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8407B - 定子芯 - Google Patents
定子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28407B CN109428407B CN201811001770.2A CN201811001770A CN109428407B CN 109428407 B CN109428407 B CN 109428407B CN 201811001770 A CN201811001770 A CN 201811001770A CN 109428407 B CN109428407 B CN 1094284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ions
- stator core
-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 tooth
- tooth por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00621 Bidens tripartita Nutrition 0.000 claims 2
- 240000004082 Bidens tripartita Species 0.000 claims 2
- 208000006637 fused teeth Diseas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9 electrical w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02K1/165—Shape, form or location of the slo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9—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 B62D5/0412—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the axes of motor and steering column being parall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B62D5/0463—Controlling the motor calculating assisting torque from the motor based on driver inpu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3—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 magnetic circu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voiding torque ripples or self-starting probl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子芯(54),其为多个板(81)的堆叠体。每个板(81)包括环形的后轭部分(82)、多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多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多个磁路部分(85)和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顶部连接齿部分和顶部分离齿部分从后轭部分沿径向方向突出。顶部磁路部分(85)连接两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的顶端。顶部开口部分(86)在顶部分离齿部分(84)的顶端两侧朝转子(33)侧敞口。定子芯(54)包括后轭(91)、多个齿(92)、多个部分连接部(93)和多个开口部(94)。每个部分连接部(93)由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顶部磁路部分(85)和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每个开口部(94)仅由沿轴向方向连续延伸的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定子芯。
背景技术
在旋转电机方面已知的是,将定子芯的齿的顶端部连接,从而减小齿槽扭矩。在所有齿的顶端部都被连接的情况下,定子中的漏磁通增加并使扭矩降低。专利文献JP 2013-81303A(US2014-0246944A1)提出仅部分地将齿的顶端部连接。
在齿的顶端部被连接的情况下,不存在任何当在定子芯中形成绕组时保持齿不变形的部件。因此,齿可能会变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芯,该定子芯减小齿槽扭矩并保护齿以免其变形。
根据一个方面,用于具有转子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芯包括多个板,这多个板中的每个板均包括:后轭部分,该后轭部分形成为环形形状;多个顶部连接齿部分,顶部连接齿部分从后轭部分沿径向方向朝向旋转电机的转子突出;多个顶部分离齿部分,顶部分离齿部分从后轭部分沿径向方向朝向转子突出;多个顶部磁路部分,顶部磁路部分连接其中两个顶部连接齿部分的顶端;以及多个顶部开口部分,顶部开口部分在顶部分离齿部分的顶端的两侧朝向转子敞口。多个板沿轴向方向堆叠而形成定子芯,该定子芯包括后轭、多个齿、多个部分连接部和多个开口部。后轭由多个后轭部分形成并且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多个齿由多个顶部连接齿部分和多个顶部分离齿部分形成并且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多个部分连接部由多个顶部磁路部分和多个顶部开口部分形成并且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多个开口部仅由多个顶部开口部分形成并且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同时朝向转子敞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在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使用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马达;
图2是包括图1所示的马达的驱动单元的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III-III截取的驱动单元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马达的定子和转子的截面图;
图5是图4中指示的部分V的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的马达的三相绕组装置的配置的电气布线图;
图7是图2所示的马达的定子芯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指示的部分VIII的放大图;
图9是图8中指示的部分IX的放大图;
图10是形成图2所示的定子芯的板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0中指示的部分XI的放大图;
图12是图7所示的定子芯的堆叠件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以及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14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15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16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17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18是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19是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20是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21是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22是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每一层的板的展开和通过堆叠这些板而形成的定子芯;
图23是形成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24是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局部放大图;
图25是形成根据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板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26是根据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旋转电机的定子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为简洁起见,实施方式中的基本相同的结构部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作为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旋转电机的马达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0中。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首先将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0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0设置在转向系统10中。在转向系统10中,通过车辆的驾驶员产生的方向盘11的旋转运动经由转向轴12传递至齿条和小齿轮机构13并改变为齿条轴14的线性运动,从而通过横拉杆15来改变车轮16的方向。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0向转向轴12输出辅助扭矩,以辅助驾驶员的转向操作。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0包括扭矩传感器21、电子控制单元(ECU)22、马达23和传动机构24。扭矩传感器21附接至转向轴12以检测转向扭矩。ECU 22基于包括扭矩传感器21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来确定马达23的目标扭矩并控制马达23。马达23和ECU 22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以形成机电式驱动单元25。传动机构24将从马达23输出的辅助扭矩传递至转向轴12。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0是柱辅助型,但也可以是其它类型,例如是齿条辅助型。
<驱动单元>
接下来将对包括ECU 22和马达23的驱动单元25进行描述。如图2至图4所示,驱动单元25包括关于轴心AX同轴并形成马达23的外壳31、定子32和转子33。驱动单元25还包括罩34、散热器35、电子电路基板36以及形成ECU 22的各种电子部件37至49。
外壳31具有筒形壳体51、位于筒形壳体51的一个轴向端部处的前端框架52和位于筒形壳体51的另一轴向端部处的后端框架53。定子32具有固定至外壳31的定子芯54以及两个三相绕组装置55、56。三相绕组装置55和56的每一相绕组均经由引线连接至电子电路基板36。
如图4至图6所示,三相绕组装置55和56具有相同的电特性并且绕两个三相绕组装置55和56共用的定子芯54卷绕。三相绕组装置55由U相绕组551、V相绕组552和W相绕组553形成。三相绕组56由U相绕组561、V相绕组562和W相绕组563形成。每个绕组由沿轴向方向插入到槽口中并在定子芯54的轴向端部侧被连接的分段导体形成。定子芯54的每个槽口58以等角间隔形成,该角间隔与电角度θ1的间距相对应。三相绕组装置55的每一相绕组和三相绕组装置56的每一相绕组以电角度θ1的角度差布置。为此,具有相同幅值和相位差θ1的三相交流电流被供应给三相绕组装置55和5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电角度方面,θ1是30°。
如图2至图4所示,转子33具有由外壳31经由轴承61、6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的马达轴63、压配合至马达轴63的转子芯64以及设置在转子芯64的外周上的多个磁体6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转子33是嵌入磁体类型,但也可以是表面磁体类型。
罩34具有杯形罩本体部分66和连接器部分68,杯形罩本体部分66固定至后端框架53,连接器部分68中包括有用于将ECU 22连接至外部装置的端子67。散热器35固定至罩本体部分66的内部。电子电路基板36固定至散热器35、特别地在面向后端框架53的位置处固定至散热器35。在电子电路基板36上安装有:多个开关部件37、38;旋转角度传感器39、41;定制IC 42、43;微型计算机44、45;电容器46、47;电感器48、49等。
开关部件37和38形成驱动电路71和72(参照图6),驱动电路71和72分别对应于三相绕组装置55和56。旋转角度传感器39和41定位成面向设置在马达轴63的顶端部处的永磁体73。定制IC 42和43分别向开关部件37和38输出驱动信号。微型计算机44和45基于转子33的旋转角度等来计算要向三相绕组装置55和56供应的电力的指令值。电容器46和47使从电源供应的电力平滑并且防止由开关部件37和38的开关操作引起的噪声流出。电感器48和49与电容器46和47形成滤波器电路。
如上所述构造的驱动单元25基于旋转传感器39和41等的检测值来向三相绕组装置55和56供应电流,使得产生旋转磁场以使转子33旋转。驱动单元25是ECU 22和马达23集成在一个单元中的机电一体型驱动单元,但也可以是ECU 22与马达23分开并经由线束连接的离散型驱动单元。
<定子芯>
下面将对定子芯54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图2中,为了简化图示,定子芯54被示出为单个单元。在实践中,定子芯54是堆叠体,该堆叠体中堆叠有诸如电磁钢板的多个板81,如图7、图8和图9所示。
如图10和图11所示,板81具有后轭部分82、多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多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多个顶部磁路部分85和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后轭部分82形成为环形形状。每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的顶端部分连接至相邻的顶部连接齿部分的顶端部分。每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的顶端部分与相邻齿部分的顶端部分分离并且独立于相邻齿部分的顶端部分。顶部连接齿部分83和顶部分离齿部分84两者都从后轭部分82沿径向向内的方向突出。顶部磁路部分85将顶部连接齿部分83中的相邻的两个顶部连接齿部分的顶端连接。顶部开口部分86在顶部分离齿部分84的顶端的两侧朝向转子33敞口。
顶部连接齿部分83的顶端和顶部分离齿部分84的顶端是位于转子33侧——即位于每个齿部分的径向内侧——的一端或一个表面。顶端不是顶端部分,而是径向方向上的单个点。顶端部分是包括顶端的部分。顶部磁路部分85将顶部连接齿部分83中的一个顶部连接齿部分的顶端表面87与另一顶部连接齿部分的顶端表面87连续地连接,即将在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的顶端表面87连续地连接。因此,顶部磁路部分85与转子33之间的间隙通常与顶部连接齿部分83与转子33之间的间隙相同。
顶部开口部分86由从转子33侧沿径向方向到槽口58完全敞开的狭槽形成。顶部连接齿部分是其顶端连续地连接至另一齿部分的顶端的齿部分。顶部分离齿部分是其顶端没有连接至另一齿部分的顶端而是分离的、即与另一齿部分分离的齿部分。
如图11所示,在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且由顶部磁路部分85连接的两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被称为二连齿部分88。板81以两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四个二连齿部分88沿周向方向依次布置的形状形成。形状相同的多个板81在沿马达23的轴向方向堆叠的相邻的两个板81之间沿旋转方向、即周向方向以固定的旋转增进角度5θ堆叠。也就是说,每个板81通过如图12——在图12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五个板(第一板至第五板)——中示出的那样相对于相邻的板81沿周向方向移位固定的角间隔5θ而沿轴向方向堆叠。也就是说,定子芯54是具有固定的旋转增进角度5θ的旋转堆叠体。θ是在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齿部分之间的角间距。该角间距θ是齿部分92中的每个齿部分的角间距,稍后将对此进行描述。
如图5、图8、图9和图12所示,定子芯54包括后轭91、多个齿92、多个部分连接部93和多个开口部94。假设轴线的方向平行于转子33、定子54和马达23的轴心AX(参见图4),则后轭91由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后轭部分82形成。齿92中的每个齿、即齿92由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多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形成。部分连接部93中的每个部分连接部、即部分连接部93由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和多个顶部磁路部分85形成。开口部94中的每个开口部分、即开口部94仅由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
开口部94朝向转子33侧敞口并且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因此,齿92的顶端的将开口部94夹在中间的侧表面95暴露于定子芯54的内部空间并且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开口部94用于在定子芯54中形成绕组时支承齿9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从例如图8和图12中所理解的,位于开口部94的径向外侧部分处的一些槽口58是通过开口部94朝向转子33侧(即,径向内侧)完全敞开的敞开槽口。槽口58中的不是敞开槽口的其他槽口是通过部分连接部93相对于转子33侧部分地封闭的封闭槽口。
开口部94在周向方向上等角度地布置。在周向方向上位于两个开口部94之间的齿92的顶端之间仅布置部分连接部93。也就是说,并未布置有完全连接部97,稍后将参照第六实施方式(图17)对完全连接部97进行描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四个部分连接部93布置在两个开口部94之间。部分连接部93由在轴向方向上交替布置的顶部磁路部分85和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
<优点>
(A)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定子芯54包括后轭91、多个齿92、多个部分连接部93和多个开口部94。部分连接部93由在轴向方向上连续的多个顶部磁路部分85以及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开口部94仅由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并且在定子芯54的在轴向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朝向转子33侧敞开。
通过由此将齿92的顶端借助于由顶部磁路部分85和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的部分连接部93连接,从齿92流向转子33侧的磁通量穿过部分连接部93部分地流向相邻的齿92。因此,齿92与转子33之间的间隙中的在周向方向上的磁密度的差异减小,因此齿槽扭矩减小。此外,通过设置仅由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的开口部94,齿92的顶端的位于将开口部94夹在中间的两个侧部处的侧表面95在轴向方向上朝向定子芯54的内部空间暴露。因此,通过在围绕定子芯54形成绕组时将支承构件从内侧插入到开口部94中以支承齿92,可以抑制齿92的变形。
(B)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开口部94在周向方向上等角度地布置,即以相等的角间隔布置。在沿周向方向位于两个开口部94之间的齿92的顶端之间仅布置有部分连接部93。通过这样在两个相邻的开口部94之间仅布置有部分连接部93,磁通量在齿92的顶端处沿周向方向均匀地泄漏,因此有效地减小了齿槽扭矩。
(C)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部分连接部93由在轴向方向上交替布置的顶部磁路部分85和顶部开口部分86形成。因此,开口部分(即,顶部开口部分86)和封闭部分(即,顶部磁路部分85)在轴向方向上较好地得到平衡。因此,齿92的顶端处的磁通泄漏是均等的,并且有效地减小了齿槽扭矩。
(D)更进一步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板81形成为使得两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的组和四个二连齿部分83的组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54是堆叠体,该堆叠体的旋转增进角度固定为5θ。通过将板81旋转地堆叠,在轴向方向上提供朝向转子33侧完全敞开的开口部94,并且齿92的顶端通过开口部94之间的部分连接部93连接。由于定子芯54是板81的堆叠体,因而由形成板81的轧制材料引起的磁特性的变化以及堆叠厚度的变化被最小化并且减少了扭矩波动的产生。
(E)另外,由于旋转增进角度是固定的,因而定子芯54制造简单。
(F)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顶部开口部分86由从转子33侧沿径向方向至槽口58完全敞开的狭槽形成。因此,可以在围绕定子芯54形成绕组时提供尽可能大地支承齿92的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
在如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由顶部磁路部分85连接的三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而形成三连齿部分101。板102形成为使得三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一个三连齿部分101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03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02以固定的旋转增进角度3θ旋转地堆叠来形成。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定子芯103包括部分连接部93和开口部94。因此,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F)。
【第三实施方式】
在如图14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由顶部磁路部分85连接的四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而形成四连齿部分111。板112形成为使得四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一个四连齿部分111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13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12以固定的旋转增进角度4θ旋转地堆叠来形成。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定子芯113包括部分连接部93和开口部94。因此,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F)。
【第四实施方式】
在如图15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板121形成为使得两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一个二连齿部分88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22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21以固定的旋转增进角度2θ旋转地堆叠来形成。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定子芯122包括部分连接部93和开口部94。因此,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F)。
【第五实施方式】
在如图16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板131形成为使得两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两个二连齿部分88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32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31以固定的旋转增进角度2θ旋转地堆叠来形成。定子芯132包括部分连接部133以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的开口部类似的开口部94,在该部分连接部133中,两个顶部磁路部分85和一个顶部开口部分86在轴向方向上交替地设置。因此,第五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F)。
【第六实施方式】
在如图17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中,板141形成为使得两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两个三连齿部分101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42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41以固定的旋转增进角度4θ旋转地堆叠来形成。
定子芯142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的开口部类似的开口部94。此外,部分连接部93和完全连接部97布置于在周向方向上位于两个开口部94之间的齿92的顶端之间。完全连接部97仅由在轴向方向上连续的多个顶部磁路部分85形成。因此,第六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以及(C)至(F)。
此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部分连接部93、完全连接部97和部分连接部93按此次序布置在两个开口部94之间。假定开口部分在轴向方向上的比率是开口率,则齿92的顶端之间的开口率为0%、50%、100%、50%和0%。
【第七实施方式】
在如图18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中,板151形成为使得两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两个四连齿部分111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52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51以固定的旋转增进角度5θ旋转地堆叠来形成。定子芯152包括部分连接部93和完全连接部97以及与第六实施方式的定子芯142的开口部类似的开口部94。因此,第七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以及(C)至(F)。
【第八实施方式】
在如图19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中,板161形成为使得一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一个二连齿部分111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62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61旋转地堆叠来形成。定子芯162的旋转增进角度是交替的θ或2θ。定子芯162包括开口部94以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的部分连接部类似的部分连接部93。因此,第八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D)以及(F)。
【第九实施方式】
在如图20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中,板171形成为使得一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一个三连齿部分101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72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71旋转地堆叠来形成。定子芯172的旋转增进角度是交替的θ或3θ。定子芯172包括开口部94以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的部分连接部类似的部分连接部93。因此,第九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D)以及(F)。
【第十实施方式】
在如图21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中,板181形成为使得两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一个三连齿部分101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82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81旋转地堆叠来形成。定子芯182的旋转增进角度是交替的2θ或3θ。定子芯182包括开口部94以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的部分连接部类似的部分连接部93。因此,第十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D)以及(F)。
【第十一实施方式】
在如图22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中,板191形成为使得两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和一个四连齿部分111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定子芯192通过将相同类型的多个板191旋转地堆叠来形成。定子芯192的旋转增进角度是交替的2θ或4θ。定子芯192包括开口部94以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的部分连接部类似的部分连接部93。因此,第十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D)以及(F)。
【第十二实施方式】
在如图23所示的第十二实施方式中,板210的顶部开口部分202由凹部形成,该凹部在顶部分离齿部分84的顶端的两侧朝向转子33侧敞口。如图24所示,定子芯203的开口部204仅由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顶部开口部分202形成并且朝向转子33侧敞开。开口部204沿轴向方向延伸。定子芯203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的部分连接部类似的部分连接部93以及朝向转子33侧敞开且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开口部204。因此,第十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E)。开口部204不需要从转子33侧沿径向方向贯穿至槽口58。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定子芯203中形成绕组时仍可以通过将支承构件从内侧插入到开口部204中来支承齿92。
【第十三实施方式】
在如图25所示的第十三实施方式中,板211的顶部磁路部分212将两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的整个顶端部分连接。顶部磁路部分212不仅可以提供顶部连接齿部分83的顶端部分,而且还可以提供整个顶端部分。如图26所示,定子芯213的部分连接部214由顶部开口部分86以及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顶部磁路部分212形成。定子芯213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芯54的开口部类似的开口部94以及连接顶部连接齿部分83的顶端的部分连接部214。因此,第十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优点(A)至(E)。
【其他实施方式】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马达可以用在不同于电动助力转向设备的其他马达驱动设备中。此外,定子芯可以用在不同于马达的其他发电装置中。
Claims (14)
1.一种定子芯,用于具有转子的旋转电机(23),所述定子芯包括:
多个板(81,102,112,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所述多个板(81,102,112,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中的每个板均包括:
后轭部分(82),所述后轭部分(82)形成为环形形状;
多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从所述后轭部分(82)沿径向方向朝向所述旋转电机的所述转子突出;
多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4)从所述后轭部分(82)沿所述径向方向朝向所述转子突出;
多个顶部磁路部分(85,212),所述顶部磁路部分(85,212)连接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中的两个顶部连接齿部分的顶端;以及
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202),所述顶部开口部分(86,202)在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4)的顶端的两侧朝向所述转子敞口,
其中,所述多个板(81,102,112,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沿轴向方向堆叠以形成所述定子芯,所述定子芯包括:
后轭(91),所述后轭(91)由多个所述后轭部分(82)形成并且沿所述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
多个齿(92),所述齿(92)由所述多个顶部连接齿部分(83)和所述多个顶部分离齿部分(84)形成并且沿所述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
多个部分连接部(93,133,214),所述部分连接部(93,133,214)由所述多个顶部磁路部分(85,212)和所述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202)形成并且沿所述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以及
多个开口部(94,204),所述开口部(94,204)仅由所述多个顶部开口部分(86,202)形成并且沿所述轴向方向在所述定子芯的整个长度上连续地延伸同时朝向所述转子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所述多个开口部(94,204)沿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方向等角度地布置;并且
在沿所述周向方向位于所述多个开口部(94,204)中的两个开口部之间的所述齿(92)的顶端之间仅布置有所述部分连接部(93,133,2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所述部分连接部(93,133,214)由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交替布置的所述顶部磁路部分(85,212)和所述顶部开口部分(86,202)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中的两个顶部连接齿部分通过所述顶部磁路部分(85,212)彼此连接而形成二连齿部分(88);
所述板由两个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4)与四个所述二连齿部分(88)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方向上进行交替布置而形成;并且
所述定子芯是堆叠体,所述堆叠体的旋转增进角度固定为5θ,其中,θ是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齿的角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三个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通过所述顶部磁路部分(85,212)彼此连接而形成三连齿部分(101);
所述板由三个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4)与一个所述三连齿部分(101)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方向上进行交替布置而形成;并且
所述定子芯是堆叠体,所述堆叠体的旋转增进角度固定为3θ,其中,θ是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齿(92)的角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四个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通过所述顶部磁路部分彼此连接而形成四连齿部分(111);
所述板由四个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4)与一个所述四连齿部分(111)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方向上进行交替布置而形成;并且
所述定子芯是堆叠体,所述堆叠体的旋转增进角度固定为4θ,其中,θ是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齿(92)的角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两个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通过所述顶部磁路部分彼此连接而形成二连齿部分(88);
所述板由两个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4)与一个所述二连齿部分(88)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方向上进行交替布置而形成;并且
所述定子芯是堆叠体,所述堆叠体的旋转增进角度固定为2θ,其中,θ是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齿(92)的角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两个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通过所述顶部磁路部分彼此连接而形成二连齿部分(88);
所述板由两个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4)与两个所述二连齿部分(88)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方向上进行交替布置而形成;并且
所述定子芯是堆叠体,所述堆叠体的旋转增进角度固定为2θ,其中,θ是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齿(92)的角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芯,还包括:
完全连接部(97),所述完全连接部(97)仅由沿所述轴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所述顶部磁路部分形成,
其中,所述开口部(94,204)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方向上等角度地布置,并且
在沿所述周向方向位于两个所述开口部(94,204)之间的所述齿(92)的顶端之间布置所述部分连接部(93,133,214)或所述完全连接部(9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所述部分连接部(93,133,214)、所述完全连接部(97)和所述部分连接部(93,133,214)沿所述旋转电机的周向方向在两个所述开口部(94,204)之间顺序地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所述顶部磁路部分(85,212)和所述顶部开口部分(86,202)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交替布置以形成所述部分连接部(93,133,214)。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三个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通过所述顶部磁路部分连接而形成三连齿部分(101);
所述板由两个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4)与两个所述三连齿部分(101)在所述周向方向上进行交替布置而形成;并且
所述定子芯是堆叠体,所述堆叠体的旋转增进角度固定为4θ,其中,θ是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齿(92)的角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四个所述顶部连接齿部分(83)通过所述顶部磁路部分连接而形成四连齿部分(111);
所述板由两个所述顶部分离齿部分(83)与两个所述四连齿部分(111)在所述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而形成;并且
所述定子芯是堆叠体,所述堆叠体的旋转增进角度固定为5θ,其中,θ是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齿的角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芯,其中:
所述顶部开口部分由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完全敞口的狭槽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70118 | 2017-09-05 | ||
JP2017170118A JP6900846B2 (ja) | 2017-09-05 | 2017-09-05 | ステータコア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28407A CN109428407A (zh) | 2019-03-05 |
CN109428407B true CN109428407B (zh) | 2021-11-30 |
Family
ID=65514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01770.2A Active CN109428407B (zh) | 2017-09-05 | 2018-08-30 | 定子芯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49386B2 (zh) |
JP (1) | JP6900846B2 (zh) |
CN (1) | CN1094284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00846B2 (ja) * | 2017-09-05 | 2021-07-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テータコア |
US10793183B2 (en) * | 2017-12-22 | 2020-10-06 | Trw Automotive U.S. Llc | Torque overlay steering apparatus |
DE102019120913A1 (de) | 2019-08-02 | 2021-02-04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Elektromotor |
DE102019120912A1 (de) * | 2019-08-02 | 2021-02-04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Elektromotor |
CN113328542A (zh) * | 2020-02-28 | 2021-08-31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一种电机定子 |
US11545880B2 (en) * | 2020-10-22 | 2023-01-03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Segmented stator laminations |
DE102022109794A1 (de) | 2022-04-22 | 2023-10-26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Statoranordnung für eine Elektromaschine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92710A (ja) * | 1992-04-10 | 1993-11-05 | Fujitsu General Ltd | 電動機の固定子 |
CN101154837A (zh) * | 2006-09-08 | 2008-04-02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202309248U (zh) * | 2011-10-27 | 2012-07-04 | 多摩川精密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 马达定子构造 |
JP2013081303A (ja) * | 2011-10-04 | 2013-05-02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回転電機および電動車両 |
CN103138439A (zh) * | 2011-11-29 | 2013-06-05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定子芯 |
CN105247763A (zh) * | 2013-05-31 | 2016-01-1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重多相绕组交流旋转电机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JP2016174440A (ja) * | 2015-03-16 | 2016-09-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
CN106160272A (zh) * | 2016-07-12 | 2016-11-2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减小齿槽转矩的定子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69235A (ja) * | 1989-11-24 | 1991-07-22 |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 内転型電動機の固定子鉄心 |
JP4476202B2 (ja) * | 2005-09-20 | 2010-06-09 |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 永久磁石型回転モータ |
DE102008042100A1 (de) * | 2008-09-15 | 2010-03-18 |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 Permanentmagnet-Synchronmotor und elektrische Servolenkung |
JP5601903B2 (ja) * | 2010-06-30 | 2014-10-08 | アスモ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JP5518092B2 (ja) * | 2009-11-24 | 2014-06-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永久磁石型回転電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6280761B2 (ja) * | 2014-02-10 | 2018-02-14 |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永久磁石型モータ |
JP6900846B2 (ja) * | 2017-09-05 | 2021-07-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テータコア |
-
2017
- 2017-09-05 JP JP2017170118A patent/JP6900846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27 US US16/113,368 patent/US1074938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8-30 CN CN201811001770.2A patent/CN1094284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92710A (ja) * | 1992-04-10 | 1993-11-05 | Fujitsu General Ltd | 電動機の固定子 |
CN101154837A (zh) * | 2006-09-08 | 2008-04-02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JP2013081303A (ja) * | 2011-10-04 | 2013-05-02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回転電機および電動車両 |
CN202309248U (zh) * | 2011-10-27 | 2012-07-04 | 多摩川精密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 马达定子构造 |
CN103138439A (zh) * | 2011-11-29 | 2013-06-05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定子芯 |
CN105247763A (zh) * | 2013-05-31 | 2016-01-1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重多相绕组交流旋转电机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JP2016174440A (ja) * | 2015-03-16 | 2016-09-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
CN106160272A (zh) * | 2016-07-12 | 2016-11-2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减小齿槽转矩的定子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永磁游标电机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林鹤云;《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0920;第36卷(第18期);第5021-503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074734A1 (en) | 2019-03-07 |
JP6900846B2 (ja) | 2021-07-07 |
US10749386B2 (en) | 2020-08-18 |
CN109428407A (zh) | 2019-03-05 |
JP2019047667A (ja) | 2019-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28407B (zh) | 定子芯 | |
US9800100B2 (en) | Permanent magnet motor and driving apparatus-integrat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 |
US10396612B2 (en) | Permanent magnet type concentrated winding motor | |
US10833549B2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US9564779B2 (en) | Permanent magnet motor | |
JP6349933B2 (ja) | 電動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車両 | |
EP2683061B1 (en) | Motor drive device | |
US9627936B2 (en) | Permanent magnet motor | |
JP4783012B2 (ja)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10177611B2 (en) | Stator core, stator,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 |
US8434584B2 (en) | Synchronous machine | |
CN105993113B (zh) | 电动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和车辆 | |
EP2597761B1 (en) |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5981292B (zh) | 电动机控制装置、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和车辆 | |
JP7091042B2 (ja) | ブラシレス直流モ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 |
CN111342574A (zh) | 永磁体型电动机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
CN101527487A (zh) | 无刷马达 | |
JP2007202263A (ja)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モータ | |
JP2018117430A (ja) | 電動モータ | |
JP2015106972A (ja) | 駆動装置 | |
WO2017168574A1 (ja) | 電動機 | |
JP7115934B2 (ja) | モータ装置 | |
JP6503895B2 (ja) | バスバーの接続構造及びモータユニット | |
JP2007327869A (ja) | レゾルバ | |
JP2007082315A (ja)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モータ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