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1964A - 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及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及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21964A CN108921964A CN201810615032.0A CN201810615032A CN108921964A CN 108921964 A CN108921964 A CN 108921964A CN 201810615032 A CN201810615032 A CN 201810615032A CN 108921964 A CN108921964 A CN 1089219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ad
- electronic ticket
- vehicle
- road electronic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5/00—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 G07B15/06—Arrangements for road pricing or congestion charging of vehicles or vehicle users, e.g. automatic toll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及系统,包括将道路通行权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确定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修订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回收方式及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根据车辆道路使用信息并结合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标准,来计算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更新并推送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根据使用者的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被使用完,如果未使用完,则允许车辆行驶。本方法利用可交易道路通行电子券作为媒介,建立道路使用配额与有偿使用及道路使用权交易机制,通过经济学手段调节交通需求与供给,达到以柔性手段管理交通需求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服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及平台。
背景技术
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让城市交通问题愈发突出,已然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交通出行需求明显升级并将持续存在,势必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根据交通发布的数据显示,仅静态交通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已占城市人口可支配收入的20%,相当于GDP损失5~8%,15座大城市的居民每天上班比欧洲发达国家多消耗28.8亿分钟,“时走时停”的交通导致原油消耗占中国总消耗量的20%以上。柔性交通需求管理是相对于现在限行限购强制手段而言,可以让出行用户自愿选择公交出行,称之为柔性交通需求管理。
目前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手段主要是两种: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建路网或对现有路网进行改造升级。虽然此举能够减少出行的时耗,但又会吸引其他道路或其他方式的交通量向新道路转移,无需很久就会恢复交通拥挤现象。
二是,加强交通管控。全国很多城市制定了车辆按尾号限行的交管措施,虽然效果立竿见影,但这种强制性的推行手段略有不妥。一方面,限行措施降低了车辆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道路是公共物品,此管理方法剥夺了公民对车辆进行正常使用的权力,有失公平与合法性。
发明内容
交通需求是可以调节的,而供给是有限制的,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通过本方法可达到以柔性手段管理交通需求的目的,从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配道路通行权:将道路通行权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确定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修订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回收方式及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
步骤2:申领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者获取道路通行电子券;
步骤3:使用道路通行电子券:获取车辆道路使用信息;根据车辆道路使用信息并结合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标准,来计算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更新并推送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
步骤4:交易道路通行电子券:根据使用者的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被使用完,如果未使用完,则允许车辆行驶;如果使用完,则禁止车辆行驶或待重新购买或交易得到道路通行电子券后方可允许车辆行驶。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奖励道路通行电子券:获取车辆使用者是否满足预设奖励条件,如果满足,则允许使用者免费获取预设道路通行电子券,所述预设奖励条件为自愿限行或将私家车出行改为公交出行。
步骤6:回收道路通行电子券: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存在预设富余,如果存在预设富余条件,则按照预定方式回收富余的道路通行权。
进一步,所述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P0表示基础收费标准;
表示i路段行程单价;
表示i路段时间单价;
Di表示i路段长度;
Ti表示车辆在i路段花费的时间;
Din表示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行程额度;
Tin表示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时间额度;
αi表示i路段费用折扣。
进一步,车辆在i路段出行的总行程按照以下公式计算:D=∑i(Di+Din)。
进一步,车辆在i路段出行的总时间按照以下公式计算:T=∑i(Ti+Tin)。
进一步,所述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基于实时车辆数据信息及道路各监测点数据进行道路匹配,得出车辆实时行驶路段、路段进出时间及通行方向;
结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收费标准,计算出车辆在各路段产生的费用;
道路基础设施自动进行扣费操作,并把扣费相关信息传送至交易平台;
交易平台针对扣费信息对车辆道路通行电子券进行更新并主动推送使用及剩余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平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以柔性手段管理交通需求的目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1:分配道路通行权:将道路通行权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确定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修订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回收方式及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
步骤2:申领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者获取道路通行电子券;
步骤3:使用道路通行电子券:获取车辆道路使用信息;根据车辆道路使用信息并结合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标准,来计算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更新并推送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
步骤4:交易道路通行电子券:根据使用者的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被使用完,如果未使用完,则允许车辆行驶;如果使用完,则禁止车辆行驶或待重新购买或交易得到道路通行电子券后方可允许车辆行驶;
步骤5:奖励道路通行电子券:获取车辆使用者是否满足预设奖励条件,如果满足,则允许使用者免费获取预设道路通行电子券,所述预设奖励条件为自愿限行或将私家车出行改为公交出行。
步骤6:回收道路通行电子券: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存在预设富余,如果存在预设富余条件,则按照预定方式回收富余的道路通行权。
进一步,所述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P0表示基础收费标准;
表示i路段行程单价;
表示i路段时间单价;
Di表示i路段长度;
Ti表示车辆在i路段花费的时间;
Din表示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行程额度;
Tin表示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时间额度;
αi表示i路段费用折扣;
车辆在i路段出行的总行程按照以下公式计算:D=∑i(Di+Din);
车辆在i路段出行的总时间按照以下公式计算:T=∑i(Ti+Tin)。
进一步,所述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基于实时车辆数据信息及道路各监测点数据进行道路匹配,得出车辆实时行驶路段、路段进出时间及通行方向;
结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收费标准,计算出车辆在各路段产生的费用;
道路基础设施自动进行扣费操作,并把扣费相关信息传送至交易平台;
交易平台针对扣费信息对车辆道路通行电子券进行更新并主动推送使用及剩余情况。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首先通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向道路使用者分配道路使用基础配额,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道路使用者进行申领;道路通行电子券购买方和出售房在道路通行电子券交易平台完成注册和登陆操作;出售方在交易平台发布出售信息或购买方在交易平台发布需求信息;然后出售方在交易平台浏览购买道路通行电子券需求信息或购买方在交易平台浏览道路通行电子券供给信息;出售方与购买方议价;最后购买方确认后完成下单操作;出售房确认后处理订单。本方法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兴的可交易道路通行电子券作为媒介,建立道路使用配额与有偿使用及道路使用权交易机制,通过经济学手段调节交通需求与供给,从而更好地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服务。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平台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平台的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示意图。
图3为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的扣券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实现以柔性手段管理交通需求的目的,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兴的可交易道路通行电子券作为媒介,建立道路使用配额与有偿使用及道路使用权交易机制,通过经济学手段调节交通需求与供给,从而更好地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道路通行权交易方法:对道路通行电子券进行分配、申领、使用与更新、交易、奖励与回收;
步骤1:分配: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向道路使用者分配道路使用基础配额,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确定发行度量单位(以车辆行程或上路时间决定或综合考虑)、发行对象、发行车辆类型,可根据实际道路资源占用情况对基础配额进行修订及回收富余道路使用权,道路通行扣券标准可根据交通状况、道路等级及不同时段进行适当调整;
步骤2:申领:满足道路通行电子券申领条件的主体在平台完成注册登录操作,并在审核通过后即可认领由步骤1分配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基础配额。外地车进入可提前在平台申请路权使用期限或区域,审核条件满足后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超出额度后需要在平台购买后才能继续上路。
步骤3:使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可基于道路各监测点数据或实时车辆数据信息或其综合数据,得出车辆行驶路段、路段进出时间及通行方向等信息;结合上述信息,可知车辆行驶各路段的里程与通行时长,结合各路段对应时段的收费标准,计算车辆在各路段产生的费用及出行总费用;平台在基础配额上扣除当次出行总费用,主动更新并推送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及剩余情况。
步骤4:交易:在路权基础配额未使用完时,车辆可自行上路行驶,配额不足或超出配额后,需在平台购买路权后方可上路;相应的,路权富余主体可在平台出售道路通行电子券。具体涉及的交易过程包括:道路通行电子券出售方在交易平台发布出售信息或道路通行电子券购买方在交易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出售方在交易平台浏览购买道路通行电子券需求信息或购买方在交易平台浏览道路通行电子券供给信息;出售方与购买方议价;最后购买方确认后完成下单操作;出售房确认后处理订单;平台更新出售方与购买方账户中的可用道路通行电子券信息,并且平台提供查询历史申领信息、交易订单、出行用券记录等服务。
步骤5:奖励:可针对如自愿限行或私家车出行改为公交出行等类似为环保或缓解拥堵做贡献的行为进行奖励。
步骤6:回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路权整体富余时,可动用专项资金或采取其他柔性手段回收富余路权。
本发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兴的可交易道路通行电子券作为道路通行权使用载体,建立道路使用配额与有偿使用及道路通行权交易机制,通过经济学手段对交通需求与供给进行柔性调控,从而更好地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服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通行权交易平台,实现以柔性手段管理交通需求的目的,并在平台上进行分配、申领、使用与更新、交易、奖励与回收。
步骤1: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向道路使用者分配道路使用基础配额,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道路使用者进行申领;
步骤2:道路通行电子券购买方和出售房在道路通行电子券交易平台完成注册和登陆操作;
步骤3:出售方在交易平台发布出售信息或购买方在交易平台发布需求信息;
步骤4:出售方在交易平台浏览购买道路通行电子券需求信息或购买方在交易平台浏览道路通行电子券供给信息;
步骤5:出售方与购买方议价;
步骤6:购买方确认后完成下单操作;
步骤7:出售方确认后处理订单。
其中,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运营期间道路资源占用及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情况,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基础配额进行及时调整,并且可在道路使用权富余时,通过一定手段对富余路权进行回收。
车辆在道路上通行收费标准:
其中,(P0、Di、Ti、Din、Tin、αi分别表示基础收费标准,i路段行程单价、i路段时间单价、i路段长度、车辆在i路段花费的时间、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行程额度、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时间额度、i路段费用折扣;
其中,车辆在本次出行的总行程D=∑i(Di+Din),总时间T=∑i(Ti+Tin);
基于以上道路使用权分配及交易机制下,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扣券流程包括以下:基于实时车辆数据信息及道路各监测点数据进行道路匹配,得出车辆实时行驶路段、路段进出时间及通行方向;结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收费标准,计算出车辆在各路段产生的费用;道路基础设施自动进行扣费操作,并把扣费相关信息传送至交易平台;交易平台针对扣费信息对车辆道路通行电子券进行更新并主动推送使用及剩余情况。
例如:车辆基础配额P0,首次出行从A到B地,且ABCD都是监测点,AB、BC、CD之前的道路分别为路段1、2、3,路段长度分别为d1、d2、d3,单纯依据路程收费的价格分别为p1、p2、p3,没有任何折扣,则该车辆的通行费用为其中路段1、2、3的费用分别是d1*p1、d2*p2、d3*p3,扣费动作有两种模式(提前系统设定):通过BCD监测点后分别扣费d1*p1、d2*p2、d3*p3,且交易平台在车辆通过BCD监测点后更新剩余配额为P0-d1*p1、P0-d1*p1-d2*p2、P0-P或者本次出行完成后一次性在D监测点完成扣费P并且交易平台更新剩余配额为P0-P;
在实际应用中,道路使用权基础配额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分配。道路通行电子券度量单位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确定,以车辆行程或上路时间决定或由其综合考虑。道路通行电子券发行对象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确定。
道路通行电子券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向合规的私家车及政府公务车分配。在道路使用权基础配额范围内,车辆可自用上路行驶;超出配额的,在平台购买路权后方可上路。道路使用权富余用户可在平台出售道路通行电子券。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道路资源占用情况,定期修订道路使用权基础配额。政府主管部门在道路使用权整体富余时,动用专项资金回收富余道路使用权。空闲期与高峰期道路通行收费标准应适当调整。道路通行收费标准可根据路段交通状况、道路等级及时间进行调整。
另外,可针对单个车辆可实行路权奖励机制(自愿限行为环保拥堵做贡献)。外地车进入可提前申请路权使用期限或区域,超出额需要在交易平台进行购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实现以柔性手段管理交通需求的目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配道路通行权:将道路通行权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确定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修订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回收方式及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
步骤2:申领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者获取道路通行电子券;
步骤3:使用道路通行电子券:获取车辆道路使用信息;根据车辆道路使用信息并结合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标准,来计算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更新并推送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
步骤4:交易道路通行电子券:根据使用者的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被使用完,如果未使用完,则允许车辆行驶;如果使用完,则禁止车辆行驶或待重新购买或交易得到道路通行电子券后方可允许车辆行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奖励道路通行电子券:获取车辆使用者是否满足预设奖励条件,如果满足,则允许使用者免费获取预设道路通行电子券,所述预设奖励条件为自愿限行或将私家车出行改为公交出行。
步骤6:回收道路通行电子券: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存在预设富余,如果存在预设富余条件,则按照预定方式回收富余的道路通行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P0表示基础收费标准;
表示i路段行程单价;
表示i路段时间单价;
Di表示i路段长度;
Ti表示车辆在i路段花费的时间;
Din表示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行程额度;
Tin表示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时间额度;
αi表示i路段费用折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在i路段出行的总行程按照以下公式计算:D=∑i(Di+D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在i路段出行的总时间按照以下公式计算:T=∑i(Ti+T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基于实时车辆数据信息及道路各监测点数据进行道路匹配,得出车辆实时行驶路段、路段进出时间及通行方向;
结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收费标准,计算出车辆在各路段产生的费用;
道路基础设施自动进行扣费操作,并把扣费相关信息传送至交易平台;
交易平台针对扣费信息对车辆道路通行电子券进行更新并主动推送使用及剩余情况。
7.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平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以柔性手段管理交通需求的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1:分配道路通行权:将道路通行权以道路通行电子券的形式进行发放,确定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修订方式、道路通行电子券回收方式及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
步骤2:申领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者获取道路通行电子券;
步骤3:使用道路通行电子券:获取车辆道路使用信息;根据车辆道路使用信息并结合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标准,来计算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更新并推送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
步骤4:交易道路通行电子券:根据使用者的道路通行电子券使用状态;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被使用完,如果未使用完,则允许车辆行驶;如果使用完,则禁止车辆行驶或待重新购买或交易得到道路通行电子券后方可允许车辆行驶;
步骤5:奖励道路通行电子券:获取车辆使用者是否满足预设奖励条件,如果满足,则允许使用者免费获取预设道路通行电子券,所述预设奖励条件为自愿限行或将私家车出行改为公交出行。
步骤6:回收道路通行电子券:判断道路通行权是否存在预设富余,如果存在预设富余条件,则按照预定方式回收富余的道路通行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通行电子券收费方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P0表示基础收费标准;
表示i路段行程单价;
表示i路段时间单价;
Di表示i路段长度;
Ti表示车辆在i路段花费的时间;
Din表示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行程额度;
Tin表示车辆在i路段上免费时间额度;
αi表示i路段费用折扣;
车辆在i路段出行的总行程按照以下公式计算:D=∑i(Di+Din);
车辆在i路段出行的总时间按照以下公式计算:T=∑i(Ti+Tin)。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通行电子券扣除方式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基于实时车辆数据信息及道路各监测点数据进行道路匹配,得出车辆实时行驶路段、路段进出时间及通行方向;
结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收费标准,计算出车辆在各路段产生的费用;
道路基础设施自动进行扣费操作,并把扣费相关信息传送至交易平台;
交易平台针对扣费信息对车辆道路通行电子券进行更新并主动推送使用及剩余情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15032.0A CN108921964A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及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15032.0A CN108921964A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及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21964A true CN108921964A (zh) | 2018-11-30 |
Family
ID=6442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15032.0A Pending CN108921964A (zh) | 2018-06-14 | 2018-06-14 | 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及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21964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3215A (zh) * | 2019-03-08 | 2019-07-09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柔性限行管理方法 |
CN110648411A (zh) * | 2019-10-29 | 2020-01-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里程分配的道路拥挤收费系统及方法 |
CN110648530A (zh) * | 2019-09-18 | 2020-01-0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工作单位区位特征的小汽车限行管理方法 |
CN112819677A (zh) * | 2021-01-08 | 2021-05-18 | 重庆交通大学 | 交通积分交易和拥挤收费系统 |
CN112884622A (zh) * | 2021-01-08 | 2021-06-01 | 重庆交通大学 | 高峰期城市上班族时空均衡出行的诱导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31205A (ja) * | 1999-05-24 | 2000-11-30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有料道路料金自動支払装置、料金自動支払方法及び料金自動支払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2008117231A (ja) * | 2006-11-06 | 2008-05-22 | Toshiba Corp | 交通管制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CN102842097A (zh) * | 2012-09-24 | 2012-12-26 | 吉林大学 | 一种面向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行权管理与自由交易电子平台 |
CN103793773A (zh) * | 2012-11-02 | 2014-05-14 | 王亚利 |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及方法 |
CN104318632A (zh) * | 2014-10-11 | 2015-01-28 | 魏志亮 | 一种对市区道路行驶车辆实时收费的方法 |
CN104813345A (zh) * | 2012-11-26 | 2015-07-29 | P·弗莱彻 | 用于奖励通勤者的系统和方法 |
CN106408399A (zh) * | 2016-10-26 | 2017-02-15 | 深圳市智慧交通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汽车碳交易系统及方法 |
-
2018
- 2018-06-14 CN CN201810615032.0A patent/CN1089219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31205A (ja) * | 1999-05-24 | 2000-11-30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有料道路料金自動支払装置、料金自動支払方法及び料金自動支払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2008117231A (ja) * | 2006-11-06 | 2008-05-22 | Toshiba Corp | 交通管制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CN102842097A (zh) * | 2012-09-24 | 2012-12-26 | 吉林大学 | 一种面向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行权管理与自由交易电子平台 |
CN103793773A (zh) * | 2012-11-02 | 2014-05-14 | 王亚利 |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及方法 |
CN104813345A (zh) * | 2012-11-26 | 2015-07-29 | P·弗莱彻 | 用于奖励通勤者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318632A (zh) * | 2014-10-11 | 2015-01-28 | 魏志亮 | 一种对市区道路行驶车辆实时收费的方法 |
CN106408399A (zh) * | 2016-10-26 | 2017-02-15 | 深圳市智慧交通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汽车碳交易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3215A (zh) * | 2019-03-08 | 2019-07-09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柔性限行管理方法 |
CN109993215B (zh) * | 2019-03-08 | 2021-08-24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路径诱导方法 |
CN110648530A (zh) * | 2019-09-18 | 2020-01-0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工作单位区位特征的小汽车限行管理方法 |
CN110648411A (zh) * | 2019-10-29 | 2020-01-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里程分配的道路拥挤收费系统及方法 |
CN110648411B (zh) * | 2019-10-29 | 2021-09-0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里程分配的道路拥挤收费系统及方法 |
CN112819677A (zh) * | 2021-01-08 | 2021-05-18 | 重庆交通大学 | 交通积分交易和拥挤收费系统 |
CN112884622A (zh) * | 2021-01-08 | 2021-06-01 | 重庆交通大学 | 高峰期城市上班族时空均衡出行的诱导系统 |
CN112884622B (zh) * | 2021-01-08 | 2024-02-02 | 重庆交通大学 | 高峰期城市上班族时空均衡出行的诱导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21964A (zh) | 一种道路通行电子券共享方法及平台 | |
Börjesson et al. | The Swedish congestion charges: Ten years on | |
Nie et al. | Managing rush hour travel choices with tradable credit scheme | |
Cats et al. | Survey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 parking occupancy: Impacts of an on-street parking pricing scheme in an urban center | |
Hopkinson et al. | Evaluating the demand for new cycle facilities | |
Santos | Urban congestion charg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London and Singapore | |
Yang et al. | Managing network mobility with tradable credits | |
US7979292B2 (en) | Travel fee rate setting based upon travel mode and convenience | |
Santos et al. | Transport policies in Singapore | |
Fan et al. | An innovative subsidy model for promoting the shar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China: A pricing decisions analysis | |
Xu et al. | Dynamic pricing and penalty strategies in a coupled market with ridesourcing service and taxi considering time-dependent order cancellation behaviour | |
Seik | A unique demand management instrument in urban transport: the vehicle quota system in Singapore | |
Vassallo et al. | Intermodal exchange stations in the city of Madrid | |
Chang et al. | Green transportation implementation through distance-based road pricing | |
Olszewski | Singapore motorisation restraint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ravel behaviour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 |
Basu | Viability assessment of emerging smart urban para-transit solutions: Case of cab aggregators in Kolkata city, India | |
Song et al. | Incentives for ridesharing: A case study of welfare and traffic congestion | |
Li et al. | From urban congestion pricing to tradable mobility credits: A review | |
CN111127076A (zh) | 一种出租车共享模式下的定价方法 | |
Chiou et al. | The adoption behaviours of freeway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A latent class modelling approach | |
Li et al. | Optimization of a bus and rail transit system with feeder bus services under different market regimes | |
Burris et al. | Long-run changes in driver behavior due to variable tolls | |
Stopka | Multimodal Mobility Packages–Concepts and Methodological Design Approaches | |
Chu | Mitigating supply and price volatilities in Singapore’s vehicle quota system | |
Yuan | A case study on urb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Singapo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