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4877B - 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24877B CN108924877B CN201710184659.0A CN201710184659A CN108924877B CN 108924877 B CN108924877 B CN 108924877B CN 201710184659 A CN201710184659 A CN 201710184659A CN 108924877 B CN108924877 B CN 1089248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 interface
- logical channel
- interface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 prior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各个无线接口技术均对应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接口技术(Radio Interface Technology,RIT)一般称为空口格式,通过命理(numerology)参数来实现。该空口格式为终端设备在通信时的一种无线配置,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乃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RIT可以包括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长度、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方式、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MCS)、帧结构(frame structure)、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等。不同的无线接口技术,可以满足不同业务的不同带宽和时延的需求,其可以通过频分或时分的方式配置给同一个终端。例如,假设当前存在100M带宽的资源,其被划分为两个50M,终端设备在第一个50M带宽上面传输数据的子载波的间隔配置为15KHZ,在第二个50M带宽上传输数据的子载波的间隔配置为30KHZ,即当前的终端设备被配置了两种不同的无线接口技术。
LTE系统中,在基站通过上行调度授权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分配上行资源之前,UE可以通过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简称BSR)告知基站UE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中有多少数据等待发送。当UE被配置了多种无线接口技术时,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BSR处理方式,具体为:当某个逻辑信道触发了BSR之后,UE任选一个具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将该BSR包含进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ufferStatus Report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BSR MAC PDU)后通过该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给基站,使得基站能够及时获知UE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信息。上述方法中,当BSR被包含进MAC PDU或者BSR MAC CE时(即BSR组包时),UE随即取消当前仍处于触发状态的BSR。
但是,当UE选择发送BSR的无线接口技术为一个优先级较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即传输时间间隔较长的无线接口技术)时,往往会存在该BSR发送不成功的可能性,而现有技术这种“BSR一旦被包含进MAC PDU就取消触发状态的BSR”的方式,使得BSR的重传以及数据的发送时延均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BSR的取消方式,经常造成BSR的重传以及数据的发送时延均较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各个无线接口技术均对应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
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每个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每个所述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大小时,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其他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上述各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该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八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九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九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该可能的设计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以及是否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返回的确认响应,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四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第五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五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六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所有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七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该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中的逻辑信道数据是否过期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无线接口技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该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触发第二信息中的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获取高于优先级高于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无需一直等待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上才发送第二信息,提高了第二信息的发送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组;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该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满足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时延需求的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获取高于优先级高于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无需一直等待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上才发送第二信息,提高了第二信息的发送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该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满足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的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获取高于优先级高于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无需一直等待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上才发送第二信息,提高了第二信息的发送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该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满足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的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获取高于优先级高于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无需一直等待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上才发送第二信息,提高了第二信息的发送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息被取消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信息触发的请求信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BSR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第二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信息的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信息的处理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处理器、接收器和发送器(或者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支持该终端设备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为相应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该终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信息的处理方法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所执行时,该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位于处于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至少一个小区(或者载波)的覆盖范围内。当终端设备位于无线接入网设备提供的至少两个小区(或载波)的覆盖范围内,即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小区有多个时,终端设备可以按照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或双小区(Dual cell,简称DC)或协作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transmission,CoMP)方式工作。其中,至少一个小区提供至少一种无线接口技术同时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资源。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申请中涉及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无线接口技术。
本申请中涉及的无线接口技术(Radio Interface Technology,RIT),可以称之为空口格式,通过命理(numerology)参数的配置来实现。该无线接口技术为终端设备在通信时的一种无线配置,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乃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RIT可以包括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长度、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方式、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帧结构(frame structure)、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等。不同的无线接口技术,可以满足不同业务的不同带宽和时延的需求,其可以通过频分或时分的方式配置给同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假设当前存在100M带宽的资源,其被划分为两个50M,终端设备在第一个50M带宽上面传输数据的子载波的间隔配置为15KHZ,在第二个50M带宽上传输数据的子载波的间隔配置为30KHZ,即当前的终端设备被配置了两种不同的无线接口技术。
对于终端设备的各个无线接口技术来说,在某一时刻,存在部分无线接口技术上有上行资源,部分无线接口技术没有上行资源的情况。
(2)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和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口技术的关系。
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逻辑信道,该逻辑信道可以理解为一种无线承载或者无线通道,用于无线数据的传输。这些逻辑信道可以被划分为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组,每个逻辑信道组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不同的逻辑信道可以对应相同的无线接口技术,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无线接口技术。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一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可以对应多个逻辑信道,例如,逻辑信道1对应无线接口技术1,逻辑信道2对应无线接口技术1和无线接口技术2,则逻辑信道1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1下对应两个逻辑信道,分别是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
另外,一个逻辑信道可以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无线接口技术。
(3)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本申请中,不同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传输时间间隔不同,传输时间间隔短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传输时间间隔长的无线接口技术。
(4)终端设备
本申请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可选的,该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并且,该无线终端还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该无线终端具体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该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可以与核心网进行语音和/或数据的交互。
(5)无线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至少一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可选的,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可选的,该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可选的,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odeB或eNB或e-NodeB,evolved Node B),还可以是5G中的发射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简称TRP),本申请并不限定。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
另外,本申请不仅适用于5G系统,也适用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系统、CDMA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等无线通信系统等。
现有技术中,当某个逻辑信道触发了BSR之后,UE任选一个具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将该BSR包含进BSR MAC PDU后通过该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给基站,使得基站能够及时获知UE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信息。当BSR被包含进MAC PDU或者被包含进BSR MAC CE时(MAC PDU中包含BSR MAC CE),UE随即取消当前仍处于触发状态的BSR。但是当UE选择发送BSR的无线接口技术为一个优先级较低的无线接口技术时,往往会存在该BSR发送不成功的可能性,采用现有技术的BSR的取消方式,会造成BSR的重传以及数据的发送时延均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信息的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具体过程。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可以是BSR,还可以是其他与BSR具有相同功能的信息,该第一信息能够向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当前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其中,各个无线接口技术均对应各自的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前述术语解释中所描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无线接口技术,也会存在部分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剩余的无线接口技术上没有资源的情况。本申请中涉及的“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均指的是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该上行资源为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上行资源。
一般的,终端设备上产生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可以是某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上数据到达时,该逻辑信道会触发该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仅包含触发第一信息的那个逻辑信道上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也可以既包括触发信息的那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还包括其他逻辑信道上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可选的,终端设备产生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中都没有数据,此时任何一个逻辑信道有新数据到达时,终端设备就会触发第一信息。可选的,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某些逻辑信道缓冲区中已经有数据,当一个具有更高优先级并且缓冲区中没有数据的逻辑信道有新数据到达时,会触发第一信息。可选的,还可以是当retxBSR-timer超时时,只要任何一个逻辑信道中有数据,也会触发第一信息。可选的,还可以是即使其他逻辑信道缓冲区有数据,但任何一个没有数据的逻辑信道有新数据到达,也可以触发第一信息。本申请对第一信息如何产生或者触发的方式并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retxBSR-timer为BSR重传定时器,例如,终端设备发送了BSR后,就会等着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UL grant)。如果在retxBSR-Timer内一直没收到UL grant,终端设备就认为接入网设备可能没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BSR,则终端设备就会再发一个BSR以告诉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还有数据要发,从而请求接入网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一个UL grant,可选地,UL grant中包含所述终端发送数据所需上行资源的分配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信息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多个。当第一信息为多个时,可以是不同的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当终端设备确定自身存在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从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选择一个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终端设备上当前存在的该第一信息。可选的,该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可以是终端设备从上述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随机选出的无线接口技术,还可以是上述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信息被包含进MAC层的BSR MAC CE或者MAC PDU时,该第一信息仍然处于触发状态。
S10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了第一信息后,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待发送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以及该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是否取消依然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可选的,该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中的属性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和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确定第一无线接口技术是否满足这些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来确定是否取消第一信息。例如,当满足这些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时,该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就可以被取消;或者当不满足这些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是,可以不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可选的,上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还可以是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与上述第一信息中所指示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以及第一信息的大小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指的是第一信息的比特数或者传输第一信息的所使用数据量大小。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终端设备将第一信息包含进MAC CE或MAC PDU时,终端设备不再是盲目的采用“一旦被组包就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方式,而是通过发送该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和第一信息来判断是否取消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第一信息,可以是直接发送第一信息,还可以是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可选的,该第一信息可以是BSR,该第二信息可以是BSR MAC CE。
可选的,当上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上述有上行资源的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时,提高了终端设备成功发送第一信息的可靠性。基于该种情况,可以略去上述S102的步骤,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盲目选择一个有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第一信息,导致第一信息发送成功率不高的技术问题。也就是说,上述S101可以与S102结合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该S101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例存在。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的介绍,下述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具体描述了终端设备确定取消第一信息的具体过程。为了方便描述,下述实施例或者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以BSR、第二信息以BSR MAC CE为例,参见下述描述: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是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具体过程。即,上述S102具体可以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每个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每个所述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大小时,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作为该步骤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触发的第一信息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多个,第二信息包含了终端设备所有触发的第一信息,及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为一个。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基于每个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最大能够传输的数据量(简称最大传输数据量)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两个维度来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即BSR)。可选的,上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第一无线接口的上行资源被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上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当终端设备确定上述有用于新传的上行资源的每个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各个无线接口技术各自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并且,当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第二信息的大小时,终端设备取消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换句话说,当终端设备的每个无线接口技术上的用于新传的上行资源能够放得下该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上的所有待发送数据,但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放不下第二信息时,此时第二信息中的第一信息所指示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实际上已经为0(第一信息所指示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指的是该逻辑信道的所有待发送数据占满该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后,剩余的数据的大小),即此时第二信息指示所有逻辑信道都没有剩余数据了,这个第二信息就没有上报的意义,因此可以取消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
为了使得本实施方式的方案更加易懂,此处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终端设备具有4个逻辑信道,分别是逻辑信道1、逻辑信道2、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其中,逻辑信道1对应无线接口技术1,逻辑信道2对应无线接口技术2,逻辑信道3对应无线接口技术3,逻辑信道4对应无线接口技术4,每个无线接口技术上均有用于新传的上行资源。假设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无线接口技术1,且无线接口技术1的上行资源能够放得下逻辑信道1的所有待发送数据,无线接口技术2的上行资源能够放得下逻辑信道2的所有待发送数据,无线接口技术3的上行资源能够放得下逻辑信道3的所有待发送数据,无线接口技术4的上行资源能够放得下逻辑信道4的所有待发送数据。如果假设每个逻辑信道均触发了一个第一信息,每个第一信息中仅包含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则此时这4个第一信息中所指示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均为0。第二信息中包含了这4个逻辑信道各自触发的第一信息。
此时,如果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即无线接口技术1)对应的上行资源在放完逻辑信道1的所有待发送数据之后,还有剩余的资源,该剩余的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第二信息的大小,由于此时第二信息中的第一信息指示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为0,表征该第二信息实际上已经没有发送的必要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取消当前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是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另一具体过程。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仅包含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上述S102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三种实现方式,分别为:
第一种实现方式: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其他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该实现方式中,可选的,当终端设备确定有新传的上行资源的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任一个无线接口技术(假设该无线接口技术为A,无线接口技术A下的逻辑信道包括逻辑信道a、逻辑信道b,逻辑信道a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为无线接口技术A,逻辑信道b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为无线接口技术A和无线接口技术B)最大能够承载的数据量(简称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该无线接口技术A对应的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假设为逻辑信道a)上的所有待发送数据,并且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终端设备就可以取消该逻辑信道a触发的第一信息了。换句话说,当无线接口技术A的上行资源能够放得下逻辑信道a的所有待发送数据,则逻辑信道a触发的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则为0(具体原因参见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同时,如果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在放下该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所有待发送数据后,剩余的资源放不下逻辑信道a触发第一信息时,由于该第一信息实际上已经没有指示的意义。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取消逻辑信道a触发的第一信息。
第二种实现方式: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其他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该实现方式中,可选的,继续按照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所举的例子,第一逻辑信道为无线接口技术A对应的逻辑信道a,假设该逻辑信道a所属的逻辑信道组P包含了逻辑信道a、逻辑信道c和逻辑信道d,逻辑信道c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假设为无线接口技术C,逻辑信道d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假设为无线接口技术D。
当终端设备确定逻辑信道组P中的逻辑信道a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该逻辑信道a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A的上行资源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简称最大传输数据量)、逻辑信道组P中的逻辑信道c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该逻辑信道c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C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逻辑信道组P中的逻辑信道d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该逻辑信道d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D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并且用来发送逻辑信道a、逻辑信道c、逻辑信道d各自触发的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在放完该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所有待发送数据后,剩余的资源放不下逻辑信道a触发的第一信息时,由于该第一信息实际上已经没有指示的意义,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取消该逻辑信道a触发的第一信息。
第三种实现方式: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其他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该实现方式中,可选的,继续按照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所举的例子,第一逻辑信道为无线接口技术A对应的逻辑信道a,该无线接口技术A下的逻辑信道包括逻辑信道a、逻辑信道b,逻辑信道a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为无线接口技术A,逻辑信道b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为无线接口技术A和无线接口技术B。
当终端设备确定无线接口技术A下的逻辑信道a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该逻辑信道a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A的上行资源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简称最大传输数据量)、逻辑信道b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该逻辑信道b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A和无线接口技术B的上行资源能够传输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并且用来发送逻辑信道a、逻辑信道b各自触发的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在放完该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所有待发送数据后,剩余的资源放不下逻辑信道a触发的第一信息时,由于该第一信息实际上已经没有指示的意义,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取消该逻辑信道a触发的第一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是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另一具体过程。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信息为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BSR MAC CE为例,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所有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也可以仅包括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还可以包括部分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本实施方式对此并不做限定。第二信息可以包括所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这样的第二信息可以为一个,第二信息也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信息,这样的第二信息可以为多个。另外,本申请中,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终端设备的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S102具体可以包括:
S201: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之后,执行S202或者S203或者S204或者S205。
本实施方式中,可选的,S202、S203、S204和S205为四种并列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将第一信息组包成为第二信息之后,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即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信息中包含了哪些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S202: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确定逻辑信道中的第二逻辑信道(该第二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大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该第二无线接口技术为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则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满足第二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因此,终端设备取消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S203: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确定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一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为这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均不大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表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含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时,满足第二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每个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则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取消该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S204: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确定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一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为这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均不大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表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含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时,满足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则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取消该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S205: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确定上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一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为这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均不大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表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含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时,满足上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则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取消该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以及是否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返回的确认响应,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另一具体过程。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信息为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BSR MAC CE为例,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所有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也可以仅包括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还可以包括部分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本实施方式对此并不做限定。第二信息可以包括所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这样的第一信息可以为一个,第二信息也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信息,这样的第二信息可以为多个。另外,本申请中,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终端设备的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S102具体可以包括:
S301: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之后,执行S302或者S303或者S304或者S305。
本实施方式中,可选的,S302、S303、S304和S305为四种并列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将第一信息组包成为第二信息之后,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即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信息中包含了哪些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S302: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确定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该第三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该第六无线接口技术为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不满足第三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但是,当终端设备在通过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含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后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该第一信息发送的确认响应,则表明第一信息已经被基站接收到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取消上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不能取消第二信息组包之后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因为第二信息组包之后的新的第一信息没有被包括在这个第二信息中,需要发送新的第二信息通知无线接入网设备。
例如,假设终端设备包括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两个逻辑信道(假设第三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1),这两个逻辑信道各自触发了一个BSR,每个BSR均包括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终端设备要将这两个BSR发送给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将这两个第一信息组包成为BSR MAC CE。假设终端设备在t时刻将这两个BSR组包成为一个BSR MACCE,在t+2时刻,UE将该BSR MAC CE发送出去,在t+6时刻,UE收到来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确认响应,则UE取消逻辑信道1在t时刻之前触发的所有BSR。
S303: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确定上述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假设为逻辑信道aa)对应的第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该第七无线接口技术为该逻辑信道aa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当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表明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不满足发送整个逻辑信道组的时延需求。但是,当终端设备在通过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含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后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该第一信息发送的确认响应,则表明第一信息已经被基站接收到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取消上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具体的取消过程可以参见上述S302中所举的例子。
S304: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八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确定上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假设为逻辑信道bb)对应的第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该第八无线接口技术为该逻辑信道bb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当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表明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不满足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但是,当终端设备在通过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含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后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该第一信息发送的确认响应,则表明第一信息已经被基站接收到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取消上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具体的取消过程可以参见上述S302中所举的例子。
S305: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九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九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确定上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假设为逻辑信道cc)对应的第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该第九无线接口技术为该逻辑信道cc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当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表明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不满足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但是,当终端设备在通过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含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后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该第一信息发送的确认响应,则表明第一信息已经被基站接收到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取消上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具体的取消过程可以参见上述S302中所举的例子。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该第一信息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以及是否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返回的确认响应,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设备根据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中的逻辑信道数据是否过期,确定是否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具体过程。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信息为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BSR MAC CE为例,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所有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也可以仅包括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还可以包括部分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本实施方式对此并不做限定。第二信息可以包括所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这样的第一信息可以为一个,第二信息也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信息,这样的第二信息可以为多个。另外,本申请中,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终端设备的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S102具体可以包括:
S401: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本实施方式中,可选的,S402-S408为七种并列的实现方式。当终端设备将第一信息组包成为第二信息之后,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即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信息中包含了哪些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S402: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四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四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当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四逻辑信道数据过期时,终端设备取消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这里所说的数据过期,终端设备可以利用定时器来确定数据是否过期,例如,当定时器超时,数据还未发送,则确定该数据过期。或者,终端设备确定数据延时超过了预设的数据有效期,则终端设备确定数据过期。
S403: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第五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五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确定上述第四逻辑信道的所在的逻辑信道组,该逻辑信道组中包含了至少一个第五逻辑信道,这里的第五逻辑信道为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高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逻辑信道。当终端设备确定第四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第五逻辑信道的数据均过期,则终端设备取消该第四逻辑信道在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
例如,假设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包含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两个逻辑信道(假设第四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1),这两个逻辑信道各自触发了一个BSR,每个BSR均包括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终端设备要将这两个BSR发送给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将这两个第一信息组包成为BSR MAC CE,假设终端设备在t时刻将这两个BSR组包成为一个BSR MAC CE,在t+2时刻,UE将该BSR MAC CE发送出去。假设第四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包含逻辑信道1、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这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3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即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3为第五逻辑信道。假设逻辑信道1的数据在t+3时刻过期,则此时终端设备取消逻辑信道1在t时刻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
S404: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按照上述S403中的例子,当第四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逻辑信道1、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上的数据均过期时,终端设备取消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S405: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六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确定上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所有逻辑信道,这些逻辑信道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第六逻辑信道,该第六逻辑信道为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逻辑信道。当终端设备获知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六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具体的取消过程可以参见上述S403中所举的例子。
S406: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所有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S407: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七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作为该步骤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确定上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这些有数据的逻辑信道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第七逻辑信道,该第七逻辑信道为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逻辑信道。当终端设备获知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七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具体的取消过程可以参见上述S403中所举的例子。
S408:若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有上行资源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然后根据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中的逻辑信道数据是否过期和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提高了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当终端设备确定不取消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发送该第一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要重新产生第一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当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该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不满足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资源的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501: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
S502:终端设备确定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无线接口技术。
S503: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预先确定出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即第十无线接口技术),当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第十无线接口技术时,由于第十无线接口技术已经是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中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了,也就是说该第十无线接口技术是能够满足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的一个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因此,当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仍然低于第十无线接口技术时,表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无法满足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告知自身需要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上的上行资源。可选的,该请求信令可以是SR信令,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请求信令后,向终端设备的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上配置上行资源,该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十无线接口技术。因此,终端设备在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能够满足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
当然,可选的,如果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接口技术上都没有上行资源,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请求信令,以请求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选择一个优先级高于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触发第二信息中的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获取高于优先级高于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无需一直等待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上才发送第二信息,提高了第二信息的发送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时延。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资源的另一具体过程。如图7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601: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组。
S602: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
S603: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在获取了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后,确定该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本实施例中将该逻辑信道组称为第一逻辑信道组),然后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针对每个逻辑信道,从其所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选择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这样,终端设备会得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然后从这些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作为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
当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该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时,表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无法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时延需求,此时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告知自身需要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上的上行资源。可选的,该请求信令可以是SR信令,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请求信令后,向终端设备的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上配置上行资源,该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因此,终端设备在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能够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时延需求。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法,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满足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的时延需求的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获取高于优先级高于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无需一直等待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上才发送第二信息,提高了第二信息的发送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时延。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资源的另一具体过程。如图8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701: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
S702: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
S703: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获取了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后,终端设备确定该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针对该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从其所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选择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这样,终端设备会得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然后从这些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作为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
当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该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时,表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无法满足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此时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告知自身需要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上的上行资源。可选的,该请求信令可以是SR信令,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请求信令后,向终端设备的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上配置上行资源,该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因此,终端设备在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能够满足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满足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的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的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获取高于优先级高于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无需一直等待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上才发送第二信息,提高了第二信息的发送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时延。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资源的另一具体过程。如图9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801: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
S802: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确定自身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然后针对每个逻辑信道,从每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选择出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这样终端设备会得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然后终端设备从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作为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
当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该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时,表明第一无线接口技术无法满足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此时终端设备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告知自身需要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上的上行资源。可选的,该请求信令可以是SR信令,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请求信令后,向终端设备的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上配置上行资源,该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因此,终端设备在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时,能够满足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满足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的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以获取高于优先级高于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无需一直等待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上有资源上才发送第二信息,提高了第二信息的发送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时延。
可选的,结合上述图6至图9的任一个实施例,当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被终端设备取消时,相应的,终端设备也会取消该第一信息触发的所有请求信令。
可选的,当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被终端设备取消时,终端设备会启动或重启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retxBSR-Timer,该retxBSR-Timer可以用于判断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是否过期。当retxBSR-Timer超时,如果触发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上还有数据,那么该逻辑信道可以再次触发一个第一信息。
可选的,当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被终端设备取消时,终端设备会启动或重启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的retxBSR-Timer,当retxBSR-Timer超时时,如果该逻辑信道组内任何一个逻辑信道上还有数据,那么可以再次触发第一信息。
可选的,当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被终端设备取消时,终端设备会启动或重启触发该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retxBSR-Timer,当retxBSR-Timer超时时,如果无线接口技术下任何一个逻辑信道上还有数据,那么可以再次触发第一信息。
可选的,当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被终端设备取消时,终端设备会启动或重启终端设备的retxBSR-Timer,当retxBSR-Timer超时时,如果任何一个逻辑信道上还有数据,那么再次触发第一信息。
可选的,若上述第二信息在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发送之后,第一信息仍处于触发状态,如果终端设备的禁止定时器(prohibit timer)此时未运行,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再次生成一个第二信息进行发送,这里所说的禁止定时器(prohibittimer)未运行,表征的是此时终端设备会有一个禁止重复在所有不能满足相应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的无线接口技术上再次发送第二信息的有效期或者禁止时间段,如果在该有效期之外,则可以重复发送第二信息,如果在该有效期之内,则需要禁止终端设备再次在不能满足相应逻辑信道的时延需求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上发送第二信息,从而避免一个第二信息重复在一个优先级较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上发送。当第一信息被取消时,同时可以停止该prohibit timer。
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上述第一信息可以为BSR,上述第二信息可以为BSRMAC CE。下述实施例对本申请所提供的BSR MAC CE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也可以不与前述实施例结合,而单独存在。
(1)当某个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到达时,触发该逻辑信道的BSR,终端设备一次上报的是表1所示的一个BSR MAC CE。该BSR MAC CE仅包括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信息(该缓冲区信息即该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BSR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该BSR MAC CE的格式参见表1所示:
表1
LCID | Buffer size |
其中,LCID为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的标识,Buffer size为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信息,该缓冲区信息包含该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2)当某个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到达时,触发该逻辑信道的BSR,终端设备一次上报的是该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BSR MAC CE,即上报的是多个独立的BSR MAC CE,一个BSR MAC CE包括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即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每一个逻辑信道均会对应一个如表1所示格式的BSR MACCE。这多个BSR MAC CE对应的逻辑信道,属于同一个逻辑信道组。
(3)当某个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到达时,触发该逻辑信道的BSR,终端设备一次上报的是该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BSR MAC CE,即上报的是多个独立的BSR MAC CE,一个BSR MAC CE包括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即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一个逻辑信道均会对应一个如表1所示格式的BSR MACCE。这多个BSR MAC CE对应的逻辑信道,均对应同一个无线接口技术。
(4)即当某个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到达时,终端设备一次上报的是终端设备的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BSR MAC CE,即上报的是多个独立的BSR MAC CE,一个BSRMAC CE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即终端设备的每一个逻辑信道均会对应一个如表1所示格式的BSR MAC CE。
(5)当某个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到达时,触发该逻辑信道的BSR,终端设备上报的BSRMAC CE的格式如表2所示,该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选的,该种格式下,一个BSR MAC CE可以包括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每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选的,当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部分逻辑信道上没有待发送数据时,这些逻辑信道的标识和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以不包含在BSR MAC CE中。
表2
表2中的LCID为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逻辑信道的标识,Buffer size为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信息。
(6)当某个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到达时,触发该逻辑信道的BSR,BSR组包后的BSRMAC CE的格式可以参见表3所示,该BSR MAC CE包括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表3
表3中的LCG ID为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逻辑信道组的组标识,Buffer size为触发该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信息。
(7)当某个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到达时,触发该逻辑信道的BSR,BSR组包后的BSRMAC CE的格式可以参见表4所示,该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选的,该种格式下,该BSR MAC CE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每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选的,当终端设备的部分逻辑信道上没有待发送数据时,这些逻辑信道的标识和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以不包含在BSR MAC CE中。
表4
表4中的LCID为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标识,Buffer size为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的缓冲区信息。
(8)当某个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到达时,触发该逻辑信道的BSR,BSR组包后的BSRMAC CE的格式可以参见表5所示,该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选的,该种格式下,该BSR MAC CE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每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选的,当终端设备的部分逻辑信道组上没有待发送数据时,这些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可以不包含在BSR MAC CE中。
表5
表5中的LCID为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Buffer size为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信息。
可选的,上述几种BSR MAC CE的结构,还可以和LTE机制下的BSR MAC CE相同,采用LTE中长BSR的格式,需要说明的是,LTE中的长BSR格式,强制了哪怕某些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中没有数据,也需要将缓冲区信息放在长BSR中上报给基站。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重配置方法,即无线接入网设备对逻辑信道和无线接口技术的映射关系的重配置的过程,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如RRC信令、MAC CE等),对逻辑信道和无线接口技术的映射关系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逻辑信道和无线接口技术的新的映射关系(即重配置的映射关系),终端设备按照新的逻辑信道和无线接口技术的映射关系进行操作。这里的操作包括:终端设备基于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 ChannelPriority,简称LCP)进行数据组包并承载在上行资源上发送或者本申请中的BSR取消的操作,例如,终端设备在进行上行发送的时候,会按照映射关系,先将映射到这个无线接口技术上的逻辑信道的数据放入上行资源后如果还有剩余资源,那就满足剩余逻辑信道的数据发送需求。而在本申请的BSR的取消的操作,也应用到了逻辑信道到无线接口技术的映射关系,例如,判断UE发送BSR的无线接口技术优先级是否大于需要被满足时延需求的逻辑信道映射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种逻辑信道和无线接口技术的映射关系,以及映射关系的索引号,并指示当前正在使用的映射关系。在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对映射关系重配置时,向终端设备发送新的映射关系索引号,指示终端设备使用映射关系索引号所对应的映射关系。终端设备收到信的映射关系索引号后,根据之前保存的映射关系以及对应的索引号,查找出新的新的映射关系,并按照新的映射关系进行操作。
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接口技术的配置信息,例如,无线接口技术的时频资源位置、无线接口技术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简称PRACH)资源配置、无线接口技术的HARQ配置等。当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和无线接口技术的映射关系改变时,可能会出现某些逻辑信道映射到的无线接口技术是终端设备之前没有使用的无线接口技术,或者是终端设备没有有效配置的无线接口技术,因此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通知终端设备无线接口技术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重配置方法,实现了无线接入网设备对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与无线接口技术映射关系的重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支持逻辑信道到无线接口技术映射关系的重配置的弊端。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置方法,即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每一种无线接口技术配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相关定时器(该高层信令可以是RRC信令、MAC CE等)。该HARQ相关定时器包括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上行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重传定时器和上行重传定时器;其中HARQ环回定时器和上行HARQ环回定时器期间,终端设备可以不用监听PDCCH信道,重传定时器和上行重传定时器期间,终端设备需要监听PDCCH信道。
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实施例,这里先对上述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上行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重传定时器和上行重传定时器的具体概念和应用进行介绍:
目前,每个下行HARQ进程定义了一个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在终端设备收到指示下行传输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的子帧或接收下行数据的最后一个子帧启动。对于上行异步HARQ而言,每个上行HARQ进程定义了一个上行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在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最后一个子帧启动。
当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和上行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运行期间,如果没有其他的需要终端设备进行PDCCH信道监听的需求,终端设备就不用监听PDCCH信道。当HARQ环回定时器超时,终端设备启动重传定时器;当上行HARQ环回定时器超时,终端设备启动上行重传定时器。
在重传定时器和上行重传定时器运行期间,终端设备需要监听PDCCH信道,以获取用于调度重传数据的PDCCH信令。
上述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和上行HARQ环回时间定时器实际上就是表征了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前一次传输后收到重传调度的最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由于信号传播的时延以及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处理时延,终端设备是不会收到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重传调度的,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终端设备可以不监听PDCCH信道,以节约能源。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每个定时器配置多个取值,以及每个取值的索引号。
可选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PDCCH信令,指示其中一个取值,PDCCH信令可以携带索引号,终端设备通过索引号选择对应的定时器的取值。
可选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通过PDCCH信令可以具体指示哪一种无线接口技术,也可以通过PDCCH所在的无线接口技术,判断使用哪一套定时器的取值。
本申请提供的配置方法,实现了无线接入网设备对无线接口技术的HARQ相关定时器的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支持HARQ相关定时器的配置的弊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或者部分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如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有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关系或者附加关系,但前述实施例关联关系的划分仅作为一种示例性的解释和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部分实施例或者部分可能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实施例存在,并不一定要依附于前述实施例。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00和第二确定模块101。
上述第一确定模块100,用于从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各个无线接口技术均对应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上述第二确定模块1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
可选的,该第一确定模块100和第二确定模块101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具有处理功能或者控制功能的处理器、控制器等元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
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每个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每个所述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大小时,取消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
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其他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
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
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八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九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九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1具体用于:
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四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第五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五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六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所有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七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在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2、第三确定模块103以及第一发送模块104。
上述第一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上述第三确定模块103,用于确定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无线接口技术。上述第一发送模块104,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可选的,该第一获取模块102和第三确定模块103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具有处理功能或者控制功能的处理器、控制器等元件。该第一发送模块104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器或者收发器。
在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05、第四确定模块106以及第二发送模块107。
上述第二获取模块105,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组;
第四确定模块106,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
第二发送模块107,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可选的,该第二获取模块105和第四确定模块106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具有处理功能或者控制功能的处理器、控制器等元件。该第二发送模块107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器或者收发器。
在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模块108、第五确定模块109以及第三发送模块1010。
上述第三获取模块108,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
第五确定模块109,用于确定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
第三发送模块1010,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可选的,该第三获取模块108和第五确定模块109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具有处理功能或者控制功能的处理器、控制器等元件。该第三发送模块1010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器或者收发器。
在上述图1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六确定模块1011以及第四发送模块1012。
上述第六确定模块1011,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
第四发送模块1012,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可选的,该第六确定模块1011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具有处理功能或者控制功能的处理器、控制器等元件。该第四发送模块1012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器或者收发器。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取消模块1013。所述取消模块1013,用于若所述第一信息被取消时,取消所述第一信息触发的请求信令。
可选的,该取消模块1013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具有处理功能或者控制功能的处理器、控制器等元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BSR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信息的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接收器160、存储器161、处理器162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63。通信总线163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16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61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器164。本实施例中,接收器160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发送器164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模块或者基带处理模块。其中,发送器164和接收器160均耦合至所述处理器16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62,用于从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各个无线接口技术均对应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每个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每个所述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大小时,取消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其他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具体用于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并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具体用于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并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时,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时,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时,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八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九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时,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九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具体用于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并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四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第五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五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六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所有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七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还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并确定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发送器164,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还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组,并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发送器164,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还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并确定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发送器164,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还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发送器164,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6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被取消时,取消所述第一信息触发的请求信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BSR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发送器,处理器以及接收器可以执行上述信息的处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发送,处理以及接收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所描述系统、设备和方法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不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结合或集成。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子、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Claims (28)
1.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各个无线接口技术均对应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每个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每个所述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大小时,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其他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八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九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九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四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第五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五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六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所有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若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七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若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无线接口技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组;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息被取消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取消所述第一信息触发的请求信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BSR用于向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均耦合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确定用于发送第一信息的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取消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各个无线接口技术均对应上行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每个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每个所述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大小时,取消所有处于触发状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任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任一个第一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内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各个逻辑信道各自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的最大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的大小时,取消所述第一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上行资源被其他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占用后剩余的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并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三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四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均不大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取消所述第二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五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每个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并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时,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时,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时,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八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九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且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后接收到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针对所述第一信息返回的确认响应时,取消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所述第三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九无线接口技术为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任一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包含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集合,并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的第四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第五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五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六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六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所有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或者,
在所述逻辑信道集合中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第七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二信息组包之前触发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七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
或者,
在所有有待发送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过期时,取消所述第四逻辑信道触发的第一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并确定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发送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组,并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三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二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并确定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第十四无线接口技术下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最低的无线接口技术中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为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六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五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最低优先级的无线接口技术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无线接口技术确定为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时,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信令,所述请求信令用于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对应的上行资源,所述第十八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于所述第十七无线接口技术的优先级。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被取消时,取消所述第一信息触发的请求信令。
27.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所述BSR用于向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触发所述第一信息的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任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任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28.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包含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为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BSR MAC CE;
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所在的第一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所述BSR MAC CE包括触发所述BSR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接口技术下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或者,
所述BSR MAC CE包括终端设备的所有逻辑信道组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组的待发送数据的大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4659.0A CN108924877B (zh) | 2017-03-24 | 2017-03-24 | 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PCT/CN2018/080150 WO2018171710A1 (zh) | 2017-03-24 | 2018-03-23 | 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EP18770346.7A EP3592029A4 (en) | 2017-03-24 | 2018-03-23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
US16/579,643 US11153934B2 (en) | 2017-03-24 | 2019-09-23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4659.0A CN108924877B (zh) | 2017-03-24 | 2017-03-24 | 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24877A CN108924877A (zh) | 2018-11-30 |
CN108924877B true CN108924877B (zh) | 2022-02-11 |
Family
ID=63584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84659.0A Active CN108924877B (zh) | 2017-03-24 | 2017-03-24 | 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53934B2 (zh) |
EP (1) | EP3592029A4 (zh) |
CN (1) | CN108924877B (zh) |
WO (1) | WO201817171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77872B (zh) * | 2017-08-11 | 2020-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
CN112806053B (zh) * | 2019-03-29 | 2023-01-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4793349B (zh) * | 2022-04-21 | 2024-09-2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812633A (zh) * | 2022-09-26 | 202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4098A (zh) * | 2010-05-31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761967A (zh) * | 2011-04-29 | 2012-10-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传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06031224A (zh) * | 2014-03-19 | 2016-10-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取消用于设备对设备传输的触发的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6182344A1 (en) * | 2015-05-12 | 2016-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ontention-based pus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71674B2 (en) * | 2005-08-31 | 2012-09-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ultimedia transport optimization |
US7826358B2 (en) * | 2006-12-29 | 2010-11-02 | Ellacoya Networks, Inc. | Hierarchical virtual queuing |
US8582514B2 (en) * | 2008-03-21 | 2013-11-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Prohibiting unnecessary scheduling requests for uplink grants |
TW201110754A (en) * | 2009-06-29 | 2011-03-16 | Innovative Sonic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607991B2 (ja) * | 2009-09-02 | 2014-10-15 | 創新音▲速▼股▲ふん▼有限公司 | Bsrの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CN102056332A (zh) * | 2009-11-02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缓冲区状态报告处理流程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
KR101772122B1 (ko) * | 2011-03-18 | 2017-08-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상태보고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5318151B2 (ja) * | 2011-04-22 | 2013-10-1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US8638724B1 (en) * | 2012-06-01 | 2014-01-28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Machine-to-machine traffic indicator |
US20150003371A1 (en) * | 2012-06-26 | 2015-01-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l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727438B2 (ja) * | 2012-09-27 | 2015-06-03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携帯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携帯端末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WO2014183664A1 (en) * | 2013-05-17 | 2014-11-20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Enhanced mechanism of uplink time alignment maintenance for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
US10542450B2 (en) * | 2013-09-30 | 2020-01-2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deband wireless networks |
US10034196B2 (en) * | 2013-09-30 | 2018-07-24 | Alcatel Lucent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deband wireless networks |
US10257878B2 (en) * | 2014-08-08 | 2019-04-09 |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buffer state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
CN106575995A (zh) * | 2014-09-23 | 2017-04-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d2d通信系统中对缓冲区状态报告进行优先级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
KR102268754B1 (ko) * | 2014-11-05 | 2021-06-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D2d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버퍼 상태 보고에 의해 트리거된 스케줄링 요청을 취소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
JP2017538373A (ja) * | 2014-11-06 | 2017-12-21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D2d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イドリンクバッファ状態報告を取り消す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US10708810B2 (en) * | 2014-12-23 | 2020-07-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for WiFi integr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
WO2017026939A1 (en) * | 2015-08-13 | 2017-02-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ditional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
-
2017
- 2017-03-24 CN CN201710184659.0A patent/CN108924877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3-23 WO PCT/CN2018/080150 patent/WO2018171710A1/zh unknown
- 2018-03-23 EP EP18770346.7A patent/EP359202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9-23 US US16/579,643 patent/US1115393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4098A (zh) * | 2010-05-31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761967A (zh) * | 2011-04-29 | 2012-10-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传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06031224A (zh) * | 2014-03-19 | 2016-10-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取消用于设备对设备传输的触发的缓冲器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6182344A1 (en) * | 2015-05-12 | 2016-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ontention-based pus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ProSe-BSR Triggering and Cancelling Mechanisms and Text Proposals";HUAWEI, HISILICON;《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7BIS R2-144407》;20141010;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24877A (zh) | 2018-11-30 |
WO2018171710A1 (zh) | 2018-09-27 |
US11153934B2 (en) | 2021-10-19 |
EP3592029A1 (en) | 2020-01-08 |
US20200022221A1 (en) | 2020-01-16 |
EP3592029A4 (en) | 2020-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11099B (zh) | 上行传输资源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 |
CN108347784B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 |
US12185161B2 (en) |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0225547B (zh) | 一种调度请求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7734703B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 |
US11129143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 |
EP3503643A1 (en) |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 | |
CN110326344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1204164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d configuring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1464000B2 (en) |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11153934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13011449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burst in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 |
KR20200015944A (ko) | 버퍼 상태 보고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 |
CN113661672A (zh) | 用于操作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配置授权定时器的方法和设备 | |
KR20090029655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블록 전송 방법 | |
WO2017148405A1 (zh) | 处理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KR20200039753A (ko)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 |
WO2019062838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0741674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
CN111148225B (zh) |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23013547A1 (ja) | 通信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
CN117561781A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7426131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9072909A (zh) | 分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