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9008A - 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49008A CN108949008A CN201810901862.XA CN201810901862A CN108949008A CN 108949008 A CN108949008 A CN 108949008A CN 201810901862 A CN201810901862 A CN 201810901862A CN 108949008 A CN108949008 A CN 1089490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acrylate
- aqueous
- ester
- priming pa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09D7/62—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other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该水性UV涂料组成,重量份组成包括: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50‑70份,丙烯酸酯10‑20份,羟基丙烯酸酯5‑10份,消泡剂0.1‑1份,润湿剂0.2‑2份,流平剂0.1‑1份,抗划伤剂0.1‑1份,消泡剂0.1‑1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2份,引发剂1‑10份,去离子水20‑40份。本发明制备的水性UV底漆具有、高柔韧性和高强度的水性UV底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
背景技术
紫外光固化涂料(UVCC)是一种采用紫外线固化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现代化涂料。突出特点为高效、适应广、经济、节能及环保。因此,光固化技术被誉为面向21世纪的绿色工业新技术。自1968年德国拜耳公司首先开发出光固化木器涂料,光固化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现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在全球已取的很大的发展,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水性UV涂料作为外漆涂层广泛的应用于金属、木材以及玻璃的表面美化和保护。长期的使用中发现,水性UV涂料形成的表面膜使用一段时后会发生黄变现象,户外使用的用具上的涂层尤为突出。经研究发现水性UV涂料形成的涂层长时间使用,特别处于户外的涂层,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生涂层内部的聚合物链的降解、重排或过度交联等老化行为,生成有色不稳定中间体使固化涂层发黄,粉化,变脆。
UV涂层黄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一些树脂体系内含有一些热(光)致变色物质,受热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更强的共轭结构,使涂层颜色变黄。二是引发剂自身的不稳定性,有些光引发剂在被紫外光辐射分解产生自由基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副产物具有醌式结构或者刚性共轭平面很强,容易吸收某一波段的太阳光,进而使涂层呈现出黄色。而涂层的黄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美观性,影响了无色UV涂料的推广。因此开发新型耐黄的UV涂料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所述水性UV涂料由以下物质和重量份组成: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50-70份,丙烯酸酯10-20份,羟基丙烯酸酯5-10份,消泡剂0.1-1份,润湿剂0.2-2份,流平剂0.1-1份,抗划伤剂0.1-1份,消泡剂0.1-1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2份,引发剂1-10份,去离子水20-4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是由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苯并三唑衍生物,多元醇,多元硫醇,混聚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元硫醇为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元醇选自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蔗糖、三乙醇胺、二甘醇、丙二醇、三甘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1,2-丁二醇、3-甲基-1,2-丁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1,4-戊二醇、2,4-戊二醇、2,3-二甲基丙二醇、1,4-丁二醇、3-甲基-4,3-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6-己二醇、1,5-己二醇、1,4-己二醇、2,5-己二醇、新戊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双甘油、三甘油、1,2,6-己三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三环奎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的脂环族多元醇、氢化双酚F的脂环族多元醇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元醇与多元硫醇的物质量比为3:1-15: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苯并三唑衍生物,在苯并三唑苯环区域上引入烷基醇,如结构式;
n=1-12的整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五烷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降冰片烯基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发剂为α-羟基苯乙酮类引发中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配合使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配合的质量比为1:2-1:1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划剂选自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羟基丙烯酸酯选自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
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方去离子水20-4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2份,流平剂0.1-1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50-70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入丙烯酸酯10-20份,羟基丙烯酸酯5-10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消泡剂0.1-1份,润湿剂0.2-2份,抗划伤剂0.1-1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引发剂1-10份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的特点:本发明中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与丙烯酸酯,羟基丙烯酸酯在各种助剂的作用下混聚得到和高硬度的水性UV底漆。为聚合单体主要UV涂层黄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一些树脂体系内含有一些热(光)致变色物质,受热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更强的共轭结构,使涂层颜色变黄。二是引发剂自身的不稳定性,有些光引发剂在被紫外光辐射分解产生自由基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副产物具有醌式结构或者刚性共轭平面很强,容易吸收某一波段的太阳光,进而使涂层呈现出黄色。
制备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二异氰酸酯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组成,脂肪族的聚胺酯由于不具备共轭苯环结构,对紫外的吸收差,因此生成的聚氨酯不容易被光氧化生成有色物质。
苯并三唑衍生物通过羟基聚合到聚氨酯体系中,通过化学键将苯并三唑衍生物均匀的固定在聚氨酯丙烯酸酯上。苯并三唑上可通过氢键的转移和异构吸收易将酰胺键、酯键、醚键断裂的紫外光,并将其转移成热量。苯并三唑将有危害的紫外光吸收后,减小了其他物质被氧化变色的可能性。
在制备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时加入少量多元硫醇配合多元醇参与反应,硫基的硫氢键易与自由基作用,具有抗氧化阻聚作用,可以使水性UV底漆中的不饱和双键在成膜前更有效的交联。可有效的防止成膜后在太阳照下底漆中不饱和键发生氧化黄花和再交联脆化等情况。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为单苯基解离型引发剂,在聚合过程中镶嵌入涂料内部或挥发,单分子带有吸电基团羰基苯不容易氧化,也不容易共轭形成刚性结构吸收有色光使聚合物变色。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提高效聚合速度的同时达到抗氧的阻聚的作用, 可以使水性UV底漆中的不饱和双键在成膜前更有效的交联。可有效的防止成膜后在太阳照下底漆中不饱和键发生氧化黄花和再交联脆化等情况。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其中表面效应是纳米材料的表面积比普通材料的表面积更大。量子尺寸效应带来的能级改变、能隙变宽,使微粒的发射能量增加,光学吸收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蓝移),直观上表现为样品颜色的变化,会使材料吸收的有色光颜色变浅。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可以将纳米材料通过交联的方式均匀分散到UV涂料中,当有色光照在涂料上被吸收后再纳米二氧化硅的作用下会将有色光淡化从而达到耐黄化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是由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苯并三唑衍生物,多元醇,多元硫醇,混聚合而成。
脂肪族的聚胺酯由于不具备共轭苯环结构,对紫外的吸收差,因此生成的聚氨酯不容易被光氧化生成有色物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制备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二异氰酸酯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元硫醇为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多元醇
多元醇,即分子中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羟基的醇类。多元醇一般溶于水,大多数多元醇都具有沸点高,对极性物质溶解能力强,毒性和挥发性小等特性的黏性液体或结晶状固体。其沸点、黏度、相对密度和熔点等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元醇选自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蔗糖、三乙醇胺、二甘醇、丙二醇、三甘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1,2-丁二醇、3-甲基-1,2-丁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1,4-戊二醇、2,4-戊二醇、2,3-二甲基丙二醇、1,4-丁二醇、3-甲基-4,3-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6-己二醇、1,5-己二醇、1,4-己二醇、2,5-己二醇、新戊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双甘油、三甘油、1,2,6-己三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三环奎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的脂环族多元醇、氢化双酚F的脂环族多元醇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元醇与多元硫醇的物质量比为3:1-15:1.
苯并三唑
苯并三唑又名苯丙三氮唑、苯并三氮杂茂、连三氮杂茚、苯三唑等。苯并三氮唑主要作为水处理剂、金属防锈剂和缓蚀剂。广泛用于循环水处理剂,防锈油、脂类产品中,也应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润滑油添加剂。苯并三唑也可以作为紫外线吸收剂,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日光下老化黄化的添加剂,可以用于化妆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尤其中汽车涂料中有着最为广泛的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苯并三唑衍生物的结构特点为,在苯并三唑苯环区域上引入烷基醇,如结构式;
n=1-12的整数
醇羟基引入丙苯三唑可以使苯并三唑衍生物高效的在异氰酸酯与醇聚合的条件下聚合到聚氨酯的聚合物中。在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备过成中采用最后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可以使苯并三唑衍生物均匀分布在聚合物的链端且衍生物的酚羟基不受干扰。如果酚羟基也参与了聚氨酯的聚合,苯并三唑衍生物的吸紫外光能力将会大大减小或消失,从而降低水性UV涂料耐黄化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五烷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降冰片烯基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引发剂
引发剂英文为initiator,又称自由基引发剂,指一类容易受热分解成自由基(即初级自由基)的化合物,可用于引发烯类、双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和共聚合反应,也可用于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固化和高分子交联反应。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引发剂为α-羟基苯乙酮类引发中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配合使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配合的质量比为1:2-1:10。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为单苯基解离型引发剂,在聚合过程中镶嵌入涂料内部或挥发,单分子带有吸电基团羰基苯不容易氧化,也不容易共轭形成刚性结构吸收有色光使聚合物变色。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提高效聚合速度的同时达到抗氧的阻聚的作用,可以使水性UV底漆中的不饱和双键在成膜前更有效的交联。可有效的防止成膜后在太阳照下底漆中不饱和键发生氧化黄花和再交联脆化等情况。
抗划伤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防划剂选自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羟基丙烯酸酯选自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流平剂
流平剂是一种常用的涂料助剂,它能促使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能有效降低涂饰液表面张力,提高其流平性和均匀性的一类物质。可改善涂饰液的渗透性,能减少刷涂时产生斑点和斑痕的可能性,增加覆盖性,使成膜均匀、自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流平剂为丙异佛尔酮。
消泡剂
消泡剂(英文名称Defoamers,Defoaming Agent)是一种助剂,其功能是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形成的泡沫。有机硅消泡剂是一种白色粘稠的乳液。从60年代起就用于各工业领域,在化工、造纸、涂料、食品、纺织、制药等工业部门,有机硅消泡剂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助剂,它能够除去生产过程工艺介质液面上的泡沫,从而改善过滤、洗涤、萃取、蒸馏、蒸发、脱水、干燥等工艺过程的分离、气化、排液等效果,确保各类物料盛装、处理容器的容量。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润湿剂
润湿剂是能使固体物料更易被水浸湿的物质。通过降低其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使水能展开在固体物料表面上,或透入其表面,而把固体物料润湿。水能浸湿玻璃是因为玻璃的硅酸盐都是极性物质,它们之间的作用强而能互相贴近以降低水的表面能。水不能润湿是因为蜡是非极性物质,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弱而不能相互贴近以降低水的表面能。当表面能高时,水便自动收缩成球形。润湿剂属于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基及亲油基组成。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亲油基附着于固体表面,亲水基向外伸向液体中,使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连续相,这就是润湿作用的基本原理。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润湿剂是聚乙二醇200。
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其中表面效应是纳米材料的表面积比普通材料的表面积更大。量子尺寸效应带来的能级改变、能隙变宽,使微粒的发射能量增加,光学吸收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蓝移),直观上表现为样品颜色的变化,会使材料吸收的有色光颜色变浅。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修饰基团可以防止纳米二氧化硅团聚,增加表面积。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可以将纳米材料通过交联的方式均匀分散到UV涂料中,当有色光照在涂料上被吸收后再纳米二氧化硅的作用下会将有色光淡化从而达到耐黄化作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是通过纳米二氧化硅与双异氰酸酯和羟基丙烯酸丁酯反应制备而成。
原料来源
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取3.0g纳米二氧化硅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1g分散在90mL无水甲苯中,抽真空充氮后于超声波中分散10min,于90oC 反应6h。反应结束后用无水甲苯洗涤,将产物分散到无水甲苯中超声波分散10min,然后滴加1.5羟基丙烯酸丁酯,氮气保护90 oC反应48h。反应结束后用离心方法分离,利用甲苯洗除表面的物理吸附,得到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通过实验室制备,所需原料均有市售,制备方法如下: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多元醇20份、多元硫醇(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实施例1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甘油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2,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0级。
实施例2
在40-50℃下,将甲苯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多乙二醇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2,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2级。
实施例3
在40-50℃下,将甲苯二异氰酸酯30份,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多元醇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2,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3级。
实施例4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山梨糖醇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2,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3级。
实施例5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山梨糖醇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2,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2级(黄色指数不均匀)。
实施例6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甘油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3,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0级。
实施例7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甘油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10,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1级。
对比例1
在40-50℃下,将甲苯二异氰酸酯30份,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山梨糖醇20份(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二苯甲酮3份,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5级。
对比例2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甘油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2,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2级。
对比例3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甘油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入二苯甲酮3份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3级。
对比例4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甘油30份(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90%时失,加入苯并三唑衍生物5份,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2,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2级。
对比例5
在40-50℃下,将1,6-己二异氰酸酯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其中催化剂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总质量的0.02-0.03%,然后在50-60℃加入甘油20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醇和硫醇的羟基值相近),继续反应至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测的NCO特征吸收峰消失,即得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去离子水3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份,丙异佛尔酮0.3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65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丙烯酸丁酯15份,羟基丙烯酸乙酯8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润湿剂聚乙二醇200 0.5份,聚乙烯蜡0.8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的总份数为3份,两种质量比为1:2,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将试样稀释至喷涂粘度,在规定的试板上喷涂成均匀的漆膜在0.01平米的玻璃表面,不的有空白和溢流现象,喷涂时喷枪与被涂面间距不小于200mm,喷涂方向要与被涂面成适当的角度,空气压力为(0.2~0.4)MPa,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30min内完成固化,黄色指数为3级。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的行业标准HG/T3862-2006.黄色指数份为0级无变色,1级很轻微变色,2级轻微变色,3有变色,4级明显变色,5级严重变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UV底漆由以下物质和重量份组成: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50-70份,丙烯酸酯10-20份,羟基丙烯酸酯5-10份,消泡剂0.1-1份,润湿剂0.2-2份,流平剂0.1-1份,抗划伤剂0.1-1份,消泡剂0.1-1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2份,引发剂1-10份,去离子水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是由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苯并三唑衍生物,多元醇,多元硫醇混聚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硫醇为戊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蔗糖、三乙醇胺、二甘醇、丙二醇、三甘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1,2-丁二醇、3-甲基-1,2-丁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1,4-戊二醇、2,4-戊二醇、2,3-二甲基丙二醇、1,4-丁二醇、3-甲基-4,3-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6-己二醇、1,5-己二醇、1,4-己二醇、2,5-己二醇、新戊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双甘油、三甘油、1,2,6-己三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三环奎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的脂环族多元醇、氢化双酚F的脂环族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与多元硫醇的物质量比为3:1-15: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三唑衍生物为在苯并三唑苯环区域上引入烷基醇,如结构式;
n=1-12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五烷基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降冰片烯基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α-羟基苯乙酮类引发剂,由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配合使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两种配合的质量比为1:2-1:10。
9.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配方去离子水20-40份,表面修饰含有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0.5-2份,流平剂0.1-1份,加入到GFJ-0.4型高速分散机,加热到45oC经600r/min转速下分散10min,再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50-70份,分散10min,将转速降至300r/min,加入丙烯酸酯10-20份,羟基丙烯酸酯5-10份,加热到60oC在此转速下分散15min,然后降温到40oC加入消泡剂0.1-1份,润湿剂0.2-2份,抗划伤剂0.1-1份,分散10min,降到室温后加引发剂1-10份分散30min,即得到UV涂料溶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01862.XA CN108949008A (zh) | 2018-08-09 | 2018-08-09 | 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01862.XA CN108949008A (zh) | 2018-08-09 | 2018-08-09 | 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49008A true CN108949008A (zh) | 2018-12-07 |
Family
ID=6446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01862.XA Withdrawn CN108949008A (zh) | 2018-08-09 | 2018-08-09 | 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4900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46690A (zh) * | 2022-12-06 | 2023-03-07 | 广东希贵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uv玻璃透明光油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442A (zh) * | 1996-11-07 | 1998-06-03 | 希巴特殊化学控股公司 | 耐久性增强的苯并三唑紫外吸收剂 |
CN103608398A (zh) * | 2011-07-14 | 2014-02-26 | 湛新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 | 可辐射固化含水分散体 |
CN104726052A (zh) * | 2015-02-04 | 2015-06-24 | 深圳百丽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uv/底涂双重固化液态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340084A (zh) * | 2013-07-09 | 2016-02-17 | 爱克发-格法特公司 | 用于光伏模块的背板 |
CN105531333A (zh) * | 2013-09-13 | 2016-04-27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耐刮擦的辐射固化涂料 |
DE102016213347A1 (de) * | 2015-12-16 | 2017-06-2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Verfahren zum Bilden eines aus natürlichem Material gefertigten mehrlagigen Decküberzugs |
-
2018
- 2018-08-09 CN CN201810901862.XA patent/CN108949008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442A (zh) * | 1996-11-07 | 1998-06-03 | 希巴特殊化学控股公司 | 耐久性增强的苯并三唑紫外吸收剂 |
CN103608398A (zh) * | 2011-07-14 | 2014-02-26 | 湛新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 | 可辐射固化含水分散体 |
CN105340084A (zh) * | 2013-07-09 | 2016-02-17 | 爱克发-格法特公司 | 用于光伏模块的背板 |
CN105531333A (zh) * | 2013-09-13 | 2016-04-27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耐刮擦的辐射固化涂料 |
CN104726052A (zh) * | 2015-02-04 | 2015-06-24 | 深圳百丽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uv/底涂双重固化液态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 |
DE102016213347A1 (de) * | 2015-12-16 | 2017-06-2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Verfahren zum Bilden eines aus natürlichem Material gefertigten mehrlagigen Decküberzugs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朱万强: "《涂料基础教程》", 30 June 2012,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符韵林等: "《用二氧化硅改良木材表面性能的研究》", 31 October 2011,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46690A (zh) * | 2022-12-06 | 2023-03-07 | 广东希贵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uv玻璃透明光油 |
CN115746690B (zh) * | 2022-12-06 | 2023-08-22 | 广东希贵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uv玻璃透明光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955863C (en) | Multi-layer coating system, coating method, and coated substrate therewith | |
CN101061192B (zh) | 包含乙酰乙酰基官能聚合物的水性涂料组合物、涂层及方法 | |
CN103436092B (zh) | 一种水性uv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
DE2846479C2 (zh) | ||
EP0952170B1 (de) | Wässriges Beschichtungssystem aus UV-härtenden Isocyanatgruppen aufweisenden Urethan(meth) acrylatisocyanaten | |
CN103602224B (zh) | 一种无溶剂喷涂白色面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工工艺 | |
CN102219873B (zh) |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改性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949009A (zh) | 一种耐黄变的水性uv底漆 | |
CN104263214A (zh) | Pu透明木器组合漆及其涂装工艺 | |
CN109749611A (zh) | 一种超耐汽油性水性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13309B (zh) | 三维成型用光固化透明墨水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977054B (zh) | 一种环保玻璃瓶烤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02933A (zh) | 一种紫外光固化木器色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DE2614047A1 (de) | Beschichtungsmaterial | |
EP1311632B1 (de) | Verfahren zum beschichten von substraten | |
DE3116849A1 (de) | Ueberzugsmassen mit hohem feststoffanteil | |
CN108949008A (zh) | 一种钢化玻璃水性uv底漆 | |
CN1984971A (zh) | 促进油漆湿润的方法 | |
CN111718647B (zh) | 一种环保型水性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DE1621822B2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Überzügen | |
CN102993918A (zh) | 一种uv开放清面漆 | |
JP7231424B2 (ja) | 紫外線硬化性塗料組成物、その硬化方法、及び硬化塗膜 | |
CN103274978B (zh) | 一种三芳基硫鎓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265872A (zh) | 一种uv格丽斯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702851A (zh) | 一种白色水性喷墨油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