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7790A - 一种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87790A CN108987790A CN201811012349.1A CN201811012349A CN108987790A CN 108987790 A CN108987790 A CN 108987790A CN 201811012349 A CN201811012349 A CN 201811012349A CN 108987790 A CN108987790 A CN 1089877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ector plate
- positive
- negative
- tab portion
- lithium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Abietic-Saeure Natural products C12CCC(C(C)C)=CC2=CCC2C1(C)CCCC2(C)C(O)=O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Rosin Natural products O(C/C=C/c1ccccc1)[C@H]1[C@H](O)[C@@H](O)[C@@H](O)[C@@H](CO)O1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trans-cinnamyl beta-D-glucopyranoside Natural products OC1C(O)C(O)C(CO)OC1OCC=CC1=CC=CC=C1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锂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锂电池包括正极盖板组件、正集流板组件、电芯及负集流板组件。电芯的两端分别形成正全极耳部和负全极耳部。正极盖板组件包括正极柱头、绝缘件及正极盖板,正极柱头穿过正极盖板,并通过绝缘件与正极盖板连接。正集流板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正集流板和软连接件,正集流板与正全极耳部电连接,软连接件与正极柱头电连接。负集流板组件包括负集流板及设置于负集流板上的负极柱头,负集流板与负全极耳部电连接。该锂电池的内部结构简单,制造工序简单,耗时短,生产效率高,并且,锂电池的内阻小,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环保新能源,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军工产品等领域。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电动车系统对功率性能要求的提高,锂离子电池正向着高功率、高倍率、快充放、低成本、高能量方向发展。
圆柱形电池在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工序复杂,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下。并且,由于锂电池内部结构复杂,往往会造成电池内阻过大,使用寿命不达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锂电池,其内部结构简单,制造工序简单,耗时短,生产效率高,并且,锂电池的内阻小,使用寿命长。
本公开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包括正极盖板组件、正集流板组件、电芯及负集流板组件;
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形成正全极耳部和负全极耳部;所述正极盖板组件包括正极柱头、绝缘件及正极盖板,所述正极柱头穿过所述正极盖板,并通过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正极盖板连接;所述正集流板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正集流板和软连接件,所述正集流板与所述正全极耳部电连接,所述软连接件与所述正极柱头电连接;
所述负集流板组件包括负集流板及设置于所述负集流板上的负极柱头,所述负集流板与所述负全极耳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全极耳部挤压形成第一定位棱,所述正集流板远离所述软连接件的底面隆升形成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棱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所述软连接件的底面与所述正全极耳部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正集流板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棱的周缘形成第一焊接面,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周缘形成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焊接面与所述第二焊接面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软连接件包括弯折段和连接段,所述弯折段设置于所述正集流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正集流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正极柱头的端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全极耳部挤压形成第二定位棱,所述负集流板的顶面凹陷形成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棱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所述负集流板的顶面与所述负全极耳部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负集流板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槽连通,所述锂电池还包括负极盖板,所述负极盖板盖合所述负集流板,并且,所述负极柱头从所述负极盖板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棱的周缘形成第三焊接面,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周缘形成第四焊接面,所述第三焊接面与所述第四焊接面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盖板上间隔设置有注液孔和安全排气阀。
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锂电池,包括正极盖板组件、正集流板组件、电芯、负集流板组件、负极盖板及外壳;
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形成正全极耳部和负全极耳部;所述正极盖板组件包括正极柱头、绝缘件及正极盖板,所述正极柱头穿过所述正极盖板,并通过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正极盖板连接;所述正集流板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正集流板和软连接件,所述正集流板与所述正全极耳部电连接,所述软连接件与所述正极柱头电连接;
所述负集流板组件包括负集流板及设置于所述负集流板上的负极柱头,所述负集流板与所述负全极耳部电连接,所述负极盖板盖合所述负集流板,并且,所述负极柱头从所述负极盖板伸出;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正极盖板及所述负极盖板。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提供的锂电池,其电芯的两端分别形成正全极耳部和负全极耳部,并且,正集流板与正全极耳部电连接,负集流板与负全极耳部电连接,能够避免采用一个或者多个极耳焊接于极片涂布间隙箔材处,再焊接到同一集流片上的复杂工序过程,不存在虚焊、过焊现象,能够保证电池内电阻的稳定性,不会出现电阻过大的情况,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正集流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正极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正极盖板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负集流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锂电池;110-正极盖板组件;112-正极柱头;1121-第一端部;1122-第二端部;113-绝缘件;114-正极盖板;1141-注液孔;1142-安全排气阀;120-正集流板组件;121-正集流板;1211-第一定位槽;1212-第一通气孔;1213-第二焊接面;122-软连接件;1221-弯折段;1222-连接段;101-安装孔;130-电芯;131-正全极耳部;1311-第一定位棱;1312-第一焊接面;132-负全极耳部;1321-第二定位棱;1322-第三焊接面;140-负集流板组件;141-负极柱头;142-负集流板;1421-第二定位槽;1422-第四焊接面;1433-第二通气孔;150-负极盖板;151-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更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锂电池100,其包括正极盖板组件110、正集流板组件120、电芯130及负集流板组件140。
正集流板组件120连接于电芯130的一端,正极盖板组件110与正集流板组件120连接,以输出正电,负集流板组件140连接于电芯130的另一端,以输出负电。
本实施例公开的锂电池100内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并且电阻稳定,不会骤大,因此能够保证锂电池100的使用寿命。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100的电芯13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电芯130呈圆柱状,电芯130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膜经过卷绕机卷绕形成。其中,正极极片及负极极片均采用全极耳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电芯130的两端分别形成正全极耳部131和负全极耳部132,以用于分别向正集流板组件120及负集流板组件140输送正电和负电。
为了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正全极耳部131采用极耳整形机挤压形成第一定位棱1311,第一定位棱1311可以为十字形或者米字形,第一定位棱1311用于和正集流板组件120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棱1311的周缘形成第一焊接面1312,第一焊接面1312用于和正集流板组件120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焊接面1312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一焊接面1312均呈扇形。
同样的,为了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负全极耳部132采用极耳整形机挤压形成第二定位棱1321,第二定位棱1321也可以为十字形或者米字形,第二定位棱1321用于和负集流板组件140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定位棱1321的周缘形成第三焊接面1322,第三焊接面1322用于和负集流板组件140焊接。
第三焊接面1322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三焊接面1322均呈扇形。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100的正集流板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正集流板组件12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正集流板121和软连接件122,正集流板121与正全极耳部131电连接,软连接件122用于和正极盖板组件110电连接。
为了与正全极耳部131配合,本实施例中,正集流板121远离软连接件122的底面隆升形成第一定位槽1211,第一定位棱1311与第一定位槽1211配合,软连接件122的底面与正全极耳部131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槽1211也可以设置为十字形或者米字形,第一定位槽1211的周缘形成第二焊接面1213,第一焊接面1312与第二焊接面1213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面面焊接的方式,结构稳定,不会出现虚焊、过焊等现象。
正集流板121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1212,第一通气孔1212与第一定位槽1211连通。第一通气孔12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第一通气孔1212为多个,并且沿第一定位槽1211等间距的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电解液下液以及电池化成后,会产生气,第一定位槽1211可形成排气通道,可以通过第一通气孔1212排气。
本实施例中,软连接件122包括弯折段1221和连接段1222,弯折段1221设置于正集流板121的一侧,连接段1222与正集流板121相对设置,并用于和正极盖板组件110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段1222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01,安装孔101用于和极盖板组件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正集流板121和软连接件122一体成型。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100的正极盖板组件11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100的正极盖板组件1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正极盖板组件110包括正极柱头112、绝缘件113及正极盖板114,正极柱头112穿过正极盖板114,并通过绝缘件113与正极盖板11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件113可以采用PFA材料、PPS材料等塑料材料制成。以用于分隔正极改变及正极柱头112。需要说明的是,正极柱头112具有第一端部1121和第二端部1122,第一端部1121用于正电荷输出,第二端部1122插入安装孔101以实现与正集流板121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正极盖板114用于对锂电池100起密封作用,防止内部氧化。正极盖板114上间隔设置有注液孔1141和安全排气阀1142。
可以理解的是,注液孔1141可以用于和锂电池100内部的注液系统连接,用来注液,当电池长期循环后,内部会有一定的气体,影响电池性能,该第一通气孔1212可以用于气体的排出。注液后注液孔1141用钢珠密封,第一通气孔1212由密封胶塞封堵,并点入高温胶,以方便后续打开排气。
本实施例中,注液孔1141可以将直径设置为1mm~3mm。
最终电池组装后,全部封闭,排气阀可以在内部短路时瞬间打开排气,避免爆炸。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100的负集流板组件14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负集流板组件140包括负集流板142及设置于负集流板142上的负极柱头141,负集流板142与负全极耳部132电连接,负极柱头141用于负电荷输出。
负极柱头141及负集流板142一体成型。
负集流板142的顶面凹陷形成第二定位槽1421,第二定位棱1321与第二定位槽1421配合,负集流板142的顶面与负全极耳部132贴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负集流板142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1433,第二通气孔1433与第二定位槽1421连通。第二定位槽1421的周缘形成第四焊接面1422,第三焊接面1322与第四焊接面1422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定位槽1421与第一定位槽1211的结构及功能相同,第二通气孔1433与第一通气孔1212的结构及功能相同,第三焊接面1322及第四焊接面1422分别与第一焊接面1312及第二焊接面1213的形状结构及功能相同,这里均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照图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锂电池100良好的密封性,锂电池100还包括负极盖板150,负极盖板150盖合负集流板142。负极盖板150上设置有出孔151,负极柱头141从负极盖板150的出孔151伸出。
本实施例中,锂电池100还包括外壳(图未标),外壳连接正极盖板114及负极盖板150。可以理解的是,外壳、正极盖板114及负极盖板150连接成整体,能够保证良好的密闭性。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1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100装配时,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隔膜经过卷绕机卷绕成电芯130,将第一定位棱1311与第一定位槽1211配合,并将第一焊接面1312与第二焊接面1213焊接,然后将正极柱头112的安装在软连接件122上的安装孔101内,并焊接在一起。再将第二定位棱1321与第二定位槽1421配合,并将第三焊接面1322与第四焊接面1422焊接,最后将负极盖板150盖合负集流板142,然后将负极盖板150与外壳的一端焊接在一起,正极盖板114与外壳的另一端焊接。组装完后,进行电池检漏,注液等工序。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提供的锂电池100其电芯130的两端分别形成正全极耳部131和负全极耳部132,并且,正集流板121与正全极耳部131电连接,负集流板142与负全极耳部132电连接,能够避免采用一个或者多个极耳焊接于极片涂布间隙箔材处,再焊接到同一集流片上的复杂工序过程,不存在虚焊、过焊现象,能够保证电池内电阻的稳定性,不会出现电阻过大的情况,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盖板组件、正集流板组件、电芯及负集流板组件;
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形成正全极耳部和负全极耳部;所述正极盖板组件包括正极柱头、绝缘件及正极盖板,所述正极柱头穿过所述正极盖板,并通过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正极盖板连接;所述正集流板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正集流板和软连接件,所述正集流板与所述正全极耳部电连接,所述软连接件与所述正极柱头电连接;
所述负集流板组件包括负集流板及设置于所述负集流板上的负极柱头,所述负集流板与所述负全极耳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全极耳部挤压形成第一定位棱,所述正集流板远离所述软连接件的底面隆升形成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棱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所述软连接件的底面与所述正全极耳部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集流板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棱的周缘形成第一焊接面,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周缘形成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焊接面与所述第二焊接面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件包括弯折段和连接段,所述弯折段设置于所述正集流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正集流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正极柱头的端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全极耳部挤压形成第二定位棱,所述负集流板的顶面凹陷形成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棱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所述负集流板的顶面与所述负全极耳部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集流板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槽连通,所述锂电池还包括负极盖板,所述负极盖板盖合所述负集流板,并且,所述负极柱头从所述负极盖板伸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棱的周缘形成第三焊接面,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周缘形成第四焊接面,所述第三焊接面与所述第四焊接面焊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盖板上间隔设置有注液孔和安全排气阀。
10.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盖板组件、正集流板组件、电芯、负集流板组件、负极盖板及外壳;
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形成正全极耳部和负全极耳部;所述正极盖板组件包括正极柱头、绝缘件及正极盖板,所述正极柱头穿过所述正极盖板,并通过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正极盖板连接;所述正集流板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正集流板和软连接件,所述正集流板与所述正全极耳部电连接,所述软连接件与所述正极柱头电连接;
所述负集流板组件包括负集流板及设置于所述负集流板上的负极柱头,所述负集流板与所述负全极耳部电连接,所述负极盖板盖合所述负集流板,并且,所述负极柱头从所述负极盖板伸出;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正极盖板及所述负极盖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12349.1A CN108987790A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锂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12349.1A CN108987790A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锂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87790A true CN108987790A (zh) | 2018-12-11 |
Family
ID=6454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12349.1A Pending CN108987790A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锂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87790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73709A (zh) * | 2018-12-27 | 2019-03-15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 |
CN110085778A (zh) * | 2019-05-30 | 2019-08-02 |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 电池壳体、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
CN112331969A (zh) * | 2020-11-13 | 2021-02-05 | 河北零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锂电池倍率的结构 |
CN112531219A (zh) * | 2020-12-19 | 2021-03-19 | 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
CN112821011A (zh) * | 2021-02-24 | 2021-05-18 | 东莞市骅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池搭接焊软连接片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品 |
CN112993491A (zh) * | 2021-02-05 | 2021-06-18 | 刘昌国 | 一种锂电池、电芯及装配方法 |
CN113097607A (zh) * | 2021-03-31 | 2021-07-09 |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锂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包 |
CN114284644A (zh) * | 2021-12-22 | 2022-04-05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转接结构及包含其的全极耳卷芯、全极耳电池 |
CN115051119A (zh) * | 2022-05-28 | 2022-09-13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
CN115064842A (zh) * | 2022-05-28 | 2022-09-16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
WO2022237906A1 (en) * | 2021-05-14 | 2022-11-17 | Sino-Australia Power Storage Technology (Xi'an) Co, Ltd | Connecting device for post and lug of high-capacity battery |
WO2023071767A1 (zh) * | 2021-10-25 | 2023-05-0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3879A (zh) * | 1999-08-10 | 2001-02-14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CN1694279A (zh) * | 2004-03-24 | 2005-11-09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可充电电池 |
CN104103850A (zh) * | 2013-04-09 | 2014-10-15 | 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
CN204947019U (zh) * | 2015-06-17 | 2016-01-06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全极耳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
JP2016122596A (ja) * | 2014-12-25 | 2016-07-07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
CN105849841A (zh) * | 2013-12-26 | 2016-08-10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蓄电设备 |
CN206711986U (zh) * | 2017-04-06 | 2017-12-05 | 珠海南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圆柱锂电池 |
CN208507853U (zh) * | 2018-08-31 | 2019-02-15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 |
-
2018
- 2018-08-31 CN CN201811012349.1A patent/CN10898779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3879A (zh) * | 1999-08-10 | 2001-02-14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液二次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CN1694279A (zh) * | 2004-03-24 | 2005-11-09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可充电电池 |
CN104103850A (zh) * | 2013-04-09 | 2014-10-15 | 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
CN105849841A (zh) * | 2013-12-26 | 2016-08-10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蓄电设备 |
JP2016122596A (ja) * | 2014-12-25 | 2016-07-07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
CN204947019U (zh) * | 2015-06-17 | 2016-01-06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全极耳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
CN206711986U (zh) * | 2017-04-06 | 2017-12-05 | 珠海南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圆柱锂电池 |
CN208507853U (zh) * | 2018-08-31 | 2019-02-15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73709A (zh) * | 2018-12-27 | 2019-03-15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 |
CN110085778A (zh) * | 2019-05-30 | 2019-08-02 |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 电池壳体、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
CN112331969A (zh) * | 2020-11-13 | 2021-02-05 | 河北零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锂电池倍率的结构 |
CN112531219A (zh) * | 2020-12-19 | 2021-03-19 | 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
CN112993491A (zh) * | 2021-02-05 | 2021-06-18 | 刘昌国 | 一种锂电池、电芯及装配方法 |
CN112821011A (zh) * | 2021-02-24 | 2021-05-18 | 东莞市骅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电池搭接焊软连接片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品 |
CN113097607A (zh) * | 2021-03-31 | 2021-07-09 |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锂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包 |
WO2022237906A1 (en) * | 2021-05-14 | 2022-11-17 | Sino-Australia Power Storage Technology (Xi'an) Co, Ltd | Connecting device for post and lug of high-capacity battery |
WO2023071767A1 (zh) * | 2021-10-25 | 2023-05-0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CN114284644A (zh) * | 2021-12-22 | 2022-04-05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转接结构及包含其的全极耳卷芯、全极耳电池 |
CN114284644B (zh) * | 2021-12-22 | 2024-02-20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转接结构及包含其的全极耳卷芯、全极耳电池 |
CN115051119A (zh) * | 2022-05-28 | 2022-09-13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
CN115064842A (zh) * | 2022-05-28 | 2022-09-16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
CN115064842B (zh) * | 2022-05-28 | 2023-03-24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
CN115051119B (zh) * | 2022-05-28 | 2023-03-28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87790A (zh) | 一种锂电池 | |
CN204947019U (zh) | 一种全极耳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 |
CN104952635B (zh) | 具有柔性金属接触电流收集器的电化学能量存储装置和制造方法 | |
CN104781946A (zh) | 四方形二次电池 | |
US20230163432A1 (en) | Button battery | |
CN109860449A (zh) | 电池盖板及盖板焊接工装、电池制备方法 | |
CN214280082U (zh) | 一种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 |
CN208507853U (zh) | 一种锂电池 | |
CN209880666U (zh) | 一种改进型汽车电池盖板 | |
CN115275539B (zh) | 一种圆柱锂电池绝缘结构 | |
ES2843498T3 (es) | Conjunto de cubierta superior para la batería de alimentación y la batería de potencia que tiene la misma | |
US10720654B2 (en) | Sealing member with bifurcated annular leg portions and battery using the same | |
CN208797094U (zh) | 电池 | |
US20220285797A1 (en) | Battery | |
CN103633259A (zh) | 一种pp塑料外壳锂离子电池 | |
CN208889707U (zh) | 二次电池顶盖 | |
CN108711594A (zh) | 一种电池盖板 | |
CN213752974U (zh) | 锂离子电池顶盖及基于该顶盖的电池组件 | |
CN212485429U (zh) | 一种电池封盖装置 | |
CN212648339U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212625795U (zh) | 一种电子器件 | |
CN115986281A (zh)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 |
CN207868472U (zh) | 高压连接器及电池包 | |
CN218648037U (zh)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 |
CN217589174U (zh)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正极结构及动力电池顶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