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6507A - 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06507A CN108806507A CN201810416041.7A CN201810416041A CN108806507A CN 108806507 A CN108806507 A CN 108806507A CN 201810416041 A CN201810416041 A CN 201810416041A CN 108806507 A CN108806507 A CN 1088065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display unit
- layer
- bendable
- connect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0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000946275 Homo sapiens Protein CLEC16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34718 Protein CLEC16A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122750 Caenorhabditis elegans gop-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76639 Caenorhabditis elegans gop-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37 ind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indium(iii)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In+3].[In+3]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307 polymer substr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92—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s using a flat pane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66—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the matrix divided into sec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21—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with use of split matr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04—Display device controller oper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isplay uni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2—Flexible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包含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用以连接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可以弯折,以使显示器在连接构件的位置能够被弯折。并且,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之间不经由连接构件进行信号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弯折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弯折的电子装置已成为新一代电子装置科技的发展重点,因此,能整合到可弯折电子装置中的可弯折显示器的需求亦逐渐增加。可弯折显示器意指可以被弯曲、弯折、折叠、拉伸、挠曲(flexed)或是其他类似变形(以下皆以「可弯折」代称)的显示器。然而,传统显示器中的一些元件或膜层,例如电极、密封层以及信号线等可能在被弯折或弯曲的状态中损坏,使得可弯折显示器的稳定性和可靠度严重地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其包括一第一显示单元、一第二显示单元以及用以连接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的一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具有可弯折性,以使显示器能够在连接构件的位置被弯折。其中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之间不经由连接构件进行信号传输。
本发明另提供了一种可弯折显示器,其包含一显示面板,且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邻近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可弯折区,其中可弯折区可以被重复弯折。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之间不经由可弯折区进行信号传输。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可弯折显示器,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且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第一连接构件,其中第一连接构件连接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且第一连接构件可以被重复弯折。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之间不经由第一连接构件进行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显示器向内弯折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显示器向外弯折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第一显示单元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操作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操作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显示器向外弯折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五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七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显示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八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显示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九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显示器沿切线A-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显示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3为图22所示显示器沿切线C-D的剖视示意图。
图24为图22所示显示器沿切线A-B的剖视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五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六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七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显示器又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显示器;102-显示面板;104、104A、104B-基板;1041-可挠曲基板;1042-支撑膜;1043-缓冲层;104D-显示区;104P-周边区;106-薄膜晶体管;108-显示元件;1081-第一电极;1082-有机层;1083-第二电极;110-半导体层;110C-载体通道;110D-漏极接点;110S-源极接点;112-栅极介电层;114-介电层;116-介电层;117-绝缘层;118-像素定义层;124、124A、124B-电路板;126、1261、1262-集成电路芯片;128-弯曲传感器;130-主控制器;132-通孔;134-凹陷部;136-拉伸胶;138-保护层;1381-第一无机层;1382-有机层;1383-第二无机层;140、U14、U24覆盖层;142-绝缘层;AX-弯折轴;CM-连接构件;CM1-第一连接构件;CM2-第二连接构件;CN1-第一连接元件;CN2-第二连接元件;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E-漏极;DL-数据线;GE-栅极;GOP、GOP1、GOP2-栅极驱动区;R1-第一显示区;R2-第二显示区;R3、R5-可弯折区;R4-第三显示区;SE-源极;SL-扫描线;U1-第一显示单元;U11、U21-电路层;U12、U22-显示层;U13、U23-触控层;U2-第二显示单元;W1、W2-宽度;θ-弯折角。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描述并同时结合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须注意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容易了解及图式的简洁,本发明中的多张图式只绘出显示器的一部分,且图式中的特定元件并非依照实际比例绘图。此外,图中各元件的数量及尺寸仅作为示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通篇说明书与后附的权利要求中会使用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以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元件。本文并不意在区分那些功能相同但名称不同的元件。在权利要求书与下文说明书中,「含有」与「包括」等词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其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之意。
当一构件(例如一元件或一膜层)被称为「在另一构件(例如另一元件或另一膜层)上」或「连接到另一构件」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构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构件,或者两者之间可存在有其他构件。另一方面,当一构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构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构件」时,则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构件。
须知悉的是,以下所举的数个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将数个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替换、重组、混合以完成其他实施例。
请参考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00为可弯折显示器,其包括显示面板102,且显示面板102具有第一显示区R1、第二显示区R2以及可弯折区R3。可弯折区R3在第一方向D1上邻近设置于第一显示区R1与第二显示区R2之间。可弯折区R3可以被重复弯折,也就是说可弯折区R3可以沿着至少一弯折轴AX被弯折、弯曲、折叠、拉伸和/或挠曲。在本实施例中,弯折轴AX穿过可弯折区R3且垂直于第一方向D1。
显示面板102包含第一显示单元U1、第二显示单元U2以及连接构件CM,其中连接构件CM用以连接第一显示单元U1和第二显示单元U2。如图1所示,连接构件CM设置在第一显示单元U1与第二显示单元U2之间,并且设置在可弯折区R3中,因此显示器100能够在连接构件CM的位置被重复地弯折。详细而言,显示面板102包含基板104,而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设置在基板104上,且基板104上还定义有一周边区104P,其中周边区104P围绕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00可为窄边框显示器,因此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的边缘非常接近基板104的边缘,也就是说周边区104P具有窄的宽度。
基板104可包含任何可弯曲的材料。举例而言,基板104可包含聚合物(polymer)材料。换句话说,基板104本身可以为一聚合物基板(polymeric substrate)或一聚合物层(polymer layer),或者基板104可包含一聚合物层。例如,基板104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基板、聚酰亚胺(polyimide,PI)基板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基板,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4可以为厚度约70微米至100微米的薄玻璃基板,但不以此为限。另一方面,基板104可包含可挠曲基板、支撑膜(supporting film)以及用来连结可挠曲基板与支撑膜的支撑膜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构件CM是基板104的其中一部分,用以连接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U1与第二显示单元U2之间不经由连接构件CM进行信号传输,换句话说,可弯折区R3不具有信号线、布线或导线。因此,信号传输相关的元件较不易在显示器100弯折时受到损坏。另外,由于可弯折区R3中不设置重要的电子装置或导线等线路,因此可弯折区R3的材料与结构设计选择可更为简单弹性。举例而言,可弯折区R3可以非常狭窄,因此第一显示单元U1与第二显示单元U2可以非常靠近,使两者皆为窄边框显示单元或是两者几乎链接在一起。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芯片或开关电路装置(图未示)可以设置在基板104上,用以传输信号至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集成电路芯片或开关电路装置可以电连接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中的元件,用以处理不同目的所需要的不同数据。此外,集成电路芯片可包含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或相似结构(图未示)的接点或引脚。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芯片或开关电路装置可设置在基板104中相同于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所设置的一侧,例如设置在周边区104P。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集成电路芯片或开关电路装置可设置在基板104相反于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所设置的一侧。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显示器100可为触控显示器,因此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可分别为一触控显示单元,但不以此为限。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单元U1包含电路层U11、显示层U12、触控层U13以及覆盖层U14,由下至上依序设置在基板104上,但不以此为限。电路层U11可包含(但不限于)数据线、栅极线、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s,TFTs)、电容以及其他用以传输显示信号的电子元件。显示层U12电连接到电路层U11并且可包含显示元件(display cell),例如液晶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量子点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mini LED)。触控层U13可包含触控感测元件,并且可选择性地电连接或不电连接电路层U11。覆盖层U14覆盖触控层U13,以保护触控层U13以及其下方的电子装置。例如,覆盖层U14可包含玻璃或聚合物材料。类似地,本实施例第二显示单元U2包含但不限于电路层U21、显示层U22、触控层U23以及覆盖层U24,依序由下至上设置在基板104上,这些膜层可具有和第一显示单元U1相似的结构和材料,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的变化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U1及/或第二显示单元U1可不包含触控层U13、覆盖层U14、触控层U23以及触控层U24。如同上述,在可弯折区R3内不会设置电子元件,因此第一显示区R1以及第二显示区R2之间不会通过可弯折区R3进行信号传输,如图2中箭头上的叉字记号所示。
在图2中,连接构件CM是以基板的形式所绘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构件CM可为显示单元所包含的其他膜层。例如连接构件CM可以和覆盖层U14是相同的膜层;又例如连接构件CM可以和显示层U12所包含的偏光层(未单独绘示出)是相同的膜层;再例如连接构件CM可以和显示层U12所包含的封装层(未单独绘示出)是相同的膜层。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构件CM可以为显示层U12所包含的聚合物层(未绘示)。
请参考图3及图4,图3为图2所示显示器向内弯折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显示器向外弯折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分别只由单一膜层表示。如图3所示,当显示器100向内弯折时,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位于被弯折的基板104之间。图3中的弯折角θ举例为180度。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显示器100被向内弯折时,弯折角θ的范围可为0度至180度,但不以此为限。如图4所示,当显示器100被向外弯折时,被弯折的基板104位于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之间。图4所示的弯折角θ举例为-150度。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显示器100被向外弯折时,可弯折角度范围可为0度至-180度,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5,图5为图2所示的第一显示单元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举例而言,第一显示单元U1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元。上述基板104可选择性地包含可挠曲基板1041,设置在支撑膜1042上,且在可挠曲基板1041以及电路层U11之间可设置缓冲层104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膜1042可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相似材料,而缓冲层1043可包含氧化层、氮化层、上述的组合或其他合适的绝缘层,但不以此为限。
电路层U11包含半导体层110、栅极介电层112、具有栅极GE的导电层、介电层114、具有漏极DE及源极SE的导电层以及选择性的介电层116,以形成作为开关元件的多个薄膜晶体管106,能够驱动显示层U12中的显示元件108。半导体层110是由半导体材料所组成,例如硅或金属氧化物,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半导体层110可为非晶硅、多晶硅或氧化铟镓锌(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在一个薄膜晶体管106中,半导体层110可包括源极接点110S,漏极接点110D以及设置在源极接点110S与漏极接点110D之间的通道110C。各源极SE分别通过介电层114以及栅极介电层112中的一通孔而电连接于对应的源极接点110S。各漏极DE分别通过介电层114以及栅极介电层112中的另外一通孔而电连接于对应的漏极接点110D。栅极GE与通道110C被栅极介电层112所隔离。栅极GE、源极SE以及漏极DE可以由导电材料所形成(例如金属),但不以此为限。需注意的是,图5所示的薄膜晶体管106的结构仅为晶体管结构的一个举例,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薄膜晶体管106的型态或结构,且其他任何适合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可以取代或置换图中所绘示的薄膜晶体管106。举例来说,虽然本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106为上栅极(top-gate)型薄膜晶体管,然而在一变化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结构也可以使用下栅极(bottom-gate)型薄膜晶体管。
显示层U12包含多个显示元件108以及像素定义层118(pixel defining layer,PDL)。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08例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08可以为其他任何适合的显示元件型态或具有其他结构,例如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元件108可包含量子点(quantum dot,QD)材料或荧光(phosphor)材料。显示元件108可以由像素定义层118的开口来定义。图5所示的各显示元件108是由第一电极1081、有机层1082以及第二电极1083所构成,并且各显示元件108的显示区域由像素定义层118所分开。各显示元件108的第一电极1081可以经由导电电极(图未示)分别电连接至对应的薄膜晶体管10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81与上述的导电电极可由同一膜层所形成。在各显示元件108中,第一电极1081可以为显示元件108的阳极而第二电极1082可以为显示元件108的阴极,或者两者相反。有机层1082可包含一层或多层有机发光材料。第一电极1081以及第二电极1083可分别包含金属或透明导电材料。电极的金属材料例如包含镁、钙、铝、银、钨、铜、镍、铬或上述材料的合金。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包含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氧化锌(zinc oxide)及氧化铟(indiumoxide)。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81是由金属材料所制作,而第二电极1083是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作,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81是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作,而第二电极1083是由金属所制作。另外,显示层U12还可包含设置在显示元件108上的绝缘层117。绝缘层117可以(但不限于)为封装层或平坦层,并且可以为单层或多层。举例来说,绝缘层117可包含一第一无机层、一有机层以及一第二无机层,依序由下而上堆栈,其中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的材料可以分别包含氮化硅或氧化物材料,但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层U13设置在显示层U12上。虽然图5绘示触控层U13直接接触显示层U12,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层U13可以设置在显示层U12上但不直接接触显示层U12,也就是说,触控层U13与显示层U12之间可以设置黏着层或其他膜层。另外,覆盖层U14会覆盖触控层U13以保护触控层U13。覆盖层U14可包含有机材料或玻璃材料,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5所示,触控层U13是设置在覆盖层U14和显示层U12之间,因此形成外挂式(out-cell type)触控显示器或是外嵌式(on-cell type)触控显示器。触控层U13的位置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而变动。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触控层U13可以设置在显示层U12中。例如触控层U13和显示层U12中的电极可以由同一膜层所形成,因此可以形成内嵌式(in-cell type)触控显示器。此外,触控层U13可包含超过一层的膜层。在其他某些实施例中,触控层U13可包含两层膜层,举例而言,其中一层触控层可设置在显示层U12中,而另一层触控层可设置在显示层U12上,例如设置于作为封装层的绝缘层117上。据此,可以形成具有混合式结构的触控显示器。
第二显示单元U2的结构可以类似于图5所示的第一显示单元U1的结构,因此对于第二显示单元U2结构的细节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显示器不以上述实施例或其变化实施例为限,下文将继续介绍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或变化实施例。为了简化描述,以下的实施例或变化实施例中的相同构造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注,而为了更容易地比较实施例或变化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以下描述将详细描述不同实施例或变化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并不再对相同的特征作赘述。
请参考图6A以及图7,图6A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图7所示为弯折状态的显示器,且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00的弯折轴平行于第二方向D2。第二方向D2可为与第一方向D1垂直。本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图6A和图7所示的显示器100还包含一电路板124,其中电路板124的两端同时链接在第一显示区R1中的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在第二显示区R2中的第二显示单元U2。电路板124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覆晶薄膜(chip-on-film,COF)封装基板。举例来说,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126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24上。在本实施例中,集成电路芯片126可以包含时序控制器或控制单元,用以同时控制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显示影像。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可弯折区R3中,第一显示单元U1与第二显示单元U2之间不会经由可弯折区R3中的连接构件CM进行信号传输。在以下其他实施例以及变化实施例中,本发明显示器可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亦即在相邻的显示单元或显示区之间的区域中不存在信号传输,以此改善电子元件的损坏问题。
图6A和图6B分别绘示不同的操作状态。如图6A所示,当显示器100在第一操作状态下操作时,第一显示单元U1与第二显示单元U2共同显示一个连续的影像,也就是说由第一显示单元U1所显示的影像以及由第二显示单元U2所显示的影像形成一个完整的影像。如图6B所示,当显示器100在第二操作状态下操作时,第一显示单元U1与第二显示单元U2分别显示不同的影像,也就是说由第一显示单元U1所显示的影像以及由第二显示单元U2所显示的影像彼此独立且不连续。显示器100的操作状态可以由集成电路芯片126中的时序控制器来控制。另外,如图7所示,显示器100还可包含弯曲传感器128,可设置在基板104相反于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所设置的一侧。亦即,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设置在基板104的一侧,弯曲传感器128设置在基板104的另一侧。弯曲传感器128是用来侦测显示器100是否弯曲。举例来说,当弯曲传感器128侦测到显示器100是弯折的,其可以传输一信号至集成电路芯片126以控制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分别显示独立的影像。当弯曲传感器128侦测到显示器100不是弯折的,其可以传输一信号至集成电路芯片126以使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显示连续的影像。在某些例子中,第一操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状态可以由显示器100的弯折角(或弯曲角)而决定。换句话说,操作状态可以由弯曲传感器128所侦测到的弯折角度来决定。弯曲传感器128可以为光学传感器,例如为红外线传感器,其中包含光发射器以及光接收器,藉此以测定被弯折的基板104两端之间的距离或是弯折角,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00和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元件或集成电路芯片的安排及配置设计不同。在第一显示区R1中,基板104具有至少一个被周边区104P所围绕的显示区104D,且第一显示单元U1包含配置在显示区104D中的多条扫描线SL以及多条数据线DL。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DL延伸至周边区104P顶端的电路板124,以电连接覆晶薄膜封装芯片(图未示)。电路板124中的控制单元(图未示)电连接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
扫描线SL延伸至显示区104D之外在显示区104D左侧的栅极驱动区GOP1以及在显示区104D右侧的栅极驱动区GOP2。在栅极驱动区GOP1以及GOP2中设置有面板上栅极驱动电路(gate-driver-on-panel,GOP)型电路,用以提供驱动信号至扫描线SL,但不以此为限。第二显示单元U2可具有相似的结构以及电路配置,不再赘述。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可弯折区R3中,第一显示单元U1与第二显示单元U2之间不经由连接构件CM进行信号传输,如图中箭头上的叉字记号所示。换句话说,基板104上的可弯折区R3不具有其他的电子元件、布线或导线。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8所示的栅极驱动区GOP2可以被移除,因此所有栅极驱动电路可以都设置于基板104左侧以及右侧的栅极驱动区GOP1。在此设计下,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的显示区104D皆可以朝向可弯折区R3扩大,但不会延伸至可弯折区R3内,也就是说,相较于前述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之间的周边区域(边框)可更为减小。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8所示的栅极驱动区GOP1以及GOP2可以被移除,并且栅极驱动电路可以设置于基板104的底侧,如图8的栅极驱动区GOP3所示。据此,基板104的左侧以及右侧不具有栅极驱动区。因此,显示器100左侧的周边区域(边框)以及右侧的周边区域(边框)可以进一步地缩小。
请参考图9以及图10,图9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显示器向外弯折时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显示器100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置有一控制单元。
如图9所示,显示器100设置有两个电路板124A以及124B,且设置在电路板124A以及124B上的集成电路芯片1261以及1262可分别表示控制单元(例如时序控制器),但不以此为限。电路板124A以及124B可以为PCB电路板或COF电路板。具有控制单元的集成电路芯片1261可用来控制第一显示单元U1的显示功能,而具有控制单元的集成电路芯片1262可用来控制第二显示单元U2的显示功能。因此,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是各自独立地经由不同控制单元来控制(例如时序控制器),并且,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不仅可以显示连续的影像也可以各自显示独立的影像。另外,主控制器13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24上用以控制集成电路芯片1261以及集成电路芯片1262中独立的时序控制器。根据本发明,可弯折区R3中没有传输信号通过。
请参考图11至图14,图11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五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七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4为图13所示的显示器的剖视示意图。这些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显示单元的栅极驱动区以及集成电路芯片的不同配置。
如图11所示,第五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的栅极驱动区GOP设置在基板104的上侧,且集成电路芯片1261以及集成电路芯片1262分别设置在基板104的左侧以及右侧。集成电路芯片1261以及集成电路芯片1262可以覆晶薄膜封装方式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但不以此为限。在变化实施例中,集成电路芯片1261以及1262可以覆晶薄膜封装(COF)方式设置。在图12所示的第六实施例中,各第一显示单元U1与第二显示单元U2的栅极驱动区被区分为两区:栅极驱动区GOP1以与栅极驱动区GOP2,并且集成电路芯片1261以及集成电路芯片126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栅极驱动区GOP1以及栅极驱动区GOP2之间。在图13及图14所示的第七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区GOP1以及栅极驱动区GOP2分别设置在基板104的上侧以及下侧,且以覆晶薄膜封装的主控制器130设置在电路板124上。
请参考图15及图16,图15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八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6为图15所示显示器的剖视示意图。与图6A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较,本实施例的电路板124是连接至基板104的背侧。具体来说,电路板124的两端是贴附在基板104相反于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所设置的一侧,也就是基板104的背侧。显示面板102还包含一个或多个通孔132贯穿基板104,并且电路板124上的集成电路芯片126通过通孔132提供控制信号给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00采用基板通孔技术,或称玻璃通孔(through-glass-via,TGV)技术,用以电连接显示单元以及电路板上的时序控制器。根据此技术,显示单元的周边区域(边框)可以进一步地缩小。
请参考图17及图18,图17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九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8为图17所示显示器沿切线A-B线的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一显示单元U1的集成电路芯片1261以及对应于第二显示单元U2的集成电路芯片1262设置于显示器100的背侧,且集成电路芯片1261以及集成电路芯片1262分别通过通孔132电连接对应的显示单元,例如,通过基板通孔技术或玻璃通孔技术。另外,栅极驱动区GOP设置在基板104的左侧及右侧(图17),因此显示器100的上侧周边区域及下侧周边区域可较为缩小,并且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之间的周边区域也可以缩小。
请参考图19,图19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显示器的俯视示意图类似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较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显示器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构件CM包含设置在可弯折区R3的凹陷部134,其中凹陷部134是位于基板104相反于显示单元所设置的一侧。亦即,显示单元设置在基板104的一侧(前侧),凹陷部134则设置在基板104的另一侧(背面侧)。凹陷部134是设置在基板104内,换句话说,可弯折区R3包含凹陷部134。凹陷部134的设置可以降低显示器100的应力,特别是当显示器100处于弯折状态时。另外,本实施例的凹陷部134的宽度可小于可弯折区R3的宽度,但不以此为限。
根据一些实施例,基板104可以为单层结构。或者,基板104可以包含两层或多层。如图19所示,基板104可以包含可挠曲基板1041与支撑膜1042,其中可挠曲基板1041设置在支撑膜1042上,而凹陷部134可设置在支撑膜1042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膜胶可以设置在可挠曲基板1041以及支撑膜1042之间用以连接可挠曲基板1041以及支撑膜1042。
请参考图20及图21,图20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1为图20所示的显示器的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4的凹陷部134将支撑膜分开,也就是说基板104可包含两个分开的支撑膜1042。因此,只有一部分的可挠曲基板1041是作为连接构件CM,用以连接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
请参考图22到图24,图22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3为图22所示显示器沿切线C-D的剖视示意图,而图24为图22所示显示器沿切线A-B的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00的连接构件CM包含多个彼此分开的凹陷部134。在连接构件CM没有凹陷部134的部分中,如图23所示,连接构件CM同时具有可挠曲基板1041以及支撑膜1042,而在连接构件CM具有凹陷部134的部分中,如图24所示,连接构件CM仅具有可挠曲基板1041。换句话说,支撑膜1042具有对应于凹陷部134的多个孔洞。
请参考图25,图25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和图19所示第十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具有拉伸胶136(tensile glue)设置在可弯折区R3的凹陷部134内用以保护基板104,并以此改善当显示器100被弯折许多次之后可弯折性劣化的问题。拉伸胶136可以完全填充凹陷部134并稍微突出至凹陷部134以及基板104外,但不以此为限。拉伸胶136具有可拉伸的特性,并且可以根据显示器100的弯折状态而作相应的弯折挠曲或形变,以此保护被弯折的基板104。如上所述,显示器100可以被向外弯折或向内弯折。
请参考图26,图26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和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在可弯折区R3设置有一保护层138,位于基板104的前侧表面,也就是与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设置在基板104的同一表面。保护层138可提供抗湿气功能以阻隔环境中的水气,以此降低基板104损坏的风险。在一变化实施例中,除了在基板104的前侧表面上有保护层138之外,基板104的背侧表面上可更包含前述实施例中的凹陷部。
请参考图27,图27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五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构件CM包含设置在显示器100背侧的凹陷部134以及设置在基板104前侧的保护层138,其中保护层138的宽度W1可大于凹陷部134的宽度W2。另外,保护层138可具有多层结构。举例来说,保护层138可包含第一无机层1381、有机层1382以及第二无机层1383,依序由下往上堆栈。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层1382的厚度大于第一无机层1381以及第二无机层1383的厚度,但不以此为限。根据一些实施例,保护层138可以与图5所示的绝缘层117由同一步骤与同一膜层所形成。
本发明的连接构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基板,其还可以是形成显示单元中部分膜层中的一部分,显示单元中的膜层例如覆盖层、偏光层、绝缘层等等。
请参考图28,图28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六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用覆盖层140来连接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因此可弯折区R3内的部分覆盖层140可视为显示器100的连接构件CM。覆盖触控层U13并与触控层U13接触的覆盖层140的一部分可以被包含在第一显示单元U1内,也就是被视为第一显示单元U1的覆盖层U14。换句话说,被包含在第一显示单元U1内的覆盖层U14是作为第一连接元件CN1,且第一显示单元U1是通过作为第一连接元件CN1的覆盖层U14而连接于连接构件CM。亦即,连接构件CM是由用以形成第一连接元件CN1的一膜层(例如,覆盖层140)的一部分所构成。类似地,覆盖触控层U23并与触控层U23接触的覆盖层140的一部分还可以被包含在第二显示单元U2内,也就是被视为第二显示单元U2的覆盖层U24。换句话说,被包含在第二显示单元U2内的覆盖层U24是作为第二连接元件CN2,且第二显示单元U2是通过作为第二连接元件CN2的覆盖层U24而连接于连接构件CM。亦即,连接构件CM是由用以形成第二连接元件CN2的一膜层(例如,覆盖层140)的一部分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CN1、第二连接元件CN2以及连接构件CM是由同一覆盖层140所形成。覆盖层140可以为薄玻璃基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140可以为聚合物层(例如聚酰亚胺层)或包含聚合物膜(例如聚酰亚胺膜),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可分别具有独立的基板104A以及基板104B。
请参考图29,图29为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十七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构件CM是由设置在触控层U13以及显示层U12之间以及设置在触控层U23以及显示层U22之间的绝缘层142所形成。举例来说,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是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或外嵌式触控显示面板,且触控层U13以及触控层U23是黏着于或形成于绝缘层142上。绝缘层142对应于触控层U13的部分可以视为是包含于第一显示单元U1中,并作为第一连接元件CN1,而第一显示单元U1是通过第一连接元件CN1与连接构件CM连接。亦即,连接构件CM是由用以形成第一连接元件CN1的一膜层(例如,绝缘层142)的一部分所构成。类似地,绝缘层142对应于触控层U23的部分可以视为是包含于第二显示单元U2中,并作为第二连接元件CN2,而第二显示单元U2是通过第二连接元件CN2与连接构件CM连接。亦即,连接构件CM是由用以形成第二连接元件CN2的一膜层(例如,绝缘层142)的一部分所构成。换句话说,显示器100的可弯折区R3包含第一连接构件CM1,且第一显示区R1及第二显示区R2的其中至少一者包含第二连接构件CM2,连接于第一连接构件CM1。举例来说,第一显示区R1包含第二连接构件CM2连接于第一连接构件CM1,且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构件CM1以及第二连接构件CM2是由同一膜层所形成,也就是绝缘层1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U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U2可分别设置在独立的基板104A以及基板104B上。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第一连接构件CM1与第二连接构件CM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相对结构设置或是第一连接元件CN1、第二连接元件CN2与连接构件CM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相对结构设计也可应用于任何前述实施例中。
请参考图30,图30为本发明显示器又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00包含第一显示单元U1、第二显示单元U2以及第三显示单元U3,分别设置在显示器的100第一显示区R1、第二显示区R2以及第三显示区R4中。显示器100还包含第一显示区R1以及第二显示区R2之间的可弯折区R3以及第三显示区R4以及第二显示区R2之间的可弯折区R5,其中可弯折区R3以及可弯折区R5可被重复弯折,并且可弯折区R3和R5中没有传输信号通过。本实施例表示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多个可弯折区且多于两个显示单元的可弯折显示器。
根据本发明,可弯折显示器包含可弯折区,并且在可弯折区内设置有连接构件用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显示单元。根据一些实施例,连接构件可以为显示单元中所包含的任何部分。举例来说,连接构件可以和基板、聚合物层、绝缘层、偏光层、封装层或覆盖层为同一膜层。另外,本发明也在实施例中发明了多种控制电路和驱动器(例如时序控制器、集成电路芯片以及驱动电路)的配置以及连接方法,这些设置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应用范围。本发明的显示单元之间不经由连接构件进行信号传输。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显示器的可弯折区内没有设置电子元件,以此改善电子元件的损坏问题。因此,可弯折显示器的可靠度和使用寿命能够被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显示单元;
一第二显示单元;以及
一连接构件,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可弯折性,以使所述显示器能够在所述连接构件的位置被弯折;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不经由所述连接构件进行信号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包括一第一连接元件,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而连接所述连接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是由用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一膜层的一部分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是一聚合物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包括一第二连接元件,且所述第二显示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而连接所述连接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是由用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一膜层的一部分所构成。
7.一种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具有一第一显示区、一第二显示区以及邻近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及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一可弯折区,其中所述可弯折区能够被重复弯折;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不经由所述可弯折区进行信号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显示器包括一聚合物层设置在所述可弯折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区包括一第一连接构件,且所述第一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其中至少一者包括一第二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是由同一膜层所形成。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区包括一凹陷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
13.一种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其具有一第一显示单元、一第二显示单元以及一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能够被重复弯折;
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不经由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进行信号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一聚合物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一聚合物层。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其中至少一者包括一第二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构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是由同一膜层所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一凹陷部。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弯折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03886.1A CN113707020B (zh) | 2017-05-03 | 2018-05-03 | 显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500539P | 2017-05-03 | 2017-05-03 | |
US62/500,539 | 2017-05-03 | ||
US201762527198P | 2017-06-30 | 2017-06-30 | |
US62/527,198 | 2017-06-30 | ||
US201762539579P | 2017-08-01 | 2017-08-01 | |
US62/539,579 | 2017-08-01 | ||
US15/826,639 US10916221B2 (en) | 2017-05-03 | 2017-11-29 | Display device |
US15/826,639 | 2017-11-29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03886.1A Division CN113707020B (zh) | 2017-05-03 | 2018-05-03 | 显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06507A true CN108806507A (zh) | 2018-11-13 |
CN108806507B CN108806507B (zh) | 2021-09-21 |
Family
ID=6401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16041.7A Active CN108806507B (zh) | 2017-05-03 | 2018-05-03 | 显示器 |
CN202111003886.1A Active CN113707020B (zh) | 2017-05-03 | 2018-05-03 | 显示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03886.1A Active CN113707020B (zh) | 2017-05-03 | 2018-05-03 | 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916221B2 (zh) |
CN (2) | CN108806507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1356A (zh) * | 2019-01-03 | 2019-04-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TWI679467B (zh) * | 2018-12-17 | 2019-12-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虛擬實境裝置之顯示螢幕 |
CN112735261A (zh) * | 2019-10-28 | 2021-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显示终端 |
JP2021067917A (ja) * | 2019-10-28 | 2021-04-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13434019A (zh) * | 2018-12-13 | 2021-09-24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弯折显示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93570B (zh) * | 2017-05-12 | 2019-10-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807752B (zh) * | 2017-10-27 | 2021-04-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柔性屏及其防误触控装置和方法 |
WO2020065945A1 (ja) * | 2018-09-28 | 2020-04-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11090183B (zh) * | 2018-10-24 | 2022-08-30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9448634A (zh) * | 2018-11-13 | 2019-03-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控制方法 |
US10795499B2 (en) * | 2018-11-13 | 2020-10-06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images of display device |
CN111427467B (zh) * | 2019-01-10 | 2022-05-10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触控模组及柔性触摸显示屏 |
KR102471275B1 (ko) * | 2019-01-24 | 2022-11-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칩 온 필름(cof)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KR20210035959A (ko) * | 2019-09-24 | 2021-04-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12987957A (zh) * | 2019-12-17 | 2021-06-18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TWI726586B (zh) * | 2020-01-17 | 2021-05-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疊顯示裝置 |
CN111754943A (zh) * | 2020-06-16 | 2020-10-0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US11315473B2 (en) | 2020-06-16 | 2022-04-26 |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Gate-on-array driving circuit |
US11570911B2 (en) * | 2020-08-20 | 2023-01-3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KR20220042022A (ko) * | 2020-09-25 | 2022-04-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KR20220082987A (ko) * | 2020-12-10 | 2022-06-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4675711B (zh) * | 2022-03-28 | 2024-06-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和折叠角度检测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60083715A (ko) * | 2005-01-18 | 2006-07-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듀얼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2008077008A (ja) * | 2006-09-25 | 2008-04-03 | Casio Comput Co Ltd | 表示装置 |
CN102445774A (zh) * | 2010-10-13 | 2012-05-09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曲面显示组件与显示装置 |
CN102902109A (zh) * | 2012-10-29 | 2013-01-3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挠性显示面板 |
CN103985321A (zh) * | 2014-05-29 | 2014-08-13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
US20150008396A1 (en) * | 2013-07-05 | 2015-01-08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
CN105632345A (zh) * | 2016-01-14 | 2016-06-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5702170A (zh) * | 2016-04-05 | 2016-06-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胶材、柔性模组、显示设备及柔性模组的制作方法 |
US20170031389A1 (en) * | 2015-07-28 | 2017-02-02 | Lg Display Co., Ltd. | Backplane substrate and flexible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US20170032737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2 | Lg Displa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119404A1 (en) * | 2004-06-01 | 2005-12-15 | Beech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 Portable, folding and separable multi-display computing system |
KR100730152B1 (ko) * | 2005-10-14 | 2007-06-1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시블 평판 표시장치 |
CN103871330B (zh) * | 2009-05-02 | 2017-09-12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电子书 |
KR101862347B1 (ko) * | 2011-02-01 | 2018-07-0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세트 |
US8787016B2 (en) * | 2011-07-06 | 2014-07-22 | Apple Inc.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
KR101521676B1 (ko) * | 2011-09-20 | 2015-05-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KR101971201B1 (ko) * | 2012-08-20 | 2019-04-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양면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작 방법 |
KR102032383B1 (ko) * | 2013-06-03 | 2019-11-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2039496B1 (ko) | 2013-08-19 | 2019-11-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
WO2015045752A1 (ja) * | 2013-09-25 | 2015-04-0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KR20150055188A (ko) * | 2013-11-12 | 2015-05-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US9804635B2 (en) * | 2014-02-06 | 2017-10-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s |
KR102276192B1 (ko) * | 2014-03-07 | 2021-07-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6425114B2 (ja) * | 2014-07-02 | 2018-11-21 |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 折り畳み式表示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
US9541962B2 (en) * | 2014-10-16 | 2017-01-1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hinge structure |
KR102343892B1 (ko) * | 2015-01-15 | 2021-12-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가요성 표시 장치 |
CN106251780B (zh) * | 2016-10-19 | 2019-01-1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装置 |
US10649267B2 (en) * | 2017-07-19 | 2020-05-12 | Innolux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2017
- 2017-11-29 US US15/826,639 patent/US10916221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03 CN CN201810416041.7A patent/CN108806507B/zh active Active
- 2018-05-03 CN CN202111003886.1A patent/CN113707020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08 US US17/144,153 patent/US2021013424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60083715A (ko) * | 2005-01-18 | 2006-07-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듀얼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2008077008A (ja) * | 2006-09-25 | 2008-04-03 | Casio Comput Co Ltd | 表示装置 |
CN102445774A (zh) * | 2010-10-13 | 2012-05-09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曲面显示组件与显示装置 |
CN102902109A (zh) * | 2012-10-29 | 2013-01-3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挠性显示面板 |
US20150008396A1 (en) * | 2013-07-05 | 2015-01-08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
CN103985321A (zh) * | 2014-05-29 | 2014-08-13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
US20170031389A1 (en) * | 2015-07-28 | 2017-02-02 | Lg Display Co., Ltd. | Backplane substrate and flexible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US20170032737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2 | Lg Displa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CN105632345A (zh) * | 2016-01-14 | 2016-06-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5702170A (zh) * | 2016-04-05 | 2016-06-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胶材、柔性模组、显示设备及柔性模组的制作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4019A (zh) * | 2018-12-13 | 2021-09-24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弯折显示设备 |
TWI679467B (zh) * | 2018-12-17 | 2019-12-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虛擬實境裝置之顯示螢幕 |
CN109671356A (zh) * | 2019-01-03 | 2019-04-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671356B (zh) * | 2019-01-03 | 2021-04-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11302228B2 (en) | 2019-01-03 | 2022-04-1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12735261A (zh) * | 2019-10-28 | 2021-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显示终端 |
JP2021067917A (ja) * | 2019-10-28 | 2021-04-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07020B (zh) | 2023-09-01 |
CN108806507B (zh) | 2021-09-21 |
US20180322848A1 (en) | 2018-11-08 |
US20210134249A1 (en) | 2021-05-06 |
CN113707020A (zh) | 2021-11-26 |
US10916221B2 (en) | 2021-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07020B (zh) | 显示器 | |
KR102714731B1 (ko) | 터치 센서 및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 | |
US11437463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2785919B (zh) | 可伸缩显示装置 | |
US20140003022A1 (en) |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 |
US11150753B2 (en) |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ouch detecting unit having an insulating pattern | |
KR20200072852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40037224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JP7270022B2 (ja) | 表示装置 | |
US20230380244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2008324B1 (ko) | 가요성 표시장치 | |
KR20220075554A (ko) | 표시장치 | |
US20250008829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40260402A1 (en) | Cover plate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US20250056886A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68717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KR102266164B1 (ko) | 가요성 표시장치 | |
US20240224446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2723502B1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US20240397750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40206137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50081794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US20250081779A1 (en) | Display device | |
KR20230161290A (ko)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CN117079541A (zh) | 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