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8796A - 便携式电源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08796A CN108808796A CN201810739791.8A CN201810739791A CN108808796A CN 108808796 A CN108808796 A CN 108808796A CN 201810739791 A CN201810739791 A CN 201810739791A CN 108808796 A CN108808796 A CN 1088087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terminal
- shell
- portable power
- conducting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86 esse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电源的底部上设有第一输入端子,相对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输出端子,第一输入端子与外部电源可分离地电性连接用以从外部电源向第一电源供电,第二电源的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输入端子,相对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输出端子,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端子可分离地电性连接用以将外部电源的电力传输到第二电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源。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广泛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现在,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依赖度也是越来越强,加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和使用时间越来越长,由于现有的电池技术的限制,便携式设备的内置电池的容量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克服这个不足,延长电池待机时间,外置的便携式电源应运而生。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的便携式电源5为了大容量,则变得很大很重,在短途出行时,特别是不带包的情况下,反而不利于携带,为了减轻重量减小体积,那么又导致便携式电源5容量太小,不够支持较长时间的外出使用,如此种种不足,使得便携式5电源并不能灵活的适应多种场景,反而导致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利、适应性较强的便携式电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电源的底部上设有第一输入端子,相对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输出端子,第一输入端子与外部电源可分离地电性连接用以从外部电源向第一电源供电,第二电源的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输入端子,相对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输出端子,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端子可分离地电性连接用以将外部电源的电力传输到第二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便携式电源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可以插接在一起,由外部电源一起充电,外出时,可以视乎使用场景,依照预计的需要的电量,选择携带其中之一或者两个都带上,这就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使用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便携式电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便携式电源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便携式电源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2至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第一电源1、第二电源2以及第三电源3。第一电源1的底部端面上设有第一输入端子10,顶部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输出端子12,第一输入端子10与外部电源4可分离地电性连接用以从外部电源4向第一电源1供电,第二电源2的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输入端子20,顶部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输出端子22,第一输出端子12与第二输入端子20可分离地电性连接用以将外部电源4的电力传输到第二电源2。
第一电源1包括第一壳体14、第一主板16以及与第一主板16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芯组(图未示),第一壳体14内还布设有第一导线组18,第一主板16并联地接入在第一导线组18上,同时第一导线组18连接第一输入端子10和第一输出端子12。
第二电源2包括第二壳体24、第二主板26以及与第二主板26电性连接的第二电芯组(图未示),第二壳体24内还布设有第二导线组28,第二主板26并联地接入在第二导线组28上,第二导线组28连接第二输入端子20和第二输出端子22。
第一壳体14顶部的端面凹陷形成第一收容部19,第一输出端子12曝露于第一收容部19内侧壁表面,第二壳体24的具有第二输入端子20的底部部分地且可分离地收容在第一收容部19内,第二输入端子20与第一输出端子22相对应设置。
第二壳体24顶部端面凹陷形成第二收容部29,第二输出端子22曝露于第二收容部29内侧壁表面上。
第一输入端子10包括设于第一电源1的第一壳体14端面上的正极端子100和负极端子102,第一输出端子12包括设于与第一输入端子10相对的另一端的侧面上的正极端子120和负极端子122,两个正极端子100、120之间以及两个负极端子102、122之间分别由第一导线组18的两根导线连接。
第二输入端子20包括设于第二电源2的第二壳体24端面上的正极端子200和负极端子202,第二输出端子22包括设于与第二输入端子20相对的另一端的侧面上的正极端子220和负极端子222,两个正极端子200、220之间以及两个负极端子202、222之间分别由第二导线组28的两根导线连接。
第三电源3包括第三壳体34和设于第三壳体34内的第三主板36和第三导线组38以及电性连接在第三导线组38上的第三输入端子30,第三主板36并联于第三导线组38上,第三壳体34的具有第三输入端子30的一侧部分地且可分离地收容在第二收容部29内,第三输入端子30与第二输出端子22对应设置。第三输入端子30包括设于第三电源3的第三壳体34底部外侧壁上的正极端子300和负极端子302,正极端子300和负极端子302与第三主板的正负极分别由第三导线组38的两根导线连接。
第二电源2的储电容量小于第一电源1的储电容量。第三电源3的储电容量小于第二电源2的储电容量。
由于使用外部电源4的充电座,其上也设置有输出端子与第一输入端子10对应连接,当将第一电源1、第二电源2以及第三电源3彼此插接起来后,将第一电源1与外部电源4连接,由外部电源4经过第一输入端子10向第一电源1输入电流进行充电,由于内设于各对应壳体内的第一导线组18、第二导线组28和第三导线组38经第一输出端子12与第二输入端子20、第二输出端子22与第三输入端子30对应连接,就形成了完整的给第一电源1、第二电源2以及第三电源3一起充电的回路,当然也可以只是将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2插接在一起,由外部电源4一起充电,由于第一电源1、第二电源2以及第三电源3的储电容量依次递减,外出时,可以视乎使用场景,依照预计的需要的电量,选择携带不同的组合,譬如只带其中之一或者两个甚至三个都带上,这就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使用的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源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的底部上设有第一输入端子,相对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输入端子与外部电源可分离地电性连接用以从外部电源向所述第一电源供电,所述第二电源的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输入端子,相对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端子可分离地电性连接用以将外部电源的电力传输到所述第二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包括第一壳体、第一主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板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芯组,所述第一壳体内还布设有第一导线组,所述第一主板并联地接入在所述第一导线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包括第二壳体、第二主板以及与所述第二主板电性连接的第二电芯组,所述第二壳体内还布设有第二导线组,所述第二主板并联地接入在所述第二导线组上,所述第一导线组连接第一输入端子和第一输出端子,所述第二导线组连接第二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在靠近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一侧的端面凹陷形成第一收容部,所述第一输出端子曝露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内侧壁表面,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部分的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内,所述第二输入端子与第一输出端子相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在靠近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一侧的端面凹陷形成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二输出端子曝露于所述第二收容部内侧壁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源还包括第三电源,所述第三电源包括第三壳体和设于第三壳体内的第三主板和第三导线组以及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三导线组上的并设于所述第三壳体底部外侧壁上的第三输入端子,所述第三主板并联于所述第三导线组上,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部分地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部内,所述第三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端子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壳体底部端面上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第一输出端子包括设于顶部内侧壁表面上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两个正极端子之间以及所述两个负极端子之间分别由所述第一导线组的两根导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二壳体底部端面上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第二输出端子包括设于顶部内侧壁表面上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两个正极端子之间以及所述两个负极端子之间分别由所述第二导线组的两根导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的储电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的储电容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源的储电容量小于所述第二电源的储电容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39791.8A CN108808796A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便携式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39791.8A CN108808796A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便携式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08796A true CN108808796A (zh) | 2018-11-13 |
Family
ID=64075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39791.8A Withdrawn CN108808796A (zh) | 2018-07-06 | 2018-07-06 | 便携式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08796A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36720A (zh) * | 2012-11-15 | 2013-08-07 | 朱治民 | 积木式移动电源与充电器的组合装置 |
CN103532192A (zh) * | 2013-10-15 | 2014-01-22 | 深圳市顶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电源及组合式移动电源 |
US20160276856A1 (en) * | 2015-03-19 | 2016-09-22 | Halo2Cloud Llc | Portable power adapter with detachable battery unit |
-
2018
- 2018-07-06 CN CN201810739791.8A patent/CN10880879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36720A (zh) * | 2012-11-15 | 2013-08-07 | 朱治民 | 积木式移动电源与充电器的组合装置 |
CN103532192A (zh) * | 2013-10-15 | 2014-01-22 | 深圳市顶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电源及组合式移动电源 |
US20160276856A1 (en) * | 2015-03-19 | 2016-09-22 | Halo2Cloud Llc | Portable power adapter with detachable battery unit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1173B (zh) | 充电系统 | |
CN105337323B (zh) | 无线充电电池及具有该无线充电电池的电子设备 | |
US20050024011A1 (en) | Charger for cellular phone | |
JP5813135B2 (ja) | 移動充電器 | |
CN202524124U (zh) | 移动电源 | |
JP3143554U (ja) | 蓄電式携帯型充電アダプタ | |
US5854549A (en) | Contact arrangement having an auxiliary contact | |
CN108808796A (zh) | 便携式电源 | |
CN108808795A (zh) | 便携式电源 | |
CN203301184U (zh) | 充电设备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 |
JP2001313854A (ja) | 小型携帯機器への電力供給手段 | |
CN212518459U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充电盒 | |
CN108767348A (zh) | 无线充电电池和无线充电电池组 | |
CN105610227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 |
CN214958818U (zh) |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装置 | |
CN206977122U (zh) | 一种蓝牙耳机移动电源盒 | |
CN206697980U (zh) | 充电器及手表充电结构 | |
CN206349770U (zh) | 一种充电装置及智能充电设备 | |
CN201113519Y (zh) | 非接触充电的电力银行 | |
CN210806789U (zh) | 一种多功能充电模块 | |
CN205986257U (zh) |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 |
CN218514487U (zh) | 无线充电耳机 | |
CN205319763U (zh) | 一种带蓄电能力的充电器 | |
CN216086178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宝及充电装置 | |
CN201219202Y (zh) | 非接触式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