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695340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5340A
CN108695340A CN201710218944.XA CN201710218944A CN108695340A CN 108695340 A CN108695340 A CN 108695340A CN 201710218944 A CN201710218944 A CN 201710218944A CN 108695340 A CN108695340 A CN 108695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ead
lead wire
metal
display panel
wir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189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晨航
黄靖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189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5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5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5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441Interconnections, e.g. scanning lines
    • H10D86/443Interconnections, e.g. scanning lines adapted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6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wherein the TFTs are in active matr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位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多条金属引线;每一条所述金属引线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异层设置;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电连接;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和/或,每一个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金属引线的耐弯折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产品的显示效果不断地得到改善,从而使显示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的金属引线多为直线型。当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时,由于直线型金属引线具有较长的线长以及所能承受的断裂应变极限(金属本身的断裂应变极限大约在1%)的限制,在显示面板弯折时,金属引线的耐弯折性能较差,容易发生断裂或断开,从而导致信号无法正常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金属引线的耐弯折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基板,以及位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多条金属引线;
每一条所述金属引线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异层设置;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电连接;
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和/或,每一个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
可选的,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呈两行排列,每一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呈一行排列。
可选的,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具有第一尺寸Y1;沿与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每一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具有第二尺寸X1,其中,X1/Y1≥0.5。
可选的,2μm≤X1≤100μm。
可选的,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具有第一尺寸Y2;沿与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每一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具有第二尺寸X2,其中,X2/Y2≥0.5。
可选的,2μm≤X2≤100μm。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临近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通过所述第一无机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临近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引线段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与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直接接触。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远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
可选的,所述平坦化层的材料为光阻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为矩形或叉形。
可选的,所述金属引线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显示区。
可选的,所述金属引线为数据线和/或扫描线。
可选的,所述金属引线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非显示区。
可选的,所述金属引线为数据引线、扫描引线、时钟信号线和电源信号线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数据引线用于将源极驱动芯片与显示区的数据线连接;所述扫描引线用于将栅极驱动芯片与显示区的扫描线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金属引线分为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并且第一金属引线段和第二金属引线段异层设置,分散了显示面板弯折时金属引线受到的应力,并且通过设置每一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和/或,每一个第二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使得信号传输具有多条通路,当某一通路上金属引线段断裂时,其他通路仍能正常传输信号,从而提高了金属引线的耐弯折性能,保证了显示面板受弯折时信号的正常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面板沿图2中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参考图1,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1和金属线102,金属线102采用直线型。当显示面板沿图中Z1方向弯折时,金属线102在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导致信号无法正常传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面板沿图2中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3,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基板110,以及位于柔性基板110上的多条金属引线120;
每一条金属引线120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122;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第一金属引线段121与第二金属引线段122间隔设置,并且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异层设置;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相邻的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电连接;
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每一个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呈至少两行排列;和/或,每一个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呈至少两行排列。
具体的,通过将金属引线120分为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并且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异层设置,分散了显示面板弯折时金属引线120受到的应力,并且通过设置每一个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呈至少两行排列,和/或,每一个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呈至少两行排列,使得信号传输具有多条通路,当某一通路上金属引线段断裂时,其他通路仍能正常传输信号,从而提高了金属引线120的耐弯折性能,保证了显示面板受弯折时信号的正常传输。
可选的,参考图2和图3,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每一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呈两行排列,每一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呈一行排列。这样设置,保证了当某一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出现裂纹或断裂时,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阻止裂痕的扩散,另一方面,与断裂的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并列的第二金属引线段122仍能正常传输信号,整体上提高了金属引线120的耐弯折性能,从而保证了显示面板受弯折时信号的正常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每一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呈两行排列,每一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呈一行排列的情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呈两行排列,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呈一行排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的受力情况进行设置,示例性的,若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受力大于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则可以设置每一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呈两行排列,每一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呈一行排列。
可选的,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每一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具有第一尺寸Y1;沿与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垂直的方向X,每一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具有第二尺寸X1,其中,X1/Y1≥0.5。这样设置,保证了金属引线120具有合适的阻值,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优选的,X1/Y1≥1。具体的,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相邻的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组成一个单元块,如图2中矩形虚线框10圈出的区域所示,沿金属引线120在延伸方向Y,每一单元块的单元有效长度为L。通过设置X1/Y1≥1,降低了金属引线120的单元有效长度L,即保证每一单元块具有扁平的形状,降低了显示面板沿Z2方向弯折时,每一单元块中的引线断裂的可能,提高了金属引线120的耐弯折性能。
可选的,2μm≤X1≤100μm。其中,X1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金属引线120上需要传输的信号的性质等进行设定,并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每一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具有第一尺寸Y2;沿与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垂直的方向X,每一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具有第二尺寸X2,其中,X2/Y2≥0.5。这样设置,保证了金属引线120具有合适的阻值,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优选的,X2/Y2≥1。具体的,通过设置X2/Y2≥1,降低了金属引线120的单元有效长度L,即保证每一单元块具有扁平的形状,降低了显示面板沿Z2方向弯折时,每一单元块中的引线断裂的可能,提高了金属引线120的耐弯折性能。
可选的,2μm≤X2≤100μm。其中,X2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金属引线120上需要传输的信号的性质等进行设定,并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参考图2和图3,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无机层130,第一无机层130设置于第一金属引线段121所在膜层与第二金属引线段122所在膜层之间。具体的,第一无机层130主要用于使第一金属引线段121与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异层设置,保证显示面板弯折时,分散了显示面板弯折时金属引线120受到的应力。
可选的,参考图3,第一金属引线段121所在膜层位于第二金属引线段122所在膜层临近柔性基板110的一侧;
第一无机层130覆盖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引线段121之间的间隙;第二金属引线段122与第一金属引线段121直接接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4,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140,平坦化层140设置于第二金属引线段122远离柔性基板110的一侧,平坦化层140覆盖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
具体的,由于平坦化层140耐弯折性能较好,可以对弯折应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设置平坦化层140,可以进一步降低了金属引线120在弯折方向上受到的应力,并且由于平坦化层140的缓冲作用,当金属引线120某处出现裂痕或发生断裂时,平坦化层140可以起到阻止裂痕扩散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金属引线120的耐弯折性能,进一步保证了显示面板受弯折时信号的正常传输。
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无机层130覆盖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引线段121之间的间隙,第二金属引线段122与第一金属引线段121直接接触,使得平坦化层140可以覆盖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平坦化层140与金属引线120的接触面积更多,可以更好的缓冲金属引线段120弯折时受到的应力,更好的起到阻止裂痕扩散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金属引线120的耐弯折性能,进一步保证了显示面板受弯折时信号的正常传输。
可选的,平坦化层140的材料为光阻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无机层130的一种设置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无机层130还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5,第一金属引线段121所在膜层位于第二金属引线段122所在膜层临近柔性基板110的一侧;第一无机层130覆盖第一金属引线段121所在膜层,第二金属引线段122通过第一无机层130上的过孔131与第一金属引线段121电连接。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6,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无机层150,第二无机层150设置于金属引线120临近柔性基板110的一侧。
具体的,通过在金属引线120临近柔性基板110的一侧设置第二无机层150,一方面增加了金属引线120的附着力,另一方面第二无机层150可以起到阻止水汽和氧气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的作用,从而降低金属引线120被腐蚀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7,第一金属引线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可以为矩形或叉形。
具体的,图2-图6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均为矩形的情况,图7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金属引线段121为叉形,第二金属引线段122为叉形的情况,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和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可以均为叉形,也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并不做具体限定。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参考图8,沿金属引线120的延伸方向Y,每一第一金属引线段121呈两行排列,并且每一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呈两行排列。这样设置,保证了当某一第一金属引线段121或某一第二金属引线段122出现裂纹或断裂时,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阻止裂痕的扩散,另一方面,保证了信号传输具有多条通路,一条通路断开时,其他通路还可以正常工作,整体上提高了金属引线120的耐弯折性能,从而保证了显示面板受弯折时信号的正常传输。
可选的,金属引线120位于柔性基板110的显示区。可选的,金属引线120可以为数据线和/或扫描线。
具体的,通过在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和/或扫描线分为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并且第一金属引线段和第二金属引线段异层设置,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和/或扫描线的耐弯折能力,保证了显示面板在受弯折时,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可选的,金属引线120位于柔性基板110的非显示区。金属引线120可以为数据引线、扫描引线、时钟信号线和电源信号线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数据引线用于连接显示区的数据线与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扫描引线用于连接显示区的扫描线与栅极驱动芯片。
具体的,通过在显示面板的数据引线、扫描引线、时钟信号线和电源信号线分为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并且第一金属引线段和第二金属引线段异层设置,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数据引线、扫描引线、时钟信号线和电源信号线的耐弯折能力,保证了显示面板在受弯折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另外,若所述显示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金属引线还可以为触控引线。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9,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200。示例性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柔性显示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将金属引线分为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并且第一金属引线段和第二金属引线段异层设置,分散了显示面板弯折时金属引线受到的应力,并且通过设置每一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和/或,每一个第二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使得信号传输具有多条通路,当某一通路上金属引线段断裂时,其他通路仍能正常传输信号,从而提高了金属引线的耐弯折性能,保证了显示面板受弯折时信号的正常传输。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基板,以及位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多条金属引线;
每一条所述金属引线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引线段和多个第二金属引线段;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异层设置;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电连接;
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个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和/或,每一个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呈至少两行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呈两行排列,每一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呈一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具有第一尺寸Y1;沿与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每一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具有第二尺寸X1,其中,X1/Y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2μm≤X1≤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具有第一尺寸Y2;沿与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每一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具有第二尺寸X2,其中,X2/Y2≥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2μm≤X2≤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临近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通过所述第一无机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所在膜层临近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沿所述金属引线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引线段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与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直接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远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化层的材料为光阻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引线段和所述第二金属引线段为矩形或叉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引线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显示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引线为数据线和/或扫描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引线位于所述柔性基板的非显示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引线为数据引线、扫描引线、时钟信号线和电源信号线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数据引线用于将源极驱动芯片与显示区的数据线连接;所述扫描引线用于将栅极驱动芯片与显示区的扫描线连接。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10218944.XA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8695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8944.XA CN108695340A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8944.XA CN108695340A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5340A true CN108695340A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4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18944.XA Pending CN108695340A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53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398A (zh) * 2018-10-26 2019-0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耐弯折信号线的柔性显示面板
CN109671354A (zh) * 2018-12-05 2019-04-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及其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5846A (zh) * 2012-09-28 2013-0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69719A (zh) * 2012-11-16 2015-07-08 苹果公司 柔性显示器
CN105786237A (zh) * 2015-01-09 2016-07-2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面板和柔性显示设备
US20160240602A1 (en) * 2014-09-30 2016-08-18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Divided Power Lin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6206613A (zh) * 2016-08-24 2016-12-0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3923A (zh) * 2016-11-30 2017-02-0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产品及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5846A (zh) * 2012-09-28 2013-0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69719A (zh) * 2012-11-16 2015-07-08 苹果公司 柔性显示器
US20160240602A1 (en) * 2014-09-30 2016-08-18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Divided Power Lin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5786237A (zh) * 2015-01-09 2016-07-2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面板和柔性显示设备
CN106206613A (zh) * 2016-08-24 2016-12-0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3923A (zh) * 2016-11-30 2017-02-0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产品及其显示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398A (zh) * 2018-10-26 2019-0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耐弯折信号线的柔性显示面板
CN109671354A (zh) * 2018-12-05 2019-04-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及其显示装置
WO2020113848A1 (zh) * 2018-12-05 2020-06-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及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4802B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KR102414712B1 (ko) 라운딩된 에지를 갖는 지지층을 갖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0779953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006088B (zh) 具有多种微涂层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7004774B (zh) 具有耐腐蚀印刷电路膜的柔性显示装置
US11003269B2 (en) Touch panels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s
WO2020196085A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パネル装置
US20250127027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7946317A (zh)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0610961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10181504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with redundant bent signal lines
CN10784564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49979A (zh) 柔性显示器
CN107275337A (zh) 显示装置
CN10869489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359070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6935631A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9025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582422A (zh) 显示装置
CN107046051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EP2317504A3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971430B2 (en) Touch panel
TWI722091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869534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415286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기판을 제조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