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84C - 用于交换系统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交换系统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884C CN1092884C CN97113200.3A CN97113200A CN1092884C CN 1092884 C CN1092884 C CN 1092884C CN 97113200 A CN97113200 A CN 97113200A CN 1092884 C CN1092884 C CN 109288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local exchange
- access network
- called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72—Finding out and indicating number of calling subscrib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35—Details
- H04Q11/0457—Connectio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不管通过其设置与本地交换机无关的接入网提供接入的用户终端类型如何,也不管连接是无线连接还是有线连接,信息,例如主叫用户号码,被提供给被叫用户。一种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包括一种本地交换机和一种其设置与本地交换机无关、用来接入多个用户终端的接入网。当由一个用户终端引起一次呼叫时,接入网从本地交换机接收包括有关主叫用户终端信息的信号消息,并当被叫用户登记了主叫用户号码通知业务时向被叫用户发送已从本地交换机收到的有关主叫用户终端信息。
Description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业务系统,用于把有关主叫用户的信息传送到接入网提供接入的被叫用户终端。
有关技术
在交换系统中,当利用ISDN提供业务时,一种用于把主叫用户的电话号码等传送给被叫用户的业务已标准化。对于模拟用户同样推荐了在呼叫振铃之间把主叫用户的电话号码通知被叫用户的功能,它被包含在用户电路中。
尽管接收网功能是对一种本地交换机而言,由于有各种各样的用户终端,并且在一个用户终端与本地交换机之间有很长的距离,已提出接入网的建立应独立于本地交换机。在这种情况下,在一种独立的接入网和本地交换机之间,为了通信将需要一种接口,为此,采用一种接口(V5)作为标准。
标准接口(V5)由欧洲的ETSI规定,并且,已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指定为国际标准。
此外标准接口(V5)的优点在于一个网络用户(PTT)可以减少对于接入网的选择范围以及建立一种网络所需的时间,因为在本地交换机和提供用户终端的接入网之间的接口已标准化。
因此,网络用户(PTT)自愿采用标准接口(V5)。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采取措施来接收用于把主叫用户的电话号码通知被叫用户的业务,这样被叫用户就不能利用他或她自己的主叫用户电话号码业务。
最近,无线终端,例如一种可携电话,已普遍用作用户终端。当无线终端将由一种接入网提供时,用于无线终端的接口功能的结构不同于在该接入网上以有线连接提供一种用户终端所采用的那种接口功能结构。
因此,一般地,所使用的协议的不同取决于由接入网提供接入的用户终端是一种模拟用户终端还是一种ISDN终端,并且该接入网和该用户终端是通过有线连接还是通过无线连接。
特别是,当由接入网提供接入的用户终端是一种通过无线连接到接入网的模拟用户终端时,将采用的协议是未定的。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不管由独立于本地交换机建立的接入网提供接入的用户终端的类型如何,也不管连接是由无线还是有线来实现,这种系统能给被叫用户提供有关主叫用户的某些信息,如他或她的电话号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它提供给由接入网提供接入的被叫用户的不仅是主叫用户的用户号码,还有与呼叫的日期和时间以及主叫用户的名字有关的信息。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它能把有关主叫用户的信息,如他或她的电话号码,传送到处于由通过标准接口(V5)连接到本地交换机的接入网提供接入的无线用户终端的被叫用户,以及处于有线用户终端的被叫用户。
“根据本发明,实现以上发明目的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包括一个用于产生一个包含有关主叫用户信息的信号消息的本地交换机,该交换机具有一个标准(V5)接口终端;所述通知系统还包括一条脉冲编码调制(PCM)传送通路;以及一个通过脉冲调制(PCM)传送通路连接到本地交换机的接入网,用于接入多个用户终端,并且当被叫用户已登记了主叫用户号码通知业务时,把来自所说的本地交换机的信号信息送到该被叫用户。”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将在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期间,逐步变得明显。
附图简述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应用实例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有线用户终端的一种配置实例的方框;
图3是说明无线用户终端的一种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在接入网和无线用户终端之间的一种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6是一种表示接入网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一种传送到传送通路的PCM信号格式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一种对应于V5接口的PSTN协议的信息格式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在图8中的L3的格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含有图9中的格式结构的消息类型实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在图9中的CLI信息格式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一种CLO信息格式实例的内容的示意图;
图13A至13C是用来说明一种用户管理表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一种用于经过ISDN传送主叫用户信息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当主叫用户信息将传送到无线终端时的消息实例的示意图。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加以描述。在整个过程中采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图中对应的或相同的部分。
图1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的方框图。在图1中,通用的ISDN本地交换机1和2通过一条线路连接,多个用户由本地交换机1通过用户线路板(SLC)16来提供接入。在图1所示实施方案中,主叫用户A由本地交换机1通过用户线路板(SLC)16提供接入,为被叫用户B提供接入的接入网3连接到本地交换机2。
当采用符合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协议的信息格式时,如将在下面参考图8所描述的,与主叫用户A有关的信息从本地交换机1内包括一个呼叫处理机(CPR)和一个主处理机(MPR)的方框15(在下文简称为CPR/MPR 15),通过本地交换机1内的数字交换模块(DSM)14和数字终端(DT)10,以及本地交换机2内的数字终端(DT)10和数字交换模块(DSM)14,传送到本地交换机2内的CPR/MPR 15(步骤SS1)。
本地交换机2的CPR/MPR 15经过用户接线器(LSW)11把接收到的信息传送给其后的线路处理机(LPR)12(步骤SS2)。
本地交换机2的线路处理机12从存贮在一个连接在线路处理机12上的存贮器(未示出)里的用户管理表中读取被叫用户数据,这将在后面参考图13A至13C加以描述。然后,线路处理机12处理接收的信息,使得该信息可经过标准接口V5从本地交换机2传送到接入网(步骤SS3)。
所处理的信息作为信号消息传送到信令板(SGC)13(步骤SS4)。信令板13把信号消息转换成图8中第2层的一种PSTN格式,这将在后面参考图8加以描述。经转换的消息根据V5协议,经过用户接线器11以及数字终端(DT)10传送到PCM线路30,从而送到接入网(AN)3(步骤SS5)。
因此,按照本发明,不管哪种用户终端接到接入网(AN)3,主叫用户信息都可传送到该接入网(AN)3。
图2和3是说明通过有线连接用户终端的接入网3,以及通过无线连接用户终端的接入网3的结构实例的示意图。两种接入网3实例都包括一个用于处理V5接口协议的栈式存储器20,并且起1至3层的接口的作用。
接入网3也各含有一个第1层,即,一个对应于物理层的信号转换器21。图2中的接入网3通过用户电路22连接到用户终端25。图3中的接入网3含有一个无线信道控制器23和一个无线信号电路24,并且通过设定的无线信道以及无线信号连接到无线用户终端26。
对于上述配置,现在将详细地描述按照本发明提供主叫用户信息时的事件顺序以及这种通知的内容。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处理顺序的示意图。和图1相一致,用户终端A用作主叫用户终端,而用户终端B用作被叫用户终端。
在图4中,用户A(SubA)和本地交换机1(LE1)之间的通信根据由ITU-T制定的数字用户信令系统No.1(DSS1)的协议来连接;本地交换机1和本地交换机2之间的通信根据ISUP(ISDN用户端口)协议来连接;本地交换机2和接入网3之间的通信根据V5协议来连接。接入网3和用户终端B之间接口的不同取决于接入网3所包含的类型。
当用户终端A摘机时,用于呼叫建立的一种建立指令(SETUP)传送到本地交换机1。然后,本地交换机1返回一种表示呼叫正在准备中的响应(CALL PROC)(步骤S1)。
本地交换机1向本地交换机2传送一种对应于建立的地址消息(IAM:初始地址消息)。一旦收到这种消息,本地交换机2返回一种地址结束消息(ACM),它是对从本地交换机1接收的呼叫建立的一种确认(步骤S2)。
本地交换机2向接入网3传送一种要求分配一条话路的分配命令。如果话路的分配已经完成,分配结束消息由接入网3返回(步骤S3)。
当通路已设定时,本地交换机2发出一种被叫建立请求(ESTABLISH)给接入网3(步骤S4)。对于本发明的这种配置,当被叫用户B不是一种已登记用户号码通知业务(CLIP:主叫线路识别指示)的用户时,立刻送来振铃(步骤S6~0)。
图13A至13C所示的用户管理表存贮在连接到本地交换机2的线路处理机12的存贮器(未示出)中。被叫用户是否已登记了为一种补充业务的用户号码通知业务,可以通过检查该表(见图13A至13C)来确定。
当被叫用户已预订用户号码通知业务时,如在图4的处理顺序中所示,不向被叫用户立刻传送振铃,而是按照本发明,主叫用户信息作为一种传送信号从本地交换机2传送到接入网3,并且发出一种信号确认(ACK)作为应答(步骤S5)。
振铃随同主叫用户信息从接入网3传送到被叫用户终端B(步骤S6)。然后,返回一个对于被叫建立请求(ESTABLISH)(步骤S4)的确认(步骤S7)。
响应被叫建立请求确认(ESTABLISH ACK),本地交换机2发送一种呼叫进程消息(CPG)给本地交换机1,本地交换机1再把回铃音RBT以及表示告警已经完成的ALERT发送给用户终端A(步骤S8)。
当接收到用户终端B对于振铃(步骤S6或步骤S6-0)的应答(ANSWER)时,接入网3发出一种信号给本地交换机2,本地交换机2接着发送一种应答消息(ANM)给本地交换机1。
此后,本地交换机1通知用户终端A一种呼叫连接已出现(CONN:连接),而用户终端A返回一种呼叫连接确认(CONNACK)给本地交换机(步骤S9)。
这样,就在用户终端A和用户终端B之间开始话音传输,同时通信变成有效的(ACTIVE)(步骤S10)。
对于接入网3和用户终端B间相互作用的详细处理顺序将在参考图5的同时加以说明。在图5中,假设用户终端B不仅是一种无线用户终端,而且是一种用于主叫线路识别指示业务(CLIP)的用户终端。
在用户终端A和接入网3之间事件发生的基本顺序与在图4中的相同。因此,只将本地交换机2和用户终端B之间事件发生的顺序示于图5,并用与图4相同的步骤号表示图5中对应的步骤。
当自本地交换机2收到一个被叫建立请求(ESTABLISH)时,接入网3向用户终端B发送一种寻呼请求(PAG REQ),这是一种呼叫建立请求。被叫用户发送一种控制信道分配请求(CHAN REQ)给本地交换机2(步骤S20)。
根据控制信道分配请求(CHAN REQ),本地交换机2发送一种控制信道分配消息(IMM ASSIGN)给用户终端B。用户终端B则向本地交换机2(步骤S21)返回一种对于寻呼请求的应答。
接下来,按照本发明,主叫用户信息从本地交换机2传送到接入网3(步骤S5)。此后,接入网3传送一种呼叫准备请求(SETUP)给用户终端B。
一旦收到这种请求,用户终端B进行振铃和显示主叫用户信息(CLIP:主叫线路识别指示)(步骤S6),并且传送一种呼叫建立通知(CALL COMP)给接入网(步骤S22)。
一旦收到该呼叫建立通知,接入网3传送一种信道分配命令(ASSIGN CMD)给用户终端B,而用户终端B用一种信道分配结束消息(ASSIGN COM)来对接入网3应答。此后,一种告警显示(ALERT)被发送到接入网3。然后,被叫建立请求(ESTABLISH)的确认(ESTABLISHACK)传送到本地交换机(步骤S7)。
接着,用户终端B发送一种连接通知(CONN)给接入网3,而接入网用一种连接通知确认(CONN ACK)来应答(步骤S9)。一旦收到这种确认,SIGNAL(信号)的传送以及SIGNAL ACK(信号确认)的返回传送就在接入网3和本地交换机2之间进行。结果,话音传输开始,通信变成了有效的(ACTIVE)(步骤10)。
图6是表示当本发明应用于图4中接入网3的操作时,其性能的流程图,其中被叫建立请求(ESTABLISH)是从本地交换机2接收的,并且发出被叫建立请求确认(ESTABLISHACK)作为应答。
在图6中,当接入网3已收到被叫请求(ESTABLISH)时(步骤S01),它确定被叫用户是否为一种已登记主叫线路识别指示业务(CLIP)的用户(步骤S02)。如前所述,检查图13A至13C中的用户管理表以确定被叫用户是不是已登记主叫线路识别指示业务(CLIP)的用户。
如果被叫用户不是已登记主叫线路识别指示业务(CLIP)的用户,立刻向被叫用户传送振铃(步骤S03:见图4中的步骤S6-0)。
如果被叫用户是已登记主叫线路识别指示业务(CLIP)的用户,程序控制器一直等待一种信号消息,即从本地交换机2接收的主叫用户信息(步骤S04:见图4中步骤S5)。然后,向被叫用户传送振铃(步骤S05),并且把主叫用户信息发送给被叫用户(步骤S06:见图4中的步骤S6)。
向本地交换机2发送被叫建立请求确认(ESTABLISH ACK)作为应答(步骤S07)。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一旦收到呼叫请求,对于为CLIP用户的被叫用户,并不立刻传送振铃。
在图7中示出了传送给连接本地交换机2和接入网3的传送通路的PCM30的信号格式。该信号格式含有一种复帧结构,在这种复帧结构中设有时隙TS0至TS31。时隙TS16是一个通信信道,而除TS0外的30个时隙为承载信道。
此外,本地交换机2和接入网3支持V5接口,与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协议、BCC协议、LINK(链路)协议、PROTECTION(保护)(备用)协议以及ISDN-D信道协议一致的控制信息在时隙TS16中运送。在前面参考图4和5时所描述的事件顺序按照这些协议来完成。
在图8中示出了一种用于PSTN协议的信号格式。PSTN协议是在第2层中,支持V5接口的协议,用于经过图7中连接本地交换机2和接入网3的PCM30传送通路传送信息。38个字节中,29个字节用作本发明第3层的格式区L3。细节示于图9。
如图9所示,协议鉴别器90、地址91、消息类型92以及信息单元93按次序排在第3层中。第3层的协议类型101,对应的消息类型102,以及消息用途103示于图10。针对各种协议类型101定义了协议鉴别器90,针对各种消息类型102定义了消息类型92。
此外,按照本发明所规定的一种CLI(主叫线路识别)信息格式在信息单元93中运送。图11是表示CLI信息格式的详细示意图,而图12是表示CLI信息格式的内容实例的示意图。CLI信息识别码[01111111]被填入CLI信息格式的第一个八位位组中。
第二个八位位组表示CLI信息的长度;第三个八位位组表示产生信息的月份;第四个八位位组表示产生信息的日期;第五个和第六个八位位组表示产生信息的时间。
第七个至第(m-1)个八位位组表示一个主叫用户终端的拨号号码。在图12所示的实例中,等于五个八位位组的长度用来存储电话号码[0447524051]。
第m个八位位组至第n个八位位组存储主叫用户终端的名字。在图12的实例中,等于九个八位位组的长度用来存储主叫用户的名字[OGASAWARA]。
图13A至13C是用于说明存贮在前面所提及的线路处理机12的存贮器(未示出)中为每个用户终端准备的用户管理表内容的示意图。在图13A中,记录了单元地址I,用户号码II,以及表明是否为用户提供任选业务的数据III。
因此,用户是否已登记了主叫线路识别指示业务(CLIP)可以通过参考图13A中的数据III来确定,该数据表明哪些任选业务适用于该用户。
单元地址I的细节示于图13B。用户终端类型IV以及物理地址V,例如机架号,记录在单元地址I中。用户终端类型IV的一个登记项实例示于图13C。用户终端类型表示成000(模拟终端)、001(ISDN终端)、010(有线终端)或011(无线终端)。
于是,可以参考与类型IV有关的信息,以便确定连接到接入网3的用户终端B是模拟终端还是ISDN终端,接入网3和用户终端B是通过有线还是通过无线来连接。
在图14中示出了一种当用户终端是ISDN终端时,用于用户信息传输的第三层格式。这种格式对应于图9中所示的格式。在图14中,登记项CR(呼叫参考)I表示发送到用户终端的呼叫识别信号。登记项消息类型II表示,例如,一种建立(呼叫建立)号码,而在信息单元III中登记了主叫用户号码通知。
同样,主叫用户号码记录在信息单元IV中。信息单元IV的内容对应于图11中CLI信息格式的内容。一种用于提供主叫用户号码的识别码加在信息单元IV的a栏中,信息的长度填入b栏中,主叫用户的实际号码记录在c栏中。
在图15中示出了当接入网3把主叫用户信息传送给无线用户终端时所使用的消息实例。这些消息反映了符合用于欧洲800MHz数字可携电话的GSM标准的呼叫建立过程。主叫用户号码a和被叫用户号码b被包含在内。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送至被叫用户的信息基本上包括信息的长度以及信息的内容,如图11所示。该信息可按要求扩充。无论接入网形式如何,应该传送什么信息给用户取决于被叫用户终端的容量,以及通过本地交换机接收并可以共享的信息。因此,被叫用户的容量没有被指定。
此外,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由于信息格式含一种消息结构,不仅主叫用户号码,而且与日期和时间有关的信息,以及电话号码和主叫用户的名字也可以传送给被叫用户。
以上实施方案以及附图已作为一种实例使用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没有局限于已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一样,并且本发明所能涉及的范围对应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包括:
一种本地交换机,用于产生一种包含有关主叫用户终端的信息的信号消息;该交换机含有一种标准(V5)接口终端;
一个脉冲编码调制(PCM)传送通路;以及
一种通过脉冲编码调制(PCM)传送通路与本地交换机相连接的接入网,用来接入多个用户终端,并且当被叫用户已登记了主叫用户号码通知业务时,把来自所说的本地交换机的信号消息送到该被叫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说的有关用户信息终端的信息包括电话号码以及该主叫用户的名字。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与所说主叫用户终端有关、并从所说本地交换机传送到所说接入网的信息的格式根据公共交换电话网协议来构成,该格式的组成部分包括该信息的识别码、该信息的长度,以及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说的信息至少包括一个主叫用户的电话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说的本地交换机含有一种用户管理表,其中填入了表示被叫用户是否已登记了主叫用户号码通知业务的数据,以及表示被叫用户类型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说的有关被叫用户类型的信息表示该被叫用户是模拟终端还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终端,以及该被叫用户是通过有线还是通过无线连接到所说的接入网。
7.根据权利要求5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说的本地交换机的一种功能在于将一个被叫建立请求传送给所说的接入网,并且当被叫用户已登记了被叫用户号码通知业务时,已收到所说的被叫请求的接入网的一种功能在于不立刻进行振铃,而是等待接收来自所说的本地交换机并包含主叫用户信息的信号消息,然后进行振铃。
8.根据权利要求6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说的被叫用户类型通过无线传送通路连接到所说的接入网,并且,所说的接入网的一种功能在于向被叫用户传送包含主叫用户信息的消息,该消息符合与无线通信方法相对应的标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2594/96 | 1996-06-05 | ||
JP14259496 | 1996-06-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996A CN1170996A (zh) | 1998-01-21 |
CN1092884C true CN1092884C (zh) | 2002-10-16 |
Family
ID=1531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1320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2884C (zh) | 1996-06-05 | 1997-06-05 | 用于交换系统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910980A (zh) |
CN (1) | CN109288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1847B1 (fi) * | 1996-09-19 | 1998-08-31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tilaajatietokannan käsittelemiseksi puhelinkeskuksessa |
FI103624B1 (fi) | 1997-03-18 | 1999-07-30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merkinantokanavien toiminnan varmistamiseksi V5-liitännässä |
JPH118694A (ja) * | 1997-06-18 | 1999-01-12 | Fujitsu Ltd | 仮想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機能を有する交換機および交換システム |
FI103461B (fi) * | 1997-07-03 | 1999-06-30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dataliikenteen välittämiseksi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
FI973312A (fi) * | 1997-08-12 | 1999-02-13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tilaajan osoittamiseksi ketjutetussa V5-liitännässä |
FI973313A (fi) * | 1997-08-12 | 1999-02-13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V5-liitänt¦jen protokollien välittä |
JP3061123B2 (ja) * | 1997-09-25 | 2000-07-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加入者アクセス系の多段接続方法及び装置 |
JP3111956B2 (ja) * | 1997-12-05 | 2000-11-2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電話回線接続時の情報通知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DE19803482A1 (de) * | 1998-01-29 | 1999-08-05 | Siemens Ag | Verwaltung des Sicherungsprotokolles einer Zwischenschnittstelle, z. B. V5.2-Schnittstelle |
FI104771B (fi) * | 1998-03-13 | 2000-03-31 | Nokia Networks Oy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V5-standardin mukaisen PSTN-protokollan uudelleenkäynnistysproseduurin varmistamiseksi |
DE60131572T2 (de) * | 2001-02-06 | 2008-10-23 | Nokia Corp. | Zugriffssystem fur ein zellulares netzwerk |
US6658260B2 (en) | 2001-09-05 | 2003-12-02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Inter-carrier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providing phone number only experience |
US7430425B2 (en) | 2005-05-17 | 2008-09-30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Inter-carrier digital message with user data payload service providing phone number only experience |
US20070025238A1 (en) * | 2005-07-01 | 2007-02-01 |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 Maintaining services of a network element |
CN101447918B (zh) * | 2008-03-12 | 2011-08-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入协议的通知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69463A (ja) * | 1986-05-17 | 1987-11-21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自動交換機の発呼者情報通知方式 |
JPH0270161A (ja) * | 1988-09-06 | 1990-03-09 | Nec Corp | 着信通知方式 |
EP0450550A3 (en) * | 1990-04-02 | 1993-07-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electronic notebook and telephone exchange related to the same |
JPH05145638A (ja) * | 1991-11-19 | 1993-06-11 | Fujitsu Ltd | 発信者番号通知方式 |
US5479493A (en) * | 1992-05-21 | 1995-12-26 | At&T Corp. | Calling line identification adjunct for use with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A2099738C (en) * | 1992-09-25 | 1999-01-12 | William Keith Cline | Architecture for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1997
- 1997-04-21 US US08/839,910 patent/US5910980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6-05 CN CN97113200.3A patent/CN10928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910980A (en) | 1999-06-08 |
CN1170996A (zh) | 1998-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884C (zh) | 用于交换系统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 | |
CN1097375C (zh) | 改变通信带宽以提供自动回呼和呼叫保持的方法 | |
CN1272942C (zh) | 在场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04826C (zh) | 建立数据呼叫的移动通信系统与方法 | |
CN1113565C (zh) | 呼叫始发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建立不同类型呼叫的通信系统、交换装置和方法 | |
CN1099212C (zh) | 建立数据呼叫的方法,电信网络以及互通功能设备 | |
US4755985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oves and chang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76561C (zh) | 自动控制呼叫等待中断限制的方法及交换系统 | |
CN1859496A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彩铃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 |
CN1209901C (zh) | 处理电话呼叫的方法和电话系统 | |
CN1859742A (zh) |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 |
JP2000504538A (ja) | Isdn中における固有のリンギングトーンおよび固有の呼待機トーン | |
CN1147175C (zh) | 用于支持在基于ip的gsm网络中的dtmf信号音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15197A (zh) | 为移动站提供增值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97426C (zh) | 用于在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建立呼叫的方法 | |
CN1327664A (zh) | 智能网业务的触发 | |
JP3270134B2 (ja) | Isdn通信端末 | |
CN1158207A (zh) | 通信系统和呼叫建立方法 | |
EP1036471B1 (en) | Method for concentrating subscribers in a telephone network | |
CN1183737C (zh) | 使用无线本地环路系统的传真服务方法 | |
CN1233193C (zh) | 专用小交换机系统 | |
KR20030043230A (ko) | 브이5.2 더블유엘엘 시스템에서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 제공방법 | |
CN1306848C (zh) | 使用智能网方式实现双模手机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 |
CN1228991C (zh) | 在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 | |
CN1112059C (zh) | 公共线路信令处理装置及公共线路信令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