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7840A -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07840A CN109007840A CN201811088532.XA CN201811088532A CN109007840A CN 109007840 A CN109007840 A CN 109007840A CN 201811088532 A CN201811088532 A CN 201811088532A CN 109007840 A CN109007840 A CN 1090078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der
- oil
- plant
- parts
- nutri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15—Fatty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Fats or o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3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e.g. xylitol;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e.g. dextr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9—Dairy protei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营养饮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0份‑30份、复配淀粉8份‑12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5份‑8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3‑8:1;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B、制备植物营养粉: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营养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追求,人们对生活饮食越来越重视。而人们常常会通过饮食来保持健康和好的身材。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使用减肥产品或低热低脂肪饮食来维持好的身材。然而,现有的清脂减肥产品如各类减肥茶、各类减肥饮料等容易反弹。替食型、排泻型、神经抑制型等减肥产品具有容易破坏饮食规律,降低人体机能,容易诱发其它疾病的缺点。而一般的减肥茶往往通过致泻减少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容易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以及营养不良。
而单纯的通过目前市面上的低热低脂饮食来保持健康和减肥,由于其营养搭配不平衡、过于追求短期减肥效果而添加减肥药物,因此,长期来看,该产品很难达到好的减肥效果。
另外,很多肥胖和高血脂疾病往往与基因层面的缺陷有关,而现有的用于减肥降血脂的营养食品还无法从基因层面实现减肥降血脂的作用,从而导致使用效果较差,容易反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0份-30份、复配淀粉8份-12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5份-8份;
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3-8:1。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营养组合物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份-1.5份和拮抗剂0.2-0.4份。
进一步的,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5%-15%、亚麻籽油20%-25%、紫苏子油13%-18%、南瓜籽油5%-10%、红花籽油32-57%和椰子油4%-8%。
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淀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高直链玉米50%-70%、马铃薯25%-40%和白芸豆3%-12%。
进一步的,所述拮抗剂为二氧化硅。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C,向植物营养粉中加入营养强化剂和拮抗剂混匀后,得到清脂减肥植物营养粉。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30%-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植物营养粉通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从基因层面实现了减肥降血脂的目的,从而避免了现有的植物营养粉减肥容易反弹,减肥效果不稳定的缺陷;其次,本发明的植物营养粉通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的配合作用,实现了从基因层面抑制了肥胖高血脂的产生,从而利于减少人体内脂肪堆积的同时也利于人体血脂水平的降低;同时通过复配淀粉、浓缩乳清蛋白粉和营养强化剂补充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实现了在减肥的同时兼顾了身体营养的平衡。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使本发明的植物营养组合物的各个组分混合更加均匀,营养成分更利于人体吸收利用。本发明克服了植物油易氧化酸败变质的缺点,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大大延长了植物油的保质期,将无法直接食用的植物油转变成适口的固体饮料,且非常方便携带、食用;克服了普通淀粉不可利用成分多,有用成分含量偏低以及口感差的缺点,将有用成分富集成口感好、易溶解的固体饮料。
附图说明
图1是实验第20周时A、B、C组小鼠白色脂肪组织中PPARa、Orexin和Ghrelin基因mRNA表达电泳结果的灰度值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表示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2是实验第20周时A、B、C组小鼠白色脂肪细胞中PPARa、Orexin和Ghrelin基因mRNA的表达电泳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0份-30份、复配淀粉8份-12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5份-8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3-8:1。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营养组合物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份-1.5份和拮抗剂0.2-0.4份。
进一步的,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5%-15%、亚麻籽油20%-25%、紫苏子油13%-18%、南瓜籽油5%-10%、红花籽油32-57%和椰子油4%-8%。
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淀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高直链玉米50%-70%、马铃薯25%-40%和白芸豆3%-12%。
进一步的,所述拮抗剂为二氧化硅。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具体地,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按比例混合后,添加助剂经均质、乳化、包埋、干燥等工艺制成微囊粉;将无法直接食用的植物油转变成适口的固体饮料,提高植物油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的同时,改善了口感,而且便于携带、食用。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具体地,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按比例混合后经破碎、匀浆、过滤、干燥等工艺制成复配淀粉,富集上述原料中的有用成分,改善了口感。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C,向植物营养粉中加入营养强化剂和拮抗剂混匀后,得到清脂减肥植物营养粉。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30%-50%。
实施例1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0份、复配淀粉8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5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3:1。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30%。
实施例2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30份、复配淀粉12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8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8:1。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50%。
实施例3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5份、复配淀粉10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6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5:1。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40%。
实施例4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6份、复配淀粉10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7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6:1;所述植物营养组合物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份和二氧化硅0.2份。
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5%、亚麻籽油20%、紫苏子油13%、南瓜籽油5%、红花籽油52%和椰子油5%。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C、向植物营养粉中加入营养强化剂和拮抗剂混匀后,得到清脂减肥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35%。
实施例5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7份、复配淀粉11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7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7:1;所述植物营养组合物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5份和二氧化硅0.4份。
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15%、亚麻籽油25%、紫苏子油14%、南瓜籽油10%、红花籽油32%和椰子油4%。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45%。
实施例6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8份、复配淀粉12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5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4:1;所述植物营养组合物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2份和二氧化硅0.3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10%、亚麻籽油22%、紫苏子油15%、南瓜籽油6%、红花籽油41%和椰子油6%。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48%。
实施例7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1份、复配淀粉9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6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5:1;所述植物营养组合物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3份和二氧化硅0.3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8%、亚麻籽油23%、紫苏子油16%、南瓜籽油9%、红花籽油37%和椰子油7%。所述复配淀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高直链玉米50%、马铃薯38%和白芸豆12%。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47%。
实施例8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9份、复配淀粉11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7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6:1。所述植物营养组合物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4份和二氧化硅0.4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12%、亚麻籽油24%、紫苏子油14%、南瓜籽油8%、红花籽油35%和椰子油7%。所述复配淀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高直链玉米70%、马铃薯26%和白芸豆4%。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42%。
实施例9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8份、复配淀粉10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6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5:1。所述植物营养组合物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3份和拮抗剂0.25份。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13%、亚麻籽油23%、紫苏子油16%、南瓜籽油9%、红花籽油32%和椰子油7%。所述复配淀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高直链玉米60%、马铃薯30%和白芸豆10%。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49%。
效果验证
1、本发明的实施例1-9的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对小鼠血脂、体重及脂肪细胞肥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验证
一、实验方法
适应环境一周后,把70只3周龄清洁级C57BL/6J小鼠(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4组(A-D),分别喂养不同的饲料(见表1),小鼠单笼喂养,饲养条件室温20℃±2℃,相对湿度50%-60%,1天中光照、黑暗时间各12h,自由进食饮水。每周末在相同时间测量并记录体重。第10周末,取A、B、D组各10只小鼠,采用挖眼球取血的方法取小鼠全血,2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清,用常规方法测定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用放免的方法测血清胰岛素。并将C组小鼠的饲料换为与D组小鼠相同的饲料,各组小鼠继续喂养10周。第20周末,用前述方法测定A-D组小鼠的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第20周末,将各组小鼠置于无菌操作台上,剪开腹壁,剥离附睾、肾脏,打开后腹膜,完整取下附睾、肾周和腹膜后的脂肪组织,称重并立即用液氮保存,用基因芯片技术对B组、C组小鼠的脂肪组织23个肥胖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用RT-PCR方法对A组、B组、C组小鼠的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改变的PPARa、Orexin、Ghrelin基因的mRNA水平进行验证。
表1饲料的主要成分(以提供的热量百分比计算)
复配植物油含葵花籽油、南瓜籽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红花籽油、椰子油,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12%、亚麻籽油20%、紫苏子油15%、南瓜籽油8%、红花籽油48%和椰子油6%。
二、实验结果
(一)第10周末各组小鼠测定指标结果
实验开始时各组小鼠的体重没有统计学差异,第10周末A、B、D组小鼠的体重、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胰岛素的结果见表2。
表2第10周末A、B、D组小鼠的测定指标
*标示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第20周末各组小鼠测定指标结果
实验开始时各组小鼠的体重没有统计学差异,第20周末A、B、C、D组小鼠的体重、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胰岛素、肥胖指数的结果见表3。肥胖指数=脂肪质量/(体重—脂肪质量)。
表3 20周末各组小鼠的测定指标
*P<0.05表示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0周末B组、C组小鼠脂肪组织肥胖相关基因的结果(表4、表5)。
表4 C组与B组比较下调2倍以上的胖相关基因
表5 C组与B组比较上调2倍以上的肥胖相关基因
(四)RT-PCR检测A、B、C组小鼠脂肪组织PPARa、Orexin、Ghrelin的mRNA表达水平(图1、图2)。图1和图2显示C组的Orexin和Ghrelin的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B组,而PPARa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5)。与对照组相比,B组的Orexin和Ghrelin基因的aRNA表达水平是增高的,而PPARa mRNA表达水平是降低的(P<0.05)。与对照组相比,C组的PPARamRNA的表达水平是明显增强的(P<0.05)。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对小鼠血脂、体重及脂肪细胞肥胖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从而通过食用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从基因层面实现了减肥的目的。
2、本发明的植物营养粉的降血脂的效果验证。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
1.1.1血脂异常
1.1.1.1血脂检查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检测禁食12~14h后的血脂水平,在判断是否存在血脂异常时必须具有。
1.1.1.2血脂异常判断血清TG≧2.3mmol/L为异常(本次临床观察选择TG为3~9mmol/L之间的患者)。血清TC≧6.2mmol/L为异常。血清LDL-C≧4.1mmol/L为异常。血清HDL-C≤1.04mmol/L以下为异常。
1.2纳入标准
1.2.1符合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断标准,或伴有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或伴有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
1.2.2虽曾服用过调脂药物,但已停用两周以上,且血脂水平仍符合诊断标准。
1.2.3年龄在18岁以上,65岁以下(含18岁、65岁)。
1.3排除标准
1.3.1精神病者及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
1.3.2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史。
1.3.3由药物(吩噻嗪类、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某些避孕药等)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症。正在使用肝素、甲状腺素和其他影响血脂代谢药物者。
1.3.4准备妊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5近两周曾采用其他降脂措施的患者。
1.3.6已知对本药物成分过敏及过敏体质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及食物过敏)。
1.3.7近一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4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广州华侨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纳入符合血脂异常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6例,对照组33例。在病例随访过程中,试验组脱落5例(失访4例,不愿再次抽血1例),对照组脱落3例(均为失访)。最终试验组纳入61例,其中女性27例,男性34例,平均年龄(43.760±3.594)岁,平均体质量(59.374±7.542)kg;对照组纳人病例30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19例,平均年龄(40.431±4.353)岁,平均体质量(58.504±7.664)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
1.5试验方法:试验组:1日3次,每次于餐前半小时用200毫升温开水冲调食用植物营养粉1袋(配方为实施例7的配方);对照组,月见草油胶丸(威海华新药业集团生产),4粒/次,3次/日。两组试验时间均为4周。
1.6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试验前后疗效判断:血脂4项检测。安全性指标有生命体征即静息心率、呼吸、休息10min后的血压和理化指标即血尿便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心电图;不良事件。
1.7疗效判定标准
1.7.1主要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TG的下降率。
显效:TG下降≥40%。
有效:TG下降≥20%但<40%。
无效:治疗后TG检测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1.7.2次要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TC、LDL-C、HDL-C的下降率或升高率。
显效:治疗后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20%;HDL-C上升≥20%;LDL-C下降≥20%。
有效:治疗后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上项者:TC下降≥10%;HDL-C上升≥10%;LDL-C下降≥10%。
无效:治疗后TG检测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2结果
2.1 TG疗效的比较(见表2)。试验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60.00%。
表2两组对TG疗效的比较[例(%)]
2.2 TC疗效的比较(见表3)。试验组临床显效36例,显效率为59.02%,有效17例,有效率为27.87%。对照组临床显效4例,显效率为13.33%,有效5例,有效率为16.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
表3两组对TC疗效的比较[例(%)]
2.3 HDL-C疗效的比较(见表4)。试验组临床显效12例,显效率为19.67%,有效31例,有效率为50.82%。对照组临床显效4例,显效率为13.33%,有效5例,有效率为16.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
表4两组对HDL-C疗效的比较[例(%)]
2.4 LDL-C疗效的比较(见表5)。试验组临床显效13例,显效率为21.31%,有效33例,有效率为54.10%。对照组临床显效4例,显效率为13.33%,有效5例,有效率为16.66%。
表5两组对LDL-C疗效的比较[例(%)]
2.5安全性比较(见表6)。治疗前后通过对试验组61例、对照组30例病例的脉搏、呼吸、血压等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及组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6两组治疗前后脉搏、呼吸、血压比较(1mmHg=0.133kPa)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植物营养粉具有较好的降血脂的功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8)
1.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20份-30份、复配淀粉8份-12份和浓缩乳清蛋白粉5份-8份;
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中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3-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营养强化剂1份-1.5份和拮抗剂0.2-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食用植物油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葵花籽油5%-15%、亚麻籽油20%-25%、紫苏子油13%-18%、南瓜籽油5%-10%、红花籽油32-57%和椰子油4%-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淀粉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高直链玉米50%-70%、马铃薯25%-40%和白芸豆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拮抗剂为二氧化硅。
6.一种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制备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和复配淀粉:
a.将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子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和椰子油混合均匀后,添加助剂制成微囊粉;
b.将高直链玉米、马铃薯和白芸豆经匀浆、过滤、干燥后制成复配淀粉;
B、制备植物营养粉:
将复配食用植物油粉、复配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混匀后,得到植物营养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C,向植物营养粉中加入营养强化剂和拮抗剂混匀后,得到清脂减肥植物营养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a的助剂为葡萄糖浆、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二氧化硅、酪蛋白酸钠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步骤A中的a的微囊粉中含油量为30%-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88532.XA CN109007840A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88532.XA CN109007840A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07840A true CN109007840A (zh) | 2018-12-18 |
Family
ID=6461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88532.XA Pending CN109007840A (zh) | 2018-09-18 | 2018-09-18 |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0784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3014A (zh) * | 2019-07-24 | 2019-11-05 | 海普诺凯营养品有限公司 | 一种能抑制食欲的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2137109A (zh) * | 2020-10-14 | 2020-12-29 | 中科爱伽(天津)医用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控制体重的复配植物油微囊粉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0928A (zh) * | 2006-05-26 | 2006-11-15 | 李献阳 | 一种减肥食品配方及用途 |
CN102056499A (zh) * | 2007-10-16 | 2011-05-11 | 埃克西考有限公司 | 用于调节脂质代谢的组合物 |
CN102742675A (zh) * | 2012-07-14 | 2012-10-24 |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营养均衡的食用植物调和油 |
CN103054045A (zh) * | 2013-01-21 | 2013-04-24 |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具有降血脂功能的保健植物油脂组合物 |
CN103385315A (zh) * | 2013-08-06 | 2013-11-13 | 南京弘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植物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3494213A (zh) * | 2013-09-26 | 2014-01-08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燃脂性低热量全营养代餐制剂的制备方法 |
CN103876164A (zh) * | 2014-03-05 | 2014-06-25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一种含有抗性淀粉的代餐食品以及制作方法 |
CN104305206A (zh) * | 2014-11-12 | 2015-01-28 | 广州惠仕康保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燃脂性干预代谢综合征的肠内营养制剂及其应用 |
CN105211884A (zh) * | 2015-08-25 | 2016-01-06 | 广州金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供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后食用的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87091A (zh) * | 2016-09-09 | 2017-02-15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具有降血脂功效的植物甾醇酯保健营养粉及制备方法 |
CN107114674A (zh) * | 2017-05-31 | 2017-09-01 | 诺和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复合配方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51006A (zh) * | 2016-10-14 | 2018-04-24 | 珠海宝德润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8497099A (zh) * | 2018-03-27 | 2018-09-07 | 厦门福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富勒烯被用于制备成富勒烯微囊粉的用途 |
-
2018
- 2018-09-18 CN CN201811088532.XA patent/CN10900784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0928A (zh) * | 2006-05-26 | 2006-11-15 | 李献阳 | 一种减肥食品配方及用途 |
CN102056499A (zh) * | 2007-10-16 | 2011-05-11 | 埃克西考有限公司 | 用于调节脂质代谢的组合物 |
CN102742675A (zh) * | 2012-07-14 | 2012-10-24 |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营养均衡的食用植物调和油 |
CN103054045A (zh) * | 2013-01-21 | 2013-04-24 |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具有降血脂功能的保健植物油脂组合物 |
CN103385315A (zh) * | 2013-08-06 | 2013-11-13 | 南京弘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植物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3494213A (zh) * | 2013-09-26 | 2014-01-08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燃脂性低热量全营养代餐制剂的制备方法 |
CN103876164A (zh) * | 2014-03-05 | 2014-06-25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一种含有抗性淀粉的代餐食品以及制作方法 |
CN104305206A (zh) * | 2014-11-12 | 2015-01-28 | 广州惠仕康保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燃脂性干预代谢综合征的肠内营养制剂及其应用 |
CN105211884A (zh) * | 2015-08-25 | 2016-01-06 | 广州金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供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后食用的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87091A (zh) * | 2016-09-09 | 2017-02-15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具有降血脂功效的植物甾醇酯保健营养粉及制备方法 |
CN107951006A (zh) * | 2016-10-14 | 2018-04-24 | 珠海宝德润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7114674A (zh) * | 2017-05-31 | 2017-09-01 | 诺和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复合配方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97099A (zh) * | 2018-03-27 | 2018-09-07 | 厦门福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富勒烯被用于制备成富勒烯微囊粉的用途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ZHONG ZHANG ET AL: ""Prevention of diet-induced obesity by safflower oil: insights at the levels of PPARa,Orexin, and Ghrelin gene expression of adipocytes in mice"",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3014A (zh) * | 2019-07-24 | 2019-11-05 | 海普诺凯营养品有限公司 | 一种能抑制食欲的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2137109A (zh) * | 2020-10-14 | 2020-12-29 | 中科爱伽(天津)医用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控制体重的复配植物油微囊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06056C (zh) | 一种减肥茶及其制备方法 | |
Bui et al. | Pre-germinated brown rice reduced both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body weight in Vietnamese women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 |
TW201121428A (en) | Ganoderma lucidum tea and its rela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 |
CN101579120A (zh) | 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51065B (zh) | 一种降糖食品系列 | |
CN105079615B (zh) | 一种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26478A (zh) | 一种增强免疫力、降血糖功能的保健药物配方 | |
CN101341972A (zh) | 一种可以调控血糖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007840A (zh) | 一种通过调节基因减肥降血脂的植物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98966A (zh) | 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保健茶 | |
CN101361513A (zh) | 防治高血压的中草药活菌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12992A (zh) | 一种功能医学营养减重配方及方法 | |
CN108403818A (zh) |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 |
KR20070118537A (ko) | 고추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비만 억제 조성물 및 이를함유하는 건강보조식품 | |
CN108208798A (zh) | 全营养配方液及其制备方法 | |
TWI627962B (zh) | 血糖代謝改善用組成物 | |
CN103920140B (zh) | 一种人用降糖减肥降脂复方制剂 | |
WO2019100843A1 (zh) | 一种浒苔多糖复合降血脂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01817B (zh) | 可食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组合物的食品 | |
CN101803732B (zh) |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Posea et al. | Eating habits in normal weight and obese people | |
CN1977662A (zh) |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新用途 | |
TWI643630B (zh) | Use of bitter gourd seed oil for preparing antibody fat forming preparation | |
Devaki et al. | Evaluation of supplementation of Bittergourd fermented beverage to diabetic subjects | |
KR101930145B1 (ko) | 절식 보조용 조성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