | Ois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Inc. | Flex circuit boar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TWI259313B (en) * | 2004-10-19 | 2006-08-01 | Ind Tech Res Inst | Light-guide pl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
TWI323810B (en) * | 2005-12-23 | 2010-04-21 | Innolux Display Corp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on the same |
US20080137369A1 (en) * | 2005-12-26 | 2008-06-12 | Minebea Co., Ltd. |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
TWI327662B (en) * | 2006-04-21 | 2010-07-21 | Au Optronics Corp | An optical module |
US7674030B2 (en) * | 2006-05-23 | 2010-03-09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Light source for even illumination of a light guide |
US7626747B2 (en) * | 2006-06-02 | 2009-12-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US7708442B2 (en) * | 2006-10-25 | 2010-05-04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Light emitting panels for display devices |
JP3129206U (ja) * | 2006-11-27 | 2007-02-08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モジュール |
CN102803828B (zh) * | 2010-03-16 | 2014-10-08 | 夏普株式会社 | 边光式面状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
WO2014141822A1 (ja) * | 2013-03-12 | 2014-09-18 |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 導光板、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WO2014192660A1 (ja) * | 2013-05-28 | 2014-12-04 |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US9483071B2 (en) * | 2013-12-17 | 2016-11-0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
CN206848638U (zh) | 2017-07-11 | 2018-01-05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显示装置 |
-
2018
- 2018-12-25 CN CN201811589157.7A patent/CN109459890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22 US US16/283,189 patent/US1041637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4662A (zh) * | 2015-11-16 | 2016-02-17 | 合一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
CN205560488U (zh) * | 2016-04-21 | 2016-09-07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7884998A (zh) * | 2017-10-23 | 2018-04-0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
CN108153023A (zh) * | 2018-01-18 | 2018-06-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CN108897165A (zh) * | 2018-07-11 | 2018-11-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416375B1 (en) | 2019-09-17 |
CN109459890A (zh) | 2019-03-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39418B2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 unit, and illumination unit | |
CN113707034B (zh) | 拼接显示装置 | |
CN112764254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9459890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5044981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US10126591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9613734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9613752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3687543B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EP3315846B1 (en) | Light emiss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108317436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00507664C (zh) | 侧光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9407403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4278577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10401679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50301406A1 (en) | Dimming Unit, Backlight Module Group and Display Device | |
EP3605214B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9581746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341665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 |
CN111965911A (zh) | 显示模组及其应用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100039580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Block Used Therein | |
US895802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0095902A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0133921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9709638B (zh) | 导光板、背光模组、屏幕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