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429510A - 闪光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闪光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9510A
CN109429510A CN201780016480.2A CN201780016480A CN109429510A CN 109429510 A CN109429510 A CN 109429510A CN 201780016480 A CN201780016480 A CN 201780016480A CN 109429510 A CN109429510 A CN 109429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oving parts
main body
magnet slice
flash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64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9510B (zh
Inventor
岑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U TENGLI
Niss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U TENGLI
Niss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U TENGLI, Niss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HOU TENGLI
Publication of CN109429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9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3Camera grips, hand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14Separate unit
    • G03B2215/0517Housing
    • G03B2215/0521Housing movable housing, e.g. bounce-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89Diffusors, filters or refraction means
    • G03B2215/0592Diffusors, filters or refraction means installed in front of light emit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24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separately producing marks on the film
    • G03B2217/242Details of the marking device
    • G03B2217/244Magnetic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透镜移动型的电动变焦式闪光灯装置中,即使前后方向上的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也可防止变焦用驱动装置受到损伤于未然。在前表面具有透镜(68)的透镜保持体(26)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于具有发光部(36)的闪光灯主体(24),在闪光灯主体(24)设置有变焦用驱动装置(47),所述变焦用驱动装置(47)包括由电动机(48)在前后方向上驱动的移动部件(44),移动部件(44)和透镜保持体(26)借助于被安装于移动部件(44)和透镜保持体(26)上的磁体片(62、78)的磁力而被连结起来。

Description

闪光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光灯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电动变焦式闪光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照相机用闪光灯装置,已知一种闪光灯装置,该闪光灯装置具有:主体外壳,在其前部固定配置有菲涅耳透镜;灯座,其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于主体外壳内,对氙放电管等发光单元进行保持;和变焦用驱动装置,其被设置于主体外壳,包括用于在前后方向上驱动所述灯座的电动机和进给丝杠机构,所述闪光灯装置具有如下的电动式变焦功能:借助于所述灯座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菲涅耳透镜与发光单元的光轴方向(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变化,从而闪光灯光相对于被拍摄体的照射角(闪光灯照射角)发生变化(例如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36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43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被内置于主体外壳中的灯座在主体外壳内沿前后方向移动(变焦移动)的闪光灯装置(灯座移动型的闪光灯装置)中,由于灯座未露出到外部,因此,外力不会作用于灯座,但主体外壳需要大于变焦移动长度的前后长度以便于灯座的移动。因此,灯座移动型的闪光灯装置阻碍了小型化,收纳时及携带时也体积大。
相对于此,在前表面安装有菲涅耳透镜的透镜保持体(透镜侧外壳)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具有发光部的闪光灯主体(主体侧外壳)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闪光灯装置(透镜移动型闪光灯装置)中,主体侧外壳无需大于变焦移动长度的前后长度作为灯座移动空间。该透镜移动型闪光灯装置在透镜侧外壳相对于主体侧外壳处于后退的位置(广角位置)的状态下闪光灯装置比灯座移动型闪光灯装置小型,收纳时及携带时不会体积大。
在透镜移动型闪光灯装置中,由于透镜保持体露出在外部,因此,有可能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在通过手动进行透镜保持体的变焦移动的闪光灯装置中,即使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仅透镜保持体移动,不会损伤变焦移动的引导部等。但是,若是透镜保持体的变焦移动通过电动机进行的电动式,则由于透镜保持体借助于驱动机构而刚性地被连结于电动机,因此,若前后方向上的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则该负荷作用于包括驱动机构及电动机的变焦用驱动装置,有可能损伤变焦用驱动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透镜移动型电动变焦式闪光灯装置中,即使前后方向上的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也可防止变焦用驱动装置受到损伤于未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闪光灯装置具备:闪光灯主体(24),其具有发光部(36);和透镜保持体(26),其在前表面具有透镜(68),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闪光灯主体(24),其中,所述闪光灯装置具有:变焦用驱动装置(47),其包括被设置于所述闪光灯主体(24)的电动机(48)和由电动机(48)在前后方向上驱动的移动部件(44);和磁体片(62、78),其被安装于所述移动部件(44)和所述透镜保持体(26)中的至少一方,借助于磁力而将所述移动部件(44)与所述透镜保持体(26)连结起来。
根据该结构,当前后方向上的较大的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26)时,借助于磁体片的磁力的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的连结被解除,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分离,因此,不会有较大的外力作用于变焦用驱动装置(47),可避免变焦用驱动装置(47)受到损伤于未然。
在上述闪光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闪光灯主体(24)具有容纳所述发光部(36)和所述变焦用驱动装置(47)的主体侧外壳(30),所述透镜保持体(26)具有透镜侧外壳(66),所述透镜侧外壳(66)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卡合于所述主体侧外壳(30)的外周以支承所述透镜(68),所述磁体片包括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所述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被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件(44)而位于所述主体侧外壳(30)内,该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隔着所述主体侧外壳(30)而与被设置于所述透镜侧外壳(66)的磁吸附部(78)对置。
根据该结构,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不会露出在主体侧外壳(30)外,外观设计性好。
在上述闪光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被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件(44)的外周面,所述透镜保持体(26)具有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卡合于所述主体侧外壳(30)的外周的透镜侧外壳(66),所述磁吸附部包括透镜侧磁体片(78),所述透镜侧磁体片(78)被设置于所述透镜侧外壳(66)的与所述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对置的内侧面。
根据该结构,由于移动部件(44)与所述透镜保持体(26)借助于磁体片彼此的磁吸附而连结起来,因此,不会使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大型化,可得到所需要的磁吸附力。
在上述闪光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闪光灯主体(24)具有左右两个直线引导部(42),所述左右两个直线引导部(42)在所述主体侧外壳(30)内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对所述移动部件(44)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引导,所述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被设置在左右两处,该左右两处分别和所述移动部件(44)与各所述直线引导部(42)卡合的卡合部(46)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匹配。
根据该结构,移动部件(44)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可稳定地进行而不会发生偏斜,并且,能够抑制移动部件(4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进行“偏离动作”。
在上述闪光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变焦用驱动装置(47)包括:驱动臂(54),其具有被固定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部的基端(54A);以及连结连杆(56),其具有以能够枢转的方式被连结于所述驱动臂(54)的游动端(54B)的一端(56A)和以能够枢转的方式被连结于所述移动部件(4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另一端(56B)。
根据该结构,与借助于进给丝杠机构的情况相比,结构简单。
在上述闪光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闪光灯装置具有:连结状态检测装置(64),其通过所述磁体片(78)的磁检测对所述移动部件(44)与所述透镜保持体(26)是否借助于所述磁体片(78)的磁力而被连结进行检测;和警告装置(112),在所述连结状态检测装置(64)检测出否的情况下,所述警告装置对此进行警告。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透镜保持体(2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的装配不良的情况准确地通知使用者。
在上述闪光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闪光灯装置具有:连结状态检测装置(64),其通过所述磁体片(78)的磁力检测对所述移动部件(44)与所述透镜保持体(26)是否借助于所述磁体片(78)的磁力而被连结进行检测;和默认控制装置(104),在所述连结状态检测装置(64)检测出否的情况下,所述默认控制装置(104)控制所述电动机(48)的驱动以使所述移动部件(44)移动到预先设定的默认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透镜保持体(2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的装配不良的情况下,移动部件(44)回到预先设定的默认位置,可适当地进行透镜保持体(2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的再安装时的初始化。
在上述闪光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透镜(68)是塑料制的菲涅耳透镜(68)。
根据该结构,在模具成型的菲涅耳透镜中,与石英玻璃制的相比,容易得到锐利的透镜形状,可得到优异的透镜特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闪光灯装置,在透镜移动型电动变焦式闪光灯装置中,即使前后方向上的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也可避免变焦用驱动装置受到损伤于未然。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后侧观察本发明的闪光灯装置和照相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闪光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闪光灯装置的主体侧外壳的一部分卸下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透视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闪光灯装置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5是将本实施方式的闪光灯装置的要部通过截面示出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闪光灯装置的变焦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闪光灯装置的变焦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闪光灯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闪光灯用托架14通过螺钉12被安装于照相机10的底部。闪光灯装置20通过固定件16被安装于闪光灯用托架14的端部。
如图1至图3所示,闪光灯装置20具有:电池盒22,其在上下方向上较长;闪光灯主体24,其以能够倾斜的方式被设置在安装部23,所述安装部23被设置在电池盒22的上部;和透镜保持体26,其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闪光灯主体24的前部。在安装部23设置有基于蓝色LED的正常灯110和基于红色LED的异常灯112。
如图1至图5所示,闪光灯主体24具有前侧开口的大致四方筒体的主体侧外壳(outer shell)30,所述主体侧外壳30由下部外壳30A和上部外壳30B的装配体构成。如图5所示,在主体侧外壳30内固定有内部支承体32。在内部支承体32的前部安装有前部开口的灯外壳34。灯外壳34对在上下两层形成发光部的氙放电管36和反射镜38进行支承。在灯外壳34安装有由耐热玻璃等构成的保护玻璃40,以便将前部开口闭封闭。在内部支承体32安装有未图示的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用于包括电容器、升压电路及触发电路等的氙放电管36的闪光。
在位于主体侧外壳30内的内部支承体32的上部,如图3所示地安装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两根导杆(直线引导部)42。矩形的移动部件44以能够在导杆42的延伸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卡合在两根导杆42上,所述矩形的移动部件44以架设在该两根导杆42上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具体而言,在移动部件44的左右的端部附近形成有由前后的贯通孔构成的卡合孔46,与各卡合孔46左右对应一侧的导杆42以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贯通,由此,移动部件44被两根导杆42引导着在前后方向上平行移动。由此,移动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可稳定地进行而不发生偏斜。
在内部支承体32的后部安装有变焦用马达(电动机)48和减速器50,减速器50的输出轴52形成变焦用马达48的输出部,所述变焦用马达48绕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垂直轴线)旋转。在输出轴52固定有驱动臂54的基端54A。连结连杆56的一端56A通过连结螺钉58以能够绕垂直轴线枢转(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驱动臂54的游动端54B。连结连杆56的另一端56B通过连结螺钉60以能够绕垂直轴线枢转(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托架44A,所述托架44A形成在移动部件4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
这样,构成了包括移动部件44、变焦用马达48、减速器50、驱动臂54和连结连杆56在内的电动式变焦用驱动装置47。与进给丝杠式的结构相比,由驱动臂54和连结连杆56构成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且不占空间的优点。由此,可实现闪光灯装置20的小型化。
在移动部件44的上表面中的、与各卡合孔46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上下匹配的左右两处固定有矩形板状的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根据该配置,可抑制当移动部件4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发生“偏离动作”,包括移动部件4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在内,后述的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与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耦合稳定。
在移动部件44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安装有由霍尔元件等构成的磁传感器64。磁传感器64与后述的透镜保持体26侧的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响应,并检测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
如图1至图5所示,透镜保持体26具有两端开口的四方筒状的透镜侧外壳66,所述透镜侧外壳66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卡合于主体侧外壳30的外周。在透镜侧外壳66的前部安装有四方板状的菲涅耳透镜68。菲涅耳透镜68是由丙烯酸树脂等构成的塑料制、即树脂成型品,以与上下两层的各氙放电管36对应的方式在上下两层具有单独的透镜部70。
由于菲涅耳透镜68被安装于筒状的开放结构的透镜侧外壳66而非安装于灯外壳34,并且处于暴露在外部空气的环境中,因此,菲涅耳透镜68的树脂成型品化可抑制由氙放电管36的闪光引起的菲涅耳透镜68的温度上升,温度环境得以缓和。
由此,可实现菲涅耳透镜68的树脂成型品化。与石英玻璃的成型品的结构相比,由树脂成型品构成的菲涅耳透镜68容易得到锐利的透镜形状,并可得到光学损失少且光透过率高的优异的透镜特性。由此,不必增加发光量就能够得到大光量。
如图5所示,在透镜侧外壳66的底部安装有由板簧构成的卡合部件72。卡合部件72包括从形成于透镜侧外壳66的底部的开口74向透镜侧外壳66的内侧突出的、呈三角形状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卡合部件72卡合于形成在主体侧外壳30的底部的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凹槽76中。通过该卡合,只要不对透镜侧外壳66作用使该卡合脱开那样大的外力,则透镜侧外壳66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就被限制在卡合部件72与凹槽76的前端76A抵接的最前方位置和卡合部件72与凹槽76的后端76B抵接的最后方位置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透镜保持体26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闪光灯主体2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因此,主体侧外壳30无需具有大于变焦移动长度的前后长度的灯移动室。由此,在透镜保持体26相对于闪光灯主体24处于后退的位置(广角位置)的状态下,与灯座移动型闪光灯装置相比,闪光灯装置20小型,并且收纳时及携带时不会体积大。
在透镜侧外壳66的上部的内侧面,在左右两处固定有矩形板状的透镜侧磁体片78。各透镜侧磁体片78被设置在与左右对应一侧的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相同的左右方向位置上,如图4所示,透镜侧外壳6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而被配置在规定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上,从而隔着主体侧外壳30而与左右对应一侧的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以平坦的面彼此正对,并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彼此磁吸附。透镜侧外壳6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的规定的前后方向位置是指,应可得到预期的变焦特性的、透镜侧外壳6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的设计上的正确的装配位置(正规位置)。
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SN磁极既可以处于左右方向上的端部且彼此在左右方向上反转,也可以处于前后方向上的端部且彼此在前后方向上反转,可借助于彼此磁吸附而得到前后方向上的定位作用。
由此,透镜侧外壳6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被装配在正规位置,在规定值以上的前后方向上的外力不作用于透镜保持体26的通常的状态下,透镜侧外壳66借助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与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吸附产生的磁吸附强度而被连结。
在该状态下,透镜保持体26根据前后方向上的驱动关系被连结于移动部件44,驱动臂54借助于变焦用马达48而转动,驱动臂54与连结连杆56的屈曲接近直线状,因此,移动部件44向前方移动。与之相反地,驱动臂54与连结连杆56的屈曲增强,由此,移动部件44向后方移动。进而,透镜保持体26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部件44成为一体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即变焦移动。
此外,在该状态下,由于在磁传感器64的附近存在透镜侧磁体片78,因此,磁传感器64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磁。
由于借助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与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耦合而将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连结起来,因此,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单方由铁板等强磁性体构成的情况相比,可得到大的磁吸附力,不会使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大型化。由此,可实现闪光灯装置20的小型化。
通过透镜保持体26被推向后侧、或被强拉向前侧,从而规定值以上的前后方向上的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26时,即,超过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与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吸附强度的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26时,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与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吸附被解除,透镜保持体26从移动部件44分离,能够相对于闪光灯主体24在前后方向上自由地移动。
由此,即使大的外力作用于透镜保持体26,也可避免大的负荷施加于连结连杆56、驱动臂54、减速器50及变焦用马达48,可防止这些部分损伤于未然。
此外,在该状态下,由于透镜侧磁体片78离开磁传感器64,因此,磁传感器64检测不出规定值以上的磁。
下面,对发光部的冷却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灯外壳34的后方设置有电动式冷却风扇装置80。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主体侧外壳30的左右两侧部形成有外部空气吸入孔82。如图3所示,在内部支承体32的前侧的上部形成有排气孔83。
冷却风扇装置80从外部空气吸入孔82将外部空气吸入到主体侧外壳30内,并朝向灯外壳34送风。由此,进行灯外壳34、氙放电管36、反射镜38的强制空冷。朝向灯外壳34被送出的外部空气从排气孔83流向主体侧外壳30外,并从主体侧外壳30与透镜侧外壳66的间隙被排出到外部。
下面,参照图5和图6对变焦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闪光灯装置20具有包括微型计算机等的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包括默认控制部104和变焦控制部106。变焦控制部106从外部输入变焦指令信号,并根据变焦指令信号控制变焦用马达48的驱动。默认控制部104凌驾于来自外部的变焦指令信号而控制变焦用马达48的驱动,使得移动部件44回到预先设定的默认位置。默认位置也可以是透镜侧外壳66借助于移动部件44移动到最后退的最大广角照射位置的位置。
控制装置100包括连结状态检测部102。连结状态检测部102由磁传感器64输入信号,在磁传感器64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磁时,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借助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力而正确地被连结,此时进行“正确”的判定,在不是那样的情况下,进行“否”的判定。
在连结状态检测部102进行了“正确”的判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进行使正常灯110点亮的控制,在连结状态检测部102进行了“否”的判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进行使异常灯112点亮的控制,并且向默认控制部104输出动作指令。
由此,在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借助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力而正确地被连结的情况下,使正常灯110点亮,在不是那样的情况下,异常灯112点亮。由此,使用者能够准确地知道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是否借助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力而正确地被连结,可防止错误的闪光灯拍摄于未然。
此外,在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未借助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力而正确地被连结的情况下,移动部件44回到预先设定的默认位置。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透镜保持体2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的再安装时的初始化。此外,透镜保持体26相对于主体侧外壳30的再安装的操作容易。特别是,在默认位置是最大广角照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按抵碰式进行透镜保持体26的再安装,透镜保持体26的再安装的操作容易。
参照图7对与磁传感器64相关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
利用控制装置100按规定时间反复执行该控制流程,首先,进行磁传感器64是否接通的判别(ST1)。在磁传感器64接通的情况下,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借助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力而正确地被连结。在该情况下,将正常灯110接通(点亮),将异常灯112断开(熄灭)(ST2),结束一次的控制流程。
在磁传感器64断开的情况下,移动部件44与透镜保持体26未借助于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磁力而正确地被连结。在该情况下,将异常灯112接通(点亮),将正常灯110断开(熄灭)(ST3),执行使移动部件44回到预先设定的默认位置的默认控制(ST4)。进而,输出快门禁止信号(ST5),结束一次的控制流程。
以上,关于本发明,对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理解那样,本发明不被这样的实施方式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地变更。例如,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也可以被安装于移动部件44的左右的外侧面等,透镜侧磁体片78也可以分别被安装于透镜侧外壳66的左右内侧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彼此磁吸附的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但移动部件侧磁体片62和透镜侧磁体片78的任一方也可以由铁板等强磁性体构成。变焦驱动不限于杆式,也可以是进给丝杠式。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结构要素不一定全部是必须的,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取舍选择。
标号说明
10 照相机
12 螺钉
14 闪光灯用托架
16 固定件
20 闪光灯装置
22 电池盒
23 安装部
24 闪光灯主体
26 透镜保持体
30 主体侧外壳
30A 下部外壳
30B 上部外壳
32 内部支承体
34 灯外壳
36 氙放电管
38 反射镜
40 保护玻璃
42 导杆
44 移动部件
44A 托架
46 卡合孔
47 变焦用驱动装置
48 变焦用马达(电动机)
50 减速器
52 输出轴
54 驱动臂
54A 基端
54B 游动端
56 连结连杆
56A 一端
56B 另一端
58 连结螺钉
60 连结螺钉
62 移动部件侧磁体片
64 磁传感器(连结状态检测装置)
66 透镜侧外壳
68 菲涅耳透镜
70 透镜部
72 卡合部件
74 开口
76 凹槽
76A 前端
76B 后端
78 透镜侧磁体片
80 冷却风扇装置
82 外部空气吸入孔
83 排气孔
100 控制装置
102 连结状态检测部
104 默认控制部
106 变焦控制部
110 正常灯
112 异常灯

Claims (8)

1.一种闪光灯装置,该闪光灯装置具备:闪光灯主体,其具有发光部;和透镜保持体,其在前表面具有透镜,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闪光灯主体,其中,
所述闪光灯装置具有:
变焦用驱动装置,其被设置于所述闪光灯主体,包括由电动机在前后方向上驱动的移动部件;和
磁体片,其被安装于所述移动部件和所述透镜保持体中的至少一方,借助于磁力而将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透镜保持体连结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装置,其中,
所述闪光灯主体具有容纳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变焦用驱动装置的主体侧外壳,
所述透镜保持体具有透镜侧外壳,所述透镜侧外壳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卡合于所述主体侧外壳的外周以支承所述透镜,
所述磁体片包括移动部件侧磁体片,所述移动部件侧磁体片被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件而位于所述主体侧外壳内,该移动部件侧磁体片隔着所述主体侧外壳而与被设置于所述透镜侧外壳的磁吸附部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光灯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部件侧磁体片被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件的外周面,
所述磁吸附部包括透镜侧磁体片,所述透镜侧磁体片被设置于所述透镜侧外壳的与所述移动部件侧磁体片对置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闪光灯装置,其中,
所述闪光灯主体具有左右两个直线引导部,所述左右两个直线引导部在所述主体侧外壳内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对所述移动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引导,
所述移动部件侧磁体片被设置在左右两处,该左右两处分别和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各直线引导部卡合的卡合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闪光灯装置,其中,
所述变焦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臂,其具有被固定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部的基端;以及连结连杆,其具有以能够枢转的方式被连结于所述驱动臂的游动端的一端和以能够枢转的方式被连结于所述移动部件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闪光灯装置,其中,
所述闪光灯装置具有:
连结状态检测装置,其通过所述磁体片的磁检测对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透镜保持体是否借助于所述磁体片的磁力而被连结进行检测;和
警告装置,在所述连结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否的情况下,所述警告装置对此进行警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闪光灯装置,其中,
所述闪光灯装置具有:
连结状态检测装置,其通过所述磁体片的磁检测对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透镜保持体是否借助于所述磁体片的磁力而被连结进行检测;和
默认控制装置,在所述连结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否的情况下,所述默认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的驱动以使所述移动部件移动到预先设定的默认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闪光灯装置,其中,
所述透镜是塑料制的菲涅耳透镜。
CN201780016480.2A 2017-06-19 2017-06-19 闪光灯装置 Active CN109429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2572 WO2018235140A1 (ja) 2017-06-19 2017-06-19 ストロ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9510A true CN109429510A (zh) 2019-03-05
CN109429510B CN109429510B (zh) 2021-03-05

Family

ID=61756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6480.2A Active CN109429510B (zh) 2017-06-19 2017-06-19 闪光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6199B2 (zh)
JP (1) JP6303078B1 (zh)
CN (1) CN109429510B (zh)
WO (1) WO20182351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21774A (ja) 2021-08-02 2023-0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23108830A (ja) * 2022-01-26 2023-08-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015A (zh) * 2004-06-25 2005-12-28 夏普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
JP2007199167A (ja) * 2006-01-24 2007-08-09 Nikon Corp 照明装置
JP2010181553A (ja) * 2009-02-04 2010-08-19 Canon Inc ストロボ装置
CN103154813A (zh) * 2010-09-17 2013-06-12 日清工业有限公司 频闪变焦装置
CN103197492A (zh) * 2012-01-06 2013-07-10 佳能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其系统、滤波器保持件、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976Y2 (zh) * 1975-08-06 1982-01-19
JPS6043230B2 (ja) 1975-08-19 1985-09-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溶接予熱制御装置
US4423940A (en) * 1981-01-20 1984-01-03 West Electric Co., Ltd. Photographic equipment
US4497941A (en) 1981-10-16 1985-02-05 Exxon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 Ethylene copolymers for hot melt systems
JPS58141226U (ja) * 1982-03-16 1983-09-2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クロ−ズアツプレンズ取付用アダプタ−
US4462666A (en) * 1982-09-21 1984-07-31 Vivitar Corporation Automatic zoom flash
JPS6037538A (ja) * 1983-08-11 1985-02-26 Minolta Camera Co Ltd 閃光撮影のための表示装置
JP2639970B2 (ja) 1988-07-07 1997-08-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床用吸込具
JPH066338Y2 (ja) * 1988-07-26 1994-02-16 株式会社トーカド 閃光放電発光器の照射角切換装置
JP3739549B2 (ja) * 1997-11-10 2006-01-25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ストロボ付き可変焦点カメラ
JP2003195263A (ja) * 2001-12-27 2003-07-09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80072A (ja) * 2002-03-26 2003-10-0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閃光装置
JP2004054212A (ja) * 2002-05-27 2004-02-1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ズ
JP3892760B2 (ja) 2002-05-31 2007-03-14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
TWM361638U (en) * 2009-02-13 2009-07-21 Ably Win Internat Co Ltd Structure using magnetic field line to control optical zooming distance
JP5625887B2 (ja) * 2010-12-22 2014-11-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12520B2 (ja) 2011-12-26 2016-04-27 日清工業有限公司 ストロボ装置
JP5979898B2 (ja) * 2012-02-13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光学アクセサリ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JP2015141381A (ja) * 2014-01-30 2015-08-03 日清工業有限公司 ストロ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015A (zh) * 2004-06-25 2005-12-28 夏普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
JP2007199167A (ja) * 2006-01-24 2007-08-09 Nikon Corp 照明装置
JP2010181553A (ja) * 2009-02-04 2010-08-19 Canon Inc ストロボ装置
CN103154813A (zh) * 2010-09-17 2013-06-12 日清工业有限公司 频闪变焦装置
CN103197492A (zh) * 2012-01-06 2013-07-10 佳能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其系统、滤波器保持件、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牛鸣岐、王保民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30 November 20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235140A1 (ja) 2019-06-27
JP6303078B1 (ja) 2018-03-28
WO2018235140A1 (ja) 2018-12-27
US20210181599A1 (en) 2021-06-17
CN109429510B (zh) 2021-03-05
US11086199B2 (en)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4036B (zh) 投影装置
CN101639208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US7519288B2 (en) Strobe device for camera
CN109429510A (zh) 闪光灯装置
CN107023793A (zh) 汽车用迎宾灯和具有这种迎宾灯的汽车
US20140340574A1 (en) Camera Module
CZ279384B6 (cs) Výstražný trojúhelník pro motorová vozidla
US7808731B2 (en) Lens guide mechanism, lens barrel,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5434580B2 (ja) ストロボ装置
CN110749971A (zh) Sma致动器、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0382360A (zh) 摄像头组件及无人机
CN100498405C (zh) 透镜单元和图像拾取单元
US2495047A (en) Film or plate viewer having a telescoping casing
US20090033882A1 (en) Projection device
US3018707A (en) Photographic lighting apparatus
CN211180358U (zh) 致动机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6081820U (zh) 一种开关柜智能操控及光纤测温综合监测装置
CN111948876B (zh) 照明装置
CN210376867U (zh) 显微装置
CN105026999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JP2019120901A (ja) 撮像装置
JP2018037399A5 (zh)
JP6066556B2 (ja) 電子機器
JP4952974B2 (ja) レンズカバー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626293B2 (ja) 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