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5276A - 车辆动力转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动力转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45276A CN108945276A CN201810936871.2A CN201810936871A CN108945276A CN 108945276 A CN108945276 A CN 108945276A CN 201810936871 A CN201810936871 A CN 201810936871A CN 108945276 A CN108945276 A CN 1089452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vehicle
- wheel
- transmission chain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2407 reform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 B62M1/1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involving devices which enable the mechanical storing and releasing of energy occasionally, e.g. arrangement of flywhe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8—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covering energy derived from swinging, rolling, pitching or like movements, e.g. from the vibrations of a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动力转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转化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转化机构通过动力输入机构与车辆的座垫传动连接进行动力输入,动力转化机构通过动力输出机构与车辆的中轴传动连接进行动力输出;所述动力转化机构包括转化支架,转化支架上安装有传动轴和传动链,传动轴上设置有与传动链配合的传动轮,传动轮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与动力输入机构连接,传动链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转化支架上的复位机构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可靠,可以利用座垫受到的力量来驱动车辆的中轴转动,进而驱动车辆运行,不仅省时省力,还增加了骑行的舒适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转化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辆动力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自身的健康更为重视。
自行车不但是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理想运动器材,更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出行,但是现实状况是,自行车骑行比较笨重、费力,骑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助力装置,不仅速度慢,而且骑行劳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它自行车,选择了相对方便的电动车,但是电动车无需人工骑行,无法达到锻炼的目的,并且还得考虑缺电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可有效通过动力转化对车辆进行助力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车辆动力转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转化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转化机构通过动力输入机构与车辆的座垫传动连接进行动力输入,动力转化机构通过动力输出机构与车辆的中轴传动连接进行动力输出;所述动力转化机构包括转化支架,转化支架上安装有传动轴和传动链,传动轴上设置有与传动链配合的传动轮,传动轮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与动力输入机构连接,传动链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转化支架上的复位机构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车辆动力转化装置,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轴和与传动链配合的输入轮,输入轮套装在输入轴上,传动链一端的末端绕过输入轮与车辆的座垫的连杆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车辆动力转化装置,所述传动链的末端连接有便于根据座垫的高度进行调整的长度调节杆,长度调节杆一端与传动链的末端连接,长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车辆的座垫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车辆动力转化装置,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输出轮和用于进行动力输出的从动轮,输出轮和从动轮均安装在输出轴上,传动轴上安装有与输出轮配合的主动轮,主动轮与输出轮直接啮合或通过链条传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车辆动力转化装置,所述从动轮通过蓄力发条安装在输出轴上,蓄力发条的一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蓄力发条的另一端与从动轮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车辆动力转化装置,所述从动轮内嵌有蓄力转盘,从动轮的中部还内嵌有供蓄力转盘旋转的旋转底座,蓄力转盘的盘沿上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设置有与蓄力发条连接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在缓冲槽内,旋转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块配合的定位卡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车辆动力转化装置,所述主动轮与输出轮的传动比为3:1-5: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车辆动力转化装置,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转化支架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盖,传动链另一端的末端贯穿复位弹簧与压缩盖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车辆动力转化装置,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弹力调节筒和调节螺杆,弹力调节筒内设置有与调节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弹力调节筒的一端连接在转化支架上,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调节筒内,调节螺杆旋接在弹簧调节筒的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动力输入机构将骑行车下压座垫的动力传输到动力转化机构,动力转化机构通过传动链与传动轮配合将动力转化到动力输出机构以驱动车辆中轴转动,进而驱动车辆向前运行,减轻骑行车的骑行压力,使得骑行车者不仅可以得到锻炼,也可以进行快速省力的骑行。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可靠,可以利用座垫受到的力量来驱动车辆的中轴转动,进而驱动车辆运行,不仅省时省力,还增加了骑行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车辆动力转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转化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转化机构通过动力输入机构与车辆的座垫传动连接进行动力输入,动力转化机构通过动力输出机构与车辆的中轴传动连接进行动力输出;所述动力转化机构包括转化支架1,转化支架1上安装有传动轴2和传动链3,传动轴2上设置有与传动链3配合的传动轮4,传动轮4通过单向轴承16安装在传动轴2上;所述传动链3的一端与动力输入机构连接,传动链3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转化支架1上的复位机构连接。动力输入机构的设置便于传动链3与车辆的座垫配合,使得车辆座垫受力下降时可拉动传动链3,特别是在颠簸的路面骑行,效果更好,座垫会上下晃动来回拉动传动链3;动力输出机构通过传动将转化的动力驱动车辆中轴旋转,进而驱动车辆前行;传动轮4通过单向轴承16安装在传动轴2上,使得只有传动轮4向一个方向旋转才可带动传动轴2旋转进行动力输出,这样传动链3在受到来回拉动时,只有一个方向的拉动可进行动力输出,避免两个方向都进行动力输出从而相互抵消;复位机构用于辅助传动链3复位,防止传动链3受到拉动后不恢复到之前的位置从而无法进行下一次的动力转化输出;动力输出的过程时,座垫受力下降通过动力输入机构拉动传动链3,传动链3一方面拉动传动轮4旋转进行动力输出,一方面拉动复位机构进行蓄力;座垫不受力恢复到之前的高度时,复位机构机构拉动传动链3复位,进而拉动传动轮4旋转,由于传动轮4通过单向轴承16安装在传动轴2上,所以此时不进行动力输出;如此往复运行,随着座垫的高度变化不断进行动力的转化输出,对车辆的骑行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本申请也可以应用于电动车,在应用在电动车上时,可利用输出的动力进行发电存储到电动车的蓄电池内,进一步提高电动车骑行时的充电效果,增加续航里程。
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轴5和与传动链3配合的输入轮6,输入轮6套装在输入轴5上,传动链3一端的末端绕过输入轮6与车辆的座垫的连杆连接。座垫受力下降会带动传动链3下降,向下拉伸,进而通过输入轮6导向带动从动轮11转动,进行动力转化;输入轴5与输入轮6配合实现座垫的动力输入与传动链3的传动导向。
所述传动链3的末端连接有便于根据座垫的高度进行调整的长度调节杆,长度调节杆一端与传动链3的末端连接,长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车辆的座垫连接。长度调节杆的设置便于在车辆座垫高度调整时进行长度调节,以适应座垫的高度,使得本申请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车里座垫,增大了适应范围。
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8、输出轮9和用于进行动力输出的从动轮11,输出轮9和从动轮11均安装在输出轴8上,传动轴2上安装有与输出轮9配合的主动轮7,主动轮7与输出轮9直接啮合或通过链条传动。传动链3通过传动轮4带动传动轴2旋转,从而带动主动轮7旋转,然后主动轮7驱动输出轮9旋转,输出轮9驱动输出轴8旋转,进而驱动从动轮11旋转,最终带动车辆中轴的旋转,带动车辆前行。
所述从动轮11通过蓄力发条10安装在输出轴8上,蓄力发条10的一端与输出轴8固定连接,蓄力发条10的另一端与从动轮11连接。蓄力发条10的设置用于先存储输出轴8传动的动力,然后再驱动从动轮11,实现动力的转换,蓄力发条10的设置用于短时蓄力、发力,同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所述从动轮11内嵌有蓄力转盘,从动轮11的中部还内嵌有供蓄力转盘旋转的旋转底座,蓄力转盘的盘沿上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设置有与蓄力发条10连接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在缓冲槽内,旋转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块配合的定位卡槽。在蓄力发条10达到最大蓄力状态时,会拖动定位凸块压缩缓冲弹簧进入缓冲槽内,从而使得蓄力转盘在旋转底座内转动进行卸力,卸力结束后,缓冲弹簧会反弹使得定位凸块再次进入定位卡槽,便于蓄力发条10释放驱动从动轮11旋转。
所述主动轮7与输出轮9的传动比为3:1-5:1。优选的,所述主动轮7与输出轮9的传动比为4:1,利用转化的动力进一步驱动车辆中轴的旋转速度,驱动车辆前行的更远,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选用不同的传动比。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的一端连接在转化支架1上,复位弹簧12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盖13,传动链3另一端的末端贯穿复位弹簧12与压缩盖13连接。传动链3受到拉力会拉动压缩盖13进行压缩复位弹簧12,使得复位弹簧12压缩蓄力,在传动链3不受到拉力时,复位弹簧12在自身弹力下恢复原状进而通过压缩盖13拉动传动链3,使得传动链3恢复到之前的位置。
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弹力调节筒15和调节螺杆14,弹力调节筒15内设置有与调节螺杆14配合的内螺纹,弹力调节筒15的一端连接在转化支架1上,复位弹簧12设置在弹簧调节筒内,调节螺杆14旋接在弹簧调节筒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调节螺杆14旋接在弹力调节筒15内的长度可以对复位弹簧12进行一定量的压缩,进而可以调节复位弹簧12的起始弹力,便于调整传动链3的复位的时间和复位的力度,从而调节动力转化机构的转化效果。
Claims (9)
1.一种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转化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转化机构通过动力输入机构与车辆的座垫传动连接进行动力输入,动力转化机构通过动力输出机构与车辆的中轴传动连接进行动力输出;所述动力转化机构包括转化支架,转化支架上安装有传动轴和传动链,传动轴上设置有与传动链配合的传动轮,传动轮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与动力输入机构连接,传动链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转化支架上的复位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轴和与传动链配合的输入轮,输入轮套装在输入轴上,传动链一端的末端绕过输入轮与车辆的座垫的连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的末端连接有便于根据座垫的高度进行调整的长度调节杆,长度调节杆一端与传动链的末端连接,长度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车辆的座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输出轮和用于进行动力输出的从动轮,输出轮和从动轮均安装在输出轴上,传动轴上安装有与输出轮配合的主动轮,主动轮与输出轮直接啮合或通过链条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通过蓄力发条安装在输出轴上,蓄力发条的一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蓄力发条的另一端与从动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内嵌有蓄力转盘,从动轮的中部还内嵌有供蓄力转盘旋转的旋转底座,蓄力转盘的盘沿上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设置有与蓄力发条连接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在缓冲槽内,旋转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块配合的定位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与输出轮的传动比为3:1-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转化支架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盖,传动链另一端的末端贯穿复位弹簧与压缩盖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动力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弹力调节筒和调节螺杆,弹力调节筒内设置有与调节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弹力调节筒的一端连接在转化支架上,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调节筒内,调节螺杆旋接在弹簧调节筒的另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36871.2A CN108945276B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车辆动力转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36871.2A CN108945276B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车辆动力转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45276A true CN108945276A (zh) | 2018-12-07 |
CN108945276B CN108945276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64470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36871.2A Active CN108945276B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车辆动力转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4527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61984Y (zh) * | 1995-11-08 | 1997-09-10 | 苏宏 | 发条式脚踏车 |
JP2004001693A (ja) * | 2002-02-28 | 2004-01-08 | Tsutomu Tatsumoto | 自転車の変速装置 |
CN2736245Y (zh) * | 2004-08-27 | 2005-10-26 | 毛金玉 | 自行车动力传动装置 |
CN202670035U (zh) * | 2012-06-05 | 2013-01-16 | 余联夫 | 一种具有加速自行装置的自行车 |
CN206704441U (zh) * | 2016-12-28 | 2017-12-05 | 天津泰博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发条自行车 |
CN206704439U (zh) * | 2017-01-21 | 2017-12-05 | 赵万强 | 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 |
-
2018
- 2018-08-16 CN CN201810936871.2A patent/CN1089452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61984Y (zh) * | 1995-11-08 | 1997-09-10 | 苏宏 | 发条式脚踏车 |
JP2004001693A (ja) * | 2002-02-28 | 2004-01-08 | Tsutomu Tatsumoto | 自転車の変速装置 |
CN2736245Y (zh) * | 2004-08-27 | 2005-10-26 | 毛金玉 | 自行车动力传动装置 |
CN202670035U (zh) * | 2012-06-05 | 2013-01-16 | 余联夫 | 一种具有加速自行装置的自行车 |
CN206704441U (zh) * | 2016-12-28 | 2017-12-05 | 天津泰博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发条自行车 |
CN206704439U (zh) * | 2017-01-21 | 2017-12-05 | 赵万强 | 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45276B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51013U (zh) | 一种车辆悬架振动能量转换装置 | |
CN108974223A (zh) | 电动滑板车 | |
CN103120836A (zh) | 一种风阻划船器 | |
CN108945276A (zh) | 车辆动力转化装置 | |
CN215916345U (zh) | 一种可自发电的风阻磁阻划船器 | |
CN113521643A (zh) | 一种可自发电的风阻磁阻划船器 | |
CN108421219A (zh) | 一种多功能ar动感单车 | |
CN201633870U (zh) | 颠簸能量转换自行车 | |
CN203975012U (zh) | 一种自行车支架轮 | |
CN207701303U (zh) | 一种自行车座椅发电机 | |
CN101891001A (zh) | 新型动力装置 | |
CN202654650U (zh) | 一种划船器的绑带转盘安装结构 | |
CN216603939U (zh) | 一种带有阻尼器的自行车比赛训练骑行台 | |
CN202732248U (zh) | 一种自行车健身发电装置 | |
CN212447913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 |
CN208882011U (zh) | 电动滑板车 | |
CN202237014U (zh) | 一种太极发电健身器 | |
CN2836859Y (zh) | 一种自发电健身车 | |
CN204548377U (zh) | 自重力动力无极变速弹性储能高避震运动自行车 | |
CN210139930U (zh) | 一种便携式小型电动自行车 | |
CN207644527U (zh) | 一种便于高度调节的自行车坐垫 | |
CN205549375U (zh) | 健身单车及健身系统 | |
CN2141393Y (zh) | 减震自行车架 | |
CN209848220U (zh) | 一种户外自行移动发电健身车 | |
CN208882010U (zh) | 座椅折叠机构以及电动滑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