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1242A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71242A CN108771242A CN201810632932.6A CN201810632932A CN108771242A CN 108771242 A CN108771242 A CN 108771242A CN 201810632932 A CN201810632932 A CN 201810632932A CN 108771242 A CN108771242 A CN 1087712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onoid process
- capsule bacterium
- process dissipate
- dissipate capsule
- ferme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82—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ferment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本发明通过制备茶浸提液、制备发酵培养液、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和制取功能复合物五个步骤,将普通茶叶与枸杞、红枣、西洋参等纯天然物质作为添加物制备发酵培养液,利用该培养液将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得功能性复合物,该复合物口味清香,所含营养成分多样,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并且兼具免疫调节与降血脂的双重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枸杞、红枣等经常被用于泡茶或浸泡药酒。研究发现枸杞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黍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枸杞的多种功效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辐射损伤、调节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保护生殖系统、提高视力、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美容养颜,滋润肌肤、保护肝脏、增强造血功能等等。红枣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其中所含的芦丁可软化血管。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长服西洋参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促进血液活力;同时其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功能。
茶叶是一种富含多酚类物质的植物,所含的化合物种类多达700余种。而以茶叶的萃取液、浓缩粉、茶粉等为主要加工原料的茶饮料不但具有茶叶的清爽口味,而且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有效成分。已有研究结果显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可直接清除自由基,避免氧化损伤。因此,这些有效成分可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许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机体老化等,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我国六大类基本茶类中,茯砖茶是紧压黑茶的一种,以黑毛茶或粗老绿茶为原料,经过紧压过程而制成的再加工茶。在茯砖茶“发花”工艺中,存在着一种优势菌群即冠突散囊菌,可以通过控制外界条件促使其生长繁殖,从而在茯砖茶表面生出大量肉眼可见的金黄色闭囊壳,俗称“金花”。由于冠突散囊菌的存在,赋予了茯砖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因此,人们常以“金花”的数量和质量来判断茯砖茶品质。研究发现冠突散裹菌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功效,归功于它在生长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可以吸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在利用并转化这些营养物质的同时,分泌很多代谢产物,如抗氧化作用类代谢产物、降脂类代谢产物、酶类代谢产物、香气类代谢产物、氨基酸类代谢产物、抗菌、抗肿瘤类代谢产物等。以抗菌、抗肿瘤类代谢产物为例,在茯砖茶“发花”工艺中,冠突散囊菌的大量生长繁殖能明显抑制和干扰其他细菌和霉菌明显的生长。丁婷等人在2012年通过抑菌实验发现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邓放明(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生物活性高通量筛选试验,2007)等研究了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对肿瘤模型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证实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具有抗肿瘤细胞活性。因此,冠突散囊菌的代谢活动不仅促使茶叶中的各种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茯砖茶独特的色、香、味,并且造就了其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神奇功效。正是这些独特的生命活动,才使得冠突散囊菌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固体培养冠突散囊菌时,虽然其长势旺盛,但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液体发酵技术对冠突散囊菌进行培养时,不但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量大,而且液体培养冠突散囊菌菌丝体时,菌体生长代谢更活跃,更有利于活性成分的积累。因此,利用现代液体发酵技术可以实现冠突散囊菌的大规模培养与生产。
目前,吕嘉枥(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产降脂类物质的初步研究,2014)等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液进行了研究,证明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提取液中含有降脂成分洛伐他汀,分别为酸式洛伐他汀和酯式洛伐他汀。另有一些研究证实冠突散囊菌菌丝体同样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及抗肿瘤的功效。以上研究结果为冠突散囊菌发酵相关的保健品开发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目前,大部分研究的冠突散囊菌发酵普遍存在培养基成分简单、相关保健品功效不足且单一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培养基营养成分多样的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保健功效多样的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茶浸提液
在水中加入茶叶和活性添加物,水:茶叶:活性添加物的重量比为100∶4-8∶0.5-3,在恒温60-120℃条件下浸提20-60min,过滤除去茶渣即得茶浸提液;
步骤二:制备发酵培养液
将步骤一种制得的茶浸提液与碳源营养物质按体积质量比为100∶4-8的比例混合配制,配置的溶液pH为5.0-5.5,然后在温度条件为115-121℃,压力在0.1-0.15MPa条件下,持续灭菌20-30min即得发酵培养液;
步骤三: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
将冠突散囊菌的菌种,涂布在PDA琼脂培养基上,在28-30℃恒温条件下,培养4-6天,然后往固体培养基上加入5-10ml无菌水后,将冠突散囊菌孢子刮下置于装有无菌水的容器中,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浮于无菌水上表面,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振荡用容器中,置于转速为150-300r/min的摇床振荡0.5-1h,制成浓度为5×108-9×108cfu/mL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
步骤四: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
将步骤三制得的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按照5%-8%的接种量接入由步骤二制得的无菌培养液中,设置发酵参数分别为:转速100-500r/min,pH值为5.0-5.5,溶氧20%-40%,温度28-30℃,培养120-168h,当发酵液颜色呈红艳透明且菌丝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发酵;
步骤五:制取功能复合物
收集并浓缩步骤四所得的发酵液,去除水分,检测其中冠突散囊菌活菌数不低于1×103cfu/g,即得功能复合物。
所述的步骤一中的活性添加物为枸杞或红枣或西洋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所述的碳源营养物质为蔗糖或葡萄糖。
所述的步骤四中的发酵液是采用蝶式离心机将发酵液浓缩。
所述的步骤四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
所述的所述的茶叶为红茶或绿茶或黑茶中的一种或几种茶的组合物。
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发酵采用耗氧发酵的方式。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其由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制得。
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物制成的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凝胶制剂,其中固体制剂为片剂或粉剂或胶囊剂或丸剂或酊剂或颗粒剂,液体制剂为混悬剂或乳剂。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在饮品或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本发明通过制备茶浸提液、制备发酵培养液、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和制取功能复合物五个步骤,将普通茶叶与枸杞、红枣、西洋参等纯天然物质作为添加物制备发酵培养液,利用该培养液将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得功能性复合物,该复合物口味清香,所含营养成分多样,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并且兼具免疫调节与降血脂的双重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茶浸提液
称取30kg水,加入1.8kg黑茶干茶于,在加入活性添加物,水:茶叶:活性添加物的重量比为100∶4-8∶0.5-3,在恒温60-120℃条件下浸提20-60min,过滤除去茶渣即得茶浸提液;
步骤二:制备发酵培养液
将步骤一种制得的茶浸提液与碳源营养物质按体积质量比为100∶4-8的比例混合配制,配置的溶液pH为5.0-5.5,然后在温度条件为115-121℃温度,压力在0.1-0.15MPa条件下,持续灭菌20-30min即得发酵培养液;
步骤三: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
将冠突散囊菌的菌种,涂布在PDA琼脂培养基上,在28-30℃恒温条件下,培养4-6天,然后往固体培养基上加入5-10ml无菌水后,将冠突散囊菌孢子刮下置于装有无菌水的容器中,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浮于无菌水上表面,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振荡用容器中,置于转速为150-300r/min的摇床振荡0.5-1h,制成浓度为5×108-9×108cfu/mL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
步骤四: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
将步骤三制得的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按照5%-8%的接种量接入由步骤二制得的无菌培养液中,设置发酵参数分别为:转速100-500r/min,pH值为5.0-5.5,溶氧20%-40%,温度28-30℃,培养120-168h,当发酵液颜色呈红艳透明且菌丝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发酵;
步骤五:制取功能复合物
收集并浓缩步骤四所得的发酵液,去除水分,检测其中冠突散囊菌活菌数不低于1×103cfu/g,即得功能复合物。
优选的是所述的步骤三中的发酵液是采用蝶式离心机将发酵液浓缩,且将发酵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这样可以加快浓缩速度,提高浓缩质量。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的发酵采用耗氧发酵的方式。
在实际使用时,茶叶也可采用普通的任意品种的茶叶来制作茶浸提液。冠突散囊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碳和氮作为营养物质,碳源营养物质就是为冠突散囊菌发酵提供碳源。在具体制备发酵培养液时,冠突散囊菌的菌种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分离、获取:用无菌接种环挑取茯砖茶块上的黄色闭囊壳,接种于第二培养基上,在恒温30℃的条件下培养,待菌落生长进入旺盛期时,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少量黄色闭囊壳进行第二培养基平板划线,经2~3次第二培养基平板划线初步纯化该菌;选取单菌落,接种于空白的第二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该第二培养基上的单菌落即为纯冠突散囊菌;观察其菌落特征,并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符合冠突散囊菌的基本形态要求,用接种环挑取适量冠突散囊菌,接种于100mL无菌水中,振摇10-20min,制成均匀的孢子液,并进行10倍递增稀释,制成10-2-10-5稀释度的孢子悬液;所用的PDA琼脂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本方案中发酵优选的是采用耗氧发酵的方式,使得发酵过程便于控制和操作,易于扩大生产规模,产品产品质量稳定且产品易于提取、精制。
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复合物口味清香,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兼具免疫调节与降血脂的双重功效。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茶浸提液
称取30kg水,加入2.0kg黑茶干茶,再加入0.15kg干枸杞子,在恒温120℃条件下浸提40min,过滤除去茶渣即得茶浸提液;
步骤二:制备发酵培养液
将步骤一种制得的茶浸提液与葡萄糖按体积质量比为100∶4的比例混合配制,配置的溶液pH为5.0-5.5,然后在温度条件为115℃温度,压力在0.12MPa条件下,持续灭菌20-30min即得发酵培养液;
步骤三: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
将冠突散囊菌的菌种,涂布在PDA琼脂培养基上,在28℃恒温条件下,培养6天,然后往固体培养基上加入10ml无菌水后,将冠突散囊菌孢子刮下置于装有无菌水的容器中,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浮于无菌水上表面,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振荡用容器中,置于转速为300r/min的摇床振荡0.5h,通过细胞计数控制孢子浓度为9×108cfu/mL;
步骤四:发酵
将步骤三制得的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按照8%的接种量接入由步骤二制得的无菌培养液中,设置发酵参数分别为:转速500r/min,pH值为5.5,溶氧40%,温度30℃,培养168h时停止发酵;
步骤五:制取功能复合物
收集并浓缩步骤四所得的发酵液,采用蝶式离心机将发酵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检测其中冠突散囊菌活菌数不低于1×103cfu/g,即得功能复合物。
在实际应用时,步骤一中加入茶叶为黑茶干茶制得的茶浸提液效果最好;加入干枸杞子使制得的功能复合物具有更好的营养。在制备发酵培养液时,碳源营养物质采用的是葡萄糖,也可以采用蔗糖。在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复合物的过程中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兼具免疫调节与降血脂的双重功效。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茶浸提液
称取30kg水,加入2.4kg黑茶干茶与0.5kg干枸杞子、0.5kg红枣,在100℃恒温条件下浸提20min,过滤除去茶渣即得茶浸提液;
步骤二:制备发酵培养液
将步骤一种制得的茶浸提液与葡萄糖按体积质量比为100∶4的比例混合配制,配置的溶液pH为5.0,然后在温度条件为121℃温度,压力在0.15MPa条件下,持续灭菌30min即得发酵培养液;
步骤三: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
将冠突散囊菌的菌种,涂布在PDA琼脂培养基上,在30℃恒温条件下,培养4天,然后往固体培养基上加入5ml无菌水后,将冠突散囊菌孢子刮下,置于装有无菌水的容器中,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浮于无菌水上表面,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振荡用容器中,置于转速为200r/min的摇床振荡1h,通过细胞计数控制孢子浓度为5×108cfu/mL;
步骤四: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
将步骤三制得的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按照8%的接种量接入由步骤二制得的无菌培养液中,设置发酵参数分别为:转速500r/min,pH值为5.0,溶氧40%,温度30℃,培养144h时停止发酵;
步骤五:制取功能复合物
收集并浓缩步骤四所得的发酵液,采用蝶式离心机将发酵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检测其中冠突散囊菌活菌数不低于1×103cfu/g,即得功能复合物。
在实际使用时,茶叶可以采用普通茶叶,如果采用黑茶干茶,效果会更好。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茶浸提液
称取30kg水,加入2.4kg黑茶干茶与0.9kg干枸杞子、0.9kg红枣、0.5kg西洋参80℃下浸提60min,过滤除去茶渣即得茶浸提液;
步骤二:制备发酵培养液
将步骤一种制得的茶浸提液与蔗糖按体积质量比为100∶8的比例混合配制,配置的溶液pH为5.5,然后在温度条件为115℃温度,压力在0.15MPa条件下,持续灭菌25min即得发酵培养液;
步骤三: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
将冠突散囊菌的菌种,涂布在PDA琼脂培养基上,在30℃恒温条件下,培养6天,然后往固体培养基上加入8ml无菌水后,将冠突散囊菌孢子刮下,置于装有无菌水的容器中,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浮于无菌水上表面,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振荡用容器中,置于转速为500r/min的摇床振荡1h,通过细胞计数控制孢子浓度为9×108cfu/mL;
步骤四: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
将步骤三制得的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按照8%的接种量接入由步骤二制得的无菌培养液中,设置发酵参数分别为:转速500r/min,pH值为5.5,溶氧40%,温度30℃,培养168h时停止发酵;
步骤五:制取功能复合物
收集并浓缩步骤四所得的发酵液,采用蝶式离心机将发酵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检测其中冠突散囊菌活菌数不低于1×103cfu/g,即得功能复合物。
在实际使用时,添加杞子、红枣和西洋参进行茶汤培养基的制备,使得制得的复合物营养更加丰富、全面。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物制成的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凝胶制剂,其中固体制剂为片剂或粉剂或胶囊剂或丸剂或酊剂或颗粒剂,液体制剂为混悬剂或乳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在饮品或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在具体实施时,功能性复合物制成的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凝胶制剂等剂型,其中固体制剂为片剂或粉剂或胶囊剂或丸剂或酊剂或颗粒剂,液体制剂为混悬剂或乳剂,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方便不同环境下的使用的;将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应用在饮品或功能性食品中,扩大了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的使用范围,适合不同体质的人使用。
实施例六
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脂作用的试验
Wistar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50±10g,用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按体重平均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辛伐他汀组、实施例4所获得的功能性复合物的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喂普通饲料;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喂高脂饲料;其他5组分别灌胃相应的受试样品,喂高脂饲料。首先造模5周,采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比造模前后TG、TC水平以确定是否已形成高血脂症模型。
受试样品剂量见表1,每日灌胃1次,其余时间自由饮水、自由采食,持续喂养给药5周,于实验前禁食12h,采尾血,测定血清中TG、TC、HDL-C、LDL-C水平,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各组大鼠血清中血脂水平比较
注:**P<0.01,*P<0.5VS正常对照组;▽▽P<0.01,▽P<0.5VS模型组,下同
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清的TG、TC、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有所下降,说明高血脂症大鼠造模成功。由表1可以看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辛伐他丁组总体的降脂效果最好,实施例4制得的高剂量组降脂效果接近阳性药组的水平。中、低剂量组的TG、TC值也有所降低,但降脂效果劣于高剂量组,具有剂量依赖关系。此外,与普通茶叶组的降脂效果相比,实施例4制得的高剂量组的降脂效果更明显,而且使用剂量远远低于前者(大约为9%)。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液体发酵冠突散囊菌功能性复合物的降脂效果明显。
实施例七
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对免疫力低下小鼠的作用的试验
每人(按60kg体重计)每日推荐摄入量为3g,换算成每日公斤体重剂量为0.05g/kg.b.w,分别按人体推荐摄入量的5倍、10倍、25倍设计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0.25、0.5、1.25g/kg.b.w。增强免疫力功能的检验依据是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实验采用清洁级ICR小鼠,取体重为18-22g的健康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进行实验。
1、液体发酵冠突散囊菌功能性复合物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各剂量组小鼠连续灌胃给液体发酵冠突散囊菌功能性复合物10天,第10、12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连续服用至第15天时,于末次服用后1h,摘取各组小鼠胸腺及脾脏。以胸腺或脾脏重量(mg)与体重(g)之比作为胸腺或脾指数,实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液体发酵冠突散囊菌功能性复合物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的小鼠胸腺指数与脾指数均有有显著提高(P<0.01)。
2、液体发酵冠突散囊菌功能性复合物对小鼠血清半数溶血素形成(HC50)的影响
各剂量组动物连续灌胃30d,取血,分离血清,按血凝法观察血细胞凝集程度,计算抗体积数,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功能性复合物对小鼠血清半数溶血素(HC50)形成的影响
3、液体发酵冠突散囊菌功能性复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影响
各剂量组动物连续灌胃30d,按半体内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如表4所示。表4功能性复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影响
以上动物实验结果证实本发明制备的功能性复合物对小鼠有降血脂与增强免疫力的双重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本发明通过制备茶浸提液、制备发酵培养液、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和制取功能复合物五个步骤,将普通茶叶与枸杞、红枣、西洋参等纯天然物质作为添加物制备发酵培养液,利用该培养液将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得功能性复合物,该复合物口味清香,所含营养成分多样,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并且兼具免疫调节与降血脂的双重功效。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茶浸提液
在水中加入茶叶和活性添加物,水:茶叶:活性添加物的重量比为100∶4-8∶0.5-3,在恒温60-120℃条件下浸提20-60min,过滤除去茶渣即得茶浸提液;
步骤二:制备发酵培养液
将步骤一制得的茶浸提液与碳源营养物质按体积质量比为100∶4-8的比例混合配制,配置的溶液pH为5.0-5.5,然后在温度条件为115-121℃,压力在0.1-0.15MPa条件下,持续灭菌20-30min即得发酵培养液;
步骤三:制备冠突散囊菌悬液
将冠突散囊菌的菌种,涂布在PDA琼脂培养基上,在28-30℃恒温条件下,培养4-6天,然后往固体培养基上加入5-10ml无菌水后,将冠突散囊菌孢子刮下置于装有无菌水的容器中,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浮于无菌水上表面,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振荡用容器中,置于转速为150-300r/min的摇床振荡0.5-1h,制成浓度为5×108-9×108cfu/mL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
步骤四:冠突散囊菌液体发酵
将步骤三制得的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按照5%-8%的接种量接入由步骤二制得的无菌培养液中,设置发酵参数分别为:转速100-500r/min,pH值为5.0-5.5,溶氧20%-40%,温度28-30℃,培养120-168h,当发酵液颜色呈红艳透明且菌丝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发酵;
步骤五:制取功能复合物
收集并浓缩步骤四所得的发酵液,去除水分,检测其中冠突散囊菌活菌数不低于1×103cfu/g,即得功能复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的活性添加物为枸杞或红枣或西洋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营养物质为蔗糖或葡萄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的发酵液是采用蝶式离心机将发酵液浓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为红茶或绿茶或黑茶中的一种或几种茶的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发酵采用耗氧发酵的方式。
8.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其由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制备方法制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复合物制成的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凝胶制剂,其中固体制剂为片剂或粉剂或胶囊剂或丸剂或酊剂或颗粒剂,液体制剂为混悬剂或乳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在饮品或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32932.6A CN108771242A (zh) | 2018-06-20 | 2018-06-20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32932.6A CN108771242A (zh) | 2018-06-20 | 2018-06-20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71242A true CN108771242A (zh) | 2018-11-09 |
Family
ID=64025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32932.6A Pending CN108771242A (zh) | 2018-06-20 | 2018-06-20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71242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91925A (zh) * | 2019-09-06 | 2019-12-20 | 青岛中科星熠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冠突散囊菌生产发酵方法 |
CN111109604A (zh) * | 2020-03-11 | 2020-05-08 | 深圳市清生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枸杞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280353A (zh) * | 2020-01-22 | 2020-06-16 |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型苦瓜汁的制备方法 |
CN111803533A (zh) * | 2020-07-01 | 2020-10-23 | 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降血糖、降血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1961142A (zh) * | 2020-08-11 | 2020-11-20 | 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冠突散囊菌孢子多糖组分的制备方法 |
CN113142276A (zh) * | 2021-04-27 | 2021-07-23 | 陕西巨子特医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保健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31312A (zh) * | 2022-01-24 | 2022-05-06 | 浙江欣诺医药有限公司 | 一种黑茶活性粉及其固体饮料 |
CN114958621A (zh) * | 2022-06-13 | 2022-08-30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不同茶叶水培养冠突散囊菌的方法 |
CN115044630A (zh) * | 2022-06-07 | 2022-09-13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发酵的方法 |
CN116548526A (zh) * | 2023-05-16 | 2023-08-08 | 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 | 一种胶囊茯茶及其制作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9112A (zh) * | 2008-03-21 | 2008-08-27 | 贺志弘 | 一种含有黑茶冠突散囊菌的减肥产品及制备方法 |
CN103666933A (zh) * | 2013-12-31 | 2014-03-26 | 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花茶发酵酿酒方法 |
CN103999946A (zh) * | 2014-05-16 | 2014-08-27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型米乳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886304A (zh) * | 2015-04-07 | 2015-09-09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高香速溶黑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889271A (zh) * | 2017-03-27 | 2017-06-27 | 蔚长飞 | 一种新型枸杞茶 |
CN107258971A (zh) * | 2017-05-24 | 2017-10-20 | 天津瑞特医疗保健用品开发有限公司 | 具有止脱发、乌发、生发、养颜作用的复方黑茶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7455520A (zh) * | 2017-10-10 | 2017-12-12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绿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
CN107712173A (zh) * | 2017-11-28 | 2018-02-23 | 申国庆 | 一种以人工接种和液态发酵相结合制备速溶黑茶的方法 |
-
2018
- 2018-06-20 CN CN201810632932.6A patent/CN1087712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9112A (zh) * | 2008-03-21 | 2008-08-27 | 贺志弘 | 一种含有黑茶冠突散囊菌的减肥产品及制备方法 |
CN103666933A (zh) * | 2013-12-31 | 2014-03-26 | 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花茶发酵酿酒方法 |
CN103999946A (zh) * | 2014-05-16 | 2014-08-27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型米乳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886304A (zh) * | 2015-04-07 | 2015-09-09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高香速溶黑茶的制备方法 |
CN106889271A (zh) * | 2017-03-27 | 2017-06-27 | 蔚长飞 | 一种新型枸杞茶 |
CN107258971A (zh) * | 2017-05-24 | 2017-10-20 | 天津瑞特医疗保健用品开发有限公司 | 具有止脱发、乌发、生发、养颜作用的复方黑茶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7455520A (zh) * | 2017-10-10 | 2017-12-12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绿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
CN107712173A (zh) * | 2017-11-28 | 2018-02-23 | 申国庆 | 一种以人工接种和液态发酵相结合制备速溶黑茶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王冰等: "冠突散囊菌的营养作用研究进展 ", 《饲料博览》 * |
黄彦等: "冠突散囊菌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生物加工过程》 * |
龚淑俐等: "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91925A (zh) * | 2019-09-06 | 2019-12-20 | 青岛中科星熠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冠突散囊菌生产发酵方法 |
CN111280353A (zh) * | 2020-01-22 | 2020-06-16 |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型苦瓜汁的制备方法 |
CN111109604A (zh) * | 2020-03-11 | 2020-05-08 | 深圳市清生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枸杞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803533A (zh) * | 2020-07-01 | 2020-10-23 | 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降血糖、降血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1961142A (zh) * | 2020-08-11 | 2020-11-20 | 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冠突散囊菌孢子多糖组分的制备方法 |
CN111961142B (zh) * | 2020-08-11 | 2022-03-22 | 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冠突散囊菌孢子多糖组分的制备方法 |
CN113142276A (zh) * | 2021-04-27 | 2021-07-23 | 陕西巨子特医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保健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31312A (zh) * | 2022-01-24 | 2022-05-06 | 浙江欣诺医药有限公司 | 一种黑茶活性粉及其固体饮料 |
CN115044630A (zh) * | 2022-06-07 | 2022-09-13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发酵的方法 |
CN114958621A (zh) * | 2022-06-13 | 2022-08-30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不同茶叶水培养冠突散囊菌的方法 |
CN116548526A (zh) * | 2023-05-16 | 2023-08-08 | 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 | 一种胶囊茯茶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71242A (zh) | 一种冠突散囊菌发酵功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907514B (zh) | 一种金花菌发酵茶菇饮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3636946B (zh) | 一种黄鳝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6042470B (zh) | 利用新型鼠李糖乳酪杆菌株中药发酵及其应用 | |
CN103141702B (zh) | 一种可有效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的中草药提取物饲料添加剂 | |
CN115838676B (zh) | 利用新型植物乳植杆菌菌株中药发酵及应用 | |
CN101965969A (zh) | 一种具有抗疲劳和提高免疫功能保健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WO2020177389A1 (zh) | 一种含麦角硫因的猴头菌保健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08468A (zh) | 一种具有通便、养胃功能的铁皮石斛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12153A (zh) | 蛋鸡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626246A (zh) | 一种花色素苷新型功能饮料 | |
CN107267403A (zh) | 羊肚菌菌丝体的培养基、羊肚菌复合菌丝体及制备方法 | |
CN102274271B (zh) | 一种大豆冬虫夏草菌丝体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64180A (zh) |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83799A (zh) | 一种调整血脂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 |
CN103299824A (zh) | 鲜嫩甜玉米制备桑黄菌丝块的方法 | |
CN104921238A (zh) | 一种排毒养颜的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22165B (zh) | 干酪乳杆菌n1115降血脂功能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28953B (zh) | 灵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007226A (zh) | 一种雨生红球藻虾青素果蔬酵素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13193A (zh) | 一种虫草花青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79980A (zh) | 一种红枣酵素 | |
KR100442766B1 (ko) | 코르다이세프스 큐슈엔시스 와이 코바야시의 인공 배양방법 및 그의 포자낭과의 용도 | |
CN102047960A (zh) | 一种木槿花酸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584363B (zh) | 一种利用黄酒糟作为液体培养基来生产药用或药食兼用菌丝体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