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109825A -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9825A
CN109109825A CN201810775789.6A CN201810775789A CN109109825A CN 109109825 A CN109109825 A CN 109109825A CN 201810775789 A CN201810775789 A CN 201810775789A CN 109109825 A CN109109825 A CN 109109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lope
vehicle
tail
air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57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春林
高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hua Automobile Service Klc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hua Automobile Service Klc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hua Automobile Service Klc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hua Automobile Service Klc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57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9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9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9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3/00Vehicle cleaning apparatus not integral with vehicles
    • B60S3/002Vehicle dry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移动风干机至所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控制所述风干机根据所述风干路径执行风干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因为现有技术中风干机的吹风方向竖直向下一个方向时,水珠的移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水珠沿车头或车尾部分不规则移动,使得车身出现水痕造成清除不彻底;而且,通过采用上述方式风干,水珠能快速流至车底部或外部,从而使风干效率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洗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工作的需要,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常用的代步工具,但是,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车辆进行清洗,因此,提升了人们对汽车清洗和风干的需求。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风干装置包括设置在龙门架顶部的风干机,风干机包括出风口,在风干过程中,出风口沿着车辆上表面的来回移动,从而实现风干操作。由图1所示可知,风干装置的出风口的风向竖直向下,在吹风的时候只能朝着向下的方向吹。
因此,在风干过程中,车表面的水珠难以靠风力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风干。由于风干机的吹风的方向垂直向下,所以水珠的移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导致风干效率低,清除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风干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风干机的吹风的方向向下,所以水珠的移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导致风干效率低,清除不彻底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风干方法,所述智能风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
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
移动风干机至所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
控制所述风干机根据所述风干路径执行风干操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车头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根据所述车尾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头按照所述第一风向生成第一风干操作,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尾按照所述第二风向生成第二风干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风干操作和所述第二风干操作生成风干路径。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风干操作和第二风干操作生成风干路径,其中,
所述风干路径包括第一风干操作、关闭所述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第二风干操作以及关闭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
可选地,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包括:
获取待风干车辆两侧的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确定最高点;
根据所述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确定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车头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根据所述车尾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头斜率之间设置预设角度,从而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
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尾斜率之间设置预设角度,从而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可选地,所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的步骤具体为: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对应坐标值的最大值;
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的坐标值,拟合所述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的拟合曲线;
根据所述拟合曲线计算车头和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风干设备,所述智能风干设备包括:
轮廓检测装置;
风干机;以及
控制所述风干机工作的智能风干装置;
所述智能风干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
路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
风干机移动模块,用于移动所述风干机至所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
操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风干机根据所述风干路径执行风干操作。
可选地,所述路径生成模块包括:
风向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头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根据所述车尾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风干操作生成子模块,用于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头按照所述第一风向生成第一风干操作,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尾按照所述第二风向生成第二风干操作;
风干路径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风干操作和所述第二风干操作生成风干路径。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风干操作和第二风干操作生成风干路径,其中,所述风干路径包括第一风干操作、关闭所述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第二风干操作以及关闭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
可选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剖视图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两侧的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
计算子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最高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确定最高点;
斜率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确定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
可选地,所述风向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风向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头斜率之间设置的预设角度,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
第二方向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尾斜率之间设置的预设角度,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洗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器;以及
与所述服务器连接通信的洗车机;
所述服务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风干设备。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装置及智能洗车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风干方法,所述智能风干方法包括:获取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移动所述风干机至所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控制所述风干机根据所述风干路径执行风干操作。通过获取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确定风干机执行吹风操作的初始位置,通过获取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来确定风干机在进行车头和车尾吹风时,风干机的出风方向,从而从最高点到车头位置具有一个风干路径,从最高点到车尾位置具有一个风干路径,使得风干机在对车头风干和车尾风干时,能够按照不同风干路径进行吹风,例如对车头风干时,风干机倾斜朝向车头,使得最高点到车头部分的水珠均往车头处流动,对车尾风干时,风干机倾斜朝向车尾,使得最高点到车尾部分的水珠均往车尾处流动。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因为现有技术中风干机的吹风方向竖直向下一个方向时,水珠的移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水珠沿车头或车尾部分不规则移动,使得车身出现水痕造成清除不彻底;而且,通过采用上述方式风干,水珠能快速流至车底部或外部,从而使风干效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风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洗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干机与车头斜率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步骤S100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步骤S102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步骤S200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8中步骤S201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风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径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向确定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隧道式或者往复式智能洗车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以往复式智能洗车系统为例进行描述,当然也可以应用于隧道式智能洗车系统中。
参见图2,为本发明丧失了提供的一种智能洗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智能洗车系统包括服务器100和洗车机200,洗车机200与服务器100通信连接。
其中,服务器100可以为云服务器,服务器100内包括如下所述智能风干设备,该智能风干设备通过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确定风干机执行吹风操作的初始位置,通过获取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来确定风干机在进行车头和车尾吹风时,风干机的风干路径,从而从最高点到车头位置具有一个风干路径,从最高点到车尾位置具有一个风干路径,使得风干机在对车头风干和车尾风干时,能够按照不同风干路径进行吹风,例如对车头风干时,风干机倾斜朝向车头,使得最高点到车头部分的水珠均往车头处流动,对车尾风干时,风干机倾斜朝向车尾,使得最高点到车尾部分的水珠均往车尾处流动。
洗车机200是通过电脑设制相关程序来实现自动清洗、打蜡、风干清洗轮辋等工作的机器,可以是无接触式自动洗车机或者毛刷式全自动洗车机。该洗车机200的具体结构不在此进行详细阐述,可参照现有的洗车机即可,在此不详细阐述。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服务器100也可以为设置于洗车机200内部,或者是设置于洗车机200内部的处理器,从而可以使用户仅通过一台洗车机200执行相应的风干操作。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洗车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因为现有技术中风干机的吹风方向竖直向下一个方向时,水珠的移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水珠沿车头或车尾部分不规则移动,使得车身出现水痕造成清除不彻底;而且,通过采用上述方式风干,水珠能快速流至车底部或外部,从而使风干效率大大提升。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风干设备,该智能风干设备包括轨道1、沿轨道1滑动的龙门架2、设置在龙门架2顶柱下方的风干机4、设置在龙门架2两个侧柱内侧的若干红外线扫描仪3或轮廓检测装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龙门架2、风干机4、红外线扫描仪3或轮廓检测装置对待风干车辆进行风干,当然,龙门架2上也可以设置清洗孔和泡沫孔对车辆进行清洗,待车辆清洗后,由风干机4对车辆进行风干。风干机4可以跟随龙门架2的移动而移动,同时风干机4也能够以龙门架2的顶柱为初始位置竖直向下移动,且风干机4自身的出风口也可以进行角度调整。以上智能风干设备仅为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相关智能风干设备的结构也可参见相关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阐述。
具体实施过程中,图3中所述的智能风干设备仅以风干过程进行简单描述,如图3所示,当待风干车辆沿车辆行驶方向进入龙门架2内,进入风干位置后,以龙门架2上设置红外扫描仪3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由红外线扫描仪3对待风干车辆的两侧侧面进行扫描,进而根据扫描结果控制风干机4对待风干车辆进行风干操作。对于如何控制风干机4对待风干车辆进行风干的方法可参见下方相关实施例的描述。
参见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风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智能风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
具体实施过程中,由红外线传感器对车辆的两侧进行扫描,从而获取车辆两侧所有点的位置坐标,本发明中以车头点为起始点、车尾点为终止点建立坐标系,位置坐标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表示车辆长度,纵坐标表示车辆的高度,从而获得所有点中纵坐标数值最大的点作为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通过车头以及车辆的最高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计算得到车头斜率,通过车辆最高点以及车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计算得到车尾斜率。循环次数可以预先设定,具体数值在此不详细阐述,可以通过循环次数确定风干机风干的次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化实施例,所述轮廓检测装置还可以是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等等,此处对轮廓检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步骤S200: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
根据步骤S100获得的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该风干路径可以包括车辆最高点到车头的扫描路径和车辆最高点到车尾的扫描路径。
步骤S300:移动所述风干机至所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
在步骤S100中获取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为车辆的最高中心点,且最高中心点位于车辆的中间位置,从而将风干机移动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中心点。
步骤S400:控制所述风干机根据所述风干路径执行风干操作。
根据步骤S200生成的风干路径,控制风干机执行相应的风干操作,例如该风干路径为从车辆的最高点向车头移动,以及,从车辆的最高点向车尾移动。根据循环次数,以2次为例,则可以控制风干机从车辆的最高点开始进行风干操作并移动到车头位置,进而控制风干机停止吹风并移动到车辆的最高点,如上再次重复进行风干操作1次,从而完成对车头的风干操作;进而控制风干机从车辆的最高点开始进行风干操作并移动到车尾位置,进而控制风干机停止吹风并移动到车辆的最高点,如上再次重复进行风干操作1次,从而完成对车尾的风干操作。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先完成1次从车辆的最高点到车头位置的风干操作,在完成1次从车辆的最高点到车尾位置的风干操作,并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实现完整的风干操作。以上仅为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方法,通过获取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确定风干机执行吹风操作的初始位置,通过获取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来确定风干机在进行车头和车尾吹风时,风干机的风干路径,从而从最高点到车头位置具有一个风干路径,从最高点到车尾位置具有一个风干路径,使得风干机在对车头风干和车尾风干时,能够按照不同风干路径进行吹风,例如对车头风干时,风干机倾斜朝向车头,使得最高点到车头部分的水珠均往车头处流动,对车尾风干时,风干机倾斜朝向车尾,使得最高点到车尾部分的水珠均往车尾处流动。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因为现有技术中风干机的吹风方向竖直向下一个方向时,水珠的移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水珠沿车头或车尾部分不规则移动,使得车身出现水痕造成清除不彻底;而且,通过采用上述方式风干,水珠能快速流至车底部或外部,从而使风干效率大大提升。
参见图5和图6,图5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下风干机与车头斜率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4所示的另一种智能风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为步骤S100的详细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步骤S100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待风干车辆两侧的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
通过龙门架上的红外线扫描仪对待风干车辆两侧进行扫描,具体的,可以分别由与车辆测量相邻近一侧的红外线扫描仪对车辆的两侧进行扫描,从而分别得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且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由车辆侧面所有点组成。
步骤S102: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由于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均为车辆侧面不同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所有点组成,即,在步骤S101获取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后,也对应得知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对应的所有点的位置坐标,从而可以确定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所有点中纵坐标数值最大的点,则该点代表的纵坐标值即为高度最大值。同时,根据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可分别计算出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和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例如,参照图5所示的附图中,车辆侧面剖视图中前半部分为车头部分,则可以分别获取A点和B点的位置坐标,进而根据斜率的计算方法,即可直接得出车头位置相对于水平面的斜率;当然,也可以直接获取车头部分中横坐标最小、纵坐标最大的点,以及车顶最高点的位置坐标,从而根据两个点的坐标值计算出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此类推,即可得出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步骤S103: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确定最高点。
通过步骤S102计算得知的第一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以及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从而取两个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点,即可确定为车辆的最高点。
步骤S104:根据所述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确定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
以图5中所述的车头斜率和风干机斜率为例进行说明,步骤S102中分别获取的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该以图5中仅有一处曲线具有斜率,那么可以将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作为车头斜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方法,能够通过根据待风干车辆两侧的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得出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以及车尾斜率,通过侧面剖视图能够更加直观的得到车辆侧面的平面示意图,从而直接根据坐标大小确定最高点、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
其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见图7,为步骤S102的详细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步骤S10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1: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对应坐标值的最大值。
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为一个包括多个点的平面,每一个点均具有位置坐标,且每个点可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纵坐标表示车辆高度),根据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所有点中的纵坐标的大小,筛选出纵坐标最大的位置坐标值,即为对应坐标值的最大值。该最大值即为车辆最高点。
步骤S1022: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的坐标值,拟合所述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的拟合曲线。
由于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均含有所有点的坐标值,从而分别获取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的边界点位置坐标、并形成两条曲线,从而将两条曲线拟合形成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的拟合曲线。当然,也可以获取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所有边界点,进而取同一横坐标下的纵坐标数值最大的点,并将同一横坐标下纵坐标数值最大的所有边界点拟合形成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的拟合曲线。
步骤S1023:根据所述拟合曲线计算车头和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根据拟合曲线确定拟合曲线中的纵坐标最大点的横坐标值和纵坐标值,进而获取拟合曲线中横坐标最小点的横坐标值和纵坐标值,以及拟合曲线中横坐标最大点的横坐标值和纵坐标值,则将纵坐标最大点的纵坐标值减去横坐标最小点的纵坐标值得到第一纵坐标差值,将纵坐标最大点的横坐标值减去横坐标最小点的横坐标值得到第一横坐标差值,并将第一纵坐标差值与第一横坐标差值的比值作为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将横坐标最大点的纵坐标值减去纵坐标最大点的纵坐标值得到第二纵坐标差值,将横坐标最大点的横坐标值减去纵坐标最大点的横坐标值得到第二横坐标差值,并将第二纵坐标差值与第二横坐标差值的比值作为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由于从车头到车尾位置横坐标依次增大,因此,从上可知,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为正数,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为负数,与附图5中所示的车头斜率相符。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得出的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和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均为将车头和车尾部分作为一条斜线计算的出的斜率,并非拟合曲线上每一个点的斜率,具体在此不详细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智能风干的方法,能够通过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得到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边界点的拟合曲线,进而根据拟合曲线得到车头和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进而根据该斜率可以调整风干机的风干路径,以及风干机的斜率,例如将风干机的斜率调整为与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相同,或者将风干机的斜率调整为大于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从而提高风干机风干效率。
参见图8,在图4的基础之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智能风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
步骤S201:根据所述车头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根据所述车尾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根据步骤S100获取的车头斜率确定风干机的第一风向,其中风干机的第一风向为风干机的出风口朝向车头方向,且风干机的出风方向可以与车头斜率具有一定夹角,夹角可以预设为10-15度,且风干机的斜率大于车头斜率,具体可参见图5给出的出风机与车头斜率的设置方式。同理,风干机的第二方向即为风干机的出风口朝向车尾方向,且风干机的斜率大于车尾斜率。
步骤S202: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头按照所述第一风向生成第一风干操作,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尾按照所述第二风向生成第二风干操作。
由于步骤S201已经获取到第一风向和第二风向,则生成风干机由步骤S100获取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到车头按照步骤S201的第一风向生成第一风干操作,即第一风干操作包括风干机从最高点到车头的行驶路径以及风干机的斜率等;同理,第二风干操作包括风干机从最高点到车尾的行驶路径以及风干机的斜率。
步骤S203:根据第一风干操作和第二风干操作生成风干路径。
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风干路径包括第一风干操作、关闭所述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第二风干操作以及关闭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具体的为风干机根据第一风干操作和第二风干操作形成的行驶路径以及风干机的斜率,同时生成的该风干路径可以为控制风干机工作的操作指令,具体在次不详细阐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方法,能够通过车头斜率和车头斜率确定风干机在进行车头和车尾风干的风向,从而按照第一风干操作、关闭所述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第二风干操作以及关闭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的风干路径进行风干,避免现有技术中风干机在风干操作中从车头到车尾、从车尾到车头,且风干机竖直向下吹风导致水珠不能沿固定路线风干的情况,从而有效对车辆进行风干,提高风干效率。
参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图8基础之上,对步骤S201的进一步限定,如图9所述,步骤S201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11: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头斜率之间设置预设角度,从而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
预设角度为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车头斜率之间的夹角,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角度可以设置为10-15度,优选的为15度,从而确定车头斜率后,使得风干机的吹风方向抬高,进而使风干机的斜率大于车头斜率,并保持风干机吹向车头的吹风方向与车头斜率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保持15度。
步骤S2012: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尾斜率之间设置预设角度,从而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预设角度为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车尾斜率之间的夹角,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角度可以设置为10-15度,优选的为15度,从而确定车尾斜率后,使得风干机的吹风方向抬高,进而使风干机的斜率大于车尾斜率,并保持风干机吹向车头的吹风方向与车尾斜率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保持15度。由于车尾斜率是一个负数,也就表示车尾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风干机斜率的绝对值,因此,车尾斜率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小于风干机斜率与水平面的夹角,且均小于90度,具体在此不详细阐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方法,能够调整风干机的角度与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所在直线设置预设角度,从而在风干机风干时,与车辆呈锐角,从而风干机吹出的风能够有效对水珠吹至车头或车尾,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水珠重新移动到已风干过的位置,从而提高风干效率和车辆的清洗质量。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方法的实施方式,各个实施方式之间未详尽描述的地方,可以相互参看,在此不详细阐述。以下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风干装置,该智能风干装置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智能风干设备,所述智能风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获取模块10、路径生成模块20、风干机移动模块30和操作控制模块40。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10被配置为获取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
当数据获取模块10获取到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后,路径生成模块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其中,风干路径包括第一风干操作、关闭所述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第二风干操作以及关闭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数据获取模块10可包括依次连接的剖视图获取子模块11、计算子模块12、最高点确定子模块13和斜率确定子模块14,具体可参见附图11所示的数据获取模块10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该剖视图获取子模块11被配置为获取待风干车辆两侧的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
当剖视图获取子模块11获取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时,计算子模块12被配置为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当剖视图获取子模块11获取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时,最高点确定子模块13被配置为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确定最高点;
斜率确定子模块1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确定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其中,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车头斜率设置为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车尾斜率设置为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该风干机移动模块30被配置为当数据获取模块10获取到车辆的最高点或者路径生成模块20生成风干路径后,移动所述风干机至所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
操作控制模块4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风干机根据所述风干路径执行风干操作。
另外,可分别参见图12和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径生成模块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路径生成模块20包括依次连接的风向确定子模块21、风干操作生成子模块22和风干路径生成子模块23。
其中,风向确定子模块2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车头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根据所述车尾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3所示,该风向确定子模块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风向确定子模块211和第二方向确定子模块212,第一风向确定子模块211用于根据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头斜率之间设置的预设角度,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第二方向确定子模块212用于根据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尾斜率之间设置的预设角度,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当风向确定子模块21确定第一风向和第二风向时,风干操作生成子模块22,用于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头按照所述第一风向生成第一风干操作,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尾按照所述第二风向生成第二风干操作;
当风干操作生成子模块22生成第一风干操作和第二风干操作时,风干路径生成子模块23用于根据第一风干操作和第二风干操作生成风干路径。且生成的风干路径为第一风干操作、关闭所述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第二风干操作以及关闭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有效保证风干机与车辆之间形成固定风干路径,且保证风干机与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角度和斜率进行吹风,从而有效提高风干效率和风干质量。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干装置的实施方式,各实施方式之间为详尽描述的地方可相互参看,在此不详细阐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智能风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风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车尾斜率;
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
移动风干机至所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
控制所述风干机根据所述风干路径执行风干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车头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根据所述车尾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头按照所述第一风向生成第一风干操作,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尾按照所述第二风向生成第二风干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风干操作和所述第二风干操作生成风干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风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路径包括第一风干操作、关闭所述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第二风干操作以及关闭风干机并复位至最高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干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包括:
获取待风干车辆两侧的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确定最高点;
根据所述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确定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风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头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根据所述车尾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头斜率之间设置预设角度,从而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
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尾斜率之间设置预设角度,从而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风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的步骤具体为: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对应坐标值的最大值;
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的坐标值,拟合所述车头位置和车尾位置的拟合曲线;
根据所述拟合曲线计算车头和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7.一种智能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风干设备包括:
轮廓检测装置;
风干机;以及
控制所述风干机工作的智能风干装置;
所述智能风干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车头斜率及车尾斜率;
路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头斜率、车尾斜率生成风干路径;
风干机移动模块,用于移动所述风干机至所述待风干车辆的最高点;
操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风干机根据所述风干路径执行风干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生成模块包括:
风向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头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根据所述车尾斜率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风干操作生成子模块,用于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头按照所述第一风向生成第一风干操作,所述风干机由最高点至车尾按照所述第二风向生成第二风干操作;
风干路径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风干操作和所述第二风干操作生成风干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剖视图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轮廓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待风干车辆两侧的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
计算子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
最高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侧面剖视图和第二侧面剖视图中的高度最大值确定最高点;
斜率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头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以及车尾位置相对水平面的斜率确定车头斜率和车尾斜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风向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头斜率之间设置的预设角度,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一风向;
第二方向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干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车尾斜率之间设置的预设角度,确定所述风干机的第二风向。
11.一种智能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器;以及
与所述服务器连接通信的洗车机;
所述服务器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风干设备。
CN201810775789.6A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Pending CN109109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5789.6A CN109109825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5789.6A CN109109825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9825A true CN109109825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862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5789.6A Pending CN109109825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982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7245A (ja) * 1988-03-17 1989-09-21 Yasui Sangyo Kk 門型洗車機による乾燥方法
CN2581258Y (zh) * 2002-11-21 2003-10-22 杨宏明 吹拭机
CN106627502A (zh) * 2017-01-05 2017-05-10 东莞市赛力自动化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沿着车身轮廓仿形风干方法
CN107021077A (zh) * 2017-03-09 2017-08-08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洗车系统及洗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7245A (ja) * 1988-03-17 1989-09-21 Yasui Sangyo Kk 門型洗車機による乾燥方法
CN2581258Y (zh) * 2002-11-21 2003-10-22 杨宏明 吹拭机
CN106627502A (zh) * 2017-01-05 2017-05-10 东莞市赛力自动化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沿着车身轮廓仿形风干方法
CN107021077A (zh) * 2017-03-09 2017-08-08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洗车系统及洗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2116B1 (ko) 세차시스템 장치 및 그 세차 방법
CN110038859A (zh) 一种激光清洗设备的清洗路径自动监测方法
KR102484704B1 (ko) 차형 자동 인식 기능을 갖춘 세차 시스템
JP6061540B2 (ja) 洗浄装置
JP2013151182A (ja) 洗車機
CN110955235A (zh) 扫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657779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擦窗机器人及其清洁方法
CN109720305A (zh) 一种自动洗车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17104190A (zh) 一种用于精确清洗顽固污渍的自动洗车工艺流程
CN116388668A (zh) 一种具有跨板行走机构的光伏组件清扫机器人及清扫方法
CN109109825A (zh)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JP2013103568A (ja) 洗車機
CN114347957A (zh) 洗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洗车系统
WO2020014835A1 (zh)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CN208963043U (zh) 一种机器人洗车装置
CN109017697A (zh)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WO2020014834A1 (zh) 一种智能风干方法、设备及智能洗车系统
JP2009073300A (ja) 洗車設備
CN106891862A (zh) 汽车智能美容服务系统
CN111290393A (zh) 行驶控制方法及装置、智能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30607A (zh) 一种基于立体扫描控制洗碗机升降喷臂的系统及方法
CN215204813U (zh) 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
CN109567675A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113842090A (zh) 清洁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7809332U (zh) 一种隧道式风干洗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