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2117A -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62117A CN108662117A CN201810829236.4A CN201810829236A CN108662117A CN 108662117 A CN108662117 A CN 108662117A CN 201810829236 A CN201810829236 A CN 201810829236A CN 108662117 A CN108662117 A CN 1086621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vibration
- transmission wheel
- damping transmission
- inner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4—Construction providing resilience or vibration-damp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包括外圈、内圈及设置于外圈与内圈之间的连接圈,外圈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向连接圈方向凸起的第一凸起部,并在两个相邻的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陷部,内圈的外表面上朝向连接圈所在的方向形成有第二凸起部,并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陷部,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相对设置,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凹陷部相对设置,连接圈充填于外圈及内圈之间,连接圈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分别与外圈的内表面及内圈的外表面的形状相适应。该减振传动轮能够较好地解决内外圈之间滑移的问题,在该传动轮工作过程中,凹凸部分与连接圈结合,利用连接圈削减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提高发动机的平顺性及NVH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传动轮及具有该减振传动轮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技术的发展,客户对整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即工程术语中的NVH目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用于发动机传动系的减震轮的应用范围需求也不断扩大,例如:皮带传动减震轮,齿轮传动减震轮,链轮传动减震轮等。这些减震轮主要用于附件,平衡轴,机油泵等传动,各传动力矩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迫切需要能覆盖大扭矩传动的减震传动轮,以满足不同传动部位的不同需求。
现今发动机的传动轮系日趋复杂,皮带驱动轮附件功率及转动惯量也越来越大,轮系设计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能,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及实验室的高度重视。减振传动轮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包括内圈、外圈及设置于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橡胶圈,内圈受到的作用力通过橡胶圈传递至外圈。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内圈受到的作用力较大,内圈与橡胶圈以及外圈与橡胶圈之间在径向及轴向上均容易产生滑移,这会严重降低发动机的平顺性,降低发动机的NVH性能,同时严重影响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传动轮及具有该减振传动轮的发动机。该减振传动轮通过凹凸部分与连接圈结合,利用连接圈削减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够较好地解决内外圈之间滑移的问题,提高发动机的平顺性及NVH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传动轮,包括外圈、内圈及设置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的连接圈,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向所述连接圈方向凸起的第一凸起部,并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朝向所述连接圈所在的方向形成有第二凸起部,并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圈充填于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之间,所述连接圈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分别与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及所述内圈的外表面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圈为通过硫化成型工艺成型的橡胶连接圈。
进一步地,沿所述减振传动轮的轴向,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中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边缘的厚度,使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及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台阶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及所述内圈的外表面的边缘形成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为粉末成型工艺制得的外圈及内圈。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向所述连接圈所在方向凸起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及所述第二凸起部向所述减振传动轮工作时的转动方向凸出形成一凸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及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边缘呈人字型、W型、Z型或M型。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为链轮齿圈、齿轮圈或皮带轮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减振传动轮。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外圈内表面及内圈外表面上设置凸起部及凹陷部,并使连接圈两个侧面的形状与凸起部及凹陷部的形状相适应,这增大了连接圈与内圈及外圈的结合面的面积,同时,在内圈转动时,内圈的作用力可以通过凸起部及凹陷部传递至连接圈,并最终传递至外圈上,使内圈、连接圈及外圈之间不再单纯地依靠摩擦力来实现传动,这能够增大传动扭矩,有利于解决内外圈之间滑移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外圈及内圈上的凸起部及凹陷部的位置均相对设置,因此,如图1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在内圈转动时,内圈上的作用力可以大致沿一条直线经过连接圈后传递至外圈上,这会极大地减少连接圈在凸起部及凹陷部之间受到的剪切应力,防止连接圈出现损伤,延长连接圈的寿命。该减振传动轮能够较好地解决内外圈之间滑移的问题,提高发动机的平顺性及NVH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减振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减振传动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II-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减振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减振传动轮中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传动轮及具有该减振传动轮的发动机。该减振传动轮通过凹凸部分与连接圈结合,利用连接圈削减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够较好地解决内外圈之间滑移的问题,提高发动机的平顺性及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与Harshness)性能。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减振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减振传动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减振传动轮包括外圈10、内圈20及设置于外圈10与内圈20之间的连接圈30,外圈10内表面(也即外圈10上朝向连接圈30及内圈20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向连接圈30方向凸起的第一凸起部11,并在两个相邻的第一凸起部11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陷部12,内圈20外表面(也即内圈20朝向连接圈30及外圈10一侧的表面)上朝向连接圈30所在的方向形成有第二凸起部21,并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凸起部21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陷部22,上述的第一凸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2相对设置,第二凸起部21与第一凹陷部12相对设置,也即,在减振传动轮的周向方向上,第一凸起部11与第二凸起部21交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及第二凸起部21均为凸台型,连接圈30充填于外圈10及内圈20之间,连接圈30内表面(也即连接圈30朝向内圈20一侧的表面)及连接圈30外表面(也即连接圈30朝向外圈10一侧的表面)的形状分别与内圈20外表面及外圈10内表面的形状相适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圈10内表面及内圈20外表面上设置凸起部及凹陷部,并使连接圈30两个侧面的形状与凸起部及凹陷部的形状相适应,这增大了连接圈30与内圈20及外圈10的结合面的面积,同时,在内圈20转动时,内圈20的作用力可以通过凸起部及凹陷部传递至连接圈30,并最终传递至外圈10上,使内圈20、连接圈30及外圈10之间不再单纯地依靠摩擦力来实现传动,这能够增大传动扭矩,有利于解决内外圈10之间滑移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在减振传动轮的周向方向上,第一凸起部11与第二凸起部21交错设置,因此,如图1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在内圈20转动时,内圈20上的作用力可以大致沿一条直线经过连接圈30后传递至外圈10上,这会极大地减少连接圈30在凸起部及凹陷部之间受到的剪切应力,防止连接圈30出现损伤,延长连接圈30的寿命。该减振传动轮能够较好地解决内外圈10之间滑移的问题,提高发动机的平顺性及NVH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外圈10可以为链轮齿圈、齿轮圈或皮带轮圈。也即该减振传动轮可以通过链轮、齿轮或者皮带进行传动。
进一步地,在内圈20外表面及外圈10内表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及凹陷部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实现内圈20及外圈10通过连接圈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圈30为橡胶通过硫化成型工艺制得的连接圈30。
图3为图1中III-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减振传动轮的轴向,外圈10及内圈20中部的厚度要大于外圈10及内圈20边缘的厚度,以使外圈10内表面及内圈20外表面上形成有台阶面41,该台阶面41的设置能够提高减振传动轮轴向(也即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承载能力,防止连接圈30沿减振传动轮的轴向脱出。进一步地,在外圈10内表面及内圈20外表面的边缘形成有倒角42,以减少在工作过程中对连接圈30的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内圈20及外圈10均采用粉末冶金成型工艺制得,以解决台阶面41及倒角成型上的困难,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在连接圈30的边缘,还形成有包覆内圈20及外圈10两个侧面的包边21,以进一步地增加连接圈30在减振传动轮的径向及周向的承载能力,同时防止杂物进入连接圈30与内圈20及外圈10之间。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减振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减振传动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凸起部11和/或第二凸起部21上设置有向连接圈30所在方向凸起的加强筋43,加强筋沿内圈20及外圈10的周向延伸。为了保证模具制作时分模线简化,加强筋43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1及第二凸起部12的中部。与加强筋43相应地,在连接圈30上形成有避让加强筋的豁口。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减振传动轮中连接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减振传动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及第二凸起部21均向减振传动轮工作时转动方向凸出形成一凸角44,也即在连接圈30上与第一凸起部11及第二凸起部21相对的凹陷处向减振传动轮工作时转动方向突出形成一凸角44,第一凸起部11及第二凸起部21的边缘大致呈人字型,该设置能够增大第一凸起部11及第二凸起部21在边缘处与连接圈30的接触面积,增大传动扭矩,更有利于解决内外圈10之间滑移的问题。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及第二凸起部21的边缘还可以为W型、Z型或M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外圈10内表面及内圈20外表面上设置凸起部及凹陷部,并使连接圈30两个侧面的形状与凸起部及凹陷部的形状相适应,这增大了连接圈30与内圈20及外圈10的结合面的面积,同时,在内圈20转动时,内圈20的作用力可以通过凸起部及凹陷部传递至连接圈30,并最终传递至外圈10上,使内圈20、连接圈30及外圈10之间不再单纯地依靠摩擦力来实现传动,这能够增大传动扭矩,有利于解决内外圈10之间滑移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外圈10及内圈20上的凸起部及凹陷部的位置均相对设置,因此,如图1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在内圈20转动时,内圈20上的作用力可以大致沿一条直线经过连接圈30后传递至外圈10上,这会极大地减少连接圈30在凸起部及凹陷部之间受到的剪切应力,防止连接圈30出现损伤,延长连接圈30的寿命。该减振传动轮能够较好地解决内外圈10之间滑移的问题,提高发动机的平顺性及NVH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减振传动轮,关于该发动机的其它技术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内圈及设置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的连接圈,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向所述连接圈方向凸起的第一凸起部,并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朝向所述连接圈所在的方向形成有第二凸起部,并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圈充填于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之间,所述连接圈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分别与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及所述内圈的外表面的形状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为通过硫化成型工艺成型的橡胶连接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减振传动轮的轴向,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中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边缘的厚度,使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及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台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圈的内表面及所述内圈的外表面的边缘形成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及所述内圈为粉末成型工艺制得的外圈及内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向所述连接圈所在方向凸起的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及所述第二凸起部向所述减振传动轮工作时的转动方向凸出形成一凸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及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边缘呈人字型、W型、Z型或M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为链轮齿圈、齿轮圈或皮带轮圈。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传动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29236.4A CN108662117A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29236.4A CN108662117A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62117A true CN108662117A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789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29236.4A Pending CN108662117A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6211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78526A (zh) * | 2019-01-28 | 2019-04-05 | 东风楚凯(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变阻尼谐波传动齿轮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84179A1 (en) * | 1994-12-28 | 1996-06-29 | Yoshio Kato | Idler pulley |
DE10030068A1 (de) * | 1999-06-21 | 2001-04-19 | Denso Corp | Umlauf-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mit Drehmoment-Begrenzungseinrichtung |
CN202370656U (zh) * | 2011-12-16 | 2012-08-08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 |
WO2013002284A1 (ja) * | 2011-06-30 | 2013-01-03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プーリ装置 |
CN102927148A (zh) * | 2012-11-05 | 2013-02-13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 一种能够减小振动传递的简易弹性花键套 |
CN203614700U (zh) * | 2013-11-14 | 2014-05-28 |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 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
CN204493442U (zh) * | 2015-01-12 | 2015-07-22 | 徐州万达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一种蜗轮齿回转支承 |
CN106015450A (zh) * | 2016-07-26 | 2016-10-12 | 四川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外圈飞脱与橡胶打滑的曲轴减震器 |
CN106015449A (zh) * | 2016-07-26 | 2016-10-12 | 四川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外圈飞脱的曲轴减震器 |
CN206017638U (zh) * | 2016-08-30 | 2017-03-15 |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带信号盘的曲轴皮带轮 |
CN106523658A (zh) * | 2015-12-04 | 2017-03-22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整体式低噪柔性滤波双联链轮 |
CN106523657A (zh) * | 2015-12-04 | 2017-03-22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柔性滤波双联链轮 |
CN106523656A (zh) * | 2015-12-04 | 2017-03-22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整体式柔性双联链轮 |
CN106523647A (zh) * | 2015-12-04 | 2017-03-22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低噪柔性滤波双联链轮 |
CN106838249A (zh) * | 2015-12-04 | 2017-06-13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整体式柔性滤波双联链轮 |
CN206409601U (zh) * | 2016-08-08 | 2017-08-15 | 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 | 压装式皮带轮 |
CN107882951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减振齿轮结构 |
CN208764271U (zh) * | 2018-07-25 | 2019-04-1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
2018
- 2018-07-25 CN CN201810829236.4A patent/CN1086621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84179A1 (en) * | 1994-12-28 | 1996-06-29 | Yoshio Kato | Idler pulley |
DE10030068A1 (de) * | 1999-06-21 | 2001-04-19 | Denso Corp | Umlauf-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mit Drehmoment-Begrenzungseinrichtung |
WO2013002284A1 (ja) * | 2011-06-30 | 2013-01-03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プーリ装置 |
CN202370656U (zh) * | 2011-12-16 | 2012-08-08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 |
CN102927148A (zh) * | 2012-11-05 | 2013-02-13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 一种能够减小振动传递的简易弹性花键套 |
CN203614700U (zh) * | 2013-11-14 | 2014-05-28 |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 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
CN104653751A (zh) * | 2013-11-14 | 2015-05-27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
CN204493442U (zh) * | 2015-01-12 | 2015-07-22 | 徐州万达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一种蜗轮齿回转支承 |
CN106523657A (zh) * | 2015-12-04 | 2017-03-22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柔性滤波双联链轮 |
CN106523658A (zh) * | 2015-12-04 | 2017-03-22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整体式低噪柔性滤波双联链轮 |
CN106523656A (zh) * | 2015-12-04 | 2017-03-22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整体式柔性双联链轮 |
CN106523647A (zh) * | 2015-12-04 | 2017-03-22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低噪柔性滤波双联链轮 |
CN106838249A (zh) * | 2015-12-04 | 2017-06-13 | 重庆万里江发链轮有限公司 | 整体式柔性滤波双联链轮 |
CN106015449A (zh) * | 2016-07-26 | 2016-10-12 | 四川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外圈飞脱的曲轴减震器 |
CN106015450A (zh) * | 2016-07-26 | 2016-10-12 | 四川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外圈飞脱与橡胶打滑的曲轴减震器 |
CN206409601U (zh) * | 2016-08-08 | 2017-08-15 | 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 | 压装式皮带轮 |
CN206017638U (zh) * | 2016-08-30 | 2017-03-15 | 重庆凯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带信号盘的曲轴皮带轮 |
CN107882951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减振齿轮结构 |
CN208764271U (zh) * | 2018-07-25 | 2019-04-1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78526A (zh) * | 2019-01-28 | 2019-04-05 | 东风楚凯(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变阻尼谐波传动齿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27018B2 (en) | Gear assembly | |
JP2011220389A (ja) | ダンパ | |
CN108662117A (zh) |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
CN208764271U (zh) | 减振传动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
CN205298365U (zh) | 可抗外圈飞脱和打滑的曲轴减震器 | |
CN104675915B (zh) | 液阻式橡胶扭转减振器 | |
CN203743236U (zh) |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电磁风扇离合器 | |
JP2004156674A (ja) | 中空回転軸用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 |
KR100969367B1 (ko) | 차동 기어세트 | |
CN204692452U (zh) | 一种减振器 | |
CN105673774A (zh) | 用于机动车传扭装置的摆式减震装置 | |
CN206072236U (zh) | 一种带衬套的双质量飞轮结构 | |
JP5120591B2 (ja) | スラスト軸受 | |
JP2018119648A (ja) | オイルシール及びシール付軸受 | |
JP7608151B2 (ja) | 防振装置 | |
JP6797719B2 (ja) | オイルシール及びシール付軸受 | |
CN101788049A (zh) | 一种短行程同步环 | |
JP2020148221A (ja) | トーショナルダンパ | |
JP6204606B2 (ja) | 自動車用ドライブトレイン装置 | |
CN221170640U (zh) | 垫片、差速器、减速器、驱动总成和车辆 | |
JP5039467B2 (ja) | ダンパ付プーリ | |
CN109854711A (zh) | 一种平衡轴齿轮 | |
CN211202608U (zh) | 轮毂轴承及汽车 | |
CN203532697U (zh) | 车辆用动力传动装置 | |
CN217355396U (zh) | 一种具有两个变速箱接口的飞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