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0596B - 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20596B CN109220596B CN201810986121.6A CN201810986121A CN109220596B CN 109220596 B CN109220596 B CN 109220596B CN 201810986121 A CN201810986121 A CN 201810986121A CN 109220596 B CN109220596 B CN 1092205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
- perilla
- seeds
- seedling raising
- improv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10—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47/12—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containing a —O—CO—N<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thereof, neither directly attached to a ring nor the nitrogen atom being a member of a heterocyclic ring
- A01N47/14—Di-thio analogu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the sequences of atoms O—N—S, X—O—S, N—N—S, O—N—N or O-halogen,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bonds each atom has and with no atom of these sequences forming part of a heterocyclic r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预处理、建苗床、田间管理;对紫苏良种种子预处理具体为施用吡虫啉或丙森锌拌种剂,可有效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幼苗移栽前一天提前喷施丙森锌和吡虫啉各一次,能有效提高移栽后抗病虫害的能力。本发明方法采取播种育苗的方法,探索播种最佳生产时间以及合理的水肥量,提高幼苗出苗率及出苗质量,增强植株自身抗性,为生产提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育苗技术。采用本发明的培育方法,在提高紫苏种子发芽率的前提下,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提高紫苏叶亩产量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on)别名苏麻、白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广泛分布。紫苏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等功效,属于第一批被中国卫生部确定的既是食品又具有医药保健功能的药用植物,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食品添加。
本发明所指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新品系,药用部位为成熟叶,其挥发油含量显著高于市售紫苏叶药材挥发油含量,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具有挥发油含量高,口感好,产量较高的特点。鲜叶挥发油含量高达5.08‰(按干叶计算挥发油含量达2.7%)。远高于2015年版《药典》干叶挥发油含量0.4%的标准。为我国传统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治感冒等作用,为太极藿香正气液主要原料之一。
目前栽培紫苏品系在生产上主要存在病害发生严重及出苗率不高等问题,极大影响商品紫苏叶产量和质量,农户种植积极性受挫。目前尚无针对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因此开发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开发紫苏优质种植技术,提高出苗率、出苗质量,提高植株抗病害能力,对提高紫苏叶的亩产量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良种的种子,用拌种剂拌种后晾干备用;
2)建苗床:选择微酸性、含腐殖质高的壤土或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排灌条件好、光照充足的地块进行育苗,施用复合肥、尿素各20-40kg/亩;
3)田间管理:苗床土壤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后,对苗床浇水90-120kg/亩,将种子撒播在苗床上并覆盖地膜;出苗率达90%以上后揭膜,苗高10cm后可进行移植,移植前提前喷施预防病虫害药剂组合物;
步骤1)所述拌种剂包含吡虫啉或丙森锌;步骤3)所述预防病虫害药剂组合物包含吡虫啉和丙森锌。
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化学名称为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
丙森锌是一种广谱、速效的保护性杀菌剂,其他名称安泰生。制剂常为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化学名称: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本发明探索了不同拌种剂预处理种子后,对出苗率、黑痣病发生率、后期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最后得到提高种子出苗率、能够有效降低黑痣病发生率、后期植株生长状况良好的拌种剂吡虫啉和丙森锌,以及二者的适宜用量。
在移栽前的喷施药剂,即移栽前喷施60%吡虫啉1500倍液、70%丙森锌800倍液,发现在移栽前喷施丙森锌和吡虫啉各一次后,紫苏植株整个生长过程,黑痣病发生率降低至10%以下,大大降低了黑痣病的发生率。
作为优选的方案,用种量为23~28g/亩,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拌种剂吡虫啉用量为每千克种子2.4-4.2g。
进一步,优选地,拌种剂吡虫啉用量为每千克种子2.4g。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吡虫啉为60%(m/V)吡虫啉,此时优选的用量为4-7ml60%(m/V)吡虫啉/kg种子。进一步,优选为4ml 60%(m/V)吡虫啉/kg种子。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拌种剂丙森锌用量为每千克种子2.1-3.5g。
进一步,优选地,拌种剂丙森锌用量为每千克种子2.8g。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丙森锌为70%(m/V)丙森锌,此时优选的用量为3-5ml70%(m/V)丙森锌/kg种子。进一步,优选为4ml 70%(m/V)丙森锌/kg种子。
本发明种植紫苏的基地病害发生严重,缩叶病和斑枯病的病原物至今未明,但通过研究发现,缩叶病可以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如规范育苗、合理水肥等提高植株自身抗性,达到延缓病害的发生,保证首次紫苏叶采摘产量不受影响。
经过试验探索,本发明提供的具体育苗措施有:提前灭杀地下害虫、施足底肥等,保障苗床肥力充足,减少苗期害虫的发生,提高出苗后的质量。本发明的紫苏良种苗床施用复合肥、尿素各20-40kg/亩,优选30kg/亩,即可达到提高出苗率和出苗质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试验地址为重庆市涪陵区,发现紫苏良种的播种时间与缩叶病的发生率有关,播种期在2月下旬至3月初时,苗期长势好,缩叶病发生较低,且获得的总生物量较高。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复合肥、尿素用量均为30kg/亩。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发明的苗床高30-40cm,苗床的厢面宽120cm,厢面间有田间管理道,宽度为20cm。
作为优选的方案,播种前15-20天,对所述苗床施用地下害虫杀虫剂。
进一步,上述害虫杀虫剂为黄金甲1500倍液。
作为优选的方案,育苗地位于重庆市,播种时间为2月20日-3月10日。
综上,本发明的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提高了出苗率、出苗质量,同时提高植株抗病害能力,对提高紫苏叶的亩产量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按照目的一的育苗方法培育得到的紫苏良种的幼苗。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轻紫苏黑痣病发生率的拌种剂,其对于减少黑痣病发生率有明显效果,对于提高紫苏叶质量和提高紫苏叶亩产量均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减轻紫苏黑痣病发生率的拌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种剂包含吡虫啉和丙森锌,其中吡虫啉和丙森锌重量比为2.4-4.2:2.1-3.5。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拌种剂中丙森锌为70%(m/V)丙森锌,吡虫啉为60%(m/V)吡虫啉。
进一步,所述拌种剂中70%(m/V)丙森锌和60%(m/V)吡虫啉体积比为1:1。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三的拌种剂在用于减轻紫苏黑痣病发生率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目的三所述的拌种剂在用于减轻紫苏黑痣病发生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的种子,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后洗净;
2)用目的三所述的拌种剂拌种后,晾干备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拌种剂用量为2.4-4.2g吡虫啉/kg种子以及2.1-3.5g丙森锌/kg种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拌种剂中丙森锌为70%(m/V)丙森锌,吡虫啉为60%(m/V)吡虫啉。
进一步,所述拌种剂中70%(m/V)丙森锌和60%(m/V)吡虫啉体积比为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1)拌种剂包含吡虫啉和丙森锌,在提高种子出苗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黑痣病发生率,且后期植株生长状况良好;
2)移栽前喷施预防病虫害的药剂,包含吡虫啉和丙森锌,大大降低黑痣病发生率;
3)通过规范育苗、施足底肥等技术措施,减少缩叶病的发生,同时提高出苗率,出苗率达90%以上;
4)本发明开发的紫苏良种优质育苗技术,能够提高紫苏的出苗率及抗病害能力,对于提高紫苏叶的亩产量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播种时间与采摘期总生物量走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供试品种为栽培药用紫苏良种TJ-9。
实施例1药剂的选择
1.方法
各药剂及处理方法见表1。
表1 药剂及处理方法
2.结果
出苗率结果统计于播种七天后,下同。
表2 药剂处理实验结果
试验编号1出苗率高,长势旺。
试验编号2出苗率高,长势好,经生物量统计显示,生物量较高,总体生长情况具有明显优势。
试验编号3出苗好,前期长势好,出苗2月龄时发现黑痣病(暂定)发病率达30%,且后期病害有加重的趋势。
试验编号4出苗率12%左右,后期苗壮,长势强。
试验编号5出苗率10%左右,后期长势好。
试验编号6出苗率12%左右,后期长势好。
试验编号7出苗率90%以上,后期长势好。后期黑痣病的发生率在10%左右,与10号相当。
试验编号8出苗率40%左右,70%噻虫嗪拌种浓度较大,存在药害影响,出苗率受到一定影响。
试验编号9出苗率40%左右,咯菌腈(25g/L)拌种浓度较大,存在药害影响,出苗率受到一定影响。
试验编号10移栽前都喷施了70%丙森锌和60%吡虫啉,整个生长过程,黑痣病发生率不到10%。
结论:①采用拌种后的种子出苗情况,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苗圃;②拌种剂中吡虫啉用量为每千克种子2.4-4.2g,或丙森锌用量为每千克种子2.8g,黑痣病发病率降低;③幼苗移栽前一天提前喷施70%丙森锌和60%吡虫啉各一次,能有效提高移栽后抗病害的能力。
实施例2播种时间对缩叶病发生率及总生物量的影响
1.方法
分别在2月16日、3月4日、3月19日和4月2日播种,统计播种时间与缩叶病发生及总生物量的关系。
2.结果
1)播种时间与缩叶病发生率关系见表3。
表3 播种期对缩叶症状发生的影响
2)播种时间与采收总生物量关系见图1。
结论:在缩叶病发生率低的前提下,于2月下旬到3月上旬播种,可以获得的总生物量较高。
实施例3合理水肥对出苗率及缩叶病发生的影响
1.方法
于2016年2月16日将种子均匀撒于浇水、施肥后的苗床,薄膜,7-10d出苗。4月上旬苗高15cm时选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移栽后中耕除草施肥,各处理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探索育苗时浇水量和施肥量对紫苏良种的出苗率、缩叶病发生率的影响,具体处理方法及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浇水量和施肥量对出苗率、缩叶病发生率的影响
结论:紫苏良种苗床施用复合肥、尿素各20-40kg/亩,优选30kg/亩,浇水量90-120kg/亩,出苗率达90%,缩叶病发生率明显降低。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在提高种子出苗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黑痣病、缩叶病发生率,且后期植株生长状况良好:通过规范育苗、施足底肥、选择合适播种时间等技术措施,提高出苗率、减少缩叶病的发生;通过拌种剂及移栽前施用合适药剂,提高出苗率、降低黑痣病发生率。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对提高紫苏良种的抗病害能力,以及提高紫苏叶的亩产量有重要意义。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良种的种子,用拌种剂拌种后晾干备用;
2)建苗床:选择微酸性、含腐殖质高的壤土或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排灌条件好、光照充足的地块进行育苗,施用复合肥、尿素各20-40kg/亩,播种前15-20天,对苗床施用地下害虫杀虫剂,所述害虫杀虫剂为黄金甲1500倍液;
3)田间管理:苗床土壤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后,对苗床浇水,亩浇水量为90-120kg,将种子撒播在苗床上并覆盖地膜;出苗率达90%以上后揭膜,苗高10cm后可进行移植,移植前一天提前喷施预防病虫害药剂组合物;育苗地位于重庆市,播种时间为2月20日-3月10日;
步骤1)所述拌种剂包含吡虫啉和/或丙森锌,其中吡虫啉用量为每千克种子2.4-4.2g,丙森锌用量为每千克种子2.1-3.5g;步骤3)所述预防病虫害药剂组合物包含吡虫啉和丙森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苏良种的种子在拌种剂处理前做浸种处理,具体为: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洗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尿素用量均为30kg/亩。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培育的紫苏良种的幼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86121.6A CN109220596B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86121.6A CN109220596B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20596A CN109220596A (zh) | 2019-01-18 |
CN109220596B true CN109220596B (zh) | 2021-01-29 |
Family
ID=65068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86121.6A Active CN109220596B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20596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349501A1 (de) * | 2003-10-23 | 2005-05-25 | Bayer Cropscience Ag | Synergistische fungizide Wirkstoffkombinationen |
JP5965910B2 (ja) * | 2010-11-03 | 2016-08-10 | ダウ アグロサイエンシィズ エルエルシー | 殺有害生物剤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に関連した方法 |
CN106888793A (zh) * | 2017-03-06 | 2017-06-27 | 贵州侗乡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紫苏的种植方法 |
CN106804275A (zh) * | 2017-03-06 | 2017-06-09 | 贵州侗乡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 |
-
2018
- 2018-08-28 CN CN201810986121.6A patent/CN10922059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20596A (zh) | 2019-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5775B (zh) | 酿酒有机高粱的栽培方法 | |
CN105145003B (zh) | 玉米烤烟轮作制中秸秆就地还田耕作方法 | |
CN105961118A (zh) |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 |
CN105660102B (zh) | 一种窝播留苗移栽两用的油菜种植方法 | |
CN103141277B (zh) | 一种干旱诱导处理提高水稻和苜蓿及狗牙根抗旱性的方法 | |
CN106613226A (zh) | 一种提高春砂仁产量的种植方法 | |
KR20140118232A (ko) | 약초의 재배방법 | |
CN107182357A (zh) | 一种红枣种子的催芽育苗方法 | |
CN104081996A (zh) | 一种高产甘蓝的栽植方法 | |
CN105493852A (zh) | 一种远志的种植方法 | |
CN104322249A (zh) | 利用光叶苕子和小麦套种烤烟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 | |
CN107466656B (zh) | 一种用于辣椒栽培的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 |
CN113243260A (zh) |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 |
CN107094451A (zh) | 一种玉芥菜的种植方法 | |
CN111771652B (zh) | 一种百合-浙贝母-稻鱼共生药粮循环轮种方法 | |
CN108157069A (zh)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 |
CN109673452A (zh) | 一种龙牙百合的种植方法 | |
CN111727832A (zh) | 一种紫云红芯红薯双季栽培方法 | |
CN110278819A (zh) | 一种茶园增质增产的培育方法 | |
CN111543263A (zh) | 一种内蒙古中轻度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方法 | |
CN109220596B (zh) | 一种紫苏良种的育苗方法 | |
CN113875463B (zh) | 一种油菜-高粱轮作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方法 | |
CN107912220A (zh) | 一种银杏的种植方法 | |
CN113854080A (zh) | 一种富硒香芋的种植方法 | |
CN106613248A (zh) | 雪上一枝蒿的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