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7427A - 一种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67427A CN109167427A CN201810987388.7A CN201810987388A CN109167427A CN 109167427 A CN109167427 A CN 109167427A CN 201810987388 A CN201810987388 A CN 201810987388A CN 109167427 A CN109167427 A CN 1091674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or
- power
- power supply
- coil
- normally ope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属于电气控制领域。该供电系统包括第一交流电源、第二交流电源、不间断电源、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和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和用电负载之间的电路上,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和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线圈端与不间断电源电连接;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第二交流电源和用电负载的输入端之间的电路上,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本发明可以保证持续向用电负载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供电系统是用于为用电负载提供电能的装置。对于大型的用电负载,例如大型设备来说,需要保证其能够持续正常运行,所以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供电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市电交流电具有不可控性,所以如果仅使用市电交流电对设备进行供电,那么一旦出现停电事故,将会导致设备停运,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可以保证持续向用电负载供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第一交流电源、第二交流电源、不间断电源、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和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与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与用电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和所述用电负载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和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并联在所述不间断电源和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线圈端与所述不间断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用电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和所述用电负载的输入端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并连接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之间的电路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触器还包括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器还包括常闭触点,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所述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之间设置有机械互锁结构。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为380V市电。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为380V交流线圈。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为380V市电。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为380V交流线圈。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包括U1接线柱、V1接线柱、W1接线柱,所述用电负载的输入端包括三相接线端,所述U1接线柱、所述V1接线柱、所述W1接线柱分别与所述用电负载的三相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和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与所述V1接线柱和所述W1接线柱形成回路。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输出端包括U2接线柱、V2接线柱、W2接线柱,所述用电负载的输入端包括三相接线端,所述U2接线柱、所述V2接线柱、所述W2接线柱分别与所述用电负载的三相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与所述V2接线柱和所述W2接线柱形成回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供电系统对用电负载进行供电时,将不间断电源和作为主供电电源,当不间断电源正常工作时,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线圈端得电,使得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使得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得电,而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断电,从而实现不间断电源向用电负载供电。当不间断电源出现故障,而第二交流电源正常工作时,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线圈端断电,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线圈端得电,使得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闭合,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得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断电,而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得电,进而实现第二交流电源向用电负载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供电系统包括第一交流电源1、第二交流电源2、不间断电源3、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和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2,第一交流电源1与不间断电源3的输入端电连接,不间断电源3的输出端与用电负载4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不间断电源3的输出端和用电负载4之间的电路上,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端和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并联在不间断电源3和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之间的电路上,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线圈端与不间断电源3电连接。
第二交流电源2的输出端与用电负载4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第二交流电源2和用电负载4的输入端之间的电路上,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并连接在第二交流电源2和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之间的电路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供电系统对用电负载4进行供电时,将不间断电源3和作为主供电电源,当不间断电源3正常工作时,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线圈端得电,使得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断开,使得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端得电,而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断电,从而实现不间断电源3向用电负载4供电。当不间断电源3出现故障,而第二交流电源2正常工作时,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线圈端断电,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2的线圈端得电,使得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闭合,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得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端断电,而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得电,进而实现第二交流电源2向用电负载4供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接触器KM2还包括常闭触点,第二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串联在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和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端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得电时,第二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打开,从而使得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端断电,进而避免了不间断电源3和第二交流电源2同时向用电负载4供电,保证了用电安全。
具体地,第一接触器KM1还包括常闭触点,第一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串联在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和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端得电时,,第一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打开,从而使得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断电,进而避免了不间断电源3和第二交流电源2同时向用电负载4供电,保证了用电安全。
通过第一接触器KM1和第二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的设置,实现了不间断电源3和第二交流电源2之间的电气互锁,即在同一时间内,不间断电源3和第二交流电源2中有且仅有一个向用电负载4供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和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之间设置有机械互锁结构5。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机械互锁结构5可以为杠杆、支角和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接触器KM1的触点和第二接触器KM2的触点,支角设置在底座上,杠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支角上,杠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器KM1的衔铁和第二接触器KM2的衔铁,第一接触器KM1的衔铁与第一接触器KM1的触点相对布置构成第一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第二接触器KM2的衔铁与第二接触器KM2的触点相对布置,构成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在第一接触器KM1和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均断电时,杠杆保持平行于底座的状态,此时,第一接触器KM1的衔铁与第一接触器KM1的触点间隔布置,第二接触器KM2的衔铁与第二接触器KM2的触点间隔布置;在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端得电时,第一接触器KM1的衔铁与第一接触器KM1的触点吸合导通,在杠杆的作用下,第二接触器KM2的衔铁与第二接触器KM2的触点依然保持间隔布置,在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得电时,第二接触器KM2的衔铁与第二接触器KM2的触点吸合导通,在杠杆的作用下,第一接触器KM1的衔铁与第一接触器KM1的触点依然保持间隔布置。也就是说,通过机械互锁结构5实现了不间断电源3和第二交流电源2之间的机械互锁,即在同一时间内,不间断电源3和第二交流电源2中有且仅有一个向用电负载4供电
可选地,第一交流电源1为380V市电。
具体地,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端为380V交流线圈,从而可以更好的与第一交流电源1相匹配。
可选地,第二交流电源2为380V市电。
具体地,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端为380V交流线圈,从而可以更好的与第二交流电源2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包括U1接线柱、V1接线柱、W1接线柱,用电负载的输入端包括三相接线端,U1接线柱、V1接线柱、W1接线柱分别与用电负载的三相接线端电连接,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和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与V1接线柱和W1接线柱形成回路,从而能够简化供电系统的电路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交流电源的输出端包括U2接线柱、V2接线柱、W2接线柱,用电负载的输入端包括三相接线端,U2接线柱、V2接线柱、W2接线柱分别与用电负载的三相接线端电连接,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与V2接线柱和W2接线柱形成回路,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简化供电系统的电路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第一交流电源、第二交流电源、不间断电源、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和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与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与用电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和所述用电负载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和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并联在所述不间断电源和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线圈端与所述不间断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用电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和所述用电负载的输入端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并连接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之间的电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器还包括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还包括常闭触点,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所述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之间设置有机械互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为380V市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为380V交流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为380V市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端为380V交流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包括U1接线柱、V1接线柱、W1接线柱,所述用电负载的输入端包括三相接线端,所述U1接线柱、所述V1接线柱、所述W1接线柱分别与所述用电负载的三相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端和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与所述V1接线柱和所述W1接线柱形成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输出端包括U2接线柱、V2接线柱、W2接线柱,所述用电负载的输入端包括三相接线端,所述U2接线柱、所述V2接线柱、所述W2接线柱分别与所述用电负载的三相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源状态检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一起且与所述V2接线柱和所述W2接线柱形成回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87388.7A CN109167427B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供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87388.7A CN109167427B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供电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67427A true CN109167427A (zh) | 2019-01-08 |
CN109167427B CN109167427B (zh) | 2020-12-08 |
Family
ID=6489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87388.7A Active CN109167427B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供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6742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6292A (zh) * | 2019-01-31 | 2019-04-05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库用供电保护系统 |
CN110247472A (zh) * | 2019-07-17 | 2019-09-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供电装置、方法及其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003128338A (ru) * | 2002-09-13 | 2005-04-10 | Максим Станиславович Лысенко (UA) Лысенко Максим Станиславович (UA) |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арийного включения резерва (авр) с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м блокированием |
CN101551057A (zh) * | 2008-04-02 | 2009-10-07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机械厂 | 用于水压机的机械式附加安全保护装置 |
CN103414241A (zh) * | 2013-08-21 | 2013-11-27 | 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 | 煤矿井下用自动投切供电电路 |
CN204794328U (zh) * | 2015-04-28 | 2015-11-18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三相电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CN106059053A (zh) * | 2016-05-31 | 2016-10-26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CN106340953A (zh) * | 2016-09-30 | 2017-01-18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 |
-
2018
- 2018-08-28 CN CN201810987388.7A patent/CN1091674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003128338A (ru) * | 2002-09-13 | 2005-04-10 | Максим Станиславович Лысенко (UA) Лысенко Максим Станиславович (UA) |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арийного включения резерва (авр) с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м блокированием |
CN101551057A (zh) * | 2008-04-02 | 2009-10-07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机械厂 | 用于水压机的机械式附加安全保护装置 |
CN103414241A (zh) * | 2013-08-21 | 2013-11-27 | 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 | 煤矿井下用自动投切供电电路 |
CN204794328U (zh) * | 2015-04-28 | 2015-11-18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三相电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CN106059053A (zh) * | 2016-05-31 | 2016-10-26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CN106340953A (zh) * | 2016-09-30 | 2017-01-18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6292A (zh) * | 2019-01-31 | 2019-04-05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库用供电保护系统 |
CN110247472A (zh) * | 2019-07-17 | 2019-09-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供电装置、方法及其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67427B (zh) | 2020-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64812B (zh) | 一种飞机应急多余度供电电路 | |
CN203352250U (zh) | 双输入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 |
CN106602598B (zh) | 一种并网设备的辅助电源的智能供电系统 | |
CN112103938B (zh) | 基于hvdc设备的供电架构、方法及系统 | |
CN109167427A (zh) | 一种供电系统 | |
CN201197087Y (zh) | 双路电源供电装置 | |
CN109687569B (zh) | 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 |
CN208508609U (zh) | 不间断供电的电源控制电路 | |
CN204615497U (zh) | 工业供电ups系统 | |
CN112072741B (zh) | 一种户用储能系统一键启动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201887534U (zh) | 一种多路交流输入的不间断电源 | |
CN105305606A (zh) | 断电时自供电的监控装置 | |
CN205490223U (zh) | 一种双向储能逆变器的辅助电源 | |
CN103580060B (zh) | 一种适用于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器及二次系统的供电方法 | |
CN114825318A (zh) | 一种交直流混合的不间断供电系统 | |
CN201699423U (zh) | 具有三相和三个单相分别输出功能的三相电力稳压器 | |
CN209982170U (zh) | 一种ups故障切换装置 | |
CN107707024A (zh) | 一种ups回路的改进电路 | |
CN203504255U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的应力切换控制电路 | |
CN207719889U (zh) | 一种双变换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及其电路 | |
CN206194648U (zh) | 接触器的控制装置 | |
CN101888089A (zh) | 具有三相和三个单相分别输出功能的三相电力稳压器 | |
CN204706942U (zh) | 直流系统再供电装置及直流供电设备 | |
CN206842773U (zh) | 一种给电梯变频器直流母线供电的电梯应急救援装置 | |
CN222321184U (zh) | 切换装置、逆变系统和储能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