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4896B - 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94896B CN108694896B CN201710433272.4A CN201710433272A CN108694896B CN 108694896 B CN108694896 B CN 108694896B CN 201710433272 A CN201710433272 A CN 201710433272A CN 108694896 B CN108694896 B CN 1086948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signals
- scrambled
- identification
- identification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92—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s using a flat pane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3/209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specific for a flat pane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not related to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or to communication of data to the pixels by means of a curren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G09G2310/063—Waveforms for resetting the whole screen at onc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6—Handl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EMI], covering emitted as well as receive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2/00—Parallel handling of streams of display dat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8—Details of image data interface between the display device controller and the data line driver circui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0—Use of a protocol of communication by packets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属于通信领域。方法包括: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多个发送单元中其他发送单元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加扰后的信号;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对应的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本申请解决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本申请用于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一般可以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用于驱动该显示面板的面板驱动电路,该面板驱动电路可以包括时序控制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
相关技术中,时序控制器包括多个发送单元,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接收单元,且该多个发送单元与多个接收单元一一对应,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上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在需要控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时序控制器中的多个发送单元可以同时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信号,进而使得每个接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显示面板上相连接的一列像素单元输入显示信号,从而使显示面板上的每列像素单元根据被输入的显示信号发出相应颜色的光,使显示面板显示图像。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发送单元与对应的接收单元之间的通路上存在噪声信号,且任意两个通路上的噪声信号的强度不同,在发送单元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信号时,会出现由于受到较强噪声信号的干扰而使得对应的接收单元无法接收到该信号的情况,此时该发送单元需要重新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信号。
相关技术中,多个接收单元中会存在一部分接收单元需要重新发送信号,而另一部分接收单元无需重新发送信号。这样导致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信号的时间不同,进而多个接收单元向相连接的像素单元输出显示信号的时间也不同,使得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会出现波纹,因此,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中的任一发送单元,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与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送单元和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中其他发送单元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
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加扰后的信号,以便于所述对应的接收单元根据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所述对应的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所述集体复位操作为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可选的,所述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
采用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所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所述非标识信号;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
可选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所述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
依次对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所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任意两个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可选的,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像素电极,
任意两列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所对应的两个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可选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所述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所述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所述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所述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所述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可选的,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中的任一接收单元,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送单元和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应的发送单元发送的加扰后的信号,其中,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其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所述集体复位操作为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控制接收单元中的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
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
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根据所述加扰前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可选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为:所述对应的发送单元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所述非标识信号;
所述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包括:
采用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所述加扰前的信号;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加扰顺序与所述第二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解扰顺序相反。
可选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所述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包括:
依次对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解扰,得到所述加扰前的信号,所述加扰前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任意两个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可选的,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
任意两列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可选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所述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所述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所述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所述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所述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可选的,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为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中的任一发送单元,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与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送单元和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加扰模块,用于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中其他发送单元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
发送模块,用于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加扰后的信号,以便于所述对应的接收单元根据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所述对应的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所述集体复位操作为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可选的,所述加扰模块为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加扰模块还用于:
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所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所述非标识信号;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
可选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所述加扰模块还用于:依次对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所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任意两个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可选的,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像素电极,
任意两列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所对应的两个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可选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所述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所述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所述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所述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所述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可选的,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为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中的任一接收单元,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送单元和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应的发送单元发送的加扰后的信号,其中,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其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所述集体复位操作为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控制接收单元中的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
解扰模块,用于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
输出模块,用于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根据所述加扰前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可选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为:所述对应的发送单元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所述非标识信号,所述解扰模块为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
所述解扰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所述加扰前的信号;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加扰顺序与所述第二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解扰顺序相反。
可选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所述解扰模块还用于:依次对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解扰,得到所述加扰前的信号,所述加扰前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任意两个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可选的,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
任意两列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可选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所述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所述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所述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所述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所述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可选的,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时序控制器和源极驱动电路,
所述时序控制器包括多个发送单元,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接收单元,且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中的每个发送单元为第三方面所述的发送单元,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的每个接收单元为第四方面所述的接收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当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加扰后的信号的时间不同时,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间也不同。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发送单元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也即,每个接收单元在根据第一标识信号执行复位操作后,都会等待其他接收单元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减小了多个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信号的时间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图像信号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信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发送单元的待发送的两帧信号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时序控制器01、源极驱动电路02,该时序控制器01包括多个发送单元011,源极驱动电路02包括多个接收单元021,且时序控制器01中的多个发送单元011与源极驱动电路02中的多个接收单元021一一对应连接。也即,多个发送单元011与多个接收单元021可以采用点对点(英文:peer-to-peer;简称:P2P)的传输模式传输信号。
示例的,时序控制器0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端口(英文:port),每个端口内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道(英文:lane),如每个端口内设置有一个通道、两个通道或三个通道。也即,时序控制器0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通道,且时序控制器01中的多个发送单元011与该多个通道一一对应连接。源极驱动电路02可以包括多个源极驱动芯片(图1中未示出),每个源极驱动芯片上设置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道,也即,该源极驱动电路0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通道,且该多个接收单元021与该多个通道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的,时序控制器01上设置的多个通道还与源极驱动电路02上设置的多个通道通过信号线一一对应连接,从而使得时序控制器01中的多个发送单元011和源极驱动电路02中的多个接收单元021,分别通过时序控制器01上的端口、信号线以及源极驱动电路上的端口一一对应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1,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面板03,显示面板03上可以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031。其中,每个像素单元031包括相连接的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像素电极。该多个像素单元031可以形成多列像素单元,且该多列像素单元可以与源极驱动电路02中的多个接收单元021一一对应连接。可选的,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图1中未示出)。
示例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中时序控制器01的多个发送单元011中的任一发送单元011,该多个发送单元011与源极驱动电路02的多个接收单元021一一对应,每个发送单元和每个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如图2所示,该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多个发送单元中其他发送单元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
步骤202、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加扰后的信号,以便于对应的接收单元根据加扰后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对应的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集体复位操作为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中,当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加扰后的信号的时间不同时,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间也不同。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发送单元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也即,每个接收单元在根据第一标识信号执行复位操作后,都会等待其他接收单元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减小了多个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信号的时间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源极驱动电路02的多个接收单元021中的任一接收单元021,该多个接收单元021与时序控制器01的多个发送单元011一一对应,每个发送单元和每个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如图3所示,该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接收对应的发送单元发送的加扰后的信号。
其中,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多个接收单元中其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集体复位操作为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步骤30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号,控制接收单元中的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
步骤303、对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
步骤304、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根据加扰前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中,当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加扰后的信号的时间不同时,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间也不同。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发送单元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也即,每个接收单元在根据第一标识信号执行复位操作后,都会等待其他接收单元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减小了多个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信号的时间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发送单元采用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
示例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图像信号示意图。时序控制器上可以存储有如图5所示的视频图像信号,该视频图像信号可以包括在时域上连续的多帧图像信号(图5中以五帧图像信号为例),每帧图像信号可以包括与多个发送单元一一对应的多个列信号(图5中仅仅示出了第一帧图像信号中的多个列信号)。其中,多帧图像数信号中对应同一的发送单元的多个列信号在时域上连续。在需要控制显示面板显示视频图像时,时序控制器中的每个发送单元均需要将该发送单元对应的多个列信号依次发送至该发送单元对应的接收单元。其中,每个发送单元对应的多个列信号为该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由于多个发送单元通常是同时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信号,因此,为了防止在多个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单元需要在向接收单元发送信号之前,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每个发送单元011均包括一个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该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可以用于对信号进行加扰。示例的,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可以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也即,该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能够采用多阶多项式对信号进行加扰。实际应用中,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还可以为其他包含X的多阶多项式。当两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较相似时,在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后,所得到的两个加扰后的信号的相差较大,把两个较相似的待发送的信号转变为两个相差较大的信号。且相差较大的两个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信号间的电磁干扰较小,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小这两个发送单元在发送该两个相差较大的信号时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的,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可以包括:多帧信号(也即图5中的多帧图像信号中对应同一发送单元的列信号),其中,该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可以包括:多个行信号。需要解释的是,每个发送单元对应一个接收单元,每个接收单元对应显示面板上的一列像素单元,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中的每帧信号为需要输入显示面板上的一列像素单元的信号,该每帧信号中的多个行信号为需要输入该一列像素单元中的多个像素单元(也即该一列像素单元中的多行像素单元)的信号。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信号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可以包括:起始标识信号K1、控制(英文:control;简称:ctrl)包信号、视频线包(英文:video line package)信号、截止标识信号K2和空(英文:idle)包信号,起始标识信号K1用于指示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截止标识信号K2用于指示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该控制包信号也可以称为行控制(英文:control-line;简称:ctrl-l)包信号,且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中的控制包信号均相同。每个行信号中的标识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K1和截止标识信号K2,每个行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包括: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和空包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单元在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时,仅仅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而不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因此,经过加扰后得到的加扰后的信号可以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非标识信号。
示例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帧信号可以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每个发送单元发出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的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同。也即,当某一个发送单元发出的加扰后的信号中共包括五个第一标识信号时,其他发送单元发出的加扰后的信号中也共包括五个第一标识信号。该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集体复位操作可以为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可选的,在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也可以存在一个第一标识信号。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发送单元的待发送的两帧信号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两个发送单元分别为:发送单元A和发送单元B,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截止标识信号K2,该多个截止标识信号K2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第一标识信号K3。也即,该多个截止标识信号K2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K3,截止标识信号K2仅仅用于指示行信号的截止位置,但是,第一标识信号K3不仅仅可以用于指示行信号的截止位置,还可以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以及指示接收单元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在被加扰前可以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该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第一标识信号。
在执行步骤401时,发送单元可以采用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依次对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该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且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也即,发送单元在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扫描待发送的信号,并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的过程中,若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当前扫描到第一标识信号,则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并在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继续对第一标识信号之后的信号进行扫描并加扰,从而实现了将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分为多段信号,并分别对多段信号进行加扰。
进一步的,在对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分段加扰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任意两个发送单元的待发送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也即任意两个发送单元的待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标识信号在视频线程的位置不同)。也即,如图7所示,任意两个发送单元的待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个第一标识信号K3在时域上的位置不同,从而使得被第一标识信号K3划分得到的多段信号的区别较大,比如,某一段信号较长,而另一段信号较短。这样一来,在对待发送的信号分段加扰时,被加扰的信号的区别较大,进一步的使得加扰后的信号的差别更大,进一步的防止了在传输信号时信号间的电磁干扰。
可选的,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像素电极。相关技术中,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需要输入的信号较相似,因此,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所对应的两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较相似,且较相似的两个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引起的信号间的电磁干扰程度较强。所以,为了防止此现象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任意两列相邻的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所对应的两个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也即,将需要加扰两个较相似的待发送信号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设置为不同的线性反馈寄存器,由于不同的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同一信号进行加扰得到的信号叫不同,因此,使得需要输入至相邻两列像素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程度较小。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向接收单元传输加扰后的信号的过程中,加扰信号中的标识信号很有可能未被接收单元接收到,因此,为了保证标识信号能够有效的被接收单元接收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相关技术中每个标识信号的比特位数为十,而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每个标识信号的比特位数大于十,当接收信号没接收到前十个比特位,且接收到第十个比特位之后的比特位,则接收单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十个比特位之后的比特位,对没接收到的前十个比特位进行恢复,进而确定标识信号。且当接收单元对前十个比特位误判,那么接收单元能够根据第十个比特位之后的比特位对该前十个比特位进行纠正,从而准确的识别标识信号。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识信号的比特位数大于相关技术中的标识信号的比特位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更多的比特位能够组合得到较多种类的标识信号,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标识。
示例的,每个标识信号可以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且每个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也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可以包括四十个比特位单元。当接收单元未接收到前一个或几个比特位单元时,可以通过后面的比特位单元,确定标识信号。
可选的,由于在标识信号中的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时,接收单元能够较容易的识别出该标识信号。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每个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进一步的,每个标识信号中可以存在连续的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接收单元在接收并识别标识信号时,可以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来确定是否接收到标识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连续的多个行信号,每帧信号还可以包括位于该多个行信号之后的帧结束标识信号K4。
示例的,表1示出了每个发送单元待发送的信号中各个标识信号包括的四个比特位单元,如表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每个比特位的值均为二进制数字,且为了保证每个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可以设置四个比特位单元中的两个比特位单元互为非,另外两个比特位单元也互为非,如:K1的四个比特位单元中,比特位单元(0111111010)与比特位单元(1000000101)互为非,比特位单元(1010101000)与比特位单元(0101010111)互为非。
可选的,K1可以由在时序上依次排布的比特位单元(0111111010)、比特位单元(1000000101)、比特位单元(1010101000)与比特位单元(0101010111)组成,或者,K1可以由在时序上依次排布的比特位单元(0111111010)、比特位单元(0101010111)、比特位单元(1010101000)与比特位单元(1000000101)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表1示出的四个比特位单元的排布顺序进行限定。
表1
步骤402、发送单元对加扰后的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
示例的,发送单元在发送该加扰后的信号前,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速率,还可以采用8b/10b编码(也即将8比特(bit)数据编码成10比特数据)的编码方法对该加扰后的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编码的过程中,所有的标识信号均不会被编码,也即进行编码的信号均为非标识信号。
步骤403、发送单元向接收单元发送编码后的信号。
发送单元在得到编码后的信号后,就可以通过与对应的接收单元之间建立的通路,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编码后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多个发送单元可以并行向每个发送单元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每个发送单元编码后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单元在接收编码后的信号的过程中,若接收单元检测到第一标识信号,则接收单元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标识信号,控制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且由于时序控制器中的多个发送单元会同时向源极驱动电路中的多个接收单元发送信号,因此,每个接收单元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中的第一标识信号控制接收单元中的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
步骤404、接收单元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加扰后的信号。
接收单元在接收到编码后的信号后,接收单元可以采用8b/10b解码(也即将10比特数据解码成8比特数据)的解码方法对编码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步骤401中得到的加扰后的信号。
步骤405、接收单元采用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
在每个接收单元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后,均可以采用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对自己解码后的信号(也即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也即该接收单元对应的发送单元的待发送的信号),这样一来,发送单元就成功的将待发送的信号发送至对应的接收单元。示例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加扰顺序可以与第二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解扰顺序相反。
进一步的,由于每个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均能够:解扰该接收单元对应的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加扰后的信号,因此,当任意两列相邻的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所对应的两个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时,任意两列相邻的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也不同。示例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能够在峰值频谱处生成大约7分贝(英文:decibel;简称:dB)的衰减。
步骤406、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接收单元根据加扰前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在源极驱动电路中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均完成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时,每个接收单元均可以确定当前已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此时,每个接收单元均可以根据自己解扰所得到的加扰前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示例的,当接收单元1在完成第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时,接收单元1共完成一次复位操作,此时接收单元1需要确定源极驱动电路中的其他接收单元是否均完成接收到的第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也即确定其他接收单元是否已经完成一次复位操作。若接收单元1确定当前所有的接收单元均已经完成一次复位操作,那么该接收单元1此时可以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若接收单元1确定此时还有部分接收单元并未执行完毕一次复位操作,那么此时接收单元1不能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并需要等待所有的接收单元均执行完毕一次复位操作之后,才能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当接收单元1在完成第二个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时,接收单元1共完成两次复位操作,此时接收单元1需要确定源极驱动电路中的其他接收单元是否均完成接收到的第二个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也即确定其他接收单元是否已经完成两次复位操作。若接收单元1确定当前所有的接收单元均已经完成两次复位操作,那么该接收单元1此时可以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若接收单元1确定此时还有部分接收单元并未执行完毕两次复位操作,那么此时接收单元1不能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并需要等待所有的接收单元均执行完毕两次复位操作之后,才能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中,当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加扰后的信号的时间不同时,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间也不同。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发送单元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也即,每个接收单元在根据第一标识信号执行复位操作后,都会等待其他接收单元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减小了多个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信号的时间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单元011的结构示意图,该发送单元011可以为图1中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中的任一发送单元,每个发送单元和每个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如图8所示,该发送单元011可以包括:
加扰模块0111,用于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多个发送单元中其他发送单元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
发送模块0112,用于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加扰后的信号,以便于对应的接收单元根据加扰后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对应的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集体复位操作为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单元中,加扰模块加扰后的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当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加扰后的信号的时间不同时,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间也不同。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发送单元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也即,每个接收单元在根据第一标识信号执行复位操作后,都会等待其他接收单元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减小了多个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信号的时间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加扰模块0111为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加扰模块0111还可以用于:
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非标识信号;
其中,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
可选的,待发送的信号可以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第一标识信号,
加扰模块0111还可以用于:依次对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任意两个发送单元的待发送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可选的,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像素电极,
任意两列相邻的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所对应的两个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可选的,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可选的,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可选的,每个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第一标识信号。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单元中,加扰模块加扰后的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当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加扰后的信号的时间不同时,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间也不同。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发送单元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也即,每个接收单元在根据第一标识信号执行复位操作后,都会等待其他接收单元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减小了多个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信号的时间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单元021的结构示意图,该接收单元021可以为图1所示的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中的任一接收单元,每个发送单元和每个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如图9所示,该接收单元021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0211,用于接收对应的发送单元发送的加扰后的信号,其中,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多个接收单元中其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集体复位操作为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
控制模块0212,用于根据加扰后的信号中的第一标识信号,控制接收单元中的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
解扰模块0213,用于对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
输出模块0214,用于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根据加扰前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单元中,当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加扰后的信号的时间不同时,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间也不同。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输出模块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也即,每个接收单元中的控制模块在根据第一标识信号控制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后,都会等待其他接收单元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减小了多个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信号的时间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加扰后的信号为:对应的发送单元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的信号,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非标识信号,解扰模块为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
解扰模块0213还可以用于:对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
其中,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加扰顺序与第二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解扰顺序相反。
可选的,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第一标识信号;
解扰模块0213还用于:依次对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加扰前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任意两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可选的,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
任意两列相邻的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可选的,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第一标识信号。
可选的,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可选的,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可选的,每个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可选的,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第一标识信号。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单元中,当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加扰后的信号的时间不同时,多个接收单元接收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间也不同。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输出模块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也即,每个接收单元中的控制模块在根据第一标识信号控制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后,都会等待其他接收单元执行完毕复位操作后才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因此,减小了多个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信号的时间差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能够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能够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能够存储在计算机的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发送单元实施例、接收单元实施例和显示装置实施例均可以互相参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步骤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能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6)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中的任一发送单元,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与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送单元和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中其他发送单元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
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加扰后的信号,以便于所述对应的接收单元根据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所述对应的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所述集体复位操作为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所述同一次序为所有的接收单元完成同一次复位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
采用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所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所述非标识信号;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所述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
依次对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所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像素电极,
任意两列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所对应的两个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所述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所述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所述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所述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12.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中的任一接收单元,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送单元和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应的发送单元发送的加扰后的信号,其中,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其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所述集体复位操作为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所述同一次序为所有的接收单元完成同一次复位操作;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控制接收单元中的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
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
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根据所述加扰前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为:所述对应的发送单元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所述非标识信号;
所述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包括:
采用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所述加扰前的信号;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加扰顺序与所述第二线性 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解扰顺序相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所述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包括:
依次对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解扰,得到所述加扰前的信号,所述加扰前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
任意两列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所述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所述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所述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所述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23.一种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为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中的任一发送单元,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与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送单元和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加扰模块,用于对待发送的信号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中其他发送单元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
发送模块,用于向对应的接收单元发送加扰后的信号,以便于所述对应的接收单元根据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所述对应的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所述集体复位操作为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所述同一次序为所有的接收单元完成同一次复位操作。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模块为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加扰模块还用于:
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所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所述非标识信号;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所述加扰模块还用于:依次对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所述加扰后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待发送的信号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像素电极,
任意两列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所对应的两个发送单元中的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所述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所述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所述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所述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34.一种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为源极驱动电路的多个接收单元中的任一接收单元,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时序控制器的多个发送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发送单元和每个所述接收单元均包括线性反馈寄存器,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应的发送单元发送的加扰后的信号,其中,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每帧信号包括:在时域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且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其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加扰后的信号中第一标识信号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用于指示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还用于指示: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接收单元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所述集体复位操作为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所有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位于同一次序的第一标识信号所指示的复位操作,所述同一次序为所有的接收单元完成同一次复位操作;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控制接收单元中的线性反馈寄存器执行复位操作;
解扰模块,用于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加扰前的信号;
输出模块,用于在每完成一个集体复位操作后,根据所述加扰前的信号向显示面板输出显示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为:所述对应的发送单元采用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待发送的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加扰得到的信号,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标识信号和加扰后的所述非标识信号,所述解扰模块为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
所述解扰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扰后的信号进行解扰,得到所述加扰前的信号;
其中,采用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X进行加扰所得到的信号为:X16+X5+X4+X3+1、X24+X4+X3+X+1或X32+X7+X5+X3+X2+X+1,所述第一线性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加扰顺序与所述第二线性 反馈寄存器对信号的解扰顺序相反。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所述解扰模块还用于:依次对所述加扰后的多段信号中的每段信号中的非标识信号进行解扰,得到所述加扰前的信号,所述加扰前的信号包括: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信号,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在时域上依次排布,所述加扰前的多段信号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段信号之间存在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时域位置不同。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与显示面板中的多列像素单元一一连接,
任意两列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所连接的两个接收单元中的第二线性反馈寄存器不同。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信号包括:多帧信号,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包括:多个行信号,
所述多个行信号中的每个行信号包括:起始标识信号、控制包信号、视频线包信号、截止标识信号和空包,所述起始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起始位置,所述截止标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每个行信号的截止位置;
所述多帧信号中的每帧信号的多个截止标识信号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截止标识信号,每个所述目标截止标识信号均为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行信号中的每个标识信号均包括连续的至少十一个比特位。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标识信号包括连续的四个比特位单元,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的比特位数均为十。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比特位单元中存在至少两个值不同的比特位。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标识信号中存在连续6个值相同的比特位。
4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扰后的信号包括:位于所述加扰后的信号中相邻的任意两帧信号之间的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4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时序控制器和源极驱动电路,
所述时序控制器包括多个发送单元,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接收单元,且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中的每个发送单元为权利要求23至33任一所述的发送单元,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的每个接收单元为权利要求34至44任一所述的接收单元。
4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33272.4A CN108694896B (zh) | 2017-06-09 | 2017-06-09 | 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 |
EP18814166.7A EP3637398A4 (en) | 2017-06-09 | 2018-06-04 |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ASSOCIATE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LER, SOURCE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US16/618,947 US10923070B2 (en) | 2017-06-09 | 2018-06-04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timing controller, sourc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
PCT/CN2018/089751 WO2018223916A1 (zh) | 2017-06-09 | 2018-06-04 | 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的时序控制器、源极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33272.4A CN108694896B (zh) | 2017-06-09 | 2017-06-09 | 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94896A CN108694896A (zh) | 2018-10-23 |
CN108694896B true CN108694896B (zh) | 2021-11-16 |
Family
ID=63843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33272.4A Active CN108694896B (zh) | 2017-06-09 | 2017-06-09 | 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23070B2 (zh) |
EP (1) | EP3637398A4 (zh) |
CN (1) | CN108694896B (zh) |
WO (1) | WO20182239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10081866A (ko) * | 2019-12-24 | 2021-07-02 |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 디스플레이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11243473A (zh) * | 2020-03-11 | 2020-06-05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源极驱动器静电起火防护方法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2976A (zh) * | 2011-11-11 | 2012-07-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发源极驱动器的方法及显示器 |
CN103928004A (zh) * | 2013-01-10 | 2014-07-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显示驱动电路和在显示驱动电路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
CN104303422A (zh) * | 2012-01-27 | 2015-01-21 | 苹果公司 | 对控制符号进行智能加扰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22343A (zh) * | 2013-03-15 | 2015-12-02 | 苹果公司 | 用于通过多通道串行接口对符号进行加扰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021163A (zh) * | 2015-03-30 | 2016-10-12 |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对高速数据传输进行加扰的方法及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71753B1 (en) * | 1992-04-17 | 1999-03-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Video recorder |
CN1823488A (zh) * | 2003-07-15 | 2006-08-23 | 索尼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
US7471795B2 (en) * | 2003-09-12 | 2008-12-30 |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
CN102012591B (zh) * | 2009-09-04 | 2012-05-30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 |
JP5711949B2 (ja) * | 2010-12-03 | 2015-05-07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シリアルデータの受信回路、受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シリアルデータの伝送システム、伝送方法 |
TWI474304B (zh) * | 2012-11-09 | 2015-02-21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時序控制器、源極驅動器、顯示驅動電路及顯示驅動方法 |
TWI466086B (zh) * | 2012-12-10 | 2014-12-21 |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 時序擾亂方法及其時序控制裝置 |
KR20150090634A (ko) * | 2014-01-29 | 2015-08-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구동 집적회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구동 집적회로의 동작 방법 |
JP6325264B2 (ja) | 2014-01-31 | 2018-05-16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シリアルデータの送信回路および受信回路、それらを用いた伝送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シリアルデータの伝送方法 |
CN104853339A (zh) * | 2014-02-19 | 2015-08-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615700B (zh) | 2015-05-20 | 2020-08-11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电路和显示装置 |
-
2017
- 2017-06-09 CN CN201710433272.4A patent/CN108694896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04 WO PCT/CN2018/089751 patent/WO201822391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6-04 US US16/618,947 patent/US1092307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6-04 EP EP18814166.7A patent/EP3637398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2976A (zh) * | 2011-11-11 | 2012-07-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发源极驱动器的方法及显示器 |
CN104303422A (zh) * | 2012-01-27 | 2015-01-21 | 苹果公司 | 对控制符号进行智能加扰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928004A (zh) * | 2013-01-10 | 2014-07-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显示驱动电路和在显示驱动电路中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
CN105122343A (zh) * | 2013-03-15 | 2015-12-02 | 苹果公司 | 用于通过多通道串行接口对符号进行加扰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021163A (zh) * | 2015-03-30 | 2016-10-12 |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对高速数据传输进行加扰的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923070B2 (en) | 2021-02-16 |
EP3637398A4 (en) | 2020-12-02 |
US20200090620A1 (en) | 2020-03-19 |
WO2018223916A1 (zh) | 2018-12-13 |
EP3637398A1 (en) | 2020-04-15 |
CN108694896A (zh) | 2018-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96288B (zh) | 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 | |
EP3637652B1 (en) |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 |
US8564522B2 (en) | Reduced-power communications within an electronic display | |
US8847867B2 (en) | Data driving circuit and data driv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TW201501074A (zh) | 影像顯示系統及影像處理方法 | |
CN105225623B (zh) | 显示设备、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的数据发送方法 | |
CN108694896B (zh) | 信号传输方法、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及显示装置 | |
US11817027B2 (en) | Data processing device, data driving device and system for driving display device | |
CN104092969A (zh) | 基于DisplayPort的电视墙拼接系统及方法 | |
US20150325184A1 (en) | Source driver,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2618734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
US11244594B2 (en) | Gate driver control circuit,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60373685A1 (en) | Video Controller, Playback Controller and Display System | |
US11335227B2 (en) | Display system with variable resolution | |
US12125459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overy with algorithmic transition codes | |
US941229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5810158A (zh) | 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US9881585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6129789A (zh) |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
CN111464766B (zh) | 视频处理器和显示系统 | |
US10810955B2 (en) | Data encoding method, data decod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reliability | |
US20230171374A1 (en) | Screen control system | |
US20240086139A1 (en) | Modular display control and method | |
EP354072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 |
CN104284111A (zh) | Cmos图像传感器双通道数据传输结构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