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3360A - 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23360A CN109223360A CN201810817278.6A CN201810817278A CN109223360A CN 109223360 A CN109223360 A CN 109223360A CN 201810817278 A CN201810817278 A CN 201810817278A CN 109223360 A CN109223360 A CN 1092233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
- elevating lever
- bed
- hospital bed
- middle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08—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tiltable around longitudinal axis, e.g. for roll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0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tiltable around transverse horizontal axis, e.g. for Trendelenburg posi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联动的实现病床的升降、左右倾斜、左右移动、侧向倾斜的结构,并且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时序配合设置也可单独驱动设置,并且为了实现病床位置调整的可靠性,采用相比纯电动控制的更具有机械稳定性的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的,凸轮机构对病床的位置进行驱动。通过凸轮图轮廓线的设置,以及各个凸轮的时序配合实现病床各个位置调整模块的联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医用护理病床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方的中间座、以及安装在中间座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可倾斜的床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护理病床,具体的是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当中,公开号CN201263760U公开了一种采用变形三角架实现床身整体升降、前后倾斜的病床,主要包括底架、升降转轴、升降三角架旋转臂、倾斜三角架支撑杆、倾斜三角架、床身倾斜转轴、床身、滑槽、升降推杆、倾斜推杆。其特征在于床身的整体升降和前后倾斜各用一个独立的机构便可实现。推动升降推杆,由升降三角架带动床身实现整体上升或下降;推动倾斜推杆,由倾斜三角架带动床身实现前倾或后倾,该发明改变了现有用两个悬臂支撑床身的结构,克服了以两个悬臂一起上升或下降带动床身上升或下降,或用两个悬臂之间的高度差,实现床身前后倾斜,对开拓多功能病床,提供了技术结构支持;
公开号为CN205612655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床及其升降倾斜机构,其包括一个底座(10)、一个第一升降机构(20)和一个第二升降机构(30)。第一升降机构具有一个定位于底座的第一支撑端(22),和一个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端作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端(24),第一驱动端能够籍由一个第一铰接轴铰接于床体(80)。第二升降机构具有一个定位于底座的第二支撑端(32),和一个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撑端作直线运动的第二驱动端(34),第二驱动端能够籍由一个第二铰接轴铰接于床体,且能够相对于床体滑动,第二铰接轴(342)平行于第一铰接轴(242),床体相对于第二驱动端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二铰接轴;
上述两个发明的结构存在控制精度不准,不能侧向倾斜,各个部位之间没有联动的功能,不能实现高效地调整病床上病人的位置。
对于侧向倾斜的设置,公开号CN2838584Y一种电动式病人转运车,主要是在行走车架上连接有电动升降机构,它通过平移车面架与带有斜面的车面连接,而在电动升降机构的升降车架上连有电动平移机构和电动侧翻机构,它们二者均与车面相连接。这种病人转运车可电动升降、平移及侧翻,可使车面在500-900mm之间的高度任意升降,在1-30°之间任意侧翻。该侧翻结构由电动推杆控制,并且其支撑板为悬臂结构,受力和稳定性较差,不能稳定的控制病人的侧翻也不能很好的配合升降模块进行病人位置调整。
因此,提出一种可以联动的实现病床的升降、左右倾斜、左右移动、侧向倾斜的结构,并且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时序配合设置也可单独驱动设置,并且为了实现病床位置调整的可靠性,采用相比纯电动控制的更具有机械稳定性的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的,凸轮机构对病床的位置进行驱动。通过凸轮图轮廓线的设置,以及各个凸轮的时序配合实现病床各个位置调整模块的联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出一种可以联动的实现病床的升降、左右倾斜、左右移动、侧向倾斜的结构,并且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时序配合设置也可单独驱动设置,并且为了实现病床位置调整的可靠性,采用相比纯电动控制的更具有机械稳定性的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的,凸轮机构对病床的位置进行驱动。通过凸轮图轮廓线的设置,以及各个凸轮的时序配合实现病床各个位置调整模块的联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医用护理病床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底座1、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方的中间座11、以及安装在中间座11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可倾斜的床板A。
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中间座11从而带动床板A的升降以及左右倾斜、以及左右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实现床板A的前后倾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支撑第一驱动机构的横向墙板2,横向墙板2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两个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凸轮21、两个第二凸轮22,第一凸轮21在同一轴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轮22在同一轴上也设置有两个,并且第一电机3驱动转轴带动两个第一凸轮21转动,第二电机4驱动转轴带动两个第二凸轮22转动,底座1上还安装有四个升降杆固定座5,升降杆固定座5为四个,其上铰接有升降杆10,升降杆10设置为4个,升降杆固定座5分布在底座1上的四个角,构成矩形的四个交点,位于左侧的升降杆10与位于右侧的升降杆10交叉设置,并且为了防止左侧的升降杆10与右侧的升降杆10产生干涉,将升降杆10中一部分的厚度变薄形成薄部分7,参见图3,并且将左侧的升降杆10的变薄部分与右侧的升降杆10的变薄部分面对设置,以便构成相互错位,并且形成可以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杆固定座5、升降杆10、第一凸轮机构。
通过第一、第二凸轮的同步转动以及单独的转动实现床板A的升降和左右倾斜。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两个第一凸轮21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转轴上,凸轮轮廓表面与安装在左侧凸轮从动杆32上的滚轮33配合,通过凸轮转动来带动左侧凸轮从动杆32的摆动,其中左侧凸轮从动杆32铰接在升降杆10上,左侧的凸轮从动杆32与升降杆10之间通过较大弹性系数的压缩弹簧9连接,使得左侧凸轮从动杆32相对于升降杆10发生较小的摆动,起到减震的作用,并且起到防止凸轮的磨损。同样,右侧,其中右侧的凸轮从动杆32铰接在升降杆10上,右侧的凸轮从动杆32与升降杆10之间也通过较大弹性系数的压缩弹簧9连接,使得右侧的凸轮从动杆32相对于升降杆10发生较小的摆动,起到减震的作用,并且起到防止凸轮的磨损。此外,在左侧以及右侧的升降杆10与底座1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8,阻尼器8可以承受一部分病床的压力,可以减小凸轮表面的压力,设置阻尼器8的阻尼系数使得滚轮33不脱离凸轮,并且使得凸轮表面承受适中的压力。
为了防止凸轮表面成承受较大的压力造成凸轮机构的卡死,设置阻尼器8用于承受一部分中间座以及床板A的重量,并且设置刚性系数较大的压缩弹簧9防止滚轮33与凸轮表面的刚性冲击。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的工作在凸轮升程范围内的情况下,当需要实现左右位置倾斜时,保持一侧的第一凸轮21停止转动,另一侧的第二凸轮22继续转动,从而带动右侧的升降杆10摆动,通过右侧的升降杆10的摆动带动左支撑轴15在通槽内的滑动,因而带动左侧的中间座11被抬起,此时左侧的驱动气缸14的伸缩杆随动,右侧的驱动气缸17伸缩杆固定不动,因而实现了床板的顺时针倾斜。
同理,保持一侧的第二凸轮22停止转动,另一侧的第一凸轮21继续转动,从而带动左侧的升降杆10摆动,通过左侧的升降杆10的摆动带动右支撑轴16在通槽内的滑动,因而带动右侧的中间座11被抬起,此时右侧的驱动气缸17的伸缩杆随动,左侧的驱动气缸14伸缩杆固定不动,因而实现了床板的逆时针倾斜。
当需要实现左右位置平移时,使得第一第二凸轮停止转动,通过驱动气缸14、17的伸缩杆配合移动实现中间座11的左右移动,当需要向左移动时,驱动气缸14伸缩杆伸长,驱动气缸17伸缩杆缩短;当需要向右移动时,驱动气缸14伸缩杆缩短,驱动气缸17伸缩杆伸长。
通过凸轮的不同步的转动,实现床板的左右倾斜,通过驱动气缸14、17实现中间座以及床板的左右移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工作时,前转轴19和后转轴24同步转动,当顺时针转动时,使得第三凸轮18为升程、第四凸轮23为降程,从而带动床板A靠近观察侧一端抬起,远离观察侧降低,当逆时针转动时,使得第三凸轮18为降程、第四凸轮23为升程,从而带动床板A靠近观察侧一端降低,远离观察侧抬起,最终实现,床板A的侧向倾斜。
通过同步转动的两个不同凸轮的升程和降程实现床板的前后位置的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医用护理病床的整体结构说明图。
图2是医用护理病床侧向倾斜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医用护理病床升降结构、前后倾斜结构、前后移动结构说明图。
图4是医用护理病床侧向倾斜结构凸轮机构说明图。
图5是医用护理病床升降结构凸轮驱动机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详述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医用护理病床的整体结构,该结构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底座1、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方的中间座11、以及安装在中间座11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可倾斜的床板A。
底座1下方安装有滚轮,方便病床的移动。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支撑第一驱动机构的横向墙板2,横向墙板2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两个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凸轮21、两个第二凸轮22,第一凸轮21在同一轴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轮22在同一轴上也设置有两个,并且第一电机3驱动转轴带动两个第一凸轮21转动,第二电机4驱动转轴带动两个第二凸轮22转动,底座1上还安装有四个升降杆固定座5,升降杆固定座5为四个,其上铰接有升降杆10,升降杆10设置为4个,升降杆固定座5分布在底座1上的四个角,构成矩形的四个交点,位于左侧的升降杆10与位于右侧的升降杆10交叉设置,并且为了防止左侧的升降杆10与右侧的升降杆10产生干涉,将升降杆10中一部分的厚度变薄形成薄部分7,参见图3,并且将左侧的升降杆10的变薄部分与右侧的升降杆10的变薄部分面对设置,以便构成相互错位,并且形成可以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杆固定座5、升降杆10、第一凸轮机构。
参见图5,详细说明第一凸轮机构的结构,两个第一凸轮21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转轴上,凸轮轮廓表面与安装在左侧凸轮从动杆32上的滚轮33配合,通过凸轮转动来带动左侧凸轮从动杆32的摆动,其中左侧凸轮从动杆32铰接在升降杆10上,左侧的凸轮从动杆32与升降杆10之间通过较大弹性系数的压缩弹簧9连接,使得左侧凸轮从动杆32相对于升降杆10发生较小的摆动,起到减震的作用,并且起到防止凸轮的磨损。同样,右侧,其中右侧的凸轮从动杆32铰接在升降杆10上,右侧的凸轮从动杆32与升降杆10之间也通过较大弹性系数的压缩弹簧9连接,使得右侧的凸轮从动杆32相对于升降杆10发生较小的摆动,起到减震的作用,并且起到防止凸轮的磨损。此外,在左侧以及右侧的升降杆10与底座1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8,阻尼器8可以承受一部分病床的压力,可以减小凸轮表面的压力,设置阻尼器8的阻尼系数使得滚轮33不脱离凸轮,并且使得凸轮表面承受适中的压力。
继续通过图1详细说明第二驱动机构,中间座11为壳状结构,其前后侧面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左支撑轴15和右支撑轴16,左支撑轴15和右支撑轴16可以在通槽内滑动,左支撑轴15和右支撑轴16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前后侧面,前后侧面分别开设的前后通槽内各自设置有两个驱动气缸14、17,左侧驱动气缸14一端设置在通槽左端,右侧驱动气缸17一端设置在通槽右端,左侧驱动气缸14另一端与左支撑轴15连接,右侧驱动气缸17另一端与右支撑轴16连接,进一步的参见,图3,左支撑轴15穿过左侧的前后平行设置的升降杆10的上端部的圆形通孔,左支撑轴15被水平支撑,并且其轴线前后分布,同理,右支撑轴16穿过右侧的前后平行设置的升降杆10的上端部的圆形通孔,右支撑轴16被水平支撑,并且其轴线前后分布,。
在上述设置的情况下,第一凸轮机构驱动升降杆10绕升降杆固定座5摆动,交叉的升降杆10带动中间座11上升和下降并且能够实现左右倾斜,当第一凸轮21与第二凸轮22同步转动时,升降杆10同步摆动,从而带动床板A竖直升降,在床板A竖直升降的过程中,左支撑轴15和右支撑轴16在通槽内滑动,为了防止中间座11的左右移动,将两个驱动气缸14、17与左支撑轴15和右支撑轴16联动,并且通过控制装置保证两个驱动气缸的升缩杆长度相等。
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的工作在凸轮升程范围内的情况下,
当需要实现左右位置倾斜时,保持一侧的第一凸轮21停止转动,另一侧的第二凸轮22继续转动,从而带动右侧的升降杆10摆动,通过右侧的升降杆10的摆动带动左支撑轴15在通槽内的滑动,因而带动左侧的中间座11被抬起,此时左侧的驱动气缸14的伸缩杆随动,右侧的驱动气缸17伸缩杆固定不动,因而实现了床板的顺时针倾斜。
同理,保持一侧的第二凸轮22停止转动,另一侧的第一凸轮21继续转动,从而带动左侧的升降杆10摆动,通过左侧的升降杆10的摆动带动右支撑轴16在通槽内的滑动,因而带动右侧的中间座11被抬起,此时右侧的驱动气缸17的伸缩杆随动,左侧的驱动气缸14伸缩杆固定不动,因而实现了床板的逆时针倾斜。
当需要实现左右位置平移时,使得第一第二凸轮停止转动,通过驱动气缸14、17的伸缩杆配合移动实现中间座11的左右移动,当需要向左移动时,驱动气缸14伸缩杆伸长,驱动气缸17伸缩杆缩短;当需要向右移动时,驱动气缸14伸缩杆缩短,驱动气缸17伸缩杆伸长。
参见图2、4具体说明床板A的前后倾斜驱动结构,中间座11上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转动安装前转轴19、后转轴24的支撑墙板,前转轴19、后转轴24可在支撑墙板25、26、27,前转轴19由第三电机12驱动,后转轴24由第四电机13驱动,前转轴19和后转轴24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轮18、第四凸轮23,第三凸轮18和第四凸轮23的升程和降程相反,参见图4,床板A通过床板转轴30转动设置在中间座11上,床板A的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在床板A的两侧腰部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弧形凸起28、29,弧形凸起28与第三凸轮18配合,弧形凸起29与第四凸轮23配合,并且为了防止产生干涉,在中间座11的上表面,与第三第四凸轮的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一长通槽,长通槽用于容纳第三、第四凸轮。
在工作时,前转轴19和后转轴24同步转动,当顺时针转动时,使得第三凸轮18为升程、第四凸轮23为降程,从而带动床板A靠近观察侧一端抬起,远离观察侧降低,当逆时针转动时,使得第三凸轮18为降程、第四凸轮23为升程,从而带动床板A靠近观察侧一端降低,远离观察侧抬起,最终实现,床板A的侧向倾斜。
以下是基于上述医用护理床的一种使用方法,第一凸轮21、第二凸轮22同步旋转,驱动气缸14、17伸缩杆同步伸长,使得床板A竖直上升,第一凸轮保持不动,第二凸轮22继续旋转,带动升降杆10顺时针转动,驱动气缸14伸缩杆继续伸长,驱动气缸17伸缩杆长度保持不变,中间座左侧被抬起,床板A一侧被抬起,同步顺时针转动第三电机12、第四电机13第三凸轮18为升程、第四凸轮23为降程,床板A向远离观察者方向倾斜。
以下是医用护理床恢复原状的使用方法,同步逆时针转动第三电机12、第四电机13第三凸轮18为降程、第四凸轮23为升程,床板A恢复水平状态,第二凸轮22反向旋转,带动升降杆10逆时针转动,驱动气缸14伸缩杆收缩,中间座恢复水平状态,第一凸轮21、第二凸轮22同步反向旋转,驱动气缸14、17伸缩杆同步收缩,使得床板A竖直下降。
Claims (9)
1.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主要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方的中间座(11)、以及安装在中间座(11)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可倾斜的床板(A),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为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带动铰接在底座上的交叉分布的两组升降杆(10)运动,每组升降杆一端安装有转轴,转轴滑动连接在中间座(11)上,中间座(11)上设置有两组气缸,其中一组气缸一端固定在中间座(11)上,另一端固定在一侧的转轴上,另外一组气缸一端固定在中间座(11)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侧的转轴上,中间座(11)上方还安装有可转动的床板(A),床板A由一对凸轮机构配合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横向墙板(2),所述横向墙板(2)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凸轮(21)、两个第二凸轮(22),第一凸轮(21)在同一轴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轮(22)在同一轴上也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3)驱动转轴带动两个第一凸轮(21)转动,第二电机(4)驱动转轴带动两个第二凸轮(2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四个升降杆固定座(5),其上铰接有所述升降杆(10),升降杆(10)设置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升降杆固定座(5)分布在底座(1)上的四个角,构成矩形的四个交点,位于左侧的升降杆(10)与位于右侧的升降杆(10)交叉设置,并且为了防止左侧的升降杆(10)与右侧的升降杆(10)产生干涉,升降杆(10)中一部分的厚度变薄形成变薄部分(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左侧的升降杆(10)的变薄部分与右侧的升降杆(10)的变薄部分面对设置,以便构成相互错位,并且形成可以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还包括滚轮(33),两个所述第一凸轮(21)安装在由电机驱动的转轴上,凸轮轮廓表面与安装在左侧凸轮从动杆(32)上的所述滚轮(33)配合,其中所述左侧凸轮从动杆(32)铰接在升降杆(10)上,左侧的凸轮从动杆(32)与升降杆(10)之间通过较大弹性系数的压缩弹簧(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其中右侧的凸轮从动杆(32)铰接在升降杆(10)上,右侧的凸轮从动杆(32)与升降杆(10)之间也通过较大弹性系数的压缩弹簧(9)连接,在左侧以及右侧的升降杆(10)与底座(1)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8),阻尼器(8)可以承受一部分病床的压力,可以减小凸轮表面的压力,设置阻尼器(8)的阻尼系数使得滚轮(33)不脱离凸轮,并且使得凸轮表面承受适中的压力。
8.一种医用护理床的使用方法,该医用护理床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其步骤如下,
1)第一凸轮(21)、第二凸轮(22)同步旋转,驱动气缸(14)、(17)伸缩杆同步伸长,使得床板(A)竖直上升;
2)第一凸轮保持不动,第二凸轮(22)继续旋转,带动升降杆(10)顺时针转动,驱动气缸(14)伸缩杆继续伸长,驱动气缸(17)伸缩杆长度保持不变,中间座左侧被抬起,床板(A)一侧被抬起;
3)同步顺时针转动第三电机(12)、第四电机(13)第三凸轮(18)为升程、第四凸轮(23)为降程,床板(A)向远离观察者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医用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其步骤还包括:
4)同步逆时针转动第三电机(12)、第四电机(13)第三凸轮(18)为降程、第四凸轮(23)为升程,床板(A)恢复水平状态;
5)第二凸轮(22)反向旋转,带动升降杆(10)逆时针转动,驱动气缸(14)伸缩杆收缩,中间座恢复水平状态;
6)第一凸轮(21)、第二凸轮(22)同步反向旋转,驱动气缸(14、17)伸缩杆同步收缩,使得床板(A)竖直下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17278.6A CN109223360B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17278.6A CN109223360B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23360A true CN109223360A (zh) | 2019-01-18 |
CN109223360B CN109223360B (zh) | 2020-07-28 |
Family
ID=6507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17278.6A Active CN109223360B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23360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3538A (zh) * | 2020-10-13 | 2020-12-08 | 北京肯搜科技有限公司 | 双向直立倾斜试验系统 |
CN112057264A (zh) * | 2020-06-24 | 2020-12-11 | 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护理床 |
CN112998968A (zh) * | 2021-02-24 | 2021-06-22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一种移动推床 |
CN113415673A (zh) * | 2021-08-25 | 2021-09-21 | 江苏南瑞银龙电缆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或电线的卷收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67296Y (zh) * | 1999-03-25 | 2000-03-08 | 赖士联 | 按摩床 |
CN201558244U (zh) * | 2009-12-23 | 2010-08-25 | 杨博文 | 自动升降活动床板的病床 |
CN102824254A (zh) * | 2012-09-14 | 2012-12-19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
DE202014101052U1 (de) * | 2014-03-10 | 2014-04-04 | Oy Lojer | Patientenauflage |
CN205163485U (zh) * | 2015-12-09 | 2016-04-20 | 张静 | 一种医用患者翻身侧卧装置 |
CN206761893U (zh) * | 2016-12-28 | 2017-12-19 | 宁波科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腰板可升降的手术床 |
-
2018
- 2018-07-18 CN CN201810817278.6A patent/CN1092233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67296Y (zh) * | 1999-03-25 | 2000-03-08 | 赖士联 | 按摩床 |
CN201558244U (zh) * | 2009-12-23 | 2010-08-25 | 杨博文 | 自动升降活动床板的病床 |
CN102824254A (zh) * | 2012-09-14 | 2012-12-19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
DE202014101052U1 (de) * | 2014-03-10 | 2014-04-04 | Oy Lojer | Patientenauflage |
CN205163485U (zh) * | 2015-12-09 | 2016-04-20 | 张静 | 一种医用患者翻身侧卧装置 |
CN206761893U (zh) * | 2016-12-28 | 2017-12-19 | 宁波科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腰板可升降的手术床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57264A (zh) * | 2020-06-24 | 2020-12-11 | 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护理床 |
CN112057264B (zh) * | 2020-06-24 | 2021-08-31 | 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护理床 |
CN112043538A (zh) * | 2020-10-13 | 2020-12-08 | 北京肯搜科技有限公司 | 双向直立倾斜试验系统 |
CN112998968A (zh) * | 2021-02-24 | 2021-06-22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一种移动推床 |
CN113415673A (zh) * | 2021-08-25 | 2021-09-21 | 江苏南瑞银龙电缆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或电线的卷收设备 |
CN113415673B (zh) * | 2021-08-25 | 2021-11-05 | 江苏南瑞银龙电缆有限公司 | 用于电缆或电线的卷收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23360B (zh) | 2020-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23360A (zh) | 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 |
JP4032430B2 (ja) | 揺動型運動装置 | |
US4765582A (en) | Vehicle seat adjustment system | |
JP5239380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US7780235B2 (en) |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 | |
CN109223361A (zh) | 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 |
CN102848947B (zh) | 具有前后调节的可存放后座椅 | |
JPH02180258A (ja) | 手術台 | |
CN1114744C (zh) | 折叠式椅子 | |
KR20080066670A (ko) | 절첩 가능한 좌석 승강식 휠체어 | |
CN214355644U (zh) | 零重力座椅座框多姿态调节结构 | |
JP6797576B2 (ja) | 電動ベッド | |
CN104379399A (zh) | 车辆用座椅装置 | |
CN1111397C (zh) | 泌尿科和妇科用处置台 | |
JPS63184532A (ja) | 乗物の座席構造物の高さ及び姿勢の調節装置 | |
WO2017006928A1 (ja) | 電動ベッド | |
JP5304440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ベッドの駆動装置 | |
JPH10244076A (ja) | 動揺装置 | |
CN214984955U (zh) | 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 | |
JPH0412821Y2 (zh) | ||
CN109620576A (zh) | 一种步态训练康复机器人直立床 | |
JP4517151B2 (ja) | ベッド | |
JP2010172497A (ja) | ベッド装置 | |
CN102499825A (zh) | 脚托板伸展回折轮椅车 | |
JP3010819U (ja) | ソファ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