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7069A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57069A CN108157069A CN201810045378.1A CN201810045378A CN108157069A CN 108157069 A CN108157069 A CN 108157069A CN 201810045378 A CN201810045378 A CN 201810045378A CN 108157069 A CN108157069 A CN 1081570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
- mountain area
- ryegrass
- herbage
- pas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牧草建植,轮息地选择地处阳面的坡地,坡度大于15°,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进行牧草种植;牧草种植采用一年生黑麦草种子9~11%、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8~22%、杂交黑麦草种子9~11%、鸭茅种子28~32%、白三叶种子28~32%带基肥混播,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实施、牧草繁殖快、生长好、生态修复效果显著的高寒山区牧草种植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牧草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o的坡地阳面种植牧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云南省西南部2000-2500米以上的海拨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土壤湿度大,年降水量少,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大多天然草原全部为撩荒草地,土地贫瘠,轮息耕作,广种薄收,草地植物以经济价值不高的蒿类、蕨类为主,草原植被盖度较低。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自然草场退化严重,草地资源破坏相当严重,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生态不断恶化,牧民牲畜饲草严重缺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要解决高寒地区生态退化和牧民贫困的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种植牧草进行生态修复。但是牧草种植受海拨、气温、土壤、降水量等影响较大,种植方式不科学和所用的牧草品种不合理,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牧草的生长及生态修复效果。由于在云南省西南部高寒山区没有大面积种植牧草的先例和经验,而直接采用我国北方已有的种植方法和牧草品种试验种植,均出现了不适应性,未取得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宜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实施、牧草繁殖快、生长好、生态修复效果显著的高寒山区牧草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牧草建植,轮息地选择地处阳面的坡地,坡度大于15°,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依据种前茬作物后的存留起墒,仅对播种床进行地表处理,旋耕耕作9~11cm深,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根,耙平;
(2)播种准备;以4.5~5.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4~2.6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9~11%、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8~22%、杂交黑麦草种子9~11%、鸭茅种子28~32%、白三叶种子28~32%;
其中,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处理程序为:取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温水中制成胶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倒入根瘤菌拌匀,再倒入白三叶种子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满根瘤菌,然后倒入钙镁磷肥拌合,使每粒粘满根瘤菌剂的种子都均匀包裹上一层钙镁磷肥,置阴凉、通风处凉干;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4~16cm、播种行深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将五种混播牧草种子同时播种;或者带基肥依次播种五种种子,五种种子的播种顺序任意选择;播种完毕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
上述步骤(6)所述的草地利用,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
本发明的牧草种植方法,还要对草地生物灾害进行防治,防治方法是,对于有毒有害杂草,采取人工拨除;对于轻度虫害,采取割除或者通过放牧清除;对重度虫害和病害,施用低毒药物防治。
所述的一年生黑麦草品种为邦德,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为麦迪,杂交黑麦草品种为黑客,鸭茅品种为德娜塔,白三叶品种为雷司令。
一年生黑麦草出苗快、生长迅速,能快速成坪覆盖地表,减少水分蒸发,郁蔽杂草生长。多年生黑麦草分蘖力强,生长速度较快,可以迅速覆盖成形,初冬和早春即可生产鲜草,开春后即可达到最盛时期,杂草也难以侵入,并且营养价值高,适口性较好,家畜喜食。杂交黑麦草由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杂交选育而成,兼具一年生和多年生特性,能补足一年生和多年生在不同季节生长势的短板,高抗锈病和粉病,产量均衡、草质好。鸭茅适应性强,对土壤理化性状要求不高,耐瘠薄、涝和酸碱,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抗病力强,易栽易管,能有效调适人工草地生物产量动态平衡。白三叶是具有较强耐热和耐寒性的刈牧型豆科牧草,是人工草地群落营养均衡不可缺少的蛋白源。
本发明经过对云南省西南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寒山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长期监测和分析,根据建植地的坡度、光照、土壤条件,将不同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并且互补而不拮抗的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杂交黑麦草、鸭茅、白三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和混播,选择大于15°阳坡地面交互播种,营造了适应牧草混交生长的条件,实现了各种牧草的优势互补,使人工草地群落有效抵御了高寒山区冬季寒冷阴湿、夏季干热少雨的恶劣条件,成功地在云高寒贫瘠地区植造出四季常绿、优质茂盛的刈牧型人工草地,草坪成坪快,牧草产量高,植被覆盖率高,为当地牧民提供了丰足的牧草,饲草供给四季基本均衡稳定,抵御非正常性天气状况和病虫害的能力强。同时修复了生态,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种植和生态修复效果效果。解决了多年来在相同地区植草成本高且成活率低、生态修复效果差的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在我国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地域内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种植粮食后的轮息地进行人工草地建植。所选择的轮息地都地处阳面,坡度大于15°。前茬作物种荞,在荞收割完毕后(通常是每年的5~6月),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因建植用地前茬作物为荞,故存留起墒、四周边界和土壤墒情均较好,整地时仅需作播种床地表处理,具体做法是以旋耕机全面旋耕拟播种地块地表,耕作深度9~11cm,清除前茬作物残根,耙平,备播。
(2)播种准备;以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6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10%、多年生黑麦草种子20%、杂交黑麦草种子10%、鸭茅种子30%、白三叶种子30%;一年生黑麦草用量不宜加大,否则会影响多年生混播牧草的生长。一年生黑麦草种子用建植快、抗病性强、改良土壤效果突出的邦德(Abundant),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用用四倍体中熟品种麦迪(Mathilde),杂交黑麦草种子用抗旱能力强、产量高、耐久性强的黑客(Hykor),鸭茅种子用晚熟型的德娜塔(Donata),白三叶种子用中大叶型的品种雷司令(Riesling);
其中,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处理程序为:取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温水中制成胶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倒入根瘤菌拌匀,再倒入白三叶种子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满根瘤菌,然后倒入钙镁磷肥拌合,使每粒粘满根瘤菌剂的种子都均匀包裹上一层钙镁磷肥,置阴凉、通风处凉干后备用。对豆科草施行根瘤菌接种,不仅有助于豆科牧草的生长,也有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4~16cm、播种深度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将五种混播牧草种子同时播种,播种完毕后播种者用脚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即可。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可使用尿素或其他肥料。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可以根据草地情况施氮肥、钾肥、硼肥等。
本发明方法在建植草场过程中,要对草地生物灾害进行防治,防治方法是,对于有毒有害杂草,采取人工薅除;对于轻度虫害,采取割除或者通过放牧清除;对重度虫害和病害,施用低毒药物防治。
本发明所述的一年生黑麦草邦德、多年生黑麦草麦迪、杂交黑麦草黑客、鸭茅德娜塔、白三叶雷司令的种子均可市购,也可自己育种。
实施例2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在我国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地域内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种植粮食后的轮息地进行人工草地建植。所选择的轮息地都地处阳面,坡度大于15°。前茬作物种荞,在荞收割完毕后(通常是每年的5~6月),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因建植用地前茬作物为荞,故存留起墒、四周边界和土壤墒情均较好,整地时仅需作播种床地表处理,具体做法是以旋耕机全面旋耕拟播种地块地表,耕作深度9~11cm,清除前茬作物残根,耙平,备播。
(2)播种准备;以4.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5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9%、多年生黑麦草种子22%、杂交黑麦草种子9%、鸭茅种子32%、白三叶种子28%。一年生黑麦草种子用邦德,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用麦迪,杂交黑麦草种子用黑客,鸭茅种子用德娜塔,白三叶种子用雷司令。其中,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4~16cm、播种深度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依次播种五种种子,五种种子的播种顺序任意选择;播种完毕后播种者用脚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即可。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可使用尿素或其他肥料。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可以根据草地情况施氮肥、钾肥、硼肥等。
实施例3
方法同实施例1,只是步骤(2)的播种准备略有不同,具体为以5.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4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11%、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8%、杂交黑麦草种子11%、鸭茅种子28%、白三叶种子32%;一年生黑麦草用量不宜加大,否则会影响多年生混播牧草的生长。一年生黑麦草种子用建植快、抗病性强、改良土壤效果突出的邦德,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用用四倍体中熟品种麦迪,杂交黑麦草种子用抗旱能力强、产量高、耐久性强的黑客,鸭茅种子用晚熟型的德娜塔,白三叶种子用中大叶型的品种雷司令。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
实施例4
方法同实施例2,只是步骤(2)的播种准备略有不同,具体为以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5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10%、多年生黑麦草种子21%、杂交黑麦草种子11%、鸭茅种子29%、白三叶种子29%;一年生黑麦草用量不宜加大,否则会影响多年生混播牧草的生长。一年生黑麦草种子用建植快、抗病性强、改良土壤效果突出的邦德,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用用四倍体中熟品种麦迪,杂交黑麦草种子用抗旱能力强、产量高、耐久性强的黑客,鸭茅种子用晚熟型的德娜塔,白三叶种子用中大叶型的品种雷司令。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
本发明方法特别适宜在云南省西南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寒山区或相似气候带区域建植人工草地。
Claims (4)
1.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海拔2000~2500m的高寒山区采用轮息地进行牧草建植,轮息地选择地处阳面的坡地,坡度大于15°,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进行牧草种植,具体方法如下:
(1)播种床地面整理:依据种前茬作物后的存留起墒,仅对播种床进行地表处理,旋耕耕作9~11cm深,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根,耙平;
(2)播种准备;以4.5~5.5kg/亩尿素作施用标准,备好基肥;按种子播种量2.4~2.6kg/亩备好混播种子;所述混播种子的混播配比为:一年生黑麦草种子9~11%、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8~22%、杂交黑麦草种子9~11%、鸭茅种子28~32%、白三叶种子28~32%;
其中,白三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根瘤菌接种包衣处理,处理程序为:取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温水中制成胶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倒入根瘤菌拌匀,再倒入白三叶种子搅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满根瘤菌,然后倒入钙镁磷肥拌合,使每粒粘满根瘤菌剂的种子都均匀包裹上一层钙镁磷肥,置阴凉、通风处凉干;
(3)播种及覆土镇压:以行距14~16cm、播种行深9~11cm整理出播种行,带基肥将五种混播牧草种子同时播种;或者带基肥依次播种五种种子,五种种子的播种顺序任意选择;播种完毕用薄土覆盖种子并踩实;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一年生黑麦草出现三片真叶时,结合规定密度和株距进行第一次间苗,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不得晚于白三叶6片叶时;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5)追肥:在牧草生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
(6)草地利用:至牧草生长至草层高度超过5厘米后即可放牧;牧草过剩时,刈割后晒制成青干草或制作成青贮,刈草时留茬高度为5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6)所述的草地利用,在每次利用后都对草地进行追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o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要对草地生物灾害进行防治,防治方法是,对于有毒有害杂草,采取人工拨除;对于轻度虫害,采取割除或者通过放牧清除;对重度虫害和病害,施用低毒药物防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o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年生黑麦草品种为邦德,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为麦迪,杂交黑麦草品种为黑客,鸭茅品种为德娜塔,白三叶品种为雷司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45378.1A CN108157069B (zh) | 2018-01-17 | 2018-01-17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45378.1A CN108157069B (zh) | 2018-01-17 | 2018-01-17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57069A true CN108157069A (zh) | 2018-06-15 |
CN108157069B CN108157069B (zh) | 2020-03-31 |
Family
ID=62514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45378.1A Active CN108157069B (zh) | 2018-01-17 | 2018-01-17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5706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28894A (zh) * | 2018-11-22 | 2019-02-15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羊用牧草空间布局与栽培方法 |
CN109804862A (zh) * | 2019-03-18 | 2019-05-28 | 兰州大学 | 一种禾草-白三叶草地的建植及管理方法 |
CN110574522A (zh) * | 2019-10-11 | 2019-12-17 |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 一种白三叶根瘤菌接种种植的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4461A (zh) * | 2010-11-29 | 2011-08-10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高寒地区退耕还草地草带植被快速更新方法 |
CN106068745A (zh) * | 2016-06-22 | 2016-11-09 | 盐城工学院 | 结合牧草种植的护坡方法及护坡结构 |
-
2018
- 2018-01-17 CN CN201810045378.1A patent/CN1081570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4461A (zh) * | 2010-11-29 | 2011-08-10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高寒地区退耕还草地草带植被快速更新方法 |
CN106068745A (zh) * | 2016-06-22 | 2016-11-09 | 盐城工学院 | 结合牧草种植的护坡方法及护坡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和芝英: "玉龙县牧草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当代畜牧》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28894A (zh) * | 2018-11-22 | 2019-02-15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羊用牧草空间布局与栽培方法 |
CN109804862A (zh) * | 2019-03-18 | 2019-05-28 | 兰州大学 | 一种禾草-白三叶草地的建植及管理方法 |
CN109804862B (zh) * | 2019-03-18 | 2021-05-25 | 兰州大学 | 一种禾草-白三叶草地的建植及管理方法 |
CN110574522A (zh) * | 2019-10-11 | 2019-12-17 |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 一种白三叶根瘤菌接种种植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57069B (zh) | 2020-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47441B (zh) |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方法 | |
CN102884935A (zh) | 植物玛咖在较低海拔地区的种植方法 | |
CN105706708B (zh) | 利用龙牙百合鳞片繁育龙牙百合种球的方法 | |
CN104170628A (zh) | 一种玉米与拉巴豆混播生产青贮饲料原料的方法 | |
CN106332622A (zh) | 一种玉米种植方法 | |
CN117099617B (zh) | 北方农牧交错区高效建植羊草人工草地的方法 | |
CN100577000C (zh) | 淡水蔬菜海水化无土营养液栽培方法 | |
CN108575579A (zh) | 一种生产青贮饲料原料的方法 | |
CN108633669A (zh) | 一种华南地区中熟蔓生短豇豆品种夏季露地的栽培方法 | |
CN105900643A (zh) | 一种饲草玉米栽培方法 | |
CN108157069A (zh)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 |
CN105052494A (zh) | 白萝卜的有机栽培方法 | |
CN107021811A (zh) | 一种富硒黑麦草的种植方法 | |
CN112673946B (zh) | 一种南方高寒山区朝天椒酿热增温育苗的方法 | |
CN103355127B (zh) | 一种稻田紫云英的早播方法 | |
CN110326490B (zh) | 一种饲用藜麦与毛苕子混播的高效种植方法 | |
CN113243260A (zh) |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 |
CN109362506B (zh) | 红薯叶种植方法 | |
CN107646346A (zh) | 一种一点红的有机种植方法 | |
CN111631094A (zh) | 一种旱地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方法 | |
CN112470830B (zh) | 一种菊科植物苍术的种子繁殖技术 | |
CN104145626A (zh) | 一种提高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苜蓿种子产量的栽培方法 | |
CN108094065A (zh)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20o的废弃林地阳面牧草建植方法 | |
CN108260477A (zh) |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为10o~25o的山地牧草种植方法 | |
CN107517838A (zh) | 一种铁皮石斛芽球育苗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