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9228A - 一种转换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换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49228A CN109149228A CN201810977521.0A CN201810977521A CN109149228A CN 109149228 A CN109149228 A CN 109149228A CN 201810977521 A CN201810977521 A CN 201810977521A CN 109149228 A CN109149228 A CN 1091492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interface
- electrical interface
- electrical
- control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4 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换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部件之间无法在不同空间纬度上连接的问题。该转换接头,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一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一电性接口;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二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二电性接口,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口线束连接;所述第一装置为车辆上的转向锁壳,所述第二装置为与车辆的仪表板台架可拆卸连接的储物箱或者用于提供舒适性服务或娱乐性服务的功能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汽车仪表台板的设计,具体是一种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某些部件上设置的电接头的接口形式的不同,导致两个部件之间无法直接进行电气连接,而需要通过转接头进行转换。现有技术的转接头,通常仅能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无法解决多个部件在不同空间维度上进行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换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部件之间无法在不同空间纬度上连接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换接头,包括:
壳体;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一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一电性接口;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二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二电性接口,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口线束连接;
所述第一装置为车辆上的转向锁壳,所述第二装置为与车辆的仪表板台架可拆卸连接的储物箱或者用于提供舒适性服务或娱乐性服务的功能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第一装置或第四装置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三电性接口;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三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四电性接口;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线束连接;
所述第三装置为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所述第四装置为车辆的仪表板台架。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与第一装置形成电连接关系时,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与所述第二装置形成电连接关系,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一装置或第四装置形成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三电性接口;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三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机械接口,形成电连接关系的第四电性接口以及形成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五电性接口;
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线束连接,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五电性接口线束连接;
所述第三装置为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所述第四装置为车辆的仪表板台架。
优选地,在所述第三电性接口设置在所述第四装置上时,还包括: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与所述第四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四机械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接口和所述第四机械接口均包括: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待组装部件上设置的第一卡接件滑动卡接的第一卡槽以及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可滑动插入于所述待组装部件上设置的第一锁止孔中的第一弹性锁止片。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待组装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底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壳体的外壁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弹性锁止片包括:
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锁止件;
套设于所述第一锁止件上的第一弹簧;
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件上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底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械接口包括: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上设置的第二卡槽相滑动卡接的第二卡接件,以及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供所述第二装置上设置的第二弹性锁止片插入的第二锁止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接口、所述第二机械接口和所述第四机械接口均包括: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用于与待组装部件上突出设置的第一L型件旋转卡接的第二L型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三装置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的腔底上向外延伸出有支撑杆,所述第三机械接口包括:
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用于与所述第三装置上设置的第三卡槽相卡接的第三卡接件;
设置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用于插设入所述第三装置上设置的第四卡槽中的第三弹性锁止件,所述第三弹性锁止件和所述第三卡接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两侧。优选地,
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壳体的外壁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三弹性锁止件包括:
固定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的第二弹簧;
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弹簧内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突出设置有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三限位件之间;
自所述安装件远离所述支撑杆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四限位件,所述第四限位件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自所述安装件远离所述支撑杆一端向外延伸出形成的第二锁止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仅具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一电平引脚;
具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一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信号引脚;
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
具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二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信号引脚。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性接口、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
仅具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
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五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
仅具有用于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壳体的各个方向上形成了与具有不同功能组装的接口端,能够实现将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部件之间进行集成组装,同时,通过机械接口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可拆卸组装,电性接口实现了不同部件之前的电气连接,实现了多个部件在不同维度上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第二装置为储物箱时,转换接头和第一装置、第二装置、第三装置和第四装置的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二装置为功能装置时,转换接头和第一装置、第二装置、第三装置和第四 装置的装配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方案中壳体和待组装部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方案中壳体和待组装部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壳体和第三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壳体和第三装置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第一装置;3、第二装置;4、第三装置;5、第四装置;6、待 组装部件;11、第一卡槽;13、第一容置腔;121、第一锁止件;122、第一弹簧;123、第 一限位件;124、第二限位件;15、第二卡接件;16、第二锁止孔;17、第二L型件;18、 第二容置腔;181、第二限位孔;191、支撑杆;192、第三卡接件;193、第三弹性锁止件; 194、第二弹簧;195、安装件;196、第三限位件;197、第四限位件;198、第二锁止件; 131、第一安装孔;132、第一限位孔;41、第三卡槽;42、第四卡槽;61、第一卡接件; 62、第一锁止孔;63、第一L型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换接头,其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一装置2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一电性接口,在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二装置3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二电性接口,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线束连接,第一装置2为车辆的转向锁壳,第二装置3为与车辆的仪表板台架可拆卸连接的储物箱或用于提供舒适性服务或娱乐性服务的功能装置。
具体地,第一机械接口和第一电性接口组合形成与第一装置2可拆卸组装的第一接口端,第二机械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组合形成与第二装置3组装的第二接口端,为了实现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之间的线束连接,第一机械接口和第二机械接口之间具有连通二者的通槽,位于第一机械接口内的第一电性接口的线束穿过该通槽后进入第二机械接口内与第一电性接口连通。在第一电性接口用于形成壳1体和第一装置2的电连接关系时,第二电性接口用于形成壳体1和第二装置3的电连接关系,同样地,在第一电性接口用于形成壳体1和第一装置2的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时,第二电性接口用于形成壳体1和第二装置3的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
对于第一装置2来说,转向锁壳是指位于方向盘下方,对转向柱、转向锁以及组合开关主体等机构进行遮蔽的装置。对于第二装置3来说,该储物箱是指独立于仪表板台架设置,其通过与仪表板台架上向乘员舱内部延伸的一个支撑杆191之间螺栓连接实现对储物箱的可拆卸固定。用于提供舒适性服务或娱乐性服务的功能装置具体可以为:蓝牙音响、空气净化器、加湿器、便携式风扇、氛围灯、熏香器或储物腔的尺寸小于储物箱的储物腔的尺寸的微型储物箱。
其中,对于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来说,形成电连接关系的目的在于,第一装置2一侧为第二装置3进行供电,以使得第二装置3能够具有实现相关功能的电量。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关系的目的在于,第一装置2一侧对第二装置3进行供电,同时,对第二装置3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其中,第二装置3和车辆上的车身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232串口通信线或LIN总线、CAN总线等进行传输。
对于第一装置2一侧来说,在车辆上的转向锁壳具有和该第一机械接口机械连接的机械接口以及与该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电性接口;对于第二装置3一侧来说,其同样具有和第二机械接口配合的机械接口和与第二电性接口配合的机械接口。对于第一装置2和第二装置3上的机械接口和电性接口的具体实现方式,在后文中进行描述。
在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仅用于实现电连接关系时,在第一装置2上的电性接口通过线束连接至车辆上的低压蓄电池上,在第一装置2、转换接头和第二装置3依次连接后,低压蓄电池提供的电量通过该电性接口、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传递给第二装置3,为第二装置3进行供电;而在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用于实现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关系时,在第一装置2上的电性接口则通过线束分别连接至车辆上的低压蓄电池和车辆的车身控制器上,在第一装置2、转换接头和第二装置3依次连接后,低压蓄电池提供的电量通过该电性接口、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传递给第二装置3,为第二装置3进行供电,车身控制器发出的开闭控制信号通过该电性接口、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传递至第二装置3,实现第二装置3的状态开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转换接头还提供了两种用于与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连接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转换接头还包括: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第一装置2或第四装置5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三电性接口;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三装置4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四电性接口;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线束连接;所述第三装置4为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所述第四装置5为车辆的仪表板台架。
在第二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与第一装置2形成电连接关系时,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与所述第二装置3形成电连接关系,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一装置2或第四装置5形成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三电性接口;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三装置4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机械接口,形成电连接关系的第四电性接口以及形成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五电性接口;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线束连接,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五电性接口线束连接;所述第三装置4为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所述第四装置5为车辆的仪表板台架。
其中,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操控装置不需要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气连接,因此,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仅具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一电平引脚;具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一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信号引脚;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具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二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信号引脚。
在上述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三电性接口设置在所述第四装置5上时,还包括: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与所述第四装置5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四机械接口。该第四机械接口的结构和上述的第一机械接口的结构相同,在后文中进行具体描述。
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来说,该操控装置为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且具有虚拟按键的触摸屏或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对控制器进行操控的操控信号且具有实体按键的按键开关,该触摸屏和该按键开关具体为现有技术中固定在车辆上的中控娱乐显示屏以及在仪表板台架上固定的相关开关按钮。该操控信号具体是用于对第二装置3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的信号,该操控信号由操控装置传输给车辆上的车身控制器,再由车身控制器控制多功能模块的开闭。第二控制信号是指在操控装置传输给车辆上的车身控制的操控信号,以及车身控制器在根据操控信号进行处理后反馈给操控装置的反馈信号,其中,第三装置4和车辆上的车身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LVDS信号进行传输。例如,用户通过该触摸屏输入对蓝牙音响进行开闭的触控信号,该触控信号通过第四电性接口、第三电性接口传递至转向锁壳上的电性接口,进而到达车辆上的车身控制器处,车身控制器处在接收到该触控信号后,发出蓝牙音响开启的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通过转向锁壳上和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电性接口、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传递至蓝牙音响,使得蓝牙音响开启。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电性接口用于与第一装置2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时,该第三电性接口位于该第一机械接口内,也即,第一机械接口、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三电性接口共同形成上述的第一接口端;而在第三电性接口用于第四装置5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时,该第三电性接口位于该第四机械接口内,该第四机械接口和第三电性接口即单独形成一个第四接口端,且该第三接口端、第四接口端、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各自位于壳体1的一侧。
对于上述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电性接口、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仅具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五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仅具有用于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电性接口用于与第一装置2形成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时,该第三电性接口位于该第一机械接口内,也即,第一机械接口、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三电性接口共同形成上述的第一接口端;而在第三电性接口用于第四装置5形成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时,该第四机械接口和第三电性接口即单独形成一个第四接口端,且该第三接口端、第四接口端、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各自位于壳体1的一侧。
对于上述两种实现方式来说,第一机械接口和第四机械接口的具体结构包括两种,其中,为了便于对第一装置2和第四装置5的结构描述,后续中采用待组装部件6对上述的第一装置2和第四装置5进行统称。如图3所示,在第一种方案中,该第一机械接口和第四机械接口均包括: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待组装部6件上设置的第一卡接件61滑动卡接的第一卡槽11以及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可滑动插入于所述待组装部件6上设置的第一锁止孔62中的第一弹性锁止片。具体地,在所述壳体1朝向所述待组装部件6的一侧具有第一容置腔13,所述第一容置腔13的腔底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31,所述第一容置腔13的侧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壳体1的外壁的第一限位孔132,所述第一弹性锁止片包括: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31中的第一锁止件121;套设于所述第一锁止件121上的第一弹簧122;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件121上的第一限位件123和第二限位件124;所述第一弹簧122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3的腔底和所述第一限位件123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124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32中;在所述第一弹簧122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锁止件121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锁止孔62中。在将壳体1装配到第一装置2和/或第四装置5上时,首先将壳体1上的第一卡槽11和待组装部件6上的第一卡接件61相对,将壳体1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卡接件61可以缓慢地进入到第一卡槽11中,在壳体1下移的过程中,该第一锁止件121和待组装部件6朝向壳体1的端面之间抵接,并受到待组装部件6朝向壳体1的端面的挤压力,使得第一锁止件121向第一安装孔131内滑动,第一弹簧122受到第一限位件123的挤压而压缩;当第一卡接件61已经完全进入至第一卡槽11中时,第一锁止件121和第一锁止孔62相对,此时,第一锁止件121不再受到待组装部件6的挤压力,第一弹簧122发生反弹,推动第一锁止件121进入至第一锁止孔62中,实现壳体1和待组装部件6之间的安装。
其中,第二限位件124插设在第一限位孔132中,对第一锁止件121的移动进行限位,可以防止第一锁止件121脱落。具体的,该第一限位孔132内具有供该第二限位件124移动的空间,这样,在第一锁止件121移动的过程中,该第二限位件124可以跟随该第一锁止件121同步移动。
其中,该第二限位件124穿过该第一限位孔132并部分外露于该壳体1的外壁。这样,可以将第二限位件124外露在壳体1外壁的部分设置成手柄的形状。在拆卸时,通过手动推动手柄,使得第一锁止件121和第一锁止孔62分离,并在第一锁止件121和第一锁止孔62分离后,向上移动壳体1,使得第一卡接件61从第一卡槽11中脱离,实现壳体1和待组装部件6之间的拆卸。
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实现方案中,参照图4,该第一机械接口和第四机械接口包括: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待组装部件6上突出设置的第一L型件63旋转卡接的第二L型件17。其中,第一L型件63和第二L型件17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该第一L型件63上形成的L型槽和第二L型件17上形成的L型槽的方向相对。通过旋转壳体1,使得第一L型件63和第二L型件17形成卡合关系或者相脱离,实现壳体1和待组装部件6之间的拆装。
对于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第二机械接口,本发明也提供了2中第二机械接口的具体结构,该第二机械接口的一种具体结构和上述的第一机械接口和第二机械接口的第二种实现方案相同,即通过旋转卡接的方式将壳体1和第二装置3进行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再具体赘述。
对于第二机械接口的第二种实现方案,该第二机械接口包括: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3上设置的第二卡槽相滑动卡接的第二卡接件15,以及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供所述第二装置3上设置的第二弹性锁止片插入的第二锁止孔16。
该第二机械接口的第二种实现方案中,第二机械接口和上述的待组装部件6的结构相同,相应地,在第二装置3一侧具有上述第一机械接口和第四机械接口的第一种实现方案的结构。第二机械接口和第二装置3的安装原理和拆卸原理也与上述第一机械接口和第四机械结构的第一种实现方案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对于上述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实现方式中的第三机械接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方案。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壳体1朝向所述第三装置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置腔18,所述第二容置腔18的腔底上向外延伸出有支撑杆191,所述第三机械接口包括:自所述支撑杆191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用于与所述第三装置4上设置的第三卡槽41相卡接的第三卡接件192;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91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用于插设入所述第三装置4上设置的第四卡槽42中的第三弹性锁止件193,所述第三弹性锁止件193和所述第三卡接件192位于所述支撑杆191的相对两侧。具体地,所述第二容置腔18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壳体1的外壁的第二限位孔181;所述第三弹性锁止件193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91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的第二弹簧194;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弹簧194内的安装件195,所述安装件195上突出设置有第三限位件196,所述第二弹簧194位于所述支撑杆191和所述第三限位件196之间;自所述安装件195远离所述支撑杆191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四限位件197,所述第四限位件197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181内;自所述安装件195远离所述支撑杆191一端向外延伸出形成的第二锁止件198;在所述第二弹簧194处于自由长度时,所述第二锁止件198插入于所述第四卡槽42中。
对于第三装置4来说,在其朝向壳体1的一侧端面上突出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件,两个,两个L型件各自形成一个第三卡槽41和第四卡槽42。第二锁止件198朝向第四卡槽42的端面为斜面,其具有导向的作用。该第四限位件197穿过该第二限位孔181并部分外露于该壳体1外,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防止该安装件195从弹簧中脱落。
在安装时,将第三卡接件192斜插入第三卡槽41中,然后对该触摸屏的下部进行按压,第二锁止件198上的斜面受到形成第四卡槽42的一个L型件的压力(该压力的方向为垂直于触摸屏的方向),使得第二弹簧194被压缩,进而使得第二锁止件198能够滑入至和第四卡槽42相对的位置,同时在第二弹簧194的反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该第二锁止件198滑入至第四卡槽42中。在拆卸时,推动第四限位件197朝向第二容置腔18内部移动,使得第二锁止件198从第四卡槽42中脱离出,然后沿着与触摸屏的屏幕方向提起触摸屏,使得第三卡接件192和第三卡槽41分离,完成拆卸。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转换接头,在壳体1的各个方向上形成了与具有不同功能组装的接口端,能够实现将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部件之间进行集成组装,同时,通过机械接口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可拆卸组装,电性接口实现了不同部件之前的电气连接,实现了多个部件在不同维度上的连接。
Claims (12)
1.一种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一装置(2)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一电性接口;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二装置(3)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二电性接口,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口线束连接;
所述第一装置(2)为车辆上的转向锁壳,所述第二装置(3)为与车辆的仪表板台架可拆卸连接的储物箱或者用于提供舒适性服务或娱乐性服务的功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第一装置(2)或第四装置(5)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三电性接口;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三装置(4)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机械接口,以及形成电连接关系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四电性接口;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线束连接;
所述第三装置(4)为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所述第四装置(5)为车辆的仪表板台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与第一装置(2)形成电连接关系时,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与所述第二装置(3)形成电连接关系,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一装置(2)或第四装置(5)形成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三电性接口;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第三装置(4)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三机械接口,形成电连接关系的第四电性接口以及形成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关系的第五电性接口;
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线束连接,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五电性接口线束连接;
所述第三装置(4)为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所述第四装置(5)为车辆的仪表板台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电性接口设置在所述第四装置(5)上时,还包括: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与所述第四装置(5)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四机械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接口和所述第四机械接口均包括: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待组装部件(6)上设置的第一卡接件(61)滑动卡接的第一卡槽(11)以及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可滑动插入于所述待组装部件(6)上设置的第一锁止孔(62)中的第一弹性锁止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朝向所述待组装部件(6)的一侧具有第一容置腔(13),所述第一容置腔(13)的腔底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31),所述第一容置腔(13)的侧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壳体(1)的外壁的第一限位孔(132),所述第一弹性锁止片包括:
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31)中的第一锁止件(121);
套设于所述第一锁止件(121)上的第一弹簧(122);
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件(121)上的第一限位件(123)和第二限位件(124);所述第一弹簧(122)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3)的腔底和所述第一限位件(123)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124)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32)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接口包括: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3)上设置的第二卡槽相滑动卡接的第二卡接件(15),以及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供所述第二装置(3)上设置的第二弹性锁止片插入的第二锁止孔(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接口、所述第二机械接口和所述第四机械接口均包括:
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用于与待组装部件(6)上突出设置的第一L型件(63)旋转卡接的第二L型件(17)。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朝向所述第三装置(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置腔(18),所述第二容置腔(18)的腔底上向外延伸出有支撑杆(191),所述第三机械接口包括:
自所述支撑杆(191)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用于与所述第三装置(4)上设置的第三卡槽(41)相卡接的第三卡接件(192);
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91)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用于插设入所述第三装置(4)上设置的第四卡槽(42)中的第三弹性锁止件(193),所述第三弹性锁止件(193)和所述第三卡接件(192)位于所述支撑杆(191)的相对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8)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壳体(1)的外壁的第二限位孔(181);所述第三弹性锁止件(193)包括:
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91)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的第二弹簧(194);
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弹簧(194)内的安装件(195),所述安装件(195)上突出设置有第三限位件(196),所述第二弹簧(194)位于所述支撑杆(191)和所述第三限位件(196)之间;
自所述安装件(195)远离所述支撑杆(191)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四限位件(197),所述第四限位件(197)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181)内;
自所述安装件(195)远离所述支撑杆(191)一端向外延伸出形成的第二锁止件(198)。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仅具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一电平引脚;
具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一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信号引脚;
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
具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第二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信号引脚。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性接口、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和所述第四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
仅具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
所述第三电性接口和所述第五电性接口满足以下条件:
仅具有用于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77521.0A CN109149228B (zh) | 2018-08-27 | 2018-08-27 | 一种转换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77521.0A CN109149228B (zh) | 2018-08-27 | 2018-08-27 | 一种转换接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49228A true CN109149228A (zh) | 2019-01-04 |
CN109149228B CN109149228B (zh) | 2020-08-07 |
Family
ID=6482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77521.0A Active CN109149228B (zh) | 2018-08-27 | 2018-08-27 | 一种转换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49228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292A (zh) * | 1996-11-12 | 1998-05-20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转接装置 |
JP2002305063A (ja) * | 2001-04-03 | 2002-10-18 |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 導体配索構造及び該構造を用いた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2003115357A (ja) * | 2001-10-01 | 2003-04-18 | Yazaki Corp | 防水性を備えた電磁波シールド構造 |
CN101911623A (zh) * | 2007-10-29 | 2010-12-08 | 贝尔金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模块化电力线适配器及使用方法 |
CN102694309A (zh) * | 2011-03-25 | 2012-09-26 | 嵩镕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车上诊断系统转接头 |
CN202534892U (zh) * | 2012-05-04 | 2012-11-14 | 赵士立 | 一种usb连接接口转换器 |
CN103460717A (zh) * | 2011-03-28 | 2013-12-18 | 伯斯有限公司 | 电声换能器外壳 |
CN105539307A (zh) * | 2016-02-19 | 2016-05-04 | 北京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带有隐藏式安装支架的悬浮显示屏安装结构 |
CN106911031A (zh) * | 2017-02-28 | 2017-06-3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插件底座安装模块 |
CN206394714U (zh) * | 2017-01-10 | 2017-08-1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罩与转向锁壳的连接结构 |
-
2018
- 2018-08-27 CN CN201810977521.0A patent/CN1091492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292A (zh) * | 1996-11-12 | 1998-05-20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转接装置 |
JP2002305063A (ja) * | 2001-04-03 | 2002-10-18 |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 導体配索構造及び該構造を用いた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2003115357A (ja) * | 2001-10-01 | 2003-04-18 | Yazaki Corp | 防水性を備えた電磁波シールド構造 |
CN101911623A (zh) * | 2007-10-29 | 2010-12-08 | 贝尔金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模块化电力线适配器及使用方法 |
CN102694309A (zh) * | 2011-03-25 | 2012-09-26 | 嵩镕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车上诊断系统转接头 |
CN103460717A (zh) * | 2011-03-28 | 2013-12-18 | 伯斯有限公司 | 电声换能器外壳 |
CN202534892U (zh) * | 2012-05-04 | 2012-11-14 | 赵士立 | 一种usb连接接口转换器 |
CN105539307A (zh) * | 2016-02-19 | 2016-05-04 | 北京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带有隐藏式安装支架的悬浮显示屏安装结构 |
CN206394714U (zh) * | 2017-01-10 | 2017-08-1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罩与转向锁壳的连接结构 |
CN106911031A (zh) * | 2017-02-28 | 2017-06-3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插件底座安装模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49228B (zh) | 2020-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30857A (zh) | 一种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 |
CN101120488B (zh) | 电连接器 | |
US4406085A (en) | Modular radio control for use with multiple toy vehicles | |
CN108973683B (zh) |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 |
CN101332363B (zh) | 游戏机控制器 | |
US7351111B2 (en) | Multi-accessory adaptor for a vehicle | |
CN103840516A (zh) |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 |
CN113039771A (zh) | 终端壳体、把持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 |
CN109149228A (zh) | 一种转换接头 | |
CN101107786A (zh) | 具有两个相互转动或滑动部件的便携式设备及其连接装置 | |
CN210021132U (zh) | 一种音乐魔方 | |
CN210021133U (zh) | 一种音乐魔方 | |
CN203167025U (zh) | 手机及其投影装置 | |
CN209612208U (zh) | 遥控器 | |
CN210733844U (zh) | 一种方向盘装置及汽车 | |
CN106876201B (zh) | 用于车辆的推锁开关装置 | |
CN208698665U (zh) | 一种转向锁壳、仪表板及汽车 | |
CN209192053U (zh) | 一种车身立柱及汽车 | |
JPH06296773A (ja) | 電気器具 | |
JP2004507896A (ja) | 表示エレメントを備えた操作レバー | |
CN107351778B (zh) | 隔空式无线充电车载平视显示器 | |
CN208698664U (zh) | 一种可提供娱乐性服务或舒适性服务的功能装置 | |
CN107519643B (zh) | 单自由装配型游戏手柄以及装配方法 | |
CN208488655U (zh) | 一种基于防误操作装置的影像仪操纵杆控制器 | |
CN2714116Y (zh) | 可分离拆换电气控制模块的游戏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Dong Lingwei Inventor after: Chen Dong Inventor after: Zhou Xia Inventor after: Lv Wei Inventor after: Zeng Xiangxin Inventor after: Wang Qingzhong Inventor before: Dong Lingwei Inventor before: Chen Dong Inventor before: Zhou Xia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