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64180A -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4180A
CN101664180A CN200910176618A CN200910176618A CN101664180A CN 101664180 A CN101664180 A CN 101664180A CN 200910176618 A CN200910176618 A CN 200910176618A CN 200910176618 A CN200910176618 A CN 200910176618A CN 101664180 A CN101664180 A CN 101664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fungus
complexing agent
polysaccharide
concentrate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6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4180B (zh
Inventor
张永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xinganling Fulin Wild Treas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766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4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4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4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4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4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以黑木耳、猴头菇、蜂花粉为主要原料的营养复合剂,进一步还可以含有偃松仁,经科学配伍和提取工艺,提取出它们的有效成分,制成的营养保健固体冲剂或软胶囊。实验表明,本发明营养复合剂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黑木耳、猴头菇和蜂花粉为主要原料,还可包括偃松仁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合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功能因子即在食品中真正能够起调节作用的活性成份,目前保健食品内常含有的功能因子包括活性多糖、食用纤维、低聚糖、活性肽、活性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脂、皂甙、类黄酮、乳酸菌、维生素、矿物质、大蒜素、胆碱、植物固醇、褪黑激素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出现了各种营养过剩的“文明病”,营养保健是人们越来越强烈要求。同时社会向老龄化发展,人们不仅希望延年益寿,还渴望吃到防病健体的食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形成世界性“保健食品热”。日本的保健食品已形成食品工业化生产和销售体系,80年代生产企业500多家,到90年代发展有3000多家,产品达2万多种,年产值已达60亿美元。德国的保健食品年产值达50多亿马克,在食品市场上占20%~30%的份额。美国1970年以后保健食品每年产值以20%的速度递增,据估计美国有1.08亿人口服用营养补充剂。我国充分利用中医的食物养生的理论和世界医学与营养学研究最新进展,推动了保健食品的发展,在保健食品生产中采用的中药材主要有西洋参、虫草、黄芪、当归、枸杞子、首乌、阿胶、绞股蓝、枇杷叶等,以滋补类为主。据估计保健食品约占全国食品总产值的10%。
现有保健食品中的功能种类出现频率依次为免疫调节、抗疲劳、延缓衰老、补充营养素、调节血脂、美容、改善记忆、减肥、耐缺氧、补血、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皮肤保健、护肝、改善睡眠、降血糖、抗辐射、抗突变等。在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中,有少量产品还被批准了具有以下某种功能:抗氧化功能,升高白细胞功能,预防白细胞降低功能,改善微循环功能,防龋护齿功能。
保健食品形态以药品剂型为主,保健食品适宜人群以生理功能异常者及中老年人为主。胶囊剂型保健食品食用、携带方便,在真空干燥的条件下能长期保持功效成分的稳定,随着保健食品提取工艺技术发展和群众消费观念的更新,不再把片剂和胶囊类保健食品当作药品对待,这两类保健食品有可能受到掌握较多保健知识的消费者喜爱。以胶囊剂型生产的保健食品已占到整个保健食品的25%。
多糖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多种生理功能有关。主要表现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突变、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照和抗溃疡等方面。
黑木耳所含的多糖体是酸性异葡聚糖,是从黑木耳中分离的分子量约155000D的多糖,单糖组成为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黑木耳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抗溃疡、延缓衰老、降低血脂、抗肝炎、抗突变、抗肿瘤、增强蛋白质和核酸代谢及促进机体免疫等功能,作为“黑色食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的黑木耳越来越受到追求营养与健康的现代人重视。
蜂花粉含有极为丰富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此外,花粉中还含有黄酮类物质,微量元素和酶类。上述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各种代谢都会起到平衡作用。在古代著名的《神农本草经》和历代本草对花粉的药用、食用效果作了很多记载。总体来说,主要认为花粉有延年益寿、驻颜美容以及改善性功能之效。近年来,苏、美、日、法等国家形成了花粉研究热潮,同时花粉药品、食品也纷纷问世。在学术上也建立了一种“花粉”的专门学科,从生物学的细胞、分子、遗传等方面进行探索。近年的科研究和临床应用充分肯定了花粉的医疗保健作用。
据资料查询,食品工业把蜂花粉视为食品的宠儿。以花粉为原料的商品种类繁多。蜂花粉含蛋白质7.5~35%,平均大于20%。氨基酸的一般含量为15~25%,游离氨基酸占1~2%,而且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9.1%。脂肪含量较低,为1~15%,平均4.8%,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为27%(15~45%)。含脂溶性维生素中的维生素A、A原及维生素E,个别花粉含维生素D和K。大多含有7种B族维生素、肌醇和抗坏血酸。平均含有灰分3.12%(1~5%),主要有磷、钾、钙、镁、钠、铁、锰、锌、铜、镍、钡、硼、硒等,其中钾的含量较高,平均0.58%,钠的含量很低,为0.04%。纤维素的含量多数在10~20%。花粉含有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连续酶及其他酶等几大类共100余种酶。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核酸、植物激素以及有机酸等。
蜂花粉具有较全面的营养成分,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同时蜂花粉含有氨基酸、核酸、酶、黄酮类、微量元素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增强和保护作用。总之,蜂花粉能增强机体的代谢能力,加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改善心血管状态及增强应激能力等,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功能和药理活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日趋多样化,食用菌以其天然无公害、营养价值高、药食同源、风味独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识与重视,因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猴头菇有重要医疗价值。它性平,味甘,有益脾胃,利五脏,助消化。它有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对神经衰弱亦有良好效果。用猴头菇治疗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总有效率可达87%,对慢性胃炎(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率为85%。对胃痛等胃肠症状有效率达90%。据上海医药研究所研究证明,猴头菇的菌丝体中能分离出5个齐墩果酸的甙类,是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是很好的补品,体弱多病者均可食用以滋补强身。封建时代,猴头菇曾被作为贡品。
猴头菇多糖是猴头菇中最主要活性物质,它的活性部份为β-(1→3)糖苷键连接的主链和β(1→6)糖苷键连接的支链构成葡聚糖;猴头菌素是猴头菇另一类活性成份。它可促使神经生长因子(NGF:可延长N轴突,维持N细胞生存,调节神经细胞的产生并对衰老动物神经细胞的再生发挥作用)的合成,其活性大大强于肾上腺素,其主要成份为猴头菇菌素A、B、C、E、F,化学成份为二萜类物质。猴头菌素可用于治疗智力衰退,神经衰弱及植物性神经衰退。猴头菇多糖还能益气养血,扶正培本,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有效率为93%。猴头菇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提高免疫功能,并有益于须发的生长。猴头菌多糖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发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对体液免疫和免疫器官的增殖作用不明显。这说明猴头菌多糖主要是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试验反复证明,猴头菇营养药用价值不断地在挖掘出新的内涵,猴头菇的营养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抗溃疡和抗炎作用。②抗肿瘤作用③保肝护肝作用④抗衰老作用⑤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加速机体血液循环。⑥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松子又名海松子、新果松子、松果、松实、松元,为松科植物红松、油松、马尾松的种子。我国食用松子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古人把松子视为延年益寿的“长生果”。偃松属于松科,生长于海拔800米至1000米的高寒山区,外形好似灌木,为大兴安岭地区所独有。
松仁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活性元素。性温、味甘,具有润肺止咳、润畅通便、美容抗衰老的营养保健功能。偃松籽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偃松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其中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易为人体吸收利用,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降血脂、降血压具有独到的功效。此外还含有0.75%~0.81%的磷脂成分,其中脂酰胆碱占45.5%~49.1%,磷脂酰乙醇胺占27.4%~28.3%,磷脂酸占17%~20%。具有提高免疫功能、保护细胞膜、降低血脂、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但是,以黑木耳多糖、猴头菇多糖、蜂花粉和偃松仁的有效成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营养复合剂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的营养复合剂,其原料包括黑木耳、猴头菇、蜂花粉,进一步还可包含偃松仁,经科学配伍和提取工艺,提取出它们的有效成分,制成的营养保健固体冲剂或软胶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营养复合剂,其原料包括黑木耳、猴头菇、蜂花粉,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黑木耳40-70份、猴头菇10-20份、蜂花粉10-20份。
进一步,所述营养复合剂还可以包括偃松仁,所述偃松仁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
优选的,所述营养复合剂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黑木耳50份、猴头菇10份、蜂花粉20份、偃松仁20份。
所述营养复合剂可以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各种口服制剂,例如冲剂、软胶囊、片剂、口服液等。优选冲剂和软胶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营养复合剂冲剂,其主要成分包括黑木耳多糖、猴头菇多糖、蜂花粉有效成分,具体的是包括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0-90重量份,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30重量份,经常规冲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营养复合剂粉状物。其中,优选的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5重量份,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营养复合剂胶囊,其是由内容物和囊壳组成,其内容物的主要成分包括黑木耳多糖、猴头菇多糖、蜂花粉有效成分和偃松籽油,具体的是包括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0-90重量份,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30重量份及偃松籽油10-20重量份;其囊壳的成分包括明胶、甘油和水,经常规胶囊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其中,优选的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5重量份,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重量份,偃松籽油15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是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A.提取多糖溶液:将黑木耳40-70重量份和猴头菇10-20重量份经除杂、干燥、粉碎、过筛得到黑木耳、猴头菇干粉;将所得干粉加入缓冲液中,再加入纤维素酶进行恒温酶促反应;之后调节pH至中性,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恒温酶解反应,迅速升温灭酶浸提后,离心、过滤得到多糖溶液;
B.除蛋白质:在多糖溶液中加入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进行充分振摇,将游离蛋白变性成为不溶性物质,经离心分离后去除蛋白质;
C.脱色:采用H2O2脱色法进行脱色,脱色处理后再经透析除去氧化后的小分子色素;
D.浓缩:温度控制在50℃左右,使用低压蒸汽,除去约70%~80%的水分,即得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
其中,所述黑木耳、猴头菇干粉是按1∶20-40的重量比例加入pH=3.0-7.0的缓冲液,加纤维素酶30-150IU·g-1,20-60℃恒温酶促反应1-5h;调pH至5.0-9.0,加入中性蛋白酶60-300IU·g-1,20-60℃恒温酶解1-5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2h,离心,过滤。
优选的,所述缓冲液的pH=4.5-5.5,更优选pH=5.0;所述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60-120IU·g-1,更优选90IU·g-1;所述酶促反应温度为45-55℃反应时间2.5-3.5h,更优选的条件为50℃,3.5h。
优选的,所述调节pH至7.0-8.0,更优选pH为7.0;所述中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60-180IU·g-1,更优选120IU·g-1;所述酶解温为度40-50℃酶解时间1.5-2.5h,更优选的条件为45℃,2.5h。
其中,所述除蛋白是按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水溶液1/4体积加入氯仿/正丁醇(4∶1)试剂,剧烈振荡30min,离心,倾出上清夜,除去中间变性蛋白及下层氯仿,重复操作直至中间层无变性蛋白。
其中,所述脱色是采用H2O2法,将多糖水溶液用氨水调pH值至8.0,40℃滴加5%H2O2,保温3h,透析,得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A.称取10-20重量份的蜂花粉,清除杂质,加水后用酸调pH至酸性,加纤维素酶CA复合酶,恒温酶解反应后,迅速升温灭酶后浸提,离心分离得到蜂花粉提取液;所述纤维素酶CA复合酶是纤维素酶和液化酶的混合物;
B.将蜂花粉酶提取渣加水,加酸,煮沸水解后,用碱中和,离心分离得到蜂花粉提取液。两次提取液合并真空浓缩即得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
其中,所述蜂花粉按1∶8-12的重量比例添加水,再用酸调pH至3.0-5.0,加入纤维素酶CA复合酶30-150IU·g-1,25-65℃恒温酶解16-32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6h,离心分离蜂花粉提取液。
优选的,加入的纤维素酶CA复合酶是纤维素酶∶液化酶的重量比为5-7∶1的混合物,优选6∶1;其加入的量为30-90IU·g-1,更优选90IU·g-1;所述用酸调pH至4.0-5.0,更优选pH为4.0;所述酶解温度为40-50℃时间为24-28h,更优选的条件为45℃,28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营养复合剂冲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0-90重量份和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30重量份混合均匀,添加糊精、乳清粉、蔗糖等常用药物学赋型剂或辅料,搅拌溶解,使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冷却后即得到营养复合剂粉状物成品。
所述的药物学赋型剂或辅料为麦芽糊精和乳清粉。
所述高压均质采用二级均质,一级均质压力20Mpa,时间10min;二级均质压力5Mpa,时间5min;均质温度60℃。
所述喷雾干燥的进料温度为40-80℃,进风温度为160-240℃,出风温度为60-140℃;优选进料温度为40℃,进风温度为180-200℃,出风温度为80-1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营养复合剂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明胶,加入明胶量0.8倍的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和明胶量0.5倍的水置化胶罐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溶融成均匀胶液,保温1~2h,抽真空排除胶液中的气泡,过滤胶液待用;
B.填充压制:将上述营养复合剂粉状物和偃松籽油10-20重量份充分搅拌均匀,通过自动旋转制囊机的贮液槽流经填充泵,进入滚模中填充入胶带经滚模旋压制成软胶囊。自动旋转制囊机生产过程中,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35%;
C.干燥:填充压制而成的软胶囊通过收集斜槽和输送装置,除去废品后进入干燥机中,进行定型、干燥、整丸,即得成品。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所述营养复合剂及其冲剂、软胶囊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尤其在制备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纤维素酶加酶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图2为纤维素酶作用p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图3为纤维素酶酶解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图4为纤维素酶酶解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图5为中性蛋白酶加酶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图6为中性蛋白酶作用p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图7为中性蛋白酶酶解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图8为中性蛋白酶酶解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图9为喷雾干燥的温度对料液粘度的影响;
图10为本发明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图11为本发明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影响;
图12为本发明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营养复合剂,其原料包括黑木耳、猴头菇、蜂花粉,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黑木耳40-70份、猴头菇10-20份、蜂花粉10-20份。
进一步,所述营养复合剂还可以包括偃松仁,所述偃松仁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
优选的,所述营养复合剂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黑木耳50份、猴头菇10份、蜂花粉20份、偃松仁20份。
所述营养复合剂可以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各种口服制剂,例如冲剂、软胶囊、片剂、口服液等。优选冲剂和软胶囊。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的制备:
1.提取多糖溶液:将黑木耳和猴头菇经除杂、干燥、粉碎、过筛得到黑木耳、猴头菇干粉;将所得干粉按1∶30的重量比例加入pH=3.0-7.0的缓冲液中,再加入纤维素酶30-150IU·g-1进行恒温酶促反应1-5h;之后调节pH至5.0-9.0,加入中性蛋白酶60-300IU·g-1,20-60℃恒温酶解1-5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2h,离心,过滤。
(1)纤维素酶对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A.加酶量对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纤维素是黑木耳、猴头菇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胞内多糖等大分子溶出的主要屏障。利用纤维素酶水解胞壁纤维素,有利于细胞内容物的溶出。由图1可以看出,纤维素酶加入量超过90IU·g-1后,多糖提取率增高趋势不明显,而且酶加入量过大会增加多糖提取成本,因此,选择纤维素酶加入量为90IU·g-1左右进行正交实验。
B.pH值对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在pH5左右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最高,因此选择pH5左右进行正交实验。
C.酶解时间对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从1h至5h设定了5个不同作用时间进行实验,从中确定最适的酶解作用时间范围,结果如图3所示,酶解3h左右多糖提取率最高,超过3h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多糖提取率增加并不明显,因此选择酶解时间3h左右进行正交实验。
D.酶解温度对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5℃左右,因此酶解温度选择在这一范围进行正交实验。
E.纤维素酶最适作用条件的确定
纤维素酶影响多糖得率最重要的四个因素: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值,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OD值为评价指标,确定纤维素酶最适作用条件。正交表头设计见表1:
表1因素水平表[L9(34)]
Figure A20091017661800131
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纤维素酶最适作用条件,其结果见表2。
表2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Figure A20091017661800141
由正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所选择的影响纤维素酶作用的四个因素中,其影响程度为C>B>A>D,最优组合为A2B2C3D2,即酶用量90IU·g-1,温度50℃,酶解时间3.5小时,pH值5.0。
(2)中性蛋白酶对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A.加酶量对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黑木耳、猴头菇子实体中除含有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胶质、粗纤维及脂肪等成分。这些物质的分解有利于糖类物质的溶出、分离和纯化。由图5可以看出,中性蛋白酶加入量超过120IU·g-1后,多糖提取率增高趋势不大,而且酶加入量过大会增加多糖提取成本,因此,选择中性蛋白酶加入量为120IU·g-1左右进行正交实验。
B.pH值对黑木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需要在其最适pH范围内作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实验采用了中性蛋白酶,由图6可以看出,在pH7-8左右木耳多糖提取率最高,因此选择这一范围进行正交实验。
C.酶解时间对黑木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酶解时间是直接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从1h至5h设定了5个不同作用时间进行实验,从中确定一个最适的酶解作用时间,结果如图7所示,酶解2h左右多糖提取率最高,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多糖提取率增加并不明显,因此选择酶解时间2h左右进行正交实验。
D.酶解温度对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8可以看出,中性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0~50℃,因此酶解温度选择这一范围进行正交实验。
E.中性蛋白酶最适作用条件的确定
中性蛋白酶影响多糖得率最重要的四个因素: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值,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OD值为评价指标,确定中性蛋白酶最适作用条件。正交表头设计见表3:
表3因素水平表[L9(34)]
Figure A20091017661800142
Figure A20091017661800151
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中性蛋白酶最适作用条件,其结果见表4。
表4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Figure A20091017661800152
由正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所选择的影响中性蛋白酶作用的四个因素中,其影响程度大小为D>C>B>A,最优组合为A2B1C3D2,即酶用量120IU·g-1,温度45℃,酶解时间2.5h,pH值7.0。
2.除蛋白质:多糖提取液经浓缩、醇沉得到的粗多糖中,多糖含量很低,蛋白质是粗多糖中最主要的杂质,它的存在增加了多糖的吸湿性,而且它所带电荷可吸附大量其它杂质,在除去其它杂质的过程中又会吸附多糖,导致多糖损失,使多糖的分级纯化变得困难。此外,蛋白质具热源性,含有蛋白杂质的多糖不能用于注射。所以,多糖纯化的第一步就是脱蛋白。Sevage法是去除游离蛋白的有效方法。在多糖溶液中加入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进行充分振摇,将游离蛋白变性成为不溶性物质,经离心分离,可达到去除蛋白质的目的。
3.脱色:粗多糖中往往含有蛋白质、色素、低聚糖、单糖等杂质,必须加以除去。由于黑木耳多糖提取液的粘度比较大,脱色难度很大。本发明采用了活性炭脱色和H2O2脱色两种方法。
活性炭是最常用的脱色方法,它依靠范德华力将色素吸附到活性炭表面,活性炭的颗粒愈小,其表面积愈大,吸附能力愈强。活性炭会吸附部分多糖,造成多糖损失。而且经试验发现提取液能部分溶解活性炭并呈胶体状态,给后续工艺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该方法不适合黑木耳多糖色素的脱除。
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是真菌来源的多糖,由于含有酚类化合物,所以提取出来的粗多糖呈棕色,且溶液的碱性越强,颜色越深。这类色素大多是负性离子,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无法脱色。而这类物质多含有不饱和双键、羟基、芳香环等,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氧化剂反应,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它氧化性较强,酸性较弱,通常认为,过氧化氢的脱色原理是依赖它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过氧氢根离子HO2 -去进攻色素的结果。在弱碱条件下,H2O2电离度增大,容易形成HO2 -,而HO2 -又是一种亲核试剂,易引发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游离基,游离基一旦与色素作用,便可使之脱色。为避免多糖降解,脱色温度不应过高,脱色处理后再经透析除去氧化后的小分子色素,即可使黑木耳、猴头菇多糖颜色变浅。经脱色处理后的黑木耳、猴头菇多糖呈浅黄色。
4.浓缩:温度控制在50℃左右,并使用低压蒸汽,可以提高蒸发速度,防止加热面局部过热。除去约70%~80%的水分。
实施例2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的制备:
1.清除蜂花粉中的杂质,按1∶10的重量比例添加水,用酸调pH至3.0-5.0,加纤维素酶CA复合酶(纤维素酶∶液化酶=6∶1)30-150IU·g-1,25-65℃恒温酶解16-32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6h,离心分离蜂花粉提取液。
影响花粉酶法降解的因素主要有酶用量、底物浓度、水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
(1)加酶量的确定
蜂花粉干粉按1∶10,调pH至4.5,分别加入纤维素酶CA复合酶30IU·g-1、60IU·g-1、90IU·g-1、120IU·g-1、150IU·g-1,45℃恒温酶解24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6h,离心,过滤,定容。测定蛋白质含量,其粗蛋白质提取率的计算结果如下:
表5不同加酶量对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由表5的实验结果可见,随着酶用量的加大,粗蛋白质提取率有上升的趋势。当酶用量刚开始加大时,蛋白质水解度增大较为明显,但当酶用量为90IU·g-1以上时,上升趋势趋缓。因此,考虑到经济方面,选择酶用量为90IU·g-1较好。
(2)pH值对蜂花粉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蜂花粉干粉按1∶10,分别调pH分别至3.0、3.5、4.0、4.5、5.0,加CA复合酶60IU·g-1,45℃恒温酶解24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6h,离心,过滤,定容。测定蛋白质含量,其粗蛋白质提取率的计算结果如下:
表6不同pH值对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Figure A20091017661800172
由表6的实验结果可见,pH值对蛋白酶反应速度的影响较重要。一般来说,一种酶只有在狭窄的pH范围内才具有最高的活力。由试验结果可见pH值为4.5时效果较好。
(3)酶解时间对蜂花粉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蜂花粉干粉按1∶10,调pH至4.5,加CA复合酶60IU·g-1,45℃恒温酶解16h、20h、24h、28h、32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6h,离心,过滤,定容。测定蛋白质含量,其粗蛋白质提取率的计算结果如下:
表7不同酶解时间对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Figure A20091017661800173
由表7实验结果可见,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水解度增高。但同时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单位时间内的水解速率相应降低。因此,综合考虑选择水解时间为24h较好。
(4)酶解温度对蜂花粉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蜂花粉干粉按1∶10,调pH至4.5,加CA复合酶60IU·g-1,分别在25℃、35℃、45℃、55℃、65℃恒温酶解24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6h,离心,过滤,定容。测定蛋白质含量,其粗蛋白质提取率的计算结果如下:
表8不同酶解温度对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由表8实验结果可见,随着温度开始上升,蛋白质水解度也随着上升,当温度达到45℃时,蛋白质水解度最大,温度再升高,蛋白质水解度反而下降,因此,选择水解温度为45℃较好。
(5)纤维素酶CA复合酶最适作用条件的确定
由上述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纤维素酶CA复合酶影响蜂花粉有效成分提取率最重要的四个因素: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值,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粗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纤维素酶CA复合酶最适水解条件。正交表头设计见表9:
表9因素水平表[L9(34)]
Figure A20091017661800182
测定蛋白质含量,其粗蛋白质提取率的计算结果如下:
表10蜂花粉酶解最佳工艺正交试验表
Figure A20091017661800183
Figure A20091017661800191
根据极差的大小,可得各因素对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B(酶用量)>A(酶解时间)>C(pH值)>D(温度),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是A3B3C1D2,即酶用量(E/S)90IU·g-1,酶解时间28h,pH值为4.0,水解温度为45℃。
2.将蜂花粉酶提取渣加水,加酸,煮沸水解后,用碱中和,离心分离得到蜂花粉提取液。两次提取液合并真空浓缩即得蜂花粉浓缩液。
浓缩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左右,并使用低压蒸汽,可以提高蒸发速度,防止加热面局部过热。除去约70%~80%的水分。
实施例3营养复合剂冲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1的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0~90重量份和实施例2的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30重量份混合均匀,添加糊精、乳清粉、蔗糖等常用药物学赋型剂或辅料,搅拌溶解,使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冷却后即为粉状物成品。
所述的药物学赋型剂或辅料为麦芽糊精和乳清粉。在喷雾干燥时,糊精和乳清粉会代替失去的水分子而使骨架物质保持类似水合态时的稳定性。
高压均质一般采用二级均质,即物料经压力较高的一级均质之后,立即作压力较低的第二级均质处理。使乳化剂更好地分布在接触界面上,使乳化液稳定性大大提高。最终确定均质参数为:一级均质压力20MPa,时间10min;二级均质压力5MPa,时间5min,均质温度60℃。
最佳喷雾干燥条件的确定:
(1)进料温度的确定
本发明溶液的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这时适当提高进料温度,可以降低进料粘度,从而提高进料浓度,同时对产品质量也有所影响,如图9所示。因此,提高料液的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了。而提高料液温度会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增加成本。因此,本实验确定了进料温度为40℃。
(2)进风温度的确定
由表11可知:乳化液喷雾干燥的最佳进风温度为180~200℃。一定程度内提高进风温度,可使水分迅速蒸发,保证了产品良好的流动性。但进风温度高,可加速产品的氧化变质。
表11进风温度对本发明冲剂喷雾干燥的影响
Figure A20091017661800201
只有把进风温度控制在180~200℃之间,才可以使塔底无湿浆,减少湿粉粘壁现象。
(3)出风温度的确定
出风温度应该与适当的进风温度相匹配。出风温度过低会使水分不能充分蒸发,造成塔内的湿浆,而且塔内的蒸汽会冷凝成水吸附在干燥的微胶囊表面上,发生粘连而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出风温度应在最佳范围内。如表12所示。
表12出风温度对本发明冲剂喷雾干燥的影响
Figure A20091017661800202
由上表可知,喷雾干燥时的最佳出风温度为80~100℃。
冲剂的质量分析测定
(1)主要化学成份的测定
表13主要化学成份
Figure A20091017661800211
(2)卫生指标
①细菌总数:23000cfu/g。
②大肠菌群:<30cfu/100g。
实施例4本发明营养复合剂胶囊的制备:
内容物包括实施例1的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0-90重量份,实施例2的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30重量份,及偃松籽油(食品级)10-20重量份。首先将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和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得到粉状物成品备用。
液体辅料为玉米油以及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助悬剂黄蜡。增塑剂为甘油、山梨醇两者的混合物,比例为5∶1;增塑剂∶干明胶=0.6∶1.0,水与干明胶之比为1∶1;遮蔽剂用二氧化钛,其用量为每kg明胶用4g;防腐剂用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及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04%)的混合物。在干燥温度30~35℃,空气相对湿度20%条件下鼓风干燥。
(1)配制胶液
取明胶,加入明胶量0.8倍的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和明胶量0.5倍的水置化胶罐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溶融成均匀胶液,保温1~2h,抽真空排除胶液中的气泡,过滤胶液待用。
(2)制胶带
胶液通过胶盒和鼓轮在自动旋转制囊机中自动制成胶带,胶带的厚度通过调节油轴和鼓轮之间的间隙来控制。
(3)填充压制
将上述粉状物成品和偃松籽油充分搅拌均匀,通过自动旋转制囊机的贮液槽流经填充泵,进入滚模中填充入胶带经滚模旋压制成软胶囊。自动旋转制囊机生产过程中,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35%。要求压制而成的软胶囊每粒重(420±42)mg,胶囊内容物净重(280±14)mg。
(4)干燥
填充压制而成的软胶囊通过收集斜槽和输送装置,除去废品后进入干燥机中,进行定型和初步干燥,干燥机由4节转笼和2台对置的风机组成,在干燥温度30~35℃、空气相对湿度20%条件下鼓风干燥约4h,使软胶囊囊壳的水分达到6%~8%的范围。同时在压制胶囊过程中产生的废胶也通过输送装置进入废胶桶进行回收。
(5)洗擦丸
由于软胶囊生产过程中采用植物油进行胶囊机的润滑,在胶囊外表面不可避免地粘带一些植物油,本工序将粘带在胶囊外表面食用油擦试干净的同时也是对胶囊进行抛光。用V(乙醇)∶V(丙酮)=5∶1的溶液在洗擦丸机中洗去胶囊表面油层,吹干洗液。
(6)最终干燥
最终干燥又称整丸,在经过较长时间对软胶囊进一步干燥的同时,控制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促使软胶囊表面光滑、饱满,使胶囊干燥中不会表面失水、干瘪,并促使胶囊的形状和大小进一步保持均匀。将胶囊移入干燥盘,在温度21~24℃,相对湿度30%~40%的干燥室中干燥30h。
(7)检查、计数
干燥后的胶囊用振荡筛分离不合格产品,然后用色泽分类器剔除色泽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最后用电子计数器进行自动计数,并自动包装封存即得成品。软胶囊的贮存条件温度20~24℃,相对湿度50%。
产品质量标准
A.感观指标
Figure A20091017661800221
B.理化指标
Figure A20091017661800222
实验例1本发明营养复合剂软胶囊的保健功效研究
采用昆明种小鼠(26±2g),雄性,由省肿瘤医院动物室提供;Wistar大鼠(200±20g),雄性,由省肿瘤医院动物室提供。
采用本发明营养复合剂软胶囊(以下称作本发明提取物);高脂饲料配方:蛋黄粉10%,猪油8%,猪胆盐0.5%,基础饲料81.5%。
1、本发明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1)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模型对照组,同时设给予本发明提取物样品高剂量的正常动物组及一个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
(2)降低空腹血糖实验
①高血糖模型动物
昆明种雄性小鼠禁食24h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80mg/kg体重)。7天后尾尖取血测定空腹血糖,血糖值10~25mmol/L为高血糖模型成功动物。
选高血糖模型动物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三个剂量组(组间差不大于1.1mmol/L),每组10只,按人体推荐量的5、10、20倍分别设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1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中剂量组给予2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高剂量组给予4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以每天灌胃量为小鼠体重的2%将本发明提取物配制成相应浓度的溶液,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30天,测空腹血糖值,比较各组动物血糖值及血糖下降百分率。
血糖下降百分率=(实验前血糖值-实验后血糖值)/实验前血糖值×100%。
(2)正常动物
昆明种雄性小鼠按空腹血糖随机分组,随机选1个对照组和1个高剂量本发明提取物受试组,其余操作同高血糖模型动物。
(3)糖耐量实验
高血糖模型动物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按人体推荐量的5、10、20倍分别设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1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中剂量组给予2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高剂量组给予4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15-20分钟后经口给予葡萄糖2.0g/kg,测定葡萄糖后0、0.5、2小时的血糖值,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给葡萄糖后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
血糖曲线下面积=1/2×(0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0.5+1/2×(2小时血糖值+0.5小时血糖值)×1.5=0.25×(0小时血糖值+4×0.5小时血糖值+3×2小时血糖值)
2、本发明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1)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动物为昆明种雄性小鼠(26±2g),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低剂量组给予1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中剂量组给予2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高剂量组给予4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以每天灌胃量为小鼠体重的2%将本发明提取物配制成相应浓度的溶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喂养结束后,小鼠禁食12h后采血,肝素抗凝,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
(2)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①测定方法:机体中有许多抗氧化物质,能使Fe3+还原成Fe2+,后者可与菲啉类物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通过比色可测出其抗氧化能力的高低。
②操作步骤:见表14,在试剂三应用液加入后用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置37℃水浴30min,加入试剂四和样品后用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放置10min,蒸馏水调零,1cm光径,520nm处测各管吸光值。
表14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③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的计算:在37℃时,每分钟每毫升血浆使反应体系的吸光值(OD)每增加0.01时,为一个总抗氧化能力单位。计算公式如下:
(3)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
①测定方法: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
②操作步骤:见表15,将试剂和样品用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置37℃水浴40分钟。加显色剂,比色。
表15SOD测定方法
Figure A20091017661800243
③血浆中计算SOD活力的计算:每毫升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SOD量为一个活力单位(U)。计算公式:
Figure A20091017661800252
(4)丙二醛(MDA)测定
①测试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
②操作步骤:见表16,用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试管口用保鲜膜扎紧,用针头刺一小孔,95℃水浴加热(或用锅开盖煮沸)40分钟,取出后流水冷却,然后3500~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532mm处,1cm光径,蒸馏水调零,测各管吸光值。
表16MDA测定方法
Figure A20091017661800253
③MDA计算公式:
Figure A20091017661800254
(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测定
①测定方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
②操作步骤:见表17。
表17MDA测定方法
酶促反应:
Figure A20091017661800255
Figure A20091017661800261
混匀,3500~4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1.5ml作显色反应。
显色反应:
Figure A20091017661800262
混匀,15分钟后,412nm处,1cm光径比色杯,蒸馏水调零,测各管OD值。
③GSH-PX酶活力的计算:规定每0.1ml血清在37℃反应5分钟,扣除非酶促反应作用,使反应体系中GSH浓度降低1μmol/L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SH-Px活力计算公式:
Figure A20091017661800263
3、本发明提取物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1)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选择健康Wistar大鼠,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低剂量本发明提取物组、中剂量本发明提取物组、高剂量本发明提取物组和阳性对照组(脂必妥),除基础饲料组外,其它各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其中剂量组按人体推荐量的2.5、5、10倍分别设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以每天灌胃量为大鼠体重的2%将本发明提取物及脂必妥配制成相应浓度的溶液,低剂量组给予5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中剂量组给予1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高剂量组给予200mg/kg体重本发明提取物,基础饲料对照组和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70mg/kg脂必妥,实验期为三十天。喂养结束后,大鼠禁食12h,取血,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待测。实验项目为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血清中TC、TG、HDL-C、LDL-C的测定方法
①总胆固醇(TC)的测定
测定方法:酶比色法(CHOD-PAP法)
操作步骤:取10ml R2复溶一瓶R1,溶解后即为工作液。
表18总胆固醇(TC)测定方法
Figure A20091017661800271
以表中的方法配好溶液后,分别混匀,在37℃保温6分钟,于500nm处,1cm光径比色杯,以试剂空白管校零,用722分光光度计测定A标准和A样品
总胆固醇浓度计算公式:
Figure A20091017661800272
其中:标准浓度为5.17mmol/L
②甘油三酯(TG)的测定
测定方法:酶比色法(GPO-PAP法)
操作步骤:从试剂盒中取出R1和R2,取10ml的R1加入一瓶R2中,溶解后即为工作液,工作液预先保温至测试温度。
以表中的方法配好溶液后,分别将溶液混合均匀,在反应温度37℃保温10分钟,于500nm处,1cm光径比色杯,以试剂空白管校零,用722分光光度计测其A标准和A样品
表19甘油三酯(TG)测定方法
Figure A20091017661800273
甘油三酯浓度计算公式:
Figure A20091017661800274
其中:标准浓度为2.26mmol/L
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测定
测定方法:磷酸钨-镁沉淀法
操作步骤:取10ml R2复溶一瓶R1,溶解后即为工作液。将血清与沉淀剂R3以1∶1混合,室温放置10分钟后,3000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做胆固醇测定,必须在4小时内完成。
表2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方法
以表中的方法配好溶液后,分别混合均匀,在37℃保温6分钟,于500nm处,1cm光径比色杯,以试剂空白管校零,读取A标准和A样品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计算公式:
其中:标准浓度为1.47mmol/L
*——血清稀释倍数
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测定
测定方法:聚乙烯硫酸沉淀法
操作步骤:先将R35.25ml与R41ml彻底混匀,即为LDL-C沉淀剂。将血清与沉淀剂以2∶1混合,室温放置15分钟后,3000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作胆固醇测定,血清与沉淀剂混合后,放置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然后取10mlR2复溶1瓶R1,溶解后即为工作液。
表2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方法
Figure A20091017661800283
分别混合均匀,在37℃保温6分钟,于500nm处,1cm光径比色杯,以试剂空白管校零,读取A标准和A样品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计算公式:
Figure A20091017661800291
LDL-C浓度=总胆固醇-上清液胆固醇(mmol/L或mg/dl)
其中:标准浓度为2.56mmol/L
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统计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5、结果与分析
5.3.1本发明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1)降低空腹血糖实验结果
由表22及图10可以看出,实验开始时,模型对照组与各剂量组间的血糖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三十天后,模型对照组与低剂量组血糖值有较大幅度升高,与本组实验开始时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糖比本组实验开始时下降,中剂量组血糖下降百分率为1.0%,高剂量组血糖下降百分率为44.1%,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
表22本发明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Figure A20091017661800292
a:P<0.05与同一时期模型对照组比较;b:P<0.01与同一时期模型对照组比较
由表23可知,正常动物高剂量组在实验结束时血糖值与本组动物实验开始时及正常动物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提取物高剂量组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并无明显影响。因此,可判定本发明提取物降空腹血糖实验结果阳性。
表23本发明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Figure A20091017661800293
(2)糖耐量实验结果
由表24和图11、图12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取物剂量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曲线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移,并明显改善各时段点的糖耐量。其中本发明提取物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予葡萄糖后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血糖曲线下面积降低20.9%(P<0.05),中剂量组降低34.1%(P<0.01),高剂量组降低54.3%(P<0.01)。因此,可判定本发明提取物糖耐量实验结果阳性。
表24本发明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Figure A20091017661800301
a: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3)讨论
本发明选择正常动物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模型动物作为切入点,对本发明提取物调节血糖的功能进行评价。四氧嘧啶(Alloxan)是一种β细胞毒剂,它能选择性地损伤多种动物的胰岛β细胞,造成胰岛素分泌低下,引起实验型糖尿病,动物出现多尿、多饮、消瘦及血糖显著升高。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取物对正常动物血糖水平未见明显作用,可能对正常糖代谢过程无明显影响;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并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这表明本发明提取物可能减弱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或改善受损伤的β细胞的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黑木耳、猴头菇和蜂花粉,进一步还包括偃松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黑木耳40-70份、猴头菇10-20份、蜂花粉10-20份;进一步,还包括偃松仁10-20份;优选的,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黑木耳50份、猴头菇10份、蜂花粉20份、偃松仁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复合剂可以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各种口服制剂,例如冲剂、软胶囊、片剂、口服液等;优选为冲剂或软胶囊。
4.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分包括黑木耳多糖、猴头菇多糖、蜂花粉有效成分,具体的是包括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0-90重量份,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30重量份,经常规冲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营养复合剂粉状物;其中,优选的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5重量份,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重量份。
5.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内容物和囊壳组成,其内容物的主要成分包括黑木耳多糖、猴头菇多糖、蜂花粉有效成分和偃松籽油,具体的是包括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0-90重量份,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30重量份及偃松籽油10-20重量份;其囊壳的成分包括明胶、甘油和水,经常规胶囊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其中,优选的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5重量份,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重量份,偃松籽油15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是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A.提取多糖溶液:将黑木耳40-70重量份和猴头菇10-20重量份经除杂、干燥、粉碎、过筛得到黑木耳、猴头菇干粉;将所得干粉加入缓冲液中,再加入纤维素酶进行恒温酶促反应;之后调节pH至中性,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恒温酶解反应,迅速升温灭酶浸提后,离心、过滤得到多糖溶液;
B.除蛋白质:在多糖溶液中加入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进行充分振摇,将游离蛋白变性成为不溶性物质,经离心分离后去除蛋白质;
C.脱色:采用H2O2脱色法进行脱色,脱色处理后再经透析除去氧化后的小分子色素;
D.浓缩:温度控制在50℃左右,使用低压蒸汽,除去约70%~80%的水分,即得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
其中,步骤A中,所述黑木耳、猴头菇干粉是按1∶20-40的重量比例加入pH=3.0-7.0的缓冲液,加纤维素酶30-150IU·g-1,20-60℃恒温酶促反应1-5h;调pH至5.0-9.0,加入中性蛋白酶60-300IU·g-1,20-60℃恒温酶解1-5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2h,离心,过滤;
优选的,所述缓冲液的pH=4.5-5.5,更优选pH=5.0;所述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60-120IU·g-1,更优选90IU·g-1;所述酶促反应温度为45-55℃反应时间2.5-3.5h,更优选的条件为50℃,3.5h;
优选的,所述调节pH至7.0-8.0,更优选pH为7.0;所述中性蛋白酶的加入量为60-180IU·g-1,更优选120IU·g-1;所述酶解温为度40-50℃酶解时间1.5-2.5h,更优选的条件为45℃,2.5h;
其中,步骤B中,所述除蛋白是按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水溶液1/4体积加入氯仿/正丁醇(4∶1)试剂,剧烈振荡30min,离心,倾出上清夜,除去中间变性蛋白及下层氯仿,重复操作直至中间层无变性蛋白;
其中,步骤C中,所述脱色是采用H2O2法,将多糖水溶液用氨水调pH值至8.0,40℃滴加5%H2O2,保温3h,透析,得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A.称取10-20重量份的蜂花粉,清除杂质,加水后用酸调pH至酸性,加纤维素酶CA复合酶,恒温酶解反应后,迅速升温灭酶后浸提,离心分离得到蜂花粉提取液;所述纤维素酶CA复合酶是纤维素酶和液化酶的混合物;
B.将蜂花粉酶提取渣加水,加酸,煮沸水解后,用碱中和,离心分离得到蜂花粉提取液。两次提取液合并真空浓缩即得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
其中,步骤A中,所述蜂花粉按1∶8-12的重量比例添加水,再用酸调pH至3.0-5.0,加入纤维素酶CA复合酶30-150IU·g-1,25-65℃恒温酶解16-32h,迅速升温至80℃灭酶,浸提6h,离心分离蜂花粉提取液;
优选的,加入的纤维素酶CA复合酶是纤维素酶:液化酶的重量比为5-7∶1的混合物,优选6∶1;其加入的量为30-90IU·g-1,更优选90IU·g-1;所述用酸调pH至4.0-5.0,更优选pH为4.0;所述酶解温度为40-50℃时间为24-28h,更优选的条件为45℃,28h。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营养复合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上述黑木耳、猴头菇多糖浓缩液70-90重量份和蜂花粉有效成分浓缩液10-30重量份混合均匀,添加糊精、乳清粉、蔗糖等常用药物学赋型剂或辅料,搅拌溶解,使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冷却后即得到营养复合剂粉状物成品;所述的药物学赋型剂或辅料为麦芽糊精和乳清粉;
所述高压均质采用二级均质,一级均质压力20Mpa,时间10min;二级均质压力5Mpa,时间5min;均质温度60℃;
所述喷雾干燥的进料温度为40-80℃,进风温度为160-240℃,出风温度为60-140℃;优选进料温度为40℃,进风温度为180-200℃,出风温度为80-100℃。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营养复合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明胶,加入明胶量0.8倍的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和明胶量0.5倍的水置化胶罐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溶融成均匀胶液,保温1~2h,抽真空排除胶液中的气泡,过滤胶液待用;
B.填充压制:将上述营养复合剂粉状物和偃松籽油10-20重量份充分搅拌均匀,通过自动旋转制囊机的贮液槽流经填充泵,进入滚模中填充入胶带经滚模旋压制成软胶囊,自动旋转制囊机生产过程中,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35%;
C.干燥:填充压制而成的软胶囊通过收集斜槽和输送装置,除去废品后进入干燥机中,进行定型、干燥、整丸,即得成品。
10.权利要求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复合剂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尤其在制备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CN2009101766182A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664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66182A CN101664180B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66182A CN101664180B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4180A true CN101664180A (zh) 2010-03-10
CN101664180B CN101664180B (zh) 2013-04-17

Family

ID=4180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66182A Active CN101664180B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418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617A (zh) * 2010-06-11 2011-12-14 德阳仙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猴头菇咀嚼片及制备方法
CN103262973A (zh) * 2013-04-24 2013-08-28 张�荣 黑木耳多糖与松籽油复合软胶囊
CN103535835A (zh) * 2012-07-13 2014-01-29 北京市蜂业公司 一种用花粉可溶性提取物制备的固体饮料
CN104000080A (zh) * 2014-04-18 2014-08-27 安徽佛子岭面业有限公司 富含玉米肽硒的多肽营养面粉
CN104839534A (zh) * 2015-04-25 2015-08-19 安徽蜂献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猴头菇保健蜂巢素
CN105595146A (zh) * 2016-01-20 2016-05-25 舒文一 具有清肺润肺功效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92246A (zh) * 2023-05-19 2023-07-28 厦门金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黑木耳多糖的胶原补水液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7143A (zh) * 2006-04-05 2007-11-28 张清明 全营养绿色保健杂面系列挂面和方便面及其制做方法
CN101518336A (zh) * 2009-04-14 2009-09-02 北京惠中铭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617A (zh) * 2010-06-11 2011-12-14 德阳仙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猴头菇咀嚼片及制备方法
CN103535835A (zh) * 2012-07-13 2014-01-29 北京市蜂业公司 一种用花粉可溶性提取物制备的固体饮料
CN103535835B (zh) * 2012-07-13 2015-09-30 北京市蜂业公司 一种用花粉可溶性提取物制备的固体饮料
CN103262973A (zh) * 2013-04-24 2013-08-28 张�荣 黑木耳多糖与松籽油复合软胶囊
CN104000080A (zh) * 2014-04-18 2014-08-27 安徽佛子岭面业有限公司 富含玉米肽硒的多肽营养面粉
CN104000080B (zh) * 2014-04-18 2015-10-28 安徽佛子岭面业有限公司 富含玉米肽硒的多肽营养面粉
CN104839534A (zh) * 2015-04-25 2015-08-19 安徽蜂献蜂业有限公司 一种猴头菇保健蜂巢素
CN105595146A (zh) * 2016-01-20 2016-05-25 舒文一 具有清肺润肺功效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92246A (zh) * 2023-05-19 2023-07-28 厦门金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黑木耳多糖的胶原补水液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4180B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4180B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营养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0566B (zh) 一种刺梨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26087A (zh) 复合辣木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64184A (zh) 一种降血脂的保健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71708A (zh) 一种茯苓菌丝体木姜叶柯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22664B (zh) 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63873B (zh) 天麻营养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3155985B (zh) 一种黄精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6028A (zh) 生姜提取物、生姜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6956A (zh) 一种含有松花粉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2578A (zh) 一种控制嘌呤摄入及促进尿酸排泄的天然膳食
CN105707681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超微黑木耳粉营养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2240B (zh) 一种胡萝卜参的加工方法
CN116114876B (zh) 一种含甘蔗多酚与莱茵衣藻的降血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466A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5433260A (zh) 一种用于降低血脂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工艺
CN107927764A (zh) 一种含海参提取物与地龙蛋白粉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6565B (zh) 一种降血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61293A (zh) 一种沙棘番茄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1711A (zh) 一种保健食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76292A (zh)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肾阴虚功能的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0442A (zh) 一种蜂王浆龟鳖肽嚼含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13383956B (zh) 一种黑松露补肾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5914A (zh) 黑木耳多肽功能食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98229C (zh) 一种微米糖参银耳养颜润肺降糖奶片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8

Address after: 165099 No.88 Guangming Street, Jiagedaqi District, Daxinganling area,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XINGANLING FULIN WILD TREAS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65000, Heilongjiang province Greater Khingan Range District Jiagedaqi Wei East Street twenty-two Committee 5 groups

Patentee before: Zhang Yongf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